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的经济内涵和作用电子教案
《管理经济学》电子教案004(第二版)

管理经济学(第二版) 第四讲
5
1.成本的概念及应用
1.2隐含成本和明显成本: 所谓隐含成本又称内在成本,是指无须采取货币支付形式的企业本 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报酬。它隐含着所放弃的货币或利益,也 就是形式上没有支付货币的义务而归属于企业的那部分成本。 – 如厂房、机器等固定资本的折旧费,这是作为成本记入帐面的。
管理经济学(第二版) 第四讲 6
1.成本的概念及应用
1.3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是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它是指企业在经营时所发生的 各项开支,这些开支也是支出货币的记录,一般在会计帐目上 都能看出来,因而也可以叫做历史成本,通常所说的成本一般 是指会计成本。
未消耗 资产 会计成本=帐户支出= 产生收入 费用 已消耗不产生收入 损失
管理经济学(第二版) 第四讲 9
1.成本的概念及应用
1.4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 变动成本是指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它包括直接原 材料和燃料的费用、生产工人工资以及制造费等。 • 在我国是指在成本核算中直接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如产品、 项目等)的费用,又称直接费用。 – 固定成本是指不受产量的变化影响的成本,它包括租金、利 息、折旧费、管理人员工资及企业管理费等。 • 这种划分是为了便于分析产量和成本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决策 分析。 1.5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 增量成本是指因做出某一决策而引起的全部成本的变化。如决策前 的成本为C1,决策后的成本为C2,那么增量成本ΔC为C2-C1。与 此相对应,在各个决策的选择中保持不变的成本叫做沉没成本。 此类成本在决策中可以忽略不计。
假定在相应时期内投入要素的价格固定不变这样总成本可以表示为固定投入成本与随产量水平而异的变动投入成本之和平均总成本averagetotalcost记为atcatcqbq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variablecost记为avcavcqq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fixedcost记为afcafcbq边际成本marginalcost记为mc单位成本曲线反映了短期成本与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率之间的这种关系
成本会计教案37577

项目一总论任务一成本的含义及作用一、成本的经济内涵(一)理论成本按照xx的成本理论,“c+v”是产品成本中最基本的内涵,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补偿尺度。
(二)现实成本现实成本是理论成本的具体化。
实际工作中所应用到的成本概念与理论成本是有一定差别的。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成本不考虑生产经营活动中偶然因素和异常情况的消耗,只对正常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进行货币计量。
第二,上述的“成本”概念是就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劳动耗费而言的,即是一个“全部成本”的概念。
第三,上述理论成本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商品产品成本而言的。
(三)成本的含义1、xx上,成本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以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
这是xx会计学会所属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在1951年给成本下的定义。
2、狭义上的成本仅指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
二、成本与费用的关系两者的区别在于:费用涵盖范围较宽,包括企业生产各种产品发生的各种耗费,既有当期的,也有以前期间发生的费用,既有甲产品的,也有乙、丙等其他产品的费用,既有完工产品的,也有未完工产品的费用;费用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而产品成本只包括为生产一定种类或数量的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未完工产品的生产费用和其他费用;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不包括期间费用和期末未完工产品的费用等。
三、成本的作用成本的经济内涵决定了成本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二)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三)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四)成本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任务二成本会计的对象一、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早期的成本会计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xx产业革命后,企业数量增多,规模逐渐扩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生产成本受到了重视。
成本的涵义分类和作用课件

固定成本
指在一定期间内,不随业务量的 变化而变化的成本。例如,租赁
费用、财产税等。
变动成本
指在一定期间内,随业务量的变 化而变化的成本。例如,直接材
料、直接人工等。
混合成本
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 的成本,既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 化,又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例如 ,设备维修费、部分间接人工等
。
按成本范围分类
成本核算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 经济效益
成本决策的作用
成本决策是企业进行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成本决策可以为企业提供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成本决策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最优的成本方案 成本决策可以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04
CATALOGUE
降低成本的策略与方法
优化生产流程
生产流程分析
对现有生产流程进行全面 分析,找出瓶颈和影响效 率的环节。
成本的作用
成本控制的作用
01
02
03
04
成本控制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 的重要手段
成本控制可以降低产品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成本控制可以保护企业资源、 防止资源浪费
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 步和推动经济发展
成本核算的作用
成本核算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 环节
成本核算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依 据
成本核算可以为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 的成本信息
边际成本
在生产过程中,每增加一 个单位产品所需要增加的 成本。
沉淀成本
已经发生并且不可恢复的 成本,如设备购置费、土 地使用权等。
成本的会计学定义
