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病例分析.ppt

合集下载

病例分析与病例讨论医学PPT课件

病例分析与病例讨论医学PPT课件

病例分析的资料要求
资料整理详细规范 ➢ 病例资料应包括适合进行相应讨论足够的内容和
项目。如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个人史、家族史、过敏史、体格检查、实验室 检查、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临床诊断、治疗 过程、出院带药 ➢ 语言规范,描述准确,详略得当。
病例分析wo议: 选用亚胺培南、500mg、3/日,停甲硝唑
白细胞变化


● ●
41
体温变化
40

39 38 37
* **
** *

**

* * * * *★ * ** ** * ** *
36
35
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治疗结果:
• 入院第十天,B超可见肝脓肿中央有小液化灶
• 在超声引导下行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抽出灰色浑浊脓液 20ml,置管,引出脓性液15ml。
药师建议 ① 医嘱上减少静脉营养输液,鼓励患者开始自主饮食; ②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有可能,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③ 避免口服厄洛替尼前过量饮水,可与食物或果汁(西柚汁除外)同服。
病例分析PPT示例
一例肝脓肿患者的病例分析
• 患者男性,45岁,因“上腹部疼痛伴寒战、高热10天”入院。
– 分析点:对该患者的药学监护:药物对心电图Q-T间期的影 响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
13
示例-3
-黄丽娜,蔡旭镇,临床药师在呼吸内科的药学实践,临床药学
• 患者,男,85岁。既往有高血压史1O年,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5mg,1/日,血压控制良好。患者因咳嗽咳痰7个月,加重7天伴活动后 气促、胸闷、胸痛入院。入院诊断:①胸腔积液;②原发性高血压3级 。入院后行胸腔置管引流术,术后引流出黄色胸水约500 mL。送检胸 水常规示细胞数2400U/L,单核比70%;胸水LDH179 U/L ,总蛋白 43.8g/L,腺苷脱氨酶31.8 U/L。考虑结核性胸腔积液可能性大,行诊断 性口服抗结核治疗:利福平胶囊0.45g,1/日,异烟肼片0.31,1/日,吡 嗪酰胺片0.5 g ,2/日,乙胺丁醇片0.75 g ,1/日。服用抗结核药物后, 患者血压明显升高,波动于150-190/90~130 mm Hg。

生化检验病例分析经典案例

生化检验病例分析经典案例

生化检验病例分析经典案例
病例一:蛋白尿肝病病例分析
病史描述:
患者小李,27岁,自觉乏力,出现肝区隐痛,腹胀不适。

查体发现腹部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发现尿蛋白呈阳性。

检验项目及结果:
•肝功:ALT(谷丙转氨酶)正常,AST(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
•肾功:肌酐正常,尿素氮升高;
•蛋白质分析:尿蛋白阳性,血清白蛋白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诊断分析:
该病例提示患者可能患有肾病综合征,肝功及蛋白质分析结果支持可能的原发
性肝硬化。

需进一步检查盐酸蛋白及全血细胞比容浓度等指标明确诊断。

病例二:高尿酸血尿症病例分析
病史描述:
患者小张,45岁,近期出现关节疼痛,特别是大脚趾的疼痛明显,伴有红、肿、热痛症状,血尿酸值升高。

检验项目及结果:
•血生化:尿酸升高;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计数正常;
•血脂:胆固醇正常,三酰甘油正常。

诊断分析:
以上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可能患有痛风性关节炎,尿酸升高是
症状的重要指标,需进一步检查尿酸结晶及滑液镜检查明确诊断。

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两个生化检验病例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生化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针对不同病例,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是确诊的关键。

针对生化检验结果异常,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并进行进一步的相关检查,以提供准确的诊断和药物治疗方案。

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生化检验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提高对各种疾病的诊断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以上为生化检验病例分析经典案例,希望对临床医学工作者有所启发与帮助。

