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员:国防动员新的实践形式
智能化动员——引领新时代国防动员建设提质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对区块链的集体学习指出,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
就新时代国防动员建设而言,上述这些领域无一不是未来智能化动员的重要拓展区域。
当今时代,包括区域链在内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国防动员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国防动员领域引发一场又一场技术革命,从而为国防动员注入越来越多的活力和动力,持续推动传统动员模式嬗变,甚至也不断颠覆人们对于传统动员模式的惯性认知。
可以说,智能化动员呼之欲出。
对此,必须着力深化智能化动员研究,创新既有动员模式,全面推动新时代动员建设提质增效。
一、智能化动员的内涵及其特征智能化是机械化、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也是机械化、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引领。
当时间的指针来到新时代,国防动员已然正由机械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向智能化时代快速迈进。
在信息化动员发展的基础上,各类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改进动员传统模式,不断赋予动员思维、动员. All Rights Reserved.精确化。
智能化动员上联军队作战指挥系统,下联动员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到了各级动员领导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协调机构和基层动员机构等主要节点,与其保障的军兵种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实现动员力量一体化联动。
动员力量,是动员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对象。
动员力量的不断优化调整,源于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的不断演变更迭。
从冷兵器时代的“体能”动员力量,到热兵器时代的“技能型”动员力量,再到机械化时代的“规模型”力量,再演变到信息化时代的“效能型”力量,其动员模式也逐渐从分散型单个动员转到了务的能力,各类动员力量不再分散割裂,而是一体化协调联动,一体化精准运用。
智能化动员,能够依据联合作战动员需求,将动员力量体系各要素科学编组、有序组合,使动员潜力资源的配置实现最优化,确保最大限度地释放动员体系效能。
按照“部署分散、效能聚合”的原则,实现动员信息与所要保障的诸军兵种间的信息实时共享,动员力量与作战力量的融合无需再强调形式上的重组和空间上的集中,形成动员保障能力的倍增效应。
《军事理论》思考题答案
《军事理论》思考题答案1.什么是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安全和领⼟完整所进⾏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的活动。
”2.国防分为哪⼏种类型?每个类型最典型的国家或集团是什么?⼀个国家的国防分为四种类型:扩张型、联盟型、中⽴型、⾃卫型扩张型国防:美国联盟型国防:美⽇韩⼀体系中⽴型国防:瑞⼠⾃卫型国防:中国3.我国国防历史的启⽰是什么?(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的关键4.根据国防法规定,公民有哪些⽅⾯的国防权利和国防义务?公民的权利是指宪法、法律赋予公民在国防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国家从法律和物质上保障公民享有这种权利。
具体权利有:①对国防提出建议的权利②制⽌、检举危害国防⾏为的权利③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补偿的权利公民的义务是指由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在国防活动中必须履⾏的责任,由国家强制⼒保证其落实。
具体义务有:①兵役义务②接受国防教育义务③保护国防设施义务④保守国家秘密义务⑤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5.我国武装⼒量体制是怎样构成的?我国武装⼒量体制够成,属于多种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由⼈民解放军、中国⼈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这种“三结合”的武装⼒量体制符合我国的国情、军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新形势下为完成国防使命的必然要求。
6.国防动员的主要形式有哪些?⑴武装⼒量动员(现役部队动员、后备兵员动员、民兵动员)⑵国民经济动员⑶⼈民防空动员⑷交通战备动员⑸国防教育7.(补)我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
⑴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防的领导⑵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针⑶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⑷实现国防现代化⑸独⽴⾃主、⾃⼒更⽣地建设和巩固国防⑹实⾏军民结合,全民⾃卫⑺⾛有中国特⾊的精兵之路⑻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1.什么是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指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
1.4国防动员
第4章国防动员目的要求:了解国防动员的基本涵义,认识国防动员在战争实践中的地位作用,掌握国防动员的基本内容,熟悉国防动员的实施程序,自觉践行法律赋予的国防义务,为国防的巩固和祖国的昌盛做出应有贡献。
主要内容:一、国防动员概述二、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三、国防动员的战争实践四、我国应对非战争灾害的动员教学重点: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教学时间:4课时一、国防动员概述(一)国防动员的基本内涵动员一词,就其字面含义而言,可作如下解释:“动”即发动、控制、支配与运用;“员”即人力、物力以及一切能量代表之单元,所以动员的含义,就是为达成某种目的,将一切能量单元,有计划的组织运用,使其发挥最大能力。
由此引伸,我们可以对国防动员进行如下界定。
即:国防动员,是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正常状态转入非常状态,统一调度各种资源满足战争或应付其他危机需要的一系列活动。
理解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几点:其一,国防动员的行为主体是国家。
国防是国家大局所系,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国家的重要职能。
国防行为,是国家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维护自身的安全利益而行使主权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的统称,既包括国防力量的建设,也包括国防决策和国防手段的运用。
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而采取的行为方式称为国防手段,主要包括经济、军事、政治、外交、文化等手段。
其中,战争是国防行为的最高形式和手段,服务于战争和其他危机需要的国防动员,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措施,是国家防卫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为与意志的集中体现。
因此,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履行国家职能的各级政府是国防动员活动的行为主体。
另外,由于国防动员涉及社会和经济的各个领域,需要解决的矛盾很多,如国家与地方之间、国家与集体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行业或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等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往往需要调整。
要做到一切为了国家安全利益,没有国家的强力干预,没有统一的国家意志,就不能使全体公民步调一致地行动。
其二,国防动员的对象是国防潜力资源。
军事理论