制造成本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 或间接成本,如原材料、人工、 租金等。
期间成本
在会计期间内发生的费用,如管 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成本会计》电子教案

《成本会计》电子教案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述1.1 课程介绍理解成本会计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1.2 成本的概念与分类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1.3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与假设成本效益原则一致性原则实际成本原则成本习性假设1.4 成本会计的信息系统与程序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成本会计程序的流程第二章:成本计算对象与成本核算2.1 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作业成本计算对象2.2 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成本核算的步骤与方法成本核算的实务操作2.3 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原材料的分类与计价原材料入库、领用和退库的核算2.4 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工人分类与工资计算工资支付与核算第三章:制造费用与产品成本计算3.1 制造费用的概念与分类制造费用的定义与特点制造费用的分类与归集3.2 制造费用的分配与核算制造费用分配的方法制造费用的核算实务3.3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品种法批别法分步法3.4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第四章:期间费用与成本计算4.1 销售费用的核算销售费用的定义与分类销售费用的核算实务4.2 管理费用的核算管理费用的定义与分类管理费用的核算实务4.3 财务费用的核算财务费用的定义与分类财务费用的核算实务4.4 期间费用的对成本的影响期间费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期间费用的控制与减少第五章: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5.1 成本分析的概念与方法成本分析的目的与作用成本分析的方法与技巧5.2 成本分析的实务操作成本差异分析成本变动分析成本结构分析5.3 成本控制的概念与方法成本控制的目的与作用成本控制的方法与技巧5.4 成本控制实务操作标准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控制第六章:现代成本会计方法6.1 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的概念与分类质量成本的计算与分析质量成本控制与降低策略6.2 环境成本环境成本的定义与分类环境成本的计算与报告环境成本管理策略6.3 供应链成本供应链成本的概念与分类供应链成本的计算与分析供应链成本优化策略6.4 客户成本客户成本的概念与分类客户成本的计算与分析客户价值管理策略第七章:成本会计在决策中的应用7.1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成本-效益分析的实务操作成本-效益分析的应用案例7.2 产品定价决策成本加成定价法市场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7.3 短期生产决策生产数量决策生产组合决策特殊订单决策7.4 长期投资决策投资项目的成本估算投资回报分析风险评估与决策第八章:成本会计在管理中的应用8.1 预算编制与控制预算的概念与分类预算编制的方法与技巧预算控制与分析8.2 绩效评价与激励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方法与技巧激励机制设计与实施8.3 成本会计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改进计划质量认证与成本控制8.4 成本会计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供应链成本分析供应链协同管理供应链风险与成本控制第九章:成本会计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9.1 产品成本与库存计价存货的分类与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9.2 成本分配与收益计算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期间费用的分配方法营业外收支的核算9.3 成本会计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成本结构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9.4 成本会计在财务决策中的应用投资决策的成本分析融资决策的成本分析分红决策的成本分析第十章:成本会计的未来发展10.1 信息技术在成本会计中的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10.2 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与框架战略成本管理的实务操作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案例10.3 环境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环境管理会计的概念与方法环境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环境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10.4 成本会计教育与职业发展成本会计教育现状与挑战成本会计职业发展路径成本会计师的职业技能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成本会计》电子教案,共包含十章内容。
成本的涵义分类和作用南大二专课件

成本核算
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和 计算。
成本分析
通过对比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 ,找出差异原因并提出改进措
施。
成本考核
对各责任主体的成本完成情况 进行考核和奖惩。
成本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制定成本管理计划
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市场需求 ,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计划。
实施成本控制
通过监督和调节各项成本开支 ,确保实际成本在计划范围内 。
要点三
成本控制是提升企业 价值的重要手段
企业通过加强成本控制,提升各项管 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效率,降低不必 要的浪费和支出,从而实现企业价值 的提升。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有助于 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声誉,吸引更 多的投资者和客户。
04
CATALOGUE
成本管理的意义和内容
成本管理的意义
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 的尺度
成本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经营决策和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 段。
成本的财务管理定义
成本是企业为了实现特定的财 务管理目标而必须支出的费用 ,如筹资成本、投资成本等。
成本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 进行预算、控制、分析和考核 的重要依据,是企业进行财务 决策的重要因素。
成本是企业进行价值管理的重 要手段,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 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成本是生产者为了获得一定的产 出而必须支付的最低费用,是生 产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成本是生产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 化而必须控制的因素,是生产者