恶性黑色素瘤 病历分享 ppt课件

恶性黑色素瘤 病历分享 ppt课件
❖ 多发于四肢末端、头、颈部皮肤等,也可发生在躯干皮肤, 少数于皮肤以外的黏膜 部位,如直肠、肛门、食管 和眼内。
流行病学 中国
07年国内发病率0.46/10万,标准化发病率为0.25/10万 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 皮肤和粘膜黑色素瘤为中国黑色素瘤的主要亚型 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原发灶厚度较厚,多数合并溃疡 分期、厚度为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皮肤黑色 素瘤预后好于粘膜黑色素瘤 中位年龄为45-50。
❖T3a ❖T3b
2.01 ~ 4.0mm 不伴溃疡 2.01 ~ 4.0mm 伴溃疡
❖T4a ❖T4b
>4.0mm 不伴溃疡 >4.0mm 伴溃疡
N 淋巴结
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
❖N0
无淋巴结转移
❖N1
1 个淋巴结转移 N1a 隐性转移( 病理诊断) N1b 显性转移( 临床诊断)
或任何远处转移伴LDH升高
2013 CSCO 临床分期及诊治流程
临床分期
诊治流程
诊治流程
诊治流程
诊治流程
治疗
临床治疗原则
❖ 尽早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根治性手术+淋巴结 清扫术 )
❖ 配合化疗、生物、物理、放疗及中医药等综 合治疗模式
肿瘤内科治疗
❖单纯化疗
-无明显益处
❖联合化疗 ❖免疫治疗
根据不同遗传学特点---新的病理亚型分类
CSD:chronic sun-damaged,慢性阳光损伤型;Non-CSD:非慢性阳光损伤型
Curtin JA et al .J Clin Oncol. 2006 Sep 10;24(26):43404346.
特点
中国黑色素瘤基因突变情况

医学病例分析总结

医学病例分析总结

血栓形成(thrombosis)-病例分析病例摘要:某一大面积烧伤病人,住院期间输液时曾行大隐静脉切开插管。

患者后因感染性休克而死亡,死后尸检了现髂外静脉内有血栓形成。

分析题:1、该患者血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血栓是何种类型并描述其大体及镜下特点?参考答案:1、大量失液后血液浓缩,各种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同时血中释放大量幼稚血小板,粘性增加,易于发生粘集形成血栓。

2、属红色血栓。

大体:呈暗红色,新鲜时湿润,有一定弹性,与血管壁无粘连,表面光滑,干燥后,无弹性、质脆易碎。

镜下:在纤维蛋白网眼内有大量红细胞和少量白细胞,呈条索状。

萎缩-病例分析病历摘要男,49岁,今年4月份因腹部灼烧,不适,总有饥饿感来院检查半年以来食欲下降,伴餐后腹胀,有时,一天要大便2-3次,便溏.如吃较油腻食物,如鸡汤、骨头汤后,便会引起腹泻,通常要持续4-5天,但大便、小便等常规临床检验正常。

胃镜检查:肉眼所见胃窦粘膜光滑,轻度红白相间。

分析题:1. 该病例临床诊断是什么?2. 为何出现溏便样腹泻?参考答案:1. 慢性萎缩性胃炎2.胃腺萎缩→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消化功能下降→溏便样腹泻尸体解剖查明死因-病例分析病例摘要:某男,70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冠、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

分析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参考答案:1、医院需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尸体解剖。

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定监护人双方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

尸检应在死后48小时以内,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3、发出尸检诊断报告,组织有关专家鉴定。

