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实训指导书
体育保健实验
![体育保健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059eb35ee06eff9aef807a4.png)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实验一人体一日需热量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学会运用活动观察计算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对人体一日需热量进行测定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应用由直接或间接测热法所取得的人体各项热能消耗的数据,计算其实际活动的热能消耗,详细观察记录人体一天(24h)中,各项活动的内容和时间(以min计),然后归类相加,将全天各项活动的热能消耗量相加,再乘以体重或体表面积,即得出人体一天活动的热能消耗量。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l 0%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热能,就是人体一天的需热量。
三、实验器材人体各项活动热能消耗数据表格资料,计算工具。
四、实验步骤(一)查找各项活动或动作的单位热能消耗值(KJ/m2/min、Kcal/m2/min)。
(1 Kcal=4.184 KJ)(二)记录人体一天身体各项活动内容的名称及其所占用的时间,计算各项活动或动作的热能消耗值,登记在实验报告的相应栏目内。
(三)合计1日(1440 min)单位体表面积消耗的热量D (KJ/m2、Kcal/m2)。
(四)计算人的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五)计算身体1日内各项活动的耗热总和E(也可用其它方法计算,如体重)。
E =D×体表面积(六)计算受试者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耗热量HH=E.×l0%(七)受试者身体一日需热量S(KJ/d、 Kcal/d)S=E十H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的基础代谢需求量在1500 Kcal以上。
成年男子每千克体重1小时的基础代谢为4185 KJ,或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1小时的基础代谢为167 KJ。
女性比男性约低5%,老年人比成年人约低10%。
基础代谢可有10%—15%的波动。
五、注意事项(一)记录一昼夜活动内容时间应计满24h(1440 min)。
(二)记录中对查表查不到的活动项目,在选靠近似活动项目时,选靠应恰当,合理。
(三)影响计算结果准确性的非计算性问题:如查表中,看错行或串行,其活动的耗热量与活动项目不对应;抄录数据时,计错数字中小数点的位置,都会造成计算结果有较大出入,特别要注意热能单位的换算。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78553d0aa45177232f60a2e4.png)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实验一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操作方法(一)止血的操作方法1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全身主要浅表动脉的体表位置并能准确定位,熟练掌握操作指压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2 实验原理利用止血带、指压法和加垫屈肢法来压迫出血部位的血管和表浅动脉临时止血救命。
3 实验器材卷轴绷带、三角巾、橡皮止血带、医用橡皮膏、剪刀。
4实验内容4-1 全身主要浅表动脉的体表定位和指压止血法4.1.1颞浅动脉压迫止血法在耳屏前方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向颞骨面。
此法用于同侧头额、欺部的临时止血。
4.1.2颌外动脉压迫止血法在下颌角前约1·5 cm处,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在下颌骨上。
此法用于I司侧面部出血的临时止血。
4.1.3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外缘,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向后内正对第一肋骨压迫。
此法用于同侧肩部和上臂出血的临时止血。
4.1.4肱动脉压迫止血法使患臂稍外展外旋,在肱二头肌内缘中点处摸到搏动后,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将该动脉压迫于肱骨上。
此法用于同侧前臂出血的临时止血。
4.1.5指动脉压迫止血法在第一指节根部两侧,用拇、食指相对夹住。
此法用于手指出血的临时止血。
4.1.6股动脉压迫止血法在腹殷沟中点处摸到搏动后,用两手拇指重叠(或用掌根),压迫该动脉于耻骨上支。
此法用于同侧大腿、小腿出血的临时止血。
4.1.7胫前、胫后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两手的拇指或一手的拇、食指分别按压在内踝与跟骨问和足背横纹的中点。
此法用于同侧足部出血的临时止血。
4.2止血带止血法4.2.1 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先在要用止血带的部位用三角巾、毛巾或衣服垫好,将止血带的一端留出一部分并用一手的食、中指夹住靠在垫上,另一手将止血带适当拉紧拉长,绕肢体2~3圈(压在留出的那一部分止血带上)后,将剩余端夹在食、中指问拉出即可。
4.2.2紧扎止血带止血法在伤口处用绷带、三角巾等勒紧止血,其中第一圈绕扎为衬垫,第二、三圈分别压在前一圈的上面并适当勒紧,然后打结。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书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e025e9ed15abe23482f4dcd.png)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人体一日需热量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学会运用活动观察计算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对人体一日需热量进行测定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应用由直接或间接测热法所取得的人体各项热能消耗的数据,计算其实际活动的热能消耗,详细观察记录人体一天(24h)中,各项活动的内容和时间(以min 计),然后归类相加,将全天各项活动的热能消耗量相加,再乘以体重或体表面积,即得出人体一天活动的热能消耗量。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l 0%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热能,就是人体一天的需热量。
三、实验器材人体各项活动热能消耗数据表格资料,计算工具。
四、实验步骤(一)查找各项活动或动作的单位热能消耗值(KJ/m2/min、Kcal/m2/min)。
(1 Kcal=4.184 KJ)(二)记录人体一天身体各项活动内容的名称及其所占用的时间,计算各项活动或动作的热能消耗值,登记在实验报告的相应栏目内。
