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集体备课发言稿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不等式及其解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等式,方程,方程组的概念,重点研究了解方程及方程组之后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不等式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等式的延伸,而在此之后,我们所要学的很多知识,比如,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甚至以后的高等数学中所涉及到的优化问题都要用到本节课的内容,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中学数学乃至整个数学领域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思维变得更开阔,也对以后更好的学习各种科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2、教学目标新课标下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及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体现三维目标,因此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的概念,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会用不等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及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自发的寻找不等式的解(3)精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不等式类数学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他们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并能将他们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说教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多让学生交流合作。

引导学生动脑筋思考,协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重点,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讨论、交流合作等方法为辅。

七年级下人教版数学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讲座

七年级下人教版数学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讲座

七年级下人教版数学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讲座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讲座尊敬的老师们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的内容——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不仅在数学中应用广泛,还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实际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概念。

不等式是描述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数学表示式。

例如,5 > 2就是一个不等式,表示5大于2;4 < 7也是一个不等式,表示4小于7。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来确定不等式的真假。

在学习不等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运算规则。

首先是不等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如果一个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那么不等式的方向会保持不变。

例如,如果a > b,那么a + c > b + c,a - c > b - c也成立。

不等式的乘除法运算规则如下:如果一个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正数k,那么不等式的方向保持不变;如果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k,那么不等式的方向会发生改变。

例如,如果a > b,那么ka > kb,但如果k是一个负数,那么ka < kb。

接下来,我们来讲解不等式组的概念。

不等式组是由多个不等式组成的一个集合。

不等式组一般由若干个不等式和它们的关系符号组成。

例如,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不等式组:{a < 4,b > 6}这个不等式组表示a小于4且b大于6,我们可以通过解这个不等式组来找出满足条件的变量的取值范围。

不等式组的解可以用图像表示,我们可以将每个不等式看作平面上的一个区域,并将满足所有不等式的点标记出来,这个标记出来的区域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

除了图像表示,我们还可以通过逐个解不等式的方式来解决不等式组。

首先,我们要解决每个不等式,找出满足每个不等式的变量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找出所有不等式的交集,即为不等式组的解集。

最后,我们要了解一些重要的不等式。

三角不等式是描述三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一个定理。

初一数学教师备课组发言稿

初一数学教师备课组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初一数学备课组的成员,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的备课工作。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备课组全体成员,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我们工作的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一、备课组基本情况我组共有8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2名,一级教师4名,二级教师2名。

我们备课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目标,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二、备课组工作目标1. 提高备课组整体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备课效率。

4. 加强备课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三、备课组工作措施1. 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备课组定期召开集体备课会议,共同研讨教材、教法、学法等问题。

在备课过程中,注重以下几方面:(1)深入挖掘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2)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2. 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备课组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听课、评课、讲座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同时,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总结教学经验,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3.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提高备课效率备课组积极收集、整理各类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习题等,方便教师备课和教学。

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教学视野,提高教学效果。

4. 注重学生评价,促进教学改进备课组定期对学生进行数学素养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关爱每一个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备课组工作成果1.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不断提高。

2. 备课组成员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3. 教学论文、教案等成果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4. 学生在各类数学竞赛中屡获佳绩。

总之,我组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备课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发言稿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发言稿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发言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咱们聚在一起进行初中数学的集体备课,真的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经历和想法。

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初教初中数学时的经历吧。

那时候我充满热情但经验不足,对教材的把握也不是很精准。

我记得有一次教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节,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在课上详细讲解了各种求解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等等。

但是我发现学生们在做课后作业时错误百出。

有些学生根本分不清什么时候该用哪种方法,这让我意识到我虽然把知识点都讲了,但没有让学生们真正理解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势。

后来我重新思考教学方法。

我在课堂上从简单的方程实例入手,先让学生们试着去解,然后引导他们说出自己采用的方法并解释原因。

比如在计算方程\((x - 3)(x + 5)=0\)时,学生们就开始尝试去把括号展开,用公式法求解。

我就顺势问他们这样做是不是很麻烦呢?然后引出因式分解法直接求根。

我的体会是,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一定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习惯出发。

不能单纯地为了讲知识点而讲,要让知识与学生的实际解题思维相联系。

还有在几何教学方面。

特别想说的是关于三角形全等证明这一难点。

很多学生对于证明的步骤和依据总是混淆。

我就从最基本的全等三角形定义和性质开始,让学生们自制三角形卡片,通过实际的操作来感受全等的条件。

对了还想提一下,在讲授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时,我采用了对比教学的方法,把性质和判定的定理写在一起进行对比讲解,详细解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学生们的接受程度就明显提高了。

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可以多从学生可能遇到的困惑入手,仔细去挖掘教材中那些有助于理解这些难点的材料和方法。

而且我们教师之间也要多交流多分享,比如哪位老师总结出了某个知识点很有趣的记忆方法,或者有什么独特的引导方式,都可以分享出来。

我们可以把这些小方法变成我们教学资源的一部分。

这样在提升个人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能让整体的教学质量上一个台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内容为人教版教科书中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大方面进行研说:一、说课标:课标要求有以下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它们的解集。

(3)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体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基本思路,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含义,能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问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学习,感受数学的实际价值,认识到数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它们的解集。

3、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o二、说教材1、本章的地位与作用:(1)本章内容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本章内容的编写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之后,进一步探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内容.数量之间除了有相等关系外,还有大小不等的关系,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是讨论不等关系的有力数学工具。

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学生以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以及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知识的基础。