进行价格竞争的重要手段。
成本的会计学定义
成本是企业在生产、销售、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是企业为获得经 济效益而必须支出的费用。
成本是企业的资产和费用的价值表现,是企业进行财务核算和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
成本会计电子教案

中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编委会专家审定《成本会计》主编杨秀梅副主编戴生雷编委何红梅任春华唐莹龙绪贵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论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成本的涵义和作用。
2、熟悉成本会计的涵义、对象和职能。
3、理解成本会计的任务和成本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知识以及所涉及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一、成本的概念1、成本是指客观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经济范畴。
2、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生产商品产品或提供商品劳务而耗用的人、财、物等资源的货币表现。
(这两个概念希望同学们会背会默写)二、产品成本的作用(有4个方面)1、是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
2、是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
3、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
4、是企业制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成本会计的概念1、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他是以成本为对象的一种专业会计。
(要求会背会默写)同时也要了解一下现代成本会计的概念也可以说是定义:2、现代成本会计是指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以成本控制为核心以及预算、决策、计划、分析和考核等内容的成本会计体系的专业会计。
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及任务一、成本会计的对象和职能(共有7项)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
1、成本预测2、成本决策3、成本计划4、成本控制5、成本核算6、成本责任7、成本分析提示:成本核算职能是成本会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二、成本会计的任务两大基本职能:也是反映和监督1、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编制成本计划,作为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的依据。
2、严格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节约开支不断降低产品成本。
3、正确及时核算产品成本,反映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成本信息。
4、进行成本分析,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第三节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成本会计机构1、集中工作方式2、非集中工作方式二、成本会计人员1、会计人员具有的素质A政治素质B业务素质2、会计人员具有的权限A有权要求。
《经济学基础》教案第9课掌握成本理论

《经济学基础》教案第9课掌握成本理论一、引言在经济学中,成本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它不仅仅是企业管理学习的基石,还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之一。
本课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成本概念、成本类型以及成本计算方法等内容,以提高学生对成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二、成本概念1. 成本的定义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和经营所付出的各种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指能够直接归属于某个产品或服务的费用,例如原材料、劳动力等;间接费用是指无法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费用,例如租金、设备折旧等。
2. 成本与费用的区别成本和费用是两个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成本主要与生产和经营活动有关,是指企业为实现产品和服务所付出的费用;而费用则是指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所支付的相关费用。
简而言之,成本是生产和经营的基本支出,而费用是销售和营销过程中产生的支出。
三、成本类型1.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品生产数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成本,不论企业生产多少产品,这部分成本都保持不变。
例如租金、水电费等。
2. 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品生产数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成本,随着产品生产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产品生产量的减少而减少。
例如原材料成本、工人工资等。
3. 半固定成本半固定成本是指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组成的成本。
它部分随产品生产数量的变化而变化,部分保持不变。
例如销售人员的工资,部分是固定的,部分是随销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四、成本计算方法1. 总成本计算方法总成本是指企业在一个时期内支付的全部成本。
计算总成本的方法是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相加。
公式如下:总成本 = 固定成本 + 可变成本2. 平均成本计算方法平均成本是指单位产品所需的平均成本,计算平均成本的方法是将总成本除以产品产量。
公式如下:平均成本 = 总成本 / 产品产量3. 边际成本计算方法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所需要支付的额外成本。
计算边际成本的方法是将总成本的变动量除以产品产量的变动量。
成本的经济内涵和作用电子教案

□
会计报表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独立审计准则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含义、内容和职能
(六)成本分析和考核
1、成本分析
——是指利用成本核算资料和有关资料, 以本期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上期实际成本、 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成本进行比较,以便了解成 本变动情况及其变动的原因,并分清责任,提 出建议,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达到降低成本的 目的。
□
会计报表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独立审计准则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成本预测
