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装置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PVC知识期货培训(一)

PVC知识期货培训(一)

2、全球知名PVC的生产厂商
信越化学、台塑、OxyVinyls、欧洲乙烯基、LG化学、吉昂等 全球最大的六家PVC生产厂商的产能总和占全球PVC总产能的 27.75%左右。 从目前的投资和新增项目的情况分析,在2010年前后,以西湖、 信科、吉昂等企业为代表的美国和加拿大PVC生产商可能会进一步 提高产能。
2、中国PVC产能的地域分布
PVC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其后依次为华东、华中、西北、 西南等区域。从省市分布来看,山东是产量最大的省份,其后依次为 天津、四川、江苏、河南、新疆等省份,前10位的省市产量占国内 总产量的75%以上。
2007年中国PVC产能地区分布情况
3、未来中国PVC扩能情况统计
4、全球PVC的需求
2000年全球PVC需求量仅2400万吨,至2008年市场需求增至 3600万吨,预计到2009年PVC需求的年均增长在4%左右。亚洲地 区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PVC消费地,其次是北美和欧洲。
受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PVC的生产和消费都 出现明显下滑的现象。当经济恢复稳定后,PVC市场还应 该重新回到增长的轨道上,但扩张深度可能减弱。 对于不同地区的PVC市场而言,亚洲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将 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将带动全球PVC市场的发展。
鲁, 80, 7% 闽, 80, 7% 京津冀豫, 140, 13% 江浙沪, 270, 25%
数据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4、中国PVC未来消费情况预测
PVC在中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PVC的人均消费量来看,发 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量为15-20千克,而我国仅6千克左右。 另外, 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高,都将拉动PVC的内 需数量。 未来,中国高度活跃的建筑业大约能消耗国内PVC年产量的70%, PVC管材、窗和门等异型材的用量将继续提升国内PVC的消费。特别 是在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建筑业的强劲增长,将成为拉动我国 PVC消费需求的重要力量。

LDPE装置理论知识培训教材(工艺分册)修改(1)

LDPE装置理论知识培训教材(工艺分册)修改(1)

烯烃生产中心理论基础知识培训教材高压聚乙烯装置工艺分册烯烃生产中心编写二零一三年六月编制人员0 供培训用凌云志、吕海蛟、林海郭晓东版次说明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编制部门烯烃生产中心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编号SXCCC-04-T-017适用范围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新疆煤化工分公司本文件知识产权属神华新疆煤化工分公司所有,未经授权许可或批准,不得对公司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提供;任何外部组织或个人擅自获取、使用、转让文件的行为均属侵权。

本文件由文件编制部门负责解释。

目录目录 (3)1 装置概述 (1)1.1 装置规模 (1)1.2 生产班制和定员 (1)1.3 装置建设性质 (1)1.4 装置位置及占地 (1)1.5 装置布置原则 (1)1.6 辅助设施设置情况 (2)1.7 软/硬件引进和国产化情况 (2)1.7.1 软件引进情况 (2)1.7.2 硬件引进情况 (3)1.7.3 引进软件/设备及材料清单 (3)1.8 装置组成 (6)1.8.1 装置组成系统 (6)1.8.2 装置主项表 (6)2 装置技术类型及特点介绍 (8)2.1 装置技术类型 (8)2.2 工艺特点 (8)3 装置设计基础 (9)3.1 功能和工艺单元范围 (9)3.2 设计工况定义和描述 (9)3.2.1 装置概述 (9)3.2.2 装置设计的产品结构(期望值) (10)3.2.3 产能保证值 (10)3.3 工艺设计标准 (11)3.3.1 特别设计要求 (11)3.3.2 安全阀和爆破片的设定压力(SP) (13)3.3.3 温度 (13)3.3.4 换热器结垢系数 (14)3.3.5 腐蚀余量 (14)3.4 产品和副产品特性 (15)3.5 原材料/添加剂/催化剂和消耗物质的特性和消耗量规格 (16)3.6 公用工程特性 (22)3.6.1 界区内公用工程 (22)3.6.2 规格 (24)3.7 防护措施 (25)3.7.1 防冻 (25)3.8 规范和标准 (26)3.8.1 HSE设计 (26)3.8.2 工艺过程 (26)3.8.3 设备和旋转机械 (26)3.8.4 仪表/自动化工程 (26)3.8.5 电气工程 (26)3.8.6 管道 (26)3.8.7 装置设计和土建工程 (27)4 工艺基本原理 (27)4.1 反应机理 (27)4.2 主要影响因素 (29)4.3 原料中杂质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9)4.4 温度/压力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31)5 工艺流程说明 (31)5.1 增压机/一次机 (31)5.2 二次机 (32)5.3 引发剂配制和注入 (33)5.3.1 溶剂日储存 (34)5.3.3 过氧化物配制 (35)5.3.4 过氧化物注入 (36)5.3.5 冲洗 (37)5.3.6 注入管线和管嘴冲洗 (38)5.3.7 过氧化物安全坑 (38)5.4 调节剂系统 (38)5.4.1 丙醛加入系统 (38)5.4.2 丙烯加入系统 (39)5.4.3 空气(TA)加入系统 (40)5.5 聚合 (40)5.5.1 反应器 (41)5.5.2 反应器放空系统 (42)5.6 分离 (43)5.7 高压循环气系统 (45)5.8 低压循环气系统 (45)5.9 挤压与粒料处理 (47)5.9.1 主挤压机与切粒机 (47)5.9.2 主挤压机热水系统 (48)5.9.3 主挤压机电机与齿轮箱 (48)5.9.4 添加剂注入 (49)5.9.5 粒料处理 (50)5.10 热水系统 (51)5.10.1 概述 (51)5.10.2 低压热水系统 (51)5.10.3 中压热水系统 (52)5.10.4 热水系统和凝液系统 (53)5.10.5 内部冷媒系统 (54)5.10.6 后冷器热水系统 (54)5.10.7 高压/中压/低压蒸汽和凝液系统 (55)5.11 气力输送与脱气 (56)5.11.1 V5103到V5101A-H稀相输送 (56)5.11.2 脱气系统 (57)5.12 低压火炬系统 (58)5.13 废油储存 (59)5.14 液压油单元 (60)5.15 高压和低压氮气系统 (60)5.16 仪表风和仪表风缓冲罐 (62)6 关键工艺指标 (62)7 产品/原材料/三剂辅材技术规格 (63)7.1 产品技术规格 (63)7.1.1 装置设计的产品结构(期望值) (63)7.1.2 产品性能(典型值) (64)7.1.3 膜性能典型值(吹膜测试) (64)7.2 原材料技术规格 (65)7.2.1 聚合级乙烯 (65)7.2.2 聚合级丙烯 (65)7.3 三剂辅材技术规格 (66)7.3.1 丙醛 (66)7.3.2 溶剂 (66)7.3.3 爽滑剂 (67)7.3.4 开口剂 (67)7.3.5 抗氧剂1076 (67)7.3.6 过氧化物 (67)8 界区条件和物料平衡 (69)8.1界区条件 (69)8.2物料平衡 (71)8.2.1 锅炉水/中压蒸汽/副产低低压蒸汽/凝结水平衡图 (71)8.8.2 装置工艺物料进出平衡方块图 (72)8.2.3 装置污水分类/供水和排放方块图 (73)8.2.4 装置排放火炬的物料分类/参数/组份 (73)9 同类装置主要运行问题及改进措施 (73)9.1 运行问题 (73)9.2 技术改进措施 (76)1 装置概述1.1 装置规模生产规模:27 万吨/年LDPE 树脂颗粒产品:LDPE 均聚物产品生产线数量:一条操作方式:连续操作年操作时间:7600 小时1.2 生产班制和定员四班倒运转装置定员53 人,其中生产工人45 人,辅助工人2 人,技术人员3 人,管理人员3 人。

