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适用的条件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适用的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7ab01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4.png)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适用的条件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适用的条件包括:
1. 生产要素固定: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适用于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等)的固定条件下,即生产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
2. 生产要素可替代:条件固定的前提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适用于生产要素之间可以进行替代的情况。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土地和劳动力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当劳动力的增加导致土地使用率上升时,边际产量就会递减。
3. 技术水平不变: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适用于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如果技术水平发生改变,可能会改变生产效率,进而影响边际产量。
4. 其他因素不变: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适用于其他相关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例如,市场需求、产品价格、环境条件等其他因素对边际产量的影响需要保持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一种经验规则,具体适用条件会有所变化。
实际经济环境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边际产量的变化与递减规律不完全相符。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ba171a7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4.png)
该规律适用于特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如果技术进步或生产方式改变,该规律可能不再适用。
理论假设的局限性
假设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假设除一种生产要素外,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这在实际生产中很 难满足。
假设生产要素的替代性有限
该规律假设生产要素之间替代性有限,但在实际生产中,生产要素之间可能存在多种替 代方案。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方式推动 发展方式的转变。例如,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采用 新的商业模式等措施,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 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5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局限 性
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仅适用于短期生产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主要适用于短期内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而在长期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可以调整,因此该规 律可能不适用。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以应对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影响。例如,采 用先进的生产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员工技能等措施,可以提高单位生产要素的产出,从而在生 产中获得更大的效益。
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重要性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表明,在生产过程 中,如果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过多, 会导致其他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下降。 因此,企业需要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以实现最佳的生产效果。
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随着生产要素 投入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生 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会逐渐减 少。
在农业生产中,随着劳动力的增加, 每增加一个劳动力所带来的产量增加 量会逐渐减少,因为土地、资本等其 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已经达到极限。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最优组合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为了获 得最大的产量,生产者应该如何选择 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边际产出递减原理:增加一项生产要素带来的效益递减
![边际产出递减原理:增加一项生产要素带来的效益递减](https://img.taocdn.com/s3/m/668c3b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b.png)
边际产出递减原理:增加一项生产要素带来的效益递减
边际产出递减原理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也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该原理指的是,当持有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增加一单位特定生产要素(比如劳动力或资本)时,其带来的额外产出逐渐减少。
以下是边际产出递减原理的关键要点:
基础概念:边际产出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额外产出变化。
递减的含义是,随着增加的生产要素数量,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额外产出逐渐减小。
固定生产要素:边际产出递减的前提是其他生产要素保持不变。
在分析中,通常假设有一个或多个要素是固定的,而另一个要素是可变的。
生产函数:边际产出递减可以通过生产函数来描述,其中生产函数表示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通常具有递减的边际产出。
边际效用:在消费理论中,边际产出递减的概念也适用于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指的是在持有其他商品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每一单位特定商品的额外满足感逐渐减少。
决策制定:边际产出递减对决策制定有重要影响。
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边际效用递减,以确定最优的资源配置或消费组合。
效率与优化:边际产出递减的理念有助于解释资源配置的效率。
在经济中,最优的资源配置应当是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情况
下实现的。
边际产出递减原理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基本而普遍的原理,它为我们理解生产和消费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制定经济政策、企业管理和个体决策中,考虑边际产出递减是确保资源最有效利用的关键。
边际产出递减原理(一)
![边际产出递减原理(一)](https://img.taocdn.com/s3/m/84f25db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1.png)
边际产出递减原理(一)边际产出递减什么是边际产出?边际产出是指在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投入所能带来的产出增量。
简单来说,即每多投入一单位资源,产出能增加的额外产量。
边际产出递减的原理边际产出递减是一个经济学原理,它指出当某一种资源的投入增加,而其他资源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其边际产出会逐渐减少。
为什么会出现边际产出递减?出现边际产出递减的原因可以从生产要素的特性来解释:1.递增的边际成本:随着投入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需的成本逐渐增加。
因此,当资源投入增加时,每单位增加的产出量可能会减少。
2.有限的资源利用率:每种生产要素都存在一定的边际产出限制。
