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会飞的塑料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飞的塑料袋》及教学反思(最终五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飞的塑料袋》及教学反思(最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fb8a3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0.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飞的塑料袋》及教学反思(最终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飞的塑料袋》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教案《会飞的塑料袋》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教案《会飞的塑料袋》含反思!设计思路幼儿经常把物品放在塑料袋里带到幼儿园。
我把塑料袋放在玩具柜里,发现塑料袋有时被孩子拿出来当玩具,有的放在头上当帽子、有的当手帕折,成了孩子的宝贝。
捕捉到这个兴趣点后,我开始有目的的观察,发现他们对塑料袋的玩法显得比较局限,兴趣却依旧浓厚。
当孩子遇到困难难以跨越障碍或困难时,教师的帮助性介入可以大大促进其发展。
根据以上情况,便生成了“会飞的塑料袋”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1.利用自然材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进行装饰,让塑料袋飞起来体会游戏活动的乐趣。
2.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观察,进一步培养幼儿大胆尝试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1.人手一个塑料袋,各类装饰纸:皱纸、彩纸,剪刀,双面胶,透明胶,线,箩筐。
2.创设较为宽敞的场地,便于来回跑动。
活动重难点重点:装饰塑料袋,探索能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
难点: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培养他们探索和尝试的能力。
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师:塑料袋有一个心愿,它想和小鸟一样,穿上漂亮的衣服,飞上蓝天。
“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想请小朋友动动脑筋,帮帮它。
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塑料袋飞起来呢?2.幼儿操作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动手制作漂亮的塑料袋。
探索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
要求幼儿自由结合,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观察同伴是怎样完成的或向同伴寻求帮助。
3.交流及认识塑料袋的不同玩法。
教学反思这个活动设计源于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主要从幼儿爱好、兴趣人手,在师生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展开了幼儿的学习制作活动,通过直观的看录像、谈话,启发幼儿观察、发现、创造。
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喜悦,并使幼儿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升,达到了一定的教育目标。
大班健康活动-《飞翔的塑料袋》课后反思
![大班健康活动-《飞翔的塑料袋》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456bf2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8.png)
大班健康活动-《飞翔的塑料袋》课后反思《飞翔的塑料袋》是一部以环保为主题的纪录片,通过描述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以及一些人们努力解决这个问题的事例,引起大班幼儿对塑料袋问题的思考并促使他们积极行动起来。
在观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为大班幼儿准备了一节课后反思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他们对塑料袋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并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首先,我给每个幼儿分发了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观看后的想法和感受。
幼儿们有的画出了飞翔的塑料袋,有的画出了河流、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有的画出了自己如何避免使用塑料袋的场景。
他们在画中表达出对环境污染的担忧,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决心。
接下来,我组织了一个小组讨论活动。
我将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幼儿组成,每个小组有一个小组长。
我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一些问题卡片,上面写着关于塑料袋问题的相关问题,例如“塑料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塑料袋对环境有什么危害?”,“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使用塑料袋?”等。
小组成员轮流回答问题,并由小组长记录下来。
