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如何看企业家退休:企业家与资本家关系的视角
基于企业家社会资本视角的企业创业导向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以家族企业为例

谢谢观看
1、基于信任的内部治理
在家族企业中,基于信任的内部治理是实现有效治理的关键。通过建立和维 护高水平的内部信任,家族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协调家族成员之间的利益,减少内 部交易成本,提高决策效率。同时,信任还可以增强家族成员对企业的忠诚度, 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基于关系的外部治理
2、基于关系的外部治理
四、结论
未来研究方向可以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的企业家社会 资本(如个人、组织和网络层面)对企业创业导向的影响及其差异;其次,探讨 其他因素(如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如何在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创业导向之间起 调节作用;最后,研究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创业导向的长期影响及其动态变化。
参考内容
二、社会资本理论概述
二、社会资本理论概述
社会资本理论是一种研究社会网络结构、行为和结果的理论。它强调了人际 关系、信任、规范和义务等社会结构因素在经济发展和社区发展中的重要性。在 家族企业中,社会资本主要体现在家族成员之间的信任、家族与外部利益相关者 之间的关系以及家族内部的规范和价值观。
三、家族企业治理中的社会资本
家族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和维护与供应商、客户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关系,家族企业可以获得 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此外,通过与其他家族企业的合作 和交流,家族企业可以共享资源、信息和经验,实现共同发展。
3、基于规范的价值观治理
3、基于规范的价值观治理
1、家族成员之间的信任
1、家族成员之间的信任
信任是家族企业中最基本的社会资本。它建立在家族成员之间的共同目标、 相互尊重和共享价值观的基础上。在家族企业中,信任可以减少内部交易成本, 提高决策效率,增强家族成员的凝聚力。
资本家企业家商人

资本家企业家商人资本家企业家的区别围绕“钞票”运转的人是“老板”;围绕“企业”运转的人是“资本家”,他们“谈企业如数家珍,做企业行云流水”;“资本家”再高一个层次就是“企业家”,企业家是围绕“整个社会”运转的人。
传统的企业家既是出资者又是指挥者,统称为资本家,而现代企业出资者是资本家,但不一定是企业家,企业家要求有特质,更具有创新力,洞察力和统帅力。
资产运营资本运营资本家是资本经营者:而资本具有易于分割、转移方便、投资于资产但又不直接参与实际资产经营活动的特性。
因此,资本经营主要以多元化投资,构造满足投资者目标风险水平的分散投资、且期望收益最高的投资组合为特点。
总之,资本经营是通过对不同资产形态和不同资产经营方式的选择,通过将资本转化为能够被最有效率的运用的资产,进而通过这些资产经营活动创造出利润获取收益的过程。
企业家是资产经营者:资产经营是以法人资产保值增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为根本,对具体的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和其他相关资源进行管理、配置和运用,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以尽可能低的投入创造出尽可能高的产出的过程。
般来说,资产经营所追求的是专业化和特色化,即集中在经营者所擅长的资产经营领域从事资产经营活动,创造出最大的生产利润。
企业家与商人的区别商人和企业家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要谋取利益。
这是商人这一职业的本来意义,如果一个企业家不能获取利润,那么唱什么道德的高调有什么意义呢?利润往往意味着,你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是受到大众所认可的,因此也就在客观上能够给别人带来福利,并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
一个不谈利益的企业家是不合格的,因为没有利益,做事情就无从谈起,企业家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但是企业家和一般意义上的商人区别在于:企业家以做成某一件事情为目标,利润不过是一个结果;而在一般意义上的商人看来,利润就是他的目标,其他都不过是手段。
用德鲁克的话来说:“鞋是真实的,利润不过是结果。
”有一个造船厂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我们要做最好的船,顺便赚点钱。
浅析社会企业家及社会企业与社会关系

浅析社会企业家及社会企业与社会关系摘要:社会企业家是什么?他们是怎么样的一群人?社会企业家(social entrepreneurs) 是一个新近得到命名的群体。
对中文读者来说,“社会企业家”还是一个新引进的词。
非营利组织为社会提供了部分公共服务,但往往面临资金难以为继的问题,社会企业家及社会企业的出现使得非营利组织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获取利润维持组织运转。
关键词: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社会影响百年中国最著名的“社会企业家,1943 年5 月24 日,尼古拉哥白尼逝世四百年的纪念日。
全球180 名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和教育家聚集在美国纽约,颁布“当今世界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名单中包括科学家爱因斯坦、哲学家杜威、企业家亨利福特等人,其中有一个中国人,就是晏阳初。
晏阳初(1890-1990)是四川巴中人,早年在成都的美国教会中学读书,23岁时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香港圣保罗大学(香港大学的前身),按当时规定,他如加入英国国籍,就可获1600 元奖学金,晏婉拒,理由是“这对中国人来说,代价太高了”。
1943年,晏阳初当选“世界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之一,与爱因斯坦等同获殊荣。
晏阳初曾将自己比作平民教育的传教士:“我是一个传教士,传的是平民教育,出发点是仁和爱。
”为了这一目标,他放弃都市优越的工作条件与舒适的生活环境,“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和农民同起同居”,成为一名乡村的“科学布道人”。
一、社会企业家的定义戴维伯恩斯坦这样定义社会企业家:“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构建一个理想世界的人。
”社会企业家是用商业的眼光来看待社会问题,用商业的规则去解决问题,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盈利。
社会企业家多为社会公益组织的发起者和经营者,例如为印度流浪儿童创设24 小时救援热线的杰鲁,为南非艾滋病人建立看护网络的霍萨,为巴西贫苦牧民架设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罗萨。
对于一个社会企业家的project来说,有以下几个问题,是每一个杰出的社会企业家必须回答的问题:(1)我想解决的社会问题是什么?(2)我的解决方案是什么?(3)解决方案的可行性(financial, technical, economical, legal, cultural, social, managerial)如何?原创性如何?持续性如何?影响力如何?整个一个过程,除了有理想的激情在引路,更多的是现实的谋划:究竟我们在多大程度上理解现实?现实是什么?有两点让社会企业家变得让人尊重:(1)强调理想的现实性:当尤纳斯背叛传统的银行理论,推广小额贷款给穷人的时候,他所做的不仅仅是在帮助穷人本身,而是为一个更好的社会作出了一种现实性的探索。
企业家和资本家的区别

