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印度教种姓关系的变化
浅析印度的种姓制度
文_学术探讨326摘要:古印度文明作为古代四大文明之一,曾经为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几千年来印度的发展一直非常缓慢,探究其原因,这和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有着密切联系。
本文将从种姓的起源、发展、特征等方面简要论述印度的种姓制度。
关键词:印度;种姓制度;起源;特点;发展一、简述印度种姓制度在印度语言中,表示种姓的词语有两个,一个是“瓦尔纳”,另一个是“阇提”。
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瓦尔纳最早出自于印度圣典《梨俱吠陀》,本意为“色”。
雅利安人在到达印度之前,是过着一种游牧的生活。
“他们内部原先就存在三种人:一是主持宗教祭祀的僧侣,一种是出征打仗的武士,还有一种是从事放牧的一般牧民”[1]。
但是在当时的雅利安人社会,这三种人的等级划分并不是那么明显,同时也是不断变化的。
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地吸收了当地文化,学习农业生产等,由游牧生活转为农业定居生活。
此外他们还开始从事手工业、畜牧业和各种商业活动等。
随着雅利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其氏族社会开始瓦解,阶级开始了分化,三个阶级的的差别愈加明显。
在当时的雅利安人部落中盛行神灵崇拜和祭祀活动,在他们看来宗教祭祀是人与神沟通的桥梁,此外对于巩固部落首领的地位也是极其重要的。
由此,主管祭祀和神权的僧侣们,地位逐渐提高,上升为第一等级,成为“婆罗门瓦尔纳”。
部落中原来的武士阶级和军事首领在征服土著民族的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战争他们掠夺了大量的奴隶和财富,随着其势力的增长,武士贵族集团形成,并成为第二等级—“刹帝利瓦尔纳”。
雅利安人中剩余的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手工业的一般平民,就变成第三等级,即“吠舍瓦尔纳”。
同时那些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则沦为奴隶,主要从事各种低贱的、肮脏的服务性劳动,成为第四等级“首陀罗瓦尔纳”。
这样的话早期印度教社会的四大基本种姓就形成了。
二、种姓制度的特点与影响血缘的规定。
在种姓制度下,一个人生来就被认为属于他父母的那一等级之中。
印度的种姓制度与社会改革
印度的种姓制度与社会改革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对于这个多元文化国家来说,种姓体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社会也在进行着改革,试图解决种姓制度所带来的不公平和歧视问题。
本文将探讨印度的种姓制度和社会改革的现状,并探索在未来可能实施的措施。
一、种姓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种姓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印度古代社会。
根据印度教的信仰,社会被分为四个主要的种姓,即婆罗门(学者和祭司)、刹帝利(统治者和战士)、吠陀(商人和农民)和苏达拉(低下阶层和贱民)。
每个种姓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义务,并被认为是由上帝赋予的。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姓制度变得更加僵化和不公平。
人们的社会地位被先天决定,并很难通过努力和才能来改变。
这导致了对那些生活在低种姓的人们的压迫和剥夺。
二、种姓制度所带来的挑战和问题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造成了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人们的社会地位被严格划分,难以超越自身所属的种姓。
这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歧视,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种姓制度导致了经济不平等。
那些出生在低种姓的人们往往面临着贫困和剥夺。
他们很难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从而导致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另外,种姓制度也对社会的团结和和谐造成威胁。
种姓之间的隔离和敌意常常导致冲突和社会分裂,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三、社会改革的努力和成果尽管种姓制度带来了许多问题,但印度社会也积极努力进行改革,以消除不公和歧视。
以下是一些社会改革的努力和成果:1. 废除不平等法律:印度政府废除了种姓制度所支持的不平等法律,例如阻止低种姓人民进入寺庙和饮用公共水源等规定。
2. 积极歧视政策: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积极歧视政策,以提供教育和就业机会给低种姓的人们。
这些政策旨在扭转经济和社会的不公平,并为那些受到排斥的人们提供平等的机会。
3. 教育改革:政府致力于改善教育体系,并促进所有人的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印度教与种姓制度的演变与影响
印度教与种姓制度的演变与影响印度教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复杂的宗教之一。
而种姓制度则是印度维持了几千年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
本文将探讨印度教与种姓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一、印度教的起源和发展印度教起源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古代印度,其发展受到吠陀文献的影响。
吠陀文献是一系列的宗教文献,包含了印度教的咒语、祈祷和仪式等内容。
它们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的宗教观念和习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教开始吸收其他宗教、哲学和信仰体系的元素,逐渐形成了多元化和综合性的宗教体系。
其中,印度教最具代表性的神祇有梵天、湿婆和毗湿奴等。
二、种姓制度的形成与演变种姓制度起源于古代印度,最早是根据人们在社会中的职业和社会地位进行分类。
最初,种姓制度仅仅是一种社会分工的方式,用以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姓制度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根据种姓制度,印度社会被划分为四个主要的种姓群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苦苦。
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的特权和义务,种姓之间的交流、婚姻和职业选择都受到限制。
种姓制度中最高的阶级为婆罗门,他们是印度教的祭司和学者,享有最高的社会地位。
刹帝利是武士阶层,吠舍是商人和农民阶层,苦苦则位于最底层,他们从事的是最卑贱的工作。
三、印度教与种姓制度的互动与融合印度教与种姓制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印度教教义强调个人的道德与宗教义务,但也容忍并维护了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被解释为天然的社会秩序,与印度教的宇宙观和轮回转世的信念相契合。
然而,在印度教演变的过程中,种姓制度也不断受到挑战和变革。
佛教的兴起和影响力扭转了种姓制度对社会的控制,提倡平等和解放。