(三)合计1日(1440 min)单位体表面积消耗的热量D (KJ/m2、Kcal/m2)。
(四)计算人的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五)计算身体1日内各项活动的耗热总和E(也可用其它方法计算,如体重)。
E =D×体表面积(六)计算受试者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耗热量HH=E.×l0%(七)受试者身体一日需热量S(KJ/d、 Kcal/d)S=E十H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的基础代谢需求量在1500 Kcal以上。
成年男子每千克体重1小时的基础代谢为4185 KJ,或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1小时的基础代谢为167 KJ。
女性比男性约低5%,老年人比成年人约低10%。
基础代谢可有10%—15%的波动。
五、注意事项(一)记录一昼夜活动内容时间应计满24h(1440 min)。
(二)记录中对查表查不到的活动项目,在选靠近似活动项目时,选靠应恰当,合理。
(完整版指导书)《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
![(完整版指导书)《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97c56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3.png)
(完整版指导书)《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第一篇:(完整版指导书)《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院系:体育系专业:体育教育班级:二0 年月日《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人体一日需热量计算【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学会并初步掌握运动用活动来观察计算法对人体一日需热量进行测定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应用由直接或间接测热法所取得的人体各项热能消耗的数据,计算实际活动的热能消耗。
详细观察记录人体一天(24h)中,各项水运的内容和时间(以min计),然后归类相加,查表找出每项活动单位时间的热能消耗值,与该项活动的时间相乘,即得出该项活动的热能消耗量。
将全天各项活动的热能消耗量相加,再乘以体重或体表面积,即得出人体一天活动的热能消耗量。
采用平衡膳食时,在此基础上再加上10%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热能,就是人体一天的需热量。
【实验器材】人体各项活动热能消耗数据表格资料(附录1-1)、计算工具。
【实验方法与步骤】一、记录人体一天(24h,折合1440min)内,身体各项活动内容的名称及其所占用的时间(以min为单位计)。
二、合并相同活动内容的活动项目时间(min),并将活动名称和时间(min)逐项登记在实验报告的相应栏目内。
三、核算一日活动时间是否满24h,即1440min。
四、依附录1-1查找各项活动、动作的单位热能消耗值(J),登记在实验报告的相应栏目内,对于查检不到的活动项目,可查找与其近似项目的热能消耗率,以取代该项目。
五、逐项计算活动项目消耗的热量,并在合并相同的活动后,总计1日内消耗的热量(J·kgˉ1)。
六、合计各项活动的总耗热量D(J·kgˉ1)。
七、计算身体的各项活动的耗热总和E(J·Dˉ)。
E = D×体重八、计算受试者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耗热量H(J·Dˉ1)。
H = E×10%九、得出受试者身体一日需热量S(J·Dˉ1)。
S = E + H 【注意事项】一、记录一昼夜活动内容时间应计满24h,(1440min)。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f3ba83d67ec102de2bd8975.png)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实验一:人体测量一、目的意义:通过人体测量的结果,客观评价个体或群体生长发育、体质水平及身体成分,对科学指导训练、运动员选材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注意事项:1 测量三性: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2仪器:型号,规格,要求及校正3受试者:测量的内容与意义,要求三、测试内容1、体重器材:体重计方法:调零,受试者站于体重计中央,身体处于安静状态。
测试者调整砝码,移动游码,平衡后读数。
每人测量两次,两次误差次小于0..5mm,体重计测量100人次,需重新调整校正。
体重计与标准砝码校准,误差不得超过0.1%。
注意事项:1 体重在一天内有波动,所以测量的时候时间要求一致。
2 动作要轻柔,身体不能接触外物。
2、身高器材:身高计方法:赤足,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以立正姿势背靠柱站在身高计底版上。
上肢自然下垂,躯干自然挺直,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骨间于立柱保持接触。
头部摆正,但不必靠紧立柱。
两眼平视前方,白痴眼眶下缘与耳屏上缘处于同一水平线。
测试者站在受使者的侧方,用手将水平底板轻轻下滑,直至接触受使者头顶为止。
测试者水平压板读数。
每人测试两次,误差不得超过0.5mm。
身高计与标准尺校准,误差不得超过0.2%。
注意事项:1读数时,视线应与受使者的身高保持在同一水平。
2水平压板与头顶接触的松紧应当适当,头发蓬松者要压紧。
3、坐高器材:身高坐高计方法:受使者坐于身高坐高计的坐板上。
骶部、两肩胛间及头部的位置、姿势要求等与身高相同。
两腿并拢,大腿与水平面平行。
上肢自然下垂,不得支撑与坐板上,双足平踏于底板。
测试者将水平底板轻轻下压。
读数要求与身高相同。
注意事项:受使者骶部应靠近立柱,对肥胖者,坐下时可弯腰,先用骶部接触立柱后在座下,尽量使脊柱身高坐高计的立柱。
4、胸围和呼吸差器材:带尺(纬度计)方法:受使者上体裸露,自然站立。
双肩放松,两肩自然下垂,平静呼吸。
测试者最好有两人,一手持带尺面对受使者,将带尺环绕胸部一周。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第二部分)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第二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50e3a0202af90242a895e5fe.png)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第二部分)实验须知一、实验课的目的体育保健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保健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验证课堂教学中所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学生体育保健,实际工作的能力。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指导运动训练、组织竟赛,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二、实验课的要求(—)实验前1.课前认真预习本次课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器材、步骤、操作程序及其注意事项。