2、教材的编排意图、内容结构:(1)突出建摸思想,实际问题作为大背景贯穿全章,同“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样,在本章中,安排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作为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背景材料,对不等式(组) 等概念的引入和对它们的解法的讨论,都是在建立和运用不等式(组)这种数学模型的过程之中进行的.⑵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强调通过比较来认识新事物本章在全套教科书中,位居一次方程(组)之后.方程(组)是讨论等量关系的数学工具,不等式(组)是讨论不等关系的数学工具.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在认识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的方式接受新知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充分发挥心理学所说的正向迁移的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不等式及其解集之说课稿

不等式及其解集之说课稿

不等式及其解集之说课稿蔡口集初中俄鹏冲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中的第一节:《不等式及其解集》。

对于本节课的处理,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材处理、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教材分析1.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及其简单的应用,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学习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是进一步探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以及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知识的基础。

相等与不等是研究数量关系的两个重要方面,用不等式表示不等的关系,是代数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在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不等式及不等式的解的概念及解集的表示方法,是研究不等式的导入课,通过实例引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经历、感受概念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正确抓住不等式的本质特征,为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性质、解法及简单应用起到铺垫作用.1.2 学情分析(1)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不等量关系、数量大小的比较等知识,在小学阶段已有所了解.(2)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回到实际问题解释和检验”的数学建模能力.(3)学生已初步具备探究和比较的能力.1.3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方面:了解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并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能够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能够列出不等关系式.2、能力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归纳和类比的数学方法,以及从具体到抽象获取知识的思维方式;初步体会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数学模型。

3、情感方面:通过对不等式概念及其解集等有关概念的探索,加强同学之间的分工合作与交流.1.4教学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不等式相关概念的理解和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

数学集体备课发言稿(5篇)

数学集体备课发言稿(5篇)

数学集体备课发言稿(5篇)数学集体备课发言稿(5篇)数学集体备课发言稿范文第1篇建立一支高素养的老师队伍是学校生存与进展的需要,而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立足校本教研,走校本培训内涵进展路子却是提高老师综合素养之本。

新平县第三学校立足学校实际,以“群策群力”的指导思想为指引,坚持“统一性、超前性、完整性”原则,建立“个人初备――集体齐备――个人细备――反思复备”的集体备课制度,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进展需要的有效教学――集体备课之路。

我校集体备课于2021年9月正式启动,虽然起步比较晚,但自实行集体备课以来,我们注意学习、反思,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也取得了肯定的成效,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确定。

特殊是2021年4月,我县全面深化的推动“大胆尝试,体验互动,共性进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来,我们结合2021年版课标、课堂教学模式化基本结构等课堂教学改革精神、要求,在集体备课中深化探究教学实践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不断的改进和反思。

几年的探究和实践让我们体会到: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老师的集体才智;有利于老师精确的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老师的科研水平;有利于老师“取长补短”快速成长起来,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集体备课,老师更新了教育观念,执教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逐年稳中有升。

一、学期初,依据教学进度方案确定每个学科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制定集体备课活动方案。

对中心发言人的详细要求是: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化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把握单元的整体内容,明确内在联系,乐观查找相关资料、资源,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设计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为发言做好充分预备。

要求中心发言人书面供应发言稿、每单元任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课件,部分中心发言人还需供应一节研讨课。

发言稿的撰写内容为:单元总体分析(包括本单元的前后联系、地位作用、教学内容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突破方法(包括教学理念的定位、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法、学法等);分课时备课提纲;个人熟识研读教材、老师用书后的体会、感悟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研讨说课复习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研讨说课复习课件

【例4】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2;
(2)x≥-3.
(1) 答案图
(2) 答案图
小结:画出数轴——找到对应点——判断实心或空心——判 断方向——画出解集.
用不等式表示如图所示的解集,正确的是( A)
A.x>-2 C.x≥-2
B.x<-2 D.-2<x<2
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用不等号填空:
(人教7下P116)直接写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3>6; x>3 (2)2x<8; x<4 (3)x-2>0. x>2
知识点四: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1)思考:用数轴表示解集时,实心与空心的区别? 实心表示 包含 ;空心表示 不包含 .
(2)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表示(设a<0):
例题
不等式 x+1≥-1的解集为: x ≥ -2
画数轴
定点
定方向
例题
注意:在数轴上表示-2 的点的位置上,应画实心圆心 ,表示包括这一点.
练习 写出下列数轴所表示的不等式的解集:
x > -3
x≥2
x < -3
x≤a
练习 直接说出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x>3
(2)x<-2
总结
不等式的符号统称不等号,有 “>” “<” “≠”, 其 中“≤” “≥”也是不等号.
例题 下列式子哪些是不等式?
① -1<3 是
③ 3x ≠ 4y 是
⑤ 2x -3 不是
② -x+2=4 不是 ④ 6 >2 是 ⑥ 2m <n 是
练习 其中不等式有( B )
练习 下列式子哪些是不等式?哪些不是不等式?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1.不等式的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1.1《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1.1《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1.1《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不等式及其解集》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9.1.1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的解集及其表示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不等式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材中,不等式的概念是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入的,让学生感受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不等式的解集是指满足不等式的所有实数的集合,可以用数轴或区间表示。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基础知识,对于数学符号和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对于不等式的概念和解集的表示方法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数轴和区间的表示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到不等式的解集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概念的引入和学生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起不等式和解集的知识体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解集及其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概念及其解集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不等式和解集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解集的表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黑板,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入不等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9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 不等式9.1.2 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9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  不等式9.1.2  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不等式的性质的认识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不等式分析教材(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着重要地位。

它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同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也为学生以后顺利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内容,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学习目标1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以及推论,能够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不等式变形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进一步掌握作差比较法比较实数的大小。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究的良好思维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及其应用是重点,不等式基本性质3的探索与运用是难点二、学情分析(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我们大家现在所教的学生是职中学生,底子薄,学习积极性不高。

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首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师生互动、通过小组研究来降低学习难度,最后达到学习要求。

