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干化学检测原理

合集下载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影响因素(二)2024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影响因素(二)2024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影响因素(二)引言概述:尿液干化学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对尿液样本进行干化处理,可以得到各种生化成分的定量结果,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尿液干化学分析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以便读者对该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正文:一、尿液干化学分析的原理1. 挥发性成分的测定:尿液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挥发性,可以通过干化处理将其蒸发并测定其质量变化。

2. 水溶性成分的测定:尿液中的水溶性成分可以通过蒸发尿液并定量测定残留物的质量来进行分析。

3. 气体成分的测定:尿液中的一些气体成分可以通过蒸发尿液并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4. 光学方法测定:尿液样本经干化处理后,可以通过光密度、发光强度等光学方法来测定其中某些特定成分的含量。

5. 电化学方法测定:尿液样本经干化处理后,可以利用电化学方法如电流、电压等测定其中某些成分的含量。

二、尿液干化学分析的影响因素1. 尿液样本的收集与保存:不恰当的样本收集和保存会导致尿液中某些成分的降解或失活,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 干化处理的方法和条件:不同的干化方法和条件会对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干化效果及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3. 分析仪器的性能和精度:分析仪器的性能和精度将直接影响到尿液干化分析的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测方法的选择和标准化: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和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是确保尿液干化分析结果准确的关键。

5. 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疾病情况: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疾病情况会对尿液中的成分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分析结果的解读和判断。

总结:尿液干化化学分析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验方法,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尿液干化化学分析的原理涉及挥发性成分的测定、水溶性成分的测定、气体成分的测定、光学方法测定和电化学方法测定等。

同时,尿液干化化学分析的准确性还会受到尿液样本的收集与保存、干化处理的方法和条件、分析仪器的性能和精度、检测方法的选择和标准化、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疾病情况等影响因素的影响。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的原理下载(二)2024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的原理下载(二)2024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的原理下载(二)引言概述尿11项检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测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

干化学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尿液分析技术,通过干化学方法将尿液样本中的化学成分转化为可视化的颜色反应,从而实现对尿液中各种指标物质的定量测定。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的原理。

1. 原理一:尿液样本的制备- 收集尿液样本,并进行适当的保存和标记- 检查尿液样本的外观,确认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如稀释、离心等,以获得符合分析要求的样品2. 原理二:试剂的选取与制备- 选择适当的试剂,如底物、酶、指示剂等- 准备试剂,保证其纯度和质量达到分析要求- 优化试剂的浓度及比例,以获得最佳的反应效果3. 原理三:化学反应的实施- 将尿液样本与试剂混合,触发化学反应- 监测反应的时间和温度控制,确保反应能够充分进行- 观察反应后产生的颜色反应,并对其进行定量测定4. 原理四:样品测定与定量分析- 使用光度计或色谱仪等仪器,测量反应产生的颜色或吸收度- 建立标准曲线,并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或颜色反应与标准曲线的对应关系,定量测定样品中指标物质的浓度- 结合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测定结果,计算出样品中指标物质的实际含量5. 原理五:数据处理与结果解读- 汇总多个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和解读- 结合临床实际,根据检测结果给出相应的诊断或建议总结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的原理主要包括尿液样本的制备、试剂的选取与制备、化学反应的实施、样品测定与定量分析以及数据处理与结果解读。

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可以获得尿液中各项指标物质的定量结果,并借此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

这种检测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影响因素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影响因素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影响因素尿液是人体内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物之一,其化学成分可以反映人体的代谢状况和健康状况。

尿液干化学分析是通过将尿液样品置于高温和低湿的条件下,使其干燥并形成固体,再进行化学分析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可靠等优点,在临床医学、生化学以及毒理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1.蒸发干燥:尿液样品首先被置于高温下,其中的水分被蒸发去除,从而使尿液干燥。

在高温下,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强,使得水分子逃逸,从而使尿液中的水分蒸发。

2.化学反应: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在干化过程中与加热器壁或其他样品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或固体物质。

例如,尿液中的蛋白质可在高温下与加热器壁反应生成氨气。

3.冷凝:尿液中的气体或固体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后,在低湿的条件下,被冷凝成为可测量的物质。