国防教育课复习题(附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防:是指国家为捍卫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简单说,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
2、社会国防:社会国防又叫现代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
社会国防的基本含义可概括为:它是一项社会性防务活动,是全体国民为保卫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与颠覆,维护国家利益,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3、国防动员: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
亦称战争动员。
4、国防教育:它是从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领空、领海、领水)的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出发,以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慧和体质等施加影响的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
5、国防精神:是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支持国防的巩固与强大,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民族意识和心理素质。
民族尚武精神:是指人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关心国防,崇尚武事,热爱武装,尊重、拥护和支持军队,学习军事知识,努力掌握一至几门军事技术,为随时投入保卫祖国的战斗作好准备的意识品质。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就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韧不拔,顽强不屈,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
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勇于向艰难困苦作斗争的思想行为,是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精神:是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觉悟的集中反映,是为自己祖国的独立、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感和不惜牺牲一切的忘我精神。
6、国防意识(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对待国家防务所形成的意识和潜意识。
新形势下我国国防动员的建设和发展(上)
新形势下我国国防动员的建设和发展(上)毕智勇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各位学员,非常荣幸向大家汇报我国国防动员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情况。
主要汇报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关于国防动员的概念;第二是我国国防动员发展的历史回顾;第三是国防动员建设和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形势;第四个方面是国防动员建设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领域;第是谈几点思考。
一、国防动员的概念国防动员是一个国家为了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战争动员,即国家由平时状态转为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等资源,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
国防动员从我国发展的过程来看,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是沿用“战争动员”的概念。
当时开始在国家发改委研究战争动员法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因为考虑到80年代末我国改革开放的时候正处于一种和平的环境,“战争动员”比较刺耳,所以后来就把“战争动员”改为“国防动员”的概念。
(一)国防动员的分类按照规模来讲,国防动员我们国家叫做局部动员和总动员,这在《国防动员法》里边已经十分明确。
在国外来讲,各个方面略有不同。
例如,美国的动员体制划分比较细,分了六个等级,前期有一些局部动员,是通过征召预备役的人数、规模来确定等级,下面有局部动员、全面动员,还有总动员。
我国只分了局部动员和全面动员两个方面按阶段划分来讲,有两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国防动员分为准备、实施和复员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划分覆盖了整个过程。
也就是说,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平时是准备阶段,一旦战时或者临战的时候,实施就是动员的一个过程,最终战争结束以后,还有一个复员的问题。
还有另外一种观点,是把动员和复员并列来看,由平时转为战时叫动员,由战时恢复到平时叫复员,这也是一种划分方式。
在这种划分方式里面,动员又划分为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
从我们国家的《国防动员法》来讲,实际上是采用后一种两个阶段的概念,也就是说动员和复员是并列的,在《国防动员法》里规范的一些程序和要求来讲,都是讲的是动员,也就是说平时的准备和实施。
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相关概念的演变过程及基本内涵
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相关概念的演变过程及基本内涵作者:马会君来源:《中国军转民》 2021年第8期马会君摘要:对动员、战争动员、国防动员和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四个概念的诞生、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解析,认为动员是战争发展的必然的产物,概念的演进凝结着人类对动员实践的规律性认识。
国防动员与战争动员在主体、客体、适用范围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在国家政权统一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战争动员是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是国防动员在新时代的最新形式,是指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打破军地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畅通双方资源有序流动,聚合双方力量统一使用,拓展动员模式创新发展,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以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战争动员;国防动员;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从动员到战争动员,再到国防动员和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四个概念的拓展和延伸是人类动员实践活动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在动员领域的生动体现。
当前学者们对动员、战争动员、国防动员和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均有不同的界定和论述,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将四个概念贯通起来研究的还比较少,本文挖掘四个概念的诞生、发展和演变过程,探究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尝试对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的概念进行界定,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一、动员动员一词被考证是西方的舶来词。
