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章末检测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优化总结
章末过关检测
高考真题演练 章末过关检测
2
上 页
下 页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13.6 (2)当 n=1 时, 能量值为 E1= 2 eV=-13.6 eV; 1 -13.6 当 n=2 时,能量值为 E2= 2 eV=-3.4 eV; 2 -13.6 当 n=3 时,能量值为 E3= 2 eV=-1.51 eV. 3 能发出光谱线分别为 3→2,2→1,3→1 共三种,能级 图如图 18-1 所示.
上 页
下 页
高考真题演练
章末过关检测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例2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已知氢原子的电子轨道半径为 r1=0.528×10 10 -13.6 m,量子数为 n 的能级的能量值为 En= 2 eV. n (1)求电子在基态轨道上运动的动能; (2)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 n=3 的激发态,画一张 能级图, 在图上用箭头标明这些氢原子能发出哪几种 光谱线; (3)计算这几种光谱线中最短的波长. (静电力常量 k=9×109 N· 2/C2 ,电子电荷量 e= m - - 1.6×10 19 C,普朗克常量 h=6.63×10 34 J· s,真空 中光速 c=3.00×108 m/s)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第十八章
本章优化总结
上 页
下 页
高考真题演练
章末过关检测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知识网络构建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上 页
下 页
高考真题演练
章末过关检测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第一章 章末检测试卷(一)
章末检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9·泰州高二月考)下列能层中,包含f能级的是()A.K能层B.L能层C.M能层D.N能层考点能层与能级题点能层与能级的表示方法及数量关系答案 D解析K能层是第一能层,只有1s能级;L能层是第二能层,有两个能级,即2s和2p;M 能层是第三能层,有三个能级,即3s、3p、3d;N能层是第四能层,有四个能级,即4s、4p、4d、4f。
根据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只有能层序数≥4的能层才有f能级。
2.(2020·河南林州一中高二月考)下列有关“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各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按p、d、f的顺序分别为3、5、7B.只有在能层、原子轨道、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及电子的自旋状态都确定时,电子的运动状态才能被确定下来C.原子核外可能有两个电子的运动状态是完全相同的D.原子轨道伸展方向与能量大小无关考点原子结构的综合题点原子结构的综合答案 C解析各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按p、d、f的顺序分别为3、5、7,s轨道是球形的,故A正确;电子的运动状态由能层、能级、电子云的伸展方向以及电子的自旋状态决定,所以在能层、能级、电子云的伸展方向,以及电子的自旋状态确定时,电子的运动状态才能确定下来,故B正确;根据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原子核外不可能有两个电子的运动状态是完全相同的,故C错误;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其能量越大,则p原子轨道电子的平均能量随能层的增加而增大,所以电子云伸展方向与能量大小无关,故D正确。
3.下列有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A.铍原子:B.碳原子:C.氯原子:D.铝原子:考点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题点电子排布图的书写与判断答案 C解析A项,铍原子的最外能层的电子排布图为,错误;B项,2p能级上的电子排布违反洪特规则,错误;C项氯原子的最外能层的电子排布图为,正确;D项,根据能量最低原理,3s轨道的能量低于3p轨道,则电子先排满3s轨道,才能排3p 轨道,所以该电子排布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错误。
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章末习题高二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
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章末习题一、单选题(共10道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B.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放出能量,产生发射光谱C.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D.自然界中的原子都是基态2.下列能层中,不包含d 能级的是A.2B.4C.5D.63.原子中运动的电子有两种相反的自旋状态,若一种自旋状态用+12表示,与之相反的用-12表示,称为电子的自旋磁量子数。
对于基态的氧原子,其价电子自旋磁量子数的代数和为A.+12或-12B.0C.1或-1D.+32或-324.下列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①1s22s22p3①1s22s22p33s23p3①1s22s22p5①1s22s22p33s23p2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5.在核电荷数为25的Mn的价层电子排布中,处于基态的是A.B.C.D.6.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的s区全部是金属元素B.元素周期表的d区包含所有的过渡元素C.过渡元素包括d区、f区、ds区的元素D.ds区元素不都是副族元素7.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①1s22s22p63s23p3;①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①>①>①B.原子半径:①>①>①D.最高正化合价:①>①>①8.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
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A.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B.元素Y是①A族的元素C.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D.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9.一种可用作半导体掺杂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图所示。
已知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
2021高中物理 第三章 原子核 章末检测卷(教科版选修3-5)
章末检测卷(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22·新课标Ⅱ·35(1)改编)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科学试验起到了格外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________.A.密立根通过油滴试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B.贝克勒尔通过对自然放射现象的争辩,发觉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别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试验证明白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E.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试验,发觉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答案ACE解析密立根通过油滴试验,验证了物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某一值的整数倍,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选项A 正确.贝克勒尔通过对自然放射现象的争辩,明确了原子核具有简洁结构,选项B错误.居里夫妇通过对含铀物质的争辩发觉了钋(Po)和镭(Ra),选项C正确.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试验证明白原子的核式结构,选项D错误.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试验,说明白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并测出了粒子的比荷,选项E正确.2.(2022·新课标Ⅰ·35(1))关于自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全部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力气最强E.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答案BCD解析自然界中绝大部分元素没有放射现象,选项A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只与原子核结构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选项B、C正确;α、β和γ三种射线电离力气依次减弱,穿透力气依次增加,选项D正确;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不能同时发生α和β衰变,γ射线伴随这两种衰变产生,故选项E错误.3.能源是社会进展的基础,进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 A.31H+21H→42He+10n是核聚变反应B.31H+21H→42He+10n是β衰变C.235 92U+10n→144 56Ba+8936Kr+310n是核裂变反应D.235 92U+10n→140 54Xe+9438Sr+210n是α衰变答案AC解析β衰变时释放出电子(0-1e),α衰变时释放出氦原子核(42He),可知选项B、D错误;选项A中一个氚核和一个氘核结合成一个氦核并释放出一个中子是典型的核聚变反应;选项C中一个U235原子核吸取一个中子,生成一个Ba原子核和一个Kr原子核并释放出三个中子是典型的核裂变反应.4.原子核A Z X与氘核21H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由此可知()A.A=2,Z=1 B.A=2,Z=2C.A=3,Z=3 D.A=3,Z=2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核反应方程.由题意可知核反应方程为A Z X+21H→42He+11H,反应过程中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由此可推断A=3,Z=2,选项D正确.5.科学家发觉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32He(氦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平安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32He+32He―→211H+42He.关于32He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B.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C.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D.目前核电站都接受32He聚变反应发电答案 B解析该聚变反应释放了能量,是由于发生了质量亏损,A、C错;该聚变反应产生了新原子核11H,B对;目前核电站都是用重核裂变发电而不是用轻核聚变,D错.6.原子核聚变可望给人类将来供应丰富的洁净能源.当氘等离子体被加热到适当高温时,氘核参与的几种聚变反应可能发生,放出热量.这几种反应的总效果可以表示为621H―→k42He+d11H+210n+43.15 MeV由平衡条件可知()A.k=1,d=4 B.k=2,d=2C.k=1,d=6 D.k=2,d=3答案 B解析依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鲁科化学选修性必修2章末综合测评1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Word版含解析