三、教法分析(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与分组探究的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引导回顾玩跷跷板的经验,师生共同探究天平两侧物体质量的大小,引导学生感性地认识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并运用分析法、综合法、作差比较法来证明,通过题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打下理论基础。

四、教学程序和设想(说教学程序)(一)展示课件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用时8分钟左右>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为素材创设情景,易于被学生接受、感知。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我创设了天平情境问题(如图1),让学生观察课件,说出物体a和c哪个质量更大一些,由此判断:如果a>b,b>c,那么a和c的大小关系如何?这是感性认识。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发言稿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发言稿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发言稿尊敬的各位老师: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有关初中数学集体备课的一些想法和个人的经验。

我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一个人备课特别无助。

关于知识点的把握,有时候自己觉得重点突出了,可一到课堂上学生反应平平。

就比如说在教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我按照课本上的案例讲解,备课时自我感觉良好。

可上课发现,很多学生理解那些抽象的解题思路特别困难,课堂效果非常差。

这让我体会到,独自备课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维误区,不知道学生真正的难点在哪里。

后来开始参加集体备课,这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大家会把各自的经验和想法都拿出来交流,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

特别想说的是,在集体备课中明确分工这个环节特别重要。

我们会根据各位老师的专长来确定每人在备课中的任务。

我记得有一次,组里一位老师对几何图形部分特别有研究,我们就让他负责这部分的主要备课内容。

他给我们分享了很多有趣又独特的引入方法,比如如何用生活中的建筑来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不再局限于枯燥的说教,告诉学生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而是让学生先从直观的建筑中去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这种方式带入课堂之后,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

我的体会是,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我们不要害怕说出自己的疑问。

有次备课函数的单调性时,我就很不确定一些概念的讲解深度对学生来说是否恰当。

我提出来之后,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结果让我发现,原来不只是我有这样的疑惑。

通过交流,我们确定了从具体的函数图像入手,先让学生直观感受函数的上升和下降,再深入概念讲解的方式。

对了还想提一下,我们在集体备课后一定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每个班级的基础和接受能力都有差异,比如能力强一些的班级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性的例题,而相对薄弱的班级要把基础知识砸得更实。

这也是集体备课成果有效利用的关键。

总之,集体备课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帮助,大家都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希望我们都能更好地参与到集体备课中。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不等式的有关基本概念,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利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和课题学习。

此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方程(组)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不等式,教材首先从数量大小之分说起,这是人们熟知的客观事实。

由大小,就有相等或不相等,例如,在引言中给出的不等式2+3>1+3,a+b>c等,用等式可以研究相等关系,要研究不相等关系,也需要专门的数学工具,这就是不等式。

教学目标:㈠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义;2.让学生自发地寻找不等式的解,会在数轴上正确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3.能够根据题意准确迅速地列出相应的不等式。

㈡过程与方法:.1.通过汽车行驶过A地这一实例的研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2.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模型的过程,探究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不同意义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探究,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2.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将它们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

3.培养学生类比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意义;在数轴上正确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2.教学难点:不等式解集的意义,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不等式。

教学方法:探究、合作、质疑教具:三角尺、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展示问题1: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千米,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问题2:元宵佳节,在燃放各种礼花弹时,为了确保安全,人在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燃放前转移到10米以外的安全区域。

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02米/秒,人离开的速度为4米/秒,那么导火线的长度应为多少厘米?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教案人教版讲课讲稿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教案人教版讲课讲稿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教案人教版9.1.1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理解不等式的解和解集,能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重点难点] 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集的概念是重点;不等式解集的理解与表示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投影1]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时距离A地50千米,要在12:00以前驶过A地,车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题目中有等量关系吗?没有。

那是什么关系呢?从时间上看,汽车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则以这个速度行驶50千米所用的时间不到2/3小时,即汽车驶过A地的时间小于2/3小时。

从路程上看,汽车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则以这个速度行驶2/3小时的路程要超过50千米,即汽车2/3小时走的路程大于50千米。

这些是不等关系。

二、不等式的概念若设车速为每小时x千米,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上面的关系吗?50/x<2/3 ①或2/3x>5 ②像①②这样用“>”或“<”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是不等式。

我们还见过像a+2≠a这样用“≠”号表示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叫做不等号,不等号也可以写成“≤”、“≥”的形式。

总之,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思考1: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不等式?[投影2](1)a+b=b+a (2)-3>-5 (3)x≠l(4)x十3>6 (5) 2m< n (6)2x-3我们看到有些不等式不含未知数,有些不等式含有未知数。

类似于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注意:像①中分母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点与一元一次方程类似。

三、不等式的解和解集思考2:[投影3]判断下列数中哪些能使不等式2/3x > 50成立:76,73,79,80,74. 9,75.1,90,6076, 79,80, 75.1,90能使不等式2/3x > 50成立。

不等式说课稿

不等式说课稿

不等式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第一课时—不等式及其解集。

我的说课内容分为这7部完成。

第一部分是对教材的分析,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章是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的教学内容,此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继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一次方程组的学习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是进一步探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以及进一步学习不等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为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性质、解法及简单的应用起到铺垫作用。

其次是学情分析,就我目前教的班级他们的知识基础和面临的问题。

学生已经在小学阶段有一个对大小、重量比较等知识一个感性的认识了,面临的问题是,现在从小学感性的认识上升至现在初中理性的认识,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

学生们在题目中找等量关系尚且不够熟练,找不等关系更是有点难度。

第三个部分本章的教学目标是:,第四部分本章的教学重难点是。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我采用的教具是三角尺、多媒体课件。

接下来第五部分是我对这节课设计的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有这7个方面—首先我引用“跷跷板”短视频,设计意图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这是我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的第一个整合——创设了跷跷板的情景。

创设这个情景的理由如下:(1)吸引学生注意力:借班上课,首先就要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2)这样一幅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3)建立数学模型,使抽象的数学形象化。

