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池草______,山花______,______出水,______入林。

(2)小荷才露______,早有蜻蜓______。

(3)______,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______,______。

(4)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

2. 读一读,回答问题。

虫儿歌什么虫儿提灯笼?什么虫儿爱跳舞?什么虫儿吃害虫?萤火虫提灯笼,花蝴蝶爱跳舞,蜻蜓最爱吃害虫。

(1)用横线画出带问号的句子。

(2)把虫儿的名字找出来。

3. 阅读《山村咏怀》,回答问题。

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在诗中找出你认识的字,写在下面。

(2)如果要给这首诗配画,你会选第______幅。

4. 目积月累。

(1)轻诺______。

(2)唯德学,______,______,当自砺。

(3)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

(4)______,农夫犹饿死。

(5)黄河奔,______,______,珠峰耸。

5. 按课文内容填空。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思想感情。

(2)凌晨______,牵牛花吹起了______小喇叭;______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______,睡莲从______醒来;下午______,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______,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望天门山唐________天门________江开,碧水东________。

两岸青山________,________一片日边来。

(1)把古诗作者及内容补充完整。

望天门山唐______天门______江开,碧水东______。

两岸青山______,______一片日边来。

(2)这首诗中,诗人用哪些动词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3)用“/”给诗歌划分出朗读节奏,并试着读几遍。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1.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举头望明月,__ 。

(2)____ 青,______ 红,鱼____ ,鸟 ____ 。

(3)小荷才露__ ,早有蜻蜓__ 。

(4)古对____ ,圆对_____ 。

和风对____ ,朝霞对 ___ 。

(5)____ ,性本善,性_____ , ___ 。

(6)人们端午节吃棕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_ 。

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小鱼儿的快乐:小鱼儿说: “荷叶是我的凉伞。

”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______ ,捧起很的水花。

-《荷叶圆圆》(2)蜻蜓的快乐:小荷才露尖尖角, 。

-《小池》(3)小娃的快乐:小娃撑小艇,偷。

-《池上》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调皮的太阳调皮的太阳来到屋子里,掀开被子,催小朋友旱早起床。

调皮的太阳来到田野里,使足劲儿把庄稼往高处拔。

调皮的太阳来到果园里,掏出画笔把苹果涂成红的,把梨子涂成黄的⋯⋯调皮的太阳挂在空中睡午觉,温暖着小朋友的梦。

调皮的太阳躲进乌云捉迷藏,慌得妈妈赶紧把被子收进屋子里。

调皮的太阳玩累了,红着脸躲进西山妈妈的怀里。

(1)短文说的是调皮的__ 。

(2)调皮的太阳来到了___ 、____ 和 _____ 。

(3)连一连。

太阳在空中睡午觉____ 妈妈赶紧收被子太阳躲进乌云____ 躲进西山妈妈的怀里太阳玩累了____ 温暖小朋友的梦4.阅读儿歌,完成练习蚂蚁搬虫虫小蚂蚁,搬虫虫。

一个搬,搬不动两个搬,掀条缝。

三个搬,动一动四个五个六七个,大家一起搬进洞(1)找出儿歌中表示数目的汉字。

(2)读儿歌,选一选。

(填序号)①虫虫那么大,小蚂蚁最后把它搬回家了吗?() A. 搬回家了。

B.没有搬回家。

②这首儿歌告诉我们()A. 人多力量大。

B.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3)读读上面的儿歌,再学着做做下面的数字手指操。

5.先连一连,再填一填。

月黑见渔灯___ 秋收万颗子春种一粒粟 ____ 孤光一点萤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 风光不与四时同毕竟西湖六月中____ 二月春风似剪刀①“春雨惊春_ 天,”爷爷说:“清明之后就是谷雨了,该种地了②窗含西岭___ ,门泊东吴___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专项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专项练习(附答案)

三年级上册古诗专项练习(附答案)一、选一选,填一填。

1.下面诗句中,对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B.荷尽已无擎.雨盖(举,向上托)C.知有儿童挑.促织(挑选)D.远上寒山石径斜.(歪斜,不正)2.《赠刘景文》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横线上填写的内容()。

