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物理部分)+及答案(word版)

合集下载

2015年初中毕业生考试物理、化学试题

2015年初中毕业生考试物理、化学试题

2015年初中毕业生考试物理、化学试题学科物理化学总分总分人题号一二小计一二三四小计得分物理部分(60分)评卷得题123456789101112答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其代号填在上表中,共24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工钳的手柄外套用塑料制成,是利用塑料的绝缘性B、在连接电路时,应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C、电压表和电流表都不能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端D、某变阻器上标有“50Ω 1.2A”字样,则允许通过它的最大电流为1.2A (第2题图)2、上图是某同学画的关于水面上空一发光点(m)发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的情况,则正确的光路应是:A、manB、mbnC、mcnD、mdn3、将一支有弹力后盖的圆珠笔按在桌面上,松开手,会发现圆珠笔将竖直向上跳起。

下列是圆珠笔从松手到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有关能量转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B、内能──动能──重力势能C、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D、动能──重力势能──内能4、职业学校电气专业的小强同学在学习安装照明电路时,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开关中两个接线柱接到一起。

这样产生的后果是:A、灯不能正常发光B、熔丝迅速熔断C、开关依然起作用D、灯总是亮着5、小强班上开展“生活处处有物理”的观察实践活动,小强的任务是观察厨房。

在下面小强的观察和他对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炒菜时有“白气”冒出,它是汽化后的水蒸气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液面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C、照明用的电灯和连接电饭煲的插座之间是并联关系D、利用电饭煲煮饭是将电能转化成内能6、如右图所示,把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向前吹气,纸条就会向上飘起来。

对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第6题图)A、吹气时纸条所受浮力增大,所以飘起来B、其实,上述现象不可能发生,从上方向前吹气,给纸条一个向下的力,纸条应向下运动C、吹气时纸条上方空气流速大,流体压强小,所以飘起来D、纸条飘起的动力和热气球升空的动力是一样的7、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正确的是:A、吃饭时,筷子是个省力杠杆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C、使用杠杆,就是为了省力D、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省距离8、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B、30cmC、40cmD、50cm9、下图是小强在做“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实验时连接的实物电路。

2015上海中考物理答案

2015上海中考物理答案
增大。2分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理化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物理部分
题号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共16分)
1.A。2.C。3.D。4.B。5.B。6.A。7.D。8.B。
二、填空题
(共23分)
9.(1)电能;(2)220;(3)0.05。3分
10.(4)运动状态;(5)不变;(6)减小。3分
11.(7)运动;(8)反射;(9)做功。3分
Δp水=Δp乙ρA=1.6×103千克/米32分
题号
答案及评分标准
四、计算题
(共26分)
22.
(8分)
①U=U1=I1R1=0.6安×20欧=12伏2分
②I2=U/R2=12伏/50欧=0.24安2分
I=I1+I2=0.6安+0.24安=0.84安1分
③假设电流表A2测量干路的电流,则
取I2=0.9安-0.6安=0.3安
12.(10)0.6;(11)36;(12)10。3分
13.(13)1.96×104;(14)4.9;(15)5.1。3分
14.(16)一定发光;
(17)R1短路、R2断路、R1短路且R2断路。4分
15.(18)当压力一定时,物体在同一接触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大小与其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19)在同一接触面上,压力大,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4分
R2=U/I2=12伏/0.3安=40欧
取I2´=1.0安-0.6安=0.4安
R2´=U/I2´=12伏/0.4安=30欧1分
取I2´´=12伏/0.6安=20欧
取I2´´´=1.8安-0.6安=1.2安
R2´´´=U/I2´´´=12伏/1.2安=10欧1分