——是指依据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 依存关系,结合发展前景及采取的各种措施, 并利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未来期间成本水平 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推测和估计。
成本预测的主要内容: P4
成本预测的方法:有定性和定量两大类预 测方法,定性预测的方法有经验法、专家调查 法等;定量预测的方法有趋势预测法、指数平 滑法、线性回归预测法等。
在应用中,成本的概念主要用于产品的制造成本,
即产品成本。应该说这是一个狭义成本的概念。所谓 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 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
□
会计报表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独立审计准则
会计报表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独立审计准则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含义、内容和职能
一、成本会计的涵义 ——现代成本会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
□
会计报表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独立审计准则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含义、内容和职能
(二)成本决策
——是指按照决策理论,根据成本预测及其有关 成本资料,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选择最佳成本方 案的过程。成本决策是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
成本决策的主要内容有:P4
成本决策的常用方法有:差量分析法、边际贡献 法、量本利分析法、线性规划法、决策树法等。
成本会计教案总论

成本会计教案总论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和任务3. 熟悉成本会计的分类和成本计算的基本原则4. 了解成本会计的发展历程和我国成本会计的特点二、教学内容1. 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和任务3. 成本会计的分类和成本计算的基本原则4. 成本会计的发展历程和我国成本会计的特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作用、职能、任务等知识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成本会计的分类、成本计算原则等话题,促进学生互动交流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成本会计相关教材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知识点3. 案例素材:收集相关的成本会计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任务、分类和成本计算原则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成本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成本会计的分类、成本计算原则等话题,分享讨论成果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强调成本会计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成本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对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 课后作业反馈:分析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介绍成本会计在企业决策、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2. 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探讨信息技术、大数据和对成本会计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八、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评估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覆盖了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作用、职能、任务等知识点。
《成本会计》电子教案

《成本会计》电子教案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述1.1 成本会计的定义1.2 成本会计的作用1.3 成本会计的历史发展1.4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与假设第二章:成本核算概述2.1 成本核算的概念2.2 成本核算的任务2.3 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2.4 成本核算的方法第三章: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3.1 直接材料的概念与分类3.2 直接材料的采购与储存3.3 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方法3.4 直接材料成本的分配与结转第四章: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4.1 直接人工的概念与分类4.2 直接人工的工资核算4.3 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方法4.4 直接人工成本的分配与结转第五章:制造费用的核算5.1 制造费用的概念与分类5.2 制造费用的发生与分配5.3 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5.4 制造费用的分配与结转第六章:生产成本在产品成本计算中的应用6.1 生产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6.2 生产成本计算的分步法6.3 生产成本计算的分批法6.4 生产成本计算的分类法第七章:标准成本与成本控制7.1 标准成本的概念与分类7.2 标准成本的制定与修订7.3 成本控制的概念与原则7.4 成本控制的方法与程序第八章: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8.1 成本报表的概念与作用8.2 成本报表的种类与格式8.3 成本报表的编制程序与方法8.4 成本报表的分析与评价第九章:作业成本管理9.1 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9.2 作业成本计算与分析9.3 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案例9.4 作业成本管理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第十章: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10.1 成本会计在决策中的作用10.2 成本会计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10.3 成本会计在绩效评价中的作用10.4 成本会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成本会计的定义与作用难点解析:理解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以及成本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具体应用。
二、成本核算的概述与方法难点解析:掌握不同成本核算方法的适用场景及其计算过程。
三、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难点解析:理解直接材料成本的分配与结转过程,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
成本会计的电子教案

