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1章城市与城市发展-PPT精品
1.3.1 古代的城市发展
• 自然因素与城市发展 • 防御功能与城市发展 • 社会形态与城市布局 •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 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返回
自然因素与城市发展
人类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学会了与自然的协调,趋利避害。
•水 早期的城市大都靠近河流、湖泊,而且大部分位
于向阳的河岸台地上。 (如四大文明古国)
返回
城市化水平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从一个方面表现社会发展水平,表示工业化的程度
返回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 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
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成正比 • 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
返回
伦敦城自发发展图
返回
1.3.3 二战后的城市发展
• 战后重建,出现新的思路与创新。 • 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 • 出现城市分散的理论与实践,如卫星城、新城
等。 • 交通方式的变化引起城市结构布局的变化。 • 城市中心郊迁的现象。 • 发达国家城市空间扩展变为城市内部的更新改
返回
1.3.2 近代城市的发展
• 城市工业发展,人口聚集 例:伦敦自发发展状况
• 城市布局变化 圈层式的扩张 出现储存用地 出现商务贸易区 交通方式改变,出现铁路、车站、码头用地 城市类型:港口贸易城市,矿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
• 城市环境恶化 自然环境变为人工环境,产生废气、污水 • 科技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管子·乘马篇》:“高勿近阜而水用足, 下勿近水而沟防省”。
• 地理位置 要有广袤的腹地支持 • 气候条件 “相其阴阳之和” • 适宜的土质 “审其土地之宜”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PPT课件
郑伯红 编
1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1 节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第2节 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 第3节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第4节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
2
第1 节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一、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
1、城市的一般性要概念 ●城——城堡,具有防御功能(“筑城市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淮南子-原道训》) ●市——市场,商品交接的商业功能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特征的居民点;按国 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90-4-1施行》
698
66.6
2646
673
25.4
1975
1095
753
68.6
2981
811
27.2
1980
1137
798
70.2
3313
966
29.2
1990
1210
877
72.5
4036
1375
33.6
2000
1277
950
74.4
4845
1904
39.3 20
一、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物质环境构成的两种领域
●公共领域 ●非公共领域
应保持开发协调
物质环境优化的两个方面
●可达性 ●外部效应
9
二、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
1、基本特征
●人口老龄化:“老年型人口”,>60岁>10%或>65岁>7% ●家庭 核心化:小户型、关注小孩教育 ●生活闲暇化:恩格尔系数下降、
35
4.3
1850
352
城市规划第01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PPT课件
2003 ❖ 简 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2006
❖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 《国际城市规划》 《新建筑》《规划师》 ❖ 《建筑学报》《城市发展研究》《现代城市研究》 ❖ 重要经典宪章(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 )
2004年,完成了“万亩绿化”工程,12月底合肥环城水系综 合治理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合肥环城公园
❖5、以自然野趣为特色的环北景区; ❖6、以提供游园服务为中心内容的环东 景区。 ❖ 2007年底,合肥城市建成绿地率达到 34.5%,绿化覆盖率达到39.5.%,人均 公共绿地面积10.15平方米。
❖ 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重要工矿科研基地, 著名风景名胜区、交通枢纽、边境口岸,虽然非农业人口 不足6万,年国民生产总值不足2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 设置市的建制。
2、总人口50万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 的非农业人口10万以上,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 过40%,年国民生产总值3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 市,撤县设市后,原由县管辖的乡、镇由市管辖。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和定义 ▪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 第三节 城市化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一、居民点的形成 (settlement)
问题:居民点的形成与生产力的发展有何关系?