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一)-病例分析一、男,65岁李某。

病例分析ppt课件

病例分析ppt课件
病例分析
精选课件ppt
1
病例1
某男性患者,54岁,因黄疸、腹水、意 识不清被送入急诊科。检验申请单上的诊断 为肝炎。 实验检查结果:
精选课件ppt
2
血浆
Cr(μmmol/L)
Urea(mmol/L) Na+(mmol/L) K+(mmol/L)
TBil(μmmol/L)
ALT(U/L) TP(g/L) Alb(g/L) Glob(g/L)
精选课件ppt
34
尽管如此,患者血pH值仍是7.51, 表明其为失代偿型代谢性碱中毒,血 HCO3-降低属继发性的代偿的结果。 手术完毕,病人情绪稳定,呼吸功能恢 复到正常,有关血气分析指标已完全恢 复正常神志清楚,手脚麻木的感觉消失。
精选课件ppt
(2)进一步分析:进一步实验检查包括乙肝表面抗 原、乙肝核心抗体、线粒体抗体、平滑肌抗体和凝血 酶原时间,结果均无临床诊断意义。结合常规肝功试 验血浆白蛋白浓度正常,提示肝脏功能无严重障碍。
精选课件ppt
30
已知保泰松能引起肝细胞破坏和胆汁淤积。 病人停用集泰松后两周,病情好转,除ALP仍然 升高外,其它生化结果转为正常。 3.最后诊断:药物性肝炎。胆仍不能排除甲肝、 丙肝和其它传染性肝炎。进一步的病原学检查 及再服保泰松后监测可确诊。
的高血糖症,超过了肾糖阈,引起渗透性利尿。 TCO2浓度极低提示存在低谢性酸中毒,尿中
出现酮体表明为酮症酸中毒。 Cr、 Urea浓度增高,且前者增高幅度大于
后者,考虑为血容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所致的肾前性尿毒症。
精选课件ppt
16
血钠浓度降低是对细胞外晶体渗透压增高 (形成晶体渗透压的血糖、尿素、肌酐、钾明 显增高)的相应反应,水从细胞内沿渗透梯度 移出。同理,钾离子浓度增高主要是由于代谢 性酸中毒时细胞内钾的移出所致。

临床医学检验案例分析题

临床医学检验案例分析题

临床医学检验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介绍本案例涉及一名46岁男性患者,主要症状为乏力、黄疸和恶心呕吐。

患者平时饮酒较多,但最近一个月内没有明显增加饮酒量。

体格检查发现肝脾肿大,黄疸明显。

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医生怀疑其可能患有肝炎或胆道梗阻等疾病。

下面是对该病例的进一步检验分析。

2. 临床化验结果分析2.1 血液检查患者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计数稍高,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和血细胞比容均在正常范围内。

这些结果说明患者没有明显的感染或贫血。

2.2 肝功能检查患者肝功检查结果显示,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明显升高,超过了正常范围。

这表明患者肝脏存在损伤或炎症反应。

同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也升高,说明患者可能有胆汁淤积的问题。

2.3 肾功能检查患者肾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尿素氮(BUN)和肌酐(Cr)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患者肾功能尚未受到损害。

2.4 乙肝和丙肝病毒检测患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丙肝抗体(Anti-HC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排除了乙肝和丙肝的可能性。

2.5 影像学检查为了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胆道梗阻等情况,医生建议进行腹部超声检查。

超声结果显示患者胆囊内结石,提示患者可能患有胆囊结石引起的胆道梗阻。

3. 病情分析和诊断综合以上检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分析和诊断:3.1 肝脏损伤患者血清ALT和AST升高,提示患者肝脏存在损伤。

血清胆红素高水平也支持这一观点。

3.2 胆汁淤积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以及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胆囊结石,表明患者可能存在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积。

4. 治疗建议基于以上诊断和分析,我们建议患者进行以下治疗:4.1 给予需要的药物针对肝脏损伤,可以考虑给予肝脏保护药物,如谷胱甘肽(GSH)。

对于胆汁淤积,可以使用胆汁酸制剂或草药治疗。

4.2 胆道引流术如果胆道梗阻严重,可能需要通过胆道引流术来缓解病情。

这可以通过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P)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BD)等方法实现。