知识讲解_乙烯(基础)

知识讲解_乙烯(基础)

乙烯【高清课堂:乙烯ID:402314&乙烯的分子组成及其结构】要点一、乙烯的组成和结构1、乙烯的组成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

比较C2H4与C2H6(乙烷)可知,乙烯分子比碳原子数相同的乙烷分子少两个氢原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CHHH C HHH每个碳原子上失去1个氢原子CHHC HH.两个未成对电子结合成共价键CHHC HH乙烯.即乙烯分子中碳碳之间为双键,乙烷分子中碳原子是“饱和”的,乙烯分子中碳原子是“不饱和”的。

乙烯的电子式为。

2、乙烯的结构乙烯的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2=CH2。

其分子中的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它们彼此之间的键角为120°,空间结构为。

乙烯的两种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要点二、乙烯的性质1、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是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略小于空气的密度),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高清课堂:乙烯ID:402314&乙烯的化学性质】2、乙烯的化学性质与只含碳碳单键的烷烃相比,乙烯分子中因碳碳双键的存在而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装置:实验步骤与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将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用排水法收集气体验纯后,点燃火焰明亮,伴有黑烟结论一:石蜡油分解产生了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气态产物,由此可知产物中含有与烷烃性质(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同的烃。

结论二:研究表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主要是乙烯和烷烃的混合物。

要点诠释:a.碎瓷片起催化作用。

b.高锰酸钾溶液中常加入少量的稀硫酸,以增强其氧化性。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量不宜太多,浓度也不宜太大,因为实验中乙烯量不大。

d.酸性高锰酸钾、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能检验乙烯等不饱和烃。

(1)氧化反应①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实质是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乙烯装置流程

乙烯装置流程

乙烯装置流程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行业。

乙烯装置是生产乙烯的关键设备,其生产流程经过多道工序,包括裂解、分离、净化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乙烯装置的生产流程。

首先,乙烯装置的生产从乙烷的裂解开始。

乙烷经过加热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裂解反应,生成乙烯和丙烷。

裂解反应是乙烯装置的起始步骤,也是乙烯生产的关键环节。

接下来,裂解产物需要进行分离。

在分离过程中,通过精馏塔和冷凝器等设备,将乙烯和丙烷进行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乙烯产品。

分离过程的效率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乙烯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随后,乙烯产品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净化过程包括脱硫、脱氧、脱水等步骤,旨在去除杂质,提高乙烯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净化后的乙烯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减少对下游工艺的影响。

最后,乙烯产品通过压缩、储存等环节,最终得到成品乙烯。

成品乙烯可以直接用于生产乙烯制品,也可以作为化工中间体,进一步加工合成其他化工产品。

总的来说,乙烯装置的生产流程包括裂解、分离、净化和成品处理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密的设备和严格的操作控制,以确保乙烯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乙烯装置的生产流程不仅涉及化学工程技术,还需要综合运用物理、材料、机械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系统工程。

乙烯装置的生产流程在化工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乙烯产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改进,乙烯装置的生产流程将会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为乙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聚乙烯工艺学习总结