古代印度的统一帝国——孔雀王朝的建立,也对种姓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孔雀王朝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以减少种姓的限制,推动社会的平等和整体发展。
然而,这些改革的影响并不持久。
随着孔雀王朝的衰落,种姓制度再次复辟,成为影响印度社会的重要因素。
至今,种姓制度仍然在印度社会中存在,对印度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影响。
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摘要:种姓制度作为一个古老的社会制度在世界上其它许多地区古代历史上都曾经存在过,却只有印度近乎完美的将其保留下来。
直到现代,种姓制度任深深的影响着印度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无不充斥着种姓的气息。
虽然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有所衰弱,但这种衰弱不可能导致种姓制的灭亡,种姓制也将继续不断地左右印度社会。
关键字:种姓制度;现代印度;影响一、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对古印度等级制度的泛称。
种姓(caste)这一词来自于拉丁文(castus),意为纯粹、不杂,与它相对的是印度文中的瓦尔那(varan),指的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等级划分。
因此,种姓制度在古印度又称瓦尔那制。
种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的历史时期,它最早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是吠陀时代部落的组织形式。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姿态》一文中形象地指出:“部落之最极端的、最严格的组织形式是种姓制度。
”[1](p.13)根据印度相关文献可知,瓦尔那一词在梵文中原意为“色”,指的是与居民的肤色区别有关。
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文中说:“种姓是从雅利安人与非[2](p.95)雅利安人的严格界限中开始的。
”公元2000多年前居住在欧洲和中亚的雅利安人从阿富汗高原南下入侵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
当雅利安人在用暴力征服当地居民时力图把他们纳入到雅利安人社会中来,但又想保持雅利安人自己民族的一致性。
因此,雅利安人与被征服的非雅利安人根据肤色和文化上的差异被分为两类:一类是雅利安瓦尔那;另一类是达萨瓦尔那。
d·d·高善必认为:“在梨俱吠陀时代,唯一的区别是肤色淡的雅利安人与肤色较黑的达萨之间的不[3](p.82)同。
”而在此阶段,由于雅利安人部落与当地土著居民部落内部阶级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社会劳动分工也尚未发展,因此在雅利安人部落内部并没有种姓的区分,四个瓦尔那的划分也尚未出现,瓦尔那制尚处于萌芽状态。
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影响
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影响印度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复杂文化的国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之一便是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一种社会分层系统,它将人群按照职业、血统和社会地位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这种制度在印度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其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该国的文化传统,也深刻影响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种姓制度的起源婆罗门(Brahmins):这是一种祭司和学者的阶层,负责宗教仪式和教育。
刹帝利(Kshatriyas):这个阶层主要由武士和统治者组成,负责保护和治理国家。
维舍(Vaishyas):作为商人和农民,这一阶层负责编织、农耕及贸易等经济活动。
首陀罗(Shudras):这是较低的阶层,主要从事服务性工作,包括诸多体力劳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四个基本阶层逐渐演变出众多子种姓,总数可达数千个,这一现象在印度称为“贱民”(Dalit)或“不可接触者”体系,他们被视为最低等级的人群,遭受严重的歧视和排斥。
古代与中世纪时期的发展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间,随着佛教及耆那教等思想的兴起,种姓制度受到了某些挑战。
这些宗教强调平等与道德伦理,但尽管如此,种姓制度依然保持着其根深蒂固的影响。
在中世纪时期,宫廷政治、宗教祭司与地方贵族之间的关系复杂化,导致种姓制度更加僵化。
贞操、职业身份和婚姻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种姓约束。
特别是在穆斯林统治时期(公元12世纪至19世纪),虽然外来宗教文化的影响使得部分地区形成了新的混血种群,但种姓概念并未因此消失。
在这一时期,种姓身份加上宗教信仰进一步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殖民时期的变化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公元19世纪),由于对印度的管理与统计需求,一些西方学者开始系统地研究印度的社会结构,并将其定义为“种姓”。
这一过程虽然促进了部分地区对平等和人权观念的关注,却也意外地加固了种姓系统。
在殖民者看来,维护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的人群分类能够帮助殖民政府更好地治理印度。
因此,在此期间,不同种姓之间的竞争与冲突愈发明显,激化了阶级矛盾。
印度还有种姓制度吗
印度还有种姓制度吗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种文化的国家,种姓制度是其独特的社会制度之一。
种姓制度源自印度教的哲学思想,将社会分为四个主要的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巴拉教和苏德拉。
每个种姓都有着特定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这种制度在印度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尽管印度政府和社会团体一直在努力消除种姓制度的不平等和歧视,但这个制度在现代印度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力。
种姓制度导致社会不平等、贫富分化以及种姓歧视的问题,限制了某些人群的发展机会和社会进步。
最高法院的判决和立法措施对于种姓制度的废除起到了一定作用。
印度宪法规定,没有人因为出身、种姓、性别、宗教、地区或种族受到歧视。
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的倡导、教育和社会福利计划,旨在提高社会边缘化社群的地位和生活条件。
然而,尽管有立法和政策上的改革,种姓制度仍然存在于印度社会的各个层面。
在某些地区和社区中,人们仍然根据自己的种姓身份与他人保持距离,并对其他种姓持有偏见。
这种偏见可能会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
种姓制度也在政治领域发挥着作用。
在选举和政府职位选拔中,种姓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某些政党和政治家依靠种姓团结和选民支持来获取权力和影响力。
