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PBX与软交换

IP PBX与软交换
IP PBX与软交换

对于一个实用的IP语音系统,几个功能模块是必不可少的:

媒体转换:在模拟或数字语音信号和IP语音编码之间进行转换;

信令转换:模拟的FXS/FXO信令,数字的PRI、SS7号信令,必须和SIP 协议、H.323协议进行转换;

通话控制:网关设备接收到一个呼叫后,必须知道如何处理这个呼叫,一般情况下,都是上报控制设备进行处理。对于H.323的网关,上报网守(Gatekeeper),对于SIP网关,上报SIP Server处理。

另外,对于一些系统,还需要个业务控制模块,来实现一些增值的业务功能,如电话会议、语音邮箱等。

从功能上看,IPPBX和软交换平台都有通话控制功能,终端网关设备都可以注册到其上,实现之间的通话。那么,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呢,该如何选择呢?具体到高鸿的产品,该如何在新推出的IPPBX产品MG3000-X100和软交换平台产品SS3000-V/E/T之间进行选择呢?

在回答这问题之前,我们可以看下两类产品的区别:

接口――MG3000-X100产品除了有数据网络方面的Ethernet接口外,还有语音方面的接口FXS/FXO接口(后续版本还会有E1接口);而SS3000系列产品,只有数据网络方面的接口Ethernet接口;

规模――MG3000-X100除了本身连接的普通电话机用户外,还允许100左右的注册用户,一般允许通话数在10路左右;而软交换平台则不一样,最小的SS3000-V平台允许200路通话,允许2000注册用户;SS3000-E允许500路通话,允许10000注册用户;SS3000-T则更大,允许2000路通话,并且还可以扩充,注册用户数也是以万为单位;

很明显,软交换平台只有通话控制和业务实现功能;而IPPBX除了通话控制和业务实现外,还有媒体转换和信令转换功能。从功能上看,可以简单地理解:IPPBX =软交换平台+网关。但从容量上看,IPPBX的容量远不是软交换平台的对手。

IPPBX和软交换平台各有侧重,不是互相取代的关系,而更应是一个互相配合的关系。一般而言,在下列应用场合下首选IPPBX:

小规模用户。如小型企业,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对于这类应用,终端和IPPBX一般都在一个局域网内。不需要公网连接,IPPBX和终端网关也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话系统。局域网不断,电话网就不断。另外,IPPBX本身带媒体及信令交换功能,即使局域网瘫痪了,IPPBX直接连接的话机、外线之间还是可以组成一个电话系统正常工作。

对于中大规模用户,IPPBX显然不能满足其需求,这时就只能在软交换平台之间进行选择了。

软交换平台和IPPBX产品形态不同,决定它们之间在功能上的扩展性也不一样的,有几点需要注意:

1.软交换平台自带计费,如果客户一定要计费,则选择软交换平

台。IPPBX本身不带计费,采用第三方计费软件的话,目前尚无

配套方案。因此,对于必须对通话进行计费的客户,首先选择软

交换平台+网关的模式;

2.软交换业务扩充能力更强大。如果客户的着眼点在于某特殊的

增值功能,而此功能IPPBX无法提供时,优先考虑软交换平台。

IMS与软交换的比较

IMS与软交换的比较 1.软交换概念 软交换(Soft-Switch)的基本含义就是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上的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会话、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如从SS7到IP),其结果就是把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建立分离的平面,使业务提供者可以自由的将传输业务与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转移。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允许在交换机制中灵活引入新业务,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的生成等功能。 2.IMS概念 IMS(IPMultimediaSubsystem)即IP多媒体子系统,由3GPP标准组织在R5版本基础上提出,是在基于IP的网络上提供多媒体业务的通用网络架构,R5版本主要定义了IMS的核心结构、网元功能、接口和流程等内容;R6版本对IMS 进行了完善,增加了部分IMS业务特性、IMS与其他网络的互通规范和WLAN 接入等特性;R7加强了对固定、移动融合的标准化制定,要求IMS支持xDSL、cable等固定接入方式。 3.IMS与软交换的比较 3.1 IMS网络与软交换网络的联系 需要从固定软交换和移动软交换网络两方面分别加以分析:对于固定网络中的软交换,两者是一个互通和演进的关系;对移动网络中的软交换,是一个业务互补、网络互通、融合替代的关系。 固定软交换已经具备了基于SIP的智能终端接入能力和SIP的会话控制能力,首先通过将用户数据从软交换中提取出来,建设独立的用户数据库并通过标准的信令进行访问,再将软交换的业务逻辑从交换中提取出来,实现业务与控制的分离,这样软交换网络己具备IMS的核心特征。在网络的演进过程中,会形成S一CSCF、P一CSCF、I一CSCF的分布。 而移动软交换的CS域和IMS域不是平滑演进的关系,而是一个业务互补、网络互通、融合替代的关系。CS域是一个以提供话音业务为主要目标的网络,其引入软交换技术只实现了核心网的承载IP化,并没有解决多媒体业务的提供问题。IMS域具备了多媒体业务的提供能力,因此,IMS在3G网络中的引入,应该是以CS为互补。 3.2软交换与IMS的区别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 摘要: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宽带及业务的要求也在迅速增长,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现有业务和新增业务,提供给用户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提出了下一代网络的概念,且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已开始着手进行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实验。软交换技术又是下一代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中的焦点之一,已成为近年来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国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已经完成了有关软交换体系的总体技术要求框架,863计划也对有关软交换系统在多媒体和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立项。 关键词:网关、服务器、软交换技术 1.软交换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Manager、CallServer),实现PBX 功能(IP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 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International SoftSwitch 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TF、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根据国际Softswitch论坛ISC的定义,Softswitch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软交换技术概述