A.唐叶绍翁B.唐王维C.唐李白D.宋苏轼3.下列诗句描写的内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D.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4.对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句诗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B.这句诗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C.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晴天景色的喜爱和对雨天景色的讨厌之情二、积累与运用。

1.查字典填空。

“欲”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欲”在字典中的解释主要有: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副词,将要。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山雨欲.来风满楼。

()(2)欲.把西湖比西子。

()(3)小明上进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

()2.字词积累与理解。

(1)给加点字“坐”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星期天,我们全家人坐.()车去郊游。

傍晚时分,大家席地而坐.(),我望着远处的枫林,忽然想到了杜牧的两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

A.乘、搭B.因为C.把臀部放在椅子等物体上以支持身体重量(2)“荷尽已无擎雨盖”中的“擎”读(),意思是()A.qíngB.qíngC.双手捧着D.举,向上托(3)“一年好景君须记”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____”,在诗中指____________ (填人名)三、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两句诗写景,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处景物,描绘出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

三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三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三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给生字注音。

屏烛晓偷(2)根据内容填写诗句。

①《嫦娥》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的诗句。

②《嫦娥》这首诗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的诗句。

(3)从这首诗里你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2. 阅读专项训练。

(一)叶子是树的羽毛叶子,是树的羽毛. 张着翅膀却不能飞翔鸟巢,是树的眺望满目波浪却心静如水果子,是树的耐力树的暖阳树的梦,又香又亮(二)不能飞翔的鸟儿一棵果树就是一只鸟儿一片叶子就是一片羽毛这是一只无法飞翔的鸟它的羽毛有时脱落有时繁茂在秋天里这只鸟儿会下很多很多的蛋有的挂树杈有的挂树梢[1]这两首诗都把叶子想象成__________,诗(二)还把果树想象成_________,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2]用“______”画出两首诗中描写果实的句子。

诗(一)把果实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富有哲理;诗(二)把果实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有情趣。

[3]我会想象。

鸟儿,是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晨牧晨雾浓,似云烟。

谁家的孩子,打一________呼哨,甩几________响鞭,赶一________鸭子往河沿。

没入晨雾中,人鸭皆不见,只闻鸭欢呱呱叫,伴一________牧歌,轻悠悠,四面传。

(1)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写在短文的横线上。

群支竿声①打一呼哨,②甩几响鞭,③赶一鸭子往河沿。

④伴一牧歌,(2)照样子,写词语。

轻悠悠、、、(3)这首诗歌描写了的情景,从中可以体会到孩子的心情。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晨雾浓,似云烟”的意思。

(5)读了这首诗歌,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画面?4. 古诗鉴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和大人一起读《小兔子乖乖》,再填空。

(填序号)①灰狼来了,小兔子没开门。

2.积累。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杨花落去,___归来。

3)别看五千年,你猜得透吗?3.读古诗,回答问题。

___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表示颜色的词语:白、绿、红。

4.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5.先连一连,再填一填。

___,言师采药去。

晚霞行千里,独归人不语。

芝麻开花节节高,___煮酒笑何曾。

___不出门,傻帽闲庭信步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①性相近,相远。

②言而无信,不知义。

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背一背,然后补充完整。

1)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2)失信于人,无以立足。

——《左传》3)冠必有绳,纽必有扣,袜与履,俱紧切。

——《弟子规》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姑娘咦,是谁叫醒了小草?原来是___在挠小草的痒痒呢!是谁在和鱼儿玩耍?原来是___在和鱼儿嬉戏打闹。

每当到了春天,___就和我们一起玩耍,一起成长……每当到了春天,是我们最最快乐的时刻。

1)这首诗歌由四个小节组成。

2)注音:嬉戏(xī xì),时刻(shí kè)。

3)近义词:嬉戏——玩耍,快乐——愉快。

4)春姑娘在给小草挠痒痒,和鱼儿嬉戏打闹,和我们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5)我会仿写。

8.连线。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行万里路不及___送我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早晨下雨当日晴,节节高。