章末综合测评(一)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对核外电子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电子的运动与行星相似,围绕原子核在固定的轨道上高速旋转B.能量低的电子只能在s轨道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总是在f轨道上运动C.电子层数越大,s轨道的半径越大D.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其能量不相同C [电子的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也不能描画出它的运动轨迹,A 错误;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取决于电子层数和原子轨道的形状两个因素,不能单从原子轨道的形状来判断,例如7s轨道的能量比4f轨道的能量高,B错误;相同类型的原子轨道,电子层序数越大,能量越高,电子运动的区域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C正确;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其能量相同,D错误。
]2.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AB 2型的离子化合物,则A、B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分别为()A.n s2n p2和n s2n p4B.n s1和n s2n p4C.n s2和n s2n p5D.n s1和n s2C [由A和B为主族元素,且两者能形成AB2型的离子化合物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ⅦA族元素,故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 s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 s2n p5。
]3.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 m+和Y 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小于YB.X和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C.电负性:X〉YD.第一电离能:X<YD [X m+和Y 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位于Y的下一周期,原子半径:X>Y。
X比Y更易失电子,第一电离能:X<Y,电负性:X<Y.X与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4.下列关于电离能和电负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Mg〉AlB.硅的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均大于磷C.锗的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均小于碳D.F、K、Fe、Ni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FB [Mg的3s能级上有2个电子,处于全充满状态,较稳定,所以Mg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Al的第一电离能,A项正确;硅的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均小于磷,B项错误;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锗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都小于碳,C项正确;F、K、Fe、Ni四种元素中F 的电负性最大,D项正确。
2020-2021鲁科版化学第二册章末综合测评1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二册章末综合测评1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含解析章末综合测评(一)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某元素原子R的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质量数为34,则原子核的中子数为()A.32B.20C.16 D.18D[某元素原子R的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所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34-16=18.] 2.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错误!Ti和错误!T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错误!Ti和错误!Ti中均含有22个中子B.错误!Ti和错误!Ti质子数相同C.错误!Ti和错误!Ti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同位素D.错误!Ti和错误!Ti化学性质不同B[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错误!X中的Z表示质子数,A 表示质量数,所以错误!Ti和错误!Ti的中子数分别为26、28,故A 错误;错误!Ti和错误!Ti质子数都为22,故B正确;错误!Ti和错误!Ti质量数不同,但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C错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同位素的电子排布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故D错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Cl、Br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B.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C.卤素按F、Cl、Br、I的顺序,其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大起主要作用D.砹是第6周期的卤族元素,根据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知,砹单质易溶于水,难溶于CCl4C[A项,F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Br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8,所以错误;B项,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根据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最高价含氧酸而不是无氧酸)的酸性强弱比较,所以错误;C项,电子层数增大导致原子半径增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减弱,因此电子层数增大是非金属性减弱的主要原因,所以正确;D项,由碘单质微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可知,砹单质微溶于水,易溶于CCl4,所以错误。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章末综合测评鲁科版选修3【精品】
章末综合测评(一) 原子结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为揭示原子光谱是线性光谱这一事实,玻尔提出了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理论。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这一理论的是( )A.电子绕核运动具有特定的半径和能量B.电子在特定半径的轨道上运动时不辐射能量C.电子跃迁时,会吸收或放出特定的能量D.揭示了氢原子光谱存在多条谱线【解析】玻尔理论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但却没有解释出氢原子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分裂为多条谱线,所以D是错误的,A、B、C是玻尔理论的三个要点。
【答案】 D2.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I1(P)>I1(S)B.离子半径:r(Al3+)>r(O2-)C.能量:E(4s)>E(3d)D.电负性:K原子>Na原子【解析】同周期第一电离能ⅤA族元素大于ⅥA族元素,A正确。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半径,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B不正确。
能量E(4s)<E(3d),C不正确。
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D不正确。
【答案】 A3.下列轨道表示式能表示氧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解析】氧原子共有8个电子,C有10个,D有7个,都错。
B不符合洪特规则,也错。
【答案】 A4.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是3s23p4,则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2周期ⅣA族B.第3周期ⅣA族C.第4周期ⅡA族D.第3周期ⅥA族【解析】由价电子构型为3s23p4可知为硫,故D正确。
【答案】 D5.以下对核外电子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子的运动与行星相似,围绕原子核在固定的轨道上高速旋转B.能量低的电子只能在s轨道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总是在f轨道上运动C.电子层数越大,s轨道的半径越大D.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其能量不相同【解析】电子的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也不能描画出它的运动轨迹,A错误;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取决于电子层数和原子轨道的形状两个因素,不能单从原子轨道的形状来判断,例如7s轨道的能量比4f轨道的能量高,故B错误;相同类型的原子轨道,电子层序数越大,能量越高,电子运动的区域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C正确。
化学高一下必修二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1.原子核外电子是有规律地进行排布的,它们分层排布在K、L、M、N、O……层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识记】A.K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只能是2个B.K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可以超过2个C.L层上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D.最外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可以超过8个2.下表符号中“2”的含义正确的一组是( ) 【识记】3.氢化锂能量,被广泛应用在火箭推进剂和核反应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理解】A.LiH、LiD、LiT互为同素异形体B.LiH、LiD、LiT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C.H、D、T之间互称为同位素D.LiH、LiD、LiT在反应中常作氧化剂4.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可发生反应:RO-3+5R-+6H+===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运用】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B.RO-3中的R元素只能被还原C.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D.1 mol RO-3参与该反应转移5 mol 电子5.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有如下叙述:①元素周期表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工具;②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新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③利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预言新元素;④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指导寻找某些特殊的材料。