冷凝是在高温干燥的基础上通过降低温度将气体或固体物质从气态转化为液态。

4.分离和测量:冷凝后的物质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分离和测量来确定尿液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常用的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尿液干化化学分析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尿液的保存、温度、pH值、样品制备等。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1.尿液保存:尿液样品应尽快进行干化分析,长时间的保存容易导致化学成分的降解和挥发,使分析结果不准确。

2.温度:尿液样品在高温下进行干燥,温度的选择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样品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分解或失去活性。

3.pH值:尿液的pH值是影响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pH值偏低或偏高都可能影响尿液中一些化学物质的稳定性和反应性,从而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4.样品制备:尿液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如沉淀与过滤的时间、溶液稀释等因素都会对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含量产生影响。

总之,尿液干化化学分析作为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生化学领域。

在进行尿液干化化学分析时,需要注意尿液的保存、温度、pH值和样品制备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原理(二)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原理(二)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原理(二)引言概述:
尿液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通过对尿液样本中的不同成分进行化学反应,以便确定患者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继续介绍尿液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的原理,并详细解释每个大点的内容。

正文:
1. 葡萄糖测试:
- 使用试剂测定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 通过和葡萄糖结合的酶反应测量试剂颜色的变化
- 结果显示患者的血糖水平是否正常
2. 蛋白质测试:
- 使用酸试剂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 试剂和尿液中的蛋白质结合后会发生颜色变化
- 结果反映了肾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蛋白质丢失状况
3. 比重测试:
- 使用密度计或比重计量测尿液的比重
- 比重反映尿液中的溶质浓度和水的含量
- 结果可以揭示肾功能、水平衡和脱水程度
4. PH值测试:
- 使用酸碱指示剂检测尿液的酸碱程度
- 不同酸碱指示剂根据酸碱条件下的颜色变化来确定PH值
- 结果能够反映代谢和肾脏功能的状态
5. 亚硝酸盐测试:
- 使用试剂测定尿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 试剂会与尿液中的亚硝酸盐发生反应并产生颜色变化
- 结果可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总结:
尿液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原理旨在通过对尿液样本中不同成分的化学反应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通过葡萄糖测试、蛋白质测试、比重测试、PH值测试和亚硝酸盐测试等五个大点的详细解释,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这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对于评估肾功能、血糖水平、感染情况和代谢状况等方面的健康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其临床意义尿液干化学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它通过将尿液样本经过干燥处理后,利用化学试剂对尿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有关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信息。

下面将详细介绍尿液干化学分析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尿液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干化学法和化学试剂发生反应,产生显色反应来定量分析。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以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变化,有助于诊断和监测肾脏疾病。

尿液中的糖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在肾小球滤过后的水平。

利用尿液中糖与具有氧化性的试剂(如铜离子)发生反应,可以检测尿液中的糖含量。

尿液中糖的检测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疗效监测非常重要。

酮体是由于酮酸代谢增加而在体内产生的产物,尿液中的酮体含量可以用化学试剂与酮体发生反应来检测。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脂血症等疾病时,尿液中的酮体含量往往较高。

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产生的代谢产物,尿液中的胆红素含量可以用干化学法进行检测。

尿液中大量的胆红素含量通常意味着肝功能异常或溶血等疾病。

尿液的酸碱度可以通过改变尿液中的酸碱度试剂的颜色来进行判定。

酸碱度的改变可以反映肾脏排酸功能的变化,对于肾小管酸中毒和尿液成分异常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尿液干化学分析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定量分析,可以提供临床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诊断方案和监测疗效的重要依据。

尿液分析可以帮助诊断一系列疾病,如糖尿病、肾功能障碍、肝功能异常等,并且可以预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此外,尿液干化学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且成本较低,因此得以推广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综上所述,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其临床意义非常重要。

它可以提供有关疾病的重要信息,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结果可靠等优点。

因此,尿液干化学分析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影响因素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影响因素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影响因素尿液的干化学分析在各级医院甚至诊所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各品牌的尿分析仪及其配套试纸虽略有差异,项目代码也略有不同,但检测原理基本相同:一、葡萄糖(GLU)[反应原理]:采用酶法测试,用两种酶,分别是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主要反应过程如下:现在几乎所有的试纸都是采用酶法,因为酶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反应时间短等优点。