软交换技术概述 软交换技术概述 、尸■、亠 前言自从第一款产品在电信市场上成功推出以来,“软交换”这个概念已经成为电信行业中倍受青睐的时髦用语。由于既能执行与基于硬件的传统电话交换机相同的功能,又能同时处理IP 通信,软交换技术承诺可提供许多优势,如轻松整合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降低网络成本以及使运营商更快获得收入。 软交换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 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Manager、Call Server),实现PBX功能(IP 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 PBX 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IP PBX 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 (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Switch (软交换)技 术应运而生。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 (Inrerntional SoftSwich Consortium )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IF 、ITU-T 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根据国际SoftSwich 论坛ISC 的定义,SoftSwich 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软交换体系架构的主要组成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软交换系统主要应由下列设备组成: 1) 软交换控制设备( Softswitch Control Device )这是网络中的核心控制设 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软交换)。它完成呼叫处理控制功能、接入协议适配功能、业务接口提供功能、互连互通功能、应用支持系统功能等。 2) 业务平台( Service Platform )完成新业务生成和提供功能,主要包括SCP 和应用服务器。 3) 信令网关( Signaling Gateway )目前主要指七号信令网关设备。传统的七号信令系统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所有应用部分都是由MTP承载的,在软交换体 系中则需要由IP 来承载。 4) 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完成媒体流的转换处理功能。按照其所在位置和所处理媒体流的不同可分为:中继网关(Trunking Gateway)、接入网关(Access Gateway)、多媒体网关(Multimedia Service Access Gateway )、无线网关 ( Wireless Access Gateway )等。 5) IP 终端( IP Terminal )目前主要指H.323 终端和SIP 终端两种,如IP PBX、 IP Phone、PC等。 6) 其它支撑设备。如AAA?务器、大容量分布式数据库、策略服务器(Policy Server )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研究与分析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研究与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虽然各类通信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以电路交换方式和数字程控交换技术为基础的电话通信仍然处在整个通信网的重要地位。方便、快捷的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线路遍布世界各地,完成这一功能的程控交换机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有机结合的产物。先进的硬件与日臻完美的软件综合于一体,赋予程控交换机以众多的功能和特点。 标签:程控软交换系统;原理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程控交换技术在电信业务网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逐渐占据了电信业务中最重要的位置。将程控交换技术应用到电信业务网络中有诸多好处,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1软交换的定义 通俗的说,软交换技术指的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网关拨离开来,使公务电话交换网(PSTN)与IP电话(V oIP互相沟通)的一种交换技术,是以软件处理网络交换为控制核心的下一代网络(NGN),其中含有接入层、传送层、控制层及应用层4个功能层面。“软交换设备SoftSwitch是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演进的核心设备,也是下一代电信网络的重要设备之一,它独立于底层承载协议,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此为国内的电子通信业界给予软交换的概念。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控制层是软交换设备,下一代网络(NGN)的控制核心即为软交换设备,其实时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功能都有软交换设备进行控制处理。软交换设备采用对媒体网关的控制处理,实现包括IN(智能网络)、CATV(有线电视)、PSTN/ISDN、PLMN(公众陆地移动网)、Internet等各种网络之间的沟通。使原有的分组网络实现其原有的业务效用,同时增添新的功能;将PSTN逐步引向分组化发展,使之能够有效应用于新的网络发展方向。软交换设备(softswitch),早期被称作为通话服务器(callserver)、通话代理(callagent)或媒体网关(MediaGatewayControl),即将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网关拨离开来,通过在PC 服务器上的呼叫控制软件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控制功能;1999年后开始被称作软交换设备。现在,业界已普遍认可了这一技术术语,成为一种被世人认可的概念。 2功能单元 2.1通信控制框 控制框内主要安装有ALM(告警板)、MCC(模块通信控制板)和SNT(信令交换网板)。ALM负责驱动告警箱和行列灯,连接AMD/ESC,提供机房环境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的应用与发展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的应用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7-03-21T15:05:10.1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作者:陈劲松 [导读] 如何让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成为了今后通信工程更新发展的重点。 1软交换技术的实现原理与应用优势 通信工程中的软交换技术作为一项能够为通信系统提供多种通信协议的技术,其与通信工程中的底层硬件和上层操作系统相比,具备一定的独特之处,主要分为三大类的内容。首先,软交换技术的发展与我国通信系统全IP发展需求相一致,同时其还能在满足不同通信系统承载需求条件的基础上,有效的增加通信质量,并起到节约通信宽带的作用。其次,软交换技术具有更为清晰的网络结构。