脱氧核糖核酸甲基化分析方法在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肿瘤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点之一,而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的逐渐深入研究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
本文将从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入手,探讨它们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遗传学是研究基因、遗传信息传递、遗传变异等的学科,其中最重要的是DNA。
DNA,又称为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遗传物质,它内部编码着所有基因,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研究DNA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基因突变及遗传病的发生,从而为治疗提供基础。
表观遗传学是指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通过某些化学修饰来调节基因的表达,也就是决定哪些基因需要表达出来。
这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
表观遗传学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可以影响细胞的生命周期、增殖、分化和凋亡。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在肿瘤治疗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肿瘤治疗上,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首先,基因检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根据肿瘤的不同类型,基因突变的种类也不尽相同。
对于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作出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基因检测可以同时检测出肿瘤某些常见致病基因突变和适用于该基因突变的药物。
这种药物往往是靶向治疗药物,只攻击有突变的肿瘤细胞,而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
其次,表观遗传学对于肿瘤治疗的策略有着巨大影响。
在肿瘤细胞生长和分裂过程中,表观遗传学修饰的异常往往是导致细胞增殖和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这些异常修饰,科学家们研究出了一些针对表观遗传学修饰的药物,如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都可以抵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发展的目的。
总之,通过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科学家们研究出了一些能够靶向特定基因突变的药物,使治疗更加有效安全。
此外,对于不同的肿瘤,也可以通过检测其遗传信息和表观遗传学修饰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大大提高肿瘤治疗的成功率。
随着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的不断深入研究,相信肿瘤治疗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
DNA与肿瘤早期筛查的关系

DNA与肿瘤早期筛查的关系近年来,肿瘤早期筛查在人们的健康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DNA作为人体细胞遗传信息的载体,与肿瘤早期筛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DNA在肿瘤早期筛查中的作用,并讨论相关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DNA与肿瘤的关联性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人体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序列可以反映个体的遗传信息。
而肿瘤则是由异常细胞在人体组织中的不受控制的增殖所引起的疾病。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DNA的突变和异常修复机制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检测DNA的异常变化,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肿瘤,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生存率。
二、DNA的改变与肿瘤早期筛查技术(一)基因突变检测DNA中的基因突变是造成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患者的肿瘤风险。
例如,乳腺癌患者中BRCA基因的突变与遗传性乳腺癌的发生紧密相关。
通过检测BRCA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可以帮助确定患者是否对乳腺癌有高风险,从而及早进行预防性的干预措施。
(二)CTC检测CTC(循环肿瘤细胞)是指从肿瘤组织中脱落、进入体液环流的肿瘤细胞。
通过检测CTC的存在和数量,可以帮助早期筛查患者的肿瘤风险。
目前,已有多项技术能够对CTC进行有效的捕获和检测,如PCR、免疫组化等。
通过这些技术,医生可以更早地发现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并及时进行治疗。
(三)DNA甲基化检测DNA的甲基化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它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许多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中的DNA甲基化水平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检测DNA甲基化的改变,可以帮助早期筛查患者的肿瘤危险。
例如,DNA甲基化标志物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DNA技术在肿瘤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一)液体活检液体活检是一种基于DNA技术的肿瘤早期筛查方法,它通过采集体液(如血液、尿液等)中的DNA,检测其中的肿瘤标记物。
DNA甲基化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DNA甲基化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肿瘤是人类健康的头等大事,它是由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变化引起的遗传疾病。
DNA甲基化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学变化,它是指DNA分子在胞内繁殖时,通过在在五碳脱氧核糖核苷酸的C5位加上一个甲基基团而产生的一种修饰,它在正常组织中具有调控基因表达,维护基因稳定性,参与细胞分化和应答外源性刺激等多种功能。
但是,在肿瘤发生中,DNA甲基化的模式发生改变,造成癌基因的高度表达或肿瘤抑制基因的沉默,这种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往往会引起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深入了解DNA甲基化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对于治疗肿瘤有着重要的意义。
DNA甲基化的机制DNA甲基化是一种简单的化学修饰,它是由甲基转移酶催化丙烷基单元(C1)从S-腺苷甲硫氨酸(AdoMet)转移到细胞内DNA链合成过程中的胞嘧啶(Cyt)的C5核苷酸上。
DNA甲基转移酶(DNMT)是DNA甲基化的关键酶,它包括DNMT1, DNMT3a和DNMT3b三个亚型。