2015年上海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5年上海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K—39Ca—40六、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O2B.N2C.HeD.CO228.属于氮肥的是()A.K2CO3B.Na2SO4C.NH4HCO3D.Ca(H2PO4)229.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30.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B.铁钉生锈C.蜡烛燃烧D.食物变质31.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草莓酱B.蒸馏水C.蔗糖水D.玉米糊32.酒精(C2H6O)属于()A.混合物B.氧化物C.单质D.有机物3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金刚石、石墨B.双氧水、水C.干冰、冰D.氧气、液氧34.三氧化二铬(Cr2O3)可用作油漆颜料,Cr2O3中Cr的化合价是()A.-3B.-2C.+2D.+335.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36.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3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2HCl,该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38.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9.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干冰:人工降雨B.稀盐酸:除铁锈C.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D.氧气:光合作用的原料40.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41.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B.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42.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装置是()43.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蒸发皿时垫上石棉网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称量C.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D.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测定pH44.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45.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4)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4)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物理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物理部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 在浩瀚的银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A.月球B.地球C.太阳D.金星2. 口技演员能将一些动物的声音模仿的非常逼真,主要是模仿了动物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3. 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电流最接近0.5A的是A 白炽灯B 电视机C 微波炉D 空调4.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另一侧距透镜30cm的光屏上,呈现一个缩小清晰的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40cmB 30cmC 18cmD 15cm5.把一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且空气阻力大小和小球速度大小成正比。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F,则()A.F一直减小 B. F先变大后变小C.F一直变大 D. F先变小后变大6. 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乙同时从P、Q两点沿直线同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1所示。

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中一定成立的是A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C. 经过6秒,甲、乙一定相距4米 D .经过6秒,甲、乙可能相距20米7.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伏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当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为3~6伏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3安,则该定值电阻R 1所消耗功率的变化范围是A .0.6~1.8瓦B .0.9~3.6瓦C .0.9~2.7瓦D .0.6~3.6瓦8. 质量均为M 的实心均匀圆柱体甲、乙竖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密度和底面积为2ρ和2S ,乙的密度和底面积为3ρ和S ,为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在它们上部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A 、高度B 比例C 质量D 体积二、填空题(共26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015 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物理部分

2015 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物理部分

2015 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物理部分一、选择题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3、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B、欧姆C、安培D、奥斯特4、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A、电子B、质子C、中子D、原子5、在图1 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6、在图2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电键S 从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7、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比乙先运动2 秒,甲运动6 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 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

在图3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 图A、一定是图线aB、一定是图线bC、可能是图线bD、可能是图线c8、如图4 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

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甲P 、乙P 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二、填空题9、家庭中测量所用电能多少的仪表是表。

当标有“220V 11W”字样的节能灯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伏,通过的电流为安。

10、5 月31 日,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百米大赛中跑出了9 秒99 的成绩,成为首位跑进10 秒的中国人。

起跑时他用力蹬助跑器后飞速冲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在冲过终点减速的过程中,他的惯性,动能。

(后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1、在轿车行驶过程中,以轿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司机能通过车内的后视镜看到乘客,这是光的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在轿车刹车过程中,车轮表面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2015年上海市初三中考真题化学试卷(带解析)

2015年上海市初三中考真题化学试卷(带解析)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化学部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三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地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K—39Ca—40六、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2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O2B.N2C.He D.CO2答案:B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8.属于氮肥的是()A.K2CO3B.Na2SO4C.NH4HCO3D.Ca(H2PO4)2答案:C解析:以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制成的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N、P、K等)的化学肥料简称为化肥。

按所含的营养元素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料(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肥,如KNO3),对于不同的化肥作用,我们可以巧记为:N—叶,P—根,K对—茎。

29.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答案:C解析:元素是对物质宏观的描述。

30.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B.铁钉生锈C.蜡烛燃烧D.食物变质答案:A解析: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即二者的本质区别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铁钉生锈、蜡烛燃烧、食物变质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C、D不正确;冰川融化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A正确。

31.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草莓酱B.蒸馏水C.蔗糖水D.玉米粥答案:C解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蔗糖水属于溶液。

32.酒精(C2H6O)属于()A.混合物B.氧化物C.单质D.有机物答案:D解析:有机化合物(有机物):一般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包括CO、CO2、H2CO3和碳酸盐),如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等。

2015上海中考物理真题试卷.docx

2015上海中考物理真题试卷.docx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A.0℃B.10℃C.40℃D.100℃2.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3.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B.欧姆C.安培D.奥斯特4.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A.电子B.质子C.中子D.原子5.在图1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图16.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电键S从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图2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7.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

在图3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图3A.一定是图线aB.一定是图线bC.可能是图线bD.可能是图线c8.如图4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图4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二、填空题(共23分)9.家庭中测量所用电能多少的仪表是表。

当标有“220V11W”字样的节能灯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伏,通过的电流为安。