成本会计的电子教案一、引言成本会计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对于确定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以及分析成本在企业经营中的情况非常重要。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以提高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理解成本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熟悉成本会计的应用场景; 4. 能够应用成本会计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三、教学内容3.1 成本会计的概述•成本会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成本会计的重要性和作用3.2 成本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成本分类和归集•成本计量方法•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控制方法3.3 成本会计的应用场景•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核算•工作成本核算•计划与预算成本核算3.4 成本会计的成本控制和决策•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成本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四、教学过程本教案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引导学生了解成本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提供案例进行实践; 3. 分析成本会计的应用场景,以真实的企业案例进行讨论; 4. 探讨成本控制和决策的原则和方法,并进行实际案例演练; 5. 总结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PowerPoint演示文稿•案例分析材料•成本会计相关的文献和学术论文六、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1. 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和讲解,以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2. 提供成本会计的案例进行解答,以检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3. 设计小组项目,要求学生应用成本会计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4. 准备成本会计的期末考试,以全面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延伸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本会计知识,建议学生进行以下延伸学习:- 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深入了解现代成本会计理论和方法; - 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本管理实践; - 实践应用成本会计,参与实际的成本控制和决策过程。
《成本会计》电子教案

《成本会计》电子教案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述1.1 成本会计的定义与作用解释成本会计的概念探讨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1.2 成本会计的历史与发展回顾成本会计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分析现代成本会计的特点与趋势1.3 成本会计的对象与内容介绍成本会计所涉及的对象与内容分析成本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领域1.4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讲解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探讨成本会计常用的方法及其适用场景第二章:成本核算2.1 成本核算的概念与意义解释成本核算的含义阐述成本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2.2 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方法介绍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探讨成本核算常用的方法及其适用场景2.3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核算讲解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概念与区分分析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核算方法2.4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介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概念探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第三章: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3.1 成本控制的概念与意义解释成本控制的含义阐述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3.2 成本控制的基本程序与方法介绍成本控制的基本程序探讨成本控制常用的方法及其适用场景3.3 成本分析的概念与意义解释成本分析的含义阐述成本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3.4 成本分析的基本程序与方法介绍成本分析的基本程序探讨成本分析常用的方法及其适用场景第四章:标准成本与预算控制4.1 标准成本的概念与意义解释标准成本的含义阐述标准成本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4.2 标准成本的制定与运用介绍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探讨标准成本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场景4.3 预算控制的概念与意义解释预算控制的含义阐述预算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4.4 预算控制的基本程序与方法介绍预算控制的基本程序探讨预算控制常用的方法及其适用场景第五章:成本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5.1 成本会计在产品决策中的应用讲解成本会计在产品决策中的作用探讨成本会计在产品决策中的应用场景5.2 成本会计在定价决策中的应用解释成本会计在定价决策中的作用阐述成本会计在定价决策中的应用场景5.3 成本会计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介绍成本会计在生产决策中的作用探讨成本会计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场景5.4 成本会计在其他企业决策中的应用讲解成本会计在其他企业决策中的作用探讨成本会计在其他企业决策中的应用场景第六章:作业成本计算6.1 作业成本计算的概念与意义解释作业成本计算的含义阐述作业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6.2 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与方法介绍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探讨作业成本计算常用的方法及其适用场景6.3 作业成本计算的实施与挑战讲解作业成本计算的实施步骤分析作业成本计算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6.4 作业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享作业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成功案例总结作业成本计算的应用经验和启示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与管理7.1 