聚乙烯工艺学习总结

聚乙烯工艺学习总结聚乙烯工艺学习总结聚乙烯学习总结一、基础知识概述聚乙烯(PE)是通用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主要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产品,其中由于LLDPE和HDPE的分子链均具有高度线性化,又统称为线性聚乙烯。

线性聚乙烯为乙烯和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其生产方法主要有气相法、高压法、淤浆法和溶液法。

而在聚乙烯生产的各种工艺中,气相法生产工艺的流程简单、操作压力低、不需要溶剂、产品密度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变化,因此,气相法工艺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发成功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聚乙烯工业的主要生产工艺。

二、工艺流程火炬火炬CWH2自C1205/06来E2105A/B过滤器C2107Y5010C2112干燥E5217/18除COY5223A/B低压储罐C5202过滤器K5206排放气回收压缩机Y5219E5205高压冷却/冷凝器N2E5208/9己烯-1E1009.C1004/5/6干燥器C5210高压储罐缓冲罐C5211乙烯LSE201*C2104除乙炔E2106火炬N2C2109除OC2113除CO2C4101/3/6/8C5009产品净化仓丁烯-1C1029丁烯罐C1901己烯罐E1001C1008LSY5019底部产品净化仓过滤器S6221母料树脂输送机LSLCLS罐G5212/13低压凝液回流泵G5215/6高压凝液回流泵C1007共聚单体缓冲罐E1011E40072E40073E4007S5011旋转加料器MCWG1936/37G1916/173G1002/34002A3G40043G4005D4010大气大气E6222母料树脂冷却器S6243卸桶站Y4901D6005种子树脂3C4040/41Y5012振动筛D6227母料缓冲仓S6220母料掺混器S6241固体添加剂卸桶站H2自C1205/06来3E2105A/B3C2107丁烯-13C2113干燥容器V4036/37催化剂加料器高压氮气催化剂Y6201换向阀大尺寸树脂至料桶除COS6211粉料加料器CWS6223母料加料器S6240固体添加剂加料器乙烯LSE201*3C2104除乙炔3E2106母料添加剂Y6260混合器加料斗及放空过滤器过滤器2Y5219Y7004熔融泵3C4101产品分离罐热水3C4106产品分离罐2K5206排放气回收压缩机2E52052E5208/92C52103C2109除O3C2133A/B除CO2浆料催化剂LSLCC4001乙烯Y7001混炼机高压氮气RO调节剂钢瓶高压N2E1110N2LPSE1108氮气预热C1109除ON2CWK4003H23E4002调节剂钢瓶高压冷却/冷凝器高压储罐缓冲罐2C5211MC4101/3/6/8K1102/3低压储罐3C4103产品吹出罐高压氮气乙烯吹扫气3C4108产品吹出罐LCC1109A除OC1112干燥C1104缓冲罐3C1114脱CO3C1113脱CO过滤器2Y5223A/BC2104/3C2104火炬CW3E1409N22C5009产品净化仓2Y50102E5217/182C52022G5215/6高压凝液回流泵2G5212/13低压凝液回流泵Y7010粒料干燥器Y7009团块去除D7030Y8036分配器Y7005筛网Y7006膜板Y7007水下切粒机N2E1207E1209后冷器火炬2Y5019底部产品净化仓过滤器D7008造粒水箱K1201/2CWE1203G1406A/BC1402A/B戊烷油干燥器C2107C21093C21072C2109戊烷油3C1408LSLSH2CWH2C1407戊烷油脱气塔缓冲罐D8004料仓2S5011旋转加料器罐MC1403戊烷油罐CWE1411MG7012/13粒料水泵C1208甲烷化C1205干燥器C1109C1109AE14013G1412A/B2Y6201换向阀2Y5012振动筛2D7030包装大尺寸树脂至料桶2Y7010粒料干燥器2Y7009团块去除2Y7005筛网2Y7006膜板2Y7007水下切粒机2S6243卸桶站S6220母料掺混器2S6221母料树脂输送机2Y8036分配器2S6241固体添加剂卸桶站3S6211粉料加料器2E6222母料树脂冷却器2Y7001混炼机N2C1513T2加料罐C1502液封罐3G1504/5T2加料泵排放罐2D7008造粒水箱2S6240固体添加剂加料器2S6223母料加料器D6227母料缓冲仓2Y6260混炼机加料器2D8004料仓2Y7004熔融泵空气T2钢瓶G1514A/B矿物油桶C1512矿物油卸料罐包装2G7012/13粒料水泵乙烯聚合工艺包括:高压聚合和低压聚合(淤浆法溶液法气相法)高压法聚合反应器有管式反应器和釜式反应器两种1、高压法生产工艺2、淤浆法生产工艺3、溶液法生产工艺4、气相法生产工艺三、气相聚乙烯催化剂1、铬基催化剂包括氧化铬催化剂和有机铬催化剂,它们是由硅胶或硅铝胶载体浸渍含铬化合物而生成的。