10.5月31日,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田径百米大赛中跑出了9秒99的成绩,成为首位跑进10秒的中国人。

起跑时他用力蹬助跑器后飞速冲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在冲过终点减速的过程中,他的惯性,动能。

上海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A、00CB、100CC、400CD、1000C分析: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解答:解: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故选A2、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选C.3、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B、欧姆C、安培D、奥斯特解:A、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力学、光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不符合题意;B、欧姆是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不符合题意;C、安培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不符合题意;D、1820 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符合题意.故选D.4、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A、电子B、质子C、中子D、原子解: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核带正电,核外有电子带负电,二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原子整体呈中性.原子中带正电的微粒是质子.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故选B5、在图1 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解:A、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在使用镊子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订书机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B6、在图2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电键S 从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解:由图S 断开时,R1 与R2 串联,电压表测R1 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S 闭合后,R1 被短接,只有R2 接入电路.由此,S 闭合后,R1 被短接后两端电压为0,通过的电流为0,所以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变小.所以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7、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015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5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上海市2015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物理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

【考点】熔点和凝固点。

2.【答案】C【解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3.【答案】D【解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A、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力学、光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不符合题意;B、欧姆是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

不符合题意;C、安培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不符合题意;D、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

符合题意。

【考点】物理常识。

4.【答案】B【解析】在原子结构中,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核带正电,核外有电子带负电,二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原子整体呈中性。

原子中带正电的微粒是质子。

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考点】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

5.【答案】B【解析】结合生活经验,找出支点,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A、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在使用镊子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订书机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考点】杠杆的分类。

6.【答案】A【解析】根据电路图,分析S 从断开到闭合电路的结构,电表所测的电压或电流,根据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判断。

2015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15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15 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地理试卷答案要点和评分说明试卷总分为100 分,考试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表述。

90 分及以上为“优秀”, 75~ 89 分为“良好”, 60~ 74 分为“及格”, 59 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均可酌情给分。

一、(10 分)1.B2.A3. A4.C 5. D二、(10 分)1.欧洲日本2.俄罗斯埃及3.从南北半球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任答一点得 2 分)三、(16 分)1.B2.热带北温带3.森林4.A D (共 2 分,答对一个得 1 分)5.降水气温6.白色四、(14分)1.东部(如答东南和东北,或者南部和东北的也各得 2 分,如只答对一个方位,如东南,或东北,给 1 分)沿江沿海(写沿长江、沿珠江的也各得 2 分)2.东北3.高短4.新能源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小,对环境的污染少;燃料费用低,耗能少,节约能源(答对一点得 2 分)五、(16 分)1.华北C2.丹江口水库河南河北黄河海河3.一六、(12 分)1.喜马拉雅山白雪皑皑(雪山)2.雅鲁藏布江3.尼泊尔约2℃~4℃4.青稞、牦牛(藏羚羊等)、酥油茶(糌粑)、掉袖藏袍、布达拉宫等(任答一点得 2 分)七、(14 分)1.尼罗河2.北高南低全年多雨(降水量季节变化小)(任答一点得2分)3.伏尔加河河流流经内陆地区,注入内陆湖(里海)(答“未流入海洋”的也得 2 分)4.B D A C(每一空得 1 分)八、(8 分)1.市中心区2.浦东新13 个3.黄浦34.新闸路25.C拓展题( 5 分)1.飞机由东南向西北飞行2.飞机飞行到亚欧大陆东岸(东海)的上空3.飞机此时飞行在太平洋上空4.飞机飞行在上海以东(或者长崎、釜山的西南方向)5.飞机此时处于夜半球6.此时北京时间是5:11(伦敦时间是 21:11),预计 1 小时 29 分后抵达上海7.飞机抵达上海时,伦敦时间为22:40(北京时间是 6:40)(每写对一条得 1 分,如果描述方位的答案超过两个,最多给 2 分。

2015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5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
【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5.【答案】A
【解析】A、根据食盐水和醋酸都不能是酚酞变色进行分析;B、根据石灰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D、根据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碱、盐的鉴别
(1)仪器a的名称是;搭建B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填“前”或“后”)放置。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药品




大理石
mg,块状
mg,块状
mg,粉末状
mg,粉末状
盐酸(过量)
wg,稀盐酸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11.【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据此结合四种基本的反应类型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12.【答案】A
【解析】A、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38.4
39.8
(1)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 时,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要求计算)。
(2)请写出一种将 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3) 时,将20g 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4)从 溶液中得到 晶体的方法是。
Ⅱ.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