悯农(其二)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寻隐者不遇静夜思1)决:断定、决定。

2)会当:到了那时候。

1)圆对今,月对明。

___对雨露,朝霞对___。

2)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3)小娃撑小艇,偏要自己试。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5)严寒对酷暑,___对秋凉。

1)“不敢轻言语,敲山震虎豹。

”2)“___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1. 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

(1)我画了个______的太阳,送给秋天。

我画了个______的太阳,照亮冬天。

(2)夜来______,花落______。

(3)要是能赶上______,就不会迟到了。

(4)野火烧不尽,______。

(5)______,疑是地上霜。

(6)蝌蚪______游得欢,蜘蛛房前______。

(7)莺歌对燕舞,______对______。

(8)小荷才露______,早有蜻蜓______。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2)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3)《擅苗助长》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

(4)秋处露秋寒霜降,______。

(5)______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

(2)这首诗中几个带有颜色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有两个写地点的词语是______和______。

4. 先连一连,再填一填。

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 总把新桃换旧符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 小溪泛尽却山行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 山寺桃花始盛开梅子黄时日日晴______ 野渡无人舟自横班里有同学犯错了,其他同学就总是嘲笑他,我就用《左传》中的名“______,______,善莫大焉。

”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

5. 背一背,填一填,选一选。

解落______秋叶,能____________ ______花。

过江千______浪,入______万竿斜。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写______(风雨)的,是______(唐宋)代诗人______(李峤李白)写的。

6. 连一连。

(1)春眠不觉晓______ ①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乘舟将欲行______ ②疑是地上霜床前明月光______ ③外婆叫我好宝宝一摇摇到外婆桥______ ④处处闻啼鸟(2)弯弯的______ ①落叶有趣的______ ②小路金黄的______ ③手冻僵(jiānɡ)的______ ④故事7. 先连一连,再填一填。

2020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1. 用古诗句填空。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运用诗句阐明深刻的哲理。

为了表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我们会用苏轼《题西林壁》中”______,______。

”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又生出新的希望时我们可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

”说明"站得高,看得远”时可用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______,______。

”比喻不惧困难,迎难而上时可用郑燮《竹石》中的”______,______。

”2. 请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

(1)梁国杨氏子九岁,______。

(2)______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3)______。

吾将上下而求索。

(4)______,不是遮头是使风。

3. 想一想,连一连。

高______ 入夜来风雨声______ 云深不知处出______ 低只在此山中______ 花落知多少生______ 弯举头望明月______ 不及汪伦送我情直______ 死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 低头思故乡4. 按原文填空。

(1)读书______遍,其______自见。

(2)池草______,山花______,鱼出水,鸟______。

(3)蚂蚁搬______蛇过道,大雨不久______来到。

(4)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______的水花。

(5)______明月______,疑是地上霜。

5.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2)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6. 日积月累。

(1)平时肯______,______有人帮。

(2)______则大信立。

(《韩非子》)(3)______一树高,万条垂下______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4)______,雨纷纷,______慕前去祭扫。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考点练习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考点练习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考点练习1. 积累。

(1)海内______,天涯______。

(2)______花落去,______燕归来。

(3)别看五千年______,你猜得透______?(4)______变节,不为______2. 读一读,回答问题。

青蛙的诗写成了:“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1)用横线画出青蛙写成的诗。

(2)用波浪线画出儿歌中的逗号和句号。

(3)“……”表示( )(填序号)(4)青蛙的歌还可能怎么唱?请你加上逗号。

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3. 默写《清明》这首诗,写清题目作者、朝代。

4. 名句积累。

(1)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2)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3)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______,______。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莱莫少一人。

(4)奶奶常对我说,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这与八字成语“______,______。