通过小组讨论,幼儿们可以互相学习和启发,共同探讨解决塑料袋问题的办法。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我组织了一场“环保小课堂”。
我为幼儿们准备了一些有关环保的故事和图片,将它们展示给幼儿们观看,并向他们介绍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
例如,如何正确分类垃圾、如何节约用水、如何节约用电等。
我还分享了一些环保小窍门,例如使用可重复使用的水壶、购买不使用塑料包装的产品等。
最后,我组织了一场手工制作活动。
我给每个幼儿发放了一些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让他们制作环保袋。
幼儿们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和颜色来制作环保袋。
在制作的过程中,我鼓励他们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例如旧报纸、废弃的布料等。
同时,我还提醒他们在制作环保袋时要注意节约用料,并尽量避免使用胶水等粘性剂。
通过这个课后反思活动,我希望大班幼儿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塑料袋问题的严重性,并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大班科学会飞的塑料袋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会飞的塑料袋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308580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0.png)
大班科学会飞的塑料袋教案反思1、大班科学会飞的塑料袋教案反思设计思路幼儿经常把物品放在塑料袋里带到幼儿园。
我把塑料袋放在玩具柜里,发现塑料袋有时被孩子拿出来当玩具,有的放在头上当帽子、有的当手帕折,成了孩子的宝贝。
捕捉到这个兴趣点后,我开始有目的的观察,发现他们对塑料袋的玩法显得比较局限,兴趣却依旧浓厚。
当孩子遇到困难难以跨越障碍或困难时,教师的帮助性介入可以大大促进其发展。
根据以上情况,便生成了“会飞的塑料袋”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1.使用天然材料,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进行装饰,让塑料袋飞起来,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2.引导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观察,进一步培养孩子大胆尝试和探索的能力。
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学会用语言、符号等各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1.一手一个塑料袋,各种装饰纸:皱纹纸,彩纸,剪刀,双面胶,透明胶,线,洗衣单。
2.创造一个宽敞的来回跑步的场地。
活动重难点重点:装饰塑料袋,探索能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
难点: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培养孩子探索和尝试的能力。
活动过程1. 故事导入师:塑料袋有一个心愿,它想和小鸟一样,穿上漂亮的衣服,飞上蓝天。
想请小朋友动动脑筋,帮帮它。
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塑料袋飞起来呢?2. 幼儿操作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动手制作漂亮的塑料袋。
探索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
要求幼儿自由结合,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观察同伴是怎样完成的或向同伴寻求帮助。
3.交流并了解塑料袋的不同玩法。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设计源于儿童生活,符合儿童年龄特点。
主要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入手,在师生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幼儿的学习和生产活动。
通过观看视频和直观交谈,启发孩子观察、发现和创造。
唤起孩子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提高孩子在活动中的能力,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2、大班科学活动会飞的塑料袋教案反思设计思路幼儿经常把物品放在塑料袋里带到幼儿园。
我把塑料袋放在玩具柜里,发现塑料袋有时被孩子拿出来当玩具,有的放在头上当帽子、有的当手帕折,成了孩子的宝贝。
中班美术教案:会飞的塑料袋
![中班美术教案:会飞的塑料袋](https://img.taocdn.com/s3/m/1949722a14791711cc791792.png)
中班美术教案:会飞的塑料袋一、活动内容的生成与依据在幼儿园的一些家园合作活动中,我们需要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准备一些物品和材料,而孩子们都把这些材料物品装在塑料袋里带到幼儿园来,我们让孩子们把这些塑料袋都整理好放在固定的玩具柜里。
在过后的几天我们奇怪的发现,塑料袋都被孩子们拿了出来当玩具,他们有的把质地比较硬的塑料袋放在头上当帽子;有的拿着塑料袋跑来跑去;还有的把塑料袋弄平当手帕在折。
这个在成人心中不起眼的塑料袋却成为了孩子的宝贝,捕捉到这个兴趣点后,我们开始有目的的观察孩子的反应,在后来的活动中孩子们对于塑料袋的玩法显得比较的局限,但是兴趣依旧浓厚。
当孩子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或困难时,教师的帮助性介入可以大大促进其发展。
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
根据以上的情况便生成了“会飞的塑料袋”这个活动。
二、本班幼儿的情况我们中三班的孩子大多都是外地的,在家里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来陪他们学习和游戏,而且父母基本都不会买昂贵的玩具给他们玩,这也许是他们对塑料袋会产生浓厚兴趣的原因之一。