当某种资源投入达到一定数量时,由于其他资源的限制,无法充分利用每单位投入所带来的增益,导致边际产出递减。
边际产出递减的实际应用边际产出递减的理论在实际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生产效率的改善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1.生产优化:了解到边际产出递减的存在,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调配资源,找到最佳的生产数量和投入比例,以达到最大化产出的目标。
2.投资决策:边际产出递减原理可以用于评估投资的回报率。
当边际产出递减逐渐显现时,进一步增加投入可能会导致回报较低,因此需要权衡投资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3.经济增长:边际产出递减也可以解释为一种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
当资源有限时,经济增长难以无限延续,因为增加资源投入可能导致边际产出递减,从而限制了生产力的提高。
总结边际产出递减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它揭示了资源投入与产出增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了解边际产出递减的原理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有效的生产和资源配置,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
边际产出递减与决策边际产出递减原理在决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企业管理中,通过考虑边际产出递减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1. 产出最大化边际产出递减原理指出,当资源投入不断增加时,产出的增加量会逐渐减少。
因此,在追求产出最大化的目标下,企业需要在边际产出减少的点上停止增加投入。
讲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讲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ccba103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0.png)
讲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篇1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深度剖析1.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一规律的核心在于“边际”和“递减”两个关键词。
边际,强调的是新增的单位;递减,则表明随着数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逐渐减少。
以饮食为例,当一个人饥饿时,第一块面包带来的满足感极高,然而随着面包数量的增多,每多吃一块所增加的满足感逐渐降低,甚至可能变为负效用,如感到胃胀不适。
1.2 通过具体的经济案例解释该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买量随着消费数量增加而减少的现象屡见不鲜。
比如,对于手机的购买,当一个人第一次购买智能手机时,其带来的便利和新鲜感使得效用极高。
然而,当他已经拥有多部手机,再购买新的手机时,所获得的额外满足感就会大大降低。
在旅游消费中,初次去一个热门景点可能会带来极大的愉悦和满足,但多次重复前往同一景点,边际效用就会明显递减。
在服装消费方面,购买第一件新衣服可能会让人感到兴奋和自信,但随着购买的衣服数量增多,每新增一件衣服所带来的快乐感逐渐降低。
1.3 探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企业生产和市场决策中的应用对于企业生产决策,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企业在决定生产规模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边际效用变化。
当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接近饱和,继续扩大生产可能导致边际效用降低,产品积压,利润下降。
在市场定价策略中,企业需要根据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调整价格。
对于边际效用较高的新产品,可以制定较高的价格;而对于边际效用已经递减的成熟产品,则需要通过降价等手段刺激消费。
在产品创新方面,企业要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避免因边际效用递减导致市场份额的流失。
生活中边际效用递减的实例
![生活中边际效用递减的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c5669ad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f.png)
生活中边际效用递减的实例
生活中存在许多边际效用递减的实例。
以下是一些常见
的例子:
1. 食物的边际效用递减:当我们感到饥饿时,吃一块食物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满足感。
然而,随着我们吃下更多的食物,满足感会逐渐减少,直到最终我们感到饱足甚至不舒服。
2. 学习的边际效用递减:刚开始学习一个新知识领域时,我们可以很快地获取到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每学到新的一点东西所带来的收益会逐渐减少,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获取同样的增益。
3. 购物的边际效用递减:购买某种商品时,第一件商品可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满足感和价值。
然而,随着购买数量的增加,每多购买一件商品所带来的满足感和价值会逐渐减少,直到最终达到饱和状态。
4. 休闲时间的边际效用递减:当我们在工作或学习后享受一段休闲时间时,最初的一段时间会感到非常放松和愉悦。
然而,随着休闲时间的延长,我们可能会感到厌倦或无所事事,导致休闲时间的边际效用递减。
5. 金钱的边际效用递减:拥有一定数量的金钱可以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和欲望,例如购买食物、衣物和住房。
然而,随着财富的积累,每多一笔金钱对我们生活的改善所带来的效用会逐渐减少,因为我们的欲望和需求有限。
这些实例说明了在一定条件下,随着某种资源或行为的
增加,其对我们带来的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
了解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有助于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和资源分配。
阐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举例说明
![阐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举例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9774ea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c.png)
阐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举例说明一、定义当其他情况不变时,随着某人使用某一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新增加的最后一单位物品的使用所获得的效用(即边际效用)越来越少,其对使用者的主观价值也会越来越少。
因此,需求曲线总是倾斜向下的。
边际的含义是额外增量。
在边际效用中,自变量是某物品的消费量,而因变量则是满足程度或效用。
消费量额外变动所引起的效用的变动即为边际效用。
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满足程度的高低主要是通过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两个指标进行衡量。
总效用是指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是指对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额外增加的满足程度。
二、例子如果小说(连续剧)一次性集中放出,人们在看前几章(集)的时候,边际效用会持续增加,但随着时间的递进,人们反而开始对剧情感到疲劳,边际效用也开始递减。
这个过程不可逆转,即使每日只播一(章)集,读者(用户)的关注度都会继续下降。
但如果每次都在情节(剧情)精彩的时候结束,在下一章(集)开头展开(播放)精彩的剧情,人们便会因为好奇剧情发展,保持对剧情的持续关注。
对小说写手和播放方来说,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量和收视率不下降。
因此,小说不会一次性更完,常会在高潮部分结束,连续剧一般不会集中播放,也经常在播到精彩的地方就结束。
三、边际效应的运用物品的效用水平决定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根据效用理论,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时首先要考虑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效用。
1、企业要使自己生产出的产品能卖出去,而且能卖高价,就要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能满足消费者的偏好。
2、一个企业要成功,不仅要了解当前的消费时尚,还要善于发现未来的消费时尚。
这样才能从消费时尚中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及变动,并及时开发出能满足这种偏好的产品。
3、同时,消费时尚也受广告的影响。
4、一种成功的广告会引导着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左右消费者的偏好。
所以说,企业行为从广告开始。