软交换控制独立于用户面,且软交换技术中的呼叫控制能够与传输层网关相分离,该技术的这一特点使得大大增加了软交换技术在新业务建立和引入方面的优势。最后,软交换技术一方面取消了早期通信系统中汇结局机制,另一方面大大简化了通信网络结构,实现了语音承载系统的平面化。从总结三方面的内容来看,如果在移动通信中应用软交换技术,可以为移动通信带来以下几大优势,分别是:(1)首先,软交换技术不仅能够低核心结构进行集中控制,同时还能降通用的接口协议开放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通信系统中新业务的部署效率,有效的实现网络制式的平滑迁移,另一方面在减少网络组件成本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2)由于软交换技术张所使用的设备功能多样化,进而大大增加了通信系统中处理能力,有效的降低了通信系统中的功耗,进而实现了通信网络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的减少。(3)与其他技术相比,软交换技术中的双归属技术能够将多个节点间的数据进行相互备份,因此,软交换技术在增加网络通信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 软交换技术的基本网络结构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具有很大的优势,其在网络中的通信特点就是分层和构件化。从纵向的角度来看,从下往上依次可划分为接入层、承载层、控制层、应用层这四层,每一个层次在通信工程系统中均发挥这不一样的作用。其中,接入层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基础,其在交换网络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该层主要是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的接入方式,通过连接,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到网络上。承载层在网络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它主要是负责将数据进行分组,将分好组的数据按照软交换规定的传输方式传输到对应的目的地。控制层在整个通信系统的关键,同时也是软交换技术的核心层面,其主要是负责承载控制和呼叫控制。应用层也是业务层,主要是为用户提供各类服务。软交换网络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其基本构件包含接入设备、信令网关、软交换、中继网关、媒体资源和业务服务器,除此之外还有最为重要的分组承载网络,这些构件最终形成了通信网络庞大的数据传输功能。 3 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的实际应用 3.1 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初期、中期、后期的系统应用 在通信工程技术系统的初始阶段,网络正处于刚开始发展的阶段,所提供的网络业务规模有限,所以,在这个阶段软交换技术可以提供的网络需求服务很少。软交换技术在网络通信工程的应用中应当构建单独的点,再有点到面,一点点扩大网络容量。通信工程技术在初期建设过程中主要目标是软交换技术的建立,通过在电话网络服务中构建有关的软交换设施设备,为通信工程技术系统提供有效的硬件支持,达到电话网络和交换网络互相通信的目标。 通信工程的中期发展阶段网络业务已经日渐发达,规模也相对进行扩大,加强了通信工程所提供的网络服务内容。在这一阶段网络交换的节点规模也越来愈大,原有的网络体系已经被软交换所控制的电路交换网所替代。随着使用数据网络的用户逐年增加,通信工程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 到了后期的发展阶段软交换技术网络的构建已经趋于完整,用户对各大运营商的需求也随之增多,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可设置多个软交换使用设备,通过各个设备间数据的传输来实现各个区域的互通,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的网络通信诉求,全面地建设通信工程网络。 3.2 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具体通信技术的应用 通信工程不仅满足了通信技术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还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用户不同的个性需求和市场化的需求。现阶段许多通信技术系统和新型的通行设备都引入到了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中,给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传统的通信网络技术中引入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让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网络两者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密切。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开放接口为业务信息提供便利,信息可以自由交换,电子设备接入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在本地移动网络的应用中,MSC服务器既能实现不同的口令,也能实现所有业务的控制和处理,还可以控制MCW以实现各大媒体信息的互相传播交换。它不仅是单独对本地进行服务的移动网络,更能够依据用户的需求对本地网络进行不同的设置。在长途移动网络的数据传输中,国内所有省会城市均设置了中继网关,能够连接到省内MSC、TMSC2等交换机的电路系统中去,既实现了移动长途网络的连接也做到了传统移动网络的连接。 4前景展望 4.1实现电话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相互连接 在软交换技术中,想要将电话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进行相互连接简单,因为该技术支持不同的信令协议,同时还能够提供许多的开放式应用程序的接口,因此只需要在软交换技术中加入电话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的信令以及不同网络就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互通。 4.2提供更多的附加值和补充业务 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系统的发展,用户对其提供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提供数据和语音等服务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由于软交换技术能够提供开放式接口,因此将该技术应用于电力通信网络系统,一方面能够有效满足电力通信系统的语音服务需求,同时还能过为其带来许多补充业务。 4.3实现网络的信息交换 电力通信网络的网络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微波网、光纤网等。电力通信系统中的每一个网络形式都具有自己独立设备,将软交换技术应用于不同的网络形式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设备资源的使用效率,从根本上提高网络的实用性以及管理的便捷性,从而实现整个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通信网络不断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同时也对通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软交换技术