不同型号的试纸所选用的指示剂有所不同。

[临床意义]:1. 生理性糖尿为一过性糖尿,是暂时性的,排除生理因素后恢复正常。

主要有三种:①饮食性糖尿,即在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糖类,引起血糖浓度过大;②应急性糖尿,在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周期性四肢麻痹等情况下,延脑糖中枢受刺激,使肾上腺激素或胰岛素分泌异常,可出现暂时性的糖尿;③妊娠中后期多可见糖尿。

2. 病理性糖尿也可分为三种:①真性糖尿,既胰岛素的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尿糖检查不仅可以诊断糖尿病,还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决定胰岛素的用量、判断疗效;②肾性糖尿,即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新生儿的近曲小管功能未完善也能出现糖尿;③其他糖尿,如生长激素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过多(甲亢)、肾上腺激素过多(嗜铬细胞瘤)、皮质醇(Cμshing综合症)、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使血糖浓度高过肾糖阈而出现糖尿;另外,肥胖病、高血压也可能出现糖尿。

[注意事项]:1. 因为尿糖分析试纸的后一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当尿液中含有比色素还原能力更强的物质时,可使测试结果偏低甚至出现假阴性。

如尿液中含有维生素C时就能使测试结果偏低甚至假阴性。

2. 抗生素对班氏法糖定性、糖定量测定结果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对干化学法的测试结果无影响。

尿液存放时间过长也能使尿糖被细菌分解使浓度下降,但含有抗生素时几乎不下降。

3. 高浓度的酮体尿可引起假阴性;尿液比重增高,可降低试剂带对尿糖的敏感性;服用大量左旋多巴时,该药物的代谢产物会对测试反应产生抑制作用,使测试结果偏低或出现假阴性;尿液被过氧化物或次氯酸盐等强氧化性物质污染的时候能出现假阳性。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的原理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的原理

干化学测定的原理干化学法尿pH检查的原理是采用酸碱指示剂法,其测试膜块区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pH6.0~7.6)。

两种酸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反映尿pH4.5~9.0的变异范围。

二、干化学法检查尿pH的注意事项(1)检测时尿标本必须新鲜,放置过久细菌分解尿液成分可导致pH改变,大多数细菌如变形‘等,分解尿素产生氨,可使尿液呈碱性;但在少数情况下,细菌也分解尿液成分产生酸性物质,使尿q偏酸。

(2)当肾脏分泌的尿液含有过多的碳酸氢盐和碳酸缓冲对时,如果尿液放置时间过久,尿液中?氧化碳会自然扩散到空气中,使尿pH 增高。

3)在测定过程中,应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将试剂带浸泡尿液标本中,浸尿时间过长,尿pH呈减低4)在使用多项试剂带进行测定时,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试剂带上不能浸量的尿液标本,防止试剂带相互之间的“溢出"(runover)现象,影响尿pH测定。

5)尿液pH主要反映肾脏在维持血浆和细胞外液正常氢离子浓度方面的能力,而干化学法测定只4\半定量的实验结果。

因此在临床观察结果时,不要单从尿pH测定值分析,要结合临床其他资料驻数据,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方法原理:干化学法尿pH检查的原理是采用酸碱指示剂法,其测试膜块区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pH6.0~7.6)。

两种酸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反映尿pH4.5~9.0的变异范围。

临床意义:1、尿pH检测了解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在代谢性酸中毒、痛风、糖尿病、肾结石、Ⅳ型肾小管酸中毒、白血病和坏血病时,常有强酸性尿。

碱中毒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酸中毒(Ⅰ、Ⅱ、Ⅲ型)、泌尿系变形杆菌感染时,可呈碱性尿。

2、观察尿pH变化,指导临床用药,预防肾结石的形成和复发,减轻泌尿系微生物的感染研究证明,某些肾结石的形成与尿pH变化密切相关,如在尿pH 降低时容易形成酸性结石;而在尿PH增加时容易形成碱性结石。

尿干化学分析原理

尿干化学分析原理

尿干化学分析原理尿干化学分析指的是通过化学方法对尿液样本进行分析,检测其中的化学成分、代谢产物以及异常物质。

尿干化学分析是一项简单而且可靠的检测方法,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其原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硝酸还原反应硝酸还原反应是尿液中检测亚硝酸盐的一种方法,通过简单的反应可以将亚硝酸盐转化为氨。