2.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知识,做到充分理解。
(二)实验时1.对照实验指导书,按照实验步骤、要求,循序操作,不得进行与本实验无关的任何活动。
遵守课堂秩序,保持实验室肃静,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认真、细致地工作作风。
2.爱护实验器材、模型和标本,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如遇仪器发生故障或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以便及时修理和更换,不得自行拆卸、修理。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及节约实验材料、药品和其他物品。
3.在分组实验过程中,本组同学分工合作,多项工作应轮流担任,务使每个同学都有学习和操作机会。
4.仔细观察、体会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感受,随时记录并联系讲授内容,认真思考。
5.同学问在人体上进行实习操作时,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严禁相互逗闹,发扬友爱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实验后1.整理实验仪器、器材,并及时归还。
如有短缺、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离开实验室前,应逐一检查电源、水源开关,进行必要的卫生清扫,关闭门窗,确保实验室整洁、安全。
2.整理实验记录,作出实验结论,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一)实验报告是报告人实际操作、观察和独立思考的结果,报告内容应实事求是,文字、图表应力求准确、简明,按时送交指导教师评阅。
(二)实验报告的书写1.实验方法、步骤,一般可不做描述。
《体育保健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大纲
![《体育保健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be6c216f111f18583d05a84.png)
《体育保健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大纲一、教学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体育保健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实训课。
课程任务:使学生了解社会体育工作实际,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关于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能力。
增强学生对社会体育工作的适应能力和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光荣及责任感。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从事社会体育的管理、组织方法。
2、掌握学校体育教学的方法和过程。
3、掌握各项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4、掌握项目的指导方法运用。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
3、提高学生指导社会体育锻炼的能力。
4、提高学生组织、裁判竞赛活动的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课程概述教学要求:1、了解综合实训的目的、任务2、掌握综合实训工作的内容、步骤教学内容:1、综合实训工作的目的、任务2、综合实训工作的内容、步骤3、综合实训工作的组织管理教学重点:综合实训工作的内容。
第二章综合实训内容的组织、方法、要求教学要求:掌握综合实训的方法、要求教学内容:1、健身教育实训的组织、方法、要求2、健身项目指导实训、的组织、方法、要求3、健身竞赛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实施实训的组织、方法、要求4、推拿按摩实训的组织、方法、要求5、人体测量评价与运动处方实训的组织、方法、要求教学重点:实训内容的具体方法四、实践教学内容和要求项目一健身教育教学要求:1、掌握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
2、提高健身指导的能力3、培养健身指导、市场开发、教学的基本能力。
教学内容:1、大学体育课教学2、健身人群指导3、健身市场调查、开发教学重点:体育实践课教学项目二健身项目指导教学要求:1、提高组织群众体育锻炼的能力。
2、掌握指导群众体育锻炼的方法。
教学内容:1、校内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的锻炼指导工作2、社区体育锻炼网点的体育锻炼指导工作3、校内外群众体育锻炼项目的赛事组织、开发工作教学重点:对锻炼人群的锻炼方法的指导工作。
--《体育保健学》实践教学指导书
![--《体育保健学》实践教学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9392aae580216fc710afd48.png)
《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体育保健学》课程实践教学指导书主编:刁军辉丁宁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1 3 年10 月目录《1》实训目的或目标*************---------------- 第3页《2》任务及要求*************---------------- 第3-4页《3》实训设备*************---------------- 第4页《4》项目安排*************---------------- 第4-5页《5》实训基本操作方法、要点*******---------------- 第5-29页《6》实训考核标准及方式**********---------------- 第29页《7》实训报告要求*************---------------- 第29-30页《8》习题*************---------------- 第30页《9》安全规范或其它注意事项*********---------------- 第30-31页一、实训目的或目标体育保健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实训课是体育保健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要求是:1.通过实训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保健学实训的基本操作技术,验证课堂教学中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学生体育保健实际工作能力。
2.通过实训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及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指导运动训练、组织竞赛以及开展科研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二、任务及要求1.本课程以基础实训为主,兼有综合实验,设计性实训。