虽然种姓制度的存在给印度社会带来了很多挑战,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它在印度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种姓制度反映了印度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印度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提供了根基。
一些人认为,在尊重和保护印度社会多元文化的同时,应该积极推动种姓制度的改革和废除。
综上所述,尽管印度政府和社会团体一直在努力消除种姓制度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但是该制度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种姓制度导致社会不平等和歧视问题,限制了某些人群的发展机会和社会进步。
政府的立法和政策改革是消除种姓制度的重要一步,但更广泛的社会意识和文化改变也是必要的。
只有通过多个层面的努力,才能实现全面的种姓制度改革并推动印度社会朝着更加平等和包容的方向发展。
印度高种姓生活现状
印度高种姓生活现状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
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一张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那等级: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
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
种姓可以通过外貌来区分,看起来也不一样。
低种姓又黑又瘦,长相偏东南亚和非洲。
高种姓接近白人的外表。
较低种姓多为土著后裔,较高种姓为后来的侵略者,多为雅利安人后裔(这可能是印度是白人这一说法的由来)。
高种姓的人社会地位高,通常代表有钱有势的人。
以宗族为基础,由血缘和姻亲形成的贵族血缘关系。
高种姓的人衣着奢华,职业和收入远高于普通人。
高种姓不允许与低种姓通婚。
低种姓想要晋升到高种姓,单个个体是做不到的。
只有全组才能一起晋级。
印度有一种人叫“贱民”,可以用“很惨”二字来形容。
最糟糕的是,它们是隐形的。
很惨,但是没人管。
贱民是被排除在四个种姓之外的所谓不洁存在。
在宗教意义上,他们连人都算不上。
贱民也就是“DALIT”,又被称为“不可接触者”,或者甘地也称他们为“神之子”,意指他们也是神的子民。
但是显然多数人不这么认为。
印度首都的这个贫民窟很脏。
孩子出生在垃圾里,他们被当作奴隶。
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是苦力。
为了在这里生存,它们不得不在垃圾中觅食。
虽然印度早在1947年独立时就宣布废除奴隶种姓制度。
但是因为贫穷,这里的人和奴隶没什么区别。
奴隶被认为是最底层的阶级,所以不被人喜欢。
贱民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大多无忧无虑。
印度是一个贫富悬殊巨大的国家,可以说天堂和地狱并存。
居住在贫民窟的人数占该国人口的一半。
这些穷人负责辛苦的工作,比如三轮车司机,保洁员。
但也有普通的,比如自己开店做小生意的。
印度有很多贱民和乞丐没什么区别。
英国慈善组织正在给乞丐和贱民送饭。
印度的牛不仅数量极多,而且地位很高,可以说是“横行霸道”。
印度的种姓制度与宗教多样性
印度的种姓制度与宗教多样性在印度,种姓制度和宗教多样性是国家的两个重要方面。
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而宗教多样性则是印度作为一个宗教重要国家的特征。
本文将探讨种姓制度和宗教多样性对印度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一、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
它基于印度教的宗教信仰,将人们划分为各个种姓,这些种姓被认为是上一世纪以来的社会等级体系。
根据种姓制度,种姓是无法改变的,婚姻也只能在同种姓之间进行。
种姓制度使得人们在社会和经济上面临着巨大的限制,不同种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种姓制度的存在给印度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
首先,它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冲突。
处于低种姓的人们面临着贫困、歧视和排斥,而高种姓则享有更多的特权和社会地位。
这种不平等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
其次,种姓制度对教育和职业发展造成了阻碍。
低种姓的人们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使得他们很难实现社会流动和改变命运。
这个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在经济方面的发展。
然而,印度社会对于种姓制度的认同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普及的推动,人们对于种姓制度的质疑和反对逐渐增加。
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低种姓人民的处境,通过法律和政策来保护他们的权益。
二、宗教多样性印度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拥有众多信仰和宗教群体。
其中,印度教是印度最大的宗教,约占印度人口的80%。
此外,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等宗教也在印度得到广泛传播。
宗教多样性是印度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印度的骄傲。
不同宗教的信徒在印度共同生活,相互尊重和包容。
印度宗教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得多元文化和思想在这片土地上繁荣发展。
然而,宗教多样性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不同宗教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冲突时有发生。
宗教冲突不仅在印度社会中造成了伤害和破坏,也对国家的稳定和和谐构成威胁。
为了维护宗教和睦,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鼓励宗教和平共处和互相尊重。
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
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摘要:种姓制度作为一个古老的社会制度在世界上其它许多地区古代历史上都曾经存在过,却只有印度近乎完美的将其保留下来。
直到现代,种姓制度任深深的影响着印度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无不充斥着种姓的气息。
虽然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有所衰弱,但这种衰弱不可能导致种姓制的灭亡,种姓制也将继续不断地左右印度社会。
关键字:种姓制度;现代印度;影响一、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对古印度等级制度的泛称。
种姓(caste)这一词来自于拉丁文(castus),意为纯粹、不杂,与它相对的是印度文中的瓦尔那(varan),指的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等级划分。
因此,种姓制度在古印度又称瓦尔那制。
种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的历史时期,它最早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是吠陀时代部落的组织形式。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姿态》一文中形象地指出:“部落之最极端的、最严格的组织形式是种姓制度。
”[1](p.13) 根据印度相关文献可知,瓦尔那一词在梵文中原意为“色”,指的是与居民的肤色区别有关。