程控交换与软交换第4章习题(含部分答案)-推荐下载

《程控交换与软交换》第4章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1号信令属于 信令,No.7信令属于 信令。 2.用户终端设备与交换机之间传送的信令为 信令。 3.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传送的信令为 信令。 4. 信令在多端链路的传送方式有3种,分别是 、_____________和混合方式。 5、信令按传输信道不同可以分为随路信令和____________信令。 6、信令按工作区域不同,可以分为用户线信令和____________信令。 7. NO.7信令系统的基本消息单元是信令单元,包括消息信令单元、链路状态信令单元和 。 8. No.7信令系统由消息传递部分MTP 和 组成。 9.No.7信令系统的消息传递部分包括信令数据链路功能、 和信令网功能。 10、No.7信令网由信令点SP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11、No.1信令采用的控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No.7信令采用的控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12、No.7信号单元的定界是通过8位标志码(Flag)来实现的,其码型为01111110 ,为保证标志码不在信号单元其它部分出现,发送消息时要进行 0插入 操作,因此在接收方要进行 0删除 操作。13、消息信令单元用于 用于传递来自用户级的信令消息; 链路状态信令单元用于 用于链路初始启用或链路故障时,表示链路的状态;填充信令单元的作用是 用于链路空或链路拥塞时填补位置。 14、SCCP 所提供的业务有四类,分别是0类 基本无连接业务,1类 有序无连接业务, 2类基本面向连接业务,3类流量控制面向连接业务。0类、1类属于无连接型,2类、3类属于 面向连接型 。15、信令网功能包括_信令消息处理___和__信令网管理____两部分。 16、我国目前使用的随路信令为中国一号信令系统,具体分为 线路 信令和 记发器 信令。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用户线信令的是 ( C ) A .拆线信号 B. 计费信号 C .拨号音 D. 占用信号 2、No.7信令系统的应用部分不包括 ( B ) (A )TUP (B )INAP (C )ISAP (D )MAP 3、在MSC 和HLR 、VLR 和EIR 等网络数据库之间交换与电路无关的数据和信令的No.7信令系统的应用层协议是 ( D ) (A )TUP (B )CAP (C )ISUP (D )MAP 4、我国国际信令点编码中大区识别号是 ( D ) (A )1 (B )2 、跨接地设技术语文电气课件装置料试程中线等高中资处理,,并且停机。

软交换技术的发展

一、起源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企业网应用。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可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再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 Manager、Call Server),实现PBX 功能(IP 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通过与局域网共享来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 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 传统的电路交换设备主要由少数几家设备供应商提供,价格一般都在几十万美元到数百万美元,且版本升级可能会花几个月时间和数十万美元,网络综合运营成本很高。运营商非常希望能够寻求到一种替代产品与技术。 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呼叫控制实际上是运行于通用硬件平台上的纯软件,媒体处理将TDM转换为基于IP的媒体流。于是,SoftSwitch (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由于这一体系具有伸缩性强、接口标准、业务开放等特点,发展极为迅速。 二、什么是软交换 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从而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业务。 软交换位于网络控制层,通过与媒体层网关的交互,接收处理中的呼叫相关信息,指示网关完成呼叫。其主要任务是在各点之间建立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简单的呼叫,也可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处理。软交换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实时业务,如话音业务、视频业务、多媒体业务等,此外还提供一些基本补充业务,与传统交换呼叫控制和基本业务的提供非常类似。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International SoftSwitch 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TF、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经过几年发展,软交换技术在标准化和产业化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一些协议如H.323、MGCP等不断完善,BICC、SIP/SIP-T等新协议不断推出,一些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产品逐步走向实用化阶段,使软交换成为NGN最为活跃和热门的话题。 三、引入软交换的意义 1、软交换给用户带来什么? 软交换可以实现跨域控制,可以对接入层面丰富多样的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以及其它融合业务。 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从技术驱动向业务驱动的转变,业务发展逐渐成为关注焦点。

软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软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目录 第一章概述 软交换技术发展背景简述 软交换技术原理简述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现状 第二章 **地区网络配置现状与需求分析 现有业务网络的配置现状 软交换技术的发展目标 新业务的发展对软交换技术的需求 第三章软交换技术的规划的理论基础 软交换技术的协议 软交换技术业务介绍 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技术 软交换技术的过渡策略 第四章软交换应用示例 应用总体目标要求 系统的选型和技术指标 接口配置设计 业务设计 第五章方案实施计划及测试结果分析 方案实施计划步骤方法 测试结果分析 问题与不足