2015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5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5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6分)1.(2分)摄氏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A.0℃B.10℃C.40℃D.100℃2.(2分)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3.(2分)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B.欧姆C.安培D.奥斯特4.(2分)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A.电子B.质子C.中子D.原子5.(2分)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起子B.镊子C.钢丝钳D.订书机6.(2分)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S从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7.(2分)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A.一定是图线a B.一定是图线bC.可能是图线b D.可能是图线c8.(2分)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二、填空题(共23分)9.(3分)家庭中测量所用电能多少的仪器是表,当标有“220V 11W”字样的节能灯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伏,通过的电流为安。

10.(3分)5月31日,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百米大赛中跑出了9秒99的成绩,成为首位跑进10秒的中国人,起跑时他用力蹬助跑器后飞速冲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在冲过终点减速的过程中,他的惯性,动能(后两空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1.(3分)在轿车行驶过程中,以轿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司机能通过车内的后视镜看到乘客,这是光的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在轿车刹车过程中,车轮表面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2015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5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5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6分)1.(2分)摄氏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A.0℃B.10℃C.40℃D.100℃2.(2分)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3.(2分)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B.欧姆C.安培D.奥斯特4.(2分)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A.电子B.质子C.中子D.原子5.(2分)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起子B.镊子C.钢丝钳D.订书机6.(2分)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S从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7.(2分)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A.一定是图线a B.一定是图线b C.可能是图线b D.可能是图线c 8.(2分)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二、填空题(共23分)9.(3分)家庭中测量所用电能多少的仪器是表,当标有“220V 11W”字样的节能灯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伏,通过的电流为安。

10.(3分)5月31日,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百米大赛中跑出了9秒99的成绩,成为首位跑进10秒的中国人,起跑时他用力蹬助跑器后飞速冲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在冲过终点减速的过程中,他的惯性,动能(后两空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1.(3分)在轿车行驶过程中,以轿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司机能通过车内的后视镜看到乘客,这是光的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在轿车刹车过程中,车轮表面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物理试卷+答案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物理试卷+答案
第1页共1页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物理部分第2页共2页第3页共3页第4页共4页第5页共5页第6页共6页第7页共7页第8页共8页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物理部分答案一1a2c3d4b5b6a7d8b二9电能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理化试卷
物理部分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A 7、D 8、B
2、9、电能;220V;0.05;10、运动状态;不变;减小;11、运动;反射;做功;
12、0.6;36;10;13、19600;4.9;5.1;14、一定发光;R2断;R2断且R1短;R1短;
15、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不同速度匀速,拉动同一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同,且与速度无关;在同一水平面以相同速度匀速拉木块时,木块对水平桌面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三、16、 17、 18、

2015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答案

2015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答案

上海市2015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化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2.【答案】C【解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3.【答案】C【解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考点】元素的概念4.【答案】A【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5.【答案】C【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6.【答案】D【解析】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B、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7.【答案】A【解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8.【答案】D【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三氧化二铬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9.【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是由固体小颗粒造成的污染。