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文中说:“种姓是从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的严格界限中开始的。
”[2](p.95)公元2000多年前居住在欧洲和中亚的雅利安人从阿富汗高原南下入侵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
当雅利安人在用暴力征服当地居民时力图把他们纳入到雅利安人社会中来,但又想保持雅利安人自己民族的一致性。
因此,雅利安人与被征服的非雅利安人根据肤色和文化上的差异被分为两类:一类是雅利安瓦尔那;另一类是达萨瓦尔那。
D·D·高善必认为:“在梨俱吠陀时代,唯一的区别是肤色淡的雅利安人与肤色较黑的达萨之间的不同。
”[3](p.82)而在此阶段,由于雅利安人部落与当地土著居民部落内部阶级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社会劳动分工也尚未发展,因此在雅利安人部落内部并没有种姓的区分,四个瓦尔那的划分也尚未出现,瓦尔那制尚处于萌芽状态。
种姓制度对现在印度的影响
种姓制度对现在印度的影响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社会制度,已经存在了几千年。
种姓制度根据人们在出生时所属的社会阶层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群体,这些群体之间存在明确的等级,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
尽管印度政府已经通过法律禁止种姓歧视和推动种姓制度的废除,但它仍然在印度社会中产生广泛的影响。
第一,种姓制度影响了社会的结构和组织。
印度社会被划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种姓(最高等级的神职人员)、刹帝利种姓(军事统治者和统治集团)、吠舍种姓(商人和专业人员)和苏达种姓(农民和工人)。
每个种姓又根据职业和家庭背景分为更多的子种姓。
这些种姓之间存在明确的地位和社会交往的规则,使得社会结构固化,限制了个人的社会流动性。
第二,种姓制度对教育和就业机会造成了不公平。
由于种姓制度的存在,婆罗门种姓和刹帝利种姓的人们往往更容易获得教育资源和高薪的职位,而低种姓的人们则往往面临教育和就业的不平等。
他们往往被社会边缘化,被限制在低收入和低社会地位的工作中。
第三,种姓制度导致了社会不平等和歧视。
种姓制度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群体,这些群体之间存在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差距。
高种姓的人们享有更多的特权和机会,而低种姓的人们则面临着歧视和暴力。
尽管印度政府已经通过法律禁止种姓歧视,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歧视仍然存在。
第四,种姓制度影响了政治和社会权力的分配。
由于种姓制度,印度的政治和社会权力往往掌握在高种姓人们的手中。
他们往往能够更容易地获得政府职位和政治影响力,而低种姓的人们则往往被排除在政治权力的圈子之外。
最后,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带来了分裂和紧张。
不同种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在社会中广泛存在。
这种分裂和紧张不仅限制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也对印度的团结和凝聚力造成了威胁。
总之,种姓制度对现在的印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禁止种姓歧视和推动种姓制度的废除,但要彻底消除种姓制度对社会的影响还需要更持久的努力。
只有通过普及教育、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融合和创造一个公平和包容的社会环境,印度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和进步。
印度的种姓制度和社会等级
印度的种姓制度和社会等级印度是一个文化非常多元化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然而,它也是一个历史上存在过种姓制度的国家。
在印度社会中,人们被分为不同的社会等级,这种社会结构被称为“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在印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在印度教中,人类被分为四个主要的社会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贵族和劳动阶层。
这些社会等级之间的差异是基于人的出生和职业的,而不是基于个人的能力或品德的。
婆罗门是印度最高的社会等级,只有他们才有权传授宗教和哲学知识。
刹帝利是军人和行政官员,贵族是统治者和地主,劳动阶层则掌握着手工艺和农业技能。
相互之间的交流是有所限制的,例如,婆罗门是不会和劳动阶层有太多的社交往来的,这使得印度社会变得非常分化和难以统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姓制度的弊端和不公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意识到。
印度的宪法在1949年谴责了种姓制度,并禁止种姓制度的存在。
但是尽管禁令的颁布,种姓制度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是因为一些人们仍按照这种文化传统来对待和区分不同的人。
从种姓制度到现代化的社会结构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虽然种姓制度已被严厉谴责,并已禁止存在了几十年,但它仍然是印度社会中一个相当固定的力量。
在许多方面,这种制度仍在影响着现代印度社会的各个方面。
当今的印度,一直在试图打破种姓制度和社会等级这种传统文化的束缚,以迈向一个更和谐和公正的社会。
政府一直在进行广泛的教育和宣传,以赋予人们平等的意识和价值观,进一步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在印度,我们可以看到,种姓制度和社会等级的问题不仅仅是印度的国内问题,而是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
因此,迈向一个更平等和公正的社会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什么?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什么?种姓制度是指印度社会中的等级制度,也被称为“印度教的社会等级体系”。
在这种社会体系中,人们按照出生的社会地位被分为不同的阶层,被称为“种姓”。
1. 种姓制度的来源种姓制度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印度教文化。
根据传统的印度教观念,人的社会地位是由前世的报应来决定的。
因此,出生在哪个阶层就是一个人的命运所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制度,成为整个印度社会的一部分。
2. 种姓制度的结构种姓制度的结构非常复杂,包括四个主要阶层和一个称为“不可去”的阶层,这个阶层的人生来就没有社会地位。
首先是最高的“婆罗门”种姓,他们是印度教的神职人员和学者,占据了印度社会的最高地位。
其次是“刹帝利”种姓,他们是印度社会中的统治阶层,包括政府官员、士兵和商人。
再往下是“婆奴”种姓,他们是印度社会中的农民和工人。
最后是“达利特”种姓,他们被称为“贱民”,是印度社会中最低下的人,经常受到歧视和压迫。
3. 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度在过去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种姓制度中,每个种姓有自己独特的规定和限制。
最高的婆罗门种姓成员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和掌握神秘的印度教仪式和知识,而低种姓则没有这种权利。