第一章概述 .软交换技术发展背景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对通信要求也不再仅仅是基本的语音通信业务和简单的浏览和收发,人们需要的是能够随时、随地、灵活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因此要求电信运营商能够灵活地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电信业务,而基于由不同通信网络提供不同业务的运营模式难以满足用户“灵活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的需求,只有构建一个"全业务网络——即能够同时承载和疏通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的网络”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对通信业务的需求。 人类的通信包括话音、数据、视频与音频组合的多媒体三大内容。一直以来,上述三类通信业务均是分别由不同的通信网来承载和疏通。电话网承载和疏通语音业务、数据网承载和疏通数据业务,多媒体网承载和疏通多媒体业务。 电话网的历史最为悠久,其核心是电话交换机,电话交换机经历了磁石式、共用电池式、步进制、纵横制、程控制个发展阶段,其差别在于交换机的实现方式发生了改变。程控制电话交换机的出现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它采用了先进的体系结构,其功能可以分为呼叫业务接入、路由选择(交换)和呼叫业务控制部分,其中的交换和呼叫业务控制功能均主要是通过程序软件来实现。但其采用的资源独占的电路交换方式,以及为通信的双方提供的对等的双向固定带宽通道不适于承载突发数据量大、上下行数据流量差异大的数据业务。 数据网的种类繁多,根据其采用的广域网协议不同,可将其分为、、帧中继和网,由于网具有协议简单、终端设备价格低廉、以及基于协议的业务的开展,基于协议的呈爆炸式发展,一度成为了数据网的代名词。网要求用户终端将用户数据信息均封装在包中,网的核心设备——路由器仅是完成“尽力而为”的包转发的简单工作,它采用资源共享的包交换方式,根据业务量需要动态地占用上下行传输通道,因此网实际上仅是一个数据传送网,其本身并不提供任何高层业务控制功能,若在网上开放语音业务,必须额外增加

软交换案例

上海虹桥机场软交换系统成功案例 2010-01-27 15年交换网络呼唤升级 作为上海第一个民用机场以及中国内地三大国际航空港之一,上海虹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高达三千万人次,但就在虹桥机场繁忙和辉煌的背后,一张程控交换网络已经使用了近15年之久,在网运行的设备也已经接近替换淘汰年限,不堪重负的交换网络在业务的驱使下升级迫切。 对于虹桥机场交换网络升级,需要新建设的软交换网络能够在原有程控交换网络的基础上平滑演进,稳步升级替换,使整个网络改建工程能够有序的实施。逐步实现新建设的软交换系统替换原有程控交换网络下的18000线用户。经过多方比较和考核,上海虹桥机场最终选择了由中兴通讯推荐的先进软交换技术,在此基础上建设一套新的程控交换网络,以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成功实现交换网络的“软”着落。 走近软着落网络 虹桥机场程控交换机新建和扩容项目,实际上是一个包含多业务的项目和系统,即以数据网络作为基础承载平台,软交换作为核心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业务,很好地解决了话音、数据业务的融合。 网络拓扑如下:

整个系统方案设计突出层次化、模型化、高可靠性的原则,确保网络在具有高性能、高安全可靠性的 同时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和持续发展性。 中兴通讯将整个系统分为多个部分,主要包括了数据承载网络系统、NGN语音系统等,承载网是NGN 系统的基础,NGN语音系统是通讯网络的核心应用。另外还涵盖了业务和其他配套系统设计方案。 该系统的数据承载网,我们主要采用两层结构,双星形架构,每台接入设备到核心设备都提供冗余备 份链路,核心设备主备使用。 3台R10 T1200电信级高端路由器作为核心路由设备,2台承载接入层上行的语音业务,互备使用; 另外一台作为ADSL数据业务核心路由器,为全局上网业务提供连接运营商IP公网的出口。 38台ZXR10接入交换机,用于8个机房AG的接入和10处IP电话接入。每台AG上联4台接入交换机,其中2台语音接入交换机接入语音业务,一主一备;另外的两台数据接入交换机接入ADSL数据业务,而IP电话接入交换机直接上联核心路由器,在承载网的接入层实现语音业务和ADSL数据业务的物理分离, 保证了语音业务的安全可靠性。 NGN 语音系统采用基于全IP的软交换网络架构。在此网络架构中,核心控制层面采用大容量软交换控制设备:ZXSS10 SS1b,单套设备最大可以支持600万用户;本期项目中两套ZXSS1b硬件各配置可支持5万语音用户(硬件本身实际可支持10万AG语音用户),软件license各配置1.6万用户;同时配置大容量中继/信令网关MSG9000两套(MSG9000可最大支持33.6万中继),本期配置的MSG9000支持PRI和七号信令,各配置32条七号64k信令和32条PRI信令,同时各配置64E1;对于用于模拟用户和DSL用户接入的接入层设备,采用中兴通讯MSG5200,该设备可支持普通、反极性等模拟用户,可支持ADLSL2+、VDSL2等宽带接入用户,中兴MSG5200可支持自交换功能,在接入层网元节点和控制层节点连接故障时,独立完成 语音用户的内部互通。 综合业务接入网关ZXMSG 5200,主要用于将普通电话通过双绞线接入IP网络,实现VOIP业务和ADSL 接入。该项目中,西区6个站点配置MSG 5200,合计提供8000线模拟用户和500路ADSL接入;东区2个站点配置MSG 5200,合计提供8000线模拟用户和1000路ADSL接入。 边界网关设备ZXSS10 B200,放置于基于公网地址的运营商业务网与基于私网地址的用户驻地网之间,主要用于公网软终端用户或者IAD用户接入到私网中,使用户在公网中也能如在似网内用户一样,享用各种业务。在该项目中,配置两套B200,电源板、主控板、处理器板皆主备配置,接口板配置2GE光口和8FE 电口。 在核心侧同时配置一套综合网管系统:NetNumen N31,实现对全网网元的综合管理。其可管理的网元设备包括:SS1b、MSG9000、B200、MSG5200及相关数据设备。 对于计费,本期项目中配置的2台核心控制设备:SS1b负载均衡运作,相互容灾。每套SS1b配置一套计费服务器,分布实现对本区域内的用户话单的记录和汇总,按类放置后,可由计费中心通过FTP等方式 定期读取。 本期项目中配置的计费平台可对计费服务器话单进行读取,同时按照特定计费策略进行计费。

《软交换与IMS_原理和技术演进》试题答案

单选题 1. ( )在软交换网络中处于接入层的位置,负责不同媒体格式之间的转换。√ A媒体网关 B媒体资源服务器 C信令网关 D应用服务器 正确答案: A 2. ()向应用服务器提供开放的、标准的接口,以方便第三方业务的引入,并提供统一的业务执行平台。√ A接入网关 B中继网关 C信令网关 D应用网关 正确答案: D 3. 狭义的下一代网络特指以( )为控制核心,能够实现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开放的分层体系架构。√ A媒体网关 B软交换设备 C信令网关 D应用服务器 正确答案: B

4. 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的核心设备之一。√ A分组网络 B电话网络 C无线网络 D光纤网络 正确答案: A 5.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 A增加程控交换机软件 B增加路由器软件 C API和应用服务器 D增加媒体网管软件 正确答案: C 6. Softswitch体系中哪个设备具体负责媒体资源的播放()√ A Media Server B Application Server C Softswitch D PIP 正确答案: A 7. 软交换系统中继网关主要针对传统的()网中的媒体流的汇接接入。√ A帧中继

B ADSL用户 C PSTN/ISDN D以太网用户 正确答案: C 8. 软交换系统中信令网关的主要作用是完成()的中继、翻译或终结处理。√ A信令消息 B媒体信息 C管理信息 D控制信息 正确答案: A 9. IMS最早是由哪个组织提出来的?√ A ITU-T B 3GPP C 3GPP2 D TISAPN 正确答案: B 10. IMS的全称是()√ A Integrated Mobile Solution(整合的移动通信解决方案) B IP Multimedia Sy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 C Intelligent Mobile System(智能的移动通信系统) D Interesting Multiple Service(有趣的多样性服务)

现代通信系统中软交换技术

实验报告

现代通信系统中的软交换 第一章:软交换概述: 1.1 软交换发展史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数据业务逐渐取代话音业务成为主要的收益来源,向以数据为主的分组网络演进不可避免。由于话音仍是一种重要的业务,要求下一代网络必须根据不同业务的要求提供相应的QoS保证。 因此,形成了网络技术向NGN网络演进的主要推动力。然而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需要的是能够随时、随地、灵活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因此要求电信运营商能够灵活地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电信业务,而基于由不同通信网络提供不同业务的运营模式难以满足用户要求。人类的通信包括话音、数据、视频与音频组合的多媒体三大内容。电话网承载和疏通语音业务,历史最为悠久,其核心是电话交换机,电话交换机经历了磁石式、共用电池式、步进制、纵横制、程控制5个发展阶段,其差别在于交换机的实现方式发生了改变。