其中正确的是( ) 【理解】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③6.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掌握】A.H、D、T表示同一种核素B.F-离子结构示意图C.用电子式表示HCl形成过程D.次氯酸电子式7.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运用】A.六氟化氙(XeF6) B.次氯酸(HClO)C.二氧化碳(CO2) D.三氟化硼(BF3)8.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和化合物类型都相同的是( )【理解】A.CO2和Na2CO3B.SO2和H2OC.KOH和NaCl D.NaCl和HCl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理解】A.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子B.失电子难的原子其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各种离子,它们的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D.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10.已知原子序数为a的ⅡA族元素X和原子序数为b的ⅢA族元素Y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下列的量值关系不正确的是( ) 【识记】A.a=b-1 B.a=b-11C.b=a+25 D.b=a+3011.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理解】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1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运用】①粒子半径:K+>Al3+>S2->Cl-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③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④氧化性:Cl2>S>Se>Te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⑥非金属性:O>N>P>Si⑦金属性:Be<Mg<Ca<KA.②⑤⑦B.②⑥⑦C.②④⑤⑥⑦D.②④⑥13.X、Y、Z、W四种主族元素,若X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于等电荷数的X阳离子的氧化性;Z的阴离子半径大于等电荷数的Y的阴离子半径,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运用】A.ZXYW B.WXYZC.XYZW D.ZYXW14.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下列关于表中11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运用】B.②⑨处于同一周期,④⑧处于同一主族C.上表中11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⑦号酸性最强D.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5.X、Y代表两种非金属元素,下列不能说明非金属性X比Y强的是( )【运用】A.Y的阴离子Y-的还原性强于X的阴离子X-B.X的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比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强C.X的单质X2能将Y的阴离子Y-氧化成Y2D.X、Y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产物中前者Fe为+3价,后者Fe为+2价16.X、Y、W、R、T是前17号元素中的5种,X、Y位于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T无正价,W单质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运用】A.气气氢化物稳定性:W<TB.离子半径:X<R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YD.Y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17.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Ⅰ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运用】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18.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运用】A.L2B.M与T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C.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D.单质与浓度相等的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Q>L19.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
章末验收评估(一) 原子结构与性质
章末验收评估(一)原子结构与性质(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表示钠原子的符号和图示中能反映能级差别和电子自旋状态的是()A.B.2311NaC.1s22s22p63s1D.2.下列粒子中,各层电子数均达到2n2的是()A.Ne、Ar B.F-、Mg2+C.Al、O2-D.Cl-、Ar3.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4.如图表示前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气态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的变化关系,其中A、B、C各点表示的元素是()A.N、S、P B.F、Cl、OC.He、Ne、Ar D.Si、C、B5.[双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云中的一个小黑点代表一个电子B.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说明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时间内出现的机会多C.原子轨道是指原子运行的轨道D.s电子的电子云呈球形,p电子的电子云呈哑铃形6.下列比较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I1(P)>I1(S)B.离子半径:r(Al3+)>r(O2-)C.能量:E(4s)>E(3d)D.电负性:K原子>Na原子7.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C.N、O、F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D.Na、K、Rb电负性逐渐减小8.如图是第三周期11~17号元素某些性质变化趋势的柱形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y轴表示的可能是第一电离能B.y轴表示的可能是电负性C.y轴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半径D.y轴表示的可能是形成简单离子转移的电子数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 s电子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1)p电子的能量B.如果6C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2x,则违反了洪特规则C.如果21Sc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3,则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D.如果22Ti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10,则违反了泡利原理10.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n p6(当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D.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电离能I1<I2<I3……1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W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p轨道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Z元素D.X元素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12.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1)。
高中化 章末质量检测(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鲁科2
章末质量检测(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某元素原子R的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质量数为34,则原子核里的中子数为( ) A.32 B.20C.16 D.18解析:选D 某元素原子R的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所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34-16=18.2.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
下列有关错误!Ti和错误!T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错误!Ti和错误!Ti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B。
错误!Ti和错误!Ti质子数相同C。
错误!Ti和错误!Ti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同位素D.错误!Ti和错误!Ti化学性质不同解析:选B 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Z X中的Z表示质子数,A表示质量数,所以错误! Ti和错误!Ti原子中中子数分别为26、28,故A错误;同位素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错误! Ti和错误!Ti质子数都为22,故B正确;错误!Ti和错误!Ti质量数不同,但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C错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同位素的电子排布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故D错误。
3.在下列选项所表示的微粒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A. B.C。
D.解析:选B C、D项为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金属阳离子Na+、Al3+,不易得电子。
A项,表示的是碳原子,B项,表示的是氟原子,氟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小,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电子,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氧化性最强。