开课时,任课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实训守则及实训室安全制度等。
2.实训前学生必须认真预习本次课实训指导内容,了解实训目的、原理、要求、内容、操作和注意事项,并结合实训内容,复习有关理论知识,做到充分理解。
《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大纲
![《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3786f7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d.png)
《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ports Hygiene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类必修课适用专业:运动训练本开课学期:4是否独立开课:否一、学时学分总学时:48总学分:3实验时数:8学时实验学分:二、实验目的和作用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保健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验证教学中所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体育保健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指导课余训练和竞赛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三、实验原理及课程简介体育保健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体育运动参加者适宜于参加何种运动、大运动量时量的调控,运动者运动过程中机能状态的好坏,都必须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才能做到科学、客观,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因此,本课程的实验设计,选择了在运动前运动处方所需的数据,对运动过程中有关的心肺功能的简单而实用的指导,以及运动后恢复期的有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合人体机能状况与客观环境,作为实验对象,为改善机体的机能状况和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制造有利的因素。
通过这些实验操作的练习,一方面可为今后深化学习提供基本的操作练习,另一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系都极其重要。
四、实验基本要求通过这些实验操作的练习,一方面为今后深化学习提供基本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一)充分预习充分而又认真的预习,是做好实验的重要环节,预习过程应当弄清实验的目的、内容、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并根据学习的知识,初步估计这一实验的预期结果,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二) 认真操作学生进入试验室必须严守试验室规则,接受老师的指导,按照实验指导的操作方法进行实验,同时必须认真观察实验过程的每一现象,注意心肺功能指标在运动负荷实验前、中、后的各种变化,如实记录为实验结果的分析提供依据。
(三)细心整理实验结束后,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书写实验报告。
《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
![《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9ee446c011ca300a6c390e4.png)
《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院系:专业:班级:二0 年月日实验一人体一日需热量计算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成绩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仪器和器材四、实验方法和步骤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体表面积cm2=0.0061 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一般情况下,成年男子每千克体重1小时的基础代谢所消耗的热能为4.185kg,女性比男性的低5%。
老年人比成年人低10-15%在正常情况下,基础代谢有10-15%的波动。
实验二包扎与止血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成绩一、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包扎与止血及临时处理方法,并能熟练其操作。
二、实验原理1.减少局部的血流量2.减慢局部血液的流动速度三、实验仪器和器材.冷敷用品(冰袋)棉垫或绷带卷,黏胶和健合包三角巾,止血带,急救药品,消毒敷料,清洁的手巾。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判断出血的类型和出血部位,选择治学方法(1)冷敷:一般用冷敷或冰袋于损伤局部。
常与加压包扎和抬高伤直脚法。
(2)抬高伤直肢法:将受伤肢体抬高于心脏,使出血部位压力降低,常在绷带加压包扎后使用(3)加压包扎止血法:先用天菌纱布覆盖压迫创口,在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4)加垫屈肢止血:前臂,手和小腿,足出面,但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将棉垫或绷带卷放在肘,膝关节窝上,屈曲小腿或前臂,用绷带做“8”字缠好。
(5)直接指压止血法:用消毒散敷料等盖在伤口处,再进行指压止血,用手指指腹直接压迫止血动脉的近心端2.根据出血部位选择包扎法:(1)环形包扎法,适用于头额部,手腕和小腿下不等半圆细匀部位(2)螺形包扎法,用于上臂,大腿下段和手指等粗细相差不多的部位(3)转形包扎法:用于前臂,大腿和小腿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不论用以上几种方法止血,只要将面止住就是止血成功,止血完毕,需让伤员注意休息,最好方法是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2.若用以上方法都无法将血止住,则应以最快的速度到最近医院进行治疗实验三心肺复苏术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成绩一、实验目的掌握心肺复苏术,能熟练进行单人操作二、实验原理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使呼吸血液循环得意恢复,挽救生命三、实验仪器和器材心肺复苏模拟人,无菌纱布四、实验方法和步骤一.熟悉心肺复术模拟人模型二.心肺复苏术《1》人工呼吸法1.病员仰卧,松开衣服,消除口腔内异物2.急救者使患者头后仰,手指捏住病人鼻孔,另一手托起下颌3.深呼吸一口气,张嘴,用双唇封住病人的嘴外唇,吹气4.每隔5S吹一口气,12-16次/min频率进行,知道患者恢复《2》胸外心脏按压1.