在一定条件下,亚硝酸盐和酸性的尿液会产生反应,生成游离的亚硝酸,再和吡唑啉染色剂产生复合物,使尿液变成红色。

硝酸还原法通过改变尿液的酸碱性,使亚硝酸盐转化为氨,在尿液中达到了极高的灵敏度。

二、尿素酶法尿素酶法是一种测定尿素浓度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酶促反应来测定尿液中尿素的含量。

将尿液与酶催化液混合,酶可将尿液中的尿素水解为氨和二氧化碳。

其产生的氨被吸附在酶素中,酶素的颜色逐渐变深,所以测定尿素含量的多数方法都是在酶素颜色变深时停止反应。

三、琼脂糖电泳分析琼脂糖电泳分析用于检测尿蛋白质和肌酐的含量,基于蛋白、肌酐在电场中迁移速率不同的原理。

尿液样品含有多个不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因为分子量的不同在琼脂糖凝胶中的溶解度也不同,通过电泳技术可以实现分离。

通过分析分离出来的样品中蛋白质条带的形状、强度等特征,可以推断蛋白质的类型以及可能存在的异常状况。

四、尿常规分析尿常规分析是尿液检测的基础方法,一般包括检测尿的颜色、透明度、杂质、酸碱性、比重等物理特性,以及蛋白质、红、白细胞、管型和糖等化学成分。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测器分析尿液,将尿液样品放入专门的薄膜或者试管中,根据它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测定。

总之,尿干化学分析是一种用于分析尿液成分的常用方法,其原理基于化学反应和生物分析学原理,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欧液中的代谢产物及异常物质,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
一、尿液基本理化性质
1.尿液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2.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的分析意义
3.尿液的酸碱性分析与临床意义
4.尿液的比重和渗透压的分析意义
5.尿液PH值及pH的测定方法及其意义
二、尿液成分分析
1.尿液的有形成分分析及其意义
2.尿液的有机物分析及其意义
3.尿液的无机盐分析及其意义
4.尿液的酶分析及其意义
5.尿液中其它成分的分析及其意义
三、尿液离子分析
1.尿液中钠、钾、钙、镁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2.尿液中氯、磷、硫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3.尿液中铁、铜、锌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4.尿液中铝、铅、汞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5.尿液中其它离子的分析及其意义
四、尿液代谢物分析
1.尿液中蛋白质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2.尿液中糖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3.尿液中脂质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4.尿液中核酸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5.尿液中其它代谢物的分析及其意义
五、尿液微量元素分析
1.尿液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2.尿液中铜、锌、镉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3.尿液中镉、铅、砷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4.尿液中锶、钡、铋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5.尿液中其它微量元素的分析及其意义
总结:
尿液干化学分析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尿液成分、离子、代谢物以及微量元素,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判断疾病类型、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因此,尿液干化学分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临床检测手段,对于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尿液干化学分析的SOP7

尿液干化学分析的SOP7

尿液干化学分析一、检验目的:尿液干化学分析,包括尿蛋白(PRO)、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BLD)、亚硝酸盐(NIT)、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酮体(KET)、白细胞(LEU)、尿糖(GLU)、维生素C(VitC)11项,用于解尿液中上述化学成份的变化。

二、原理:1.各项目原理(1)尿蛋白(PRO):蛋白误差法,蛋白质与指示剂的离子(溴甲酚蓝、四溴酚蓝二脂)结合生成复合物,引起指示剂进一步电离,超过尿液的缓冲能力,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

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酸碱度(PH):干化学试带测试模块区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射香草酚蓝(PH60.-7.6),两种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测定尿液酸碱度。

(3)比重(SG):干化学试带上载有预先处理过的甲乙烯酸/马来酐和指示剂溴射香草酚蓝,前者系一高分子电解质,其电离常数的负对数(pKa)与尿中离子成分的浓度按一定比例变化,在低比密尿液中此高分子电解质的COOH--基与尿内电解质离子发生反应,置换出的H+浓度低,PH增高,指示剂溴射香草酚蓝呈深蓝绿色。