企业家和资本家的区别“企业家”,“资本家”这些家都是不少人想要成为的人,毕竟都是财富的象征,而想成为这样的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很多人觉得企业家和资本家是差不多的,但是其实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企业家和资本家的区别是什么?第一、资本家讲究离心力,企业家讲究向心力什么叫离心力?资本家如果要做投资,他一定不会完完全全去控制这个公司,而只是参股这个公司。
如果一个公司被资本家所控制,这个公司往往会丧失了原来创始人的创业激情和核心掌控力,这样往往就会被职业经理人团队淹没掉。
但是企业家不会这样,企业家是把企业当自己的儿子养,不像资本家把企业当猪养。
第二、资本家跟企业家的成长方式不同企业的成长往往是靠的是产品的生产越来越大,销售越来越多,它是加法式增长。
而资本不是这样做的,资本的成长是乘法式增长,它往往是以并购为主导来促进企业的生长发育。
资本家的思想总是以并购为导向,只有企业家才想着什么都是自己干,亲力亲为,这是一个重大的区别。
第三、资本家和企业家利用社会资源比重不同大部分企业家没有资本家的思维,总想着利用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做事,而资本家则不同。
资本家始终想的是杠杆。
当然,资本运作不等于资金运作,金融资本仅是资本运营的一部分而已。
还包括设备,人才,商业模式,社会资源等等,通过流动裂变、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实现企业增值。
作为一名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不管企业大小,应该了解金融和资本市场,在企业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家必然会成为投资家,以实现企业财富的最大化。
企业家和资本家最大的区别在于对金钱的欲望和社会的责任的不同,具体的说企业家追求的是一种成功的欲望,对金钱的追求不是唯一的,有时候就是亏钱,只要有钱亏也要把企业开下去,挣钱也不会挣亏心钱,资本家可不管这么多,唯利是图!关于“企业家和资本家的区别”的全部介绍就到这里了,所以在给自己定目标的时候,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再去为之努力。
资本家不再剥削工人?新时代企业家的角色解析!

大家好。
啊,资本家的剥削问题。
小时候我们学校教我们资本家剥削工人,或者资本家剥削那些人?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资本家到底是什么?这个概念是否正确?我认为剥削的形象是指炒股的资本家,他们玩的是资本,而不是生产。
比特币也是如此,只需要点动手指头和脑力就可以赚钱。
但这种通过合法手段获取的财富,如果你不提供证据也不合适啊,所以资本家这个词到底是褒义的还是贬义的?我一直不太明白。
我们小时候一直说要打倒资本家,我记得在1949年之后,有很多公私合营,我觉得当时打倒资本家是理所当然的,比如打倒苏绣,美国帝国主义,日本鬼子等等。
但是打倒的目的是什么?到底打倒资本家的观念是否正确?我们能不能讨论一下,资本家到底是养活了工人还是剥削了工人?如果没有资本家,你认为是好还是不好?我认为资本家就是玩弄资本的人,他们并不是操控生产线或其他的,他们只是操纵资本,才被称为资本家,大家对这个说法是否认同呢?概念一直在变化,社会也在不断发展,那些玩弄资本和那些玩弄失业的人是如何生存下去的呢?工人与雇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听到很多人说,老板挣很多钱,但只给我很少的钱,那么你们能当老板吗?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样对待员工呢?这也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我见过一位企业主对待员工特别好,给他们宝马车,给他们房子,你觉得这样的雇佣关系是否和谐?资本家到底是什么?哪些企业对工人的生活提高做出了贡献?他们交税,对国家作出了贡献,那么这些人到底是资本家还是其他身份?他们与雇佣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剥削与非剥削的差别?大家有谁能清楚地理解这个关系呢?对于我来说,这个问题越来越令我困惑。
我想起了以前在书本里读到的内容,我无法弄清楚对和错。
我无法确定这个概念的根源在于何处。
资本家的剥削问题是从何而来的?什么情况下才能被称为剥削?像企业的产出与工人的分配比例,如果不被看作剥削,我会称之为养活工人。
大家能不能对这个概念进行总结和明晰?剥削与被剥削,交税和养活工人同时做出贡献,这些关系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呢?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再见。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家的特征及作用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家的特征及作用研究随着新时代社会的发展,企业家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
他们不仅是市场经济下的主体,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本文将从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家的特征和作用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探讨他们在当前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所具备的特征。
一、企业家的特征1. 创新精神新时代企业家必须具备创新精神。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在新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等方面的努力。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引领企业向前发展。
2. 敢于承担风险企业家要敢于承担风险,愿意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抉择。
在市场经济中,伴随着风险就有机会,企业家必须具备勇于冒险的精神,敢于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中做出决策。
只有敢于承担风险,企业家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3. 责任感企业家还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
他们不仅要对企业的发展负责,还要对员工、消费者、社会负责。
在新时代,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更加凸显,他们需要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4. 团队合作意识企业家在新时代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意识。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一个人很难独立完成所有工作,而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
企业家需要善于团结和激励团队成员,协调资源,共同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
1. 推动经济发展企业家在新时代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
他们通过投资兴业、创新创业,带动了大量就业岗位的产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企业家在市场中的竞争和创新也带动了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2. 塑造企业文化企业家在新时代还扮演着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角色。
他们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引领,树立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公司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内部团队凝聚力的来源,更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对外部市场的竞争力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现在企业家与过去资本家有何区别?

