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育儿知识-猩红热隔离期是多少天

合集下载

猩红热的预防知识

猩红热的预防知识

猩红热的预防知识引言概述:猩红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它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对儿童和成人都有一定的威胁。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猩红热的侵害,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预防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猩红热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人卫生习惯、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患者、清洁环境和早期识别症状等方面。

一、个人卫生习惯1.1 时常洗手:猩红热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但也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

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时常洗手,特殊是在接触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双手。

1.2 使用纸巾或者肘部遮挡口鼻:当你咳嗽或者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者肘部遮挡口鼻是阻挠病原体传播的有效方法。

避免用手遮挡口鼻,以免将病原体传播到他人或者物体上。

1.3 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和个人物品:猩红热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因此应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水杯、毛巾等个人物品,以防止病原体传播。

二、接种疫苗2.1 疫苗接种是预防猩红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儿童通常在幼儿时期接种猩红热疫苗,成人也可以接种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2.2 疫苗接种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疫苗接种计划进行。

及时接种并完成所需的疫苗剂次可以有效预防猩红热的发生。

2.3 疫苗接种后,还应定期进行疫苗加强针的接种,以保持免疫力的稳定。

请咨询医生了解更多关于疫苗接种的信息。

三、避免接触患者3.1 避免与疑似或者确诊的猩红热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在发病初期。

猩红热患者在发病先后的数天内最具传染性。

3.2 如果你与疑似或者确诊的猩红热患者接触过,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接受观察和治疗。

3.3 在疫情高发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以降低感染猩红热的风险。

四、清洁环境4.1 时常清洁和消毒居住环境,特殊是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等。

使用含有消毒成份的清洁剂可以有效杀灭病原体。

4.2 保持室内通风,时常开窗换气,以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传播。

4.3 定期清洗和消毒个人物品,如毛巾、衣物和玩具等。

《猩红热及其防控知识》优秀教案

《猩红热及其防控知识》优秀教案

猩红热及其防控知识基本知识:猩红热Scaret Fever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

其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细菌。

猩红热的病原为革兰染色阳性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该菌在体外的生活力较强,在痰液、脓液和渗出物中能生存数周,在60℃30分钟、碘酊中15分钟可以灭活。

猩红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的4-5月、冬季的11-12月多见。

发病年龄以3-8岁小儿为主,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故很少发病。

由于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猩红热疫情多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临床表现猩红热病情轻重可因机体反应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大部分表现为轻症病人。

典型病人临床症状有以下四期:一、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12天,一般为2-5天,此期细菌在鼻咽部繁殖。

二、前驱期:为1天左右,表现为突然畏寒,发热38℃-40℃,头痛、恶心、呕吐、咽痛、扁桃体红肿,局部有灰尘白色点片状渗出物,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

年龄小的婴幼儿起病时可发生惊厥或谵妄。

三、出疹期:大多在发病12-36小时内出现皮疹,个别可延缓到2天以后。

四、恢复期:发病的第一周末期开始出现皮肤脱屑,脱屑是猩红热特征性症状之一。

皮疹旺盛者,则脱屑多(90%病人有脱屑),面颈部为细屑,躯干四肢为小鳞片状,手掌足掌为大片状脱皮,大约经2-4周脱完,无色素沉着,如能早期正确治疗,出疹轻,可无明显脱屑。

预防一、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二、治疗和隔离患者: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带口罩。

抗生素治疗必须足程足量。

足量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一般不再具有传染性,可视情况解除隔离;三、通风和消毒: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钟。

猩红热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猩红热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猩红热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猩红热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冬春季节,并以2-1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通常患者会出现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等症状。

该病具有传染性,因此除了积极治疗外,做好猩红热的预防不管对患者还是健康的人群都是至关重要的。

生活中防治猩红热的有效措施一、通风和消毒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钟。

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手绢等要用开水煮烫。

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l—2小时。

二、加强学校卫生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

患儿接触过的食具要煮沸消毒,用具、桌椅等用来苏水擦拭消毒。

三、治疗和隔离患者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戴口罩。

抗生素治疗必须足程足量。

足量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一般不再具有传染性,可视情况解除隔离。

四、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猩红热预防具体的措施:1、在本病流行期间,勿带儿童出入公共场所。