2、培养学生三种语言的相互转换能力: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学生在小学对不等关系有感性的认识),借助图片,让学生从图形语言(读出图片的信息)转化成文字语言(大人比小孩重),再将文字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m<n或m>n);3、让学生初步感受的生活中简单的“不等关系”,为后面的内容作铺垫;接下来是我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用了教材的例题,基于学情,这是我对教材进行的第二个整合。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集体备课教案含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集体备课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不等式9.1.1不等式及其解集【知识与技能】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2.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3.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4.会列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过程与方法】从实例出发,引出不等式的概念,类比于方程的解理解不等式的解.进而理解不等式的解集,并学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类比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情感态度】不等式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关系,体验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实际生活,提高同学们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的解、解集的概念,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教学难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km,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满足什么条件?解:设车速是x千米/时,本题可从两个方面来表示这个关系:(1)汽车行驶50千米的时间<_______.(2)汽车2/3小时(即40分钟)走过的路程______50.从而得到两个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不等式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 在2503x>中,当x=76,x=75,x=72,x=70时,不等式是否成立?76,75,72,70哪些是不等式的解,哪些不是?不等式2503x>的解有多少?它的所有解组成解的集合,怎样表示它的解集?【教学说明】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然后交流成果.最后解决问题,形成新知.对问题2教师要时时点拨,要参与学生之间去讨论,在用数轴表示x>75时,要使用空心圆圈,务必要强调这一点.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1 什么叫不等式?什么叫不等式的解、解集?什么叫解不等式?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思考2 怎样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归纳结论】1.定义:用“<”或“>”或“≠”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不等式的解集: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有下列四种情形:注意:不含等号的用空心的小圆圈,含等号的用实心小圆点,切记.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用不等式表示:(1)x与1的和是正数;(2)a的1/2与b的1/3的差是负数;(3)y的2倍与1的和大于3;(4)x的一半与8的差小于x.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2的负整数解有无数个B.x<2的整数解有无数个C.x<2的正整数解是1和2D.x<2的正整数解只有13.在-2,-1,0,1/3,112,2中.(1)x取哪些数值能使不等式x-1<0成立?(2)满足不等式x-1<0的x有什么特点?4.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x>3;(2)x≤3;(3)x<3;(4)x≥3.5.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式子的大小.(1)a4与-a2-2;(2)2a2-2b2+4与3a2+6b2+8(提示:若A-B>0,则A>B,若A-B<0,则A <B,若A-B=0,则A=B).【教学说明】题1、4可让学生自主探究,写出答案,画出解集,教师对出错的同学帮助其分析错误的原因,再加以改正,加深印象.题2、3、5,师生共同探讨,题5教师应事先给予提示,然后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答案】1.解:(1)x+1>0;(2)12a-13b<0;(3)2y+1>3;(4)12x-8<x.2.C解析:不等式的解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它可能有无数个解,可能只有有限个解,也可能无解.本题中,x<2的正整数解不包含2,只有1,故选项C说法错误,选C.3.解:(1)当x取-2,-1,0,1/3时,不等式x-1<0成立;(2)满足不等式x-1<0的x的特点为均小于1.4.解:(1)(2)(3)(4)5.解:(1)由于a4-(-a2-2)=a4+a2+2>0,故a2>-a2-2;(2)由于(2a2-2b2+4)-(3a2+6b2+8)=2a2-2b2+4-3a2-6b2-8=-a2-8b2-4=-(a2+8b2+4)<0故2a2-2b2+4<3a2+6b2+8.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不等式、不等式的解及解集、解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常见的基本语言及含义.(1)不大于、不高于、不超过的意义都是“≤”.(2)不小于、不低于的意义都是“≥”.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9.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等与不等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一种矛盾,但它们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本课在教学上采用方程等式的观点进行不等式的教学,并进一步学习了解不等式的解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降低了他们在学习上的难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主体地位.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不等式9.1.2不等式的性质【知识与技能】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过程与方法】利用天平实验探究不等式性质1,性质2;通过对具体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式符号改变的情形探究不等式性质3;在此基础上,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要着重强化不等式性质3的理解与运用.【情感态度】通过观察、实验、类比获得新知,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性质.【教学难点】不等式的性质3.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用“<”或“>”填空:(1)5>3,则5+2_____3+2,5-2____3-2;-1<2,则-1+3_____2+3,-1-3____2-3;a>b,则a±c_____b±c;a<b,则a±c_____b±c.(2)6>2,则6×5_____2×5,6/5_____2/5(3)-2<7,则-2×(-6)_____7×(-6),-2/-6_____7/-6.问题2 观察(1)、(2)、(3)总结其中的规律,概括不等式有哪些性质.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先引导学生回顾等式的性质,再根据实验和问题1 ,2探索不等式的性质.思考不等式有哪些性质?怎样用式子表达不等式的性质?【归纳结论】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用式子表示:如果a>b,那么a±c>b±c.不等式性质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用式子表示:如果a>b,c>0,那么a/c>b/c或a/c>b/c.不等式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用式子表示:如果a>b,c<0,那么a/c<b/c或a/c<b/c.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设a>b,用“<”、“>”填空,并填写理由.(1)5a_____5b,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2)a-7_____b-7,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3)-3a_____-3b,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4)3a+8_____3b+8,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5)-7b+1_____-7a+1,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2.判断下列不等式的变形是否正确.(1)若a<b,且c≠0,则a/c<b/c;(2)若a>b,则1-a2<1-b2;(3)若a>b,则ac2>bc2;(4)若ac2<bc2,则a<b.3.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1)x+3>2;(2)-2x<6;(3)-5x+2>3x+2;(4)2x-6>4x-5.【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然后相互交流,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教师巡视,适时予以指导.【答案】略.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不等式的三个性质.2.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一定要变号.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9.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通过类比等式的性质,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组织学生探索,得到不等式的三个性质.在探索中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新课到练习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小组讨论又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合作性,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2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时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复杂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情感态度】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体验类比地进行研究是学习时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从而激发兴趣,树立信心.【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难点】不等式性质3的运用,由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列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甲、乙两家商店以同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店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在乙店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顾客怎样选择商店购物能获更大优惠?