”表达的意思相同。

(5)劝人改过时,我们可以引用《左传》中的句子:“______?______。

”善莫大焉。

”5. 补充下列句子。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2)______,春风吹又生。

(3)毕竟西湖六月中,______。

(4)平时肯帮人,______。

(5)______成则大信立。

6. 读《小星星》这首诗,完成练习。

一闪一闪小星星,我想知道你是谁。

挂在天上那么高,好似钻石满天空。

夕阳西下夜来到,露水湿润青青草。

你便发出微弱光,一闪一闪照夜空。

当我身处黑暗中,感谢发出光闪烁。

没有你的闪闪亮,无人给我指方向。

当我夜间香甜睡,窗外有你时偷看。

从未闭上亮眼睛,直到旭日再升起。

(1)小星星像什么?在原文中圈出来。

(2)小星星一闪一闪的,你觉得它还像什么?和小伙伴说一说。

7. 日积月累。

(1)学古诗。

春天的风雨:《春晓》-夜来风雨声,______;友情的深沉:《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公鸡的啼叫:《画鸡》-平生不敢轻言语,______。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理解题。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 我会根据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2)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 “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了柳丝怎样的特点?3. “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什么比作什么?表现了春风的什么特点?4. 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 读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回答。

(1)将诗句补充完整。

饮湖上初晴后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描写了西湖上的________(3)写出下面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潋滟:________亦:________奇:________相宜:________3. 读下面的诗歌片段,完成练习。

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1]你从哪句诗里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呢?用横线画出来。

[2]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画面呢?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

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

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

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

①在每一片叶子里(_______)②在每一朵小花上(_______)③在每一滴汗水里(_______)④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_______)[3]对文中画线的诗句理解正确的是()A. 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

B. 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

C. 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

[4]小朋友,你留意过秋的声音吗?仿照片段的第一小节,试着写一写。

秋的声音,在________,在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古诗词专项训练(三)(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古诗词专项训练(三)(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期末古诗词专项训练(三)一、根据诗意写诗句。

1.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

4.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5.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6.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7.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回旋徘徊。

8.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

9.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10.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二、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

2.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

B.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

(二)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诗中的“西子”指,把西湖比作西子,可以看出西湖。

(三)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 。

诗中写的是_______________ 的景色。

2.“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中,诗人把()比喻成未经打磨的铜镜;3.“白银盘”是喻体,它的本体是(),作者同时把()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1. 背背写写。

(1)孤帆远形碧空尽,______。

(2)两岸青山______,孤帆一片______。

(3)______,不知其可也。

2. 按课文或日积月累内容填空。

(1)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

(2)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3)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4)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5)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6)长恨春归无觅处,______。

(7)见善则迁,______。

(8)近朱者赤,______。

(9)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______。

3. 回忆学习内容,根据要求填空。

(1)《将相和》记述了“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小故事,文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因为他______。

(2)古诗《牧童》向我们勾勒出一幅恬淡的水墨画,诗中“______ ,______”描写了与明月清风相伴的意场面。

(3)古人云:“______,无志空长自岁”、______“,日新者日进也”,让我们树立远大志向,天天学习,不断进步。

4. 先写出加下划线的字词的意思,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孔子不能决也。

决:______意思:______(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______意思:______5. 请你把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

(1)夜来______,______落______。

(2)小荷______露尖尖角,______蜻蜓______。

(3)______眠______觉晓,______闻啼______。

(4)______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______。

6. 阅读儿歌,回答问题花朵的妈妈是大地,星星的妈妈是天空,浪花的妈妈是大海,我们的妈妈是祖国。

我们爱妈妈,我们更爱祖国。

(1)这首儿歌共有______句话。

(2)选一选,填一填。

①天空②大地③祖国④大海花朵的妈妈是______ ,星星的妈妈是______ ,浪花的妈妈是______ ,我们的妈妈是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专项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专项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专项测试一、选一选,填一填。

1.下面诗句中,对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B.荷尽已无擎.雨盖(举,向上托)C.知有儿童挑.促织(挑选)D.远上寒山石径斜.(歪斜,不正)2.《赠刘景文》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横线上填写的内容()。

A.唐叶绍翁B.唐王维C.唐李白D.宋苏轼3.下列诗句描写的内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D.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4.对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句诗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B.这句诗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C.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晴天景色的喜爱和对雨天景色的讨厌之情二、积累与运用。

1.查字典填空。

“欲”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欲”在字典中的解释主要有: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副词,将要。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山雨欲.来风满楼。