在接触中发现,这些孩子有着同龄孩子所共有的年龄特点,喜欢探索,喜欢尝试,对于动动,做做,非常感兴趣,在平时的“动手做游戏乐”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剪、折、贴技能和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活动目标与依据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1、利用自然材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进行装饰,让塑料袋飞起来,体会游戏活动的乐趣。
2、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观察,进一步培养幼儿大胆尝试,探索的能力。
教育目标正是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落实到幼儿身上的,具体活动目标的积累便构成了近期教育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乃至教育总目标。
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以上制定的具体活动目标是为教育总目标服务的,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
大班主题活动会飞的塑料袋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活动会飞的塑料袋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417e5e767ec102de3bd891b.png)
大班主题活动会飞的塑料袋教案反思大班主题活动会飞的塑料袋教案反思大班主题活动会飞的塑料袋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按自己的意愿装饰塑料袋,运用剪、贴、撕、画等多种技能进行大胆想象、创造,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会飞的塑料袋教案吧。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
2、按自己的意愿装饰塑料袋,运用剪、贴、撕、画等多种技能进行大胆想象、创造。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感知大小、颜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1、收集不同的塑料袋。
2、装饰物:彩纸、毛根、双面胶、剪刀(每人一把)、教师范例、音乐磁带。
3、创设丢满塑料袋的场面。
活动重难点重点:按自己的意愿装饰塑料袋。
难点: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培养幼儿探索和尝试的能力教师对幼儿的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当的指导。
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出主题1、听音乐边唱边动作入场。
2、带领幼儿唱休息歌,稳定幼儿情绪。
3、发出哭声,引导幼儿思考。
是谁在哭呀?你知道它们为什么哭吗?4、讨论:师:出示塑料袋,提问:这些塑料袋都是小朋友搜集来的,说说这么多的塑料袋是从哪里来的?幼:超市里。
妈妈买衣服,买裤子,买鞋子,奶奶买草莓...装回来的。
师:你们看见满地都是垃圾喜欢吗?我们应该怎么做?幼:我们应当把塑料袋收起来,分类放在专门的垃圾箱里师:小朋友们说得很对。
5、小朋友想想塑料袋有什么用?6、塑料袋不但有许多用处,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做游戏变魔术。
师:塑料袋会变魔术呢!看看,老师变出了什么?老师示范变出小白兔、眼镜,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尝试边玩边想象,然后集体交流。
7、比一比,感知大小、颜色、质感的不同。
请幼儿两个两个比一比、说一说塑料袋的大小、颜色、质感。
幼儿园说课稿会飞的塑料袋
![幼儿园说课稿会飞的塑料袋](https://img.taocdn.com/s3/m/0235016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9.png)
幼儿园说课稿会飞的塑料袋
一、背景介绍
在幼儿园教学中,说课是老师在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说课可以让其他老
师了解到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教学重点。
然而,有时候说课也可以像飞舞的塑料袋一样,自由飞扬,让人耳目一新。
二、飞舞的塑料袋
说课就像是一只被吹到空中的塑料袋,它可以随着风的方向自由飞舞,在教学
过程中,我们也要像塑料袋一样,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步调。
三、如何让说课像飞舞的塑料袋一样自由
1.灵活运用教学资源:说课时可以使用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比如图
片、幻灯片、实物模型等,让说课更加生动有趣。
2.注重互动交流:在说课过程中,可以与听课老师进行互动交流,让
大家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和孩子们的特点,设计相应的
说课内容,让说课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4.激发学生兴趣:在说课中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比如游戏、
小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结语
说课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将说课做好,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让
说课像飞舞的塑料袋一样,自由飞扬,可以让我们在教学中更加灵活、更加生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希望每一位幼儿园老师都能在说课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教学如飞舞的塑料袋一样充满活力!