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错误的是()A.共有7个周期、16个族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在第2周期C.ⅡA族的右边是ⅢB族,ⅢA族的左边是ⅡB族D.某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 n RO m,则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一定为H2m-n R或RH2m-n解析:选D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A、B、C三项均正确。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章末过关检测卷(三)新人教版选修3-5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测试时间:50分钟评价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光电效应实验 B.伦琴射线的发现C.α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分析: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各实验现象和发现与哪些物理原理有关,原子的核式结构由谁提出,用什么实验验证以及核式结构所能解释的物理问题是什么.解析:光电效应现象证明了光的粒子性本质,与原子结构无关,选项A错误,伦琴射线的发现以及氢原子光谱的发现都与原子的能级结构有关,都是原子能级跃迁的结论,选项B、D错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C正确.答案:C2.20世纪初,为了研究物质内部的结构,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结构,发现了电子、中子和质子,图是( )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B.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C.汤姆生发现电子的实验装置D.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实验装置解析:此图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选A.答案:A3.光子能量为ε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的氢(设氢原子处于n =3的能级),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能发出频率为ν1,ν2,…,ν6的六种光谱线,且ν1<ν2<…<ν6,则ε等于( )A .h ν1B .h ν6C .h (ν5-ν1)D .h (ν1+ν2+…+ν6)解析:对于量子数n =3的一群氢原子,当它们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时,可能产生的谱线条数为n n -2=3,由此可判定氢原子吸收光子后的能量的能级是n =4,且从n=4到n =3放出的光子能量最小,频率最低即为ν1,因此,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吸收频率为ν1的光子(能量ε=h ν1),从n =3能级跃迁到n =4能级后,方可发出6种频率的光谱线,选项A 正确.答案:A4.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 eV 到3.11 eV 之间.由此可推知,氢原子( )A .从高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长B .从高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C .从高能级向n =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D .从n =3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解析:由可见光的能量值范围可知,在氢原子的能级值中,高能级向n =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小于可见光的频率,C 错误;若高能级与n =2能级间的能量差大于3.11 eV ,则不能发出可见光,B 错误;从高能级跃迁到n =1的能级时,能量值一定大于可见光子能量值,由于ε=h ν=h c λ,能量越大,波长越短,故A 错误;当原子从n =3的能级向n =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在可见光的能量值范围之内,所以D 正确.答案:D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5.下列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D.氢原子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解析: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不连续的,它只能发出特定频率的光,说明氢原子的能级是分立的,选项B、C正确,A错误.根据玻尔理论可知,选项D错误.答案:BC6.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D.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解析:α粒子从a到b,受排斥力作用,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大;α粒子从b再运动到c,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到达c点时,由于a、c在同一等势面上,所以从a到c,电场力所做总功为零,故A、B错,C对.α粒子从a到b,场强增大,加速度增大;从b到c,场强减小,加速度减小,故D对.答案:CD7.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B.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C.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D.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解析:近代物理的物理学史,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A、B正确.答案:AB8.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被弹回接近180°B.使α粒子发生明显偏转的力是来自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当α粒子接近电子时,电子的吸引力使之发生明显偏转C.实验表明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它占有原子体积的极小部分D.实验表明原子中心的核带有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及全部质量解析:A项是对该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正确;B项,使α粒子偏转的力是原子核对它的静电排斥力,而不是电子对它的吸引力,故B 错;C 项是对实验结论之一的正确分析;原子核集中了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因核外还有电子,故D 错.答案:AC9.关于氢原子能级跃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波长为 60 nm 的X 射线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出自由电子B .用能量为10.2 eV 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C .用能量为11.0 eV 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D .用能量为12.5 eV 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解析:波长为60 nm 的X 射线的能量:ε=h c λ=6.63×10-34×3×10860×10-6 J =3.32×10-18 J =20.75 eV , 氢原子的电离能:ΔE =0-(-13.6)eV =13.6 eV <E =20.75 eV所以可使氢原子电离,A 正确.由h ν=E m -E 得:E m1=h ν+E =10.2 eV +(-13.6)eV =-3.4 eV ;E m2=11.0 eV +(-13.6)eV =-2.6 eV ;E m3=12.5 eV +(-13.6)eV =-1.1 eV.由E n =E 1n 2得,只有E m1=-3.4 eV 对应于n =2的状态.由于原子发生跃迁时吸收光子只能吸收恰好为两能级差能量的光子,所以只有B 可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答案:AB三、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5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0.(14分)汤姆孙通过测定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的比荷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内部有复杂的结构.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电子的________,而且揭示出了带电物体所带的电荷是__________ .答案:电荷量 量子化的11.(20分)原子可以从原子间的碰撞中获得能量,从而能发生能级跃迁(在碰撞中,动能损失最大的是完全非弹性碰撞).一个具有13.6 eV 动能、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与另一个静止的、也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对心正碰.(1)是否可以使基态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2)若上述碰撞中可以使基态氢原子发生电离,则氢原子的初动能至少为多少?解析:(1)设运动氢原子的速度为v 0,完全非弹性碰撞后两者的速度为v ,损失的动能ΔE 被基态原子吸收.若ΔE =10.2 eV ,则基态氢原子可由n =1跃迁到n =2.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mv 0=mv ①12mv 20=12mv 2+12mv 2+ΔE ② 12mv 20=E k ③ E k =13.6 eV④解①②③④得,ΔE =12·12mv 20=6.8 eV. 因为ΔE =6.8 eV <10.2 e V ,所以不能使基态氢原子发生跃迁.(2)若使基态氢原子电离,则ΔE =13.6 eV ,代入①②③得E k =27.2 eV答案:(1)不能 (2)27.2 eV12.(20分)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后可能辐射出几种频率的光子?(2)通过计算判断:氢原子从n=4跃迁到n=2时辐射出的光子,能否使金属铯发生光电效应?若能,则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是否可能为0.48 eV?(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金属铯的极限频率为4.55×1014 Hz)解析:(1)最多可能辐射出6种频率的光子;(2)由氢原子能级图可知,从能级n=4跃迁到n=2,辐射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大值为:E光=E4-E2=2.55 eV金属铯的逸出功W=hν≈3.02×10-19≈1.89 eV因为E光>W,所以可以发生光电效应.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E km=E光-W,可知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66 eV因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0.48 eV,所以可以产生0.48 eV的光电子.答案:(1)6 (2)可以能。
章末检测试卷(三)
章末检测试卷(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关于原子或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温度升高,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半衰期会减小C.原子核发生β衰变后,原子序数不变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答案 D解析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选项A错误;外界环境对半衰期无影响,选项B错误;原子核发生β衰变后,原子序数增加1,选项C错误;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选项D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氡原子核B.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核外电子答案 C3.下列与α粒子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速度与光速相当,贯穿能力很强B.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238 92U(铀238)核放出一个α粒子后就变为234 90Th(钍234)D.高速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核反应方程为42He+14 7N→17 8O+10n答案 C解析天然放射现象产生的射线中,α射线速度约为光速的十分之一,电离能力很强,穿透能力很弱,选项A错误;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B错误;铀(238)核放出一个α粒子,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则电荷数为90,质量数为234,变为钍234,选项C正确;高速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质子,核反应方程为42He+14 7N→17 8O+11H,选项D错误.4.