DNMT1是在细胞分裂期间能够保证分子和细胞的遗传稳定性,通过识别和甲基化前一代细胞从父本获得的甲基化DNA,维持其在细胞分裂后的遗传稳定性。
DNMT3a/b通过识别新的DNA序列元素来甲基化胞苷。
然而,过度的DNA甲基化也可能触发继承性的表观遗传学改变,从而引起肿瘤的发生。
DNA甲基化对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和功能。
首先,DNA甲基化可以引起癌的基因高度表达,包括促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因和转录激活因子。
例如,在结肠直肠癌和胃癌中,印迹基因CDKN2A的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的改变被认为是这些肿瘤的重要驱动因素。
此外,在癌症中经常出现的促细胞分裂和生长信号通路基因的DNA甲基化也是引起癌症的重要机制之一。
其次,DNA甲基化还可压制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
肿瘤抑制基因损失或其功能异常的情况下,细胞将失去对癌症的抵抗能力。
例如,在人类胃癌和乳腺癌中,肿瘤抑制基因BRCA1的基因沉默与BRCA1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增加有关联。
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在肿瘤发生与治疗中的作用

长、 分化失控 , 最终导致肿瘤 的形 成 。近年 来 , 随着研究 的深 入, 人们发现 D A序列 以外 的调 控机制异 常在肿瘤 的发生 、 N
其效应有转录抑制 、 质结 构 的调节 、 染色 x染色体 失活 、 因 基 组印记等 -]D A 甲基化异常可通过影 响染色 质结 构 以及 7,N
癌基 因和抑癌 基 因 的表 达而参与肿瘤 的形 成。 目前研究 较
收稿 日期 修回 日期
2 l —O —0 0 l 3 3
基 因和肿瘤抑 制基 因 ) 甲基化 程度 的改变 , 并且 为肿 瘤所 特 有 , D A变异相 比 , 与 N 基因 甲基化改变 常是细胞 癌变过程 中 更 为早期 的事件 , 因而它们 可以作为肿瘤发生 的重要 危险 因 素及早期诊 断的一种分子标志 , 通过 甲基化化检 测对 高危人
常高 甲基化并没有 改变 基 因序列 , 可 以调控基 因 的表达 , 却 导致转 录失活 , 使该基 因表 达沉 默 , 由此 提出抑 癌基 因启 动 子高 甲基化 是遗 传 性肿 瘤发 生 过程 的第 二 次 打击 理论 。
甲基化作用影 响抑 癌基 因转 录的机 制可 能是 由于结 合某 些 因子 的位点发生 甲基化后不 能再结 合调节 蛋 白, 或是 甲基 化
的作用 。F I H T基因的失活机制除 了基 因缺失外 ,端 启动 子 5
区域 甲基化可能 是该基 因表 达异 常或失 活 的另一 途径 。国
随着研 究的深入 , 越来 越多的异常 甲基化基 因被发现 和 认识 , 中部分基 因在肿瘤 的早 期诊断 和治疗 中的作 用 已经 其 有 了比较 深刻的认识 。
核酸修饰及其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核酸修饰及其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核酸修饰是指在DNA或RNA分子中,通过化学反应添加化学基团或修饰分子来改变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式。
核酸修饰可以影响DNA或RNA的结构、稳定性和相互作用,从而对基因表达及生物学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核酸修饰的种类和作用核酸修饰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脱氧核糖基化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是指在DNA分子中加入一个甲基基团,这样就会改变DNA的结构,使得DNA的空间构象发生重要的改变,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在真核生物中,DNA甲基化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可以通过对DNA上催化酶的识别和结合,使得基因得以正常表达或受到抑制。
RNA修饰包括2'-O甲基化、核苷酸尾部修饰、RNA剪切及RNA编辑等多个方面。
这些修饰可以影响RNA的生物化学性质和作用,从而调节基因表达和调控细胞生物学过程。
比如,2'-O甲基化被认为是调节RNA稳定性和转运性质的重要功能,而核苷酸尾部修饰则主要影响RNA的稳定性和转录调节。
二、核酸修饰在癌症中的作用及应用核酸修饰在肿瘤形成和治疗中的作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事实上,在肿瘤细胞中,由于某些基因的异常DNA甲基化和RNA修饰而导致了基因表达的异常,从而导致恶性转化。
比如,肝细胞癌细胞中存在着DNA甲基化异常的现象,这种异常使得某些抑癌基因失活,而促癌基因则过度表达,从而导致细胞恶性转化。
因此,利用DNA甲基化和RNA修饰模式来筛选和设计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除了肝细胞癌,其他多种癌症也存在着DNA甲基化和RNA修饰异常。
例如,在肺癌中,DNA甲基化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增强自动复制和转移的能力,从而促进肺癌的恶性转化。
而RNA修饰的异常则通过降低肿瘤相应的基因表达来抑制肿瘤形成,并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展现了良好的效果。
三、未来方向与展望在未来的研究中,核酸修饰将成为一个前沿研究领域。
DNA甲基化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DNA甲基化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DNA甲基化是指在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苷上附加一种甲基基团的化学修饰过程,这种过程可以抑制RNA在细胞核外转录的过程,从而改变基因的表达情况。
DNA甲基化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胚胎发育、细胞分化以及疾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DNA甲基化的基本原理、调控机制以及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DNA甲基化基本原理DNA甲基化是指DNA分子上的脱氧核糖苷某个碳原子上附加一个甲基基团(CH3-)的过程。
由于DNA分子上的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四种,而只有Cytosine (C) 可以通过甲基转移酶添加甲基基团,因此DNA甲基化主要是在Cytosine上进行的。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输入基因组重编程期间,靠近基因启动子的区域的Cytosine的甲基化通常被去除,这使精细的调控点变得容易访问。
然而,在体细胞中,DNA甲基化对于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些特定的甲基化模式已经被发现在胎儿、婴儿、成年和老年人之间有所不同,这表明甲基化修饰可能与不同生命阶段的发育和腹腔出现相关。
二、DNA甲基化的调控机制DNA甲基化的过程通常是由甲基转移酶(DNMTs)完成的。
在DNA甲基化的过程中,DNMTs酶将甲基基团添加到Cytosine上,而DNA甲基酸转移酶(MBDs)家族中的成员则可以在DNA双螺旋上识别出所添加的甲基群。
MBDs的识别促进了一个复杂的介导机制,这可能包括染色质重构和转录缩合功能。
在细胞内,DNA甲基化的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生理状态等。
一些生活中的因素,如吸烟、酗酒、饮食、体育锻炼和环境压力等都与不同的DNA甲基化状态相关。
此外,某些基因表达的生物学过程已被证明涉及去甲基化过程,尤其是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过程中。
三、DNA甲基化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DNA甲基化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对人类基因组的干预研究已经向一些治疗人类疾病的过程中转变,如癌症、心脏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
DNA甲基化检测方法