四、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讲述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3篇)
![讲述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ba337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1e.png)
第1篇一、引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科学,对于人类消费行为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经济学领域,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一个重要的理论。
本文将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定义、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影响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消费行为的经济解析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定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又称为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是指在消费过程中,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逐渐递减的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越多,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或效用越低。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产生原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产生有以下几点原因:1. 生理和心理因素:人类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后,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弱。
这是因为生理和心理因素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2. 机会成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消费某一商品或服务的机会成本增加,导致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边际效用递减。
3. 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偏好不同,导致在消费过程中,每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递减。
四、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表现形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曲线形式:在消费曲线上,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曲线逐渐下降。
2. 数值形式: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小。
3. 比例形式:在消费过程中,消费量的增加与边际效用的减少呈反比关系。
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影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消费行为产生以下影响:1. 消费决策: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会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进行消费决策,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
2. 价格决定: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会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制定产品价格,以适应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3. 资源配置: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应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方面:1. 消费者行为分析:通过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分析,了解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边际效用变化,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看法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2c07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b.png)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看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它描述了随着资源投入的增加,产出的增加会递减的现象。
换句话说,当某一要素的增加量较小时,其边际产出会显著增加;然而随着该要素的增加量继续增加,边际产出会不断减小。
这个规律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个体还是企业,都会面临资源有限的问题,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提供了一个决策的依据。
了解这一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配资源,最大化生产效益。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定义和原理。
我们将解释这一规律为什么会出现,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应用。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一些相关的案例和实际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规律。
通过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资源配置和决策,从而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更加有效地运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接下来,我们开始介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定义。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介绍和概述,以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文章的组织和内容。
可以按以下方式撰写:"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下面将对各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引言部分(Chapter 1)将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提出问题,并进行概述和背景介绍。
首先,我们将讨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定义和原理,为后续正文部分的讨论奠定基础。
其次,我们将明确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即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看法进行探讨。
正文部分(Chapter 2)将分为两个小节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在2.1节,我们将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定义进行解释和界定。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经济学理论,我们将深入探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本质和特征。
接着,在2.2节,我们将探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原理,并分析导致这种规律出现的影响因素。
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我们将为读者呈现各种情况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边际产量递减的例子
![边际产量递减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df35747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5.png)
边际产量递减的例子
1. 就说种地吧,你在一块田地上一开始投入肥料和人力,那庄稼长得可欢啦,产量蹭蹭往上涨。
可是啊,当你持续不断地增加投入,到后来你会发现,新增的产量越来越少了呀,这不就是边际产量递减嘛!就好像你用力跑,一开始速度提升很快,后面再怎么使劲,速度也加不了多少啦。
2. 开个饭店也一样啊,刚开始多请几个服务员,那服务速度和顾客满意度直线上升。
但继续增加服务员,效果就没那么明显咯,甚至还可能人多添乱呢!这好比往水里加糖,一开始很甜,越加越多后,甜味增加的就不明显了,这不是边际产量递减是什么呢?