2015年上海物理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2015年上海物理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202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测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选择题〔共16分〕 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5.在图1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干〞工热手u.a-f图3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0 ℃B.10 ℃C.40 ℃D.100 ℃3.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S 从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乙的关系是〔图4A.p 甲<p 乙,F 甲>F 乙B.p 甲<p 乙,F 甲<F 乙C.p 甲>p 乙,F 甲>5乙D.p 甲>p 乙,F 甲<F 乙2.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4.以下粒子中,带正电的是〔 A.电子 B.质子 C.中子〕D.原子匚一铜呼的图16.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图27.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 2米.在图3所示的a 、b 、c 三条图线中,乙的s-t 图〔〕A. 一定是图线a C.可能是图线bB.一定是图线b D.可能是图线c8.如图4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均为ho 假设此时甲、乙的剩余局部对地面的压力相,现沿水平虚线切去局部后,使甲、乙剩余局部的高度 ,那么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 p 甲、p 乙和压力F 甲、F、填空〔共23分〕 9.家庭中测量所用电能多少的仪表是 的电压为 伏,通过的电流为_表.当标有“ 220 V 11 W 字样的节能灯正常工作时 ,两端安.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电压表的示数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电压表的示数10.5月31日,中国运发动苏炳添在国际田径百米大赛中跑出了9秒99的成绩,成为首位跑进10秒的中国人.起跑时他用力蹬助跑器后飞速冲出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在冲过终点减速的过程中 他的惯性 ,动能______________ .〔后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1 .在轿岳耐程中,以轿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司机能通过 车内的后视镜看到乘客,这是光的 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在轿车刹车过程中,车轮外表 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其内能.12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安,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 ______ 焦,该导体的电阻为 _______ 欧. 13 .水深2米处水的压强为 ______ 帕;重为10牛、体积为5X 10-4米3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牛,它受到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 牛.14 .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 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电路中至少有 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故障发生在电阻R 、R 上,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①用一个完好的小灯替换 R 后,小灯〔选填“一定发光〞、 光〞〕. ②在原故障电路中,将电流表A 与R 位置互换后,电压表V 的示数不发生变化,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 是.15 .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利用木块 A 、祛码R 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先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然后通过在木块 A 上增加祛码B以改变A 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并用测力计测量木块 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研究过程如图6〔a 〕、〔b 〕和 〔c 〕所示,三次实验中木块 A 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V 1=V 3>V 2.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 ,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①比拟〔a 〕和〔b 〕两图可知: ②比拟〔a 〕和〔c 〕两图可知:1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8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所成的像A'B'“一定不发光〞或“可能发三、作图题〔共7分〕16.重为6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7中画出它受到的重力 G图6图7四、计算题(共26分)19.质量为0.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 50 C,求水吸收的热量 Q 吸.[c 水=4.2X103J/(kg - ℃)]20.如图10所示,小明用98牛的拉力在4秒内将货物匀速提升 2米,不计摩擦和绳子重力.求 ①货物的质量mi②这段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WW 功率Po21.如图11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 5X 10-2米2盛有质量为5千克的水.圆柱体乙的重力为160牛、底面积为8X 10-2米2.①求容器甲内水的体积 V 水. ②求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乙.③假设将一物块A 分别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放在圆柱体乙上外表的中央时,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的变 化量与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求物块A 的密度P AO图1122.在图1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电阻R 的阻值为20欧,现将两个电流表 A 、备分别串接在电路中,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P,每次移动滑片P,均使变阻器R 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少相同的阻值 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18.在图9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正确填进电路的空缺处.要求电键 流方向如下图;(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小灯L 变亮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S 闭合后:(a)电图9图10£①求电源电压U②假设变阻器R 连入电路中的阻值为 50欧时,求干路的电流I o ③请通过计算说明电流表 A 串接在电路中的位置.五、实验题(共18分)23 .天平是测量物体 的仪器;测量时,应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 盘.“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 中,在连接电路时应使电键处于 状态,应使电流从电流表的 接线柱流入(选填“正〞或 “负〞).24 .如图13(a)、(b)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 〞实验.按图13(a)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 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13(b)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 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 .图1325 .小华做“测定小灯的电功率〞实验 ,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的电压有2、4、6、8、10和12伏六挡, 滑动变阻器有A 、B 两个(A 标有“10 Q 1 A 字样、B 标有“20 Q 2 A 字样),待测小灯标有“ 2.5 V' 字样.