现在企业家与过去资本家有何区别?现代企业家与过去资本家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开设工厂为了赚取最大利润而来,供自己使用和挥霍,有些企业家和资本家还做些慈善,希望给自己有个好名声。
但从没听说有哪一个创办企业开设工厂,是为了慈善事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解决当地人的失业问题,为政府分忧的。
如果硬要说现在的企业家有何超越过去资本家的地方,那就有两个正反面不同的区别:现在企业家比过去好的一面是,不但自己富了,也能带动一批愿意努力拼搏的人跟着富裕起来。
这些企业家是开明的企业家。
也有企业主比过去资本家更精明了,在国内不择手段的赚钱,赚足了钱开始移民海外,更聪明的企业主,在国外注册新的企业,再回内陆来捞钱。
事实上,过去资本家也有好有坏,现在的企业家也有少部分品质低下,道貌岸然。
我外婆在解放前供职于上海大中华橡胶厂,当时的资本家对工人并不刻薄,工资照样发放,春节还有红包和聚餐,还对优秀员工增加薪酬,劳资关系并没有那样紧张。
而现在一些企业家还强行推行996工作制,社会责骂声四起。
所以,公道点讲过去也有好的资本家,现在也有不少压榨工人的企业家。
当然,很多人一听到企业家或者资本家都认为是黑暗的、压榨和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人。
但实际上,做企业家和资本家的风险远大于普通员工:首先,从表面看,老板开好车住洋房,过着很潇洒的日子。
但是,老板的投资亏了钱可能就血本无归。
而员工只要正常上班就不会有风险,工资按时到账,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
记得华为公司刚刚创办的时候,由于研发一个关键项目发生了资金短缺问题,使得这个关键项目很可能会因研发资金短缺而胎死腹中。
当时,任正非曾对身边的老职工讲,如果华为倒了,你们最多是重新再找工作,而我作为老板是要跳楼的。
所以,企业家往往把公司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更需要承担不可测的风险。
所以,企业家拿得比职工多是正常的,但是强迫职工实行996工作制就不对了。
再者,企业家在各方面投资的风险都很大,而职工却不用有这样的担忧。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家的特征及作用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家的特征及作用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家的作用日益彰显。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家的特征和作用更加重要。
本文将对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家的特征及作用进行研究。
一、企业家的特征1. 创新意识强在新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服务,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2. 领导能力强企业家是一个公司的领导者,他们必须具备领导能力,为公司带来成功。
在新时代背景下,领导能力越来越重要,企业家需要成为他们公司的领导者,并努力发挥自己的领导力。
3. 敏锐的商业眼光企业家需要对市场趋势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需求,并做出相应的商业策略。
这就需要企业家具备良好的商业眼光。
4. 执行力强企业家需要有强烈的执行力,能够把想法和计划付诸实践。
他们要能够将战略和计划变成可实施的行动,使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发挥更好的效果。
5. 良好的人际关系企业家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合作伙伴、客户和员工中建立信任关系,并通过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来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
1. 推动经济发展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推动了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有了更多的企业家进入市场,他们将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和资源。
2. 创造就业机会企业家是创造就业机会的关键人物。
他们通过组建自己的企业来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并为职业生涯提供更广泛的选择。
在中国的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家们继续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了创新和经济发展。
3. 提升社会福利企业家的创新和发展工作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提供了各种资源和服务,提升了社会福利水平。
他们推动了新产品的发展和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4. 促进文化交流企业家的活动不仅在经济上有影响,也在文化上产生了影响。
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联系和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了文化交流和理念传递,展示了文化和思想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家的特征及作用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家的特征及作用研究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作为社会中的重要一员,企业家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家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已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一,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家需要具备创新精神。
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家求生存、求发展的必需条件。
在新时代,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企业家应该具备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积极引领行业发展,推进企业的升级与转型。
第二,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家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
企业家不仅仅是追逐利润的商人,更要具备现代企业公民的责任感。
在新时代,企业家应该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家需要具备远见卓识。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发展的环境和格局都发生了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家应该有高瞻远瞩的视野,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和方向,提前谋划未来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布局。
第四,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家需要具备敬业精神。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领导者。
在新时代,企业家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学习和研究各种商业知识和管理技巧,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路,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企业家在新时代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企业家是带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领导者。
在新时代,经济环境和发展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企业需要具备更高的适应性和变革能力,而企业家正是推动企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其次,企业家是创新的推动者。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家需要具备独特的市场洞察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引导企业实现创新和升级。
总之,作为现代经济的一部分,企业家在新时代中所担负的责任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他们需要具备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远见卓识和敬业精神等特征,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市场化竞争、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为企业家提供更好的法律、政策和环境保障,共同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管理中的企业家角色