以上就是对“幼儿园说课稿会飞的塑料袋”的一些思考与探讨,希望能够给广大
幼儿园老师带来一些启发。
愿我们的教学像飞舞的塑料袋一样轻盈自由,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其他教案-会飞的塑料袋
![其他教案-会飞的塑料袋](https://img.taocdn.com/s3/m/e035047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7.png)
其他教案-会飞的塑料袋1. 引言塑料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但是你可曾想过,通过简单的操作,我们可以让塑料袋飞起来呢?本教案将介绍一种有趣的实验,可以通过利用气体的原理,使塑料袋产生浮力,从而使其能够飞起来。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制作一个能够飞起来的塑料袋,让学生了解气体浮力的原理,并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该原理的理解。
3. 实验材料和器材•塑料袋•针•粘胶带•饮管•平衡称4. 实验步骤4.1 准备工作1.准备一个大号的塑料袋,并确保袋子完好无损。
4.2 制作塑料袋1.使用针在塑料袋的底部部位打一个小孔。
2.将饮管插入针孔,尽量使其保持垂直。
3.使用粘胶带固定住饮管,确保其不会掉出塑料袋。
4.3 测试1.使用平衡称将袋子吊起来,并记录其质量。
2.将袋子放在空气中,注意不要让饮管上的气体泄漏出来。
3.观察袋子是否会飞起来,并记录下实际情况。
4.可以适当调整袋子内部的气体量,观察对飞行的影响,并记录下实际情况。
5. 实验原理在本实验中,通过在塑料袋底部打一个小孔,并将饮管插入其中,可以将一部分气体注入塑料袋中。
当气体充满袋子后,由于袋子底部的小孔被封住,气体无法逃逸,从而使得在饮管内部和袋内的气体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系统。
根据气体浮力的原理,密闭系统中的气体会产生向上的浮力,从而使得塑料袋具有了向上的推动力,进而飞起来。
6.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前,应确保塑料袋的质量轻且完好无损,以避免因破损导致气体泄漏。
•在注入气体时,应注意控制好气体的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塑料袋的飞行效果。
•实验操作时需小心,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7.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操作,注入适量的气体后,塑料袋应该会产生浮力并向上飞起来。
通过实际观察和记录,可以得出不同气体量对于飞行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塑料袋的形状和大小,探究对飞行效果的影响。
8. 实验拓展8.1 气体成分的影响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成份的气体,观察其对塑料袋飞行效果的影响。
小班科学教案:会飞的塑料袋
![小班科学教案:会飞的塑料袋](https://img.taocdn.com/s3/m/bd8665e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5.png)
小班科学教案:会飞的塑料袋引言在小班教育中,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本次小班科学教案以“会飞的塑料袋”为主题,旨在通过实验让孩子们学习到气体的基本特性和气体的压强变化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目的1.探究气体的基本特性,了解气体的存在形式;2.了解气体的压强变化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提高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实验材料1.塑料袋 1 个;2.长细棍 1 根;3.风扇 1 台;4.透明塑料管若干根;5.花生酱瓶子 1 个;6.饮管若干根;7.其他小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1.将塑料袋打开,把空气全都压出去,然后用长细棍将塑料袋固定在地面上;2.打开风扇,调整好风扇的角度,让风扇的风能够直接吹向塑料袋;3.将透明塑料管塞进塑料袋的一个口,另一端放入空气;4.随着风扇的风力,通过塑料管慢慢地往塑料袋里吹气,观察塑料袋的变化;5.通过不同的方式观察塑料袋的飞行情况,比如让孩子们在塑料袋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等。
实验原理1.气体的基本特性:气体是一种物质形态,气体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没有固定形状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很大,运动比较自由,没有固定体积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随着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常见的几种气体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2.气体的压强变化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压强大小和气体的密度、温度、压强等因素有关。
在本次实验中,塑料袋被充气后,塑料袋内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由此造成了气体的压强增加,使得塑料袋在风力的作用下能够飞行。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1.塑料袋充气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造成了气体的压强增大;2.塑料袋受到的压强和受到的风力相等,从而能够保持在空中飞行;3.在塑料袋上绘制图案等操作,不影响塑料袋的飞行,这是因为塑料袋的质量和压强相比较而言十分微小,影响可以忽略。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孩子们可以了解气体的基本特性和气体的压强变化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制作会飞的塑料袋的教案
