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组成和结构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一、新课标的总体理念新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主动性,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新课标的内容框架新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主要分为三大模块:物质的组成、反应与能量、化学与生活。
这三大模块围绕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以及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环境、生产等多方面的关系展开。
(1)物质的组成这一模块主要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包括物质的粒子性质、物质的分子和离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等内容。
(2)反应与能量这一模块主要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以及反应所伴随的能量变化,包括化学反应的速度和平衡、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类型等内容。
(3)化学与生活这一模块主要让学生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等内容。
三、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新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熟悉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推理、证明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积极的研究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
四、新课标的评价方式新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科学思维的运用能力、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研究态度和惯的形成情况等。
新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课程设计等)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新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旨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化学大概念知识结构
初中化学大概念知识结构初中化学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物质的组成与变化:1.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2.原子的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
3.元素的周期性:元素周期表、周期性规律和周期性质。
4.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和化学反应速率。
二、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1.原子的化学式:化学符号、原子量和分子量。
2.离子的化学式:正离子、负离子和化合价。
3.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和平衡方程式。
三、常见化学反应:1.金属的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
2.酸碱中和反应:酸的定义、碱的定义和中和反应。
3.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4.酸与金属的反应:酸与金属的氢气生成反应和离子反应。
四、化学能量与化学变化:1.燃烧与氧化反应:燃烧的概念、燃烧的产物和燃烧的条件。
2.酸碱滴定反应:酸碱滴定的过程、滴定剂和滴定指示剂。
3.功与能:功的计算、功的单位和功的转化。
4.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
五、化学实验与实验技能:1.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和安全设施。
2.常见实验仪器:试管、烧杯、容器、移液管等。
3.常见实验操作:搅拌、加热、过滤、干燥等。
4.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实验记录的基本要求和数据的处理方法。
六、酸碱与溶液:1.酸的性质与种类:酸的酸度、电离度和酸的种类。
2.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3.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的性质和应用。
4.溶液的浓度与稀释:溶液的浓度计算和稀释公式。
七、空气与水:1.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水蒸气。
2.空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烟尘。
3.水的性质:水的溶解性、冰的浮力和水的净化。
4.水的沸腾与凝固:沸腾的条件、沸腾的实际应用和凝固的实际应用。
初中化学的知识结构以上为基础,但是实际上,初中化学的知识结构还包括其他基础知识和一些补充知识。
初三化学知识点
初三化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初三化学的知识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种。
纯物质是由相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其组成和性质可变。
2. 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它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纯物质,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4. 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电中性粒子;而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
5.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6. 氧化和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原子的过程,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的过程。
二、化学元素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化学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而成的表格。
它包含了118种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分为周期和族。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以能级(壳层)的形式存在。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其原子序数,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时,原子是电中性的。
3. 元素符号和周期表中的排列:每个化学元素都有自己的元素符号,由一个或两个字母组成。
在周期表中,元素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
4. 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5. 典型元素和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分为典型元素和过渡元素两类。
典型元素位于周期表的A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而过渡元素位于B族,具有复杂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初中化学教案: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初中化学教案: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一级标题】初中化学教案: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二级标题】引言学习化学,我们必须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单位,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对于深入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教案中,我们将探索物质的组成与结构,通过实验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理解。
【二级标题】一、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同种原子组成。
以现代元素周期表为基础,学生学习不同元素的符号和名称,了解各元素的性质。
2. 化合物的构成和特征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特定的性质。