小华选用电源的电压为 6伏挡,并选取一个变阻器进行实验.他正确连接电路且实验步骤正确 ,闭合电键时,发现小灯发光较亮,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 14(a)、(b)所示.㈤ 小) 图14①测定小灯的额定功率需要测量和记录的物理量是 ,判定该小灯正常发光的方法是②小华在实验中,选用的变阻器是 〔选填"A"或"B'〕. ③假设要测出该小灯的额定功率,小华可采用的方法有:方法一 ;方法二_o26.在“验证凸透镜成彳a 规律〞实验中 ,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为 10厘米的凸透镜、高为 3厘米的发光体、 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将测得的物距u 、像距v 以及所成像的像高 L 像分别记录在下表中.在验证得到 凸透镜成实像的初步规律后,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下表的后两列1①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拟像距v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②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拟像高L像与v/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③该小组同学继续利用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a〕根据实验序号1~3的数据,分析比拟物距变化量△口与像距变化量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O〔b〕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拟物距u变化时L像、u+v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答案全解全析:1 .A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摄氏度.2 .C 音色是由发声体自身结构、材料决定的,琴和笛发声的音色不同.3 .D 这是识记题,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评析初中物理中的一些常识、现象和科学家的发现,需要识记.4 .B 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呈电中性.5.B 镣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6 .A 分处电时时,把位〕看成断路,S断开时R、R2串联,当S从断开到闭合时,R I、®、①均被短路,GX ◎示数都空小. 一评析在分析电路时,〔Si看成断路,0〕看成一根导线,然后分析用电器的串、并联情况.7 .D 根据题意,甲运动6 s时通过的路程为6 m,而乙比甲晚2 s开始运动,那么乙运动了4 秒,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那么乙的路程为4 m或8 m,故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也可能为图线c,应选Do8 .B 如题图所示,甲、乙都是圆柱体,切除局部后对地面的压力相等 ,由于S甲〉S乙,且高度相同,根据F压=mg=〕Shg知p甲< p乙,由于原来高度h甲<h乙,根据p= p gh可知,原来压强p 甲<p 乙.压力5甲=6甲=「甲gh甲S甲,F乙=6乙=0乙gh乙S乙,由p甲ghS甲=乙ghS彳导p甲$甲二0 乙乙S乙,又由于h甲<h乙,所以F甲<F乙,应选B评析此题所涉及的压强知识点很多,还需要有一定的数学推理水平,属于难题.9 .答案电能220 0.05解析测量电能的仪表是电能表,220 V为节能灯的额定电压,即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I==蒜90.05 A o10 .答案运动状态不变减小解析运发动飞速冲出靠的是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也就不变;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不变时,速度减小,动能减小. 11.答案运动反射做功解析树木与轿车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说明以轿车为参照物时,树木是运动的;后视镜是面镜,通过后视镜看到乘客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刹车过程,车轮克服摩擦力做功,温度升高.12.答案0.6 36 10解析I= =-C^0. A,W=UIt=UQ= V X C=3 J,R= =-V-=10 Q.10 ' ' 0. A13 .答案1.9 X 104 4.9 5.1解析 2 米深处水的压强p=p 水gh=1X103 kg/m3X9.8 N/kg X2 m=1.9 X10 4 Pa 由于石块浸没在水中F 浮=p 水gV排=1X103 kg/m 3x 9.8 N/kg x 5X 10 -4 m3=4.9N F 合=G-F 浮=10 N-4.9 N=5.1 N14 .答案①一定发光②R I短路、R断路、R短路且R断路解析①电路中R、的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题中说至少有一个电表示数变大,故障可能有:a.R 1短路,两表示数都变大;b.R 2断路,电压表示数变大;c.R 1短路且R 断路,电压表示数变大;d.R 2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大.此时用完好的小灯代替R,小灯一定发光.②将电流表A与R位置互换后,电压表示数不变,那么电路中的可能故障为a、b、c三种情况.15 .答案①当压力一定时,物体在同一接触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其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②在同一接触面上,压力大,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解析采用限制变量法并根据图中数据可归纳得出结论.16 .答案如下图I N解析先作出标度,可取2 N作为标度,然后以物体的几何中央为作用点,竖直向下作标度的三倍长度表示重力大小,最后标上箭头.17 .答案如下图解析利用对称法作出虚像,要用虚线表示.18 .答案如下图解析小灯变亮时电压表示数变大,说明电压表测小灯两端电压,且小灯与滑动变阻器串联.19 .答案4.2 X104 J解析Q®=c 水mA t=4.2 x 103 J/(kg C )X0.2 kg x 50 c =4.2 x 104 J.20 .答案①10千克②196焦49瓦... - 98 牛 一. 斛析 ①m==9.8牛/千克=10千克一 .. 八 19 隹 —. (2) W=Fs=9841X2 米=196 焦,Pu^^=49 瓦 21.答案 ①5X10-3米3②2X103帕 ③1.6 X103千克/米3 解析① V 水=-^= ---- 5-^ -------- 3=5 X 10-3 米 3水1.0 103千克/米② p &=—=—=—1 0 牛 2=2 X 103 帕 乙乙8 10-2米△乙=—g 乙乙乙水gg乙,—=甲乙= 2 x 1.0 x 103千克 /米 3=1. 5 10米评析此题涉及固体和液体压强的变化计算,属于难题.22 .答案 ①12伏 ②0.84安 ③A 2串接在干路中 解析①U=IR=0.6安X20欧=12伏 I=I 1+12=0.6 安+0.24 安=0.84 安 ③假设电流表 忿测量干路的电流,那么—乙P A= p甲X103千克/米3 ② I 2== 212伏 50=0.24 安取I 取I 取I 取I、 12伏 干=0.9安,亡=工=0.9安-0.安=40欧 干,=1.0 安,R 2'= 干〃=1.2 安,R 2〃_12伏干-1-1.0安-0.安12伏 =30欧=1.2 安-0.安=20欧 、12 伏 一干?=1.8安尺?='=百『=10欧AR 2=10欧,符合题意,故A z串接在干路中,测干路电流.评析电流表上如在R支路那么会发现变阻器阻值减小量每次都不相等.23 .答案质量左断开正解析天平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 ,测量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祛码.连接电路时为预防接错而损坏电路元件,开关必须断开,连接电流表时应使电流从电流表“ +〞接线柱进“-〞接线柱出.24 .答案二力平衡的条件静止相同相反解析本实验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按图(a)进行实验操作时应让硬纸板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处于平衡状态,且便于读数,在研究是否需要共线时要限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5 .答案①额定电压、额定电流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伏时,小灯正常发光②A③换用滑动变阻器B调整电源电压至4伏挡_解析①由于P额=U额I额知,要测P额,就而测量U额和I额,而当®示数为额定电压2.5 V时, 说明小灯正常发光.②刚闭合开关时,◎示数已达2.8 V,显然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而选了变阻器A.③改良方法有:换用最大阻值较大的滑动变阻器B;降低电源电压.26 .答案①像距v随物距u的减小而增大②像高L像与v/u成正比③(a)当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Au大于Av (b)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u减小,像高L像增大,u+v先减小后增大解析f=10 cm为,由表中数据知,u>f,凸透镜成实像,结合数据和每一问题中条件得出结论.评析此题要求学生能根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归纳出相关规律,属于难题.。