2、对病人进行严格隔离。

3、被褥要干燥洁净。

4、与本病有接触史的儿童,可服预防药,如大青叶或板蓝根或贯众,煎汤代茶饮。

连服1周。

5、保持口腔清洁,咽部及时上药。

6、如为儿童,要将其指甲剪短,以防因搔痒而抓破皮肤。

7、病人卧室,保持安静。

室内温度应在18-20℃为宜,湿度应在50%-60%之间。

8、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病室空气新鲜。

9、应垂挂窗帘、门帘,最好为红色。

如无红色者也宜深色为佳。

10、饮食要清淡,多饮开水。

11、病后还需隔离,至鼻咽部分泌物化验两次阴性,一般为6-7天。

12、禁绝一切秽气、臭气及其他难闻的怪味。

猩红热的预防知识

猩红热的预防知识

猩红热的预防知识猩红热是一种由A型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病症包括高热、咽峡炎、皮疹等。

为了预防猩红热的传播和控制病情的发展,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和相关知识。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时常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特殊是在接触到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后。

- 不与患者共用餐具、杯子、毛巾等个人物品。

-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在疾病发作期间。

2. 增强免疫力:- 接种疫苗:猩红热疫苗是预防猩红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儿童在2个月至6岁之间应接种猩红热疫苗。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3.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特殊是在疾病发作期间。

-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特别是疫情高发地区。

4. 加强环境卫生:- 时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等。

5. 注意早期症状:- 早期症状包括咽峡炎、高热、头痛、呕吐等。

如果浮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接触过猩红热患者的情况。

6. 隔离患者:- 对已确诊的猩红热患者,应尽量将其隔离,减少传播风险。

- 隔离期通常为发病后至少24小时,或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后48小时。

7. 宣传教育:- 加强公众对猩红热的认知,提高预防意识。

- 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按时接种猩红热疫苗。

总结:猩红热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预防猩红热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感染源、加强环境卫生、注意早期症状、隔离患者以及宣传教育。

通过这些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减少猩红热的传播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如果浮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以便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儿童常见传染病隔离期一览表

儿童常见传染病隔离期一览表
细菌性痢疾
症状消失粪检阴性后连续2次粪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
伤寒、副伤寒
正规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或停药1周后粪检2次阴性(间隔2-3天)
流行性出血热
隔离10天
儿童常见传染病隔离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隔离期一览表
疾病名称
隔离期(天)
流感
热退后2天解除隔离
麻疹
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
风疹
出疹后5天
水痘
隔离至疱疹完全结痂,但不得少于病后14天
猩红热
咽发病后10天
流脑
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发病后1周
乙脑
隔离至体温正常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隔离至症状消失,至少7-10天
手足口病
至疱疹全部干燥结痂
甲型病毒性肝炎
不少于40天
乙型病毒性肝炎
有HBV复制标志的患者应调离接触食品、自来水或幼托工作,不能献血
丙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期隔离至病情稳定
丁型病毒性肝炎
同乙型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
自发病之日起3周
霍乱
腹泻停止后2天,隔日送大便培养1次,连续三次阴性即可解除隔离

3-6岁育儿知识-猩红热

3-6岁育儿知识-猩红热

猩红热【导读】在季节更替的时候,呼吸道传染病就开始流行。

而如果出现突然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的症状,就应该引起警惕,因为这有可能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猩红热。

爱生活,就要懂得爱自己和身边的人,关心自己和他们的健康。

下面就让妈妈带你去了解猩红热。

猩红热是什么猩红热为又称第二病,由A属(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

疹退后退疹后一周内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疹的顺序一致,脱皮持续2~4周,严重者可有暂时性脱发。

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

猩红热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其是冬春之季发病最多,主要通过患者的口、鼻分泌物来传播的。

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

本病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潜伏期为2至5天,也可少至1日,多至7日。

因此,对小儿要尤为注意防范猩红热的产生。

猩红热有哪些症状猩红热在起病时会出现突然高热、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可分为: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1、前驱期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伴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

婴儿可有谵妄和惊厥。

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

2、出疹期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

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

偶呈“鸡皮样”丘疹,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患者常感瘙痒。

3、恢复期退疹后一周内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疹的顺序一致。

躯干多为糠状脱皮,手掌足底皮厚处多见大片膜状脱皮,甲端皲裂样脱皮是典型表现。

脱皮持续2~4周,严重者可有暂时性脱发。

引起猩红热的原因猩红热一年四季都会发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引起猩红热的呢?其实,猩红热的病因大致可以分为:感染性病变、中毒性病变和变态反应性病变。

3-6岁育儿知识-儿童支原体感染的症状

3-6岁育儿知识-儿童支原体感染的症状

儿童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导读】儿童支原体感染其实指的就是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口、鼻分泌物而感染。