医学检验病例分析

医学检验病例分析

5年前发现白蛋白低(具体不详),查2 4小时尿蛋白1.2 g,以后复查为阴性。 此后患者乏力、水肿症状反复加重,血白 蛋白ALB最低为21.2 g/L, 先后在外院多次就诊,考虑为“特发性低 蛋白血症”,间断补充白蛋白治疗。为进 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面、颈部皮肤可见带状 分布的褐色疣状皮疹,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 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 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HB 140 g/L W BC 4.56×109/L 其中淋巴细胞 0.49×109/L 血小板(PLT) 31 1×109/L;24小时尿蛋白0.6 g,大 便潜血持续阳性;血总蛋白TP34.9 g /L ALB 20.7 g/L; 其他肝肾功能、 血脂及电解质正常。
案例分析二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73岁,因“水 肿、蛋白尿1个月”入院。当时患者 在上呼吸道感染3天后出现双下肢水 肿, 入院时Bp 128/80 mmHg,全身 皮肤无皮疹,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肋下未及。

实验室检查 Hb 15.2 g/dk,尿常规 检查:比重1.010,蛋白“+”,红细胞 15-20/高倍,白细胞1-2/高倍,颗粒管 型1-2/高倍,蜡样管型0-2/高倍,尿蛋 白(++),尿本周蛋白阴性。
当地医院查胆红素、转氨酶增高; HGB 82 g/L,网织红(Ret)3.5%;乙肝 五项HBsAb(+)、HBcAb(+)。渐出现下 肢水肿并逐渐蔓延至腰骶部,HGB降 至49 g/L。2002年2月腹部CT示“肝 脏弥漫性病变,脾大、腹水,少量心 包、胸腔积液,胆囊结石”。
曾在2家大医院住院,予输注红细胞悬液及 白蛋白、利尿等治疗。1~2月间曾有间断 发热,体温38℃以上,经抗炎治疗后体温 降至正常。5月患者黄染加重,皮肤出现瘀 斑,伴乏力、纳差、盗汗,为进一步诊治 收入我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差。 大便色深,10余次/天,尿色深黄,5天前发 现终末血尿,半年内体重下降4 kg。 问题:1、该患者可能患有哪些相关疾病? 2、有何诊断依据?

《医学检验病例分析》课件

《医学检验病例分析》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Hale Waihona Puke ANALYSISSUMMAR Y
03
病例分析
检验结果与病情关联分析
01
02
03
检验结果解读
根据检验结果,分析各项 指标与病情的关联,判断 病情的发展趋势。
异常指标分析
针对异常指标,分析其可 能的原因以及对病情的影 响,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
指标动态监测
对病情进行动态监测,观 察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治 疗效果和病情转归。
年龄:32岁 性别:男
病例病情简介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体格检查
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1周。
患者1周前出现发热、咳嗽、 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未予 重视。2天后,病情加重,出 现胸闷、气短等症状,遂前往 医院就诊。
无慢性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体温38.5℃,脉搏90次/分, 呼吸20次/分,血压 120/80mmHg。咽部充血,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啰 音。心界不大,心率90次/分 ,律齐。
治疗方案调整
治疗方案评估
对治疗方案进行评估,分析治疗效果 和预后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根据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病例总结与展望
病例治疗效果评估
治疗效果显著
通过医学检验,对病例进行精准 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使患者获 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恢复健康。
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医学检验技术和方法,提高诊断和治疗 水平。
个体化治疗
加强个体化治疗的研究和应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各个病例分析模版(完整版)

各个病例分析模版(完整版)

各个病例分析模版(完整版)一、病例摘要1. 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等。

2. 主诉:简要描述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3. 现病史:详细记录患者发病的过程、主要症状、伴随症状、治疗经过等。

4. 既往史:包括患者过去的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

5. 家族史:询问患者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的疾病史。

二、体格检查1. 一般状况:包括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营养状况、皮肤等。

2. 系统检查: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现病史,有针对性地进行全身各系统的检查。

三、辅助检查1.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粪便等常规检查,以及生化、免疫、微生物等特殊检查。

2. 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CT、MRI、超声等影像学检查。

3. 内镜检查:包括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内镜检查。

4. 功能检查:包括心电图、肺功能、肝功能等检查。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 诊断: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确定患者的疾病诊断。