在传统的印度社会中,种姓制度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职业和地位。
如今,在现代印度,虽然宪法禁止种姓歧视,但是种姓制度仍然存在,并且仍然对许多人的生活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种姓制度的影响依然存在。
4. 种姓制度的改变近年来,许多人开始意识到种姓制度的不公和不合理,并在争取改变。
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试图改变种姓制度。
印度实施了以“预留”制度为核心的倾斜政策,给低种姓和贫困家庭的人提供更多机会和福利。
但是,要想真正消除种姓歧视,还需要更深入的变革和认识。
只有当人们停止注重种姓,而是把重点放在每个人的个人能力和品质上,印度才能创造一个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
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摘要:种姓制度作为一个古老的社会制度在世界上其它许多地区古代历史上都曾经存在过,却只有印度近乎完美的将其保留下来。
直到现代,种姓制度任深深的影响着印度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无不充斥着种姓的气息。
虽然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有所衰弱,但这种衰弱不可能导致种姓制的灭亡,种姓制也将继续不断地左右印度社会。
关键字:种姓制度;现代印度;影响一、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对古印度等级制度的泛称。
种姓(caste)这一词来自于拉丁文(castus),意为纯粹、不杂,与它相对的是印度文中的瓦尔那(varan),指的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等级划分。
因此,种姓制度在古印度又称瓦尔那制。
种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的历史时期,它最早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是吠陀时代部落的组织形式。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姿态》一文中形象地指出:“部落之最极端的、最严格的组织形式是种姓制度。
”[1](p.13) 根据印度相关文献可知,瓦尔那一词在梵文中原意为“色”,指的是与居民的肤色区别有关。
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文中说:“种姓是从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的严格界限中开始的。
”[2](p.95)公元2000多年前居住在欧洲和中亚的雅利安人从阿富汗高原南下入侵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
当雅利安人在用暴力征服当地居民时力图把他们纳入到雅利安人社会中来,但又想保持雅利安人自己民族的一致性。
因此,雅利安人与被征服的非雅利安人根据肤色和文化上的差异被分为两类:一类是雅利安瓦尔那;另一类是达萨瓦尔那。
D·D·高善必认为:“在梨俱吠陀时代,唯一的区别是肤色淡的雅利安人与肤色较黑的达萨之间的不同。
”[3](p.82)而在此阶段,由于雅利安人部落与当地土著居民部落内部阶级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社会劳动分工也尚未发展,因此在雅利安人部落内部并没有种姓的区分,四个瓦尔那的划分也尚未出现,瓦尔那制尚处于萌芽状态。
现代印度教种姓关系的变化
现代印度教种姓关系的变化朱明忠*【内容提要】近代以来,印度教原有的种姓制度和等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1947年独立以后,印度政府制定的新宪法和各种法律制度,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更进一步加速了种姓关系的转变。
种姓制度和种姓关系的这种变化,正是传统印度教走向现代印度教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印度印度教种姓关系变化近代以后,伴随着英国殖民统治,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也逐渐传入印度。
无论新的生产方式,还是新的思想观念,都对印度传统的生产方式、社会体制和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从而使印度教原有的种姓制度和等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1947年独立以后,印度政府制定的新宪法和各种法律制度,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更进一步加速了种姓关系的转变。
种姓制度和种姓关系的这种变化,正是传统印度教走向现代印度教的重要标志。
一、独立后贱民地位的改善在独立之前,国大党就把解放贱民的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1920年,国大党正式把“取消不可接触制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写入了党纲。
在国大党的领导人中,甘地不仅坚决主张改善贱民的社会地位,而且还亲自领导贱民进行过反对种姓歧视的斗争。
除甘地之外,其他领导人也对解决贱民问题十分关心。
例如,尼赫鲁就曾明确表示:“我将把根绝种姓制度摆在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051重要的位置上。
”①独立以后,成立了以尼赫鲁为总理的国大党政府。
为了消除印度社会中的种姓压迫和种姓歧视现象,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尼赫鲁政府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改革措施。
在这方面,最耀眼的事情就是印度新宪法的制定。
1947年8月29日,印度政府成立了七人宪法起草委员会,该委员会以时任法律部长的贱民领袖安培德卡尔为首。
1949年11月26日,新宪法草案在印度制宪会议上正式通过,并定于1950年1月26日起生效。
印度现代化与种姓制度政治功能变迁
南亚研究季刊#2002年第4期#印度现代化与种姓制度政治功能变迁朱丹X[内容提要]种姓是印度教社会特有的等级制度,本文从政治权力在不同种姓间的分配、种姓会议与司法职能的行使和乡村社会基层政治制度三个视角入手,探讨了种姓制度政治功能的变迁,这种变迁反映了印度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两种趋势:一是印度社会传统因素的保持与混合;二是与传统因素无关的新思想和外来影响的内在化。
由是观之,在未来的印度社会中,种姓制度不可能原封不动的保存下来,其衰落之势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也应看到;这种衰落不太可能会导致种姓的彻底灭亡,经过整合后它仍将构成未来印度教社会的一部分。
[关键词]种姓制度政治功能变迁现代化[中图分类号]D5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508(2002)04-0064-04种姓是印度教社会特有的等级制度,印度社会学者杜伯(S. C.D ube)指出,传统的印度社会有七个特征:(1)等级森严的身份制。
(2)教阶主义。
(3)社会地位的评价标准是礼仪性而非经济性或政治性。
(4)/法0、/利0、/欲0、/解脱0四个人生目标概念。
(5)四生活期。
(6)债务意识。
(7)/轮回0的说教。
¹其中前三个是讲种姓制度的,后四个也与种姓制度有关。
这一制度在理论上把人划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除了这四个等级外还有一个/贱民0阶层,称作不可接触者。
种姓制度自产生后不断分裂、衍化,每一个等级又分化成许多更小的集团,称作亚种姓集团(又称/迦提0),今日印度教中己有上万个亚种姓集团。
在印度,种姓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种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职务、地位、上升机会和障碍。