1、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畜牧业)与固定居民点 的形成
采集经济 群居(穴居、村居) 没有固定的
第1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章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第1篇 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3章 城市规划体制 第4章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居民点的形成在原始社会漫长的岁月中,人类过着依附于自然的采集经济生活。
当时的原始人过着穴居、树居等群居形式,没有形成固定的居民点。
在长期与自然斗争中,人类创造了工具,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开始有了捕鱼、狩猎,形成比较稳定的劳动集体——母系社会的原始群落。
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从采集果实中发现一些更适宜人们食用的植物予以集中栽植,出现了农业;从狩猎中发现一些较温顺的动物可以集中牧养,出现了畜牧业;于是原始群落中就产生了从事农业与从事畜牧业的分工。
这是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到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人们的生活与农业均离不开水,所以原始的居民点大都是靠近河流、湖泊,而且大多位于向阳的河岸台地上。
为了防御野兽的侵袭和其他部落的袭击,往往在原始居民点外围挖筑濠沟,或用石、土、木等材料筑成墙及栅栏。
这些沟、墙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也是城池的雏形。
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都是农野发达较早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的农业居民点以及在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也出现得最早。
二、城市的形成随着人类对生产方式的改进,.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品有了剩余,就产生了交换的条件。
这种交换形式是以物易物开始的,也就是我国古代《易经》所说的“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随着交换量的增加及交换次数的频繁,就逐渐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易的商人,交换的场所也由临时的改为固定的市。
由于原始部落中生产水平的提高,生活需求的多样化,劳动分工的加强,逐渐出现一些专门的手工业者。
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原来的居民点也发生了分化,其中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一些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所以,也可以说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有了剩余产品就产生私有制,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逐渐解体,出现了阶级分化,人类开始进入奴隶社会。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的发展
BC650年, 西亚贸易、 文化中心。 人口多至10 万人,面积 350ha。跨 越幼发拉底 河,矩形, 双重城墙, 厚6米,外 有深壕沟。 九个城门, 通向城门的 大道均匀划 分城市。沿 大道与河岸 布置宫殿庙 宇;城内规 划整齐,城 外为空中花 园。
新巴比伦城 Babylon 44.42e,32.54n
2 原始聚落的分化与城市的形成
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 品生产的出现。原始聚居的居民点形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 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城市 城市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 中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卡洪城) 城市的职能: 非农业人员的居住场所, 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交流场所 宗教、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 商品交易的场所 保卫居民生活、工作的防御工具
伦敦扩张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卫星城,规划人口2.3万,用地170公顷;以铁路和高速与母城相连。
魏林比 Vallingby 59.36n,17.87e
英国战后第一代卫星 城,伦敦东北郊,规 划人口5-6万人,由 四片居住区、两片工 业区、市中心构成。
哈罗新城 harlow 51.77n,0.11e
规模较大,规划30 万人口,远离母城。 建造过程中运用大 量先进规划理念: 预见到汽车时代的
(3)地理学 F. Ratzel:“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 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4、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理解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 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 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李铁映(1986)从系统科学角度对城市定义的概括: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 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 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 域系统。”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PPT课件
城市的产生
现代城市: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 农业技术、生产工具促使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导致:工业城市、大城市
城市的产生
伦敦
1800年——1960年的 城市发展与演化
1781年-瓦特-蒸汽机 1814年-史蒂芬-机车
城市的产生
城市的定义
2、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1)经济学
• J. Button: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 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 的网状系统”。
• Hirsh: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 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 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
城市的定义
(2)社会学
城市的发展
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理论一: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分为基本和从属两种 部类(出口和内销);
基本经济部类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城市发展过程包含几个方 面:专门化,综合化,成熟化,区域化;
基本经济部类的乘数效应:基本就业增加带动从属 就业增加,总就业增加带动城市总人口增加,从而 产生新的物质和服务需求,又促进从属部类发展, 形成循环积累的反复过程。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原序:本书开篇叙述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 象征地看,就是一个世界;本书结尾则描述了一个 世界。这个世界,从许多实际内容来看,已变为一 座城市,在追寻这一发展的全过程时,我力求述及 城市的形式和功能,述及城市产生的各种目的。我 深信我已经证明,城市一旦消除了它有史以来的固 有缺陷,它将来发挥的作用将会远超过历史上所发 挥过的作用。