儿童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儿童支原体感染其实就是指肺炎支原体感染。

宝宝如果患了肺炎支原体感染,就可能会有以下症状:1、发烧畏寒。

儿童支原体感染的症状首先表现为发烧,而且,这种发烧情况,患儿的体温一般在37~41℃,绝大多数儿童支原体感染发烧都在39℃左右,并且儿童支原体感染发烧常为持续性或弛张性。

当然,还因个人体质不同,还有些儿童支原体感染仅有低烧,甚至不发烧。

2、咳嗽。

多数儿童支原体感染咳嗽情况都比较严重,初期常表现为干咳,有时阵咳,有点像小儿百日咳。

3、咽喉疼痛。

儿童支原体感染常常引发儿童咽喉疼痛,患儿会自我感觉疼痛继而表现出厌食、厌水的情况。

4、咳痰呕吐。

儿童支原体感染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咳痰。

患儿常咳白色清痰,偶尔略带血丝。

当儿童咳嗽咳痰时也经常会伴随出现呕吐的症状。

这可能会更加重患儿厌食不吃饭的情况。

5、头痛及胸骨下疼痛。

儿童支原体感染患儿常感头痛,有时也会感觉胸骨下疼痛。

患儿常会觉得“胸脯疼”。

宝宝如果支原体感染,爸爸妈妈们要记得给宝宝做好日常护理哦!儿童支原体感染的原因儿童支原体感染即肺炎支原体感染,它指的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口、鼻分泌物而感染。

支原体为动物多种疾病的致病体,而其中只有肺炎支原体肯定对人致病。

它是由口、鼻分泌物经空气传播引起散发和小流行的呼吸道感染,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不过,近几年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成人中亦非少见。

呼吸道感染有咽炎和支气管炎,少数累及肺支原体肺炎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

儿童支原体感染在发病前2~3天直至病愈数周皆可在呼吸道分泌物中发现。

它通过接触感染,长在纤毛上皮之间不侵入肺实质,其细胞膜上有神经氨酸受体,可吸附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抑制纤毛活动和破坏上皮细胞,同时产生过氧化氢进一步引起局部组织损伤。

猩红热的预防知识

猩红热的预防知识

猩红热的预防知识猩红热是一种由A群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它通常在冬季和春季流行,特别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为了预防猩红热的传播,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和知识,帮助您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猩红热的侵害。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猩红热是通过飞沫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猩红热的关键。

请务必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到患者或被感染物品后。

使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洗双手,并在没有肥皂和水的情况下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因为这些部位是病毒进入体内的途径。

2.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果您知道有人患有猩红热,请尽量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猩红热通常在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传播。

尽量保持与患者的距离,并避免共用餐具、杯子和毛巾等物品。

如果您是病患的照顾者,请务必佩戴口罩和手套,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定期消毒和清洁环境:猩红热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因此定期消毒和清洁环境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

使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来清洁家居和公共场所的表面,特别是常接触的物品,如门把手、水龙头、电梯按钮等。

定期清洗被感染者使用过的衣物、床上用品和玩具等。

4. 接种疫苗:猩红热疫苗是预防猩红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疫苗通常在儿童时期接种,但成人也可以接种。

请咨询您的医生,了解接种疫苗的建议和时间表。

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猩红热的风险,并减轻病情。

5. 避免与猩红热患者共享个人物品:猩红热可以通过与患者共享个人物品传播,如毛巾、牙刷、餐具等。

因此,请避免与患者共享这些物品,并确保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个人物品。

此外,定期清洁和消毒这些物品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6. 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当您咳嗽或打喷嚏时,请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以防止飞沫传播。

立即丢弃使用过的纸巾,并彻底清洁双手。

如果您没有纸巾或手肘,可以用手掌遮住口鼻,但随后请立即洗手。

7.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在猩红热流行期间,尤其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冬季和春季,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商场等。

猩红热预防知识宣传

猩红热预防知识宣传

猩红热预防知识宣传
猩红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和防范。


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猩红热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

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群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该病症状包括高热、喉咙疼痛、红疹等。

猩红热通常在儿童
中较为常见,但成年人也有可能感染。

主要传播途径
猩红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
会释放出含有病毒的飞沫,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感染猩红热。

此外,与感染者近距离接触也可能传播病毒。

预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如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
或手肘遮掩口鼻。