产品成本计算的概念与意义解释产品成本计算的含义阐述产品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7.2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与方法介绍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探讨产品成本计算常用的方法及其适用场景7.3 产品成本控制与管理讲解产品成本控制的方法与策略7.4 产品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享产品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成功案例总结产品成本计算的应用经验和启示第八章: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8.1 成本报表的概念与意义解释成本报表的含义阐述成本报表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8.2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介绍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探讨成本报表的分析技巧与应用场景8.3 成本分析的方法与实践讲解成本分析的方法与技巧探讨成本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案例8.4 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享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成功案例总结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的应用经验和启示第九章:现代成本会计的新发展9.1 现代成本会计的新观念与新技术探讨现代成本会计的最新发展趋势分析现代成本会计所采用的新观念与新技术9.2 供应链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计算探讨作业成本计算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9.3 环境成本与可持续成本会计解释环境成本与可持续成本会计的概念探讨环境成本与可持续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9.4 现代成本会计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分析现代成本会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应对策略与发展方向第十章:成本会计实务操作与案例分析10.1 成本会计实务操作流程讲解成本会计实务操作的基本流程分析成本会计实务操作的关键环节与注意事项10.2 成本会计实务案例分析分析成本会计实务操作中的成功案例与问题案例总结成本会计实务操作的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10.3 成本会计软件与应用介绍成本会计软件的功能与特点探讨成本会计软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10.4 成本会计实务操作与案例分析的启示分享成本会计实务操作与案例分析的启示总结成本会计实务操作与案例分析的应用经验和教训重点和难点解析1. 成本会计的定义与作用: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教案 《成本会计》——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吴小勇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从理论上阐述成本的经济实质以及理论成本;实际工作中用到的成本与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从不同层面上揭示成本会计的对象;了解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以及成本会计工作。
教学重点:成本的涵义(理论、现实)、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的职能教学难点:成本的涵义(理论、现实)、成本会计的对象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一、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一)成本的经济实质产品成本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所有,也称为制造成本或生产成本。
产品生产是物质生产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
产品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物化劳动和货劳动的消耗过程。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时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个商品的价值W,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
如果我们从这个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
“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自身消耗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商品的成本价格”就是产品成本。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成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作为一个经济范畴而存在。
马克思的成本价格理论,其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只是“C”和“M”的内涵由于所有制的不同有了新的涵义。
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价值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是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的物化劳动价值(C),即已耗费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价值;二是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即活劳动消耗中的必要劳动部分;三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其中C+V即商品价值中物化劳动转移价值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产品成本经济内涵,也称为“理论成本”。
综上所述,可以对成本的经济实质概括为: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是人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为达到一定 的目的,所耗费的资源的货币化及其对象化。有四方 面的含义:
1、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而耗费的资源 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
2、是为取得物资资源而应付出的经济价值;
3、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
4、是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最大 经济价值。
对企业经济资源的利用,进行筹划和核算的原理、方 法及制度的综合。
补充:成本会计的发展 成本会计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经历了三个阶段: 1、记录成本会计阶段(1880年——1920年)
在此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产业革命, 企业数量、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企业间出现了竞争, 使成本会计受到重视。但当时的成本会计仅仅使对生 产过程中生产消耗的被动记录和计算,生产费用的发 生没有计划,成本水平没有控制,管理者对企业的生 产经营活动处于被动状态。
□