(2018·全国卷Ⅲ)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2713Al ,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X :α+2713Al →n +X.X 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 A .15和28 B .15和30 C .16和30 D .17和31答案 B解析 将核反应方程式改写成42He +2713Al →10n +X ,由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知,X 应为3015X. 5.铀(238 92U)经过α、β衰变后形成稳定的铅(206 82Pb),在衰变过程中,中子转变为质子的个数是( )A .6 个B .14 个C .22 个D .32 个 答案 A 解析238 92U 衰变成206 82Pb 质量数减少238-206=32.说明有8次α衰变,核电荷数应减少16,实际减少10,说明有6次β衰变,每次β衰变有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故A 正确.6.一个氘核(21H)和一个氚核(31H)结合成一个氦核并放出一个中子时,质量亏损为Δm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量为N A ,真空中的光速为c ,若1 mol 氘和1 mol 氚完全发生上述核反应,则在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 ) A .N A Δmc 2 B .2N A Δmc 2 C.12N A Δmc 2 D .5N A Δmc 2答案 A解析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并放出一个中子释放的能量为Δmc 2,1 mol 氘和1 mol 氚完全发生上述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上述反应的N A 倍,即N A Δmc 2,故A 正确,B 、C 、D 错误.7.(2020·河南七校高二下摸底)到2018年1月,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共有440个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90吉瓦,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量的11%.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核燃料,核反应堆在工作时,铀235既发生裂变,也发生衰变,铀235裂变方程为235 92U +10n →X +8936Kr +310n ,衰变方程为235 92U →Y +42He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裂变过程放出能量,衰变过程吸收能量B .裂变产生的新核X 中含有88个中子C .衰变产生的新核Y 不再具有放射性D .核裂变释放能量产生的高温会加快铀235的衰变 答案 B解析 裂变和衰变都要释放能量,选项A 错误;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 的质量数A =235+1-89-3=144,电荷数Z =92-36=56,可知X 原子核中含有56个质子,中子数为144-56=88,选项B 正确;铀235衰变产生的新核Y 的核电荷数为90,大于83,因此具有放射性,选项C 错误;铀235的半衰期与温度无关,即高温情况下铀235的半衰期不变,选项D 错误.8.(2020·长沙市三月模拟)一个静止的铀核,放在匀强磁场中,发生一次α衰变后变为钍核,α粒子和钍核都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某同学作出如图1所示运动径迹示意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图1A .1是α粒子的径迹,2是钍核的径迹B .1是钍核的径迹,2是α粒子的径迹C .3是α粒子的径迹,4是钍核的径迹D .3是钍核的径迹,4是α粒子的径迹 答案 B解析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静止的铀核发生α衰变后,生成的均带正电的α粒子和钍核的动量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由左手定则可知它们的运动轨迹应为外切圆,又R =m v Bq =p Bq ,在p 和B 相等的情况下,R ∝1q ,因q 钍>q α,则R 钍<R α,故B 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94Be +42He →12 6C +10nB.235 92U 在中子轰击下生成9438Sr 和140 54Xe 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 C .4个238 92U 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1个238 92UD .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答案 ABD解析 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94Be +42He →12 6C +10n ,故A 正确;235 92U 在中子轰击下生成9438Sr和140 54Xe 的过程中,质量亏损,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故B 正确;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量原子核是没有意义的,故C 错误;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故D 正确.10.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在未来出现“核燃烧”现象,从而导致人类无法生存,决定移民到半人马座比邻星的故事.据科学家论证,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其内部发生的各种热核反应,当太阳内部达到一定温度时,会发生“核燃烧”,其中“核燃烧”的核反应方程为42He +X →84Be +ν,方程中X 表示某种粒子,84Be 是不稳定的粒子,其半衰期为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粒子是42HeB .若使84Be 的温度降低,其半衰期会减小C .经过2T ,一定质量的84Be 占开始时的14D .“核燃烧”的核反应是裂变反应 答案 AC解析 根据核反应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 粒子的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为42He ,选项A 正确;温度变化不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选项B 错误;经过2T ,一定质量的84Be 占开始时的14,选项C 正确;“核燃烧”的核反应是轻核聚变反应,选项D 错误.11.放射性元素238 92U 衰变有多种可能途径,其中一种途径是先变成210 83Bi ,而210 83Bi 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210 a X(X 代表某种元素),也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 b 81Tl ,210 a X 和 b 81Tl 最后都变成20682Pb ,衰变路径如图2所示.则( )图2A .a =82,b =211B.210 83Bi →210 a X 是β衰变,210 83Bi → b 81Tl 是α衰变C.210 83Bi →210 a X 是α衰变,210 83Bi → b 81Tl 是β衰变D. b 81Tl 经过一次β衰变变成206 82Pb答案 BD解析 由210 83Bi →210 a X ,质量数不变,说明发生的是β衰变,同时知a =84.由210 83Bi → b 81Tl ,核电荷数减2,说明发生的是α衰变,同时知b =206,故206 81Tl →206 82Pb 发生了一次β衰变.故选B 、D. 12.在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静止的钠核2411Na 发生衰变,沿与磁场垂直的方向释放出一个粒子后,变为一新核,新核与放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径迹均为圆,如图3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3A.新核为2412Mg B.发生的是α衰变C.轨迹2是新核的径迹D.新核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答案AC解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知,放出的粒子与新核的速度方向相反,由左手定则判断出,放出的粒子应带负电,是β粒子,所以发生的是β衰变,B错误;根据核衰变过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衰变方程为2411Na→2412Mg+0-1e,可知新核为2412Mg,A正确;由题意知,静止的钠核2411Na发生衰变时动量守恒,释放出的粒子与新核的动量大小相等,两个粒子在匀强磁场中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因为新核的电荷量大于所释放出的粒子的电荷量,由半径公式r=m vqB 知,新核的轨迹半径小于粒子的轨迹半径,所以轨迹2是新核的径迹,C正确;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左手定则可判断,新核沿逆时针方向旋转,D错误.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2分)13.(6分)约里奥—居里夫妇因发现人工放射性而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发现的放射性元素3015P衰变成3014Si的同时放出另一种粒子,这种粒子是________.3215P是3015P的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示踪技术.1 mg 3215P随时间衰变的关系图像如图4所示,请估算4 mg的3215P 经过________天的衰变后还剩0.25 mg.图4答案正电子(3分)56(3分)解析核反应方程式为:3015P→3014Si+X,由质量数守恒知X的质量数为0,由电荷数守恒知X 的电荷数为1,所以X为正电子;由题图知半衰期大约为14天,由公式0.25 mg=4 mg×141,2t⎛⎫⎪⎝⎭知t =56天. 14.(6分)在所有能源中核能具有能量密度大、区域适应性强的优势.在核电站中,核反应堆释放的核能被转化为电能.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中子轰击重核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核反应方程235 92U +10n →141 56Ba +9236Kr +a X 是反应堆中发生的许多核反应中的一种, 10n 为中子,X 为待求粒子,a 为X 的个数,则X 为________,a =________.以m U 、m Ba 、m kr分别表示235 92U 、141 56Ba 、9236Kr 核的质量,m n 、m p分别表示中子、质子的质量,c 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则在上述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核能ΔE =________. 答案 10n(2分) 3(2分) (m U -m Ba -m Kr -2m n )c 2(2分)解析 由题给核反应方程可知,X 为10n ,a 为3,释放的核能为ΔE =(m U -m Ba -m Kr -2m n )c 2. 15.(6分)6027Co 发生一次β衰变后变为Ni 核,在该衰变过程中还发出频率为ν1和ν2的两个光子.普朗克常量为h ,真空中光速为c . (1)试写出衰变方程;(2)若该反应产生的能量全部以光子的形式释放,求出该核反应过程中亏损的质量. 答案 (1)6027Co → 0-1e +6028Ni (2)h ν1+h ν2c 2解析 (1)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可知,衰变方程为6027Co → 0-1e +6028Ni.(2分)(2)释放的能量ΔE =h ν1+h ν2.(1分) 根据ΔE =Δmc 2(2分)得质量亏损为Δm =h ν1+h ν2c 2(1分)16.(8分)(1)一个原来静止的锂(63Li)核俘获一个速度为7.4×104m/s 的中子后,生成一个氚核和一个氦核,已知氚核的速度大小为2.0×103 m/s ,方向与中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写出核反应方程,并求出氦核的速度大小.(2)若氘核质量为2.014 1 u ,氚核质量为3.016 1 u ,氦核质量为4.002 6 u ,中子质量为1.008 7 u ,21H 与31H 生成42He 并释放一个中子,这个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多少?