![制作会飞的塑料袋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6a2a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a.png)
制作会飞的塑料袋的教案一.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制作会飞的塑料袋的教学,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塑料袋的基本材料和制作方法;2.技能目标:掌握塑料袋骨架的制作方法,掌握塑料袋的搭配技巧,掌握塑料袋的固定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保的意识,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 教学准备材料:塑料袋、金属线、胶带、彩纸、饮料杯、针线、圆规、剪刀等。
工具:描图仪、削笔刀、烙铁、电热针、塑料弯曲器、冷热风枪等。
三. 教学过程1.制作骨架(1)先将金属线制成骨架,这里我们以蝴蝶为例。
在制作之前,要先用圆规量出蝴蝶的宽度和长度,再将之应用到金属线上。
两个翅膀之间要留出一定的距离,中央位置根据需要分开。
(2)用电热针加热烙铁,在金属线上加热,使其折弯,制成蝴蝶形的样子。
骨架完成后,即可开始制作塑料袋。
2.制作塑料袋(1)首先将彩纸用胶带贴在一面塑料袋上,注意要使彩纸紧贴塑料袋,并将多余部分切掉。
不用的一面可以留下来创造更多的创意。
(2)用削笔刀沿着彩纸和塑料袋之间的交界处削去一小部分,将金属线固定在塑料袋的边缘上。
(3)说来也奇怪,让它们变成飞行器吧。
将装有水的饮料杯(或其他适当容器)放在骨架的中央位置,然后将塑料袋放在上面,使其与饮料杯相贴合。
将塑料袋收紧,并用彩纸打造不同的风景。
(4)固定好塑料袋以后即可取下饮料杯,留下的是一只塑料袋,它的耐风性应该足够好,以飞行了。
四. 教学要点1.制作骨架时,要注意细节,骨架越精细,最后制作出的塑料袋就越完美。
2.制作塑料袋时,要注意平整,收口过松或过紧都会影响飞行效果。
3.教学时应让学生亲身动手实践制作,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五. 教学评估本次教学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其中包括教学观察评估、学生自我评估和同学互评等。
六.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但是,在细节方面还需要更加注意,希望我们的教学可以不断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着眼教学效果,借助会飞的塑料袋技巧打造教案
![着眼教学效果,借助会飞的塑料袋技巧打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c5dc8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9.png)
着眼教学效果,借助会飞的塑料袋技巧打造精品教案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优秀的教师和精品教案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着眼于教学效果,很多教师都在不断寻找方法来打造精品教案。
而其中一种比较受追捧的方法就是借助会飞的塑料袋技巧。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借助会飞的塑料袋技巧来打造精品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会飞的塑料袋技巧会飞的塑料袋技巧源于国外一位教师的创意教学。
这位教师将教学中常用的塑料袋和橡皮筋巧妙地结合起来,将塑料袋充气后捏紧,然后放手,塑料袋就会因为空气的压力而飞起来。
这项技巧很快在教育领域里流传开来,成为许多教师精心打造课程的必备技巧。
二、会飞的塑料袋技巧在教育中的应用会飞的塑料袋技巧虽然看似简单,但在教育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以下就是几个具体的例子:1、语言教学在语言教学中,会飞的塑料袋技巧可以用来增加学生对语音和语调的理解,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比如,教师可以在塑料袋上面标注不同的单词,然后放气让其飞起来,学生听到它要说出塑料袋上标注的单词,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准确性。
2、数学教学在数学教学中,会飞的塑料袋技巧可以用来教授平面几何中的直线和角度问题。
比如,教师可以用塑料袋模拟不同的直线和角度,让学生观察和计算,并对其进行讲解,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平面几何中的直线和角度概念,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趣味。
3、物理教学在物理教学中,会飞的塑料袋技巧可以用来教授空气压力和气体力学等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塑料袋飞起来的原因,然后讲解空气压力和气体力学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4、艺术教学在艺术教学中,会飞的塑料袋技巧可以用来教授风格和动态的表现。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塑料袋的飞行动态来教授艺术表现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艺术表现的要点,提高其艺术水平。
三、如何借助会飞的塑料袋技巧打造精品教案借助会飞的塑料袋技巧打造精品教案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这项技巧的特点和优势,设计出能够充分展示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教案。
会飞的塑料袋中班科学教案
![会飞的塑料袋中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a80c3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3.png)