关于动员概念的源头,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以我国著名学者蒋方正为代表,认为“德国是军队动员之祖”[1],其在《新兵制与新兵法》一书中简要记录了动员的发源:“动员二字的根源是从德国来的,原名mobilmachung,有两种意义:可以译为‘做具’,又可以译为‘作动’,意译起来就是‘装备起来’‘做到能动’”[1]。
第二种观点认为“动员”一词来源于法国。
以《中国战争动员百科全书》为例,书中指出“‘动员’一词最早见于18世纪末的法国革命”[2],即1793 年8月23 日法国国民公会颁布的《全国总动员法令》,文中规定:“从现在起到一切敌人被逐出共和国领土时止,全法国人民始终处于征发状态,以便为军事服务。
第九章 国防动员的实施
第九章国防动员的实施国防动员的实施,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受到侵略,国家安全遭到威胁或遇到其他紧急状况下,由国家依法运用国家的权力将国防动员潜力转化为动员实力的行动,是国防动员由准备付诸实行,由动员计划变成动员行动的进程。
它是国防动员的实质性和决定性阶段。
国防动员准备是动员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动员实施则是动员准备的目的和归宿。
第一节国防动员实施的特点与时机选择一、国防动员实施的特点国防动员实施是直接为战争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比,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计划性、强制性和紧迫性等特点。
(一)国防动员实施的社会性国防动员实施是关系国家安危和战争胜负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一个牵涉面广、内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是军队工作,又是地方工作,既是军事问题,也涉与经济问题,既涉与国家的利益,也涉与全部社会集团和个人的利益,它要求全社会都要广泛参与,是全部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共同承担的义务,是全社会性的行为。
国防动员的实施,国家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直接影响到全部的社会生产、生活。
国防动员的实施,不仅是国家集聚战争力量、谋求打赢战争的需要,也是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适应战争环境、减少战争伤害的需要。
而且,进行战争仅靠军队的力量是不够的,它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援,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例如,兵员的补充、物资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军工生产通信保障等大量的工作都要地方来完成。
因此,实施国防动员实施必须要认识到其社会性的特点。
(二)国防动员实施的计划性国防动员实施的计划性,是指国家在国防动员实施的过程中,对人力、物力、财力的调配和使用,依照预先拟定的计划和方案有步骤、按比例地进行。
国防动员实施依照预先拟定的计划和方案有步骤、按比例地进行,目的是保证动员的科学性、和条理性,避免动员实施的盲目性。
国防动员实施主要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战争的需要,科学合理地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调配使用是保证战争顺利进行的关键。
战争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消耗过程。
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近年来,国防动员深受全国人民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是国家安全稳定、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防动员是指在不同实践形式中开展的全民性、大众性、定点性的国防宣传教育活动,旨在加强全国的国防意识,把国家军事安全政策、国防思想、国家防御力量以及国防工作的军事常识和实践知识深入植根于人民中,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树立国防文化,提高民族防卫意识,以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国防动员开展的内容主要有:首先,开展政策宣传,让全体人民深入学习熟悉党和国家的国防政策,理解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安全局势,坚定对祖国统一、对和平发展的决心;其次,开展军事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国家军事和国防常识,加深对国防力量的认识,以及备战备荒的技能;第三,开展生活安全教育,让人民群众掌握突发事故的应急技能,维护好自身的安全,从而规避危险;第四,开展国防文化建设,良好的国防文化可以丰富民族防卫理论,普及国防知识,树立民族荣誉感,促进民族团结;最后,加强各级政府、企业、机关、学校组织与抗击灾害和应急事件处理经验的交流,让民众有能力抗击灾害和应对各种应急事件。
国防动员对于增强民族防卫意识、提高国防观念、促进社会安全和国家统一的意义重大,其作用是有效地宣传、施行、贯彻国家的国防政策,把国家的国防政策和思想落到实处,树立国防意识,加强国防文明教育和体育锻炼,提高民众抗击灾害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一方面,国防动员可以在社会上普及国防知识,为提高社会大众的军事素质和国防能力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国防动员能够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传递正能量,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总而言之,国防动员是一种全民性的、大众性的、定点性的国防宣传教育活动,它既有强化国家军事安全政策、国防思想、国家防御力量等内容的宣传作用,又有提高民族防卫意识、增强国防文化教育的功能,为国家安全稳定、发展壮大做出积极贡献。
国防动员建设的形式和方法
国防动员建设的形式和方法动员参谋任务繁重、关系重大的国防动员建设,不仅有赖于正确的原则和方向性的要求,还有赖于科学的形式和方法。
而科学的形式和方法,不一定是世界最先进的形式和方法,却一定是既具有世界最先进因素又适合本国国情的形式和方法。
对于21世纪初中国的国防动员建设而言,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形式和方法,应当是他将国防动员建设推向深入的关键所在。
一、对国防动员建设实施有力的战略指导国防动员建设是一项带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国防建设战略举措。
因此,搞好国防动员建设的基本方法,就是加强对国防动员建设的战略指导问题,以此汇集各方面的力量,统一各方面的思想和行动,有目标、分阶段的开展军民融合式国防建设,使之能够与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
对国防动员建设实施有力的战略指导,关键在于适时提出国防动员建设的指导方略。
历史和现实的情况均表明,一国的发展和振兴需要英明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也需要可供遵行的指导方略。
原因在于: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解决的是基本方向和思想主旨问题;指导方略解决的是战略任务、战略步骤和战略举措问题。
没有英明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难以产生强国、强军的指导方略及其实践效应;没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方略,再好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必然无法实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国防动员建设都曾是党和国家反复强调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
但是,这些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虽然在某些领域和某些建设中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却没有在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上,收到总体性、阶段性的战略效应。
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适时地为实现这些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确定可供各方面遵行的指导方略。
因此,在使国防动员建设得到切实的加强,首先就要尽快研究确立国防动员建设的指导方略。
主要包括:一是研究确立国防动员建设的战略任务,二是研究明确国防动员建设的步骤及阶段性发展目标;三是研究确定国防动员建设的总体战略举措。