DNA甲基化检测方法DNA甲基化是指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上附加一个甲基基团(-CH3)的过程。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胞嘧啶(C)的CpG双核苷酸上。
DNA甲基化在基因调控、细胞分化、肿瘤发生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准确、可靠地检测DNA甲基化状态对于研究这些生物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DNA甲基化的检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
其中,传统的方法包括限制酶切和甲基化特异的PCR。
限制酶切是通过利用对DNA甲基化敏感的限制酶来切割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的DNA序列,从而实现对DNA甲基化的检测。
而甲基化特异的PCR则是利用特异性引物将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的DNA序列区分开来,通过PCR扩增来检测DNA甲基化状态。
这两种方法在实验操作上相对简单,但缺乏灵敏度和准确性。
近几年,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新一代测序技术为DNA甲基化检测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其中,甲基化相关的测序技术包括甲基化敏感的限制酶切测序(Methyl-sensitive restriction enzyme sequencing)、甲基化特异的PCR测序(Bisulfite PCR sequencing)和甲基化信号鉴定测序(Bisulfite-independent methylome sequencing)等。
这些测序技术可以高效地检测DNA甲基化状态,并可以获得基因组范围内的甲基化图谱。
甲基化敏感的限制酶切测序是一种通过测序限制酶切位点来检测DNA甲基化的方法。
该方法首先使用甲基化敏感的限制酶切割重组的DNA样本,然后使用测序技术对切割的DNA片段进行测序,最后通过比对测序数据来鉴定DNA甲基化位点。
这种方法准确性高,但对测序深度要求较高。
甲基化特异的PCR测序是一种通过PCR扩增特定甲基化和非甲基化DNA片段的方法,再进行测序来检测DNA甲基化的方法。
该方法首先通过对DNA样本进行亚硫酸盐处理来将非甲基化的C转化为U,然后通过PCR扩增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的DNA片段,最后通过测序来分辨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的位点。
肿瘤DNA甲基化标志物检测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

肿瘤DNA甲基化标志物检测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无
【期刊名称】《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年(卷),期】2024(16)2
【摘要】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标志物在癌症诊断、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专家共识旨在全面梳理DNA甲基化标志物的检测技术、临床应用及其在肿瘤管理中的潜力。
此外,本共识将围绕DNA甲基化标志物的定义、临床意义、检测规范、数据处理及其在肿瘤的筛查、辅助诊断、伴随诊断及复发监测中的应用,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和实际临床经验,提出一系列关于DNA甲基化标志物检测及应用的共识推荐,旨在提升临床医技人员对这一新兴标志物的认识,规范检测流程,促进其在肿瘤诊疗全程中的应用,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总页数】14页(P129-142)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
【相关文献】
1.降钙素原的检测和应用——《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解读
2.乳腺癌肿瘤组织及血液游离DNA中特异性甲基化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3.DNA
甲基化相关肿瘤标志物临床研究进展4.《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中国人群肺癌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及参考区间建立规范化流程专家共识5.骨肿瘤二代测序及分子检测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子病理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分子病理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肿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展和治疗常常需要准确的诊断。
分子病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方法,在肿瘤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研究肿瘤细胞的分子变化和信号传递,帮助医生们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类型、分级和预后,从而指导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本文将探讨分子病理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一、基因突变检测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分子病理学技术,可以对肿瘤细胞中常见的突变进行检测,如BRAF、KRAS和EGFR等。
这些突变在不同的肿瘤类型中有着不同的出现频率,并且与药物敏感性和抵抗性密切相关。
通过对肿瘤基因突变的检测,可以为选择靶向治疗药物提供指导,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二、染色体异常分析染色体异常是肿瘤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通过分子病理学技术,可以对肿瘤细胞中的染色体异常进行分析,如染色体的断裂、缺失、重复和易位等。
这些异常往往与特定的肿瘤类型相关,并且在肿瘤的发生、转移以及预后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染色体异常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确定肿瘤类型和分期,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免疫组化检测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病理学检测方法。
通过对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可以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定蛋白表达情况,进而确定肿瘤类型和分级。
例如,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包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
免疫组化检测在肿瘤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
四、肿瘤突变负荷检测肿瘤突变负荷是指肿瘤细胞中突变基因的数量和频率。
研究发现,肿瘤突变负荷与肿瘤的敏感性和预后密切相关。
通过分子病理学技术,可以对肿瘤细胞中的突变基因进行检测,并计算出肿瘤突变负荷的值。
根据肿瘤突变负荷的高低,可以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进行评估,为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分子病理学在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DNA甲基化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DNA甲基化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包含两大类机制。