2. 频繁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 避免与患有猩红热的人密切接触,并避免接触其呼吸道分泌物。

4. 定期消毒常用物品和表面,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和集体环境中。

5. 定期接种猩红热疫苗,这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注意事项
- 如果出现猩红热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接
触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 在感染期间,应保持休息,避免与他人接触,以防止传播病毒。

- 预防猩红热不只是个人责任,也是社会责任,我们每个人都
应积极参与到预防工作中。

通过积极宣传猩红热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提高公
众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健康的社会。

参考资料:。

猩红热的健康教育

猩红热的健康教育

猩红热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猩红热是一种由A群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及时的健康教育对于预防和控制猩红热的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传播途径、症状、治疗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预防猩红热的措施:1.1 规范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唾液和分泌物、不共用餐具等。

1.2 接种疫苗:猩红热疫苗是预防猩红热的有效措施,建议定期接种。

1.3 避免密切接触:尽量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特殊是在传播高峰期。

二、猩红热的传播途径:2.1 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空气中的飞沫中含有病原体,易通过呼吸道传播。

2.2 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唾液、分泌物等,也是传播猩红热的途径之一。

2.3 环境传播:病原体可能残留在环境表面,通过接触污染物品传播。

三、猩红热的症状:3.1 高热:猩红热患者常伴有高热,体温可达摄氏40度以上。

3.2 咽喉炎症:咽喉红肿、疼痛,咽部可见白色或者黄色斑点。

3.3 皮疹:猩红热患者常伴有皮疹,皮肤呈现红色斑块,可伴有瘙痒。

四、猩红热的治疗:4.1 抗生素治疗:猩红热患者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赋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4.2 对症治疗:如退烧药、止痛药等,缓解症状。

4.3 注意歇息:猩红热患者需充分歇息,避免劳苦,有助于康复。

五、猩红热的注意事项:5.1 隔离患者:猩红热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传播给他人。

5.2 定期复诊:猩红热患者需定期复诊,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5.3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猩红热的认识,加强预防意识,有助于减少疫情传播。

总结: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猩红热的认识,遵循预防措施,及时就医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猩红热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

希翼大家能够重视健康教育,共同抵御传染病的侵害。

猩红热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猩红热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猩红热的病因治疗与预防猩红热是一种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根据链球菌药物敏感性实验,首选的抗生素是青霉素,但根据临床观察,青霉素效果良好,但复发率较高。

因此,目前也可以选择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命、头孢噻定、头孢氨酞、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铵、头孢硫胺、头孢克罗、头孢米星、头孢乙腈、头孢匹林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替安、头孢孟多、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尼西纳等。

如果有青霉素、头孢菌素过敏反应或皮肤试验阳性,可以选择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一般为10天。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为(1020)xl0^9/L或更高,中性粒细胞可达75%~90%。

培养细菌,培养咽拭子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血清学检查显示,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0在发病前3周呈阳性。

链球菌酶玻片试验可确定血清中多种抗体,假阳性较少。

血清学,取双血清,效率提高4倍以上可诊断。

适合吃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食物。

如牛奶、豆浆、蛋花汤、蛋汤等高质量蛋白质食物,莲藕粉、杏仁茶、莲子粥、麦乳精等也应补充更多的热量。

恢复期应逐渐过渡到高蛋白、高热量的半流质饮食。

如鸡泥、肉泥、虾泥、肝泥、蔬菜粥、小面片、荷包蛋、龙须面等。

如果病情好转,可以改为软米饭。

但是,我们仍然应该注意少油腻辛辣的食物。

高烧时注意补充水分、饮料、水果和蔬菜。

如果急性肾炎合并,应少吃盐、低蛋白质和半流质饮食。

病因(1)病原:A组链球菌革兰呈阳性染色,球形或卵圆形,A大多数组链球菌会产生毒素和酶,形成致病性。

(2)感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3)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

(4)易感人群:人一般易感猩红热,感染后可产生抗菌免疫和抗毒素免疫。

(5)流行特征:猩红热系温带疾病,热带和寒带罕见;它可以在中国全年发病,但在冬天和春天很常见。

A组链球菌侵入人体后产生的病变主要由化脓性、中毒性和变态反应性病变组成。

⑴化脓性病变:病原体粘附上皮细胞,然后侵入组织引起炎症M 蛋白质和细菌荚膜抵抗身体吞噬细胞的作用;在链激酶和透明质酸酶的作用下,炎症扩散,组织坏死。

育儿知识-孩子是怎么得猩红热的

育儿知识-孩子是怎么得猩红热的

孩子是怎么得猩红热的
'猩红热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是由A组B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链球菌是个大家族,有不少个组,好多个型。