企业管理中的企业家角色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是组织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具有创新精神、冒险意识和战略眼光。
企业家通过运用创新思维和管理技巧,推动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在下文中,我将探讨企业管理中的企业家角色,并分析他们在不同方面的影响。
首先,企业家在企业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竞争的核心。
企业家通过发现市场机遇、改进产品或服务以及引入新的商业模式,推动企业不断创新。
他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抓住时机并迅速做出反应。
企业家还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过程,并营造一种创新文化。
其次,企业家在企业的战略规划中起着关键作用。
他们具有长远的眼光和优秀的战略思维。
企业家能够准确分析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并制定相应的战略来应对挑战。
他们将公司的愿景转化为可行的战略目标,并通过适当的资源分配来实现这些目标。
企业家还能够灵活应对变化,并随时调整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第三,企业家在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塑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通过倡导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激励员工共同努力,追求卓越。
企业家注重员工的参与和信任,鼓励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他们还能够根据组织的需要,塑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并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
此外,企业家还需具备风险管理和应对能力。
企业经营中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企业家需要有应对之策。
他们要能够识别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
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企业家需要保持乐观和坚持不懈的态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带领团队共同克服困难。
最后,企业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领导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与各级管理层、员工、合作伙伴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企业家还需要通过激励和激励员工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发挥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企业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而多元化的角色。
他们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制定战略规划,塑造组织文化,应对风险和挑战,并展现出良好的沟通和领导能力。
如何看待企业家

如何看待企业家
企业家是指创立和经营企业的人。
他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企业家,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并加
以支持。
首先,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他们通过创业和经营企业,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
企业家的努力和创新
能力可以推动产业的繁荣,为国家带来繁荣和竞争力。
其次,企业家是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
他们不仅仅是商业成功
的象征,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者。
企业家可以通过社会责任项目和
慈善活动来回报社会,改善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
他们还能够带动
社会创新和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和变革。
此外,企业家也是榜样和引导者。
他们的成功故事和创业经验
可以激励更多人追求创业的梦想。
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奋斗,其他人
可以研究到创业的精神和技能,从而推动更多的创业者涌现,促进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企业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积极看待企业家,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只有通过创业和创新,我们才能够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人民企业家和资本家的区别

人民企业家和资本家的区别
一:企业家这一概念来源于法语,意思是经营冒险事业,资本家资本家这一概念来源于马克思的资本论,资本家主要是通过运作资本来获取钱财。
二:企业家对生产资料没有实际的控制权,而资本家控制着实际的生产资料。
在这一方面,资本家可能是公司的老板,但是企业家可能是职业的经理人或者公司股东,主要是管理公司。
三:企业家和资本家的收入来源是不同的。
企业家主要靠创新实现营收,而资本家靠雇佣人力获取收入。
例如农场主、银行家、以及商人,这些我们都称之为资本家。
四:企业家的产品可能是各类商品。
而资本家的产品会是各形各色的企业。
通过投资、股权、并购、重组, 达到实际操控企业的目的。
控制着企业的命脉和未来。
五:企业家用精力和时间来赚钱,而资本家通过投资赚钱,是我们常说的钱生钱。
资本家是老板,但是企业家不一定是老板。
企业的企业家与企业家的企业

浅谈企业的企业家与企业家的企业人与企业的完美融合才能使人和企业得到全面,高效的发展。
真正的企业家与他的企业,都应该具备自己所独有的特质,这是一个长时期的磨合与积累提炼出的东西。
我们首先来说说企业中的企业家。
首先,企业家要有远见。
必须对未来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必须向下属展示自己的梦想,并鼓励大家按梦想去前进。
优秀的企业家和平凡的经营管理者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他能够取得长期和短期的平衡。
其次,企业家要时刻保持热情。
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拥有特别的热忱,例如联想集团对管理人员的要求,高层的领导必须有事业心、中层的领导必须有上进心、基层的领导必须有责任心。
不同阶层的人都要有工作的热情,都愿意努力的去工作,领导者要有全心全意搞经营的这种信念和承诺。
领导的热情既没有替代物、也很量化。
但它是企业完成任务的和目标的一种催化剂。
第三,企业家要有优先顺序的概念。
能够明确的判断处理事务的优先顺序,有所取舍,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范围内,就要决定先做什么。
这就是优先顺序的思维方式。
要确定要做什么,又要确定放弃什么,做这两个决定同等重要。
有时候决定放弃什么,比你决定要做什么可能更难,但是真正的企业家要有这种智慧和勇气。
第四,企业家的领导权力。
自古以来领导和权力是密切相关的,领导能力包含着领导风格的因素也包含着权力的因素。
所谓权力:就是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的能力。
权力的关键就是依赖性,你对他有很大的依赖性,反过来他对你就有很大的权力。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一个真正的企业家所领导的企业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第一,一个成功企业家治理的企业有非凡的学习能力。
学习力壳牌石油公司的任格德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那些比他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的能力。
成功的企业总是在不断改善自身缺点的同时,也时刻吸取竞争对手成功的经验,并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
就如同人一样,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更加具备实力。
第二,企业家的企业信奉质量至上。
企业家深刻懂得客户为本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才能使顾客信赖,才能更好的造就品牌。
“企业家”与“资本家”有什么区别?