在农村,种姓差别甚至还决定了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模式、居住和文化的类型。
土地的占有通常也是依种姓而定的。
出于各方面的原因,行政职务也是按种姓担任的,尤其是在农村。
种姓还决定了人们宗教和世俗文化生活的模式,规定了各个社会集团的心理特征,并发展了社会隔离和高低关系席位的教阶金字塔。
印度教文化对种姓制度的影响(最终版)
印度教文化对种姓制度的影响(最终版)第一篇:印度教文化对种姓制度的影响(最终版)种姓制度是世界文明史上一种具有奇特性质的等级制度,它覆盖和渗透了印度社会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相互关系。
它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民族等因素,但笔者在本文中试图从文化层面来探讨印度教文化对其的影响,及低种姓和不可接触者因此而遭受的苦难。
印度教有两大教义构成了种姓制度的理论基础,并根据这些教义建立了一套关于区分超越现世﹑超越有限历史的永恒正义的理论,将种姓制度建立在既玄秘不实而又似乎“无懈可击”的神﹑哲学基础之上。
第一个是洁净和污秽观念。
印度教认为世界森罗万象的背后有一个终极的存在,“梵”,世界皆为这个终极存在所幻化并最终复归于梵。
但万事万物同梵的距离是不同的,复归的时间也有长有短。
印度教趋于把世界看成一个有差别的长长的序列,人类社会只是这个长序列中的一段。
人生来就有差别。
这种观念用于人类社会,便成为种姓划分的重要依据。
社会中职业划分出洁净与不净,从事相关职业的人也划分出洁净与不净。
“污秽”被看成是可以传染的,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而传染。
于是产生了种姓隔离﹑内婚制等。
第二个是业报和轮回思想。
宇宙万物皆为梵自我展现的结果,且梵对现实世界没有道德上的约束力。
于是,这种超自然的存在对人们有了一种永恒的恐怖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
这意味着现实中人们的地位﹑财富﹑权力等方面的差异是受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制约预先安排好的。
人的灵魂永恒不灭,但灵魂总要从一个躯壳转到另一个躯壳。
灵魂的这种不断转世就是轮回,而轮回的推动力是“业力”。
“业力”是人的行动,包括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全部活动。
业有善恶,善恶导致不同的果报。
业报轮回思想就这样让人们相信,现实中的不平等实际上体现着一种永恒的平等,而且,正是这种现世的不平等,在维护着永恒平等的正义。
于是,低种姓和不可接触者相信了对此世命运的怨恨和反抗只会加重自己的恶业,使来世更悲惨。
印度教的种姓制度与社会结构
印度教的种姓制度与社会结构印度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其独特的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结构的核心。
种姓制度是一种将人们按照出生的社会地位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制度。
尽管现代印度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它仍然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种姓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的吠陀时期。
根据印度教的教义,人们被分为四个主要的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苏德拉。
婆罗门是最高种姓,被认为是神圣的贵族,负责宗教事务和知识传承。
刹帝利是军事和统治阶层,吠舍是商人和农民,而苏德拉是最低的种姓,被视为劳动者和服务阶层。
种姓制度的核心思想是“因果报应”和“转世轮回”。
根据印度教的信仰,一个人的种姓是由他前世的行为所决定的,而他的行为将决定他来世的命运。
这种信仰使得种姓制度成为一种社会秩序的反映,人们被告知接受自己的命运,并通过忠诚和奉献来追求转世的提升。
然而,种姓制度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首先,种姓制度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歧视。
苏德拉种姓的人们经常遭受歧视和压迫,他们被剥夺了教育和就业的机会。
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在现代印度仍然存在,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来减少种姓歧视。
其次,种姓制度也导致了社会的分裂和冲突。
不同种姓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社会和经济隔离,种姓之间的通婚是禁止的。
这种隔离导致了社会的分裂和互不信任,使得社会团结和发展变得困难。
然而,近年来,印度社会对种姓制度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开始质疑和挑战种姓制度的合理性。
许多社会运动和组织致力于消除种姓歧视和促进社会平等。
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种姓制度对社会的影响,例如实施预留制度和推动教育改革。
尽管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的影响力有所减弱,但它仍然是印度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姓制度的存在提醒我们,社会不平等和歧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教育、意识提高和法律保护,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摆脱种姓制度带来的阻碍。
总之,印度教的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结构的核心,它将人们按照出生的社会地位划分为不同等级。
印度种姓制度起源与演变
印度种姓制度起源与演变印度社会中,种姓制度被视为一项沉重的历史包袱。
这一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如何演变的?以下是一些有关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和演变的关键信息。
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印度的种姓制度最初是由宗教因素驱动的。
根据印度教的信仰,人类从不同的身体部分诞生出来。
布拉阿马种姓(Brahmins),也就是祭司们,据说从上帝的头部诞生出来。
载人种姓(Kshatriyas),也就是统治者和战士,据说从上帝的手臂诞生出来。
商人和手工匠人依次从上帝的胃部和腿部诞生出来。
这四个阶层被称为“吠陀”(Varnas),严格地保持着身份、权力和特权的划分。
有一些人并不是吠陀中的任何一种。
他们被称为“外地人”(untouchables),或者“贱民”(Dalits),被认为是没有阶级的人。
因为他们的身份属于一个叫作“不可接触”的群体,所以他们完全排除在了主流社会以外。
印度种姓制度的演变从起源到今天,印度种姓制度一直在发展和变化,尽管保持了其根本特征。
在印度历史中,印度教经常被理解为促进或阻止不同种姓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在早期的历史中,印度种姓制度是相对灵活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和技能改变自己的种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种姓制度逐渐变得更加复杂,以至于人们在出生时就被赋予了一种固定的身份。
这使得在印度社会中加入另一个种姓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需要一个人真正放弃自己之前的身份。
在现代印度,一些人对种姓制度的衰落感到担忧。