病人压我于硬板床或地上,急救者以一手掌按胸骨,另一手重叠节奏性按压下陷3-4CM2.60-80次MIN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做完上述操作,如果病人回复自主呼吸,则急救成功,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如果还是昏迷不醒,即观察其呼吸,若呼吸停止,心跳停止,且瞳孔角膜对光黄色,可送医院处理实验四常见运动损伤检查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成绩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肩袖损伤,肘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检查治疗方法二、实验原理1望诊2.触诊3.检查自动:被动和抗阻运动4.测量长度,围度,角度,力量三、实验仪器和器材诊断度,皮尺,量角器,有关揭破学运动损伤的挂图,模型四、实验方法和步骤肩袖损伤:急性诉讼农行时应将上臂外展30度,固定并适应休息。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书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bc0a14ea8956bec0975e343.png)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人体一日需热量的测定内容:详细观察记录人体一天(24h)中,各项活动的内容和时间(以min计),然后归类相加,查表找出每项活动单位时间的热能消耗值,与该项活动的时间相乘,即得出该项活动的热能消耗量。
将全天各项活动的热能消耗量相加,再乘以体重或体表面积,即得出人体一天活动的热能消耗量。
要求: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活动观察计算的基本方法,对人体一日需热量进行测定。
实验二:30s30次蹲起内容:让受试者进行定量负荷运动,测定运动前后的心率及恢复情况,以判定心血管功能状况。
要求: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
使学生掌握30s30次蹲起的测试和评定方法。
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和台件数:实验三:肌力测试及体脂测定内容:用握力计测试前臂和手部肌肉静止用力的水平。
用皮褶厚度测量来评定人的胖瘦和推算全身脂肪量。
要求: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
要求学生学会握力和皮褶的测定方法和评价标准。
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和台件数:实验四、止血、包扎。
(一)止血的操作方法1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全身主要浅表动脉的体表位置并能准确定位,熟练掌握操作指压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2 实验原理利用止血带、指压法和加垫屈肢法来压迫出血部位的血管和表浅动脉临时止血救命。
3 实验器材卷轴绷带、三角巾、橡皮止血带、医用橡皮膏、剪刀。
4实验内容4-1、全身主要浅表动脉的体表定位和指压止血法4.1.1颞浅动脉压迫止血法在耳屏前方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向颞骨面。
此法用于同侧头额、欺部的临时止血。
4.1.2颌外动脉压迫止血法在下颌角前约1.5cm处,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在下颌骨上。
此法用于I司侧面部出血的临时止血。
4.1.3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外缘,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向后内正对第一肋骨压迫。
此法用于同侧肩部和上臂出血的临时止血。
4.1.4肱动脉压迫止血法使患臂稍外展外旋,在肱二头肌内缘中点处摸到搏动后,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将该动脉压迫于肱骨上。
体育保健实验教学大纲
![体育保健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7470100763231126edb1194.png)
《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目的和任务:体育保健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通过理论课的系统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体育保健学各种理论,已经了解到常用的急救方法、各种按摩的手法,各组织器官的损伤检查方法以及常见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
通过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和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体育保健学的基本操作技术,验证课堂教学中所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学生体育保健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指导运动训练、组织竞赛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独立设课(三)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四)开设学期及学时数:第四学期, 20学时。
二、实验项目列表三、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实验一人体形态测量1.实验目的:学习人体测量各指标的意义和测量方法,掌握人体测量的操作方法;学习生长发育水平和身体成分的评价方法。
2.实验原理:人体姿势是评价生长发育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
正常的姿势不仅表现出健康的精神面貌,给人以优美的感觉,还使身体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处于最佳的省力状态,减轻肌肉韧带的张力,减少疲劳,有利于运动能力的发挥。
不正确的姿势会增加肌肉韧带的负担,影响骨骼的发育和循环、呼吸、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3.实验器材与器具:皮尺、游标卡尺、血压计、身高体重计、皮褶厚度计。
实验二足弓检查1.实验目的:掌握足弓的测量方法,根据足迹和划出的线条之间的关系,评定足的形状2.实验原理:足弓是人类直立行走后的产物。
足弓的高低跟人类直立,行走、奔跑、跳跃的能力有直接关系。
学习测定和评价足弓的方法,在青少年自身保健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3.实验器材与器具木板(比两足掌稍大),粉笔,方瓷盆,药棉,白纸;10%亚铁氰化钾溶液,10%三氯化铁溶液。
实验三按摩的基本手法1.实验目的能正确掌握按摩的基本手法,体会按摩手法的功力,即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和渗透。