一个是通过DNA核苷酸序列改变而形成突变,即遗传学机制。
肿瘤作为一种遗传学疾病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已经得到证实。
另外一个就是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机制,即不依赖DNA序列改变导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它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两种机制相互交叉存在,共同促进了肿瘤的形成。
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调控细胞基因表达的程序经常被打破。
肿瘤细胞的DNA低甲基化状态及HAT、HDAC之间的平衡常发生改变。
因此,对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明确基因调控的确切分子机制,对阐明及阻断肿瘤发生的始动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甲基化与正常胚胎发育、生长等有关,而基因异常甲基化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根据Hanahan和 Weinberg的理论,细胞癌变需要获得6种新的能力:①无限复制的潜能;②生长信号的自给自足;③对外界生长信号不敏感;④逃避程序性死亡;⑤持续的血管生成;⑥组织侵袭和转移。
除此之外,染色体的不稳定性也有助于肿瘤发生。
参与以上任一过程的基因都可发生甲基化的异常。
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在肿瘤发生的早期就可出现,并且在肿瘤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基因异常甲基化的程度增加。
对常见的98种人类原发肿瘤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每种肿瘤至少有600个异常甲基化的CpG岛。
在肿瘤细胞中,总DNA甲基化水平低于正常细胞,但是某些肿瘤抑制基因及生长调控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却增加了。
引起这种变化的机制尚未明确,可能的机制如下:首先,在正常情况下非甲基化Cp G岛的高甲基化,导致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其次,CpG甲基化可以促进肿瘤相关基因突变,因为5—甲基胞嘧啶可自发或在S—腺苷蛋氨酸的作用下脱氨而变为胸腺嘧啶,使甲基化的CpG突变为TpG。
这是最常见的突变,在抑癌基因p53中也最常见,是肿瘤相关基因甲基化促进细胞恶变的一种机制。
现代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现代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肿瘤诊治中的分子诊断技术越来越受到注重。
分子诊断技术能够通过检测肿瘤细胞内的蛋白质、DNA等分子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肿瘤以及肿瘤的类型,从而为医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现代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肿瘤诊治中的分子诊断技术分子诊断技术是一种通过分析肿瘤细胞内的分子来诊断肿瘤的技术手段。
目前在肿瘤诊治中主要应用的分子诊断技术包括: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芯片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下一代测序(NGS)技术等。
其中,免疫组织化学是一种通过检测肿瘤细胞内的免疫标记物来确定肿瘤类型的技术,它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
蛋白质芯片技术则是一种可以同时测定大量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不同肿瘤类型的蛋白质表达功能,并且为医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FISH技术是一种可以检测肿瘤细胞内基因缺失、基因扩增等命名的技术,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遗传变异情况。
qPCR技术则是一种可以快速准确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基因表达水平高低及通路活性以及肿瘤的恶性程度。
NGS技术则是一种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对肿瘤生物组分析的技术,能够发现潜在DNA突变和融合基因,为医生提供更为详尽的肿瘤基因组信息。
二、现代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基因突变、基因重排、基因扩增等情况,从而为医生提供更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同时也可以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监控患者的反应情况和病情进展。
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治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例如,在乳腺癌的诊治中,分子诊断技术已经成为常规的诊断方法之一。
医生可以通过检测乳腺癌细胞内的HER2基因扩增情况,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HER2靶向治疗。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测试也是常规检验之一,EGFR基因扩增使患者更容易对药物治疗产生反应。
表观遗传学的进展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表观遗传学的进展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概述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组中非改变DNA序列的遗传变异的科学,它主要着眼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 等遗传调控机制。
近年来,随着对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表观遗传机制在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表观遗传学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 表观遗传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表观遗传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研究中最常见的调控方式之一,也是临床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表观遗传学变异类型。
在肿瘤中,DNA甲基化水平的改变与调控基因活性、基因组稳定性以及转录调控等方面密切相关。
通过对肿瘤组织或血液中DNA甲基化的检测,可以帮助早期诊断、预测肿瘤转移风险、评估治疗效果等。
1.2 组蛋白修饰组蛋白修饰是另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调控方式,它涉及到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多种修饰方式。
肿瘤细胞中常常存在组蛋白修饰异常,例如组蛋白乙酰化异常与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密切相关。
通过检测组蛋白修饰的变化,可以为肿瘤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1.3 非编码RNA非编码RNA包括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微小RNA (miRNA)等,它们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lncRNA和miRNA可通过多种机制介导基因表达的调节,其中某些非编码RNA已被鉴定为潜在的肿瘤标志物。