关于国防动员建设的战略任务,似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为21世纪前期中国的安全与发展提供支撑性的国防动员能力;第二,有效缓解技术密集型军队日益增长的经费需求与军费投入有限的矛盾,加快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三步走”的总体战略构想;第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效实现国防能力的生成,全面提升军力+民力的综合国防能力。
国防动员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国防动员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一、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国防教育是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公民国防观念的重要途径。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国防建设的号召,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以“国防动员”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旨在普及国防知识,强化国防动员理念,提高全体公民对于国防建设的认识与参与度。
二、活动主题主题:践行初心使命,共筑国防长城——国防动员主题教育活动三、活动目标1. 提升公民对国防动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自身在国防建设中的角色和责任。
2.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增强公民的国防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
3. 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良好氛围,凝聚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强大力量。
四、活动内容与形式1. 国防知识讲座:邀请军事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解读国防动员政策法规、战略部署等内容。
2. 现场观摩体验:组织参观国防教育基地,亲身体验国防科技设备,直观感受国防动员的力量。
3. 主题征文比赛:围绕“我与国防动员”的主题,征集并评选优秀文章,展示公民对国防动员的理解和感悟。
4. 公益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公益广告、宣传片等传播方式,扩大国防动员的公众知晓度。
五、活动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活动方案,明确任务分工,确保各项准备工作有序进行。
2. 广泛宣传发动,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
3. 组织实施各类主题活动,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及安全保障工作。
4. 活动结束后,总结经验成果,巩固深化国防动员宣传教育成效。
六、结语本次国防动员主题教育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国防教育实践,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为我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注:以上内容仅为框架性方案,具体实施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国防动员的实践运用
国防动员的实践运用一、国防动员的概念和意义国防动员是指在国家面临战争威胁时,通过政府组织和领导,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军事准备和战争斗争的一种行动。
国防动员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使命。
它不仅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保障人民生存权利和发展权益的需要。
二、国防动员体制建设1. 国防动员机构设置国防部、中央军委、各级政府、地方军区、武装力量等都是国防动员机构设置的主要部门。
其中,中央军委负责统一领导全国性战时动员工作;各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战时动员工作;地方军区负责组织本地区武装力量战时准备工作;武装力量负责完成各项任务。
2. 国防教育在加强国防教育方面,应该注重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层次进行教育。
通过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军事教育、安全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增强全民族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
3. 国防科技在推进国防科技方面,应该加强军民融合,促进军事科技和民用科技的共同发展。
同时,加强对关键领域和重点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国防科技水平。
三、国防动员实践运用1. 应急管理在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国家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应急管理。
此时,国防动员体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调动武装力量、组织志愿者等方式,有效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维护海外利益中国在海外拥有大量利益。
如果这些利益受到威胁或侵害,国家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此时,可以通过组织武装力量、派遣特种部队等方式来维护海外利益。
3. 维护领土完整中国拥有广袤的领土和边境线。
如果这些领土或边境线受到威胁或侵害,国家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此时,可以通过组织武装力量、加强边防建设等方式来维护领土完整。
四、国防动员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缺乏全民参与意识目前,国防动员工作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政府为主导”和“军队为主体”的现象。
因此,需要加强全民参与意识的培养,让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在国防动员中的重要作用。
2. 信息化建设不足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防动员工作也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
战时应激心理训练例子
战时应激心理训练例子
战时应激心理训练是为了帮助士兵们在高压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应对战争应激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战时应激心理训练的例子:
1. 军事演习:进行实际的战场模拟演习,让士兵们亲身体验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压力。
这有助于他们适应战争环境,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2. 心理模拟训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等方式,模拟各种战斗场景和战争应激情境,让士兵们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心理训练。
这有助于他们培养战争应激的应对策略和技巧。
3. 暴露疗法:通过逐渐暴露士兵们于战争相关的刺激物,如枪声、爆炸声等,让他们逐渐适应和克服对这些刺激物的恐惧和焦虑。
这有助于提高士兵们在战场上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对能力。
4. 情绪管理训练:通过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等方式,帮助士兵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焦虑和压力。
这对于在战场上保持冷静和集中很重要。
5. 团队合作训练:组织士兵们进行团队合作训练,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依赖,培养士兵们之间的互助精神。