引起猩红热的是A组(甲组)B(乙型)溶血性链菌。

在A组中只有B型链球菌可使红细胞发生溶血,其原因是该链球菌排出溶血素;还可排出外毒素红斑毒素,皮疹就是红斑毒素引起的。

\r
\r
溶血性链球菌在年长儿可引起猩红热,在年幼儿则可以引起咽炎、扁桃体炎、皮肤化脓病灶,实际上这些都是没有皮疹的猩红热。

病菌存在于病孩或带菌者的咽喉部,是通过带有病菌的唾液飞沫传播的。

此外,也可以通过病孩接触过的用具间接传递给其他孩子。

少数情况,病菌尚可通过皮肤伤口而进入体内,引起外科性猩红热。

所以,虽然没有与病孩直接接触,似乎没有明确的传染源,也不可能排除猩红热。

病菌进入人体后,病菌和毒素均起着治病作用。

\r
\r
有一点必须说情楚。

有不少传染病一生中只得一次,因体内可以产生持久的
免疫力
,可以部发生第二次。

但猩红热得过一次后,还可以得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这其中有多种原因,原因之一是得病后体内产生的免疫力不持久,消失后还可以得第二次。

另外,溶血性链球菌型较多,各型间无交叉免疫性,因感染了某一型得病后,对其他型毫无预防作用,另外的型还可照常让孩子得病。

还有一种原因是用药过早,病菌被控制,反而影响免疫力的水平。

因免疫力水平低而不持久,因而可再次得猩红热。

'。

猩红热的健康教育

猩红热的健康教育

猩红热的健康教育猩红热是一种由A群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它通常在冬季和春季流行,特殊是在学校和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

为了预防和控制猩红热的传播,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猩红热的相关知识,并提供预防和控制猩红热传播的有效措施。

1. 猩红热的症状和传播途径猩红热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喉咙疼痛、咳嗽、头痛、呕吐、腹痛等。

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浮现皮疹、舌苔剥落等症状。

猩红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者说话时,病原体味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2. 猩红热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者肘部遮挡口鼻,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和杯具。

- 加强环境清洁和通风:定期清洁室内环境,保持良好的通风,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

- 避免接触患者:如有疑似猩红热症状的人员,应尽量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特殊是在公共场所和集体环境中。

- 接种疫苗:猩红热疫苗是预防猩红热的有效手段,建议按照国家疫苗接种规划进行接种。

3. 猩红热的传播控制措施- 及时隔离患者:对于确诊的猩红热患者,应即将进行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直到症状缓解。

- 提供合适的治疗:猩红热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合适的治疗,以减轻症状和控制病情。

- 加强疫情监测:及时监测猩红热的疫情动态,掌握病例数量和分布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 进行密切接触者追踪:对于与猩红热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应进行追踪调查,并根据需要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4. 猩红热的教育宣传- 提供猩红热的相关知识: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猩红热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措施等相关知识,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

- 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资料,包括海报、宣传册等,向公众免费发放,提高猩红热的知晓率和关注度。

- 举办健康讲座和培训:组织专家进行健康讲座和培训,向学校、幼儿园、社区等场所的教职员工和家长传授猩红热的防控知识,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猩红热防控知识

猩红热防控知识

儿童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猩红热猩红热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本病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高峰,主要多见于5~15岁儿童。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由于本病毒不耐热、对干燥抵抗力弱,故间接接触传染可能性小。

人群普遍易感,加之红疹毒素有5种血清型,无交叉免疫,故猩红热可再感染。

1.潜伏期一般为2~5天。

起病急骤,早期以发热、咽痛、头痛、呕吐为主要症状。

2. 初起即发热,体温为38~40℃不等,伴有咽痛,影响吞咽或伴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

咽部发红,扁桃体红肿,表面有白色渗出物,舌面光滑呈肉红色,乳头隆起,如同杨梅,故有“杨梅舌”之称。

出疹期间继续发热,皮疹遍及全身后体温逐渐下降。

3.在起病12小时内出疹。

皮疹先见于颈部、腋下、腹股沟处,很快全身都出疹,为细小猩红色丘疹,呈鸡皮样,皮疹密集,皮疹间呈一片红晕,用手指按压,可使红晕暂褪呈苍白色,松手后很快恢复原状;面部皮肤见红晕但不见皮疹,口唇四周皮肤苍白,肘、腹股沟等地方皮疹密集形成横纹线。