3. 想想你学习的时间,一开始多花点时间学习,成绩提升好明显呀。
但当你不停地增加学习时间,到后面会发现,成绩进步的幅度越来越小啦。
就跟爬山似的,开始爬得快,越往上越费劲,增加的高度没那么明显了,这就是边际产量递减在起作用呀!
4. 工厂里生产产品也这样啊,多增加几台机器,产量大幅增加。
然而再继续增加机器,新增的产量就变得很少很少啦。
这就像吃蛋糕,第一口觉得超美味,再吃就没那么惊艳了,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5. 养牛也是呀,一开始增加饲料,牛长得可壮了,产奶也多。
可一直增加饲料,效果就不那么突出了。
这不就跟给花施肥似的,适量最好,多了反而不好,明显的边际产量递减嘛!
6. 做电商也是,刚开始投入一些广告宣传,销量呼呼往上涨。
但后来持续大量投入广告,增加的销量反倒没那么可观啦。
就好像打气,开始很容易打进去,越往后越难打进去更多,这就是边际产量递减的现象呀!
结论:看吧,边际产量递减在生活中到处都是呢!。
三季稻不如两季稻边际产量递减原理
![三季稻不如两季稻边际产量递减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e95cbe31126edb6e1a1068.png)
• 例如:四川省把三季 稻改为两季稻之后, 全省粮食产量反而增 加了。 江苏省部江县 1980年的试验结果表 明,两季稻每亩总产 量达20l4斤,而三季 稻只有1510斤。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1958年“大跃进”后人均产量却明显下降 了。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内容
• 在生产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在短期中可 以把生产要素分为固定生产要素和可变生产要素。当固定 生产要素不变而可变生产要素增加时,产量的变动分为三 个阶段。起初随着可变生产要素增加,由于固定生产要素 得到充分利用,边际产量(即增加的产量)递增,总产量 以递增的速度增加。然后,随着固定生产要素接近于充分 利用,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引起的产量的增加仍可以是正数, 但增长率递减,这时总产量仍在增加,但速度是递减的。 最后,当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 反而会使边际产量小于零,总产量绝对减少。
谢谢大家!!
