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地》“着”字读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着”字读音辨

《小学语文》杂志2008年第5期“备课之窗”刊有《“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着”字怎么读》一文,该文作者历岗先生在回答老师们的疑问时,十分肯定地指出“着”字在此处读“zhuó”。对此观点,笔者不能表示赞同。笔者认为,“着”字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应该读作“zháo”,理由如下:

一、“着”在这里是“挨着了”的意思,着重强调最后的结果。《现代汉语词典》在“着”的两个读音“zháo”和“zhuó”后面都有“接触、挨上”这一义项,从字面上看这两个义项好像是一样的,但通过义项后面的所举的例子,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其中一些细微的区别的。

“着(zháo)”的第一义项“接触、挨上”后所举的例子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着(zhuó)”的第二义项“接触、挨上”后所举的例子有“附着”“着陆”“不着边际”。我们不妨再来认真比较一下各自的例子:

1.“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意思就是:上面挨不着天,下面不着地(上面

没挨着天,下面没挨着地),“着”强调的就是一种结果——挨着了或没挨着、挨不着。

2.“附着”的意思是较小的物体黏着在较大的物体上;“着陆”的意思是(飞机等)从空中到达陆地;“不着边际”的意思是形容言论空泛,不切实际,离题太远。这三个例子强调的不仅仅是结果,而更强调“着(zhuó)”的过程:“附着”就有一个“黏着”的过程;“着陆”就有一个“到达”的过程;“不着边际”肯定有一个“言论空泛”的过程,不然,一两句话是不可能给人以“不着边际”之感的。

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个题目中,作者强调的是“同时挨着了地”这一结果,而非过程。由此可见,“着”在此处应读“zháo”。

二、“着(zháo)”表现的是一种自然状态,即在没有其他任何外力作用下自然形成的状态;“着(zhuó)”表现的并非自然状态,而是一种在其他外力作用(尤其是人为作用)下所达到的状况。“着陆”便是人驾驶着飞机(或

其他飞行器)使其从空中到达陆地,而飞机一旦失去人的控制,从空中落到地面上,是不能称其为“着陆”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强调的正是一种自然状态,非人力所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全世界的人们信服伽利略的观点。从这个角度看,“着”在此处只能读“zháo”。

三、“着(zháo)地”与“着(zhuó)陆”的运动轨迹是不一样的。很多老师将“着地”读作“zhuó地”,受“着陆”这个词语的影响很大。《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着陆”一词时还特地强调了是“(飞机等)” 从空中到达陆地,联系前面讲到的第二点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我们还可以判断出“着(zháo)地”与“着(zhuó)陆”的运动轨迹是不一样的:“着(zháo)地”的物体因无其他外力作用,只受地球重力影响,因而运动轨迹是垂直下落的;“着(zhuó)陆”过程中,物体因有外力作用,所以其运动轨迹不是垂直下落的,像飞机着陆的轨迹就是一条与地面相切的弧线。

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中的“着地”也的确应该读作

“zháo地”。

四、从语体色彩上看,“着地”也应当读“zháo地”。历岗先生在文中说,“读zháo带有口语色彩;读zhuó带有书面色彩”,笔者对此表示赞同。但问题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究竟是“口语”还是“书面语”呢?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认识是必须要首先纠正的——很多老师误以为“书面记录的语言就一定带有书面语色彩”——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书面记录的语言”也可以是人们的“口头语”而带有“口语色彩”。《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就是一篇“口语色彩”较浓的文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除了出现在课题中,还出现在文章最后一段:“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句话不管是否出自人们的“口头语”,但都极具“口语色彩”。那么,“着”在这里读作“带有口语色彩”的“zháo”,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综上所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着”应该读zháo,而非zhu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