“企业家”与“资本家”有什么区别?
从广义上讲资本家和企业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这两个身份有很大的交集。
所谓“企业家”是指精于企业运营管理的专家,侧重的是管理和运营。
所谓“资本家”是指善于进行资本的投资运营善于经营资本的专家。
需要强调的是,资本家用于投资和运营的资本专指“私有资本”。
通俗的讲,资本家肯定是老板(企业的拥有者),但企业家不一定是。
一个人,当他用私人的财产进行投资经营的时候,他首先就成了“资本家”,如果他同时又主导他所投资的企业的运营管理的话,那他就同时成了企业家,如果他仅仅投资不参与管理,那么他只是一个资本家,如果没有投资仅仅进行企业的运营管理那他只是一个企业家。
在资本主义社会,绝大多数企业家同时也是企业家,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绝大部分企业都是“私营”或者说“民营”企业。
但也有所谓的“职业经理人”,但大部分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最后都成了资本家。
中国的情形则有不同,所有的国有企业的管理者,都只能是企业家而非资本家,而只有“私营”或“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有可能同时是资本家。
聪明的资本家资本家思维与理念

聪明的资本家资本家思维与理念聪明的资本家 -- 资本家思维与理念在当今充满竞争的商业世界中,聪明的资本家凭借其独特的思维和理念成功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资本家思维强调创新、风险承担和价值创造,充分发挥了资本的力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聪明的资本家的思维方式和理念,并凸显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一、创新思维聪明的资本家始终保持对创新的敏锐观察力和积极心态。
他们不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地寻找机会、挖掘潜力。
资本家把握时代的脉搏,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和科技进步,不断推陈出新。
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勇于尝试新的解决方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创新发展。
二、风险承担与普通投资者相比,资本家更加勇于承担风险。
他们追求高回报的同时,也承担着高风险。
聪明的资本家具备准确的市场洞察力和敏锐的风险判断能力,能够在较小的风险中发现潜在的巨大机会。
即使面临风险,他们也能平衡考虑,并做出果断的决策。
正是因为他们的勇于承担风险,才能带来更大的回报。
三、价值创造聪明的资本家注重价值创造,而非简单的追求利润。
他们将财富创造作为社会责任和经济使命。
资本家相信,只有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因此,他们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和服务方面下足功夫,努力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用户体验,聪明的资本家实现了自身和社会的双赢。
四、长远思维聪明的资本家具备长远的战略思维。
他们不仅考虑眼前的利益,更关注公司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资本家不断投资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公益事业,通过为公司和社会创造价值,实现了自身的长期成功。
同时,聪明的资本家也注重企业家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为未来的商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聪明的资本家将创新思维、风险承担、价值创造和长远思维融于一体,推动了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他们不断刷新商业界的战绩,推动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进步。
同时,聪明的资本家也应该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在经营过程中合规合法,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企业家与资本家

企业家与资本家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已经类似于资本家了,所谓的资本家就是我国消失已久的资产阶级,这种阶级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意义,但是也产生了极大地问题,我们看到,最后国民党就是被他们的一部分也就是官僚资本主义所击垮的,原因在于一些少数的人利用政府得权利和自身所掌握的大量的生产资料,为自己牟利,他们的权利很大并且缺乏制约,因此成为国家的蛀虫。
他们占据了社会上大多数的财富,但是只用于自己的奢侈消费,而国家的建设资金就会大量减少,怎么能发展呢?一个国家如果最多的资金不由国家控制,那么将会是很危险的。
少数的资本家相对于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占据的生产资料和政策走向等信息是小小的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比的,两者相差很巨大。
当今的社会呢?国有企业的一些老总实际上已经有了过去官僚资产阶级的影子,他们同样拥有大量的劳动资源而且很方便地得到一切想要得到的东西,面对民营企业家,他们只要愿意,就可以运用自己的权利轻易地摧毁自己的竞争对手民营企业家,当然他们一般不会这么做,因为民营企业家根本对于他们很难形成威胁,他们基本上是一本万利的,他们的工资大大地高于他们的付出,因此生活十分安逸,这些东西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轻而易举地看见。
部分民营企业家也经过长时间的打拼,跻身搞收入人士的行列,他们是改革开放的最早探索者,在国家的转折期付出了劳动与风险,最终有了成效,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支柱。
然而,现在的国有企业与过去的官僚资本主义得不同终究是存在的,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在于人民与国家,不能给自己留下,所以干脆就花了吧,这就容易滋生腐败,而且,国有企业的监管是十分困难的,在而今的状况下,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很难梳理清楚,利益无处不在,要协调好其中的利害实在很难。
但是即使很难也要前进,天下有道,就不用改了。
至于民营企业家,有的也已经转变成了资本家,他们不用直接去管理公司,而依靠他们建立的网络,维持它就行了,公司的机器会持续不断地运转下去的。
这样他们的生活就舒服多了。
家族关系与企业关系分析