农业社会城市:对农业的依赖决定了城市的数量和规 模有限;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农村--以第一产业为主 城市--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城市的定义:
城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人类聚居区,其居民大多 从事非农活动,它通常是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
二、城市的产生
1.居民点的形成
6000-7000年前,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 分工,居民点形成。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游猎、渔牧生活(原始群落)———农业(固定的居民点) 畜牧业
空气、垃圾、污水、噪音、电磁波
住宅密度过高,舒适性差
堵塞、停车、事故 地震、火灾、洪水 就业、刑事犯罪
五、中国城市化道路
1.中国城市化的背景 2.中国城市化现有模式
1.中国城市化的背景
A.重工业单兵突进的工业模式 B. 逆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
(a)以非农化代替城市化 (b)城市的数量与质量问题一直未很好的解决
防卫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旧石器时代居民点
新石器时代居民点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2.城市的形成
“日中为市,各易而退,各得其所”
城市是生产资料私的产物,它导致了原始社会生产关 系的逐渐解体,出现了阶级分化。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 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它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 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
—《淮南子•原道训》
(2)交通方便(与乡村、其他城市的联系)
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君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 通,商贾之所凑,万物之所殖也。 —西汉《盐铁论》载桑弘羊言
(3)环境容量(用地、人口)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必参相得。 —《礼记•王制》
(4)良好的生存环境(水、食物、能源等)
卡洪城(KAHUN)BC.1900年
1999年,1.6万建制镇平均人口3000人,非农人口1000人
第一章 绪论:城市与城市发展
比利时:5,000人;
日本:30,000人。
以人口多少为标准,将凡是达到某特定最少人口限额的地方,视为城市。但各国所采用的最小人口限额是非常悬殊的。如乌干达和丹麦规定,凡超过100人的聚居地都可以称为城市,加拿大1000人,美国2500人,而日本则高达3万人。由于各国规定的城市最少人口限额不同,所公布的城市人口数和城市化水平的口径不一样,缺乏可比性,因此,我们在利用这些数据,分析对比各国城市化水平时,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
城市进化理论
分4阶段:
1)“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期,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2)“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成熟期,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同时开始郊化,城市人口的增长仍高于郊区。
3)“相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的初期,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郊区人口的增长超过城市人口的增长。
4)“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显著,农村向城市人口迁移基本消失,主要为区域内部从城市到郊区的人口迁移,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2)原始聚落的分化与城市的形成
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品生产的出现。原始聚居的居民点形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城市
城市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卡洪城)
城市的职能:
–非农业人员的居住场所,
–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交流场所
英文:
urban(城市、市政),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相关的字,如citizenship(公民)、civil(公民的)、civic(市政的)、civilized(文明的)、civilization(文明、文化)等就是说社会组织行为处于一种高级的状态,城市就是安排和适应这种生活的一种工具。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的发展
(2)城市化水平的度量
PU = U/P
式中 U PU —城市化水平
—城镇人口
P
—总人口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1)初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 (2)中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 ~ 70%之 间)
(3)后期阶段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比重在70% - 90%之间)
800
700
2)我国城镇设置标准 我国的城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市建制的城市 市区,包括设区市的市区和不设区市的市区。 设区市的市区是指:市辖区人口密度在1500人/平 方千米及以上的,市区为区辖全部行政地域;市 辖区人口密度不足1500人/平方千米的,市区为市 辖区人民政府和区辖其他街道办事处地域;市辖 区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区建设已延伸到周边建制镇 (乡)的部分地域,其市区还应包括该建制镇 (乡)的全部行政地域。 不设区市的市区是指:市人民政府驻地和市辖其 他街道办事处地域;市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区建设 已延伸到周边建制镇(乡)的部分地域,其市区 还应包括该建制镇(乡)的全部行政地域。
建筑业等。 特殊职能是指代表城市特征的、不为每个城市所 共有的职能,如风景旅游、采掘工业、冶金工 业等。Leabharlann 特殊职能一般较能体现城市性质
(2)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
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
非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
基本职能是城市发展的主动和主导的促进因素。
(3)主要职能和辅助职能
1.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2.城市布局的变化 3.城市与环境 4.科学技术发展带来 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 质量的城市生活
现代城市: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
1城市与城市发展
17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城市布局的变化 城市与环境 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 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19
第三节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
城市化(也可以称为城镇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 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分析包括以 下几方面: 人口职业的转变 产业结构的转变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也从一个方面表现社会发展的水平,表示工业 化的程度。