会飞的塑料袋中班科学教案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会飞的塑料袋中班科学教案教案时间:2个课时适用对象:中班幼儿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通过制作会飞的塑料袋,了解空气的力量和塑料袋的飞行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实验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实验和探索能力,了解空气的力量和塑料袋的飞行原理。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的力量和应用于塑料袋的飞行原理。
教学方法:实物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绘画法。
教学工具:空气泵、塑料袋、颜料、画笔、胶带。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实验探究、绘画创作。
评价方式:观察记录、绘画作品。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收集所需教学物品:空气泵、塑料袋、颜料、画笔、胶带。
- 准备引入活动中提到的塑料袋和动画视频。
2. 学生准备:- 班级准备教学物品。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带来一个塑料袋,让他们观察并感知它的轻盈和飘动的特点。
- 观察结束后,教师展示一段关于飞行的动画视频,引发幼儿对飞行的兴趣。
2. 实验探究(45分钟)- 教师向学生简单解释空气的力量对于飞行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怎样让这个塑料袋飞起来吗?”引导幼儿思考。
- 学生分组合作,每个小组分配塑料袋和空气泵。
教师指导幼儿将塑料袋张开,用胶带固定住底部。
- 学生通过空气泵往塑料袋内充气的方式,探索如何让塑料袋飞起来。
教师引导学生试验不同的气压、放气速度等方法,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3. 讨论总结(2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让幼儿分享和讨论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教师激发幼儿对空气力量的好奇心,并让他们认识到空气对于塑料袋飞行的作用。
4. 绘画创作(40分钟)- 学生用颜料和画笔在纸上绘制自己设计的“会飞的塑料袋”。
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绘制自己理想中的飞行塑料袋。
- 绘画完成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展示和解释他们的作品,促进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
四、教学延伸1. 家庭延伸:- 学生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制作塑料袋,通过实践让家长参与进来,进一步巩固幼儿对空气力量和塑料袋飞行原理的理解。
大班社会可怕的塑料袋污染教案
![大班社会可怕的塑料袋污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3e312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0.png)
大班社会可怕的塑料袋污染教案大班社会可怕的塑料袋污染教案(精选14篇)大班社会可怕的塑料袋污染教案篇1活动目标:1.进一步感受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初步了解目前科学解决这种污染的方法。
2.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1.请一名专家作有关介绍。
2.有关解决塑料袋污染的VCD片。
活动过程:一、进一步了解塑料袋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
1.请幼儿把各自带来的塑料袋集中起来,感受塑料袋数量之多。
2.我们整个生活小区、杭州市、浙江省、全国、全世界那么多人都在不停地使用塑料袋,这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二、尝试运用绘画方式表现自己对塑料袋污染的担忧。
(如塑料袋堆积如山的情形,地球被废弃的塑料袋“淹没”的景象,塑料袋污染环境的现象等。
)三、讨论减少塑料袋污染的方法。
1.塑料袋污染这么严重,有没有可以解决的办法?2.当幼儿提出用篮子、纸袋、布袋来代替塑料袋时,请幼儿说说使用这些袋子有什么好处,为什么。
(篮子结实耐用,且可清洗;纸袋携带方便,无污染,可回收再利用;布袋可清洗,可反复使用。
)3.目前我们无法做到禁止使用塑料袋,这些不易腐烂的塑料袋该怎样处理呢?4.教师小结:现在,环保部门主要采用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把塑料袋埋在土里,但它会慢慢分解出一种有毒物质,破坏土壤和植物生长;另一种是把塑料袋烧掉,但与此同时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
这两种方法都不理想。
四、向专家请教有关问题。
1.请幼儿大胆地向专家提问,请教有关塑料袋污染及其处理问题。
2.请专家结合VCD片介绍目前科学解决塑料袋污染的方法:替代法和回收法。
3.教师小结:塑料袋会带来严重的污染,所以我们应推广用布袋、纸袋代替塑料袋。
还有一种方法是把废旧塑料袋送到工厂炼油,有的废旧塑料袋经过加工可以再生成油漆和新的塑料原料,但这一工作较难进行。
会飞的塑料袋大班教案
![会飞的塑料袋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3afd6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0.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塑料袋的来源、特点以及环保知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塑料袋的来源、特点以及环保知识。
难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塑料袋、彩纸、胶带、剪刀等材料。