解:设累计购物x元.当0<x≤50时,两店_________.当50<x≤100时,_________店优惠.当x>100时,在甲店需付款______元,在乙店需付款______元.分三种情况讨论:(1)在甲店花费小,列不等式:____________.(2)甲店、乙店花费相同,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3)在乙店花费小,列不等式: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 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比地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解问题1中的不等式和方程.【教学说明】可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上面的两个问题,然后交流战果.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归纳结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注意:在系数化为1时,若遇到需要运用不等式性质3,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1)256x-≤314x+;(2)10.5x--210.75x+≥18.2.当x取什么值时,3x+2的值不大于732x-的值.3.一次知识竞赛共30道题,规定答对一道题得4分,答错或不答一道题得-1分,在这次竞赛中,小明获得优秀(90分或90分以上),则小明至少答对了___道题.4.已知方程组2315x y ax y a-=⎧⎨+=-⎩,的解x与y的和为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5.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52x+-1>22ax+的解集是x<1/2,求a的值.6.已知不等式4x-3a>-1与不等式2(x-1)+3>5的解集相同,求a的值.7.当k是什么自然数时,方程2/3x-3k=5(x-k)+6的解是负数?8.当x取什么值时,代数式546x+的值不小于7/8-13x-的值,并求出此时x的最小值.【教学说明】题1可由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解题过程.其它学生在草稿纸上解答,教师巡视,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板书完后,教师给予点评,加深印象:题2~3,教师给予提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寻找不等关系;题4~8,先让学生自主思考,交流,寻找解题思路.然后,师生共同完成解答.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部分习题来讲解.【答案】1.解:(1)去分母得:2(2x-5)≤3(3x+1),4x-10≤9x+3,-5x≤13,x≥-13/5.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2)化简得:2(x-1)-4/3(2x+1)≥18, 6(x-1)-4(2x+1)≥54,6x-6-8x-4≥54,-2x≥64,x≤-32.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2.解:由题意得:73 322xx-+≤6x+4≤7x-3-x≤-7.x≥73.24 解析:设小明答对了x道题,则4x-(30-x)≥90,5x≥120,x≥24.即小明至少答对了24道题.4.解:将两个方程相加得2x+2y=1-3a.∴x+y=123a -.∵x+y>0,∴123a->0,∴a<1/3.5.解:化简不等式得(1-a)x>-1.∵x<1/2,∴1-a<0.∴x<1 1a --∴11a--=1/2,∴a=3.6.解:解不等式4x-3a>-1得,4x>3a-1,x>31 4a-;解不等式2(x-1)+3>5得,2x-2+3>5,2x>4,x>2;由于上述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相同,∴314a-=2,∴a=3.7.解:解方程得x=61813k-<0,6k-18<0,k<3,故自然数可取k=2,1,0.8.解:依题意:546x+≥78-13x-,解得x≥-1/4,即当x≥-1/4时,代数式546x+的值不小于78-13x-的值,此时x的最小值为-14.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相同,只是在系数化为1时,若遇到运用不等式性质3,一定要改变不等号方向.2.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据等式的性质,将方程逐步化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则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a(或x>a)的形式.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9.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主要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和步骤,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讲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自主地练习.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2一元一次不等式第2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知识与技能】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具有不等式关系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先分析题中的不等式关系,再设出未知数,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然后检验题意,最后作答.【情感态度】通过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深化数学意识,从而使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有效地树立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探求题目中蕴含的不等关系,设出恰当的未知数,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还有一个难点是结合不等式的解集和题意,得出符合题意的解.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2002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二级以上)的天数与全年的天数之比达到55%,如果到2008年这样的比值要超过70%,那么2008年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要比2002年至少增加多少?解:设2008年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比2002年增加x天.不等式关系是:20022008x 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年全年天数_____70%.列出不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分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_____________∵x为正整数,∴x______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1.2008年是闰年,全年有366天.2.不等式的应用题与方程应用题的设法完全一致,设未知数时千万不要用至少、至多的字眼.3.用不等式解应用题时,要注意未知数的限制条件,否则很难得到符合题意的解.问题2 某供电公司为了鼓励市民用电,制定了如下标准,收取电费:若每户每月用电不超过100kW·h,则每kW·h电收费0.5元;若每户每月用电超过100kW·h,则超出部分每kW·h收费0.4元.小颖家某月的电费不超过80元,那么她家这个月的用电量最多是多少?解:不等关系是:这个月电费≤80.设小颖家这个月用电量是x kW·h.若x=100,则应交电费0.5×100=_______(元)<80(元).∴x>100.依题意得不等式:_________.解这个不等式,得:_______________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说明】全班同学可独立作业,也可合作交流,10分钟后交流成果,得出正确结论.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不等式与最小值、最大值的关系是怎样的?【归纳结论】不等式与最小值、最大值的关系是:对于x≥a,x无最大值,但有最小值a,对于x≤b,x无最小值,但有最大值b;对于x>a和x<b,虽然标注了数的范围,但x既无最小值,又无最大值.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有10名菜农,每人可种甲种蔬菜3亩或乙种蔬菜2亩,已知甲种蔬菜每亩可收入0.5万元,乙种蔬菜每亩可收入0.8万元,若要总收入不低于15.6万元,则最多只能安排多少人种甲种蔬菜?2.某学校计划购买若干台电脑,现从两家商场了解到同一型号电脑每台报价为6000元,并且多买都有一定的优惠,甲商场的优惠条件是:第一台按原报价收费,其余每台优惠25%,乙商场的优惠条件是:每台优惠20%.(1)分别写出两家商场的收费与所买电脑台数之间的关系式.(2)什么情况下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3)什么情况下到乙商场购买更优惠?(4)什么情况下两家商场的收费相同?3.某公司为了扩大经营,决定购进6台机器用于生产某种活塞,现有甲、乙两种机器供选择,其中每种机器的价格和每台机器日生产活塞的数量如下表,经过预算,本次购买机器所耗资金不能超过34万元.(1)按该公司要求可以有几种购买方案?(2)若该公司购进的6台机器的日生产能力不能低于380个,那么为了节约资金应选择哪种方案?【教学说明】题1可以让学生自主交流,讨论解答;题2~3是中考的常考题型,有一定的综合性,教师要帮学生理清楚题意、思路.弄懂弄通,而且多加强此类题型的练习.【答案】1.解:设安排x人种甲种蔬菜,则(10-x)人种乙种蔬菜,根据题意,得3x×0.5+2×(10-x)×0.8≥15.6,解得x≤4.所以若要总收入不低于15.6万元,最多只能安排4人种甲种蔬菜.2.解:设购买x台电脑时,甲商场收费y1元,乙商场收费y2元,(1)y1=6000+(1-25%)×6000(x-1),即y1=4500x+1500;y2=6000(1-20%)x,即y2=4800x.(2)根据题意,得y1<y2.即4500x+1500<4800x,解得x>5.因此,购买5台以上时,甲商场更优惠.(3)根据题意,得y1>y2.即4500x+1500>4800x,解得x<5.因此,购买5台以下时,乙商场更优惠.(4)根据题意,得y1=y2,即4500x+1500=4800x,解得:x=5.因此,购买5台时,甲、乙两商场收费相同.3.解:(1)设购买甲种机器x台,则购买乙种机器(6-x)台.由题意,得7x+5(6-x)≤34.解这个不等式,得x≤2.所以x可以取0,1,2三个值.所以,按该公司要求可以有以下三种购买方案:方案一:不购买甲种机器,购买乙种机器6台;方案二:购买甲种机器1台,购买乙种机器5台;方案三:购买甲种机器2台,购买乙种机器4台.(2)按方案一购买机器,所耗资金为30万元,新购买机器日生产量为6×60=360(个).按方案二购买机器,所耗资金为1×7+5×5=32(万元),新购买机器日生产量为1×100+5×60=400(个).按方案三购买机器,所耗资金为2×7+4×5=34(万元),新购买机器日生产量为2×100+4×60=440(个).因此,选择方案二既能达到生产能力不低于380个的要求,又比方案三节约2万元资金,故应选择方案二.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的一般方法是:由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列出不等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解不等式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9.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主要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和步骤,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讲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自主地练习.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1课时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2.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能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3.