2015年上海市中考真题物理

2015年上海市中考真题物理

2015年上海市中考真题物理一、选择题1.摄氏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0℃B.10℃C.40℃D.10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熔点和凝固点。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

答案:A2.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C3.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A.牛顿B.欧姆C.安培D.奥斯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常识。

A、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力学、光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不符合题意;B、欧姆是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

不符合题意;C、安培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不符合题意;D、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

符合题意。

答案:D4.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 )A.电子B.质子C.中子D.原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

答案: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核带正电,核外有电子带负电,二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原子整体呈中性。

原子中带正电的微粒是质子。

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答案:B5.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起子B.镊子C.钢丝钳D.订书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

A、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在使用镊子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订书机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答案:B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S从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路的动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物理部分) 及答案(word版)
一、选择题
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00C
B、100C
C、400C
D、1000C
2、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3、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A、牛顿
B、欧姆
C、安培
D、奥斯特
4、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原子
5、在图1 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
杆的是
6、在图2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电键S 从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7、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比乙先运动2
秒,甲运动6 秒时通过的路程为 6 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 2米。

在图 3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 图
A、一定是图线a
B、一定是图线b
C、可能是图线b
D、可能是图线c
8、如图4 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
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

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
的关系是
二、填空题
9、家庭中测量所用电能多少的仪表是表。

当标有“220V 11W”字样的节能灯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伏,通过的电流为安。

10、5 月31 日,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百米大赛中跑出了9 秒99 的成绩,成为首位跑进10 秒的中国人。

起跑时他用力蹬助跑器后飞
速冲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在冲过终点减速的过程中,他的惯
性,动能。

(后两空均选填“
增大”、“不变”或“减小”)
11、在轿车行驶过程中,以轿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司机能通过车内的后视镜看到乘客,这是光的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在轿车刹车过程中,车轮表面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1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 伏,10 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 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安,这段时间
内电流做功为焦,该导体的电阻为欧。

13、水深 2米处水的压强为帕;重为 10牛、体积为
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牛,它受到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
为牛。