乙烯装置基础理论知识

乙烯装置基础理论知识

乙烯装置系列培训教材通用基础理论目录第一章基础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节基本有机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烷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烯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二烯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四、炔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五、环烷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六、芳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节化工常用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单位制的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二、物理量及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三节部分物理化学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功和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二、焓和自由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三、饱和蒸汽压和沸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四、泡点、露点、沸程及馏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五、自燃、自燃点及闪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六、爆炸极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二章乙烯生产基本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一节裂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原料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二、裂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三、裂解机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四、结焦及烧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二节化学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一、吸收机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二、碱吸收酸性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三节催化加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一、催化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二、催化加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四节脱砷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五节活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一、氢活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二、预硫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三章基本化工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第一节流体输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一、离心泵的性能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三、往复泵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四、螺杆泵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五、喷射泵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六、输送介质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七、流量测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第二节气体的压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一、压缩的基本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二、压缩机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三、压缩性能参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四、裂解气压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第三节非均相物系的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一、均相物系和非均相物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二、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离心沉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三、过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第四节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一、传热的基本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二、典型的传热设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第五节蒸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一、蒸发器的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二、单效及多效蒸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第六节吸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一、吸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二、分子筛吸附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三、干燥器的再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第七节精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一、精馏操作的基本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二、精馏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三、塔的基本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第八节冷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一、制冷的基本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二、多级压缩制冷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二、压缩机制冷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第四章装置能耗及计算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第一章基础知识物质的三种状态为固态、液态、气态。

乙炔实验知识点总结

乙炔实验知识点总结

乙炔实验知识点总结乙炔,学名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于激光切割、气焊等工业过程中。

乙炔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乙炔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等知识。

在进行乙炔实验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下面将对乙炔实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乙炔的合成乙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碳氢化合物的裂解。

碳氢化合物裂解是指将碳氢化合物在高温或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分解,生成乙炔。

碳氢化合物的裂解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热解法、光解法等。

热解法是指将碳氢化合物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成乙炔和其他化合物。

热解法的原理是利用碳氢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差的特点,将碳氢化合物加热至较高温度,使其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乙炔。

光解法是指利用光能将碳氢化合物分解生成乙炔。

光解法的原理是利用碳氢化合物与光能发生作用,使其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乙炔。

二、乙炔的性质乙炔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乙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与氧气、氯气等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下面将对乙炔的性质进行详细介绍。

1. 燃烧性乙炔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乙炔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具有高温、高亮度的特点,可以用于焊接、切割等工业过程中。

2. 氧化性乙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与氧气、氯气等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产物。

3. 反应性乙炔具有极强的反应性,可以与多种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等。

三、乙炔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乙炔实验时,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范,下面将对乙炔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1.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实验室空气的流通。

2. 在使用乙炔时,应注意避免其与氧气等氧化剂接触,以防发生氧化反应。

3. 使用乙炔气体时,应严格遵守灭火器等消防设备的使用规范,确保实验室的消防安全。

4. 在进行乙炔实验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实验服等防护装备,以防发生意外伤害。

四、乙炔实验的具体步骤进行乙炔实验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MTBE基础知识

MTBE基础知识

第一章基础知识1.用于制造MTBE的C4原料有那些来源?答:我国制造MTBE的C4原料有两种原料:一是炼油厂的催化裂化装置(既FCC)石油液化气中的C4;另一种是轻油裂解制乙烯的副产C4。

国外除以上两种来源外,还有一种来源是利用油田气正丁烷经异构化和脱氢制取的异丁烯。

因受上游装置的限制,以FCC副产C4和乙烯副产C4为原料,MTBE的年产量可达50-70万吨。

2.FCC副产C4和乙烯副产C4在组成上有什么差别?答:FCC副产C4的组成中异丁烯含量在15%-20%之间,异丁烷含量在40%-45%,其余为正丁烷和丁烯(1—丁烯、顺—2—丁烯和反—2—丁烯)。

乙烯副产C4中异丁烯含量在40%—45%之间,1—丁烯含量为35%左右,其余为顺—2—丁烯,反—2—丁烯和正丁烷、异丁烷。

FCC副产C4用来进行醚化反应时,放热量不大,反应比较缓和,容易控制。

醚后C4是烷基化的优质原料。

乙烯副产C4用来进行醚化反应时,放热量大,反应剧烈,特别是开车时,稍有不慎,床层就可能超温。

醚后C4中1—丁烯的含量可高达60%左右,是制取高纯度1—丁烯的优质原料。

3.C4原料中有哪些杂质会造成醚化催化剂失活?答:不同来源的C4,其中杂质也不相同。

FCC C4在气体分离中首先经过脱硫和水洗等工序,然后进行脱C3和脱C5等分离过程。

因此,FCC C4中一般含水量较高,有时含有一定量的游离水。

水溶性金属离子如钠、钾、镁、铁等总含量在2—5mg/kg,有时可能超过10mg/kg,这种物料进入床层后,会与醚化催化剂中的磺酸根结合,变成磺酸盐,使催化剂失去酸性而失活。

裂解制乙烯副产C4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丁二烯回收,抽余C4才进醚化装置。

因此,抽余C4中可残存有不同含量的萃取剂。

萃取剂为乙或二甲基甲胺(DMF),有弱趼性。

乙请在醚化条件下能分解成机胺,是弱减性,对树脂催化剂引起扩散性失活。

所以在使用前应对C4进行检测,在C4中不能含有大于1mg/kg的乙请或二甲基甲西胺。

乙烯装置重要基础知识点

乙烯装置重要基础知识点

乙烯装置重要基础知识点乙烯装置是化工行业中常见的生产乙烯的设备,是一个复杂且高效的工艺系统。

了解乙烯装置的重要基础知识点对于化工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乙烯装置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1. 乙烯的生产原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通过石油和天然气中的烃类化合物进行裂解反应得到。