(已知1 u 相当于931.5 MeV 的能量)答案 (1)63Li +10n →31H +42He 2.0×104 m/s(2)17.6 MeV解析 (1)核反应方程为63Li +10n →31H +42He(1分)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v 0=-m 2v 1+m 3v 2(2分)其中m 1为中子质量,m 2为氚核质量,m 3为氦核质量, 解得v 2=2.0×104 m/s(1分)(2)核反应方程为:21H +31H →42He +10n(1分)质量亏损为:Δm =m 氘+m 氚-m 氦-m 中=0.018 9 u(2分) 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ΔE =0.018 9×931.5 MeV ≈17.6 MeV(1分)17.(12分)(2018·武汉华师附中月考)一静止的238 92U 核经一次α衰变成为一个新核,释放出的总动能为4.76 MeV .问此衰变后新核的动能为多少? 答案 0.08 MeV解析 设新核为X ,据题意知此α衰变的衰变方程为238 92U →234 90X +42He(2分)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 αv α+m X v X =0(2分) 由题设条件知12m αv α2+12m X v X 2=E k (2分)m αm X =4234=2117(2分) 联立解得12m X v X 2=m αm α+m XE k (2分)代入数据得X 核的动能为12m X v X 2=0.08 MeV .(2分)18.(14分)用速度大小为v 的中子轰击静止的锂核(63Li),发生核反应后生成氚核和α粒子,生成的氚核速度方向与中子的初速度方向相反,氚核与α粒子的速度之比为7∶8,中子的质量为m ,质子的质量可近似看成m ,光速为c . (1)写出核反应方程.(2)求氚核与α粒子的速度大小.(3)若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核能全部转化为α粒子和氚核的动能,求出质量亏损. 答案(1)10n +63Li →31H +42He(2)711v 811v (3)141m v 2121c 2解析 (1)根据核反应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核反应方程为10n +63Li →31H +42He.(3分)(2)设中子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氚核的速度大小为v 1,α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 2,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3m v 1+4m v 2(3分)由题意得v 1∶v 2=7∶8 解得v 1=711v ,v 2=811v .(2分)(3)氚核和α粒子的动能之和为 E k =12×3m v 12+12×4m v 22=403242m v 2(2分)释放的核能为 ΔE =E k -E kn =403242m v 2-12m v 2=141121m v 2(2分)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质量亏损为 Δm =ΔE c 2=141m v 2121c 2.(2分)。
5 章末综合检测(一)
章末综合检测(一)(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A.镁原子由1s22s22p63s13p1→1s22s22p63s2时,释放能量,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B.基态Se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104s24p4C.基态铍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D.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相同解析:选A。
A.镁原子由1s22s22p63s13p1→1s22s22p63s2时,释放能量,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A正确;B.基态Se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4,B错误;C.基态Be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则基态铍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呈球形,C错误;D.不同电子无论是否处于同一能级,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D错误。
2.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B.2p x、2p y、2p z轨道相互垂直,且能量相等C.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电子总是填满一个能层,再填下一个能层D.电子云是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解析:选C。
A.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则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A说法正确;B.2p能级有2p x、2p y、2p z三个轨道,且2p x、2p y、2p z轨道相互垂直,能量相等,B说法正确;C.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电子并不总是填满一个能层,再填下一个能层,如电子先填充4s能级,再填充3d能级,C说法错误;D.电子云是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电子云图中的小点是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的形象描述,小点越密表示概率密度越大,D说法正确。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s电子云轮廓图呈球形,表示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B.第四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1的元素有5种C.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其价态为+3 时最稳定D.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到第ⅡB族共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解析:选A。
高中化学章末检测教案
高中化学章末检测教案一、检测目的:1. 检验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学习情况;2. 帮助学生复习复杂的化学知识,巩固基本概念;3.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检测内容:本次检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2. 化学键及分子结构;3.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平衡;4.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动力学;5. 化学物质的分类及性质。
三、检测形式:1. 选择题:共25道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5分;2. 填空题:共10道填空题,每题1分,共计10分;3. 简答题:共5道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5分;4. 综合题:共2道综合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四、试题范例:1. 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的整体电荷为正B. 原子核占据原子的主要体积C. 原子的半径越小,电子云密度越低D. 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相同2. 下列哪一种键属于离子键?A. 氢键B. 钨键C. 氢键D. 硫键3.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Mg + O₂ → MgOB. HCl + NaOH → NaCl + H₂OC. 2H₂ + O₂ → 2H₂OD. Fe + 2HCl → FeCl₂ + H₂以上为试题范例,实际试题以教师出卷为准。
五、评分标准:1. 选择题:按照答题卡为准,答对得1分,答错不得分;2. 填空题:答案正确得1分,错误不得分;3. 简答题:根据回答的完整度和准确性给分,满分为5分;4. 综合题:综合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答案全面准确即可得满分。
六、检测时间:本次检测时间为90分钟,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七、注意事项:1. 考试期间要保持安静,不得相互交谈;2. 禁止携带通讯设备及其他作弊工具;3. 考试时认真答题,注意填写姓名和学号,不得涂改试卷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认真答卷,取得好成绩!祝您成功!。
章末综合检测(二)
章末综合检测(二)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1年陕西榆林高二质检)用示意图或图示的方法能够直观形象地将化学知识传播给学生,下列示意图或图示正确的是( )解析:选C。
砷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每个电子层上所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5。
钠离子带正电荷,水分子是一个极性分子,其中氧原子一端带部分负电荷,氢原子一端带部分正电荷,应该是氧原子一端接近钠离子。
氢原子电子云示意图中,核心有一个带正电的核,周围是用小黑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的大小,图示画法错误。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离子键在形成的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实用文档B.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其原子一定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在任何状态下都不导电D.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或单质解析:选D。
离子键的形成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并不一定发生电子的得失,如溶液中Ba2+与SO2-4结合生成BaSO4沉淀,A错;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分子,多数达到稳定结构,如H2O分子中,H和O分别达到2电子和8电子稳定结构,但也有分子中的原子如BF3中的B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没达到稳定结构,B错;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有的如HCl在水溶液中能电离成离子而导电,C错。
3.下列元素的原子在形成不同物质时,既能形成离子键又能形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A.Na B.MgC.Cl D.Ne解析:选C。
金属与非金属都可以形成离子键,但非极性键必须由非金属形成。
4.关于乙醇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实用文档A.分子中共含有8个极性键B.分子中不含非极性键C.分子中只含有σ键D.分子中只含有1个π键解析:选C。
乙醇的结构式为共含有8个共价键,其中C—H,C—O,O—H为极性键共7个,C—C键为非极性键,由于全为单键故无π键。
章末检测5:原子结构