通过实验,学生观察化合物的性质变化,探索其中蕴含的元素种类和比例关系,并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二级标题】二、物质的结构:分子和离子1. 分子的构成和特征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了其宏观性质。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不同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
同时,学生学习分子式的书写和计算,加深对分子结构的理解。
2. 离子的构成和特征离子是由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而形成的。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离子溶解在水中的导电性,了解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和电离现象。
【二级标题】三、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1. 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学生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了解分子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如分子的极性与溶解度、分子的大小与沸点熔点的关系等。
2. 应用案例: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差异对于金属和非金属两类物质,学生通过实验对比和观察,了解金属的导电性、延展性和发光性等特点,以及非金属的脆性、质地和非导电性等特点。
通过这些案例,学生能够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联系起来,深入理解化学实践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二级标题】结语通过本次教案,学生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九年级化学组成与结构知识点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九年级化学主要学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知识点,包括元素、化合物、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以下是九年级化学组成与结构的知识点。
一、元素与化合物1.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所组成的物质。
元素可以通过化学符号表示,如氢气表示为H₂,氧气表示为O₂。
2.化合物:由不同类型的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式表示,如水表示为H₂O,二氧化碳表示为CO₂。
二、化学键1.化学键:是原子间相互连接的力,使得原子可以形成分子或离子。
2.离子键: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
在离子键中,金属元素会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会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电荷吸引力结合在一起。
3.共价键:是由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的化学键。
在共价键中,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来实现稳定。
4.金属键:是由金属元素间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元素的原子通过电子海模型在整个金属晶体中相互连接。
三、有机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碳元素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多种化学键。
有机化合物具有多样的性质和结构,是生物体和地球上各种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2.烃: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烃分为饱和烃(只有单键)和不饱和烃(含有双键或三键)。
3.醇:由羟基(–OH)取代烃链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而形成的有机化合物。
4.醛:由羰基(C=O)取代烃链末端的氧化物而形成的有机化合物。
5.酮:由羰基(C=O)取代烃链中间的氧化物而形成的有机化合物。
6.羧酸:由羧基(–COOH)取代碳链中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
7.酯:由羧酸和醇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
四、化学反应与平衡1.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生成新的物质、消耗原有物质或释放出能量等。
2.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
3.生成物:化学反应的产物。
4.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化学初步认识物质的组成
化学初步认识物质的组成物质是我们身边的一切,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由不同的化学元素组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通过初步认识物质的组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本文将从原子和分子的角度,探索物质的组成。
一、原子的基本结构我们知道,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由子结构组成。
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它们一起组成原子的核心。
在原子核外围,环绕着电子,它们带有负电荷。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中,电子的质量相对较小,而占据较大的体积。
二、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个,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着特定的位置。
元素通过原子的核质子数量的不同而区分,如氢、氧、铁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不同于构成它的各种元素。
例如,水分子(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元素和化合物的形成和分解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三、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而成的物质。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的电子共享而形成的。
例如,氧气分子(O2)是由两个氧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得到的。
离子是原子或分子中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有电荷的物质。
正离子是质子数比电子数多的离子,带正电荷;负离子是电子数比质子数多的离子,带负电荷。
当正离子和负离子相互结合时,形成离子化合物。
例如,氯化钠(NaCl)是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组成的。
四、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式是用来表示化学物质组成的符号和数字的组合。
分子式表示化合物中各种原子的数量和比例。
例如,水的分子式是H2O,表示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同时表示原子数的守恒,不仅说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还表示了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初中化学第五讲分子原子原子结构
分子和原子、原子结构[考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考点二]、分子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固体时分子间隔;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某某分子由某某原子和原子某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②一个分子某某由几个原子某某和几个原某某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考点三]、原子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原子的结构[考点一]、原子的构成(1(2(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考点一]1、原子结构图: ② 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②+:表示原子核的电性③弧线:表示电子层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1、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①第一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 ②第二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③ 最外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 2、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②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2、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 易失电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 易得电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 为2) 不易得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 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知识要点单质纯净物 化合物混合物从物质组成的宏观角度分析 从物质结构的微观角度分析1、对于任何物质,宏观上都是由 组成的,微观上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粒子包括 、 、 等。