2. 鉴别诊断:列出与患者疾病相似的疾病,并分析鉴别要点。

五、治疗计划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2. 手术治疗:如有手术指征,制定手术方案。

3.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4. 随访计划:制定随访时间、内容和方法。

六、预后评估1. 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反应等,评估病情好转、稳定或恶化的可能性。

2. 生活质量评估: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

3. 复发风险评估:评估患者疾病复发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建议:针对患者的病情,提出针对性的健康建议和生活指导。

八、患者教育1. 疾病知识: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

2. 自我管理:教育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包括药物使用、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变等。

3.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九、多学科合作1. 内科、外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多学科合作,共同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病例分析崔晶晶,游真真,叶小慧,李帅飞,余启泓,邵延翔,郭巧梅(医学检验系2008级2班7组)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多样,且多变异,诊断需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结合有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

其治疗主要包括化学治疗,骨质破坏的治疗和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

胰腺炎常在饱食、脂餐或饮酒后发生,其临床表现病情轻重取决于病因、病理类型和诊治是否及时。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胰腺炎;淀粉酶1.临床资料李某,男,50岁,腰骶部疼痛,乏力、头晕半个月,伴恶心、呕吐。

查体:T38℃,P86次∕分,R24次∕分,BP136∕90mmHg(18∕12kPa),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及黄染,心肺查体正常,腹软,中上腹部压痛。

肠鸣音减弱,胸骨及腰骶部压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6.51×109∕L,Hb 53g∕L,PLT 138×109∕L,N 0.361, L 0.436,M 0.187。

尿常规:尿蛋白(﹢﹢﹢),血钙 2.73mmol ∕L,尿酸 631μmol∕L尿素氮 7.14mmol∕L,肌酐91μmol∕L,白蛋白 30.3 g ∕L,球蛋白 41.5g∕L,血淀粉酶2207U∕L。

X片示:腰椎、胸椎、肋骨骨折。

骨髓检查:异常浆细胞成堆分布。

免疫球蛋白定量:IgA0.08 g∕L,IgG2.85 g ∕L,IgMO.O9g/L。

2.实验用品及方法MG标准品;②CRP标准品;③LDH标准品;④抗人全血清、2.1 实验用品①β2-抗IgG、抗IgA、抗IgM、抗κ轻链和抗λ轻链、抗Fab、抗Fc等特殊抗血清;⑤琼脂;⑥仪器:雅培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2 实验方法2.2.1 免疫固定电泳先将患者血清或血浆在醋纤膜上或琼脂上作区带电泳(一般作6条标本),达到预定时间后取下,加抗血清,由上而下依次加抗人全血清、抗IgG、抗IgA、抗IgM、抗κ轻链和抗λ轻链。

检验科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检验科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检验科典型病例分析报告》篇一在检验科工作中,典型病例的分析报告对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优化治疗方案以及促进临床与检验科的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病例,探讨其在检验科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病例介绍:患者,男,45岁,因“反复上腹痛2年,加重1周”入院。

患者自述上腹痛无规律,偶有恶心、呕吐,无明显发热。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否认其他重大疾病史。

体格检查显示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5x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0%,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计数250x10~9/L。

肝功能:ALT100U/L,AST65U/L,总胆红素15.2umol/L,直接胆红素 9.5umol/L。

肾功能:肌酐75μmol/L,尿素氮5.6mmol/L。

电解质:钾离子3.5mmol/L,钠离子138mmol/L,氯离子98mmol/L。

尿液分析:尿蛋白阴性,镜检未见异常细胞或管型。

初步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慢性胃炎”。

进一步检查: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进行了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胃实炎,黏膜充血水肿,未见明显溃疡或出血。

治疗方案:根据胃镜结果,给予患者抗炎治疗,并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刺激性食物。

同时,针对高血压病史,调整了降压药物。

治疗效果: 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腹痛症状明显减轻,恶心、呕吐消失。

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结果基本恢复正常。

病例分析:本病例中,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反复上腹痛,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