这有助于他们在战场上共同战斗,互相支持和鼓励。
这些训练方法有助于提升士兵们在战争环境中的心理韧性和战斗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战争应激。
【中心组研讨发言】构建打仗型国防动员新格局
构建打仗型国防动员新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国防动员作为支撑打赢的强大后盾,始终为战而存、为战而备。
建设打仗型国防动员,既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能力需求,也是新时代国防动员建设发展的关键。
认清建设打仗型国防动员时代意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略风险的联动性、突发性、多变性增强,国防动员必须围绕使命任务向“战”聚焦、转型创新,强化高效、精敏、持续转化能力,为制敌胜敌提供过硬的动员支撑。
打赢新型混合战争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混合战争正从理论创造走向实践突破,开始成为改变地缘战略格局甚至撬动世界大变局的有力杠杆。
在国际形势更趋复杂的背景下,未来战争中敌我较量不仅覆盖军事、政治、经济、科技等传统领域,而且将进一步向认知域、社会域等渗透拓展。
各种对抗交织混合、传导互动,国家总体安全更需综合运筹、体系布局。
国防动员作为联接军地的桥梁纽带,在挖掘调动社会各领域人才、技术、产业资源为战服务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打赢具有多域联动、跨域协同特征的未来战争,迫切需要构建全谱系、全维度的打仗型国防动员。
抢占博弈制权的有效支撑。
未来战争中,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群,是形成感知优势、决策优势、指控优势、行动优势的先决条件。
特别是在太空、网络等新型作战域的博弈对抗中,拥有高新技术优势的一方可以随时给对手造成“降维压制”,甚至“颠覆性打击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实力的整体跃升,国防动员已成为充分发掘、有效聚合和转化国家科技潜力的重要手段。
以新需求为牵弓I、新技术为重点、新能力为核心的打仗型国防动员,可以将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先进战斗力,进而释放出巨大潜能,支撑起未来战场博弈制高点的争夺。
发挥人民战争威力的重要途径。
人民战争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当今世界,军事变革不断深化,战争形态加速演变,人民战争的表现形式、运用范畴、涵盖领域也随之不断发展。
开设国防教育栏目方案
开设国防教育栏目方案背景介绍国防教育是人民军队建军以来一直坚持的工作之一,它旨在通过教育和宣传,加深民众对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认识,提高人民军队建设的整体素质。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国防教育更加需要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构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综合能力。
为了确保国防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我们现在提出了开设国防教育栏目的方案。
栏目介绍栏目名称我们建议栏目名称为“国防之声”。
栏目内容1.国防教育知识:针对国防教育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解读和普及,包括国家安全观、国家防卫战略、国防动员、军事科技、军队文化等方面内容。
2.战争历史:通过介绍国家近期历史上的战争事件,让大众更深入地了解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避免性,构建正确的国防观念。
3.军民融合:介绍军民融合理念和相关实践情况,加深大众对军民融合发展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军民融合深入发展。
4.心理健康:由国防心理专家撰写的文章,探索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为读者提供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和建议。
5.军事文化:以军事题材为主题,介绍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军事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国家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栏目频次栏目将每周至少更新一次,内容涵盖上述五个方面。
栏目文章以文字为主,也可以配合音频或视频素材。
栏目宣传我们将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发布栏目的宣传推广信息,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通过朋友圈、转发等方式达到更广泛的宣传效果。
并且会在有中小学校区的社区、村委、街道、工作单位等地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到“国防之声”,了解到新时代的国防教育。
栏目维护栏目将由国防教育专家、军事专家、心理健康专家、媒体记者等多种人才组成,由国防教育数据库维护,每篇文章可由一名专家进行撰写和审核,保证文章质量的同时,减少认识上的失误。
结语本方案着眼于加强新时代国防教育的推进,以栏目的形式满足公众对于国防教育的需求,旨在构建全民国防观念和促进祖国和平建设。
我们期待这个栏目能够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发挥应有的作用。
构建和完善国防动员训练的新模式
《国防》2006年第7期国防动员训练,是指国防动员机构、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等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所进行的军事理论教育和作战技能教练活动。
加强国防动员训练,切实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应急任务的能力,使战争潜力有效地转化为战争实力,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动员建设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完善国防动员训练的新模式,推动国防动员建设深入发展。
一、紧贴形势与任务需要,确立“训用一致”的训练内容体系国防动员训练,必须按照“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总体要求,针对国防动员力量可能担负的应急救援、城市防空、维稳保交、支前保障、反恐“处突”等平战任务,坚持“训用一致”的指导原则,区分不同层次和对象,科学确定训练内容,使各个层次、各种力量的训练内容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内容体系。
指挥机构要突出应急指挥训练。
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及其各专业办公室,是本地区实施国防动员的指挥机构,是统一调动本地区人力、物力、财力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并实施持续动员的领导组织。
因此,其训练必须突出动员潜力研究、动员计划修订、平战体制转换、国防动员实施四个最基本、最重要课题的研练。
通过研练,以进一步明确并掌握组织实施国防动员的任务、要求和程序、方法,提高实施本地区国防动员应急组织指挥的能力。
预备役部队要突出应急行动训练。
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动员力量的主体,根据其所担负的非战争行动和直接参战等任务,要突出应急机动作战、重点城市防空作战、消除空袭后果等内容的训练,打牢遂行任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战术基础。
在此基础上,要加强预备役部队兵种之间、部队和分队之间、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之间的协同作战训练,提高遂行应急作战任务中的协调配合能力。
民兵及其他专业力量要侧重应急支前保障训练。
民兵及其他专业力量,战时除少数直接参加作战行动外,绝大多数力量将遂行支前保障任务。
因此,应着眼提高其应急保障能力,坚持“任务牵引、专业定向”的原则,科学设置训练内容。
军事理论课教案国防动员