X X X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X X X实验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ed1b92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c.png)
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040207T103 学时:6 开课学期:五 适用专业:休闲体育课程简介: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保健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验证课堂教学中所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学生体育保健实际工作的能力。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社会体育指导、组织竞赛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一、实验项目设置及学时分配二、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项目1:拔火罐技术实习1、教学内容介绍拔火罐技术的作用、方法、临床应用、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注意事项。
2、教学目标(1)了解拔火罐技术的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
(2)熟悉拔火罐技术的方法。
(3)掌握拔火罐技术的临床应用。
实验项目2:包扎技术实习1、教学内容介绍包扎技术的基本知识、常用4种包扎方法的基本技能、特点、注意事项。
2、教学目标课程属性:必修(学科专业基础课) 学分:0.5(1)了解包扎技术的基本知识。
(2)熟悉包扎技术的特点、注意事项。
(3)掌握4种包扎方法的基本技能。
实验项目3:心肺复苏技术实习1、教学内容介绍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技术的基本知识、操作技能。
2、教学目标(1)了解真死和假死的判断。
(2)熟悉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技术的基本知识。
(3)掌握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技术的操作技能。
实验项目4:常见理疗和康复方法实习1、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理疗和康复方法的机理、常用仪器以及使用方法。
2、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理疗和康复方法的机理。
(2)熟悉理疗和康复方法的常用仪器。
(3)掌握常见理疗和康复仪器的使用方法。
三、考核方式及要求本课程共36学时,6学时实验,属于课程内实验,考核成绩为IOO分,实验考核成绩按10%的比例记入课程总成绩。
实验考核成绩采用期末实验成绩与平时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式给出。
其中期末实验成绩占70乐平时成绩占30机期末实验成绩则由口试(或笔试)和操作考核来综合评定;平时实验成绩根据学生实验课出勤、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实验态度、实验能力等情况确定。
《体育保健学》教案
![《体育保健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95875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4.png)
《体育保健学》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体育保健学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 学时:32学时4. 学分:2学分5. 适用对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二、教学目标1. 理论目标:使学生掌握体育保健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2. 实践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体育保健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实践技能。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体育保健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3. 运动心理学基础知识4. 运动营养学基础知识5. 体育保健实践技能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保健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等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体育保健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体育保健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体育保健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30%。
3. 实践技能考核:考察学生的体育保健实践技能,占总评的40%。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体育保健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占总评的1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体育保健学》,作者:,出版社:体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4年。
2. 辅助教材:《运动生理学基础》,作者:,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4年。
3.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期刊、论文、在线课程等。
4. 实践器材:体育保健实践所需的器材,如测量仪器、营养补充品等。
七、教学安排1. 第1-4周:体育保健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第5-8周: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
3. 第9-12周:运动心理学基础知识。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书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660649ca58da0116c174993.png)
《体育保健学》课程实验指导书课程名称:体育保健学实验学时:12适应专业:休闲体育承担实验室:体育保健实验室一、实验目的和任务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课程知识内容,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与记忆。