章末检测(第十八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7题为单项选择题,8~12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人们在研究原子结构时提出过许多模型,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它们的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α粒子散射实验与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无关B.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C.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枣糕模型D.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玻尔的原子模型2.关于线状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种原子处于不同温度下发光的线状谱不同B.每种原子处在不同的物质中的线状谱不同C.每种原子在任何外界条件下发光的线状谱都相同D.两种不同的原子发光的线状谱可能相同3.根据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则()A.电子轨道半径越小B.核外电子运动速度越大C.原子能量越大D.电势能越小4.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n=2轨道跃迁到n=1轨道()A.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B.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C.原子要放出一系列频率不同的光子D.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5.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大量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 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a,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b,则()图2A .可见光光子能量范围在1.62 eV 到2.11 eV 之间B .氢原子从n =4的能级向n =3的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紫外线C .a 光的频率大于b 光的频率D .氢原子在n =2的能级可吸收任意频率的光而发生电离6.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1,不同能级的能量E n =E 1n 2,其中n =1,2,3,….用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 A .-4hc 3E 1B .-2hc E 1C .-4hc E 1D .-9hcE 17.当α粒子穿过金箔发生大角度偏转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α粒子先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后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 B .α粒子一直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C .α粒子先受到原子核的引力作用,后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D .α粒子一直受到库仑斥力,速度一直减小 8.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 A .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B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C .巴耳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D .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9.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核外电子受力变小B .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C .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D .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10.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 eV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3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 =4的能级状态,则( )图3A.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B.氢原子可能辐射8种频率的光子C.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D.有4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11.氢原子的能级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B.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为1.89 eVC.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D.处于n=1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10 eV的电子的能量12.氢原子能级图的一部分如图5所示,a、b、c分别表示氢原子在不同能级间的三种跃迁途径,设在a、b、c三种跃迁过程中,放出光子的能量和波长分别是E a、E b、E c和λa、λb、λc,则()图5A.λb=λa+λc B.1λb=1λa+1λcC.λb=λaλc D.E b=E a+E c二、填空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0分)13.(4分)以下三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中能说明原子核式结构的是________.14.(6分)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6所示,一群氢原子处在n=4的能级上,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______种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W0=4.54 eV的金属钨时,能使其发生光电效应的有____种光子.图6三、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0分)15.(8分)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1=-13.6 eV,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r1=0.53×10-10m,则氢原子处于n=2的激发态时,(1)原子系统具有的能量是多少?(2)电子轨道上运动的动能为多少?(3)电子具有电势能为多少?16.(8分)有大量的氢原子吸收某种频率的光子后从基态跃迁到n=3的激发态,已知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的能量为E1,则吸收光子的频率ν是多少?当这些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发光时,可发出几条谱线?辐射光子的能量分别为多少?(答案用字母表示)17.(14分)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的能量为E1=-13.6 eV,当处于n=3的激发态时,能量为E3=-1.51 eV,则:(1)当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n=1的基态时,向外辐射的光子的波长是多少?(2)若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原子?(3)若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则在跃迁过程中可能释放出几种频率的光子?其中波长最长的是多少?答案精析1.B2.C [每种原子在任何外界条件下的线状谱都相同,不同的原子的线状谱不同.] 3.C [由r n =n 2r 1可知A 错.氢原子在n 能级的能量E n 与基态能量E 1的关系为E n =E 1n 2.因为能量E 1为负值,所以n 越大,则E n 越大,所以C 正确.核外电子绕核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库仑力提供k e 2r 2n =m v 2nr n .可知r n 越大,速度越小,则B 错.由E =E k +E p 可知D 错.]4.A5.C [由能级跃迁公式ΔE =E m -E n 得: ΔE 1=E 4-E 2=-0.85 eV -(-3.4 eV)=2.55 eV ΔE 2=E 3-E 2=-1.51 eV -(-3.4 eV)=1.89 eV故A 错;据ΔE =hcλ=hν知,C 对;ΔE 3=E 4-E 3=-0.85 eV -(-1.51 eV)=0.66 eV ,所以氢原子从n =4的能级向n =3的能级跃迁时能量差对应的光子处于红外线波段,B 错;氢原子在n =2的能级时能量为-3.4 eV ,所以只有吸收光子能量大于等于3.4 eV 时才能电离,D 错.] 6.C [依题意可知第一激发态能量为E 2=E 122,要将其电离,需要的能量至少为ΔE =0-E 2=hν,根据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c =νλ,联立解得最大波长λ=-4hcE 1,选项C 正确.]7.B [α粒子与金原子核带同种电荷,两者相互排斥,故A 、C 错误,B 正确;α粒子在靠近金原子核时斥力做负功,速度减小,远离时斥力做正功,速度增大,故D 错误.] 8.AC [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A 正确;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错;巴耳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得出巴耳末公式,C 正确;玻尔的原子模型是在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几条假设,并没有彻底否定核式结构学说,D 错误.]9.BD [根据玻尔原子模型,核外电子绕氢原子核高速运转是由原子核对电子的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的,即F =ke 2r 2=m v 2r,可知r 越小,F 越大;v =ke 2mr,即r 越小,v 越大;电子由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放出一定的能量,辐射出一定频率的光子,选项B 、D 正确.] 10.AC [由N =n (n -1)2知,氢原子可能放出6种频率的光子,选项A 正确,B 错误;原子由n =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放出的6种频率的光子中,由hν=E m -E n 知有3种频率的光子能量大于金属钙的逸出功2.7 eV ,所以选项C 正确,D 错误.]11.BC [当原子向高能级跃迁时,只能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A 项错误;氢原子从n =3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为E 3-E 2=-1.51 eV -(-3.40 eV)=1.89 eV ,B 项正确;大量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光子频率的数量可以由公式C 23来计算,C 23=3,C 项正确;处于n =1能级的氢原子不能吸收能量为10 eV 的电子的能量,D 项错.]12.BD [E a =E 3-E 2,E b =E 3-E 1,E c =E 2-E 1,所以E b =E a +E c ,D 正确;由ν=cλ得λa=hc E 3-E 2,λb =hc E 3-E 1,λc =hc E 2-E 1,取倒数后得到1λb =1λa +1λc ,B 正确.]13.A解析 图A 是α粒子散射实验,反映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14.6 3解析 处在n =4能级上的氢原子最多能辐射出N =4×32种=6种光子,能量大于4.54 eV 的有4→1、3→1、2→1的三种光子. 15.(1)-3.4 eV (2)3.4 eV (3)-6.8 eV解析 (1)由E n =E 1n 2可得E 2=-13.622 eV =-3.4 eV ,即为原子系统的能量.(2)由F =ke 2r 22=m v 2r 2得,E k2=12m v 2=ke 22r 2=ke 28r 1,代入数据,解得E k2=3.4 eV ,即电子在轨道上的动能为3.4 eV.(3)由E p n =E n -E k n ,得E p2=2E 2=-6.8 eV ,即电子具有的电势能为-6.8 eV. 16.见解析解析 据跃迁理论hν=E 3-E 1, 而E 3=19E 1,所以ν=E 3-E 1h =-8E 19h.由于是大量原子,可从n =3跃迁到n =1,从n =3跃迁到n =2,再从n =2跃迁到n =1,故应有三条谱线,光子能量分别为E 3-E 1,E 3-E 2 ,E 2-E 1,即-89E 1,-536E 1,-34E 1.17.(1)1.03×10-7 m (2)3.28×1015 Hz (3)3种 6.58×10-7 m 解析 (1)根据玻尔理论 E 3-E 1=h cλλ=hc E 3-E 1= 6.63×10-34×3×108(-1.51+13.6)×1.6×10-19m≈1.03×10-7 m(2)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入射光子须满足hν≥0-E 1,解得ν≥-E 1h =-(-13.6)×1.6×10-196.63×10-34 Hz≈3.28×1015 Hz.(3)当大量氢原子处于n =3能级时,可能释放出的光子频率种类为N =n (n -1)2=3种由于E 2=E 122=-13.6 eV4=-3.4 eV氢原子由n =3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波长最长,设为λ′,则 h c λ′=E 3-E 2,所以λ′=hcE 3-E 2= 6.63×10-34×3×108(3.4-1.51)×1.6×10-19 m ≈6.58×10-7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其中1~7题为单项选择题,8~12题为多项选择题)1.人们在研究原子结构时提出过许多模型,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它们的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α粒子散射实验与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无关B.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C.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枣糕模型D.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玻尔的原子模型答案 B2.关于线状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种原子处于单质和化合物状态的线状谱不同B.每种原子在任何条件下发光的线状谱都相同C.白磷燃烧形成的是线状谱D.元素的同位素发出的线状谱是不同的解析 每一种元素的原子都有自己的原子结构,所以都有一系列不连续的特征谱线,元素不同,其特征谱线不同,光谱分析就是根据其特征谱线判断元素种类的,故选项A 、D 错误,B 正确;白磷燃烧时,形成的是连续谱,选项C 错误。