肝功能轻度异常,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

肾功能和电解质正常,尿液分析未见异常,排除肾脏和泌尿系统问题。

胃镜检查结果证实了慢性胃炎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是基于对检验结果的准确解读和临床症状的综合考虑。

总结:通过本病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检验科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准确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而进一步的特殊检查如胃镜,则帮助确定了具体的疾病类型。

医学检验病例分析

医学检验病例分析

医学检验病例分析医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患者的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通过一个医学检验病例的分析,介绍医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病例:患者X,男性,50岁,主诉发热、咳嗽、乏力一周。

医生首先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发现患者体温升高、咳嗽有痰、全身乏力。

根据患者的症状,医生初步怀疑患者可能患有感染性疾病,可能是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

为了进一步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医生决定进行一系列的医学检验。

首先,医生要求患者进行常规血液检查。

常规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的检测。

通过血液检查,医生可以看到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感染。

医生同时还要求患者进行炎症指标检测,如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指标的检测。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体内炎症的程度。

如果这些指标升高,则说明患者存在炎症反应,与感染性疾病相符。

如果这些指标正常,则可能需要考虑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除了血液检查,医生还要求患者进行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通过咽拭子等样本的检测,可以检测到多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如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肺炎支原体等。

这些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呼吸道感染,并且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此外,医生还可能要求患者进行胸部X光或CT扫描等影像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评估患者肺部的情况,是否存在感染性病灶或其他异常。

通过影像学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且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基于上述的医学检验结果,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患有呼吸道感染。

可能的病原体可以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医学检验结果并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医生还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此外,不同的疾病可能具有相似的症状,因此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判断,以确保最终的诊断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血清蛋白电泳未见M带。癌胚抗原 (CEA)、甲胎蛋白(AFP)、CA-199、前 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前列腺特异性 抗原(PSA)、游离PSA均正常。
▪ 问题:1、该患者可能患有哪些相关疾 病?
▪ 2、有何诊断依据?
▪ 总结:
▪ 果进行分 析,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单凭某一 异常指标作出判断。综合各项指标, 最后明确诊断为肾小球肾炎、肾功能 减退。
▪ 实验室检查 Hb 15.2 g/dk,尿常规 检查:比重1.010,蛋白“+”,红细胞 15-20/高倍,白细胞1-2/高倍,颗粒管 型1-2/高倍,蜡样管型0-2/高倍,尿蛋 白(++),尿本周蛋白阴性。
▪ 粪隐血阴性,血清胆红素正常,白蛋 白40 g/L,球蛋白25.5 g/L; 肝酶正常, BUN 16.8 mg/dk,血肌酐(SCr)0.86 mg/dk,Ua 417 μmok/L;空腹、餐后 2小时血糖及电解质正常,ESR 11 mm/1h,无乙肝及丙肝病毒感染,自 身抗体阴性,免疫球蛋白,补体C3 、 C4正常,血轻链κ、λ正常(免疫双扩 法)。
▪ 5年前发现白蛋白低(具体不详),查2 4小时尿蛋白1.2 g,以后复查为阴性。
此后患者乏力、水肿症状反复加重,血白 g/L,
先后在外院多次就诊,考虑为“特发性低 蛋白血症”,间断补充白蛋白治疗。为进 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 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面、颈部皮肤可见带状
分布的褐色疣状皮疹,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
(正常值7~17
IgA
0.58g/L(正常值0.7~3.8
IgM 0.744 g/L
(正常值0.6~2.5 g/L); 抗
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
▪ 需进一步检查 肝功能(包括血胆红 素)、肝炎病毒学指标 、腹部B超, 与黄疸型肝炎、溶血性黄疸、肝外阻 塞性黄疸进行鉴别诊断。
案例分析二
▪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73岁,因“水 肿、蛋白尿1个月”入院。当时患者 在上呼吸道感染3天后出现双下肢水 肿, 入院时Bp 128/80 mmHg,全身 皮肤无皮疹,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肋下未及。
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
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HB 140