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问题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从而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解出每个不等式,利用数轴求出各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从而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通过解几个有代表性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总结出求不等式组解集的法则.【情感态度】运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数形结合”的方法今后经常用到,锻炼同学们数形结合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教学难点】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现有两根木条a和b,a长10cm,b长3cm,如果要再找一根木条c,用这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框,那么木条c的长度有什么要求?解:由于三角形中两边之____大于第三边,两边之____小于第三边,设c的长为xcm,则x<____,①x>____,②合起来,组成一个__________.由①解得_____________,由②解得_____________.在数轴上表示就是________________.容易看出: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说,当木条c比____cm长并且比____cm短时,它能与木条a和b一起钉成三角形木框.问题2由上面的解不等式组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教学说明】全班同学可独立作业,也可分组自由讨论,10分钟后交流成果,逐步得出结论.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什么叫解不等式组?【归纳结论】1.定义:(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几个含有相同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合起来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3)解不等式组: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1)求出每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2)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便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2.如果不等式组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A.m<2B.m>2C.m≥2D.不能确定3.已知方程组的解是一对正数.(1)求a的范围;(2)化简|3a-1|+|a-2|.4.关于x的不等式组;只有4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5.已知不等式组(1)当k=1/2时,不等式组的解集是;当k=3时,不等式组的解集;当k=-2时,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由(1)知,不等式组的解集随数k值的变化而变化,当k为任意实数时,不等式组的解集.【教学说明】题1~3都可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题4可先让学生思考,教师利用数轴帮助其答疑解惑,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妙用!题5(1)可全班一起解答,在(1)的基础上,分类讨论(2)的结论.【答案】1.解:(1)-6<x≤2; (2)3/2<x≤2.(3)-2≤x<1.在数轴上表示为:(4)-3≤x<5,(5)-3<x<5/3.2.C(2)由(1)可得:3a-1>0,a-2<0,故原式=3a-1-(a-2)=2a+1.4.C5.(1)-1<x<1/2;无解;-1<x<1;(2)当k≤0时,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1;当0<k<2时,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1-k;当k≥2时,不等式组无解.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定义;2.一般来说,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不外乎以下四种情况:设a<b,则也可以用下面的口诀记忆: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集[注释:每句前一个大(或小)表示大于(或小于),后一个大(或小)表示较大的数(或较小的数).]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9.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重点是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利用数轴表示出解集,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解不等式组时,一定要通过画数轴,求出不等式的解集,从而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数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2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知识与技能】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过程与方法】先探究出问题中的两个不等关系,再设出未知数,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最后求出问题的答案.【情感态度】锻炼克难奋进的本领,养成勇攀高峰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教学难点】探求不等式关系,列出符合题意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3个小组计划在10天内生产500件产品(每天生产量相同),按原先的生产速度,不能完成任务;如果每个小组每天比原先多生产1件产品,就能提前完成任务,每个小组原先每天生产多少件产品?分析:不能完成任务的意思是:按原先的生产速度,10天的产品数量___500,提前完成任务的意思是:提高生产速度后,10天的产品数量___500.解:设每个小组原先每天生产x件产品.依题意,得不等式组解不等式①得______,解不等式②得______.因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_________.因为x为整数,所以x=___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说明】全班同学先独立作业,10分钟后交流成果,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题的一般解法是怎样的?【归纳结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的一般解法是:1.探求出两个不等关系;2.设出未知数,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根据题意写出问题的答案;5.答题.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某公司计划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20件,其总产值w(万元)满足1150<w<1200,相关数据如下表,为此,公司应怎样设计这两种产品的生产方案.2.小明放学回家后,问爸爸妈妈小牛队和太阳队篮球比赛的结果.爸爸说:“本场比赛太阳队的纳什比小牛队的特里多得了12分.”妈妈说:“特里得分的两倍与纳什得分的差大于10;纳什得分的两倍比特里得分的三倍还多.”爸爸又说:“如果特里得分超过20分,则小牛队赢.”请你帮小明分析一下,究竟是哪个队赢了?本场比赛特里、纳什各得了多少分?3.绵阳市“全国文明村”江油白玉村果农王灿收获枇杷20t,桃子12t.现计划租用甲、乙两种货车共8辆将这批水果全部运往外地销售,已知一辆甲种货车可装枇杷4t和桃子1t,一辆乙种货车可装枇杷和桃子各2t.(1)王灿如何安排甲、乙两种货车可一次性地运到销售地?有几种方案?(2)若甲种货车每辆要付运费300元,乙种货车每辆要付运费240元,则果农王灿应选择哪种方案,使运输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4.某班级为准备元旦联欢会,欲购买价格分别为2元、4元和10元的三种奖品,每种奖品至少购买一件,共买16件,恰好用50元.若2元的奖品购买a件.(1)用含a的式子表示另外两种奖品的件数.(2)请你设计购买方案,并说明理由.【教学说明】题1~2可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可听取他们的讨论过程与结论,对存在问题的小组给予提示,然后要求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在黑板上演示解题过程,让学生们自解自评.题3~4是较复杂的方案决策题,教师应帮学生理清解题思路!【答案】1.解:设计划生产甲产品x件,则生产乙产品(20-x)件,则45x+75(20-x)>1150,45x+75(20-x)<1200. ∴10<x<35/3.∵x为整数,∴x=11.公司应安排生产甲产品11件,乙产品9件.2.解:设本场比赛特里得了x分,则纳什得分为(x+12)分.由题意,得2x-(x+12)>10,2(x+12)>3x. 解得22<x<24.因为x是整数,所以x=23,即小牛队赢了,特里得了23分,纳什得了35分.3.解:设安排甲种货车x辆,则安排乙种货车(8-x)辆,依题意,得4x+2(8-x)≥20,x+2(8-x)≥12,解此不等式组,即2≤x≤4.∵x是正整数,∴x可取值为2,3,4.因此安排甲、乙两种货车有三种方案:(2)方案一所需运费300×2+240×6=2040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课题: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课题: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复习说课稿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有:
1.不等式的定义、性质及解法。
2.不等式的特殊形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等。
3.不等式组的定义、解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基本概念,理解其性质和解法。
2.能够熟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不等式组。
3.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组)模型,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些资源和技术工具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直观的视觉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方便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以下设计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通过提问和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及时给予反馈,调整教学进度。
2.生生互动:
-小组讨论:分配不等式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题策略,促进合作学习。
3.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
1.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定义、性质及解法。
2.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不等式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
1.不等式性质的理解与应用,特别是乘除以负数时符号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提高学பைடு நூலகம்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2.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不等式组的解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待数学问题的积极态度,增强自信心。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下面开始我今天的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 1.单元编排体例及目的第九章的教材编排由章前、正文和章末三部分构成。