()(2)欲.把西湖比西子。

()(3)小明上进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

()2.字词积累与理解。

(1)给加点字“坐”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星期天,我们全家人坐.()车去郊游。

傍晚时分,大家席地而坐.(),我望着远处的枫林,忽然想到了杜牧的两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

A.乘、搭B.因为C.把臀部放在椅子等物体上以支持身体重量(2)“荷尽已无擎雨盖”中的“擎”读(),意思是()A.qíngB.qíngC.双手捧着D.举,向上托(3)“一年好景君须记”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____”,在诗中指____________(填人名)三、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两句诗写景,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处景物,描绘出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1. 背一背,连一连。

小时______呼作______又疑______飞在______白玉盘青云端不识月瑶台镜2. 读一读,回答问题。

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1)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写。

______ ,才______呢?(2)“我‘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是因为( )3. 读一读,背一背,练一练。

(一)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二)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1)连一连。

(2)选一选。

①快②慢段(一)表示时间过得很( ),我们要珍惜时间。

(3)读了《冬夜读书示子聿》,我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间是( )①春天②冬天的早晨③冬天的晚上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对今,圆对______。

和风对______ ,朝霞对______。

(2)人之初,______,性相近,______。

苟不教,______,教之道______。

(3)小娃撑小艇,______。

(4)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

(5)荷叶是小水珠的______,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______,是小鱼儿的______。

5.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______ ,路上行人欲断魂。

(2)前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3)雅人四好,______。

(4)______ ,野渡无人舟自横。

(5)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

6. 读一读,回答问题。

青蛙的诗写成了:“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1)用横线画出青蛙写成的诗。

(2)用波浪线画出儿歌中的逗号和句号。

(3)“……”表示( )(填序号)(4)青蛙的歌还可能怎么唱?请你加上逗号。

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雨点沙沙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小雨点,沙沙沙,落在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部编版(人教)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部编版(人教)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1.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2)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2. 按课文内容填空。

(1)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

(2)______,小溪泛尽却山行。

(3)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4)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

(5)鲜花朵朵,争奇斗艳,______。

3. 阅读儿歌,完成练习。

蚂蚁搬虫虫小蚂蚁,搬虫虫。

一个搬,搬不动。

两个搬,掀条缝。

三个搬,动一动。

四个五个六七个,大家一起搬进洞。

(1)找出儿歌中表示数目的汉字。

(2)读儿歌,选一选。

(填序号)①虫虫那么大,小蚂蚁最后把它搬回家了吗?( )A.搬回家了。

B.没有搬回家。

②这首儿歌告诉我们( )A.人多力量大。

B.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3)读读上面的儿歌,再学着做做下面的数字手指操。

4. 按诗文内容填空。

(1)春天在哪里?在鸟的叫声里: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

在杨柳的迷醉中: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

在春雨的无声中:______,润物细无声。

在鸭子的先知中: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2)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______。

蝉叫了,蜘蛛______,池塘里的水满了,______。

5. 阅读练习。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解释加下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啼:______ 风:______意思:______(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

与李商隐合称为______,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______。

著有《______》。

6. 根据意思写诗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7. 知识回顾。

(1)______,孤光一点萤。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根据意思写诗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2.按课文或日积月累内容填空。

1)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

2)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3)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4)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5)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6)XXX归无觅处,______。

7)见善则迁,______。

8)近朱者赤,______。

9)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______。

3.连一连。

1)春眠不觉晓______①忽闻岸上踏歌声XXX乘舟将欲行______②疑是地上霜床前明月光______③外婆叫我好宝宝一摇摇到外婆桥______④处处闻啼鸟2)弯弯的______①落叶有趣的______②小路金黄的______③手冻僵(jiānɡ)的______④故事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自然丰富多彩:“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

”多么浪漫:“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

”多么难舍;“______,春风花草香”,多么美丽;“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多么幽静:“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多么快乐;“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多么大胆。

“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

”多么奇特;“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

”多么活泼。

“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

”多么懂事;“羌笛何须怨XXX,______。

“多么悲壮苍凉。

2)小燕子优美可爱: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______,多么像______哇。