家族关系与企业关系分析家族企业的特殊性决定着每个家族成员都具有多重身份,既是家庭中的一份子,又是企业中的股东和职工。
家族成员不能正确处理好这种双重身份,是造成目前家族企业指挥渠道严重拥堵的原因之一。
为了使企业指挥顺畅得力,我们有必要分清家族成员在家族和企业中所处的关系。
家族关系与企业关系比较通过上页表,可以看出家族成员的双重身份表现在家族和企业中,每个人在企业中还具有双重身份——股东和职工。
股东和职工在管理企业的问题上,由于所处角度不同,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只有分清自己在不同环境下所扮演的角色,才能正确处理家族企业的指挥关系。
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加以分析:(一)关系基础1.家族关系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组成的,家庭成员之间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血缘关系,就算是家庭每一个分支的末梢,即远亲,也同样血脉相连。
2.企业关系家族成员在企业中以股东身份出现,彼此之间变成了投资者之间的关系,他们与企业的关系是投资。
以职工身份在企业中出现,彼此间的关系变为行政关系、上下级关系。
例如:在家庭中是父与子;在股东会里是大股东与小股东;在企业的行政级别上是董事长和总经理。
(二)解决矛盾冲突1.家族关系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婆婆和儿媳妇,谁是谁非,永远扯不清。
家庭中的矛盾最简单也最复杂,很难说清楚,道明白,只能通过伦理道德,自我约束。
2.企业关系家族成员在企业中,股东之间要依法解决利益冲突。
职工要依照各种规章制度,按照程序,分清所有矛盾冲突中的责任,必要时还可以由上级做出裁决。
(三)指挥方式1.家族关系家族成员间很少以命令的口吻说话,家里的事总是商量着来,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说服,取得一致。
就算不能说服,强制的做法也很少见到。
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丝毫不改变家族成员之间的亲属关系。
2.企业关系企业中的任何指挥,都不能模棱两可。
股东之间在股东会上按出资多少,协商解决问题。
企业的行政指挥中,上下级间以命令方式行使指挥权,绝无商量余地。
例如:家庭购买一台电视机,是买29英寸还是买25英寸的,大家各自发表见解,用不着父亲下指示。
思考企业及企业家