军事理论课教案:国防动员课题:国防动员教学目的:理解国防动员的基本涵义,了解国防动员的功能、内容、意义及在战争中的运用,掌握国防动员领导机构的基本设置、职能作用及相互关系,熟悉国防动员准备与实施的内容、程序、方法与要求,预见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的发展趋势,强化国防观念,增强建设现代化国防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一、国防动员概述二、国防动员领导体制三、国防动员领域四、现代国防动员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重点、难点:重点是国防动员领域,难点是国防领导体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课件配合。
第四节国防动员国防动员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对战争的胜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世界各国无不把国防动员作为国家战略、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动员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随着战争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也必然随着战争的消亡而消亡。
一、国防动员概述(一)国防动员的概念1、定义:国防动员也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2、主体:国防动员的主体是国家,是国家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国防动员的实质是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
3、对象:国防动员的对象是战争潜力资源,包括统一调动人力、财力、物力。
4、类型:国防动员的类型按规模可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按动员方式可以分为公开动员和秘密动员;按动员时间可分为初期动员和持续动员。
(二)国防动员的产生与发展国防动员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成熟于资本主义社会。
原始社会人们食物平均分配,人人平等,没有战争。
随着劳动工具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开始出现剩余产品,这些产品被氏族首领占有,开始出现私有制,普通的氏族成员逐渐沦为部落首领的奴隶,原始社会解体,进入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国家不设常备军,所谓的军队,一般是由脱离生产的上层贵族成员组成的人数有限的王室卫队,一旦战争爆发,往往根据作战需要征集一定数量的本族成员,组成军队投入战斗,战后被征集的成员解散回家。
第三章国防动员的主要类型[技巧]
第三章国防动员的主要类型国防动员是主权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以依法动用国家强制力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所进行的活动,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行为,也是国防行为。
其核心目标是为了防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需要。
它不仅包括适应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而进行的战争动员问题,包括应对国家重大紧急情况问题,同时,还包括从国家角度考察检验促进国家战争潜力的积蓄、开发和转化的问题。
在实施具体的国防动员活动中,由于动员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动员的时间和发展势态要求的不同,其规模、范围、目标、样式和性质就会各有不同,使动员形成各种各样的特征。
把国防动员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掌握动员内在本质及其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国防动员实践活动,适应可能发生的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紧急情况和未来反侵略战争需要。
根据国防动员本身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可以把国防动员分为应急动员和应战动员两大类。
应急动员,也称非战争行动动员,是平时国家应对对国家造成重要危险和对国计民生造成重大危害的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紧急情况由国家紧急动用国家动员战略资源和国防力量所进行的活动。
例如,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重大政治动乱和暴乱、重大社会骚乱等。
应战动员,也称战争行动动员,在是国家遭受侵略战争威胁或合法进行自卫反击作战和收复领土、领海战争,为了应对战争而采取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由于国防动员建设的核心目标是适应未来自卫型战争的需要。
因此,对国防动员的分类问题,主要是从应战动员的角度来考察的。
从动员实施的规模和范围来讲,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从动员实施的方式和策略来讲,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对内动员和对外动员;从应战动员实施的时序来讲,可分为紧急动员和持续动员;从动员的目的来讲,可分为实战动员和威慑动员;从战争的指导性质来讲,可分为防御性动员与进攻性动员。
第一节局部动员和总动员由于国防动员的根本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反未来侵略战争的要求,所以,国防动员所凝聚和形成的力量,必须完整地及时地转化为战争力量。
心理动员:国防动员新的实践形式
心理动员:国防动员新的实践形式第一篇:心理动员:国防动员新的实践形式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心理动员:国防动员新的实践形式考号:姓名:【内容摘要】:心理战是以各种形态的信息媒介为武器,对敌人从思维、情感、理智到观念、立场、态度等全部心理要素进行攻击,造成敌方意志和士气崩溃,指挥决策紊乱,作战信心动摇,战斗力受损的作战样式.心理战在二战后的高科技局部战争中,已成为特殊的作战样式.进入本世纪七、八十年代,谋求和平、发展经济成了各国的首要任务,和平与发展成了时代主题,世界大战短期是打不起来的.但是由于美国推行世界霸权主义,由于民族、宗教、领土和能源等原因,近几年局部战争不断.在近几年发生的局部战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大量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到部队的作战中,为心理战实施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了现代的技术.各国为了在战争中避免或减少高科技战争造成的巨大杀伤和物力的消耗,“攻心为上”的心理战便成为现代高科技战争条件下特殊的作战样式.【关键字】:心理战术、高科技战争一、心理动员为心理战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在我国,心理战自古就有《孙子兵法》就主张“攻心为上,攻城次之”。
《尉缭子》曰:“夫将之所以战者,民也;民之所以战者,气也。
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心理战的实质是以各种形态的信息、媒体为武器,通过各种媒体、信息的交流去影响人、诱导人,从而达到预期的战争目的;而心理动员则是为心理战服务的一种力量的谋划和组织。
各种各样的心理战,都离不开周密的心理动员。
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手段,运用了各种可以运用的机器,美国更是组织了庞大的心理战队伍,甚至重金聘请了好莱坞顶级设计师帮助策划。
同时美军还在部队中配备了随军牧师、精神医生,及时对官兵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反应进行调节。
美军组织671名记者“随军采访”,进行各种有利的战地报道,更是说明了动员现代新闻传媒进行心理战是信息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望未来战争,心理动员研究应摆在重要位置,从而提高心理战的“打赢”能力。
国防动员 工作总结
国防动员工作总结
国防动员工作总结。
国防动员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工作,它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的大局。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国防动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国家安全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我们在国防动员工作中加强了组织和领导。