• 正所谓:群众总结的经验“三三见九,不如二五一十”。
• 这就是对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形象说明。
小组讨论
• 三季稻不如两季稻的原因
• 让我们再举两个实例说明“边际递减规律” • 实例(一) • 实例(二)
实例(一)
• 一个面包坊有两个烤炉为固定不变,作为可变生 产要素的工人从1个增加到2个时,面包的边际产 量和总产量都会增加。如果增加到3个工人,1个 工人打杂,尽管这个工人增加的产量不如第2个工 人(边际产量递减),但总产量仍增加了。如果 增加第4个工人,面包坊内拥挤,工人之间发生矛 盾,总产量反而减少了。
小组讨论
• 三季稻不如两季稻的原因
• 让我们再举两个实例说明“边际递减规律” • 实例(一) • 实例(二)
实例(二)
• 企业富余人员存在,机关人浮于事,都是边际产量递减规 律的表现形式。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名词解释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f7f1d4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8.png)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名词解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产量递减”又称“递减边际收益法则”,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规律,用来描述在生产过程中,当某一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等)增加一单位而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所新增产出的增加量逐渐减少的现象。
边际产量指的是由于增加生产要素而产生的额外产出。
在生产过程中,随着某一要素的投入不断增加,初始阶段,边际产量可能会逐渐增加(即递增阶段),但随着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边际产量开始递减。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解释如下:1. 递减的技术条件: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源于生产技术的固有特性。
在生产中,各要素的相互协调配合是必需的,当某一要素过多而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该要素的增加将会导致边际产量递减。
例如,劳动力过多而机器设备不变,劳动力的增加将导致人员之间的协调难度增加,进而降低单位劳动力的产出。
2. 减少的边际效益:边际产量递减的现象反映了边际效益递减的特点。
边际效益指的是增加一单位要素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效益。
在开始阶段,随着要素的增加,边际效益可能会增加,因为原本缺乏该要素的产出可以得到改善。
但随着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边际效益逐渐减少,因为新增的要素无法充分利用或无法与其他要素协调配合。
3. 经济资源有限性: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反映了经济资源有限的现实。
对某一生产过程来说,要素的投入是有限的,当投入过多时,由于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竞争,产出的增加将受到限制。
因此,边际产量随着要素增加而递减,体现了资源的稀缺性。
总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指随着生产要素的增加,新增产出的增加率逐渐减少的现象。
这一规律反映了技术条件、边际效益和经济资源有限性的影响,对经济生产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例如,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权衡增加生产要素和边际产量递减的关系,以确保资源的最优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例子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2c2e348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1.png)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例子
1. 你想想种庄稼呀,一开始多撒点种子,那产量确实蹭蹭往上涨,可到后来,再拼命加种子,那庄稼的产量增加得就没那么明显了,甚至可能还会下降呢,这就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嘛。
2. 就说咱们上班做业务,一开始努力拓展客户,业绩上升得可快了,但一直疯狂拓展下去,到后面每增加一个客户带来的业绩增长也没那么厉害了呀,可不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起作用嘛!
3. 好比开养殖场养鸡,刚开始多养些鸡确实能多产很多鸡蛋,可数量太多了之后,鸡的生存空间变小,各种问题出现,产蛋量不就难再大幅提高,反而可能降低了,这不是典型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么?
4. 你回忆下小时候帮家里剥毛豆,一开始剥得可快了,毛豆也一堆堆的增加,可剥到后面,人也累了,速度慢下来,增加的毛豆量就少很多啦,完全符合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呀!
5. 想想工厂生产产品,刚开始增加工人确实产量提高明显,但工人多到一定程度后,管理变得混乱,效率反而降低了,产量不就不再大幅上升了,这不就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作祟嘛!
6. 做糕点的时候,开始多加些材料那味道是会变好,可要是无限制地加,到后面可能味道反而怪怪的,糕点的品质提升也不明显了,这不就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体现么?
7. 去钓鱼也是一样的道理呀,开始几个小时能钓好多鱼,可一直钓下去,累了不说,后面钓到的鱼也没那么多了,这就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呀,惊不惊喜?
8. 在游戏里刷怪升级,刚开始那经验涨得可快了,可一直不停地刷呀刷,到后面经验增加就越来越难,甚至会觉得枯燥乏味,这不正说明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嘛!