因此,检测和分析非编码RNA的表达和功能,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靶点的发现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 表观遗传学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表观遗传学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是指能够抑制DNA甲基转移酶的药物,通过阻断DNA甲基化修饰的添加,从而恢复癌细胞中一些关键基因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
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已经在部分肿瘤类型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肺癌、胃癌等。
DNA甲基化研究技术及应用

DNA甲基化研究技术及应用一、DNA甲基化研究技术1. 甲基化特定反应酶切测序(Methyl-Specific Restriction Enzyme Cutting Sequencing,MRE-seq):该技术通过将DNA进行酶切,然后对切割的DNA进行测序,从而获得DNA甲基化的信息。
该技术可以提供基因组范围内的甲基化信息,同时还能检测单个位点的甲基化水平。
2. 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Methylation-SensitiveRestriction Enzymes,MSREs):该技术利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其对于未甲基化的DNA剪切活性较高,而对于甲基化的DNA剪切活性较低。
然后,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可以获得DNA甲基化的信息。
3.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该技术是一种用于评价DNA甲基化水平差异的技术。
通过使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将DNA进行酶切,然后使用甲基化或未甲基化的引物进行PCR扩增。
通过比较PCR产物的差异,可以评估DNA 的甲基化水平。
4. 甲基化靶向测序(Whole-Genome Bisulfite Sequencing,WGBS):该技术是当前最常用的DNA甲基化测序技术。
通过将DNA进行亚硫酸盐处理,将甲基化胸腺嘌呤残基转化为未甲基化胸腺嘌呤残基。
然后,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可以获得全基因组的DNA甲基化信息。
二、DNA甲基化的应用1.全基因组甲基化谱图:通过对DNA甲基化的全面分析,可以绘制出全基因组的DNA甲基化谱图,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疾病发生等之间的关系。
2.癌症诊断与治疗:DNA甲基化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的DNA甲基化水平,可以辅助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并预测肿瘤的预后。
此外,一些DNA甲基化抑制剂已经被用于治疗一些癌症。
DNA甲基化与肿瘤进展的关系

DNA甲基化与肿瘤进展的关系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DNA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其中,DNA甲基化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DNA甲基化是指DNA分子上的甲基化作用,会影响DNA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展。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DNA甲基化与肿瘤进展的关系,旨在增进人们对肿瘤研究的了解。
1. DNA甲基化的定义和过程在DNA甲基化中,分子中的碳氢基团被甲基基取代,从而改变DNA的生命周期和表达。
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pG二核苷酸对上,此类二核苷酸在人类基因组中占约70%。
DNA甲基化是由DNA甲基转移酶(DNMT)催化的,最常见的方式是添加一个甲基基团到DNA,使其变为5-甲基胞嘧啶(5-mC)。
DNA中的5-mC位点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一步氧化或脱甲基化,形成6甲基胞嘧啶(6-mA)和无甲基胞嘧啶(U)等。
2. DNA甲基化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
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水平在一些恶性肿瘤中发生了变化,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
DNA甲基化的异常可能会导致肿瘤细胞中某些基因的增加或减少表达,这对于癌症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举个例子,DNA甲基化可能引起体细胞突变,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毒性变异和异常增长。
某些基因的DNA甲基化会影响相应基因的表达,例如,部分黑素瘤和胃癌患者KLF4基因5'端CpG岛的甲基化会导致KLF4基因的表达下降,进而影响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周期控制、DNA修复等多个通路。
3. DNA甲基化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DNA甲基化已成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DNA甲基转移酶(DNMT)是甲基化的重要酶,人们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了多种较有效的DNMT抑制剂,如5-氮杂胞苷(5-AZA)和5-脱氧阿霉素(5-AC),能够显著地降低整个细胞甲基化水平和个别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使其重续表达,从而恢复正常的基因功能。
此外,一些协同使用DNMT抑制剂或化疗药物的方案对于一些误抑制了同样关键基因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所改善。
脱氧核糖核酸甲基化分析方法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高等生物的 DNA 链中有两种形式的 CpG 位点: 一种 CpG 位点分散于 DNA 链中, 另一种 CpG 位点 在 DNA 链的某些区域高度聚集, 可达均值的 5 倍以上, 通常含有 20 ~ 30 个 CpG 位点, 成为 C 和 G 的富
[4 ] CpG 岛 集区, 这个区域称作 CpG 岛 。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约有 4 万个 CpG 岛。健康人类基因组中, 中的 CpG 位点通常是处于非甲基化状态, 而在岛外的 CpG 位点则是甲基化的, 这种甲基化的形式在细 [5 , 6 ] 。大量研究表明, 胞分裂过程中能够得到保留 非正常 DNA 甲基化常发生在 CpG 岛, 能引起染色体 DNA 构象、 DNA 稳定性及 DNA 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 结构、 从而控制基因表达; 还可使 DNA
[20 ] HPEC 方 法 具 有 简 便、 与 HPLC 相比, 快 速、 经 济 等 优 点。 Fraga 等 用 HPEC 测 定 了 DNA 中 [21 ] 5 mC 的水平; 张敏等 用该法检测了系统性红斑狼疮 ( SLE ) 患者的 DNA 甲基化水平, SLE 结果显示,
患者 DNA 甲基化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4 荧光检测法
[24 ] 和双等位基因的甲基化情况。杨晓菲等 应用该方法对原发性肝癌 ( HCC ) 的潜在肿瘤标志物 MAGEA1 、 A3 基因异常甲基化改变进行了临床血浆标本的检测 , 证明了该方法可用于临床检测。 荧光分析法 [23 ]