我们建立了一支高效的国防动员工作团队,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确保国防动员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我们加强了国防动员工作的宣传和教育。
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国防动员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全民的国防观念和责任意识,提高了国防动员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再次,我们加强了国防动员工作的实践和演练。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国防动员演练活动,检验了各项国防动员准备工作的成果,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了整改和改进。
最后,我们加强了国防动员工作的法规和制度建设。
我们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国防动员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国防动员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制度保障。
总的来说,过去一年中,我们国防动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国家安全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国防动员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国防动员工作,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于国防动员综合演练学习材料
关于国防动员综合演练学习材料关于国防动员综合演练学习材料国防动员综合演练是一项实践性、检验性很强的活动,对于增强国防动员综合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运用价值。
新形势下,为有效履行历史使命,各级在组织筹划国防动员演练时,需进一步革新方式方法乃至内容设置,提高演练效益,使之更加贴近实战。
随着非接触、非对称、非线式等新型作战样式在信息化战场的全程运用,战场布局态势大为改变,前后方界限日趋模糊,动员保障各种作战样式、作战行动的作战需求,更具不确定性、突变性、实时性和广泛性。
这就要求国防动员综合演练应紧密结合现代战争特点,在课目内容设置上充分体现整体性、关联性和实用性。
这种设置可通过整体设想信息化战场的各种情况、突变因素及各种作战行动间的连锁反应,在相同作战背景、相同地域、相同时间和空间内将防空袭作战、反袭扰作战、信息作战、防卫作战等多种作战行动,或者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运输、科技信息等各领域的动员保障课目有机融合、整体筹划,确保能同时同地对不同课目、多种行动实施联合动员指挥,锻炼提高参演人员的全面协调、综合判断和临机处置能力,增强整体动员效能。
目前,我国国防动员演练在组织指挥上基本实现了动员指令、作业文书等基础业务,由过去手写、人送、电话讲的传统方式变为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动员指挥的效率。
但对信息网络的利用总体上还处在低层次的基础运用水平,要探索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性、融合性、实时性和破坏性等强大功能。
通过对动员指挥与控制系统、动员过程可视化系统、动员物资快速配送系统的研究开发,搞好动员系统与地方资源管理系统及军队信息化指挥系统间的部分融合和集成,构建国防动员综合演练信息化平台,走开实兵实装现地演练与网上模拟对抗演练相结合的新路子,真正实现动员决策指挥智能化、动员过程可视化、动员实施精确化,提高国防动员综合演练的整体效果。
随着多种作战力量、作战手段和作战样式的应用,信息化战场正由传统的三维向陆、海、空、天、电磁、认知等多维领域拓展,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使预先计划始终滞后于战场态势,与作战行动形成明显的“时间差”,从而对传统预先计划的动员保障方式提出了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心理动员:国防动员新的实践形式考号:姓名:【内容摘要】:心理战是以各种形态的信息媒介为武器,对敌人从思维、情感、理智到观念、立场、态度等全部心理要素进行攻击,造成敌方意志和士气崩溃,指挥决策紊乱,作战信心动摇,战斗力受损的作战样式. 心理战在二战后的高科技局部战争中,已成为特殊的作战样式.进入本世纪七、八十年代,谋求和平、发展经济成了各国的首要任务,和平与发展成了时代主题,世界大战短期是打不起来的.但是由于美国推行世界霸权主义,由于民族、宗教、领土和能源等原因,近几年局部战争不断.在近几年发生的局部战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大量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到部队的作战中,为心理战实施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了现代的技术.各国为了在战争中避免或减少高科技战争造成的巨大杀伤和物力的消耗,“攻心为上”的心理战便成为现代高科技战争条件下特殊的作战样式.【关键字】:心理战术、高科技战争一、心理动员为心理战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在我国,心理战自古就有《孙子兵法》就主张“攻心为上,攻城次之”。
《尉缭子》曰:“夫将之所以战者,民也;民之所以战者,气也。
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心理战的实质是以各种形态的信息、媒体为武器,通过各种媒体、信息的交流去影响人、诱导人,从而达到预期的战争目的;而心理动员则是为心理战服务的一种力量的谋划和组织。
各种各样的心理战,都离不开周密的心理动员。
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手段,运用了各种可以运用的机器,美国更是组织了庞大的心理战队伍,甚至重金聘请了好莱坞顶级设计师帮助策划。
同时美军还在部队中配备了随军牧师、精神医生,及时对官兵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反应进行调节。
美军组织671名记者“随军采访”,进行各种有利的战地报道,更是说明了动员现代新闻传媒进行心理战是信息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望未来战争,心理动员研究应摆在重要位置,从而提高心理战的“打赢”能力。
二、心理动员为实施国防动员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一切社会活动都蕴含着心理活动,国防动员也不例外,国防动员活动最终要靠人来完成,人的心理活动对国防动员有着深刻和广泛的影响。
因此,实施广泛深入的心理动员,可以筑牢广大军民的心理阵地,掌控社会舆论导向,稳定军民情绪,巩固军民心理防线,激励民心士气,保证军民以良好的心理准备和状态来完成国家政治动员、经济动员、科技动员等其他任何形式的动员工作。
所以说,心理动员理应是国防动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防动员实践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对人心理过程的认识和了解,准确把握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重视社会心理活动对国防动员活动过程的影响与作用,利用社会心理的积极因素做好国防动员工作,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动员,把人们团结起来,把人心凝聚起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
三、做好心理“反动员”工作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中,心理战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和突出,手段越来越先进,领域越来越宽泛,打击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心理动员成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敌对双方实施心理“反动员”的较量也更为激烈。
伊拉克战争中,给人留下一个很深的印象是,战斗尚未打响,双方的心理战已进入白热化状态;战争过程中,更是军事打击与攻心并重。
心理动员与反动员是一对矛盾综合体,两者行为贯穿战争过程的始终。
平时,要通过国防教育、心理疏导等有效形式,增强军民国防观念,强化应战心理准备。