会计报表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独立审计准则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含义、内容和职能
2、标准成本会计阶段(1921年——1945年)
这期间,随着资本垄断与竞争加剧,生产耗费控制制度与泰 勒科学管理制度的创立等,促进了成本会计的改革。在会计工作 中开始通过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来控制实际成本的发生,努力降 低产品成本。成本会计的内容从成本核算扩展到成本预算、成本 控制、成本分析。同时,成本会计也从原来的主要用于工业企业 而发展到其他行业。
在应用中,成本的概念主要用于产品的制造成本,
即产品成本。应该说这是一个狭义成本的概念。所谓 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 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
□
会计报表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独立审计准则
会计报表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独立审计准则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含义、内容和职能
一、成本会计的涵义 ——现代成本会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
□
会计报表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独立审计准则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含义、内容和职能
二、成本会计的内容
(一)成本预测
——是指依据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 依存关系,结合发展前景及采取的各种措施, 并利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未来期间成本水平 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推测和估计。
成本预测的主要内容: P4
成本预测的方法:有定性和定量两大类预 测方法,定性预测的方法有经验法、专家调查 法等;定量预测的方法有趋势预测法、指数平 滑法、线性回归预测法等。
□
会计报表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独立审计准则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含义、内容和职能
(六)成本分析和考核
1、成本分析
——是指利用成本核算资料和有关资料, 以本期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上期实际成本、 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成本进行比较,以便了解成 本变动情况及其变动的原因,并分清责任,提 出建议,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达到降低成本的 目的。
2、成本考核
——是指定期对成本计划及其有关指标实 际完成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价。
□
会计报表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独立审计准则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含义、内容和职能
三、成本会计的职能 (一)反映职能
就是从价值补偿的角度出发,反映生产经营过程 中各种费用的支出,以及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 用等的形成情况,为经营管理提供各种成本信息的功 能。 (二)监督职能
会计报表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独立审计准则
第一章 总 论
目录
第一节 成本的经济 内涵和作用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含 义、内容和职能
第三节 成本会计工 作的组织
主要内容
成本会计的含义、内 容、职能、作用、工 作组织等。
□
会计报表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独立审计准则
第一节 成本的经济内涵和作用
一、成本的经济内涵
(四)成本控制
——是指在产品成本形成的过程中,通过 对产品成本形成的监督,及时发现偏差,采取 纠正措施,使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被限制在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标准的范围内, 以保证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
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P5
(五)成本核算
——是指对生产费用发生和产品成本形成 的核算。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也是本 书的主要内容。
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控制、调节、指导 和考核等,监督各项生产经营耗费的合理性、合法性 和有效性,以达到预期的成本管理目标的功能。
3、经营成本会计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今)
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生产水平的迅速提高, 资本高度集中,企业规模日益扩大,跨国公司不断涌现,企业生 产经营日趋复杂,时常竞争日益激烈。成本会计不再局限于对生 产过程的成本控制和事后的计算与分析。控制的范围扩展到设计、 工艺等各环节,形成全面成本的概念。并借鉴和吸收了不少现代 管理方法,使成本会计的重点转移到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 规划等方面,形成了以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 考核为完整体系,以管理为主的经营成本会计。
(三)成本计划
——是指在成本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根据计划 期的生产任务、降低成本的要求及其相关资料,通过 一定的程序,运用一定的方法,以货币形式表现计划 期产品的生产耗费和产品成本水平,作为成本控制与 考核的重要依据。
成本计划的内容:P5
□
会计报表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独立审计准则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含义、内容和职能
□
会计报表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独立审计准则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含义、内容和职能
(二)成本决策
——是指按照决策理论,根据成本预测及其有关 成本资料,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选择最佳成本方 案的过程。成本决策是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
成本决策的主要内容有:P4
成本决策的常用方法有:差量分析法、边际贡献 法、量本利分析法、线性规划法、决策树法等。
其他书本的定义:如成本是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 而耗费的资金或对象化的费用等等。
□
会计报表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独立审计准则
第一节 成本的经济内涵和作用
(二)理论成本
w=c+v+m
c+v——成本Fra bibliotek(三)应用成本
——是理论成本的具体化,也称现实成本,是按 照现行制度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以正常生产经营活 动为前提,根据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物化劳动的转 移价值和活劳动所创造价值中应纳入成本范围的那部 分价值的货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