BC 4.56×
其中淋巴细胞
0.49×
血小板(PLT) 31
1×109/L;24小时尿蛋白0.6 g,大

ALB 20.7 g/L; 其他肝肾功能、
血脂及电解质正常。
▪ 免疫球蛋白:IgG 2.29 g/L
医学检验病例分析(一)
案例分析一
一、病例摘要: ▪ 男性,15岁,因发热、食欲减退、
恶心2周,皮肤黄染1周来诊 患者2周 前无明显诱因发热达38℃,无发冷和 寒战,不咳嗽,但感全身不适、乏力、 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部不适,偶 尔呕吐,曾按上感和胃病治疗无好转。
▪ 1周前皮肤出现黄染,尿色较黄,无 皮肤搔痒,大便正常,睡眠稍差,体 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肝炎和 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 无疫区接触史。
▪ 查体:T37.5℃,P 80次/分,R 20 次/分,Bp 120/75mmHg,皮肤略黄,
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末触及,巩膜 黄染,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 2cm,质软,轻压痛和叩击痛,脾侧 位刚及,腹水征(-),下肢不肿。
▪ 化验:血Hb 126g/L, WBC 5.2×109/L, N 65%, L 30%, M 5%, plt 200×109/L, 网织红细胞 1.0%,尿蛋白(-),尿胆红素 (+), 尿胆原(+),大便颜色加深, 隐 血(-)
▪ 问题:1、该患者可能患有哪些相关疾 病?
▪ 2、有何诊断依据?
▪ 3、要确诊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 总结:这个病人有.发热、全身不适、 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右上 腹 不适等黄疸前期表现,1周后出现黄 疸这些症状,经查体发现皮肤、巩膜 黄染,肝脾肿大,肝区有压痛和叩击 痛,胆红素及尿胆原检验均为阳性, 诊断结论为黄疸原因待查,急性黄疸 型肝炎可能性大。
案例分析三
▪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7岁,因乏力1年 余,皮肤黄染6个月入院。 患者2001年3月出现无诱因乏力、盗汗, 当地医院予尼尔雌醇5 mg /月治疗, 4月 查WBC 3.1×109/L,HGB 105 g/L,PLT 102×109/L,5月骨穿示增生活跃,可见 破骨细胞,未予特殊诊治;10月停用尼尔 雌醇;12月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皮肤瘙 痒,腹围加大。
▪ 问题:1、该患者可能患有哪些相关疾病?
▪ 2、有何诊断依据?
▪ 总结
▪ 溶血性贫血是一种增生性贫血,以贫 血、血红蛋白尿、黄疸、外周血网织 红细胞增多等为主要特征。急性溶血 时可发生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 竭和心功能不全等;慢性溶血可出现 贫血、黄疸和脾肿大三大特征,严重 者可致心脏扩大,甚至心功能不全。
▪ 当地医院查胆红素、转氨酶增高; HGB 82 g/L,网织红(Ret)3.5%;乙肝 五项HBsAb(+)、HBcAb(+)。渐出现下 肢水肿并逐渐蔓延至腰骶部,HGB降 至49 g/L。2002年2月腹部CT示“肝
脏弥漫性病变,脾大、腹水,少量心 包、胸腔积液,胆囊结石”。
▪ 曾在2家大医院住院,予输注红细胞悬液及 白蛋白、利尿等治疗。1~2月间曾有间断 发热,体温38℃以上,经抗炎治疗后体温 降至正常。5月患者黄染加重,皮肤出现瘀 斑,伴乏力、纳差、盗汗,为进一步诊治 收入我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差。 大便色深,10余次/天,尿色深黄,5天前发 现终末血尿,半年内体重下降4 kg。
案例分析四
▪ 病历摘要:患者女,38岁,因“乏 力、双下肢水肿9年”于2003年 入院。 患者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 力,逐渐出现双下肢对称性水肿,严 重时可有颜面水肿,月经期前后加重。 无发热、腹泻、黑粪。当地查血、尿、 便常规均正常,用利尿剂治疗水肿可 完全消退,但停药数日后再次出现水 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