停着的燕子______,谱出一支______。

3)长城雄壮壮阔: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上,______,迂回迂回。

东起______,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______。

5.名句积累。

1)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2)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3)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____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竞赛练习题型完美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竞赛练习题型完美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竞赛练习题型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宋词,其中“清平乐”是___________,“村居”是____________。

[2]这首词写的是()A. 城市生活 B. 乡村生活[3]根据词的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位老人是一对白发夫妻,他们正在家辛勤地劳动。

(_____)(2)这首词表现了农家生活的闲适和劳动的快乐。

(_____)[4]“最喜小儿无赖”中,“无赖”表现了小儿子的_____________2. 古诗阅读。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清明”是指(____)。

A.清澈明净 B.清醒明白 C.二十四节气之一(2)“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断魂”是对行人的(____)描写。

A.动作 B.神态 C.外貌[2]诗中用“欲断魂”形容行人悲伤愁苦的样子,请你写出两个表示“悲伤愁苦”意思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雨纷纷”既形容春雨,也形容人的情绪。

(____)(2)“借问酒家何处有”是诗人杜牧向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家。

(____)(3)“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遥指”是摇着手指。

(____)3. 延伸阅读。

题画[清]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1]写句意。

桃花映水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正确的理解:牧童何处去?( )A. 牧童要到哪里去?B. 牧童去哪儿了?[3]回答:你觉得“牛背一鸥眠”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你怎样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部编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重点段落。

江上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银牙。

[1]选词填空。

潜水打水仗第一句和第二句写的是孩子们(_____)的情景,第三句写的是孩子们(_____)的情景。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填一填。

(1)第一句用“刚下水的鸭群”来比喻_______的孩子们,表现了孩子们的_____心情。

(2)第三句用“水葫芦”喻指一个______的孩子,表现了这个孩子的________。

[3]理解,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1)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孩子一定是不会潜水,呛着水了。

(______)(2)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孩子的机灵以及潜水时高兴的心情。

(______)(3)我们可以体会到孩子这时候显得很紧张,因为他怕有危险。

(______)[4]针对“水葫芦”中的双引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A.表示否定。

B.表示引用别人的话。

C.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特定的词语。

2.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_________,非是藉秋风。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垂緌(ruí)B.清露(lù)C.疏桐(tóng)D.藉(jí)秋风[2]下列有关诗人简介有误的一项是()A.虞世南,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

B.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C.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修、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

D.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

[3]补充诗句()_________,非是藉秋风。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专项训练。

(一)叶子是树的羽毛叶子,是树的羽毛. 张着翅膀却不能飞翔鸟巢,是树的眺望满目波浪却心静如水果子,是树的耐力树的暖阳树的梦,又香又亮(二)不能飞翔的鸟儿一棵果树就是一只鸟儿一片叶子就是一片羽毛这是一只无法飞翔的鸟它的羽毛有时脱落有时繁茂在秋天里这只鸟儿会下很多很多的蛋有的挂树杈有的挂树梢[1]这两首诗都把叶子想象成__________,诗(二)还把果树想象成_________,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2]用“______”画出两首诗中描写果实的句子。

诗(一)把果实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富有哲理;诗(二)把果实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有情趣。

[3]我会想象。

鸟儿,是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绝句[唐]杜甫江碧鸟①逾白,山青花欲燃②。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①鸟:指江鸥。

②燃:火焰燃烧。

[1]诗中没有写到的颜色是()A.碧绿B.红色C.洁白D.浅紫[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B.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C.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D.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3]“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的意思是()A.欲望B.喜欢C.将要D.需要[4]这首诗表达了杜甫的()之情A.喜悦B.兴奋C.伤感D.愤怒3. 课外古诗品析。

望庐山瀑布(其一)[唐]李白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①数十里。

欻②如飞电③来,隐若④白虹起。

初惊河汉⑤落,半洒云天里。

(注释)①喷壑(hè):喷射坑谷。

②欻(xū):忽,火光一闪的样子。

③飞电:空中的闪电。

④隐若:好像。

⑤河汉:银河,又称天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 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举头望明月,______。