试着归纳一下初中化学你学过的物质分别由什么粒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 。
[例题1]下列微粒中,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A )二氧化碳分子 (B )碳原子 (C )氧原子核 (D )碳原子和氧原子 题析 本题考查分子的概念,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一旦分成碳原子和氧原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再保持,所以二氧化碳分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并非所有物质的化学性质都由分子保持,例如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铁原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答案 (A )。
[例题2]请分析下列事实,其中能证明分子是可分的是( )(A )冷却热饱和硝酸钾溶液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 )海水晒干得到食盐晶体 (C )水通电得到氢气和氧气 (D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题析 本题从微观角度考查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物理变化是物质发生形状或状态的改变(或能量的转换),构成物质的粒子没发生改变;而化学变化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改变,例如水通电,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别构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A )、(B )选项中都是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没有发生粒子的改变,(D )选项物质只是发生状态的改变,它们都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答案 (C )。
[例题3]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6B .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C .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D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题析 原子的结构可以用结构示意图表示,所以了解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表达的意义,以及原子结构与元素分类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考点1物质的组成1.元素一一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分子、原子、离子一一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基:中性原子团)3.核素一一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一一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一一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特别提醒:离子基团定义帝电的原子或嫌子团化学中对原子团和基的总称区别带有正电荷或员电荷不带电’为缺电子物质’呈电中性联系两者通过得失电子可以互相转化实例___ QIL—1Wq:一艷二」 2 -α -g⅛1.离子与基团:2.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j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定义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原子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区别≡ 是种嫌子\、 ____ ⅞-⅜¾⅜ 联系同位素原子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的方式可构成同素异形体一「实例 16O 和】8O 5 12C 和 叱 ] O 2和6 ;金刚石和石墨[知识规律]物质到底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这与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关。
如金 刚石(C )、晶体Si 都属原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原子;NaCI > KCIO3属离子晶 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单质S 、P,属分子晶体,它们是由原子形成分子, 进而构成晶体的。
具体地:(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① 非金属单质:如H2、X 2> 02s O, N2、P4、S 、C6。
、稀有气体等 ② 非金属氢化物:如HX 、⅛0、NH3、H 2S 等 ③ 酸Sh 如 SO :、Co2、So3、P 2O 5s N 2O 5 等 ④ 酸类:如 HClOx HCIO 、H 2SO H H 3PO H H 2SiO 3 等 ⑤ 有机物:如坯类、怪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 ⑥ 其它:如No 、Ng 、ALCl6等(2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 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3 )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 化物。
(完整)初中化学物质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组成结构1.元素具有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做元素。
(1)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见个数。
(2)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不同。
(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2. 分子、原子分子:是的最小粒子。
(1)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性质不同。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分子的构成:由原子构成,其中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
(4)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分子在;分子间有间隔。
(5)分子与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1)原子的结构:其中:核电荷数= =整个原子电性决定着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着元素的性质。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原子分。
(3)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4)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分子物质原子(5)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表示原子核;“+”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如碳原子3.原子团元素Si Fe Na K Mg H 质量分数48.60% 26.30% 7.73% 4.75% 3.45% 2.74% 2.47% 2.00% 0.76%几种常见的原子团:NO3、SO4、OH、CO3、NH44.离子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由于带电情况不同所以分为阴阳离子。
(2)离子与原子的联系:原子得到电子→,原子失去电子→;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注意数字在前,电性在后。
如:Ca2+、Al3+、Cl-、O2-5.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如白磷跟红磷。