21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城市化水平越高,其国民生产总值也越高,居民生活水平 也高,也表明二、三产业的人均产值也高于第一产业。
22
三、城市化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体分为三阶段: 初期阶段
生产力水平尚 低,城市化的 速度较缓慢, 较长时期才能 达到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的 30%左右
城市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农 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代, 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3
一、古代的城市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 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14
古巴比伦平面图
15
卡洪城
16
LOREM IPSUM
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特征: 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 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种族背景
社会空间
家庭类型
经济地位
物质空间
(三)城市的产业结构及其演化趋势
• 经济活动的三大产业分 类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 社会的演进过程 前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 思考:后工业化与逆工业 化 制造业、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 业、重工业、轻工业、 化学工业等是什么意思。
不同的时期动因是不一样的
• 农业社会城市发展的动因 • 工业社会城市发展的动因(经济形态和 制度的转变)-----城市的扩展和新兴城市 的形成 • 这就形成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农 村的推力;城市的拉力
三、城市发展的规律
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城市经济可以分为基本的和从属的两种部 类。 定义 机理(乘数效应) 过程(四个阶段) 解释(城市的发展和城市未来的潜力)
(三)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可以归 城 市 化 水平 纳以下几个特点: 1、城市化增长势头猛烈而 80 持久 2、城市化的主流已从发达 60 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40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 20 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 居于支配地位。
时间t
(四)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1、城市化动力机制 2、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诺瑟姆认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 平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型关系 30%以下 1000美元 30-50% 1000-3000美元 50-70% 3000-7000美元 70%以上 7000美元以上
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
• 第三产业占城市经济的比重大幅上升 • 在第二产业中,高科技产业正在取代传 统的制造业 • 空间经济体制从水平结构转变为垂直结 构
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定义 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 (二)城市水平的度量指标(单一和复合) PU=U/P U ---城镇人口(在册非农业人口、在 册农业人口、居住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暂 住人口)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1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字源学的解释
中文: 城:“城,廓也,都邑之地, 筑此以资保障也”。
市:“日中为市,致天下 之民,聚天下之货,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城市是有着 商品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1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三、城市的含义
1.定义: 是大量的人口和非农产业活动在较大的地域空间
的聚集,构成一个对社会生活起重要作用的人居中心。 2.含义: 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 产业构成: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 的社会组织形式 行政管辖: 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 化生活中心
§4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4、 《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宣言 柯布西耶1922年发表了《明日城市》(The City of
Tomorrow)一书, “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 规 划是现代城市规划范式的里程碑,也是世界上第一 个完整现代城市规划的观念展示。 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拥挤的问题可以用提高密度来解决。
§4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通过用地分区来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使人流、 车流合理地分布于整个城市。
高密度发展的城市,必然需要一个新型的、高效率 的、立体化的城市交通系统来支撑。
§4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1933年CIAM召开的第四次会议的主题是“功 能城市”,通过了由柯布西耶倡导与亲自起草 的《雅典宪章》。
S曲线
30%
2.特点
城市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
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在发展中国家
人口迅速向大城市集中
60%
时期
§3 城市化
3.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 a.城市化进程波动性大 b.自下而上型的特点 c.城市化体系动态变化加速 d.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显著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我国的城市发展概况
• 就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而言,国家统计局的《1996 年中国发展报告》估计为1亿人左右,国家计划委员会 的《1996年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报告》估计为1.51.8亿人。
• 在我国,尽管各种原因使城市化进程明显地滞后于工 业化进程,但在1981-1995年期间,城市数量从233个 增加到640个,建制镇数量从2628个增加到16992个。 在1995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约为29%,但这个数字 并不包括城市中数量可观的非户籍常住人口。据估计, 全国常年在外的民工人数高达4000万以上。以上海为 例,1999年的非户籍常住人口约为200万。
• 另一方面是“城市的推力”。工业的兴起为庞大的劳业剩 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工业的就业规模逐渐超过了农 业。城市所具有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之成为工业经济 所必须依赖的物质载体,因而也就成为工业社会的人类聚 居地的主要形式。