章前的引言供学生预习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初步了解本章的知识线索。

章前图是教师引课的材料,这种实际问题情境贯穿于全章始终。

正文中问题的设置是为了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例题是学习方法的探究、解题方法的示范,能起到贯通知识、归纳方法和熟练技能的作用;思考与归纳的设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了素材;阅读与思考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小贴士、云朵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正文内容,起到辅助的作用;练习、习题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起到检测和评价的作用;章末中的数学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可以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小结部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复习题主要是让学生用来复习本章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部分的设置凸显了思维的层次性。

2.内容结构及分析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一共有26章,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

第九章属于数与代数这部分的内容,全章分为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三个小节。

9.1不等式这节教学内容以行程问题引入新课,抽象概括得出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概念。

接着通过类比等式的性质,探索了不等式的性质,并运用它们解不等式。

本节的教学内容考虑到了等式与不等式之间的关联,展示了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数学方法的一般性。

9.2一元一次不等式这节教学内容首先出示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接着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探索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材借助空气质量和购物花费两个生活问题,探索了如何建立不等式这种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同步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同步说课稿
4.评价互评: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如“小明和小华的身高比较”,引发学生对不等关系的思考,从而导入不等式的概念。
2.引发疑问:提出问题“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尝试回答,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启发式教学法: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探究式教学法:依据发现学习理论,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境教学法:依据情境学习理论,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3.实践活动:布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比较两个物品的价格”,让学生运用不等式知识解决,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进行以下自我评价:
1.自我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同伴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同步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内容。这一章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继《一元一次方程》之后的又一核心内容,为后续学习《函数》等章节打下基础。本章主要知识点包括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应用。
(二)学习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集体备课发言稿
教学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本章的教学目标、要求及在本书的地位和作用
从课标看,方程与不等式是同属“数与代数”领域统一标题下的两部分容,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存在许多可以进行类比的容。