乙烯装置通过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将原料中的烃类分解为乙烯和其他副产物。

2. 乙烯装置的工艺流程:乙烯的生产过程通常分为原料处理、分离、裂解和产品后处理等几个主要环节。

其中,原料处理包括对原料的预处理和净化;分离阶段用于将裂解反应产生的乙烯与其他混合物进行分离;裂解阶段是将原料进行高温裂解反应以产生乙烯;产品后处理涉及对乙烯进行净化和分级,以得到符合质量要求的乙烯产品。

3. 乙烯装置的关键设备:乙烯装置中有一些关键设备对于整个生产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裂解炉是将原料进行裂解反应的核心设备,其设计和运行参数直接影响乙烯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分离塔、净化器、冷凝器、压缩机等设备也在乙烯装置中起着重要作用。

4. 乙烯装置的安全与环保:乙烯装置的运行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环保标准,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

例如,对于高温高压的裂解反应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防爆装置、紧急关断系统等。

同时,乙烯装置还要注重废气处理、废水处理等环保措施,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总之,对于乙烯装置的重要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有助于工业界对乙烯生产工艺的理解和改进。

乙烯装置的高效运行对于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烯烃的知识点总结

烯烃的知识点总结

第三节乙烯烯烃●教学目的:1、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2、使学生了解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以及不饱和烃的概念。

3、使学生了解烯烃在组成、结构、主要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烯的结构以及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引入]何谓烷烃?其通式如何?它属于何类烃?(饱和链烃)与此相对应就应该有不饱和烃。

另外有机物之所以种类繁多,除了存在大量的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物中碳原子除了可以形成C —C ,还可能形成或—C ≡C —,从而使得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数少于饱和链烃里的氢原子数。

这样的烃叫做不饱和烃。

[板书]不饱和烃: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饱和链烃里的氢原子数,这样的烃叫做不饱和烃。

[讲解] 根据烃分子中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烃可以分为如下类别:饱和烃——烷烃链烃烯烃烃不饱和烃炔烃环烃[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最简单的烯烃——乙烯。

一、乙烯来源及用途 C C二、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1、[设问]:(1)把乙烷C 2H 6中H 原子去掉两个就变成了乙烯C 2H 4,根据每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达到饱和的原理,试推导C 2H 4中共价键是怎样组成的? 电子式:分子式:C 2H 4 最简式:CH 2 结构简式:CH 2=CH 2 结构式:(2)展示乙烯和乙烷的球棍模型,对比两者有何不同?2、[[设问](1)乙烯中C==C 双键可否认为是两个C —C 的加和?不能,因为C==C 键能小于C —C 单键键能的2倍,615<2×384=768 (2)通过键能大小来看,乙烯和乙烷哪个化学性质较活泼?C C H H H H乙烯为平面分子,键角为120°,“C==C”中有一个碳碳键等同于C—C,叫δ键,另一个碳碳键键能小于C—C,叫π键,π键稳定性较差。

因此乙烯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表现为“C==C”中有一个碳碳键易断裂........。

乙烯装置个人工作总结

乙烯装置个人工作总结

自加入乙烯装置工作以来,我深感责任重大,时刻保持对专业的敬畏和对工作的热情。

以下是我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简要总结,包括工作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改进方向。

一、工作成绩1. 专业知识掌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对乙烯装置的生产工艺、设备操作和维护等方面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为保障装置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2. 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我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确保了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3. 团队协作:我积极参与团队讨论,与同事们共同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4. 安全意识:在生产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5. 成本控制: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源消耗,为公司节约了大量成本。

二、存在的问题1. 应急处理能力不足: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我的应急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相关技能培训。

2. 沟通能力有待提升:在与同事、上级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中,有时存在表达不够清晰、沟通不畅的问题。

3. 创新意识不足:在解决生产难题时,我的创新意识还有待加强,需要多学习、多思考。

三、今后的改进方向1. 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参加应急演练,学习事故案例分析,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加强沟通能力:多参加团队活动,学习沟通技巧,提高沟通效果。

3. 拓展知识面:关注行业动态,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 培养创新意识:鼓励自己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为解决生产难题提供新思路。

5. 严谨的工作态度:继续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为乙烯装置的稳定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提升个人能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乙烯装置基础知识问答试题

乙烯装置基础知识问答试题

乙烯装置基础知识问答试题1、影响脱氢反应的因素有哪些?(1)催化剂活性(2)反应器压力(3)反应器温度(4)蒸汽/碳氢化合物比(5)进料纯度(6)进料率或空速2、为什么循环乙苯进料中的苯乙烯含量不能超过2-3﹪?苯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引起TT-201、TT-202的堵塞,使催化剂结焦并降低催化剂的活性,使乙苯——苯乙烯反应平衡向不利的方向移动,使转化率和选择性下降。

3、PE-293的冷凝器采用什么作冲洗液?为什么?采用乙苯作为冲洗液。

因为从TT-216来的排放气中含有部分苯乙烯,冷凝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很可能被苯乙烯聚合物堵塞,所以需要用乙苯冲洗,防止苯乙烯聚合。

4、什么是全回流?在精馏塔的操作中,把停止塔进料,塔釜出料和塔顶出料,将塔顶凝液全部作为回流液的操作,称为全回流。

5、AS-201和 AS-202为什么采用填料塔?填料塔可以有比较小的塔压差,即减小了塔底压力,从而降低了塔底温度,减小了苯乙烯的聚合速率。

6、停车时,蒸发蒸汽通入的时间为什么不能过长?因为通蒸汽的时间过长会损害催化剂的活性,所以FV-2051的开启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