软交换网络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IP技术带动电信业发展的产物,其自身的网络融合为电信运营商解决了目前多种网络,多种技术和多种系统共存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也为电信运营商的创新业务和节约成本创下了条件。而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通信占有的领域无可估量,逐渐成为人类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信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之一,而通信网络直接由用户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机组成。所以交换技术的掌控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以及发达程度。 基于IP的软交换 而程控制电话交换机的出现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它采用了先进的体系结构,其功能可以分为呼叫业务接入、路由选择和呼叫业务控制3部分,其中的交换和呼叫业务控制功能均主要是通过程序软件来实现。但其采用的资源独占的电路交换方式,以及为通信的双方提供的对等的双向固定带宽通道不适于承载突发数据量大、上下行数据流量差异大的数据业务。 1.2 软交换运行知识介绍 业务软交换是一个软件的实体,用于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其基本定义为:软交换是一种支持开放标准的软件,能够基于开放的计算平台完成分布式的通信控制功能,并且具有传统的TDM电路交换机的业务功能。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 软交换是电信交换网络演进过程中实现承载与控制分离的一种技术,实现媒体网关和呼叫服务器在网络上的分层部署,相关实体间通过标准协议进行互联和通信,以便在网上更加灵活地提供业务。狭义上看,软交换指软交换设备,在网络的控制层。

《软交换技术与NGN》综合练习题解答

《软交换技术与NGN》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广义的下一代网络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实际上包含下一代传送网、下一接入网、下一代交换网、下 一代互联网和下一代移动网。 2.狭义的下一代网络特指以软交换设备为控制核心,能够实现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 开放的分层体系架构。 3.下一代网络在功能上可分为媒体/接入层、核心媒体层、呼叫控制层和业务/应用层四层。 4.下一代网络能够实现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接入和承载分离。 5.下一代网络的运送层主要完成媒体流和信令流的传送,一般为 IP 网络或ATM网络。 6.软交换网络以分组网作为承载网络,呼叫控制集中在软交换设备上。 7.对本地网络进行智能化改造,就是在固定电话本地网建立业务交换中心、用户数据中心和智能业务 中心,通过三个中心快速实现网络低成本快速化、移动化和综合化。 8.本地网智能化改造的核心思想是建立本地网集中的用户数据中心,对本地网所有的用户数据进行 集中管理,并在每次呼叫接续前增加用户业务属性查询机制。 9.基于R4的移动核心网CS域中MSC被分为MSC服务器(MSCServer)和媒体网关(MGW), 实现了CS域中呼叫与承载的分离,并支持信令的IP承载。 10.Mc接口是R4核心网中MSC Server与媒体网关MGW之间的接口,接口上采用H.248协议, 该协议增加了针对3GPP特殊需求的扩展事务(Transaction)及包(Package)定义。 11.Nc接口是R4核心网中MSC Server之间的呼叫控制信令接口,该接口采用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 议BICC协议,该协议提供在宽带转输网上等同于ISUP的信令功能。 12.Nb接口是R4核心网中MGW之间的接口,用来在R4核心网内承载用户的话音媒体流,有IP 与ATM承载两种方式。 13.IP协议采用的地址是 IP地址。 14.IP地址包括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现在采用的IPv4地址包含 32 位二进制数。 15.在无类别域间选路CIDR中,网络地址的长度由 32比特的掩码中包含的连续的1的位数来确定。 16.128.211.168.0/22表示该网络中的最低地址是 128.211.168.0 ,该网络的网络地址占 22 位 二进制数,该网络的主机的地址占 10 位二进制数,该网络能所包含的最大主机数目为 (210-2)。 17.IP网络中的路由器根据目的主机的 IP地址来寻址选路,完成数据转发。 18.Internet传输层有三个传输协议,分别是传输控制协议TCP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流控制传送协议 SCTP,其中流控制传送协议SCTP主要用来在IP网络中传送电话网的信令。 19.传输层的 UDP 协议提供了无连接通信,且不对传送包进行可靠保证,适合于一次传输少量数据或 实时性较高的流媒体数据。 20. RTP 协议能够为语音、图像、数据等多种需实时传输的数据提供端到端的传输功能,它实际上包含 两个相关的协议: RTP 协议和 RTCP 协议。 21. RTCP 协议用来传送监视实时数据传送质量的统计数据,同时可以在会议业务中传送与会者的信 息。 22.RTP的数据通过偶数的UDP端口传送,而对应RTCP数据使用比RTP端口大1的奇数 UDP端口 传送。 23.G.729和G.723.1是我国下一代网络中常用的参数语音编码,其中G.729编码的比特率为8kbit/s, G.723.1编码的比特率是 5.3kbit/s和6.3kbit/s。 24.SIP协议的网络模型结构中有两类基本的网络实体,其中用户代理是驻存在终端系统中的功能块, SIP服务器则是处理与多个呼叫相关联信令的网络设备。 25.在SIP协议网络模型中,用户代理是直接和用户发生交互作用的功能实体,它能够代理用户的所有 请求或响应。 26.在SIP协议网络模型中,代理服务器是代表其他客户机发起请求,既充当服务器又充当客户机的中 间程序。 27.在SIP协议网络模型中,重定向服务器把请求消息中的被叫用户地址映射成零个或更多个新地址, 向请求方发送应答以指示被叫用户的地址。 28.为了实现漫游,SIP用户需要将当前所在位置登记到网络中的注册服务器上,以便其他用户能够通过 位置服务器确定该用户的位置。 29.SIP协议使用SIP的通用资源定位器(URL) 来标识用户、进行寻址,该地址实际上就是SIP服务器 的应用层地址,采用 user@host 格式。 30.SIP协议消息分为请求和响应两类。其中,请求消息从客户机发往服务器,响应消息则从 服务器发往客户机。 31.一个SIP请求消息由请求行开始,请求行由一个方法符号、一个 REQUEST-URL 、一个SIP的版 本指示组成。 32.SIP应答消息的起始行是状态行, 状态行由SIP 版本号开始,接着是一个表示应答结果的 3位十进制