相关考题:1.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
这里的碘、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2.“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初三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第五讲:考点 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知识要点1.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 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由同种或不同种的元素组成。
( 2) 物质的微观组成:物质由粒子构成。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3) 物质组成与构成简图:宏观元素 物质(组成)微观 分子 原子 构成) 离子原子的结构:质子( +) 原子核原子中子 核外电子(—) 同种元素: ①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
②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联系2. 物质的分类 金属: Cu 、 Fe 、 Zn 稀有气体: He 、Ne 、 Ar 非金属于: C 、 S 、P碱性氧化物: Na 2O 、Fe 2O 3 酸性氧化物:CO 2、 SO 2混合物元素 原子 分子物质 相同核电荷物质化合物 酸HCl H 2SO 4、 碱NaoH Ca(OH)2 盐NaCl Na 2CO 3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 原子 离子4) 5) 6) 单质 纯净物考题例析[例 1] (北京市)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例 2] (天津市)日常生活里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调味用的食盐B. 取暖用的煤C. 降温用的冰水混合物D. 炒菜用的铁锅 [例 3] (河南省)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食盐、干冰 B. 胆矾、石灰石 C. 红磷、烧碱 D. ( 水银、 ) 生理盐水 精练 () B.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 D. 在化学反应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2. 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相等” A.参加化学反应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 B.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初中化学:常见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
常见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1.金属:
钠Na 镁Mg 铝Al 钾K 钙Ca 铁Fe 锌Zn 铜Cu 钡Ba 钨W 汞Hg(水银)
2.稀有气体:
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氪气Kr 氙气Xe 氡气Rn
3.某些固态非金属:
金刚石C 石墨C 硅Si 硼B
常见由分子直接构成的化合物
1.气态的非金属单质:
氧气O2臭氧O3氢气H2氮气N2
2.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水H2O 氨气NH3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硅SiO2五氧化二磷P2O5
盐酸(氯化氢)HCl 硫酸H2SO4硝酸HNO3
常见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1.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铜CuO 氧化铁Fe2O3氧化镁MgO
氯化钠(食盐) NaCl 氯化钾KCl 氢氧化钠NaOH 硫酸钠Na2SO4硝酸铜CuSO4碳酸钙CaCO3
2.NH4+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
氯化铵NH4Cl 硝酸铵NH4NO3
一般“金属离子+酸根离子”形成的物质是离子化合物
常见金属离子:K+、Na+、NH4+、Ba2+、Ca2+、Mg2+、Al3+、Mn2+、Zn2+、Fe2+、Fe3+、Cu2+、Ag+
常见的酸根离子:盐酸根(氯离子)Cl-、碳酸根CO3-、碳酸氢根HCO3-、硫酸根SO42-、亚硫酸根SO32-、硝酸根NO3-。
初中高一化学衔接知识点
初中高一化学衔接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初中化学主要介绍了一些基础的化学概念和实验技巧,为学生打下了化学学习的基础。
而高中化学则进一步深入研究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化学反应的规律。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初中和高一化学衔接的知识点。
一、物质的组成1. 原子和元素:初中化学主要学习了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以及元素符号和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
高一化学将进一步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2. 分子和化合物:初中学习了分子和化合物的概念,高一化学将学习更多的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二、物质的性质1. 酸碱中和反应:初中化学学习了一些酸碱性质的基本概念,高一化学会进一步学习酸碱溶液的浓度计算和酸、碱的中和反应。
2. 氧气和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化学会学习氧气的制备、性质以及各种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三、化学反应1. 反应类型:初中化学主要学习了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高一化学将继续学习这些反应,并深入了解其反应机理。
2. 反应方程式:高一化学会学习更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反应的原理。
四、化学计算1. 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高一化学会学习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的概念,并使用它们进行化学计算。
2. 溶液的浓度计算:高一化学会学习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摩尔浓度和体积浓度的计算方法。
五、化学实验技巧1. 实验仪器和设备:高一化学会进一步学习一些常用的实验仪器和设备,例如容量瓶、量筒等。
2. 实验技巧和安全:高一化学会学习更多的实验技巧和实验室安全知识,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通过初中和高一化学的衔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化学的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培养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化学_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的多样性,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区分,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知道三种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原子的内部结构。
3、能认识并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教学重点1、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以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2、分子、原子、离子的特征,以及物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化合价的运用及化学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1、分子特征的探究,认识元素周期表。
2、化合价的灵活运用和商品标签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过程学情分析(一)学生情况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对化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但是九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严格管理。