随离子浓度增高指示剂颜色从绿色到黄绿色。

(4)隐血(BLD):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烯钴和色素原,后者脱氢氧化而呈色,颜色深浅与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成正比。

(5)亚硝酸盐(NIT):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砷酸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与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结合呈现出桃红色。

(6)胆红素(BIL):在强酸介质中结合胆红素与2,4-二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膜块发生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

(7)尿胆原(URO):尿胆原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生成樱红色缩合物,试带膜块发生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

(8)酮体(KET):亚硝基铁氰化钠与乙酰乙酸的丙酮反应,合膜块发生由黄到紫的颜色变化。

(9)白细胞(LEU):粒细胞中的脂酶作用于吲哚酚酯产生吲哚酚,后者与重氮盐发生反应形成紫色缩合物,膜块发生黄到紫的颜色变化,颜色深浅与白细胞含量成正比。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其临床意义尿液的干化学分析在各级医院甚至诊所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各品牌的尿分析仪及其配套试纸虽略有差异,项目代码也略有不同,但检测原理基本相同:一、葡萄糖(GLU)[反应原理]:采纳酶法测试,用两种酶,分别是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主要反应过程如下:现在几乎所有的试纸都是采用酶法,因为酶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捷度高、反应时间短等长处。

不同型号的试纸所选用的指点剂有所不同。

[临床意义]:生理性糖尿为一过性糖尿,是暂时性的,排除生理因素后恢复正常。

主要有三种:①饮食性糖尿,即在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糖类,引起血糖浓度过大;②应急性糖尿,在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情绪兴奋、剧烈运动周期性四肢麻痹等情况下,延脑糖中枢受刺激,使肾上腺激素或胰岛素分泌异常,可显现暂时性的糖尿;③妊娠中后期多可见糖尿。

病理性糖尿也可分为三种:①真性糖尿,既胰岛素的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尿糖检查不仅可以诊断糖尿病,还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决定胰岛素的用量、判定疗效;②肾性糖尿,即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新生儿的近曲小管功能未完善也能出现糖尿;③其他糖尿,如生长激素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过多(甲亢)、肾上腺激素过多(嗜铬细胞瘤)、皮质醇(Cμshing 综合症)、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使血糖浓度高过肾糖阈而出现糖尿;另外,肥胖病、高血压也可能出现糖尿。

[注重事项]:因为尿糖分析试纸的后一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当尿液中含有比色素还原能力更强的物质时,可使测试结果偏低甚至出现假阴性。

如尿液中含有维生素C时就能使测试结果偏低甚至假阴性。

抗生素对班氏法糖定性、糖定量测定结果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对干化学法的测试结果无影响。

尿液存放时间过长也能使尿糖被细菌分解使浓度下降,但含有抗生素时几乎不下降。

高浓度的酮体尿可引起假阴性;尿液比重增高,可降低试剂带对尿糖的敏感性;服用大量左旋多巴时,该药物的代谢产物会对测试反应产生抑制作用,使测试结果偏低或出现假阴性;尿液被过氧化物或次氯酸盐等强氧化性物质污染的时候能出现假阳性。

实验七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实验七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实验七尿液干化学分析仪Urinary Chemical Analyzer实验原理1.仪器工作原理多联试带模块与尿样中相应成分发生特异性呈色反应,颜色深浅与相应物质浓度成正比。