思考企业及企业家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探讨企业和企业家。
关于这方面的话题,在1月21日返乡的路上,就起了念头。
有些关键想法,在此之前一两个月,就在脑海中成型了。
记得那时候写了一篇叫做《论资本》(2019年11月13日)的短文章,并非想为资本翻案,却想提出一个与一般印象不同的说法:资本并非全然如我们负面印象中那回事,不只是马克思说的“每个毛孔都带着鲜血”。
我对这篇短文章中举歌星邓丽君为例子感到羞愧。
显然,这篇文章情绪化占了一半,破坏了文章的说服力,没有传达出我想传达的东西。
唱片公司不付钱,显然不公平。
唱片公司需要跟歌手,就薪资问题达成一致协议。
马克思的话,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这句话有他的应用场景。
在现代社会中,理论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资本运作获得财富。
只要途径正当,就不应该受到任何责难。
资本并非生来就带着“罪恶”的烙印,这个刻板印象,可以由我们来重新定义和扭转。
资本确实只为了逐利,但如果只为了回报,就不太可能投资一时看不到成果,却很重要的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
资本要回报,企业家想做成一件事,二者就几年后的回报达成了一致,企业家就能跟资本合作。
国家通常能就一些回报周期长的事进行投资。
国家执行长期主义投资策略通常更容易,只是需要被说服。
对单个个体而言,越是关注个人的享受,就越倾向于短视,马上就要有回报。
短期看不到回报的事,不会去做。
人和人之间,确实是平等的,但人与人之间,确实千差万别。
因为各自脑子里装着的思想观念不同,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模样。
大部分情况下,人没法被说服,所以,也不应该去说服任何一个人。
除非他有做某件事的意愿,否则,他就不是做那件事的人。
大部分人都“被迫”工作,尽管实际上没有人逼迫他们。
他们为了获得一份薪水而工作。
在此,我认为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在漫长的帝国时代,我们的生存方式。
国家的总体政策是“重农抑商”。
按地位等级排序,士农工商。
耕读之家,有机会入仕做官,跃迁为“士”的阶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家探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家探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经济学家张维迎在他的著作《什么改变中国》中,提出了企业家改变中国的论断,这是对企业家经济和社会地位的高度肯定。
那么企业家与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能不能融合,企业家到底是不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和专属,企业家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带来多大贡献。
本文第一部分将论述马克思和邓小平对企业家的认识,分析企业家的内涵,第二部分再论证企业家在中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是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而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企业家,可以发展企业家的中心论述。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家的内涵(一)马克思对企业家的认识我们知道马克思很少使用“企业家”这个词,取而代之的是“企业主”和“资本家”,其实指的就是企业家。
在《资本论》中我们可以读出马克思对企业家的相关论述。
“尤尔先生早己指出,我们的工业制度的灵魂不是产业资本家,而是产业经理。
”产业经理其实就是马克思想要表达的企业家的概念,只是马克思的企业家理论始终把企业家置身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而不对具体的个人进行分析。
马克思认为企业家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型是资本家式的企业家,其中企业主和资本家都是属于这类企业家。
第二类型的企业家是职业经理阶层,这个就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企业家。
“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传统型的企业家这一角色是由资本家担当的,所以,其资本家的职能也就成为资本主义传统型企业家的职能。
”资本家只是企业家在资本主义这一个阶段的产物,资本家只不过是企业家的初级形式,当社会快速发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后,职业经理型的企业家才是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当代企业家就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二)邓小平对企业家的认识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巨大贡献,他对企业与企业家方面的理解,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的企业家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企业家退休:企业家与资本家关系的视角最近一些企业家,特别是马云和史玉柱退休的消息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有人说他们的退休是完成了从企业家到资本家的蜕变,企业家角色的转变对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也成为了人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阐述企业家和资本家的关系,包括指出两者难区分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转换关系;第二个部分是理论的应用,本文将以对“经济增长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和“政府投资问题”为例,说明有关企业家和资本家关系的探讨为我们理解经济现象提供新的视角。
企业家与资本家难区分企业家和资本家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概念,但是让人惊讶的是,在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中,却难以找到他们的位置。
究其原因,在于新古典经济学是以生产函数理论为基础的,资本家被资本这一要素替代,而企业家不进入要素,事实上已经被抽象掉了,因为主流经济学设想市场会自动地配置资本等要素,这样,也就不需要企业家了。
如在微观经济学中,厂商的行为完全是由给定的外部约束条件控制,而并不是企业家在那里决定厂商的行为。
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忽视了企业家和资本家,因此,因此也就更谈不上对两者关系的分析。
在古典经济学中,是有资本家的概念,但也是把资本家作为一个抽象的整体来对待,只是资本的化身而已,相比较于资本家而言,企业家在经典的古典经济学著作中更是难觅踪影,无论是在斯密、李嘉图,或是在穆勒的作品中,都几乎找不到他们对企业家的论述,这对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要认识企业家和资本家的关系,就必须把他们还原为真实的“人”,而不像古典经济学或新古典经济学那样,用生产要素或市场机制取而代之。
人的行为都是改善他自己的现状,换句话说是减少痛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需要一个“计划”,而且还需要实现这一计划的“资源”,这里的“资源”的价值就是通常说的“资本”,注意,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资本因计划而存在,离开计划,资本就不是资本,比如人们通常拿厂房、设备作为资本的例子,但是如果离开使用它们的人的计划,它们只是“物”,而不是资本,所以,资本是被人用来实现某个目的的,这样,劳动也可以归为资本的范畴,这意味着不必把劳动和资本分开来,并且任何物品或服务,包括人们常说的消费品,只要它们进入到个体的计划之中都可以成为资本品。
有他自己行动计划的个体,我们称之为广义的“企业家”。
企业家实现计划所使用的资本,所有权可以是他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如他通过债权或股权的方式获得的。
如是前者,那么资本家和企业家是同一个人,即他既扮演了企业家的角色,也扮演了资本家的角色,如是后者,他在理论上就被称为“纯企业家”,而那些给他资本,给他投资的人是“资本家”,但是,那些给他投资的人不仅仅是资本家,而且也是企业家,首先是因为他们也有计划,他们要利用他们的资本实现自己的计划,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要选择投资“谁”,以实现他们的计划,这需要警觉利润机会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是典型的企业家的行动。