本实验课的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体育保健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掌握其基本技能和方法,包括人体测量、机能检查的常用方法及评定,按摩操作、急救技术、康复方法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三、参考资料(1)曲绵域等.实用运动医学[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体育保健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年四、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一、姿势检查学时:2学时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姿势检查的方法器材:脊柱弯曲测量仪、悬垂仪、骨盆测量计、墨水、方盘内容:脊柱形状检查;胸廓形状检查;腿的形状检查;足弓形状检查二、心血管系统机能检查学时:2学时目的:功能试验器材:血压计、听诊器、秒表内容:一次机能试验三、按摩(基本手法)学时:2学时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撑握按摩的基本手法器材:爽身粉内容:推摩、擦摩、揉法、揉捏、搓法、按压、叩打、抖动、运拉四、按摩(身体各个部位按摩)学时:2学时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撑握全身各部位按摩的基本手法器材:爽身粉内容:全身各部位按摩手法五、急救技术学时:2学时目的:掌握基本急救技术器材:绷带、止血带内容:绷带包扎法;外出血止血法六、常见运动损伤的检查学时:2学时目的: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检查方法器材:按摩床内容:肩痛弧试验、踝关节前抽屉试验、膝关节过伸试验、膝关节过屈试验、浮髌试验、韧带紧张试验、膝关节外翻应力试验、麦氏实验考核内容及办法:实验报告形式。
体育保健实验指导-28页精选文档
![体育保健实验指导-28页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5e7a3d6856a561252d36ffa.png)
实验一健康检查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一、实习内容:询问伤病史和运动史;一般健康检查二、实验目的:通过实习,初步掌握体检中问诊的内容、健康检查部分项目的操作方法和分析评定。
三、实验方法与要求: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将自身作为被检查者,所得数据填入报告书)。
力求做到结果客观,分析评定准确。
1、既往病史:病名:病因:时间:治疗概况:痊愈情况:目前对生活、工作、运动的影响程度:家族病史:月经史(对女生填写):月经初潮年龄:经期表现类型:2、运动史:曾锻炼或训练的项目:年限:最好成绩:运动性伤病情况:目前从事专项及身体情况:3、基本健康指标:脉搏:次/分钟血压:/毫米汞柱其它:(以往体检中所述心脏形态、心脏杂音、心脏节律、心电图等):实验二形态测量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一、实验目的:身体形态的测量是研究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体质水平、营养状况和运动员选材必不可少的方法手段。
通过实习,初步掌握体检中姿势检查和形态测量的内容、操作方法和分析评定。
二、实验内容:人体姿势检查、形态测量三、实验仪器:身高坐高计,体重秤,小皮尺,皮褶厚度计,测径规,线坠、直尺、足弓足长计、钢尺、脊柱测量仪四、实验方法: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将自身作为被检查者,所得数据填入报告书。
)力求做到结果客观,分析评定准确。
受试者测试前应保持安静状态。
1.直立姿势检查:正面观:正常:双足内侧弓对称、髌骨位于正前面、双腓骨头及骨盆同高、肋弓对称、肩峰同高、斜方肌发育对称、肩锁和胸锁关节等高对称、头颈直立、咬合正常。
后面观:正常:跟骨底与跟腱在同一条与地面垂直线上、双侧内踝在同一高度、胫骨无弯曲、双侧腘窝在同一水平线、股骨大转子和臀横纹同高、双侧骨盆同高、脊柱无侧弯、双侧肩峰及肩胛下角平行、头颈无侧倾或旋转。
两横一竖。
2.脊柱形状检查:2.1 脊柱前后弯曲测量测量仪器:脊弯测量计。
测量方法:令受试者立于测量计底板,足跟、骶部及背部紧靠立柱。
测试者方于侧方,首先观察其耳屏、肩峰、大转子三点是否在同一垂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指导书
课程名称:体育保健学
适用专业:体育市场开发方向学时数:18
执笔人:
审定人:
一、实训总目标
体育保健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保健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验证课堂教学中所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学生体育保健,实际工作的能力。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大众体育教学、指导休闲运动训练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二、实训内容和时间进程安排表
三、实训项目
(一)包扎;止血
1、实训目的
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绷带、三角巾包扎的基本要领和包扎技术。
2、学时
4学时
3、实训条件
硬件:绷带
地点:校内实训
4、实训内容
绷带、三角巾包扎的基本要领和包扎技术。
5、实训步骤
绷带包扎的基本要领和包扎技术。
三角巾包扎的基本要领和包扎技术。
6、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
2人一组,互相操作。
教师给予点评。
完成实验报告,谈体会并作自我评价打分。
(二)心肺复苏术
1、实训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正确掌握心肺复苏术,并能熟练进行单人、双人操作。
2、学时
8学时
3、实训条件
硬件:心肺复苏模拟人、无菌纱布、酒清棉球、镊子等。
地点:校内实训
4、实训内容
在某些意外情况下,人体发生心跳、呼吸突然中止后会造成血液循环的停止。
脑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一般在血液循环停止后4-6min大脑即发生严重损害,甚至不能恢复,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心肺复苏术。
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使呼吸血液循环得以恢复挽救生命。
现场心肺复苏术主要为徒手操作,在许多场合下这是唯一实用的有效方法。
5、实训步骤
(一)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听心肺复苏模拟人的使用讲解,熟悉并明确使用方法。
(二)人工呼吸术:
在畅通呼吸道后要立即判断病人有无呼吸,抢救者将脸贴近病人的口鼻,感受有无气息进出,同时眼睛侧视病人胸部,观察其有无起伏。