(2)______ 青,______红,鱼______,鸟______ 。

(3)小荷才露______ ,早有蜻蜓______。

(4)古对______ ,圆对______ 。

和风对______,朝霞对______。

(5)______ ,性本善,性______ ,______。

(6)人们端午节吃棕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______ 。

2. 读一读,完成练习。

春对秋,夏对冬。

白云对红日,明月对清风。

(1)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春”是表示季节的词语,像这样的词语文中还有,找出来。

3. 阅读《山村咏怀》,回答问题。

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在诗中找出你认识的字,写在下面。

(2)如果要给这首诗配画,你会选第______幅。

4. 补充诗句。

(1)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2)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

(3)______,白发谁家翁媪?(4)______,出没风波里。

(5)四海无闲田,______。

5. 读一读,回答问题。

虫儿歌什么虫儿提灯笼?什么虫儿爱跳舞?什么虫儿吃害虫?萤火虫提灯笼,花蝴蝶爱跳舞,蜻蜓最爱吃害虫。

(1)用横线画出带问号的句子。

(2)把虫儿的名字找出来。

6. 勇闯积累关。

(1)这学期,我们背了明代唐寅写的《画鸡》,我最喜欢大公鸡“______不敢轻言语,______千门万户开。

”(2)夏日,来到荷花池边,我会吟诵宋代杨万里写的诗句“小荷才露______ ,早有蜻蜓______。

”(3)月圆的晚上,我会特别想念远在老家的爷爷奶奶,就如同唐代诗人李白写的那样“举头望______,低头思______。

”(4)考试前,如果不好好复习,就会很紧张,正如十五个吊桶打水—— ______。

(5)______对今,圆对______。

严寒对酷暑,春暖对______。

7. 连一连,填一填。

野火烧不尽______ 秋收万颗子平时肯帮人______ 孤光一点萤春种一粒粟______ 春风吹又生月黑见渔灯______ 急时有人帮①小信成则______。

《韩非子》②______奔,长江涌,______长,珠峰耸。

《神州谣》③接天莲叶______碧,映日______别样红。

8. 读一读,背一背,练一练。

(一)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二)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1)连一连。

(2)选一选。

①快②慢段(一)表示时间过得很( ),我们要珍惜时间。

(3)读了《冬夜读书示子聿》,我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间是( )①春天②冬天的早晨③冬天的晚上9. 读一读,完成练习。

(5分)(一)骑驴找驴蒙了头王老七,骑毛驴,骑上毛驴问毛驴:毛驴毛驴我问你,我的毛驴在哪里?毛驴弄了笑眯眯,转过头来逗老七:老七老七你别着急,我立刻带你去找驴! (二)敲锣卖糖各干一行敲锣的管敲锣,卖糖的专卖糖。

卖糖的别去敲锣,敲锣的不要卖糖。

敲锣卖糖不一样,各干一行都风光。

(1)“驴”字的读音是( )①lú②lǘ③lí(2)判断:对的写正确,错的写错误。

①敲锣的管敲锣,卖糖的也去敲锣。

②王老七的毛驴没有丢。

(3)拼一拼,读一读,连一连。

lǎo qī______ 风光fēng guāng______ 老七bú yào______ 不要10. 读一读,填一填。

摇篮文具盒,是摇篮,里面有我的小伙伴。

铅笺、尺子和橡皮,天天帮我勤字习。

(1)文具盒像一个______,里面的小伙伴天天帮助我______。

(2)文具盒里有哪些小伙伴?请你在文中圈一圈。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枫桥:桥名,在今江苏省苏州西郊。

夜泊:夜间把船靠在岸边。

江枫:江边的枫树,也有江桥和枫桥的说法。

姑苏:指现在的苏州市。

夜半钟声:当时寺院的习惯,在夜半时候敲钟。

(1)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根据“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展开想象,用图画来描绘诗句所概括的景色。

12. 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______千秋雪,门泊______万里船。

(2)与其锦上添______,不如______送炭。

(3)爷爷说:那______森林是______的摇篮。

(4)______是盏指路灯,它______高挂在北方。

(5)这个学期,我还读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书,我最喜欢其中的一本书,书名《______》,我喜欢的原因是______。