五、案例分析:在苯乙烯精馏过程中,塔釜及再沸器内聚合或挂壁的原因?应如何处理?原因:(1)苯乙烯在再沸器内停留时间过长;(2)再沸器温度过高,再沸器及塔釜液面波动频繁;(3)所加精馏阻聚剂量不足;(4)再沸器密封不好,有空气漏入。

处理:(1)提高回流量,冲淡苯乙烯在塔釜内的浓度;(2)把粘度高的釜液尽快置换出去;(3)必要时可以降低釜液或将釜液倒空重新加料;(4)聚合严重时,物料倒空,注乙苯全回流冲洗或停车处理。

六、论述题2、装置停车后,苯乙烯精馏应做哪些工作?(1)确认所有再沸器蒸汽入口调节阀及其前后截止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2)停止罐区、界外向AS-201塔的各种进料;(3)检查DNBP、TBC及其携带剂是否停止供应;(4)循环乙苯停止向反应器进料,泵出至MT-305;(5)应尽可能把各塔残液泵出;(6)若是计划停车,工艺处理后各塔应引氮气保持微正压。

乙烯装置基础知识900句

乙烯装置基础知识900句

化工装置基础知识语录1.稀释线的作用降低反应器入口MAPD浓度和控制反应器的入口温度。

2.碳三加氢反应器发生飞温时,热区仍应保证正常运行。

3.碳三反应器开车时,氢气(补压线)根部阀应关闭,防止氢气窜入反应器,导致开车时发生飞温。

4.碳三加氢反应器发生飞温事故时,应立即按PB停车泄压。

5.液体排放系统用于不含水的低温液体物料的排放。

6.乙烯装置中的燃气轮机,一般用来带动发电机,其优点是不会因燃气轮机产生故障而使整个装置停车。

7.仪表风带水发生冻堵使调节阀失灵造成事故,是公用工程系统故障造成的。

8.乙烯装置中,6000伏供125千瓦以上电机,380/220伏供125千瓦以下电机及照明。

9.乙烯装置开车前,要配合施工单位审查单机试运方案并编制联动试车方案、化工投料方案,编制装置试运转和化工投料总体方案。

10.由外界提供丙烯开丙烯制冷机是必备条件之一,但是,由外界提供乙烯开乙烯制冷机是乙烯装置开车的优化条件,而不是必备条件。

11.丙烯开车前就要大量储备。

乙烯装置无乙烯开车的关键是裂解炉投油后及早生产和积累合格的碳二馏分,以便乙烯制冷系统尽快投入运行。

12.开车前建立乙烯精馏塔的全回流运转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乙烯精馏塔与脱乙烷、脱甲烷塔相连管线,对脱甲烷塔系统和脱乙烷系统进行预冷,缩短开车时间。

13.冷箱系统开车前要求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制冷压缩机运行稳定。

14.裂解气压缩机各罐液面应降至不窜压为止(最低液面),并关闭各系统返回裂解气压缩机的所有阀门。

15.在编制乙烯装置停车网络计划时,可以将制冷压缩机倒液与裂解气压缩机氮气运转作为平行工序。

16.装置正常停车后,氨制冷系统才开始运转。

17.急冷水泵故障后为减少向急冷系统输入热量,裂解炉必须紧急停车。

18.紧急停车后,冷箱系统应尽可能保温保压保液位,以便下一步开车。

19.全面紧急停车后冷区各塔系统处于保压状态,碳二反应器泄压。

20.紧急停车时,要尽可能保证产品外送的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裂解炉单元1 裂解炉出口温度对裂解反应有什么影响对于一个已定型的裂解炉,其出口温度反映了它的裂解深度,故裂解炉出口温度能影响裂解产物的分布和炉子结焦情况。

一般地乙烯、丙烯的收率随炉出口温度升高而增加,达到最大值后,温度再升高,则收率呈下降趋势。

丁二烯的收率随炉出口温度变化不明显,甲烷、氢、重质燃料油的收率一般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 乙烷裂解炉为什么要加硫乙烷裂解炉的原料来自乙烯精馏塔塔釜,它不含硫及硫化物,而SRT裂解炉炉管是由Gr、Ni合金构成,如在物料中加入硫化剂,它可与Gr、Ni形成一种保护膜,防止炉管渗碳后脆裂。

同时,加入硫化剂,还可以减少裂气中CO的含量,降低甲烷化反应器的负荷3 裂解炉烟道气中氧含量过高有什么危害1.烟气中氧含量高,CO 在对流段容易发生二次燃烧,损坏炉管2.氧含量高,进入炉子的风量就大,对流段温度升高,影响对流段炉管寿命,同时使排烟温工升高,降低了炉子的热效率3.由于氧含量高,炉管表面易氧化,缩短了炉管寿命4 裂解炉进料量超过设计值有什么影响若进料量提高,超过设计值,炉出口温度仍然不变,必然会增加炉子的热负荷,炉管温度也会相应提高,增大了结焦趋势,同时炉管耐温极限的限制,影响炉管寿命,因此,进料量不能超过设计值太多。

5管式裂解炉有什么优点主要优点有:结构简单,工艺成熟,技术可靠,便于操作,运转稳定性好,烯烃收率高。

6裂解炉节能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保持最优的空气过剩系数2.最低限度地降低排烟温度3.减少炉壁散热损失4.提高裂解炉运转周期7裂解原料中砷和铅有什么危害裂解原料中砷和铅的含量过高,会加速炉管的结焦,且能污染产品,并可使碳二、碳三加氢催化剂中毒。