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二)复习方法通过考纲要求明确复习方向;通过知识再现回忆旧知,在熟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知识网络;再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把“双基”落实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法指导我们知道,教学的宗旨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我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再现,变定向思维为发散思维,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以通过复习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效果分析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其根本原因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让学生自主归纳物质的分类,画树状分类图;二是通过充分的讨论、交流掌握核心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三是让学生整理知识网络图,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物质的结构初中化学教案
物质的结构初中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掌握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教学重点:物质的结构、原子和分子、物质的性质。
教学难点:概念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
老师通过简单的实验或图片展示,让学生思考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引出物质的结构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
二、讲解物质的结构
1. 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介绍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并以氧气、水分子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和分子的关系。
2. 物质的结构
讲解物质的结构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通过示意图或模型展示物质的结构。
三、学生讨论与小组合作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什么是原子和分子?物质的结构是由何组成的?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练习题。
四、实验操作
进行简单实验,让学生观察物质的分子结构,加深对物质结构的理解。
五、总结归纳
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归纳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物质结构的掌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方式掌握物质的结构知识。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物质结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物质的构成(原子、分子、离子)
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一)先说,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还是分子构成的,或者是离子构成的?(下面没有注明的,默认为只考虑初中阶段的学习)。
(1)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内部是由化学键连接构成的一个巨大的整体,没有很小的重复单元(可以认为单一的一个原子是最小重复单元)。
常见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可看成每个分子由一个原子组成),某些固态非金属如C,Si (原子团,原子之间联系紧密),以后判断一种物质是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最直观的办法是看能不能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个元素符号直接表示该种物质,能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就是原子直接构成的,反之,则不是。
就是说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并且化学式没有下标数字,只有元素符号。
(这里要提到P和S,这两种不是原子直接构成的,因为它们都是有最很小重复单元的,P真正的化学式是P4,P4是P的最小重复单元,就是说P单质是由无数个P4分子构成的饿,所以P是分子构成的。
初中简写了,还有S真正的化学式是S2,S4,S8,等)(只限初中,到高中有SiO2,它虽不是单质,并且有数字下标,但它还是原子直接构成的,与它内部结构有关,SIO2的结构是SI和O原子交替以共价单键连接并向空中无限制发展的网状结构,不存在分子,没有最小重复单元。
在这里就不解释了,高中会学)(2)分子构成的物质:内部有最小的重复单元,最小重复单元是分子,物质是由无数个这些相同的最小重复单元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的,这中分子间力很小,就是说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并不是一个很牢固的整体。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内部没有重复的最小单元,本身是通过离子键连接成的一个整体,但是我们为了研究它的结构,往往会人为的划定出它的最小重复单元,就是晶胞。
要注意的是它每个最小的重复单元内部是由离子键连接的,和分子晶体的共价键区别开,这就是为什么界定它是由离子都成的原因。
在初中很难把它和分子构成的物质区别开,其实有一个很直观的判断方法,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离子的化合物就是离子构成的,没有这两种东西的物质就是分子构成的。
浅谈初中化学中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浅谈初中化学中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初中化学是学生认识化学,理解化学,掌握化学的开始。
而学生对化学术语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以后化学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而物质构成单元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上册教材双基内容的近一半,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化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
三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对化学符号意义的理解很差,各种化学符号的混淆尤其是关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更让学生一筹莫展。
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在教学中对此问题的一些见解及其认识。
一:明确物质的组成——元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首先要使学生明白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粒子构成的。
如三聚氰胺(C3H6N6)它就是由C,H,N三种元素组成,即只要知道某种物质的化学式就可求得它的元素组成,即是化学式中含有的元素组成了该种物质。
且通过化学式我们还可求得其中任意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及各种元素的质量之比。
二:明确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1)离子构成的物质一般在初中化学中,大部分酸碱盐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的。
而在初中化学中教师必须特别向学生强调食盐(NaCl),它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而且我们还需强调离子构成的物质经溶于水后解离为对应的离子,如NaCl 溶于水后首先解离为Na+,Cl-,而后由Na+,Cl-构成NaCl这种物质。
而不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NaCl,而且也不存在氯化钠这种离子,这是我们特别需要对学生强调的。
再如MgCl2,它是由Mg2+,Cl-构成的,而不是氯化镁离子构成的。
(2)原子构成的物质当物质化学式与元素周期表中某种元素符号的书写完全相同,则该种物质就是由原子构成的。
主要表现为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等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物质化学式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的书写完全相同,表明原子之间未进行重新组合。
化学变化的基础就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未进行重新组合,那么就没有构成新的分子,则表明该种物质中只存在原子,所以该物质就是由原子构成的。
初中化学教案:探究物质的组成结构
初中化学教案:探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探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是由化学物质组成的。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些物质的组成结构,从而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世界。