• 以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为例,工业革命的初始时 期并没有对城市发展造成显著影响,直到18世纪末和19世 纪初,工业生产所依赖的能源和交通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 革。煤替代水成为工业的主要能源,铁路替代河道成为运 输的主要方式,从而为工业的大规模集中提供了条件,同 时也开创了城市的新纪元。以英格兰和威尔士为例,在 1801年只有10%的人口生活在10万人口或以上的城市,在 40年后翻了一番,再过60年又翻了一番。到1990年,英国 已是一个城市化社会。在工业化进程相对较迟的其它发达 国家,城市化进程更为迅猛。就居住在10万人口或以上城 市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上升到30% 的速度而言, 英格兰和威尔士用于79年,美国用了66年,德国用了48年, 日本只用了36年。
• 根据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如果一个城市的基本经济部 类属于正在增长的产业,那么这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就 比较乐观;如果一个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不仅是增长 型的而且是多样化的,那么这个城市的发展前景就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一、相关信息1.全国城市规划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实务》。
2.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时间安排《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
考试题型分布如下:①单项选择题:共70题。
②多项选择题:共30题。
注意:考试大纲对各考试科目分层次列出了具体的内容,分别用掌握、熟悉、了解来界定各条目的考试要求。
“掌握”是指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熟悉”是指应当具备的较重要知识,“了解”是指一般知识。
本门讲课中,考P13 代表教材13页,二、答题注意事项(一)考前准备。
首先是精神准备,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是考试成功的必要条件。
其次是物质准备,应该准备两只以上的2B铅笔和准许带入考场的计算器、橡皮等。
铅笔要事先削好,铅笔头呈扁片状,以便于涂抹答题卡,计算器用于客观题中的计算题。
(二)答题原则。
单项选择中,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指的是最正确最全面的选项,例如,若A、B两项都是正确的,但是B项的内容覆盖了A项的内容,则B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最正确答案。
(三)掌握速度。
每科的考试时间是2.5个小时,应根据题量,事先有大体的答卷速度安排。
如果遇到一时答不上来的题,可以暂时跳过,先答其他题目,等卷子基本上答完再回过头来重新考虑。
切勿在个别题目上耽误过多的时间,影响整个考试。
(四)减免差错。
一是每题都要注意审题,弄清题意;二是注意填涂答题卡时不要错行,最好每隔五道题就核对一次题号;三是要注意在考卷发下来时首先填写姓名、考号等项,并且在交卷时再核对一次;四是在答题完毕后浏览全卷,检查是否有漏题未答。
(五)答题技巧。
考试中合理运用排除法,首先去掉与题目无关或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在剩下的选项中分析作答。
考题选项中有时存在两个矛盾选项,尤其在多选中,矛盾选项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
另外合理的猜测也是答题的技巧,因为答总比不答强,所以每个考题都应该作答,一定不要漏答或不答。
还要会用单选的唯一性。
如果四个选项中有三个与另一个属性不一样,那这一个就很可能是答案。
三、复习注意事项1.复习方法。
第一步,通读全书,理清全书知识框架和脉络;第二步,抽取知识点重点记忆;第三步,查漏补缺。
2.复习技巧。
复习时要“避轻就重”,对于大纲要求掌握、熟悉的内容要重点把握;对于方便出题的内容要重点突破;对于前后矛盾的内容,一般考题不会涉及。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内容精讲一、城市与乡村大纲要求1、掌握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2、熟悉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一)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掌握)(新)1、城市的基本特征(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2、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1)集聚规模的差异(2)生产效率的差异(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4)职能差异(5)物质形态差异(6)文化观念差异3、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主要是从物质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联系、技术联系、社会作用联系、服务联系以及政治、行政组织联系。
(二)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熟悉)(新)1、城市的社会经济特点工业和服务业(也可称为非农经济)是城市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2、乡村的社会经济特点农业和畜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大纲要求1、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2、熟悉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3、熟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一)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了解)P8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推动力量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作用、政治因素、社会结构、技术条件等。
现代城市的发展凸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是:(1)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
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
(2)科技革命与创新。
科技进步是推动城市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方面科技革命与创新本身可以催生新的技术门类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又可以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使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进而优化整个社会的产业构成,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3)全球化与新经济。
全球化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4)城市文化特质。
城市文化特性的凸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
(二)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熟悉)(新)P81、阶段:城市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农业社会的城市、工业社会的城市和后工业社会的城市。
2、差异:(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熟悉)(新)P91、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1)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
(2)从平面空间环见到立体空间环境。
(3)从生产型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
2、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
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土壤等自然条件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发展,他们主要体现在城市选址、城市空间特色、空间环境质量等方面。