此外,铅、砷还可与炉管形成低共熔物,损坏炉管。

8 蒸汽-空气在线清焦有何优点1.裂解炉没有升、降温过程,延长了炉管的寿命2.由于在线清焦只需几十个小时,提高了开工率3.老装置只需做不大的改动,就可实现不停炉清焦。

9裂解炉横跨温度的设计依据是什么不同的裂解原料其横跨温度不同,其依据为某原料的起始裂解温度,最高温度不超过某原料裂解深度的5%。

10 影响炉管合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渗碳、弯曲变形、蠕变、是影响炉管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

11. 裂解炉辐射段炉管采用细径管有何优点1.细径管的比例越大,炉管的比表面积越大,对同一台炉子来说,在相同的空间尺寸内的传热面积越大。

2.由于增大了比表面积,反应物在反应区内的停留时间可大大缩短,达到了短停留时间的目的。

.12 炉子排烟温度的设计依据是什么依据烟气的露点,排烟温度一定要高于烟道气的露点。

13 裂解炉辐射段炉管上、下温差过大的原因有哪些1.侧壁和底部烧嘴的燃料用量不合理2.底部风门调节不当3.烧嘴燃烧不好或结焦14 裂解炉在正常巡检时,应注意检查哪些地方1.炉管的出、入口压力及压差增减情况2.原料、燃料、稀释蒸汽、锅炉给水等调节阀的阀位与室内是否一致3.火嘴燃烧是否正常4.炉膛内耐火砖有无损坏,脱落等情况5.炉管有无过热点及异常情况,如有,应尽快消除6.检查弹簧吊架,导向目的位移情况7.检查废热锅炉出、入口压差变化情况,有无泄漏点8.检查汽包液面、温度、压力与室内是否一致9.检查风机的运行情况15 裂解炉炉膛外壁温度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如果是局部温度偏高,则可能是炉膛内的保温材料脱落,可以停炉更换如果是整体温度偏高,则可能:1.火嘴燃烧过猛,炉膛内温度偏高--根据炉出口温度,调整火嘴。

2.炉膛正压--适当开大烟道档板16裂解炉管在一段时间内,结焦偏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可能的原因是:1.原料组份变重,胶质含量高--调整原料2.稀释蒸汽流量指示偏高--校正流量表3.炉出口温度指示偏低--校正热偶指示17 原料油的族组成对裂解反应有什么影响1.直链烷烃是最合适的裂解原料,其氢含量高,有效产物的收率高2.环烷烃的收率次之3.芳烃对有效产物的收率几乎无贡献,反而易引起结焦4.烯烃在裂解过程中也会增大结焦趋势,尤其是双烯烃18裂解炉烟道气氧含量过低有什么危害1.氧含量低,进入炉膛的风量就少,容易使燃料燃烧不完全,火焰软且发飘,火焰直扑炉管,会使炉管局部过热,影响炉管寿命。

2.燃烧不完全,易使火焰冒黑烟,造成对流段积灰,影响传热效果,并有可能引起二次燃烧3.燃料利用不经济19裂解原料中的胶质和残碳对裂解炉运行有何影响裂解原料中的胶质和残碳能增加裂解炉管的结焦量和结焦速度,缩短裂解炉的清焦周期,增加清焦次数,降低裂解炉的使用率。

20如何根据室内仪表的数据判断裂解炉的结焦状况1.各组炉出口温度偏差较大,用偏差调节器和进料量难以调整一致出口温度接近清焦指标3.燃料量经开车初期增加较多4.为提高COT(炉出口温度),炉膛温度已达极限5.横跨段温度相差较大,温度越高,说明相应的炉管结焦越严重。

(废热锅炉)出、入口压差上升较大。

21以炉出口温度作为裂解深度指标有何缺点以炉出口温度作为裂解深度指标,没有反映温度分布情况,停留时间和使用何种原料。

22各种炉型的对流室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原材料的予热,锅炉给水的予热均在烟气温度较低区域,而原材料的过热和高压蒸汽的过热均在烟气温度较高区域;为了使裂解原料达到规定温度,裂解原料的过热都在烟气温度最高区,其它属于中温物流都在对流室的中部。

23毫秒炉的技术特点是什么1.不设单独的乙烷、丙烷炉,乙、丙烷与NAP混合裂解2.能在较大范围内适应原料变化3.裂解温度高,停留时间短4.乙烯收率高、燃料油收率低5.采用10米左右直管,阻力降小,裂解选择性好。

6.裂解深度高,裂解气中炔烃含量高7.原料分配不易均匀,切换清焦频繁8.生产过程中不设备用炉,可以再线清焦。

24 裂解炉辐射段炉管管径为什么采用前小后大方式1.在反应初期:a.从压力降方面看,由于反应转化率尚低,管内流体体积的增加不多,压力降损失不大,不致严重影响平均烃分压。

b.从热强度方面看,由于原料升温,转化率增长快,需要大量吸热,所以要求热强度大,即炉管比表面积大,因此采用多管小管径小满足要求。

c.从结焦趋势看,反应初期转化率尚低,二次反应几乎没有,不易结焦,因而管径小些,结焦影响不大。

2.但在反应后期:a.由于反应转化率高,流体体积增加明显,管径小会使压力降损失大,流速降低,停留时间,处长故应采用大管径。

b.由于思化率高,流体体积增长缓慢。

且反应速度减缓,因而对热量需求不主。

c.从结焦看,由于二次反应现在增多,结焦可能性提高,如果采用小管理,结焦情况对管径影响很大,来生降低流体流速,延长停留时间,反过来又加重了结焦程度,因而易采用大管径。