14、在图5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 电路正常工作。

一段时间后,发现电路中至少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故障发生在电阻R1、R2 上,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①用一个完好的小灯替换 R2后,小灯(选填“一定发光”或“可能发光”)②在原路故障电路中,将电流表A 与R 1位置互换
后,电压表V 的示数不发生变化,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15、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利用木块
A、砝码
B、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们先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以不
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然后通过木块A 上增加砝码B 以改变A 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并用测力计测量木块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研究过程如图6(a)、(b)和(c)所示,三次实验中木块A 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比较(a)
和(b)两图可知:
②比较(a)和(c)两图可知:
三、作图题
16、重为6 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7 中画出它受到的重力G
1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8 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B’
18、在图9 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正确填进电路的空缺处。

要求电键S闭合后;(a)电流方向如图所示;(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L 变亮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四、计算题
19、质量为0.2 千克的水温升高500C ,求水吸收的热量
20、如图10 所示,小明用98 牛的拉力在4 秒内将货物匀速提升2 米,不计摩擦和绳子重力,
求:
⑴货物的重量m
⑵这段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W 和功率P
21、如图11 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容器甲
足够高、底面积为
,盛有质量为5 千克的水。

圆柱体乙的重力为160 牛。

底面积为
①求容器甲内水的体积V水
②求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③若将一物块A 分别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时,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

求物块A 的密度
22、在图12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电阻R 1的阻值为20 欧,现将两个电流表A1、A2 分别串接在电路中,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R2 的滑片P,每次移动滑片P,均使变阻器R2 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少相同的阻值,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①求电源电压U
②若变阻器R 2连入电路中的阻值为50 欧时,求干路的电流I
③请通过计算说明电流表A 2串接在电路中的位置
五、实验题
23、天平是测量物体的仪器;测量时,应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

“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中,在连接电路时应
使电键处于状态,应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选填“正”或“负”)
24、如图13(a)、(b)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实验”。

按图13(a)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13(b)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
,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

25、小华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的电压有2、4、6、8、10 和12 伏六档,滑动变阻器有A、B 两个(A 标有“10
1A”字样、B 标有“ 20
2A字样”),待测小灯标有“2.5V”字样。

小华选用电源的电压为6 伏档,并选取一个变阻器进行实验。

他正确连接电路且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时,发现小灯发光较亮,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14(a)、(b)所示
①测定小灯的额定功率需要测量和记录的物
理量是,判定该小灯正常发光的方法是
②小华在实验中,选用的变阻器是(选填“A”或“B”)
③若要测出该小灯的额定功率,小华可采用的方法有:
方法一方法二
26、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为10 厘米的
凸透镜、高为3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将测得的物距u 、像距v 以及所成像的高L像分别记录在下表中。

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后,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下表的后两列中。

①根据实验需要1-6
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 随物距u 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像时,
②根据实验序号1-6 的数据,分析比较像高L像与v/u 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像时,
③该小组同学继续利用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
、归纳得出结论
(a)根据实验序号 1-3 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变化量
u与相距变化量
v的大
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b)根据实验序号1-6 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 变化时, L像、u + v 的变化情况,可得出得初步结论是:
参考答案
一、
1、A
2、C
3、D
4、B
5、B
6、A
7、D 8、B

9、电能,220V,0
.05
10、运动状态,不变,减小
11、运动,反射,做功
12、0.6,36,10
13、19600,4.9,5.1
14、一定发光, R2 断, R2 断且R1 短, R1 短
15、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不同速度匀速,拉动同一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同,且与速
度无关;
在同一水平面以相同速度匀速拉木块时,木块对水平桌面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四、
五、[来源:学科网ZXXK]
23、质量,左,断开,正
24、二力平衡的条件,静止,相等,相反[来源:]
25、①额定电压与电流,电压表示数为额定电压“2.5V”
②A
③更换B 滑动变阻器;更换4V 档电源
26、①焦距不变,像距随物距减小而增大
②同一发光体像高L高与v / u 成正比
③同一发光体经过同一透镜成实像时,当
时,成缩
小的像
④同一发光体经过同一透镜成实像时,[来源:]
u 越小, L像越大;
当成缩小实像时,u + v 随u的增大而减小(或者写当像比物小时,u
+ v 随u的增大而减小)
当成放大实像时,u + v 随u的增大而增大(或者写当像比物大时,u + v 随u的增大而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