广义的资本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根据市场的信号支配资本的人,另一类是纯粹的资本要素的拥有者,后者自己不参与资本的具体运作,而是把资本交给他人去支配,这类人主要是“储户”或债权人。
在已经具有发达的资本市场的今天,第一类资本家运作的资本,往往是他人的资本,但同时也可能运作他们自己的资本,比如在股份制企业中,主要的资本品可能是股东投资形成的,或借贷形成的,但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者也持有股份,这样,不仅外部的投资者是资本家,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也是资本家,当然,狭义的资本家是指掌控企业主要资本的人。
虽然广义的企业家概念几乎包括每个理性的行动人,但狭义的企业家,是那个对企业资本的使用方向,即企业的发展方向有决策权的人,或者说起主要作用的人。
这个人,如上所述,一般来说也是拥有资本的,也很有可能是企业的主要股东,也就是说,他可能是狭义的资本家,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他接受的是风险投资或借贷资金,那么他不是资本家,而是纯粹的企业家,这是对资本拥有最终自配权的不是他,而是狭义的资本家。
这样,我们发现其实有两个层面的企业家,一个是企业内部的企业家(也往往是资本家),他们决定如何将资本转化为资本品,利用这些资本品生产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以获得利润;二是企业之外的企业家(即股东或债权人),他们不直接和资本品打交道,而是和资本打交道,他们的行为决定市场中资本的流向,以及资本的价格。
前者可以称为“企业中的企业家”,比如乔布斯,后者可称为“市场中的企业家”,比如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家。
和企业中的企业家一样,市场中的企业家也需要判断市场,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市场中的企业家借助于资本市场,对企业中的企业家进行约束和监督,并对其行动进行检验。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家和企业家都带有“群体性”的特征。
资本通过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获得,单个资本家的角色在淡化,资本家的角色其实已经不是由固定的某个人或某些人承担,而是人数不定的投资者,而企业的管理层和主要股东在企业的决策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他们集体地扮演了企业家的角色。
如上所述,在现实中,资本家和企业家是不可分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这也意味着企业家和资本家更多的是一种功能,而非某种类型的人。
资本家和企业家的不可分性,体现在他们的功能的发挥,都需要利用某种“结合”。
各种资本(包括劳动),只有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其价值,孤立的资本不具有生产力,资本不像商品,通过交换就可完成其价值的实现,企业家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如何实现资本最大效率的结合,以实现资本的价值,“企业”就是企业家实现资本结合的组织形式,换句话说,企业家是通过建立企业这种类型的组织,实现资本的结合的。
资本的另外一种结合形式是“市场”,这是一种非组织化的、无形的结合。
资本的结合特征表明资本以“结构”的形式存在:首先是企业内的结构,然后是市场的结构。
企业家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本的结合,也就决定了资本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有效使用。
从微观上讲,企业家(“企业中的企业家”)的计划如能得到资本家(“市场中的企业家”)的支持,比如企业家和资本家对市场有共同的判断,或是资本家认同企业家的判断,那么这种结合就比较顺利,如反之,则两者就难结合,或迟早会破裂,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上海家化大股东平安和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葛文耀之间的冲突。
良好的企业治理能够减少这种冲突产生的损失。
企业家与资本家的转换最近马云和史玉柱退休的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认为他们是从企业家向资本家转变,而转变之后,他们是否就不再是企业家了呢?不是,他们还是企业家,甚至可以说“更加企业家”了。
我们知道,日常的经营管理一般是由CEO负责的,CEO理论上不是企业家,是执行企业家发布的命令的,马云从CEO的职位上退下来,专职董事局主席,其实是朝着更高阶段的企业家的方向迈进了一步,但同时我们又说他是“资本家”,其理由在于,一方面他自己已经拥亿万身家的资本,是人们通常理解的资本家;另一方面也在于他这时的主要职责是运营公司的“资本”,更像是运营资本的企业家。
运营资本的企业家,比如巴菲特、柳传志和退休后的马云,他们的行动决定资本的价格(从而也决定了企业的价格),并为企业确立了指引它们投资的方向,所以是更为关键的。
企业家往往都经历从“没有自己资本的企业家”(“初创企业家”)到“拥有大量资本的企业家”的过程,这个过程几乎是大多数企业家都走过的道路,对个体来说,完成这个转变相当于他已经“成功”,他的使命可以结束,但是对于社会来说,这是永无止境的过程,因为不断地会有新的“没有自己资本的企业家”冒出来,他们通过创业和企业的运营,积累资本,实现到“拥有大量资本的企业家”的转变。
在这个企业家积累资本的过程中,社会的财富也不断地积累。
一个有更多资本积累的社会,也是更有可能使“初创企业家”大量涌现的社会,两者呈正比例关系。
这是因为资本的支持是初创企业家开展企业家活动的前提,而资本也总是会去寻找能使它增值的那些初创企业家,一个社会资本数量越大,对初创企业家失败的容忍就越大。
另一个甚至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一个社会资本积累越多,说明这个社会中有更多的像马云这样“拥有大量资本的企业家”,而这些拥有大量资本的企业家,凭借其才能与经验,更有能力去发现和支持那些有企业家才能但还没有资本的人。
马云的阿里巴巴其实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阿里巴巴当初是由软银、富达基金等多家公司投资的,这些基金公司对阿里巴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阿里巴巴成为世界级公司之后,它开始入股华谊、新浪微博和高德地图等等公司,虽然后者在阿里巴巴投资的时候已经不能算是初创企业。
因此,资本家都是从企业家演变而来,有企业家才会有资本家;企业家变为资本家后,并未丧失企业家的角色,而是更像企业家了。
一位没有自己资本的企业家会不得不参与企业的具体管理,努力把企业做大,但理论上管理不是企业家的职责,他是不得不为之。
相反,有了大量资本之后的企业家可以不介入管理,而是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发现”、“判断”和“决断”这些真正属于企业职责范畴的行动中去。
所以,企业家变成资本家,不是退休。
事实上,我们很少看到企业家退休,企业家完全退出江湖,金盆洗手的情况极为少见,可以说“当企业家”是个永不退休的“职业”,如巴菲特和李嘉诚都已经高龄,但都未退休。
理解经济增长的新角度上面的分析为理解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经济增长取决于这样一种正反馈机制的实现:从“没有自己资本的企业家”(初创企业家)到“拥有大量资本的企业家”,再到(另外一批)“没有自己资本的企业家”,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但又不断提升的过程。
简而言之,经济增长就是不断地将“没有自己资本的企业家”变成“拥有大量资本的企业家”的过程。
如这一转换过程能够继续,那么一个社会的增长动力不会枯竭,相反,如这一过程停止,则增长停滞。
这种转换关系的停止,一般来说只有这两种可能性,一是制度不允许私人积累资本(即在某个领域发挥才能),也即没有企业家行动的自由;二是人口老龄化,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时,原先积累的丰裕资本将找不到初创企业家。
对中国来说,如我们进一步开放对私人资本的限制,那么,在今后较为长的一段时期内,有理由对中国的经济保持乐观,这是因为我们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还较多),和已经积累的大量资本(也意味着达到更高阶段的企业家人数较多)。
经济增长往往被认为是产出的增加,但这只是一个结果,从更为深层次的角度看,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的高级化,用门格尔的话说,是出现更多的“高级财货”,用庞巴维克的话说,是生产的“迂回程度”提高。
这个结构变化的过程,是上述转换过程的结果,因此也是自发出现的。
在现实中,经济结构的高级化往往会受到干扰,这主要因为政府代替了企业家,在本该由企业家去发挥才能的领域,企业家的活动受到了限制,被政府的行动取代,但政府能否代替企业家呢?显然是不能的,因为政府官员不具有企业家那种创新的能力以及发现机会的能力,企业家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市场中存活和赢利,而政府官员却不需要,他们更关心的是完成上级的任务,还有,政府不具有企业家那样的机会成本意识,政府和企业家的这种区别,意味着“政府”和“资本”之间的某种对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