光源扫描各模块产生的反射光,经球面积分仪的滤光片得到单色光,照射光电二极管转化为电信号。

微处理系统结合参考系统将电信号校正为测定值,以定性或半定量方式打印出结果。

2.试带基本结构如图5-3,碘酸盐层可破坏尿中维生素C等还原性物质,消除干扰;无此层的试带含一个检测维生素C的模块,以便进行有关项目的校正。

3.试带模块反应原理各模块反应的原理、参考范围、常见干扰项目等见表5-10。

表5-10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查项目、原理、参考范围及主要干扰因素检测项目反应原理灵敏度参考范围干扰因素假阳性假阴性酸碱度(pH) 酸碱指示剂法 4.5~9.0 5~7 标本久置后,细菌繁殖或CO2丢失,pH↑试带浸尿时间过长,pH ↓蛋白(PRO) 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对白蛋白敏感(70~100mg/L),对球蛋白、粘蛋白、本周蛋白敏感性差阴性pH>8,奎宁、磺胺嘧啶、聚乙烯吡咯酮等药物,季铵类消毒剂pH<3,高浓度青霉素,高盐,球蛋白、本周蛋白等非电解质蛋白葡萄糖(GLU) 葡萄糖氧化酶法250mg/L 阴性过氧化物、强氧化剂污染高VitC、乙酰乙酸,L-多巴代谢物,高比密低pH尿酮体(KET) 亚硝基铁氰化钠法乙酰乙酸: 50~100mg/L;丙酮:400~700mg/L;与β-羟丁酸不反应阴性苯丙酮、L-多巴代谢物、酮体以β-羟丁酸为主,陈旧尿隐血(BLD) 过氧化物酶法Hb0.3~0.5mg/L;RBC<10/μl阴性肌红蛋白、易热性触酶、氧化剂和菌尿VitC、蛋白尿、糖尿胆红素偶氮法5mg/L 阴性吩噻嗪类药物VitC、亚硝酸盐、图5-3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试剂块组成示意图(BIL) 光照尿胆原(UBG) 偶氮法或Ehrich反应10mg/L 阴性或弱阳性吩噻嗪类药物、胆色素原、胆红素、吲哚亚硝酸盐、光照、重氮药物亚硝酸盐(NIT) 偶氮法0.5~0.6mg/L 阴性陈旧尿、亚硝酸盐或偶氮试剂污染、食物硝酸盐含量丰富pH<5、尿量过多、食物硝酸盐含量过低、尿在膀胱内停留<4h、非含硝酸盐还原酶细菌感染、VitC、亚硝酸盐白细胞(LEU/ WBC) 中性粒细胞酯酶法25/μl 阴性甲醛、氧化剂、胆红素、呋喃类药以淋巴或单核细胞为主、蛋白、庆大霉素比密(SG) 多聚电解质中H+解离量与离子浓度相关1.010~1.030 1.015~1.025电解质性尿蛋白致SG↑碱性尿致SG↓维生素C (VitC) 酸性环境中还原染料50 mg/L 阴性巯基化合物、胱氨酸、内源性酚碱性尿2.光学系统光线照射到试带表面产生反射光,反射光强度与反应颜色成正比。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地原理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地原理

干化学测定的原理干化学法尿pH检查的原理是采用酸碱指示剂法,其测试膜块区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pH6.0~7.6)。

两种酸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反映尿pH4.5~9.0的变异范围。

二、干化学法检查尿pH的注意事项(1)检测时尿标本必须新鲜,放置过久细菌分解尿液成分可导致pH改变,大多数细菌如变形‘等,分解尿素产生氨,可使尿液呈碱性;但在少数情况下,细菌也分解尿液成分产生酸性物质,使尿q偏酸。

(2)当肾脏分泌的尿液含有过多的碳酸氢盐和碳酸缓冲对时,如果尿液放置时间过久,尿液中?氧化碳会自然扩散到空气中,使尿pH增高。

3)在测定过程中,应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将试剂带浸泡尿液标本中,浸尿时间过长,尿pH呈减低4)在使用多项试剂带进行测定时,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试剂带上不能浸量的尿液标本,防止试剂带相互之间的“溢出"(runover)现象,影响尿pH测定。

5)尿液pH主要反映肾脏在维持血浆和细胞外液正常氢离子浓度方面的能力,而干化学法测定只4\半定量的实验结果。

因此在临床观察结果时,不要单从尿pH测定值分析,要结合临床其他资料驻数据,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方法原理:干化学法尿pH检查的原理是采用酸碱指示剂法,其测试膜块区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pH6.0~7.6)。

两种酸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反映尿pH4.5~9.0的变异范围。

临床意义:1、尿pH检测了解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在代谢性酸中毒、痛风、糖尿病、肾结石、Ⅳ型肾小管酸中毒、白血病和坏血病时,常有强酸性尿。

碱中毒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酸中毒(Ⅰ、Ⅱ、Ⅲ型)、泌尿系变形杆菌感染时,可呈碱性尿。