战时,要利用一切手段,大力展开宣传攻势传播胜利消息、通报有利的战报和后方参战支前情况,用一切舆论工具和宣传手段占领官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阵地;竭尽所能干扰或摧毁敌广播通信设施和设备,坚决堵住不良信息来源;根据战争态势变化和军民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消除军民疑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稳定情绪,激励士气,引导军民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念,激发斗志,筑牢军民心理防线,巩固心理动员成果。
四、深入研究和探索心理动员的方法手段战前抓好宣传和动员教育。
信息化条件下,战场透明度加大,武器毁伤力增强,军民心理压力加大,因此必须筑牢军民心理防线,为稳定军民思想,激发战斗意识和参战支前的积极性提供保证。
一是宣传基本的心理常识。
讲授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让军民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介绍心理战一些特殊的技战术手段,增强军民心理适应能力。
二是搞好动员教育工作。
抓住时机,通过召开动员、誓师大会等形式,说明战况、敌军的意图、战争的性质和我军的作战计划等,澄清军民的模糊认识,消除心理恐慌。
战时加强心理调控和疏导。
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军民进行心理动员。
一是转移注意力。
战争中通过转移军民的注意力,可以缓解军民紧张情绪,较好地稳定军民的思想。
要根据战场和军民的实际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使群众的注意力从对战场残酷环境的想象中转移到具体的事物上来,从而使其紧张心理得到缓解和放松。
二是信心激励。
信心是军民作战的内在动力,是勇气的基础。
军民如果失去了信心,在战场上就会表现出意志薄弱,斗志松懈,异常心理也会随时出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战场军民心理的信心激励,把信心激励作为提高军民战斗意志的主要措施。
三是自我调控。
教育和引导军民在战时针对自身变化,自觉地采取措施和办法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变化。
加强新闻媒体与舆论控制力度。
实施舆论控制,一方面要控制敌方舆论的扩散传播,一方面要对己方的舆论实行检查监督,保持舆论的纯洁与健康,营造有利于我的舆论环境。
要密切注意敌方的舆论动员,揭露敌人舆论中制造的假象,反击敌人的欺骗舆论,弱化敌对舆论的力量和影响,提高我军民辨别是非的能力。
要善于运用高技术手段,与敌方在多种媒体上对抗,增强舆论工作的效果。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心理战,已经不再是单纯军事斗争的战术辅助手段,而是牵动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战略行动,贯穿于战争全过程,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关系到战略全局。
近期几场高技术战争充分证明了一个定律:打赢战争,不仅要靠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硬摧毁",更需要"滴水石穿"的心理"软杀伤",这便是信息化战争突显出的一个新特点。
近年来,各级都十分注重结合军事斗争准备和部队所担负的任务搞好思想引导,不断激发官兵的科技练兵热情。
但对"心理战"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特别是对战争胜负的影响认识不够,忽视了基层官兵如何打赢未来战争中"心理战"、"反心理战"的研究;对现代战争的突发性、残酷性,战场环境的恶劣性以及可能给官兵心理上造成的巨大压力估计不够,没有研究具体应对措施。
现代高技术战争中,战场环境更加复杂危险,特别是精确制导武器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战争的破坏力,使参战人员时刻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肉体痛苦和生死考验。
因此,必须针对未来战争和青年官兵特点,加强知识普及、经常性心理疏导,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对抗演练,帮助官兵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对抗能力,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一)是要针对部队训练任务重、急难险重任务多等特点,突出抓好官兵心理素质的培养。
纵观伊拉克战争,心理战已成为贯穿战争全程的一条主线,而且被上升至战略层面上,其范围之广、手段之多、强度之大均是前所未有的。
战争中,美英联军依托雄厚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技术资源,对伊始终保持一种高压力、强震撼、覆盖式的心战强攻态势,较好地弥补了军事冒险所造成的道义和政治、外交损失,为速战速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全胜创造了条件。
表现为:多手段立体攻击。
美国政府领导人抨击萨达姆政权不遗余力,新闻媒体的“倒萨”宣传更是铺天盖地,心理战部队活动频繁,电子干扰压制,炸毁伊拉克广播、电视、通信等设施;利用飞机散发宣传品,通过广播、电视和电子邮件发布假消息;丑化对方美化自己,把伊拉克确定为"邪恶轴心国"之一,把萨达姆说成"杀人成性的暴君"、"最邪恶的独裁者"、"巴格达的屠夫"、"国际歹徒",力图妖化萨达姆的国际形象,还列举了伊拉克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阻碍核查人员工作等8条"罪状",自己打起了"伊拉克自由"、"解放伊拉克"等富有煽动性口号。
往往把萨达姆政权与反恐联系起来,说萨达姆和"基地"有联系,说萨达姆庇护"基地"成员组织,向基地"组织"出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力图把民众对恐怖主义的痛恨情绪引导到萨达姆身上。
美国还利用利益收买和宣传攻心双管齐下,特别是以赢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北约盟国的支持。
与之相对,萨达姆不失时机地在电视上露面,伊政府高官经常举行新闻发布会,不时播发美军士兵被俘以树立人道主义形象,使美国散布的谎言被及时揭穿。
另外,树立"冤枉"挨打和弱小受欺凌的形象,尤其是电视直播伊拉克伤亡平民的凄惨画面,也为其博得同情、争取人心帮了大忙。
心理战已经成为现代作战中一种重要的作战样式,成为左右战争形势、影响战争进程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必须把培养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当前做好战斗精神准备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是坚持把形势战备教育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一道去做,注重筑牢心理防线。
现代心理战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攻防密不可分,相互转换频密,日趋一体化。
因此,在实施心理攻势的同时,应牢固树立攻防一体的意识,高度重视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好心理防御。
防御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我们必须提高官兵心理素质,全面铸牢官兵的心理防线。
如突出抓好战争性质、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专题教育,使官兵充分认清我军从事战争的正义性,培养官兵无畏精神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主义气概,增强对敌心战的免疫力;在不泄露军事机密的基础上,及时、实事求是地回答部队官兵的问题和战争情况,使官兵对己方主流媒体绝对信任,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
同时,必须加强对官兵平时的心理训练,要通过系统的心理训练,使官兵熟悉和习惯现代战争可能遇到的各种因素,加强心理稳定性:养成勇敢、大胆、坚定、顽强、冷静的、心理素质,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和政治坚定,最大限度地发挥战斗技能,要使官兵在危险、复杂、多变的情境中反复接受刺激、体验战场景况,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官兵战斗意志的坚定。
通过模拟战场情境,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使官兵经常置身于现代战争的声、光、波、烟等情境减少战时场景压力。
要通过观看现代的录像及介绍新武器、新战法,使官兵熟悉外军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理论,削弱战时的真实性对官兵心理的突变性,增强心理的适应性。
另外,作战中出现的心理不适和障碍,仅靠思想政治教育是无法完全克服的,有的需要通过心理治理等专业手段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