13. 我会把对应的诗句连一连。

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 花落知多少只在此山中______ 不及汪伦送我情举头望明月______ 云深不知处夜来风雨声______ 低头思故乡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调皮的太阳调皮的太阳来到屋子里,掀开被子,催小朋友旱早起床。

调皮的太阳来到田野里,使足劲儿把庄稼往高处拔。

调皮的太阳来到果园里,掏出画笔把苹果涂成红的,把梨子涂成黄的……调皮的太阳挂在空中睡午觉,温暖着小朋友的梦。

调皮的太阳躲进乌云捉迷藏,慌得妈妈赶紧把被子收进屋子里。

调皮的太阳玩累了,红着脸躲进西山妈妈的怀里。

(1)短文说的是调皮的______。

(2)调皮的太阳来到了______、______和______。

(3)连一连。

太阳在空中睡午觉______ 妈妈赶紧收被子太阳躲进乌云______ 躲进西山妈妈的怀里太阳玩累了______ 温暖小朋友的梦15. 背一背,连一连。

小时______呼作______又疑______飞在______白玉盘青云端不识月瑶台镜16. 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

(1)我画了个______的太阳,送给秋天。

我画了个______的太阳,照亮冬天。

(2)夜来______,花落______。

(3)要是能赶上______,就不会迟到了。

(4)野火烧不尽,______。

(5)______,疑是地上霜。

(6)蝌蚪______游得欢,蜘蛛房前______。

(7)莺歌对燕舞,______对______。

(8)小荷才露______,早有蜻蜓______。

17. 先连一连,再填一填。

松下问童子______ 晚霞行千里芝麻开花______ 言师采药去朝霞不出______ 节节高敏而好学______ 不耻下问①性相近,______。

②______,不知义。

③举头望______,低头思______。

④小荷才露______,______蜻蜓立上头18. 古诗我会背写。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诗人______写的。

毕竟______,______。

接天______,映日______。

(2)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描写的是______天的景色。

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3)高鼎是______代诗人,他写的《______》是描写______天的(季节)。

______莺飞______,拂堤______醉______。

19. 背一背,填一填。

(1)静夜思______,疑______霜。

举______望______,______。

(2)寻隐者不遇松______童______,言师采药______。

______此______,______深______知处。

20. 知识回顾。

(1)句子对对碰。

(连一连)床前明月光______ 花落知多少夜来风雨声______ 疑是地上霜读书百遍______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______ 其义自见(2)______用尾巴拨水,______用尾巴赶蝇子,______用尾巴掌握方向。

(填序号)①燕子②小鱼③老牛21. 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

(1)静夜思中,最能表现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师傅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中雾气太浓,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儿。

”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诗句______,______。

(3)人们在______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______。

22. 填空。

(1)有志______,无志______。

(2)关公赴会——______(3)归来饱饭黄昏后,______。

23. 读一读,做一做。

(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我能从上面的句子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2)丁丁学书法,总是写不好,就不想学了。

这时,妈妈会用第( )句话来鼓励他。

(3)“玉不琢,不成器”给我们的启示是( )24. 背一背,填一填。

(1)小荷才露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

(2)朝霞______,晚霞______。

(3)人______初,性本善,性______,______。

2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浓碧袁鹰是谁将百里漓江,船行在绿玻璃上,染成浓碧?人影倒在绿玻璃下。

是谁在晶莹的水底,绿草在水底探出头来,铺下了片片芳草地,像是向水面上问:轻软又柔和?你下来吗?(1)诗人从动态的角度写出了漓江的水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这首诗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方法,读起来特别生动有趣。

2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解释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啼:______风:______翻译:______。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

与李商隐合称为______,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______。

著有《______》。

27.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2)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28. 给古诗上下句连线。

江上往来人,______ ①低头思故乡。

只在此山中,______ ②但爱鲈鱼美。

举头望明月,______ ③云深不知处。

29. 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______,死而后已。

30. 和大人一起读(《小兔子乖乖》,再填空。

(填序号)______来了,小兔子没开门。

______来了,小兔子开了门。

①灰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