25如果裂解炉烟道气呈淡兰色,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对流段烃进料管线泄漏,气化的原料进入烟道中所致26作为裂解原料,原料馏程应窄些还是宽些为什么作为裂解原料、原料馏程应当窄一些,这样便于选择最佳的裂解工艺条件,如果馏程太宽,其中的轻组分尚未达到最佳裂解温度,而轻重组分又过度裂解,因而原料不能合理利用,造成装置生产能力降低。

27裂解深度可用哪些指标表示通常,我匀用启料转化率,乙烯对丙烯的收率比,丙烯对甲烷比,液体产物总含H量,出口温度,裂解深度函数(S)和动力学裂解、深度函数(KSF)等指标表示。

28. 原油含水对加工有什么危害答文:原油含水量太多,会造成塔内汽相线速度过高,使操作不稳定,严重时会引起塔内超压和冲塔事故;同时也会增加热和冷凝冷却负荷,增加燃料消耗和冷却水用量,降低装置的处理能力,增加动力消耗,及装置的总能耗.29.中总公司对辐射段炉管更换有何规定规定如送到下列情况之一,可以考虑更换炉管1.裂纹深度超过壁厚的1/22.铸过造炉管壁厚减薄到设计壁厚的50%或4mm以下,弯头壁厚减薄到设计壁厚的50%或6mm以下3.渗碳深度大于60%、30. 急冷水循环泵的备用泵在正常巡检时应注意检查哪些内容答文:1.泵出、入口阀是否全开2盘车.是否正常3.调速器设定是否正确4.是否处于暖机状态。

5.自启动联锁是否挂好6.辅助油泵运转是否正常7.润滑油液面、色泽是否正常。

31 为什么停车倒空时,急冷水冷却器水侧会有汽油答文:急冷水停止循环并降至常温后,原来温度较高时溶解的汽油即与水分离开,而且在正常循环时,换热器内也会积油,因此,在倒空时,急冷水冷却器水侧会排出不少汽油。

32 急冷水塔顶温过高有什么影响答文:急冷水塔顶温过高,使本应冷凝下来的重质汽油带入压缩系统,容易在压缩机机体内结焦,对压缩机运转不利,同时增大了其负荷。

另一方面,急冷水塔内的污油,减少,液面降低,时间一长,有可能造成汽油分馏塔回流汽油维持不了平衡。

33. 汽油分馏塔釜温度对急冷油系统的操作有何影响答文:1.对急冷油性质产生影响。

提高釜温,急冷油比重增大,粘度升高,油品变重;降低釜温,正好相反。

2.影响黧蒸汽发生量。

提高釜温,相应提高了急冷油的温度,可以多产生稀释蒸汽,但同时,油品变重后,在稀释蒸汽中的传热效率降低.3.改变汽油分馏塔内的温度分布,影响侧线产品采出,使侧线产品变重,同时,使塔顶裂解汽油的干点提高.34. 急冷水乳化后,应采取什么措施答文:首先由倒淋排放乳化的急冷水,同时接新鲜锅炉给水置换,油侧则由界区接油,以保证汽油分馏塔的正常汽油回流。

其次,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1.急冷水温度过高,则降低急冷水的温度2.汽油中夹带裂解轻柴油,则调整汽油分馏塔顶温3.急冷水PH过高,则找出具体原因,加以处理。

35. 塔压差增大的原因是什么相对的处理措施是什么答文:塔压差增大原因有:1.回流量过大2.进料量过大3.塔釜液面过高,造成淹塔4.堵塔,冻塔5.压力表失灵,引压管堵,造成指示不准相应处理措施:减小回流量,减小进料量,控制适量,塔釜液控制在50%,堵塔则进行停车检修,冻塔要打甲醇解冻,检查压力表36. 急冷系统的节能途径有哪些答文:1.提高汽油分馏塔塔釜急冷油温度,最大限度地多产稀释蒸汽,减少稀释蒸汽的补充量2.回收汽油分馏塔塔内热量3.充分利用急冷水塔釜80℃的热量,即可减少热量损失,又可降低循环水用量4.降低工艺水排放量,即可减少热损失,又可减少污水处理量。

37.锅炉排污的方式有几种它们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锅炉排污的方式有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两种。

连续排污也叫表面排污,是连续不断地从锅炉汽包内接近水面的地方排放锅炉水。

它的目的是降低锅炉水的含盐量和排除锅炉水中的泡沫、有机物以及细微悬浮物等。

定期排污也叫间断排污或底部排污,它是定期地从锅炉水循环系统的最低点(如水冷壁的下联箱)排放部分锅炉水。

它的目的是排除锅炉水中的水渣以及其它沉淀物等。

1. 管线清扫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答文:1.水冲洗2.空气吹扫3.酸清洗4.油清洗5.机械清扫5、简叙工艺水过滤器的工作原理答文:工艺水过滤作用的是一个聚丙烯纤维层,由于聚丙烯纤维具有亲油性,当溶有部分油的工艺水自下而上经过它时,能将其中溶解的油吸附出来,当纤维上的油珠不断增大,一定程度下,它又解吸出来,这样,工艺水经过纤维层后,其中的油和水就已经分开,二者由于比重不同,在纤维层的上部自然分层,下层的水进入工艺水汽提塔汽提,上层的油则返回急冷水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