程控交换与软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与软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班级:成绩: 实验一matlab使用基础 一、实验目的: ?掌握matlab启动方法、查询的查询方法; ?掌握matlab基本计算与绘图方法; 练习内容:基本信号源正弦波、方波、锯齿波等波形的定义与图形显示。 二、实验步骤: 1)启动MATLAB系统 (1)使用Windows―开始‖菜单启动。 (2)运行MATLAB系统启动程序matlab.exe。 (3) 利用快捷方式。 2)查询帮助文档 (1) 单击MATLAB主窗口工具栏中的Help按钮。 (2) 在命令窗口中输入helpwin、helpdesk或doc。 (3) 选择Help菜单中的―MATLAB Help‖选项。 ?MATLAB帮助命令包括help、lookfor以及模糊查询。 1.help命令 在MATLAB 6.5命令窗口中直接输入help命令将会显示当前帮助系统中所包含的所有项目,即搜索路径中所有的目录名称。同样,可以通过help 加函数名来显示该函数的帮助说明。 ?2.lookfor命令 help命令只搜索出那些关键字完全匹配的结果,lookfor命令对搜索范围内的M文件进行关键字搜索,条件比较宽松。 lookfor命令只对M文件的第一行进行关键字搜索。若在lookfor命令加上-all选项,则可对M文件进行全文搜索。 ?3.模糊查询 MATLAB 6.0以上的版本提供了一种类似模糊查询的命令查询方法,用户只需要输入命令的前几个字母,然后按Tab键,系统就会列出所有以这几个字母开头的命令。 另: ?演示系统 在帮助窗口中选择演示系统(Demos)选项卡,然后在其中选择相应的演示模块,或者在命令窗口输入Demos,或者选择主窗口Help菜单中的Demos

软交换技术认识

软交换技术认识 软交换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具有开放的网络体系结构,能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是电路交换网向分组交换网演进的主流技术。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业务的种类在不断增加,如果每一种业务都对应于一种网络,那么网络数量也会随之不断增加。网络种类繁多必然会导致网络资源难以共享,而且资源利用率也随之降低,这也给网络间的互通加大了难度。运营商们非常希望能够用同一种网络来支持不同的业务,以达到业务的融合和网络的融合。而电信业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就是业务运营和网络运营相分离,软交换技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软交换是一种基于公共的分组承载网络,呼叫控制与承载相分离,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相分离,能够承载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一种交换技术。软交换这一概念的提出,便得到了业界的大力支持,目前被大多数人认可为是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的关键技术。 一、软交换技术的概念 软交换是一种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和控制平台,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会话、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如从ss7到ip),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其指导思想在于软件系统不但独立于所控制的硬件,而且与自身所运行的平台无关,依靠各种协议的互通进行工作,通过与业务控制点(scp)的配合来重用已有的业务,并允许用户通过应用编程接口(api)进行编程以开发和创建新业务,从而使得独立软件商可以真正参与业务的开发和提供,有力推动现有通信网络向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演进过程。我国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对软交换的定义是:“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 二、软交换技术的特点 1、层次化的结构 基于软交换的网络体系采用层次化的结构,每一层与其他层次之间采用标准协议进行通信,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具有强大的业务能力 可以利用标准开放式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各种新业务和综合业务,包括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强大的业务能力还不仅仅指业务的种类,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业务提供的速度上,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地需求。 3、高效性 软交换体系结构将应用层和控制层与核心承载网络完全分离,有利于最快、最有效地速度引入各种新业务,大大缩短了新业务地开发周期。 4、多用户 软交换体系结构能够为语音用户、adsl 用户、移动用户等提供业务。 5、设备的综合接入 软交换支持众多的协议(mgcp、h.248、h.323、sip 等),通过这些协议对设备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各种网关,允许设备的综合接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地性能。 6、开放地网络体系结构 由于软交换”分离”思想使得网络功能部件化,各网络部件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通信,因此各个部件之间既能独立发展,又能互联互通。 三、传统电路交换与软交换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