PCR 产物污染少、 具有灵敏度高、 准确性好、 重复性好、 分析速率快、 所需样品量少、 能实时监测并可对 [25 ] 大量的样本进行测定等优点 , 而且可以做多样本、 多基因位点的快速分析; 但需要特定荧光探针, 测 定每个位点都需要一对引物及一条荧光双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 DNA, 且影响因素较多。 [26 ] 目前, 该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 Worm 等 提出了甲基化敏感性解链曲线分析法 ( Methylationspecific melting curve analysis) , 将 DNA 经亚硫酸氢盐处理后再用荧光探针标记 , 用热循环仪进行检 测; 根据 DNA 各解链区域对应的解链温度不同进行检测 , 检测结果与标准曲线对照, 判断并分析 DNA 序列中甲基化的水平。 一般来说, 序列中 CG 含量越高, 对应的解链温度越高, 而未甲基化序列经亚硫 [27 ] CG , , 。 Cl é ment 酸氢盐处理后 含量降低 热稳定性降低 解链温度降低 等 报道了甲基化敏感性斑点分 ( Methylation sensitive dot blot assay ) , 析的新方法 用于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甲基化水平 。 该方法是先用亚 硫酸氢盐处理待测 DNA 片段, 随后以非 CG 区的引物进行 PCR 扩增, 将扩增产物变性后转移到尼龙膜 上, 用 3' 端地高辛( DIG) 标记的含 2 个 CG( 或 TG) 的双核苷酸探针与 DNA 杂交, 随后用带有荧光标记 的 DIG 抗体与之反应, 能与双 CG 探针杂交的标本是甲基化的, 能与 TG 探针杂交的标本是未被甲基化 28 , 29] 的。因此, 可通过比较斑点上荧光的强度分析甲基化水平。 文献[ 报道了一种荧光共振能量转 Fl ) 为能量供 移( FRET) 技术检测 DNA 甲基化的方法。 该方法以荧光标记的脱氧鸟苷三磷酸 ( dGTP1 ) 为能量受体 ( CCP1 通过静电作用与 DNA 结合 ) , 体, 阳离子共轭聚电解质( CCP通过供体与受体的 荧光强度比检测 DNA 的甲基化水平。 他们用该方法分析了从人结肠癌 HT29 细胞中提取的基因组 DNA 的甲基化水平, DNA 用亚硫酸氢盐处理后进行 PCR 扩增, Taq 酶及荧光 再将探针 DNA、 引物 DNA、 Fl 混合, Fl 会在反应延伸时连结在引物 标记的 dGTP进行延伸反应。如果待测位点被甲基化, 则 dGTP末端, 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供体的荧光强度减弱, 而受体的荧光强度增强, 再通过分析荧光能量转移 率判断 DNA 甲基化水平。他们将该方法用于结肠癌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分析 , 为一些癌症的 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手段。 2. 5 电化学分析法 由于 DNA 链中的 C 和 mC 能发生电化学氧化, 因此, 可以用电化学方法判断 DNA 是否被甲基化及
DNA 外源性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与应用

DNA 外源性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与应用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中存储基因信息的大分子。
作为基因遗传物质,DNA 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和发育过程。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影响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其中一个重要的机制就是 DNA 的外源性修饰。
本文将探讨DNA 外源性修饰的机制、其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以及其应用前景。
一、DNA 外源性修饰的机制DNA 外源性修饰指的是通过化学修饰方式对 DNA 分子进行调控,从而影响基因表达水平。
DNA 外源性修饰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 甲基化:甲基化是指将甲基基团加入到 DNA 分子中,从而产生 5-甲基胞嘧啶(5-mC)的化学修饰。
5-mC 是一种重要的 DNA 外源性修饰,它能够影响基因表达并参与到细胞的基因调控中。
2. 磷酸化:磷酸化是指在 DNA 分子中加入磷酸基团,从而产生磷酸化的 DNA 分子。
磷酸化的 DNA 分子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比如导致 DNA 受损修复、影响染色体结构等。
3. 羟甲基化:羟甲基化是指在 DNA 分子中加入羟甲基基团,从而产生 5-羟甲基胞嘧啶(5-hmC)的化学修饰。
5-hmC 是一种新型的 DNA 外源性修饰,它可以改变 DNA 的结构和性质,对细胞的基因表达有明显的影响。
二、基因表达调控中的 DNA 外源性修饰作用DNA 外源性修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讲,DNA 外源性修饰可以影响基因表达水平、细胞发育、细胞增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它们的作用。
1. 影响基因表达水平:DNA 外源性修饰能够影响基因表达的水平和模式。
比如甲基化可以导致某些基因被沉默, 5-hmC 可以促进基因的转录。
这些修饰对基因的表达水平和模式的调控使得细胞可以通过稳定地遗传基因信息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
2. 调节细胞发育:DNA 外源性修饰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基因表达水平,从而调控细胞的发育过程。
比如甲基化在胚胎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hmC 参与调控神经系统发育过程等。
DNA甲基化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和治疗应用前景

DNA甲基化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和治疗应用前景DNA甲基化是一种基因表达调节的机制,它可以影响基因的可读性和可转录性,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和功能。
在人类疾病中,DNA甲基化的异常改变被认为是一种致病因素。
同时,DNA甲基化也成为了许多疾病的治疗靶点。
本文将从DNA甲基化的基础知识、DNA甲基化与人类疾病的关系以及DNA甲基化在治疗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DNA甲基化的基础知识DNA甲基化是一种通过在DNA分子中加上一个甲基基团来改变其化学性质的过程。
甲基基团可以被三种DNA甲基转移酶CAT(DNMT1, DNMT3A和DNMT3B)添加到胞嘧啶(C)的5-位点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
在人类基因组中,约75%的CpG位点(CpG在DNA上紧密地排列)已经被甲基化。
DNA甲基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可以通过DNA脱甲基化酶(TET)催化将5mC转化为5-羟甲基胞嘧啶(5hmC)和其他氧化产物,最终使DNA保持非甲基化状态。
二、DNA甲基化与人类疾病的关系DNA甲基化的异常改变在各种疾病中都可以被观察到。
例如,在一些癌症中,CpG岛(大量含有高密度CpG的DNA区域)的甲基化水平会显著增加,导致上调某些抑癌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肿瘤的发展。
另外,在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中,DNA甲基化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组织中,与记忆有关的基因的CpG岛处的甲基化水平较高,而与神经保护有关的基因的CpG岛处的甲基化水平则较低。
很多基因突变与人类疾病的发展紧密相关。
DNA甲基化的异常改变可能会导致基因的失活或提高基因表达的水平,从而影响细胞功能和人体的健康状态。
因此,在防治人类疾病的过程中,重视DNA甲基化的调节和控制显得更加重要。
三、DNA甲基化在治疗应用前景DNA甲基化在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DNA甲基化在肿瘤领域的研究特别受到了关注。
利用DNA甲基化作为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肿瘤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肿瘤是人类健康问题的一大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肿瘤的防治工作也在不断改进。
