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对农村的相关政策及创新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对农村的相关政策及创新之处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中央
农村政策对农村发展以至整个社会发展均有重大影响。针对农村改革这个问题,国家在原有配套政策加以创新。现在我们小组成员对几项有代表性的配套政策的创新发展作一个简单的归纳与分析:
第一是财政支农政策:农村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中央财政的扶持,改革的不同时期,中央在财政支农政策方面均有相应的调整和转变。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后期的增产性财政支农政策。这一时期中央的财政支农政策始终以增产为首要目标,这是由当时我国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在政策扶持方式上,主要以直接的价格补贴为主,同时对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给予政策优惠。从财政支农的资金投入上来讲,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增收性财政支农政策。随着工业化发展中期的到来,我国的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转变,农产品结构性剩余与农民购买力
缺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新时期财政支农的首要政策目标。而在扶持方式上,也由传统的以价格补贴为主开始向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方向转变。
第二是农村人口流动政策:
如何引导农村人口的有效流动一直是党中央着重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讲,改
革开放以来中央在对农村人口流动政策调整上大致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80年代,中央对农村人口流动主要坚持“离土不离乡”的方针,即引导劳动力向农村内部流动。
第二,90年代,中央仍以“农村内部消化”为主,强调农业综合开发。
第三,进入新世纪,尤其自“十五”规划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中央重新定义了国家新时期发展战略思路。我国推进城市化条件已经成熟,改变现有二元户籍制度势在必行。中央开始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程度,通过主动的制度供给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合理转移。出台了包括取消城乡就业界限以及农民技能培
训,着手建立进城务工农民工作支付保障监督制度等新举措,对我国的城市化进
程产生积极直接的作用。
第三是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80%的国家,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与
实施对于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使农村社会和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与之相适应,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也得到了较快的
发展,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第四是农村村民自治政策:
实践证明,经济体制的变更终将导致政治体制的变革,新的经济关系的产生
和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关系相匹配。农村改革开始以后,中央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广大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政策,逐步建立起了以村民委员会为实
现形式的自治制度,实现了基层直接民主。
村民委员会类似组织最早出现于1980年底,是由农民自发组织建立的。而中央将其作为一项正式政策出台则在1982年,新宪法确认了村民委员会的合法性地位,明确规定它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随后,为了进一步规范村民委员会工作,更好地实现村民自治,1987年月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使村民自治这一基层民主制度在法律上正式确定起来。经过十多年实践和探索,1998年我国第一部规范村民自治的最高层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村民自治迈入新的阶段。村民自治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普及。总的来说,农村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使农民获得了更大的个人自由度和政治独立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的不同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经过不断探索和深化改革,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从农民生产方面来说:从经济特区到土地承包责任制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从经济到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到“三农”决策到关系千家万户的教育问题,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带给我们的是翻天覆地切切实实的改变。
从农民生活方面来说:30年的改革开放给农业、农村带来很大的变化,给农民带来了很多的实惠,也使得整个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发展有了比较雄厚的基础。但是由于过去农村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太多,30年的改革还仅仅是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改革开放前的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全都是毛草房。改革开放30年来,现在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楼房了,就连平房也逐渐变少了。以前劳作耕田全都是用牛;而现在,先进的耕田机器代替了简单的劳作。以前窄小的土路一到下雨就变成了“水泥路”。现在变成了真正宽阔的水泥马路,中间三四辆车可以并排通行,在街道上畅通无阻,路两边的人行道栽满了高大的树。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现在国家又给农民减免了农业费,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农业税,被彻底取消。现在农民孩子上学的学杂费也免了,义务教育彻底落实了,父老乡亲们得到了实惠心里美滋滋的。
另外在其他方面,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我们讲的最多是农村的义务教育,农民的合作医疗,这些方面最近几年有非常大的变化。到2007年,全国农村县以下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九年制的一共有1.48亿,从去年开始已经完全免交学杂费,读书不用交钱。从去年9月份秋季开学开始,对将近1.5孩子,政府提供免费的教科书,这其中还有700-800万由于家庭比较远,需要寄宿,对这些孩子政府还给他们提供一些补助,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现在我们小组就小岗村这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变化显著的村子展开我们的讨论和提一点意见和看法。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美誉。以前却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3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小岗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修建多条水泥道路,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有112户农户通上自来水,从人均纯收入来看,小岗村2007年人均达到6000元,比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56元高出2400多元,比该村2003年的2300元增加了近2倍,年均增长近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