然而,其他人则认为,与其他社会问题相比,种姓制度的问题并不严重。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种姓制度现在划分得相对稳定,尽管各种姓之间仍然存在差异。
另一方面,一些人则认为,种姓制度实际上仍然非常活跃,并导致高度不平等。
总的来说,印度的种姓制度在历史上是一个复杂、多样而有争议的主题。
虽然许多人现在都批评这种制度的存在,但它仍然是印度社会的一部分,并继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种姓制度对印度教文化的塑造与传承
种姓制度对印度教文化的塑造与传承种姓制度对印度教文化的塑造与传承印度教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复杂的宗教之一。
而印度教文化的核心就是种姓制度,也是印度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姓制度是指将印度社会分为四个不同的社会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贵族和贱民。
这种制度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并在印度社会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种姓制度最早起源于印度的部落社会,每个部落有不同的职业和社会地位,这种制度逐渐演变成了四大种姓制度。
婆罗门被认为是最高的种姓,他们是祭司和学者,负责宗教活动和知识普及。
刹帝利是军人、国王和行政官员,贵族是商人和富有的人,而贱民则是印度社会中最底层的阶层,他们只能做最艰苦的工作。
种姓制度在印度教文化中的地位不仅仅体现在社会结构上,更深刻地影响到印度的文化、宗教和道德观念。
婆罗门负责传授印度教神学、文化和宗教信仰,他们被视为文化的守护者和向导。
而刹帝利和贵族则为社会带来财富和稳定,他们为印度社会创造了繁荣和繁荣的气息。
贱民则被视为印度教信仰中的罪人,他们被认为是上一世界的恶行所致,只有通过努力工作和奉献,才能在下一生中得到改善。
同时,种姓制度在印度教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印度教强调宽容、和谐和无私的精神,以便把这些优雅的特征融入到印度社会和文化中。
此外,正是由于种姓制度中地位的不同,印度教徒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是存在于某种秩序之中的,是被上天所安排的。
因此,如果每一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地位和职责去履行自己的责任,那么整个社会就会保持平衡和和谐。
与此同时,种姓制度也为印度教的传承和继承注入了新的动力。
由于种姓制度的存在,每个人都有其固定的地位和职责,因此这种制度保证了知识、技能和文化的传承。
婆罗门传授印度教的神学、宗教和文化,刹帝利和贵族教授自己专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而贱民则通过努力工作和奉献来养活家庭和社会。
总的来说,种姓制度是印度教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塑造了印度的社会结构、文化和宗教信仰,对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印度教种姓关系的变化朱明忠*【内容提要】近代以来,印度教原有的种姓制度和等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1947年独立以后,印度政府制定的新宪法和各种法律制度,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更进一步加速了种姓关系的转变。
种姓制度和种姓关系的这种变化,正是传统印度教走向现代印度教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印度印度教种姓关系变化近代以后,伴随着英国殖民统治,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也逐渐传入印度。
无论新的生产方式,还是新的思想观念,都对印度传统的生产方式、社会体制和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从而使印度教原有的种姓制度和等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1947年独立以后,印度政府制定的新宪法和各种法律制度,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更进一步加速了种姓关系的转变。
种姓制度和种姓关系的这种变化,正是传统印度教走向现代印度教的重要标志。
一、独立后贱民地位的改善在独立之前,国大党就把解放贱民的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1920年,国大党正式把“取消不可接触制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写入了党纲。
在国大党的领导人中,甘地不仅坚决主张改善贱民的社会地位,而且还亲自领导贱民进行过反对种姓歧视的斗争。
除甘地之外,其他领导人也对解决贱民问题十分关心。
例如,尼赫鲁就曾明确表示:“我将把根绝种姓制度摆在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051重要的位置上。
”①独立以后,成立了以尼赫鲁为总理的国大党政府。
为了消除印度社会中的种姓压迫和种姓歧视现象,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尼赫鲁政府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改革措施。
在这方面,最耀眼的事情就是印度新宪法的制定。
1947年8月29日,印度政府成立了七人宪法起草委员会,该委员会以时任法律部长的贱民领袖安培德卡尔为首。
1949年11月26日,新宪法草案在印度制宪会议上正式通过,并定于1950年1月26日起生效。
在起草宪法的过程中,安培德卡尔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称他为“印度宪法之父”。
这部新宪法不仅代表着印度各族人民的意愿,而且也体现出广大贱民的心声。
新宪法的序言庄严宣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种人人平等的精神,体现在宪法的各种具体条款之中:例如,宪法的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废除贱民制,并禁止在任何方式下实行贱民制;任何由于贱民制而产生的剥夺人的权利的行为,都属于犯罪,应依法惩处。
”宪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不可以种姓为理由限制任何公民应有的权利,如商场、饭店、娱乐场所的出入,以及公共水池、浴场和道路等的使用。
”这一条表明,贱民作为国家的公民,有权出入任何公共场所,有权使用任何公共设施,任何人不得以不可接触之缘由进行干涉。
宪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在政府公职的聘用或任命上,不得以种姓等理由排斥和歧视任何公民。
”这一条说明,无论是贱民还是低种姓者,都有权担任政府公职,任何人不能歧视。
1955年,为了进一步落实宪法有关维护贱民权利的条款,政府还制定了《惩办侵犯贱民尊严法令》。
这个法令做出更加具体的规定:凡阻止贱民进入公共场所的,将判六个月监禁,或处以50卢比的罚款;对那些不为贱民提供服务的商店,政府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对屡教不改或情节严重者,政府应加重处罚。
新宪法明确宣布废除在印度实行了几千年的贱民制度,并且制定了许多具体条款和法令来维护贱民的合法权益。
这是印度教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独立后印度新生政权在社会改革方面所取得的一大成就。
由于宪法废除了“不可接触制度”(即“贱民制度”),因此就不能再使用“不可接触者”或①S.戈帕尔主编:《尼赫鲁选集》,德里,1980年,第324页。
151“贱民”这样的称呼,而如果有人再故意使用这样的称呼,就被判定为违法。
此后,在政府颁布的各种法律中,都以“表列种姓”①取代“贱民”的称谓。
随着宪法和各种法令的实施,原来印度社会中最受歧视的数千万贱民的合法权利,就真正有了法律的保障。