我的观点结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呀,我们得认识到它,才能更好地进行各种活动呀!。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6890d9c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4.png)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经济学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描述了在特定条件下,某种资源或行为的边际效果逐渐减弱的趋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规律,并分析它们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的是当某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逐渐增加时,其对产出的边际贡献逐渐减少。
简单来说,就是增加一单位的输入,所得到的额外产出会越来越小。
这个规律可以从农业生产中得到很好的解释。
例如,在农田中种植作物,一开始增加施肥的量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增加的产量逐渐减少,最终可能甚至会带来负面效应。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则是指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逐渐增加时,每个额外单位所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
这个规律可以通过食物消费来解释。
当我们感到饥饿时,吃一口食物能够带来很大的满足感。
但是随着吃的越多,每吃一口的满足感就会减少,最终可能会导致饱腹感。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经济决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首先,它们帮助我们理解资源的有效配置。
当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其他要素的使用来提高产出,而不是继续增加某一要素的使用。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配资源,以获得最大的产出。
同样,当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时,我们可以根据边际效用的减少来决定是否继续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
这有助于我们在有限的预算下做出理性的消费决策。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对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产生影响。
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企业在决定生产要素的使用量时,需要权衡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如果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就需要减少该要素的使用。
这有助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而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企业在决定产品定价时,需要考虑到消费者对每个额外单位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如果价格过高,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将下降,从而导致需求减少。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确定最合适的价格策略。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可以应用于个人生活中的决策。
生活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例子
![生活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b267ee4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0.png)
生活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例子一、1.1,1.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来举例说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比如说,我们每天工作的时间。
假设一个人每天工作8小时,那么他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
但是,如果他继续增加工作时间,那么他的工作效率会逐渐降低,因为他已经达到了极限,再多的工作时间也无法带来更多的产出。
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一个例子。
二、2.1,2.2,2.3另一个例子是投资。
假设一个人有一笔钱,他可以选择将这笔钱分别投入到三个项目中:A项目、B项目和C项目。
A项目的收益率是20%,B项目的收益率是30%,C项目的收益率是40%。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个人将所有的钱都投入到A项目中,那么他的收益率将会最高。
但是,如果他将一部分钱投入到A项目中,另一部分钱投入到B项目中,最后剩下的钱投入到C项目中,那么他的总收益率将会是这三个项目收益率之和的最小值。
这是因为当他将更多的钱投入到一个项目中时,其他项目的收益就会减少,从而导致总收益的减少。
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另一个例子。
三、3.1,3.2还有一个例子是学习。
假设一个人正在学习一门新的技能,他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学习。
在开始的时候,他的学习效果非常好,每小时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学习效果会逐渐降低,因为他已经掌握了很多基础知识,再学习新的东西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学习中的应用。
总结: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一些生活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例子。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资源,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收益。
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和资源,实现自己的目标。
4生产理论案例
![4生产理论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66506e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1.png)
案例1: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早在 1771 年英国农学家杨格就用在若干相同的地块上施以不同量肥料的实验,证明了肥料施用量与产量增加之间存在着这种边际产量递减的关系。
这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经验性规律。
假如农民在一亩土地上撒一把化肥能增加产量1 公斤,撒两把化肥增产3 公斤,但一把一把化肥的增产效果会越来越差,过量的施肥量甚至导致土壤板结粮食减产。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从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现实生活的绝大多数生产过程中都是适用的。
如果是边际产量递增全世界有一亩土地就能养活全世界所有的人,那才是不可思义的了。
讨论题:1.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含义。
2. 去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现象。
案例点评: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相结合生产一种产品时,如果其中一种要素是可以变动的,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这一可变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其边际产量开始会出现递增的现象,但在达到一定数量后,会呈现递减现象。
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提示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高投入未必带来高产出,因此要注意投入的合理限度,寻找最佳的投入数量。
在现实生活中边际产量递减的例子很多,目前我国的就业压力很大,其实也是这个规律作用的结果,如果是边际产量递增我们就不会有失业问题了。
案例2: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早在 18 世纪就由经济学家提出,有人把这一规律应用到农业领域确描述出一幅人类前景悲惨的画面来:因为耕地等自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要增产粮食最终只能依靠劳动力的增加,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表明,劳动力投入带来的边际粮食产量递减,于是人口不断增长的必然结果是,人类不能养活自己。
无独有偶,1994 年,一位叫莱斯特布朗的人重复类似悲观的预言,发表了一本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小册子,宣称人口众多的中国将面临粮食短缺,进而引发全球粮价猛涨的危机。
杞人忧天的布朗是否知道袁隆平的名字,他利用科学技术发明了杂交水稻,是每亩单产达到了405 公斤,小麦从50 公斤提高到目前的700 公斤。
生活中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例子
![生活中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c3fb141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3.png)
生活中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例子
1. 做饭的时候不就是这样嘛!你看,刚开始学做饭时,多做一道菜可能会让家人特别惊喜,哇,好厉害呀!可是当你不停地做很多菜后,家人的兴奋感就没那么强烈了,这不就是边际产量递减嘛!