2、观察尿pH变化,指导临床用药,预防肾结石的形成和复发,减轻泌尿系微生物的感染研究证明,某些肾结石的形成与尿pH变化密切相关,如在尿pH 降低时容易形成酸性结石;而在尿PH增加时容易形成碱性结石。

尿液干化学检查

尿液干化学检查

一、尿液酸碱度
原理:采用酸碱指示剂法。尿中pH可使试纸测定区
中的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两种指示剂发生颜色改 变,可表达pH5(黄色)~pH7(绿色)~pH9(蓝色) 的变色范围。 方法学评价:尿标本必须新鲜,时间过长的尿液可滋 生细菌,如变形杆菌等,可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变 碱;含过多碳酸氢盐时并放置时间过久也可导致挥发, 使酸度增高。测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果间隔大, 每级间隔0.5;测定范围小,从pH5~pH9,不适宜精 确测定尿的酸碱度。但因携带方便,无需设备,检查 方便且便于实现自动化,适合于过筛试验。
三、尿蛋白
原理:采用PH 指示剂蛋白质误差的原理。在一定条件下
(3.2时),由于蛋白质离子对带相反电荷指示剂(溴酚蓝)离 子吸引而造成溶液中指示剂进一步电离, 当超越缓冲范围时, 可使指示剂改变颜色。 方法学评价:对清蛋白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球蛋白,不与血红 蛋白,本周蛋白和黏蛋白反应,因此阴性的结果并不能排除 这些蛋白质的存在。对清蛋白测定的敏感性约在0.15~0.30g/L。 混浊尿不影响测定结果和判断,但肉眼血尿、血红蛋白尿、 黄疸尿等显著异常的尿色会影响到对结果的判别。该试验方 法对标本的酸碱性非常敏感。强酸性(pH<3) 强碱性(PH>9), 前者导致假阴性后者导致假阳性。含高浓度青霉素,庆大霉 素、磺胺、含碘造影剂导致假阴性。如服用奎宁和嘧啶等药 物时,尿液可呈强碱性,超出了试剂带本身的缓冲能力,可造成 干化学法假阳性。含非那吡啶、聚乙烯吡咯酮、有机碘造影 剂的尿样、被某些清洁剂和消毒剂污染的尿标本会出现假阳 性。
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
• 主要涉及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当白细 胞或红细胞出现阳性结果,或者亚硝酸出 现阳性时,一般与泌尿系统感染及邻近器 官疾病有关。比如膀胱炎、肾盂肾炎、 尿路结石、前列腺炎、尿道炎、盆腔炎、 创伤等。

尿液干化学仪器检测原理

尿液干化学仪器检测原理

尿液干化学仪器检测原理尿液干化学仪器是一种用于测定尿液中各种成分含量的仪器。

其原理主要基于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通过干化处理和化学反应等方法,将尿液中的目标物转化为易于测定的形式,并利用光谱、电化学等技术手段进行测定。

一般来说,尿液干燥化学仪器的检测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干燥处理:尿液中的大部分成分是水溶性的,因此需要将尿液中不含目标物的成分去除,使得目标物浓缩在一定的范围内,便于后续的检测。

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等。

2.预处理:尿液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蛋白质等干扰物,需要进行预处理,除去干扰物的影响。

预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法、滤过法、离心法等。

通过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目标物的测定灵敏度和准确性。

3.化学反应: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目标物转化为易于测定的形式。

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酶促反应、酶促水解反应、加热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化学反应的选择主要基于目标物的特性和测定的要求。

4.光谱检测:干化后的尿液样品,在进行化学反应后,通常会产生一种可见光或紫外光的吸收或发射。

通过光谱仪器的测定,可以获得吸光度或发射强度的数据,进而得到目标物的浓度或含量。

5.电化学检测:某些目标物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进行测定。

常见的电化学技术包括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发光等。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势的变化,来确定目标物的浓度或含量。

尿液干化化学仪器的检测原理是基于以上的主要原理和技术。

不同的检测原理适用于不同的目标物和测定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测定。

需要提醒的是,尿液干化化学仪器的检测原理非常复杂,还有很多的细节和具体操作步骤需要考虑。

此处仅作为一个简要的概述,不能详尽地涵盖所有相关内容。

对于具体的实验操作和仪器选择,应参考相关的专业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尿干化学检测原理