其中,分子诊断技术就是目前肿瘤防治技术中较为前沿的一种。
它以DNA和RNA为基础,借助核酸检测和基因芯片技术等手段,快速准确地诊断肿瘤和判断治疗效果。
下面就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从基础知识、检测方法和诊治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子诊断技术的基础知识分子诊断技术是建立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以及免疫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基础上实现的。
它的关键步骤是核酸和蛋白质检测,其中,核酸检测是核心环节。
核酸的检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萃取和扩增。
萃取是从人体的检测样本中提取出核酸,进而进行下一步扩增。
常用的核酸萃取方法有酚-氯仿法、盐酸法、离子交换法、硅胶纯化法等。
其中,硅胶纯化法更加快速、高效,已经成为了肿瘤检测的最佳选择。
扩增是指对已经提取出来的核酸进行扩增,以便寻找肿瘤相关的异常基因序列。
常用的DNA扩增方法有PCR技术、LAMP技术、qPCR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特殊引物将DNA进行复制,使得原有的DNA序列扩增成为更多的复制体,方便核酸检测。
二、分子诊断技术的检测方法分子诊断技术检测到的异常基因序列可以从遗传性和获得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中,遗传性异常基因主要表现为遗传性肿瘤、家族性肿瘤等遗传性病症。
而获得性异常基因则是人体内各种因素引起的突变,如长期暴露在有害物质中、不良生活习惯、疾病感染等。
分子诊断技术所使用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核酸检测技术、蛋白质检测技术以及免疫学检测技术等。
其中,核酸检测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包括PCR技术、Sanger测序技术、末端限制酶切分析法等。
这些技术对癌症患者的检测效果都非常好,课准确、快速地为患者揭示疾病。
三、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使得肿瘤的诊治工作更加高效和精准。
目前,这种技术在临床诊断、疾病预警和基因治疗等多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DNA修饰及其应用

DNA修饰及其应用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的构成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然而,它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分子,它会不断地受到内环境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发生一系列的修饰,如甲基化、磷酸化、乙酰化等。
其中,甲基化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修饰方式,它是指在DNA分子中加入甲基基团(CH3),从而改变DNA分子的物理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DNA甲基化是细胞分化和肿瘤形成等许多生命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甲基化的发生和调节是表观遗传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表观遗传学是指不同于DNA序列改变的遗传变异形式,它研究的是基因表达和表型的调控机制。
在这个领域中,DNA甲基化是目前研究得最为深入和广泛的一个课题。
DNA甲基化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基因表达分析和检测。
由于DNA甲基化的存在可以通过Bisulfite改性的PCR或者甲基化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等方法来检测,因此可以被用来分析基因表达、组织特异性以及细胞类型、器官、疾病等方面的差异。
其次,DNA甲基化还可以用于个体间的遗传差异研究,因为人类个体之间有许多表观遗传变异,如DNA甲基化,而这些变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DNA甲基化对于理解疾病的遗传机制和预测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DNA甲基化还可以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目前的临床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从而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除了DNA甲基化外,最近研究表明,还有其他种类的DNA修饰对于生物体的遗传表达及调控也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DNA羟甲基化、磷酸化、醇化等。
这些修饰有可能影响基因的启动、转录和翻译活性,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因此,对于这些新型DNA修饰的深入研究不仅能够加深对于表观遗传学知识的认识,而且还有望为新型生物材料和生物技术的开发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总而言之,DNA修饰及其应用是当前表观遗传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其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的遗传表达及调控机制、推动基因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端连接荧光猝灭基团, 随后进行实时定量 PCR; 在反应过程中若标记的探针 DNA 与待测 DNA 告基团,
[15 ] 子区域的 CpG 位点呈现高甲基化状态。 Liu 等 应用该方法对宫颈癌标本中的人乳头瘤病毒 ( HPV ) DNA L1 区序列的甲基化进行了研究, 由此发现并检测到了 HPV 少见的特殊类型, 因此, 该方法不仅可
以测定甲基化程度, 还可提供 HPV 型别的突变信息。该方法准确性好、 可靠性高, 能检测出目标片段中 每一个 CpG 位点的甲基化状态; 但需要大量的克隆测序, 过程较为繁琐, 且耗时。 2. 2 甲基化特异性 PCR 方法 specific PCR ) 技术是 Herman 等[16] 在直接测序法基础上发展的一 甲基化特异性 PCR( Methylation种方法。该方法以亚硫酸氢盐处理后的 DNA 产物作模板, 加入甲基化特异性的引物或未甲基化的引物 进行特异性的扩增检测。两对引物都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若用甲基化特异性引物能扩增出片段 , 说明该 检测位点发生了甲基化; 若用未甲基化引物能扩增出片段 , 说明该检测位点未甲基化。该方法是一种高 效、 特异、 灵敏的 DNA 甲基化分析检测方法, 并且所需 DNA 量很少, 但不能反映出整个 CpG 岛甲基化 程度。 2. 3 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 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 HPEC ) 是分析 DNA 甲基化的常用方法, 它们都能 [17 ] 准确地定量测定整体 DNA 甲基化水平。Kuo 等 首先报道了 HPLC 方法在测定 DNA 甲基化方面的应 用, 将 DNA 样品经酸或酶裂解为碱基, 再经 HPLC 分离出各种碱基, 通过计算 5mC / ( 5mC + 5C ) 的面积 比可得到整体 DNA 的甲基化水平。该方法已成为检测 DNA 甲基化的标准方法。
引
言
20110117 收稿; 20110503 接受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 Nos. 09KJA150001 ,10KJB150009 ) , 江苏省凹土资源利用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No. 20833006 ) , 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 No. HPK201005 ) ,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 No. CX09B_307Z) 和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 助项目 * Email: wuping@ njnu. edu. cn