2. 想想打扫房间这件事呀!头一次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自己心里那叫一个美,家人也会各种夸。
但要是天天都打扫得一尘不染,大家好像也慢慢习以为常了,这难道不是边际产量递减在作祟?
3. 学习新知识也是一样的哦!最开始掌握一个新知识点,那感觉太棒啦,像发现了新大陆。
可随着学的越来越多,每多学一点带来的满足感好像就降低了,这不是边际产量递减现象又是什么呢?
4. 玩游戏的时候也能体会到呀!一开始打出很高的分数或者通关,兴奋得不行不行的。
但一直玩一直玩,后来再取得类似的成绩,也没那么激动了,好神奇的边际产量递减!
5. 健身的时候不也这样嘛!头几次看到自己身材有点变化,那叫一个开心呀。
但时间长了,虽然还在变好,可那种兴奋感却没那么强烈了,这不就是边际产量递减的魔力嘛!
6. 工作中也经常有这种感觉哟!完成一个大项目开始很有成就感,但项目一个接一个,后面的感觉就没那么突出了,这可不是边际产量递减在搞怪嘛!
7. 养宠物也能发现呢!刚开始养的时候,它的每一个可爱举动都能让人开心半天。
但时间久了,虽然还是很爱它,但那种新鲜感带来的快乐好像不那么明显了,边际产量递减真是无处不在呀!
结论就是,生活中真的到处都有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呀,而且还挺有意思的呢!。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e8d77c032f60ddccda38a0a3.png)
总收益
显性成本
三、利润最大化——收益
(1)总收益TR(Total revenue) :厂商销售一定量 的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TR = AR· Q=P· Q (2)平均收益AR:厂商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得 到的收入。AR = TR/Q =P (3)边际收益MR: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 的收入。MR = TR/Q =P
平均产量AP(average product ) :平均每单位某种生
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AP = TP/L
边际产量MP(marginal product)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
Hale Waihona Puke 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MP = TP/ L
TP、AP、MP 相关关系
① 总产量曲线、平均 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 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 ②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 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 产量曲线的最高点E; ③ 当边际产量为零时 (B点),总产量达到 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 为负数时,总产量会绝 对减少。
四、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
表述: 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连续增加一种要素投入, 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 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递 减。
Q f L, K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
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
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
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
三、生产函数 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着 一定依存关系。 Q = f(L、K、N、E)--- 生产函数
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 以简化为:Q = f(L、K)
Q f L, K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a5451c54561252d380eb6eef.png)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它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同其他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随着这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最初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增的,但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
恩格尔曲线:表示对应着不同的收入水平,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量。
古诺解:在分析两个寡头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决定问题上,假定两个厂商都准确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并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使得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双寡头竞争的最终结果是每个厂商生产市场总容量的1/3,(市场这一产量被称为古诺解。
)寡头市场:又称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
根据产品特征,寡头市场可以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两类。
按厂商的行动方式,寡头市场可以分为有勾结行为的和独立行动的不同类型。
寡头市场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
规模报酬:是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厂商所有投入要素都有按同一比例增加或减少时,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动情况。
它反映了厂商所有投入要素成比例变动与相应产出变动之间的生产技术关系。
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若厂商的产量扩大1倍,而厂商的生产成本的产加低于1倍,则称厂商的生产存在着规模经济。
34.规模不经济:若厂商的产量扩大1倍,而厂商的生产成本的增加大于1倍,则称厂商的生产存在着规模不经济。
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茨曲线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若以A表示实际的洛伦茨曲线与收入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以B表示实际的洛伦茨曲线与收入绝对不平均之间的面积,则基尼系数G=A/(A+B)。
机会成本:指因选择而放弃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成本)。
吉芬品:随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也下降,即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的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生产(Production) 含义:企业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 成产品的行为,是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 程。 生产四要素:生产中投入的各种资源称为 生产要素,即劳动 L、 资本 K、 土地 N 、 企业家才能 E四种要素。
生产四要素
劳动(Labor)是指劳动者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分 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资本(Capital)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资金。它包 括两种形式: 有形的物质资本和无形的人力资本。 在生产理论中指的主要是物质资本。 土地(Land)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自然资源, 是在自然界所存在的,如土地、水、自然状态的 矿藏、森林等。 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是指企业家对 整个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包括经营能力、 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
四、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
表述: 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连续增加一种要素投入, 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 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递 减。
Q f L, K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
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
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
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
理性厂商会选择哪一阶段 作为自己生产要素投入的 合理区间呢?为什么?