若都无反应则说明病人没有呼吸,要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将病人放置成复苏体位,即病人仰卧,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用仰头举颌法开放病人气道:抢救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颌角处,抬起下颌,在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和口部张开的位置下进行。
操作时用按于病人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孔;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紧贴病人的口(要将病人的口全部包住,若条件许可可先用一块无菌纱布盖住病人的口),快而深地向病人口内吹气,直至病人胸部上抬。
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放松捏鼻的手指,以便病人从鼻孔出气,轻轻抬起头部,眼观病人胸部,同时吸入新鲜空气,准备下一次人工呼吸。
每次收入的气量约为800—l 200 mL,注意心肺复苏模拟训练器的提示与评价。
(三)心脏复苏术
在判断病人没有脉搏后,就应立即淮备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病人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平地上,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然后抢救者应快速找到按压的部位:首先以食指、中指并拢沿病人肋弓处向中间滑移,在两侧助弓交点处寻找胸骨下切迹(剑突处),以此作为定位标志,然后将食指和中指的两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即为按压区。
将手掌根重叠放在另一手背上,使手指不要接触胸壁,抢救者双臂应伸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按压的频率为60一80次/min,对于成年病人按压深度为3—4cm。
(四)单人与双人心肺复苏术
单人进行心肺复苏术:遵循上述步骤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然后进行15次胸外心脏按压,即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是2:15,如此反复进行,直到专业医务人员赶到。
双人进行心肺复苏术:遵循上述步骤,—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另一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此法要求两人必须协调配合,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5:l或4:1。
6、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
每人须完成单人或双人心肺复苏术。
完成实验报告。
(三)按摩基本手法
1、实训目的
能正确掌握按摩的基本手法、体会手法的功力,即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熟
悉人体主要穴位
2、学时
6学时
3、实训条件
硬件:人体经络穴位模型、按摩床等。
地点:校内实训
4、实训内容
按摩主要是凭借术者的双手(及身体的其他部位或器械),采用专门的手法,在中西医理论的指导下,作用于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通过机械、神经、体液的刺激和调节,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以达到调理人体功能,防治伤病为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
5、实训步骤
推法:用手或掌等部分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推法。
擦法: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紧贴在皮肤上,作来回直线的摩动为擦法。
揉法: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作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以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的手法为揉法。
揉捏法: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手成锥形,将全掌及各指紧贴于皮肤上,作环形旋转的揉捏动作,边揉边捏边作螺旋形地向心方向推进的手法为揉捏法。
搓法:用双手挟住被按摩的部位,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地搓动的手法为搓法。
按法:用指、拿、肘或肢体的其他部分着力,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压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时间(约30s),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的手法为按法。
摩法:用示指、中、环指指面或手掌面着力,附着于被按摩的部位上。
以腕部连同前臂,作缓和而有节奏的环形抚摩活动的手法为摩法。
拍击法:用手掌或手的尺侧面等拍击体表的手法为拍击法。
常用的有拍打法、叩击法和切击法。
抖法:肢体抖动法时,用双手或单手握住肢体远端,微用力作连续小幅度的上下快速抖动。
运拉法:用一手握住被按摩者关节远端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近端肢体,在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内作被动性的运动的手法为运拉法。
拿法: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指面着力,作相对用力,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进行有节律的提拿揉捏为拿法。
滚法: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小指、环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附着于一定部位上。
通过腕关节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持续不断地作用于被按摩的部位上,此为滚法。
刮法:拇指屈曲,用指甲(也可用硬币、匙等代替)在病变部位作单方向的匀速刮动的手法为刮法。
掐法:用手指指端或指甲缘着力,切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用持续或间断的力垂直向下按压的手法为掐法。
弹筋法:用拇指与示、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指腹将肌肉或肌腱速提速放的手法为弹筋法。
拨法:用双手的拇指指端陷压于一定部位上,适当用力作与韧带或肌纤维垂直方向来回拨动的手法为拨法。
理筋法:用拇指指腹压迫伤部,顺着肌纤维、韧带或神经行走的方向缓慢移动,以顺理其筋
的手法为理筋法。
6、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
每人须完成按摩手法练习。
完成实验报告。
四、考核成绩评定办法(一)随堂操作考核70%
(二)试验报告成绩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