失去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位点及 DNA 酶的敏感位点, 使染色体高度螺旋化、 凝缩成团、 失去转录活性。 另外, 甲基化的 C 可脱氨基生成胸腺嘧啶( T) , 导致基因置换突变, 发生碱基错配; 如果在细胞分裂过程 中不被纠正, 就会诱发遗传病或癌症。CpG 岛是幼体突变及肿瘤抑制基因失活突变中重要的发生位点 , [7 , 8 ] ; 当肿瘤发生时, 在人类癌症中, 约有 25% 的 p53 基因突变发生在 CpG 岛 抑癌基因 CpG 岛以外的
1452
分析化学
第 39 卷
此, 研究甲基化形成与改变机制, 建立准确性好、 灵敏度高、 操作简单的 DNA 甲基化分析方法, 不仅可为 [10 12 ] 。本文综述几 某些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 还有助于治疗甲基化相关肿瘤新药物的发现及筛选 种重要的 DNA 甲基化分析方法, 着重介绍它们的原理及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9 ] CpG 序列非甲基化程度增加, 而 CpG 岛中的 CpG 则呈高度甲基化状态, 导致抑癌基因表达丢失 。 因
檵檵檵檵檵檵檵殝
摘 要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甲基化分析方法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刘姝娜 屠蕴秋 李文 吴萍
*
张卉
蔡称心
(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江苏省新型动力电池重点实验室 , 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电化学实验室,南京 210046 ) 脱氧核糖核酸( DNA) 甲基化是表观遗传改变的主要作用方式 , 在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组印迹、 胚胎
时间比未甲基化的明显延长, 通过比较和分析它们的保留时间可以得到 DNA 甲基化程度。该方法特别 适用于分析构成复杂、 同时存在甲基化和非甲基化模板的组织样品 ; 该方法可获得 DNA 一级结构变异 的信息, 可用于高通量混合样本检测, 能够测定整个扩增区域内 CpG 位点的甲基化, 但不能对甲基化 CpG 位点进行精确定位。
[13 ] 直接测序法是由 Frommer 等 提出的一种 DNA 甲基化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在亚硫酸氢盐 ( Bisulfite) 作用下, 将 DNA 中未甲基化的 C 脱氨基转化为尿嘧啶( U) , 再经 PCR 扩增转变成胸腺嘧啶 ( T ) , 但
DNA 链包含的甲基化信息就可转化为 DNA 序列的差异; 甲基化的 C 不发生脱氨基转化; 经过处理后, [14 ] 最后对 PCR 产物进行测序并与未处理的序列比较, 判断 DNA 甲基化水平。 Hiltunen 等 应用该方法 分析了人类结肠癌基因中 APC 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情况, 结果表明, 结肠癌患者在 APC 基因启动
[ 2 ] 因沉默的一种重要决定性因素, 与染色体结构、 转录调节、 外源 DNA 侵袭时细胞的自我保护密切相关 。 N6甲基化的主要形式有 5甲基胞嘧啶、 甲基腺嘌呤和 7甲基鸟嘌呤等。在原核生物中, 甲基化常发生在
GATC 和 CCATGG 碱基序列中; 在哺乳动物中, CpG3' ) 的 甲基化主要发生在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 ( 5'[3 ] CpG 二核苷酸的 C 转变为 5胞嘧啶( C ) 上, 即在 MTase 作用下, 甲基胞嘧啶( 5mC ) , 反应如下:
第 39 卷 2011 年 9 月
分析化学 ( FENXI HUAXUE)
评述与进展 1451
第9 期 1458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檵檵殝
檵檵檵檵檵檵檵殝 檵檵殝
DOI: 10. 3724 / SP. J. 1096. 2011. 01451
[20 ] HPEC 方 法 具 有 简 便、 与 HPLC 相比, 快 速、 经 济 等 优 点。 Fraga 等 用 HPEC 测 定 了 DNA 中 [21 ] 5 mC 的水平; 张敏等 用该法检测了系统性红斑狼疮 ( SLE ) 患者的 DNA 甲基化水平, SLE 结果显示,
患者 DNA 甲基化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4 荧光检测法
[24 ] 和双等位基因的甲基化情况。杨晓菲等 应用该方法对原发性肝癌 ( HCC ) 的潜在肿瘤标志物 MAGEA1 、 A3 基因异常甲基化改变进行了临床血浆标本的检测 , 证明了该方法可用于临床检测。 荧光分析法 [23 ]
PCR 产物污染少、 具有灵敏度高、 准确性好、 重复性好、 分析速率快、 所需样品量少、 能实时监测并可对 [25 ] 大量的样本进行测定等优点 , 而且可以做多样本、 多基因位点的快速分析; 但需要特定荧光探针, 测 定每个位点都需要一对引物及一条荧光双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 DNA, 且影响因素较多。 [26 ] 目前, 该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 Worm 等 提出了甲基化敏感性解链曲线分析法 ( Methylationspecific melting curve analysis) , 将 DNA 经亚硫酸氢盐处理后再用荧光探针标记 , 用热循环仪进行检 测; 根据 DNA 各解链区域对应的解链温度不同进行检测 , 检测结果与标准曲线对照, 判断并分析 DNA 序列中甲基化的水平。 一般来说, 序列中 CG 含量越高, 对应的解链温度越高, 而未甲基化序列经亚硫 [27 ] CG , , 。 Cl é ment 酸氢盐处理后 含量降低 热稳定性降低 解链温度降低 等 报道了甲基化敏感性斑点分 ( Methylation sensitive dot blot assay ) , 析的新方法 用于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甲基化水平 。 该方法是先用亚 硫酸氢盐处理待测 DNA 片段, 随后以非 CG 区的引物进行 PCR 扩增, 将扩增产物变性后转移到尼龙膜 上, 用 3' 端地高辛( DIG) 标记的含 2 个 CG( 或 TG) 的双核苷酸探针与 DNA 杂交, 随后用带有荧光标记 的 DIG 抗体与之反应, 能与双 CG 探针杂交的标本是甲基化的, 能与 TG 探针杂交的标本是未被甲基化 28 , 29] 的。因此, 可通过比较斑点上荧光的强度分析甲基化水平。 文献[ 报道了一种荧光共振能量转 Fl ) 为能量供 移( FRET) 技术检测 DNA 甲基化的方法。 该方法以荧光标记的脱氧鸟苷三磷酸 ( dGTP1 ) 为能量受体 ( CCP1 通过静电作用与 DNA 结合 ) , 体, 阳离子共轭聚电解质( CCP通过供体与受体的 荧光强度比检测 DNA 的甲基化水平。 他们用该方法分析了从人结肠癌 HT29 细胞中提取的基因组 DNA 的甲基化水平, DNA 用亚硫酸氢盐处理后进行 PCR 扩增, Taq 酶及荧光 再将探针 DNA、 引物 DNA、 Fl 混合, Fl 会在反应延伸时连结在引物 标记的 dGTP进行延伸反应。如果待测位点被甲基化, 则 dGTP末端, 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供体的荧光强度减弱, 而受体的荧光强度增强, 再通过分析荧光能量转移 率判断 DNA 甲基化水平。他们将该方法用于结肠癌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分析 , 为一些癌症的 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手段。 2. 5 电化学分析法 由于 DNA 链中的 C 和 mC 能发生电化学氧化, 因此, 可以用电化学方法判断 DNA 是否被甲基化及
评述与进展
1
脱氧核糖核酸( DNA) 甲基化是指在 DNA 甲基转移酶( MTase) 的作用下, 以 S腺苷甲硫氨酸( SAM) 为甲基供体, 将甲基转移到 DNA 链中特定碱基上的过程。 DNA 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基因表观遗传修 [1 ] 饰方式之一, 常发生在细胞的癌变过程中, 是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 , 是后天性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