答案 B3.根据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量子数n 越大,则( )A.电子轨道半径越小B.核外电子运动速度越大C.原子能量越大D.电势能越小解析 由r n =n 2r 1可知选项A 错误;氢原子在n 能级的能量E n 与基态能量E 1的关系为E n =E 1n 2。
因为能量E 1为负值,所以n 越大,则E n 越大,所以选项C 正确;核外电子绕核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库仑力提供k e 2r 2n =m v 2n r n。
可知r n 越大,速度越小,则选项B 错误;由E =E k +E p 可知选项D 错误。
答案 C4.按照玻尔的理论,氢原子的能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它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
当一个氢原子从n =4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B.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C.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不同波长的光D.氢原子可能辐射3种不同波长的光解析 当一个氢原子从n =4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发生4―→3、3―→2、2―→1三种情况,切记不是大量氢原子,故选项C 错误、D 正确;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轨道半径减小,根据公式k q 2r 2=m v 2r 可得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故选项A 、B 错误。
答案 D5.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1,不同能级的能量E n =E 1n 2,其中n =1,2,3,…。
用h 表示普朗克常数,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A.-4hc 3E 1B.-2hc E 1C.-4hc E 1D.-9hc E 1解析 依题意可知第一激发态能量为E 2=E 122,要将其电离,需要的能量至少为ΔE=0-E 2=hν,根据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c =νλ,联立解得最大波长λ=-4hc E 1,选项C 正确。
答案 C6.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如图2为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
假定光子能量为E 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 =2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ν1、ν2、ν3、ν4、ν5和ν6的光子,且频率依次增大,则E 等于( )图2A.h (ν3-ν1)B.h (ν5+ν6)C.hν3D.hν4解析 μ氢原子吸收能量为E 的光子后能发出6种频率的光,即μ氢原子从n =2跃迁到n =4的能级。
从n =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发出光的能量由小到大为E 43、E32、E42、E21、E31、E41,能量为E42的光子的频率为ν3,故光子能量为hν3,选项C正确。
答案 C7.如图3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
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图3解析由能级图可知,三种光的能量大小依次为E a>E c>E b,又E=h cλ,可知b光的能量最小,波长最长,a光的能量最大,波长最短,选项C正确。
答案 C8.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C.巴耳未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D.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解析 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选项A 正确;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B 错误;巴耳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得出巴耳未公式,选项C 正确;玻尔的原子模型是在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几条假设,并没有彻底否定核式结构学说,选项D 错误。
答案 AC9.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受力变小B.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C.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D.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解析 根据玻尔原子模型,核外电子绕氢原子核高速运转是由原子核对电子的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的,即F =ke 2r 2=m v 2r ,可知r 越小,F 越大;v =ke 2mr ,即r越小,v 越大;电子由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放出一定的能量,辐射出一定频率的光子,选项B 、D 正确。
答案 BD10.已知氢原子的能级规律为E n =E 1n 2(其中E 1=-13.6 eV ,n =1,2,3…),现用光子能量为12.75 eV 的光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射时不能被基态的氢原子吸收B.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3种C.氢原子发射不同频率的光,可见光有2种D.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6种解析由题可知,E41=12.75 eV,故基态氢原子吸收12.75 eV的能量跃迁到n=4的能级,可发射6种波长的光,其中从n=4、n=3跃迁到n=2的能级发出可见光,故选项C、D正确。
答案CD11.氢原子的能级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B.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为1.89 eVC.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D.处于n=1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10 eV的电子的能量解析当原子向高能级跃迁时,只能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选项A错误;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为E3-E2=-1.51 eV-(-3.40 eV)=1.89 eV,选项B正确;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光子频率的数量可以由公式C23来计算,C23=3,选项C正确;处于n=1能级的氢原子不能吸收能量为10 eV的电子的能量,选项D错误。
答案 BC12.氢原子能级图的一部分如图5所示,a 、b 、c 分别表示氢原子在不同能级间的三种跃迁途径,设在a 、b 、c 三种跃迁过程中,放出光子的能量和波长分别是E a 、E b 、E c 和λa 、λb 、λc 。
则( )图5A.λb =λa +λcB.1λb =1λa +1λcC.λb =λa λcD.E b =E a +E c解析 E a =E 3-E 2,E b =E 3-E 1,E c =E 2-E 1,所以E b =E a +E c ,选项D 正确;由ν=c λ得λa =hc E 3-E 2,λb =hc E 3-E 1,λc =hc E 2-E 1,取倒数后得到1λb =1λa +1λc ,选项B 正确。
答案 BD二、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3.(8分)有大量的氢原子吸收某种频率的光子后从基态跃迁到n =3的激发态,已知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的能量为E 1,则吸收光子的频率ν是多少?当这些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发光时,可发出几条谱线?辐射光子的能量分别为多少?(答案用字母表示)解析 据跃迁理论hν=E 3-E 1,而E 3=19E 1,所以ν=E 3-E 1h =-8E 19h 。
由于是大量原子,可从n =3跃迁到n =1,从n =3跃迁到n =2,再从n =2跃迁到n =1,故应有三条谱线,光子能量分别为E 3-E 1,E 3-E 2,E 2-E 1,即-89E 1,-536E 1,-34E 1。
答案 见解析14.(8分)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 1=-13.6 eV ,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r 1=0.53×10-10 m ,则氢原子处于n =2的激发态时,(1)原子系统具有的能量是多少?(2)电子轨道上运动的动能为多少?(3)电子具有电势能为多少?解析 (1)由E n =E 1n 2可得E 2=-13.622 eV =-3.4 eV ,即为原子系统的能量。
(2)由F =ke 2r 22=m v 2r 2得,E k2=12m v 2=ke 22r 2=ke 28r 1, 代入数据,解得E k2=3.4 eV ,即电子在轨道上的动能为3.4 eV 。
(3)由E p n =E n -E k n ,得E p2=2E 2=-6.8 eV ,即电子具有的电势能为-6.8 eV 。
答案 (1)-3.4 eV (2)3.4 eV (3)-6.8 eV15.(8分)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取得惊人的发现。
试由此实验根据下列所给公式或数据估算金原子核的大小。
点电荷的电势U =kQ r ,k =9.0×109 N·m 2/C 2金原子序数为79α粒子的质量m α=6.64×10-27 kg质子质量m p =1.67×10-27 kgα粒子的速度v α=1.60×107 m/s电子电荷量e =1.6×10-19 C解析 α粒子接近金原子核,克服库仑力做功,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
当α粒子的动能完全转化为电势能时,离金原子核最近,距离为R ,R 可被认为是金原子核半径。
由动能定理有12m αv 2α=q αU 又因为U =kQ R ,Q 为金原子核电荷量,则R =2q αkQ m αv 2α代入数据,其中q α=2e ,Q =79e ,可得 R ≈4×10-14 m答案 4×10-14 m16.(8分)用α粒子和质子分别做散射实验,它们跟金原子核的最近距离分别为d 1和d 2。
(已知带电粒子在点电荷电场中的电势能表达式为E p =k q 1q 2r )(1)如果α粒子和质子都由静止开始经相同的电压加速后做实验,则d 1∶d 2为多少?(2)如果α粒子和质子具有相同的动量值,则d 1∶d 2又为多少?解析 (1)α粒子或质子在向金原子核靠近时,动能向电势能转化,相距最近时,动能为0,电势能E p =kqq ′r则E kα=Uq α①则E kp =Uq p ②则E kα=kqq αd 1③ 则E kp =kqq p d 2④由③④得d 1d 2=kqq αE kαkqq p E kp=q αq p ·E kp E kα将①②代入上式得d 1d 2=q αq p ·Uq p Uq α=11(2)当α粒子和质子具有相同的动量值时,设为p则E kα=p 22m α,E kp =p 22m p又E kα=kqq αd 1,E kp =kqq p d 2得d 1d 2=kqq αp 22m α·p 22m p kqq p =q αm αq p m p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