第二节 “小的是美好的”还是“大的是美好 的”
一、规模报酬 俗谚:人多力量大VS三个和尚没水喝
生产实践:“小的是美好的”还是“大的是美好的”?
这涉及到企业生产的规模报酬问题!即在其他条件保持
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
规模问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a.规模收益递增 产出扩大规模大于生 产要素扩大规模。 b.规模收益不变 产出扩大规模等于生 产要素扩大规模。 c.规模收益递减 产出扩大规模小于生 产要素扩大规模。
二、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技术水平不变,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 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
平均产量AP(average product ) :平均每单位某种生
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AP = TP/L
边际产量MP(marginal product)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
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MP = TP/ L
TP、AP、MP 相关关系
① 总产量曲线、平均 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 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 ②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 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 产量曲线的最高点E; ③ 当边际产量为零时 (B点),总产量达到 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 为负数时,总产量会绝 对减少。
外在经济的原因:
个别企业可以从整个行业的扩大中得到更加方便的交通辅助设施、更多 的信息与更好的人才,从而使产量与收益增加。
内在经济的原因:
(1) 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 (2) 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 (3) 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4) 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5) 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
类型:
• ① 按投资人的出资方式和责任形式分为: 个人独资企业、合 伙企业、公司制企业。 • ② 按投资者的不同分为: 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 台商投资企业。 • ③ 按所有制结构可分为: 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和私 营企业。 ☼公司(Company)是依照公司法设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企业的概念大于公司。
二、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2、并非越大越好—规模不经济: 指企业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 外在不经济:
行业过大会使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交通 紧张,个别企业要为此承担更高的代价。
内在不经济:
(1) 管理效率的降低。 (2) 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
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最佳 配合比例。 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
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
Hale Waihona Puke 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
五、短期生产中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间
Ⅰ区域:劳动量从零增加到A的阶段 Ⅱ区域:劳动量从A增加B这一阶段 Ⅲ区域:劳动增加到B点以后的阶段
所带来的产量变化问题。
假设某大型啤酒生产企业月产10万吨啤酒,耗用 资本100个单位,耗用劳动50个单位。 现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使用200个单位的资本 和100个单位的劳动(生产规模扩大1倍)。 由此带来的收益变化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形:
(1) 产量大于2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 加比例,称为规模报酬递增; (2) 产量等于2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 加比例,称为规模报酬不变; (3) 产量小于2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 加比例,称为规模报酬递减。
三、生产函数 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着 一定依存关系。 Q = f(L、K、N、E)--- 生产函数
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 以简化为:Q = f(L、K)
Q f L, K
总产量TP(total product) :投入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
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起初产量的增加要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随生产规模扩大,超过一定的限度,产量的增加
将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甚至使产量绝对地减少。
这就使规模经济逐渐走向规模不经济。
二、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1、船大好冲浪——规模经济: 技术不变,两种要素同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 企业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即规模经济。
第4章 投入、产出、成本、收益 ——企业策略分析 学习目标
了解企业类型及其经营目标;
掌握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理解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了解企业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及其实现。
第一节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一、企业(Firm)
含义:
• 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 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 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