尿干化学检测原理

尿干化学检测原理
尿干化学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尿液中特定化学成分的方法,其原理基于化学反应和光学原理。

在尿干化学检测中,尿液样本被置于一种特殊的试纸上,试纸上的接触头会与尿液中的化学成分接触。

一旦接触,试纸上的化学成分就会与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从而产生颜色的变化。

颜色的深浅程度可以用来判断尿液中特定化学成分的浓度。

尿干化学检测的优点是快速、简便、廉价,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然而,尿干化学检测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受尿液浓度、温度、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此外,尿干化学检测只能检测出特定化学成分,不能检测出尿液中的病原体或其他有害物质,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诊断。

干化学尿蛋白测定的原理为

干化学尿蛋白测定的原理为

干化学尿蛋白测定的原理为
干化学尿蛋白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尿液分析方法,用于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

它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尿液中的蛋白质与试剂发生特定的反应,产生可见的颜色变化。

这种颜色变化与尿液中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

具体来说,干化学尿蛋白测定常使用的试剂是双磺酸铁铵(又称为霍夫曼试剂)。

当尿液中存在蛋白质时,霍夫曼试剂会与蛋白质中的酮酸基团反应,生成一种紫色的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的颜色强度与尿液中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可以通过比色法或光度计来测量。

需要注意的是,干化学尿蛋白测定只能初步判断尿液中是否存在蛋白质,但不能确定蛋白质的种类和具体浓度。

如果需要进一步确定蛋白质类型或进行定量分析,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方法或技术。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原理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原理

干化学测定的原理干化学法尿pH检查的原理是采用酸碱指示剂法,其测试膜块区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pH6.0~7.6)。

两种酸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反映尿pH4.5~9.0的变异范围。

二、干化学法检查尿pH的注意事项(1)检测时尿标本必须新鲜,放置过久细菌分解尿液成分可导致pH改变,大多数细菌如变形‘等,分解尿素产生氨,可使尿液呈碱性;但在少数情况下,细菌也分解尿液成分产生酸性物质,使尿q偏酸。

(2)当肾脏分泌的尿液含有过多的碳酸氢盐和碳酸缓冲对时,如果尿液放置时间过久,尿液中?氧化碳会自然扩散到空气中,使尿pH 增高。

3)在测定过程中,应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将试剂带浸泡尿液标本中,浸尿时间过长,尿pH呈减低4)在使用多项试剂带进行测定时,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试剂带上不能浸量的尿液标本,防止试剂带相互之间的“溢出"(runover)现象,影响尿pH测定。

5)尿液pH主要反映肾脏在维持血浆和细胞外液正常氢离子浓度方面的能力,而干化学法测定只4\半定量的实验结果。

因此在临床观察结果时,不要单从尿pH测定值分析,要结合临床其他资料驻数据,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方法原理:干化学法尿pH检查的原理是采用酸碱指示剂法,其测试膜块区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pH6.0~7.6)。

两种酸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反映尿pH4.5~9.0的变异范围。

临床意义:1、尿pH检测了解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在代谢性酸中毒、痛风、糖尿病、肾结石、Ⅳ型肾小管酸中毒、白血病和坏血病时,常有强酸性尿。

碱中毒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酸中毒(Ⅰ、Ⅱ、Ⅲ型)、泌尿系变形杆菌感染时,可呈碱性尿。

2、观察尿pH变化,指导临床用药,预防肾结石的形成和复发,减轻泌尿系微生物的感染研究证明,某些肾结石的形成与尿pH变化密切相关,如在尿pH 降低时容易形成酸性结石;而在尿PH增加时容易形成碱性结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干化学检测原理
尿液分析仪检测原理:尿液中相对的化学成分使尿多联试带上各种含特
殊试剂的模块发生颜色变化,颜色深浅与尿液中相应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将多联试带置于尿液分析仪比色进样槽,各模块依次受到仪器光源照射并产生不
I司反射光,仪器接收不同强度的光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再经微处理器由下列公式计算山各测试项目的反射率,然后与标准曲线比较后校正为
测定值,最后以定性或半定量方式自动打印出结果。

用于对尿液进行定性和
半定量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