(2)社会文化因素。
城市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空间结构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3)经济与技术因素。
(4)政策制度因素三、城镇化及其发展大纲要求1、熟悉城镇化的含义2、熟悉城镇化的机制与进程3、熟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当前状况(一)城镇化的含义(熟悉)P101、城镇化含义(1)“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具体反映在:①人口的集中。
包括人口总量的集中,即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大;城镇点的增加,呈正密度的加大;每个集中点――城镇规模的扩大。
②空间形态的改变。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城市用地功能的分化,土地景观的变化。
③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产业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由分散的家庭到集体的街道,从个体、自给自营到各种经济文化组织和集团。
(2)“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具体包括:①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②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
③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④⑤2、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普遍接受的:人口统计学指标(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重的指标)计算公式:PU=U/P其中:PU——城市化水平或城镇化率U——城镇常住人口P——区域总人口这一指标既直接反映了人口的集聚程度,又反映了劳动力的转移程度,这一指标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并应用这一指标作为城镇化进程阶段划分的重要依据。
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个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衡量英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至少应包括城镇化发展的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这两个基本的方面,而且反映城镇化真正发展水平的不应是表面的数量指标,更重要的是质量指标。
(二)城镇化的机制与进程(熟悉)P111、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1)农村剩余贡献(2)工业化推进(3)比较利益驱动。
决定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规模的两种基本力: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4)制度变迁促进(5)市场机制导向(6)生态环境诱导与制约的双重作用。
(7)城乡规划调控2、城镇化的基本阶段依据时间顺序,城镇化进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1)集聚城镇化阶段(2)郊区化阶段(3)逆城镇化阶段(4)再城镇化阶段(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当前状况(熟悉)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化的总体历程(1)城镇化启动阶段(1949-1957年)(2)城镇化的波动发展阶段(1958-1965年)(3)城镇化的停滞阶段(1966-1978年)(4)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以后)2、中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所谓城镇化的模式是指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特定阶段、特定环境背景中城镇化基本特征的模式化归纳、总结。
(1)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营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2)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3)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4)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3、中国城镇化的现状、特征与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呈现基本特征:(1)城镇化过程经历了大起大落阶段以后,已经进入了持续、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2)城镇化发展的区域重点经历了由西向东的转移过程,总体上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
(3)在各级城市普遍得到发展的同时,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加速,成为区域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枢地区,成为接驳世界经济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空间单元。
(4)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在新的城镇化机制作用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1)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将不断加速。
(2)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测绘能够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
(3)城市群、城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
(4)在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
四、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的关系大纲要求1、熟悉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2、熟悉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熟悉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熟悉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一)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熟悉)城市和它所在区域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例题』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A. 相互联系B. 相互对立C. 相互促进D. 相互制约答案:ACD1、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2、城市是区域发展中的核心(二)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熟悉)考 P161、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与非基本经济部类2、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空间载体(三)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熟悉)1、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2、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四)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熟悉)1、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条件2、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