2. 准备一些关于塑料袋的图片和视频。
3. 准备一个宽敞的场地,以便幼儿进行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塑料袋小故事,引发幼儿对塑料袋的兴趣。
2. 讲解:向幼儿介绍塑料袋的来源、特点以及环保知识。
3. 实践:让幼儿动手操作,用彩纸、胶带、剪刀等材料制作会飞的塑料袋。
4.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会飞的塑料袋,鼓励他们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总结: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搜集幼儿制作的会飞的塑料袋,评价他们的创作成果。
3. 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幼儿对塑料袋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1. 塑料袋的环保问题:让幼儿了解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如白色污染、海洋生物误食等。
2. 塑料袋的再利用:教育幼儿学会将废弃塑料袋进行再利用,如制作环保袋、花盆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及再利用方法。
难点:教育幼儿培养环保行为习惯,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八、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塑料袋、彩纸、胶带、剪刀等材料。
2. 准备一些关于塑料袋环保问题和再利用的图片、视频。
3. 准备一个宽敞的场地,以便幼儿进行活动。
九、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塑料袋小故事,引发幼儿对塑料袋的兴趣。
2. 讲解:向幼儿介绍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及再利用方法。
3. 实践:让幼儿动手操作,用彩纸、胶带、剪刀等材料制作再利用的塑料袋作品。
大班主题会飞的塑料袋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会飞的塑料袋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cbaf5f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c.png)
大班主题会飞的塑料袋教案反思1、大班主题会飞的塑料袋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
2.根据自己的意愿装饰塑料袋,运用剪、贴、撕、画等多种技巧,大胆想象、创造。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孩子感知大小和颜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5.探索和发现生活的多样性和特点。
活动准备1、收集不同的塑料袋。
2、装饰物:彩纸、毛根、双面胶、剪刀(每人一把)、教师范例、音乐磁带。
3.创造一个充满塑料袋的场景。
活动重难点重点:根据自己的意愿装饰塑料袋。
难点: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培养孩子探索和尝试的能力。
老师对孩子的表达方式、技巧和技术给予适当的指导。
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出主题1.听音乐,唱歌,搬进会场。
2、带领幼儿唱休息歌,稳定幼儿情绪。
3、发出“哭”声,引导幼儿思考。
是谁在哭呀?你知道它们为什么哭吗?4、讨论:师:出示塑料袋,提问:这些塑料袋都是小朋友搜集来的,说说这么多的塑料袋是从哪里来的?杨:在超市里。
妈妈买了衣服、裤子、鞋子,奶奶买了草莓...然后打包回去。
师:你们看见满地都是垃圾喜欢吗?我们应该怎么做?幼:我们应当把塑料袋收起来,分类放在专门的垃圾箱里师:小朋友们说得很对。
5、小朋友想想塑料袋有什么用?6.塑料袋不仅有许多用途,我们还可以用它们来做游戏和变魔术。
师:塑料袋会变魔术呢!看看,老师变出了什么?老师演示了如何变出兔子和玻璃杯,这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尝试边玩边想象,然后集体交流。
7.比较一下,感受一下大小、颜色、质地的不同。
请两两比较,告诉我们塑料袋的大小、颜色和质地。
8、刚才塑料袋告诉老师,它想穿上漂亮的衣服像小鸟一样,到天上去玩玩,你们愿意帮助它吗?(二)欣赏教师范例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给袋子穿了一件什么衣服,如果你有一个塑料袋你打算给它穿一件什么样的衣服?(三)幼儿自己操作,比比谁的小手最能干1.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并鼓励他们创造自己喜欢的东西。
大班科学会飞的塑料袋教案
![大班科学会飞的塑料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d6f52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6.png)
大班科学会飞的塑料袋教案
活动目标:
1、利用自然材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举行装点,让塑料袋飞起来体味嬉戏活动的乐趣。
2、引导幼儿在嬉戏活动中学会观看,进一步培养幼儿大胆尝摸索索能力。
3、培养幼儿观看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觉。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胜利的喜悦。
2
活动预备:
1、人手一个塑料袋,各类装点纸:皱纸、彩纸,剪刀,双面胶,透亮?????胶,线,箩筐。
2、创设较为宽阔的场地,便于来回跑动。
3
活动重难点:
重点:装点塑料袋,探究能让塑料袋飞起来的办法。
难点:按照幼儿的不怜悯况,培养他们探究和尝试的能力。
4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师:塑料袋有一个心意,它想和小鸟一样,穿上美丽的衣服,飞上蓝天。
想请小伴侣动动脑筋,帮帮它。
你有什么好方法让塑料袋飞起来呢?