在政治权利上,贱民也同其他公民一样,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新宪法实行“成人普选制度”,这一制度使各阶级、各种姓的人在政治地位上都处于平等的地位。
贱民和低种姓者以平等的身份参加选举,但是由于他们在人数上占有巨大优势,他们就成为印度选举中一股最重要的政治力量。
为了保证贱民有权参与国家的立法工作和政府的管理工作,新宪法还实行了“保留制度”。
所谓“保留制度”,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在人民院中各邦的立法会议中均为贱民和低级种姓保留一定的席位;同时,在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中也为他们保留一定的名额,以保证他们享有行政管理的权利。
这种“保留制度”的实行,大大提高了贱民和低种姓者的政治权利。
例如,在1952年的人民院选举中,人民院共有479个席位,就为表列种姓保留了70个席位;在1962年的选举中,人民院共有488个席位,其中为表列种姓保留了76个席位。
这些数字表明,独立以后贱民的政治地位显著提高。
在经济方面,广大贱民的境况也有很大的改善。
印度政府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政策,废除了柴明达尔制,规定了土地持有的最高限额,改革了租佃关系、组织互助合作社等等。
这一系列改革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就是作为佃农的贱民和低种姓者。
他们获得了土地,在政府帮助下组成了合作社,在经济地位和收益上都有明显的提高。
另外,政府在执行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中,每年都拨出一定的款项来改善贱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如帮助他们打井、修建水渠、修筑道路、开办训练班、培训青年人掌握各种谋生技能等。
这种扶贫拨款,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有所增加。
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中央政府专门用于贱民的扶贫款项就达50亿卢比。
在教育方面,贱民地位的改善更为突出。
原来的贱民大多数是文盲,他们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独立以后,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解决贱民子女教育251①“表列种姓”称呼的来源:20世纪30年代,由于印度民族自治运动的高涨,英国殖民当局被迫做出让步,不得不给予印度人更多的参政权力。
1935年,殖民当局颁布的《印度政府法》,计划建立一种联邦体制,并给予各邦更大的自治权。
该法案规定,要为那些被视为“贱民”的被压迫阶层,在政府各级部门担任公职保留一定的席位。
为调查和统计哪些种姓属于“被压迫阶层”,就做出各种表列,并向社会公布了相关的表列。
列入该表中的种姓(贱民种姓),后来就被统称为“表列种姓”。
从此,就有了“表列种姓”的名称,它就是贱民的一种不带社会歧视的称呼。
独立后,印度政府继续延续对“表列种姓”在政府任职、教育和就业等方面保留名额的做法。
问题的措施。
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的款项解决贱民子女在学费、住宿和吃饭等方面的困难。
在大学招生中,政府规定必须为贱民出身的学生保留一定比例的名额,尤其是那些热门专业,如电子、计算机、法律、金融、医学等。
在提供助学金方面,各学校也对贱民学生给予优先照顾。
在文化落后的邦,特别是农村地区,贱民子女的辍学率特别高(尤其是女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印度政府还制定了“非正规教育方案”,主要为6 14岁的失学儿童提供非正规教育。
现在已有数十万个非正规教育中心,分布在印度各地。
根据2001年印度人口普查的报告:全国表列种姓人口的平均识字率为54.7%,男性识字率为66.6%,女性识字率为41.9%。
这个数字表明,原来90%以上为文盲的贱民,在独立后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文盲的比例显著减少。
这无疑是印度社会的一大进步。
二、种姓关系的变化近代以后,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以及西方文明的传入,对印度传统的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和民族独立运动,也大大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独立以后,印度政府一系列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改革措施,更加全面地加速了传统社会体制的转化。
因此,到了今天,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和种姓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婆罗门种姓的地位和权威明显下降在传统印度教社会中,婆罗门种姓不仅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而且还具有宗教的祭祀权和司法权。
他们垄断着宗教的各种祭祀仪式,并由此而获得经济利益,他们还可以依据宗教法律和仪轨,对任何违反者给予处罚。
在农村中,由婆罗门种姓所控制的“种姓会议”,实际上是执行种姓道德和经济规约的法庭,具有处理种姓中发生的各种案件的权力。
一切违背种姓规定的行为,如与外种姓的人通婚、偷盗、欠债不还、财产纠纷等,均由种姓会议裁决。
种姓会议的权力凸显出婆罗门种姓的特权。
但是,到了殖民统治时期,英国人出于政治需要,按照西方的方式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
这些法律和法规的实施,大大削弱了婆罗门的地位和权威。
例如,英国人在印度建立了各级法院,并颁布了英国式的民法和刑法,印度教徒的违法事件必须通过各级法院来审理和处置,这样就削弱了婆罗门的司法权。
为了管理方便,殖民当局在一些地方还把警察权、司法权和田赋权都交给自己所委派的村长,这样就超越了原来在村里具有支配权的婆罗门351种姓或种姓会议。
另外,英国人还打破了婆罗门对宗教祭祀的垄断权,颁布了一些法律规定:印度教徒举行宗教仪式可以请任何人来主持,不见得必须请婆罗门。
婆罗门的至高地位和权威,主要体现在他们所具有的宗教的司法权和祭祀权上。
英国人建立起来的法院和法律,使婆罗门丧失了这些特权,导致其地位下降。
独立以后,印度政府制定的新宪法和各种法律,全面地贯彻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消除种姓差异”的精神。
随着这些法律的实施,婆罗门种姓原有的特权越来越少。
婆罗门特权的丧失,也使他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些婆罗门在农村里找不到工作,只能到城市中去,但是他们没有其他谋生的本领,许多人只得变成搬运工人或黄包车夫。
2006年9月25日的《华盛顿时报》,登载了一篇题为《印度采取的积极措施颠倒了种姓地位》的文章。
该文章称:“印度多年来采取的积极措施,几乎已经使种姓制度发生了颠倒:有些上层种姓的婆罗门成员,已经沦为搬运工人和黄包车车夫;而大学里几乎有一半的学生名额,被下层种姓和部落成员所占领。
”①“拉梅什·杰哈是东部比哈尔邦的婆罗门成员,因为在自己居住的村庄找不到工作,所以来到了新德里。
在比哈尔邦,已经没有农活可做,而政府部门的职位几乎被较低种姓成员所占领。
”②这两则事例,生动地说明婆罗门种姓地位的下降和低种姓者地位的提高。
(二)中等种姓的崛起19世纪以后,随着英国资本的输入和各种英资工厂的增长,印度的民族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当时,印度人开办的工厂主要有纺织厂、黄麻厂、造纸厂、面粉厂和一些其他小型工厂。
最早开办工厂的印度教徒中,多半是商业种姓,如古吉拉特商人、马尔瓦利商人,还有孟加拉商人、南印度契提商人等,他们都属于第三等级的吠舍种姓(即从事工商业和农业生产的种姓)。
后来,随着印度工业的发展,这些商业种姓的资本和实力迅速增长,他们遂成为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