本教案旨在通过实验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基本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
学习目标1.学生将熟练掌握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
2.学生将会了解基本化学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3.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讨论,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4.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得的知识,分析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反应和结构。
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分析不同的物质,探究它们的组成结构,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对于我们的化学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引导问题来启发他们:-你知道由什么组成的物质常见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物质有哪些性质和特点?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2.实验操作(40分钟)通过实验的方式,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
在这个环节,我们将做以下实验:-实验一:尝试混合酸和碱,观察化学反应产物的变化。
-实验二:使用电解水的方式,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编写实验步骤,让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现场引导和讲解,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提示。
3.讨论和分析(20分钟)在实验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讨论,深入了解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组成结构。
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这些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实验结果能说明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结论?-当酸和碱混合时,为什么会产生盐和水?4.练习和总结(30分钟)在本教案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将对学生进行测试和总结。
测试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其它相关知识。
测试的题目如下:-水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水分子的组成是什么?-酸和碱的混合产生什么反应?产生的产物有哪些?-什么是电解水?它将水分解成什么?在测试完成后,让学生总结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问题或疑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组成结构1.元素
具有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做元素。
(1)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见个数。
(2)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不同。
(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2. 分子、原子
分子:是的最小粒子。
(1)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性质不同。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分子的构成:由原子构成,其中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
子构成化合物分子。
(4)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分子在;分子间有间隔。
(5)分子与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物质在发生
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1)原子的结构:
其中:核电荷数= =
整个原子电性
决定着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着元素的性质。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原子分。
(3)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4)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分子
物质原子
(5)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表示原子核;“+”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弧线表示电子层;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如碳原子
元素Si Fe Na K Mg H 质量分数48.60% 26.30% 7.73% 4.75% 3.45% 2.74% 2.47% 2.00% 0.76%
3.原子团
几种常见的原子团:NO3、SO4、OH、CO3、NH4
4.离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由于带电情况不同所以分为阴阳离子。
(2)离子与原子的联系:原子得到电子→,原子失去电子→;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注意数字在前,电性在后。
如:Ca2+、Al3+、Cl-、O2-
5.同素异形体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如白磷跟红磷。
相关考题:
1.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
这里的碘、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
2.“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水
B.液氧
C.氧化汞
D.二氧化碳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氢气
B.铁、氧气
C.氯化钠、铜
D.
5.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
构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50 B.86 C.136 D.222
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
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8.下列物质中直接由离子组成的是()
A 石墨
B 二氧化碳
C 氯化钠
D 硫酸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氧化硫由一个硫原子和三个氧原子组成
B 三氧化硫有硫单质和氧气组成
C 每个三氧化硫分子由一个硫原子和三个氧原子构成
D 三氧化硫由一个硫元素和三个氧元素组成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与一个12C原子质量1/2的比值
②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③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④原子是物质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⑤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纯净物
A.均不正确 B ②⑤正确 C.③④正确 D.①②正确
11.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分子式的是()
A NH4NO3
B SiO2
C C6H5NO2
D Cu
12.下列物质(1)镁(2)硫化钾(3)氮气(4)氦气(5)氯化氢(6)氯化钾。
其中由分子构成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的。
13.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水是由氧、氢两种组成的;
(2)带电的原子叫;
(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
(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写:
(1)钙原子(2)氢氧根离子(3)2个氢分子(4)空气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14.(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原子核内有______质子,最外电子层有______电子。
(2)用符号表示:2 个氢气分子______;1个氢氧根离子_____。
(3)最近,科学家研究发现,某些食品中使用的苏丹红Ⅱ号可能致癌。
苏丹红Ⅱ号的化学式为C10H12N2O,它的一个分子中共含有_____原子,它是由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