2、幼儿操作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动手制作美丽的塑料袋。
探究让塑料袋飞起来的办法。
要求幼儿自由结合,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观看
同伴是怎样完成的或向同伴寻求帮忙。
3、沟通及认识塑料袋的不同玩法。
会飞的塑料袋大班综合活动设计
![会飞的塑料袋大班综合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2f8013524de518974b7de2.png)
会飞的塑料袋大班综合活动设计会飞的塑料袋大班综合活动设计1、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
2、按自己的意愿装饰塑料袋,运用剪、贴、撕、画等多种技能进行大胆想象、创造。
3、开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通过观察比拟,让幼儿感知大小、颜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1、收集不同的塑料袋。
2、装饰物:彩纸、毛根、双面胶、剪刀(每人一把)、教师范例、音乐磁带。
3、创设丢满塑料袋的场面。
重点:按自己的意愿装饰塑料袋。
难点: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培养幼儿探索和尝试的能力教师对幼儿的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当的`指导。
1、听音乐边唱边动作入场。
2、带着幼儿唱休息歌,稳定幼儿情绪。
3、发出“哭”声,引导幼儿思考。
是谁在哭呀?你知道它们为什么哭吗?4、讨论:师:出示塑料袋,提问:这些塑料袋都是小朋友搜集来的,这么多的塑料袋是从哪里来的?幼:超市里。
妈妈买衣服,买裤子,买鞋子,奶奶买草莓...装回来的。
师:你们看见满地都是垃圾喜欢吗?我们应该怎么做?幼:我们应当把塑料袋收起来,分类放在专门的垃圾箱里师:小朋友们说得很对。
5、小朋友想想塑料袋有什么用?6、塑料袋不但有许多用处,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做游戏变魔术。
师:塑料袋会变魔术呢!看看,老师变出了什么?老师示范变出小白兔、眼镜,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尝试边玩边想象,然后集体交流。
7、比一比,感知大小、颜色、质感的不同。
请幼儿两个两个比一比、说一说塑料袋的大小、颜色、质感。
8、刚刚塑料袋告诉老师,它想穿上漂亮的衣服像小鸟一样,到天上去玩玩,你们愿意帮助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给袋子穿了一件什么衣服,如果你有一个塑料袋你打算给它穿一件什么样的衣服?1、幼儿自由选材,鼓励幼儿创造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2、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幼儿的意愿,给予指导点拨。
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说说你做的是什么?现在我们的塑料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非常快乐,它想飞上天了,我们快把它送上天吧!飞上天呢?(幼儿自由探索) 现在我们把它变成风筝,我们到外面放风筝吧,边听音乐边带着自己风筝,高快乐兴地边唱边跳出活动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范本
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会飞的塑料袋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思路】
幼儿经常把物品放在塑料袋里带到幼儿园。
我把塑料袋放在玩具
柜里,发现塑料袋有时被孩子拿出来当玩具,有的放在头上当帽子、
有的当手帕折,成了孩子的宝贝。
捕捉到这个兴趣点后,我开始有目
的的观察,发现他们对塑料袋的玩法显得比较局限,兴趣却依旧浓厚。
当孩子遇到困难难以跨越障碍或困难时,教师的帮助性介入可以大大
促进其发展。
根据以上情况,便生成了“会飞的塑料袋”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利用自然材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进行装饰,让塑料袋飞起来
体会游戏活动的乐趣。
2、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观察,进一步培养幼儿大胆尝试探
索能力。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塑料袋,各类装饰纸:皱纸、彩纸,剪刀,双面胶,
透明胶,线,箩筐。
2、创设较为宽敞的场地,便于来回跑动。
【活动重难点】
重点:装饰塑料袋,探索能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
难点: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培养他们探索和尝试的能力。
【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