在前面已经学习过有关方程(组)容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一定的认识。

本章教学应充分发挥学习心理学中正向迁移的积极作用,借助已有的对方程的认识,进一步学习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有关概念,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能够“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体会不等式(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2.通过观察、对比、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了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目标(使不等式逐步转化为x>a或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体会解法中蕴含的化规思想。

4.了解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会解有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有数轴确定解集。

5.通过课题学习,以体育比赛问题为载体探究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不等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到数轴上。

2.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并能准确地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3.根据题意,分析各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熟练列不等式解应用问题,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4.理解有关不等式组的概念,会解有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三、按课标和教材要求,本单元侧重讲练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知识与技能:本章教学和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进行及时的归纳整理,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留下深刻印象、对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的掌握程度。

2、过程与方法:教学中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1)有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组)这个过程中蕴含的符号化、模型化的思想;
(2)解不等式(组)的过程蕴涵的化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通过观察、试验、类比可以获得数学结论,体验教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2)通过探索增进学生之间的配合,使学生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数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分析教材、教法及教学设想
在实际生活中,同类量之间具有一种不相等的关系.这种不相等的关系是大量存在的,是普遍的,本章将从了解表示不相等关系的不等式的意义开始,研究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及应用。

1、不等式及其解集(4课时)
(1)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可以借助天平演示导入)
①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

现在换了一个小胖子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
②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时距离A地50千米。

要在12:00以前驶过A地,车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若设车速为每小时x千米,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③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少先队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了27票时,爱动脑的敏同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30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只有27个人,买30票,岂不浪费吗?
针对敏的提议对不对呢?是不是真的浪费呢?
合作交流,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这里可添加一组,找出哪些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练习
补充:“≥”和“≤”表示不等式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集
利用创设情景中的第②题提问:
问题1要使汽车在12:00以前驶过A地,你认为车速应该为多少呢?
问题2车速可以是每小时85千米吗?每小时82千米呢?每小时75.1千米呢?每小时74千米呢?
由此导出不等式的解集,并且配合使用教材中128页习题、134页1、2达到应用迁移,巩固提高的目的。

(3)不等式的性质
学生完成课本P129的观察,引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强调不等式基本性质3,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例来验证上述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配套习题:教材134页4、5、7 在这里可设置问题:在不等式-2<6两边都乘以m后,结论将会怎样?(当字母m的取值不明确时,需对m分情况讨论.);比较等式性质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异同.问这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特别是对不等式基本性质3的理解.(4)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
解题时,要求学生要联想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方法,并将原题与x>a或x<a对照着用哪条基本性质能达到题目要求,同时强调推理的根据,尤其要注意不等式基本性质3和基本性质2的区别,解题书写要规,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并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是怎样?它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何异同?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需注意什么?
(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继而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据等式的性质,将方程逐步化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则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a(或x<a)的形式.
注意事项:
●去分母(不等式性质2或3)
注意:①勿漏乘不含分母的项;②分子是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代数式时要加括号;③若两边同时乘以一个负数,需注意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去括号(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
注意:①勿漏乘括号的每一项;②括号前面试“-”号,括号各项要变号.
●移项(不等式性质1)
注意:移项要变号.
●合并(合并法则)
●系数化为1(不等式基本性质2或性质3)
注意:当同乘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配套习题:教材130页例1,133页练习1、2
(4)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当不等号为“>”“<”时用空心圆圈,当不等号为“≤”“≥”时用实心圆圈.
注意: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它们具有方向性,因而不等号两侧不可互相交换,
例如-7<-5,不能写成-5<-7。

配套习题:教材134页6
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3课时)
依据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对照不等式应用题的步骤,
第一步:审题,找不等关系;
第二步:设未知数,用未知数表示有关代数式;
第三步:列不等式;
第四步:解不等式;
第五步:根据实际情况写出答案
本节课所学容的基础上,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
●依照题设条件列不等式时,要注意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将题目所给数量关
系转化相应的不等式
●弄清求某些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合特殊解的区别与联系
●用不等式解应用问题时,必须注意对未知数的限制条件
中考中常见的关于方案设计类的应用题
可由师生共同归纳出以下三种采购方案:
◆什么情况下,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
◆什么情况下,到乙商场购买更优惠?
◆什么情况下,两个商场购买收费相同?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课时)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概念、解法
通过拼图验证课本第143页中的问题,给出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并分析得出,解不等式组就是求它的解集也就是求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配合使用教材144页例1 147页的练习练习、习题
通过练习总结如下问题:
a)你是如何确定方程组的解的?(方程组的解即是指同时满足各个方程的解)
b)方程组的解与不等式组的解有什么异同?(无论是方程组还是不等式组,它们的解
均是指同时满足各个方程或不等式的解的公共部分,但方程组的解一般只有一组,而不等式组的解一般有很多围可选择.)
c) 不等式组的解的四种情形(a>b).
若:①当⎩⎨⎧>>b x a x 时,不等式组解集为x >a;②当⎩
⎨⎧><b x a x 时,不等式组解集为b<x<a;
③当⎩⎨⎧<<b x a x 时,不等式组解集为x <b ; ④当⎩⎨⎧<>b
x a x 时,不等式组无解.
(2)在数轴上表示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注意由不等式组的解确立实际问题的解
4.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2课时)
本节课通过欣赏精彩的体育比赛片断探究体育比赛中的不等关系问题,是对不等式应用的一个重要的深化过程。

对比赛分析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参与个组讨论,及时给与指导。

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学生是否理解题意,并准确挖掘出问题的隐含条件,从而运用不等式描述出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得出正确结论;
(2) 学生是否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并通过交流及时解决探究中遇到的困难;
(3) 学生是否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叙述是否有条理、语言是否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