皮疹消退后皮肤呈鳞片状脱皮,先由面部开始,依次为躯干、四肢。

猩红热的传染源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及带菌者,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其他感染病人也可视为传染源。

猩红热病人自发病前一日至出疹期传染性最强。

猩红热的传播途径传播过程:病原体附在空气中灰尘或者飞沫上浮游一段时间,再经呼吸道进入身体。

病菌一般存在于猩红热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部,猩红热皮疹通过空气飞沫(说话、咳嗽、打喷嚏)直接传染。

也可由带菌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间接传播,偶尔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牛奶或其他食物传播。

保护易感者1.幼儿物品消毒:配比1:200的84消毒液。

2.不与其他班级串班(专用室、全托班、混龄活动如:晨间体育锻炼)。

3.与本病有接触史的儿童,可服预防药,如大青叶或板蓝根,煎汤代茶饮,连服1周。

猩红热患儿护理1.在本病流行期间,勿带患儿出入公共场所。

2.对病人进行严格隔离。

3.被褥要干燥洁净。

4.保持口腔清洁,咽部及时上药。

幼儿园猩红热处置方案

幼儿园猩红热处置方案

幼儿园猩红热处置方案简介猩红热是一种由A群或C群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会导致发热、喉咙疼痛、皮肤上出现红疹等症状。

幼儿园是一个易于传播疾病的场所,因此应该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以便及时有效地控制疫情。

预防措施1.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让家长了解猩红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等知识,维护孩子们的健康。

2.幼儿园要求幼儿及教职工在进入幼儿园前进行体温检测,确保无发热症状者方可入园。

3.每日做好通风换气,保证幼儿园内空气流通、清新,减少病菌传播风险。

处置措施1.怀疑猩红热孩子的及时隔离:发现幼儿出现发热、咽喉痛、呼吸困难、皮肤红斑等症状,要及时进行隔离。

必须立即通知孩子的家长,并让其及时就医、隔离治疗。

2.加强室内卫生防控:针对幼儿园室内,特别是常用的器具和儿童玩具做好消毒、清洁工作,确保室内环境清洁卫生。

3.进行疫情调查:对可能接触到疑似病例的同班、同学、同事进行排查,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并进行隔离。

注意事项1.严格要求教职工和家长在进入幼儿园时自主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发现体温超标的往后病情出现时要及时向学校报告,并配合病例隔离等措施。

2.在幼儿园内要加强通风换气,尽量保持室内干燥、清新,以利于防病害、抑制病菌传播。

3.对于疑似病例要及时进行隔离,确保孩子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结束语幼儿园是一个富有活力的场所,也是一个容易传播疾病的场所,因此要加强对猩红热的预防和处理。

每一个幼儿园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应该严格遵守上述安全操作规范,要做到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即时隔离、及时治疗,以保障广大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猩红热传染吗,积极防治最重要

猩红热传染吗,积极防治最重要

猩红热传染吗,积极防治最重要猩红热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在儿童中很常见,大家要知道这一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会传染,飞沫传染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孩子发病后要注意做好隔离。

★一、猩红热传染吗猩红热疾病的传染期限一般是从1天到10天不等,有时发病比较急。

病后恢复期的病人仍可能带菌排菌,也应给以隔离治疗。

咽喉炎也很可能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应及时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一般病人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后,传染性便迅速降低。

猩红热的传染途径主要是因吸入病人排出的飞沫,或与病人直接、密切地接触而感染,鼻腔带菌者更容易传播疾病。

尤其是在人群比较密集的场所,像幼儿园、学校等,这些场所非常容易发生局部的流行。

★二、通过飞沫传染猩红热病人的照顾与预防方法包括:猩红热是传染病,常发生于温带地区,其次为亚热带,而热带地区则不常见。

每年的冬季与春季是较容易感染的季节,以往猩红热是十分严重且会致命的疾病,猩红热传染期好发于5~15岁的孩子,但是每个人都有被感染的可能。

★三、加强个人和居家环境卫生1、猩红热最令人担心的是并发症的发生,按时服药及静养最重要。

千万不可任意中止服药,即使症状减轻,也应当在医生配合下继续治疗,并作跟踪检查。

此外,家中的孩子若有疑似猩红热的症状,应尽早看儿科医生,并与医生配合抗生素治疗及追踪。

平时应多运动、注重均衡饮食、加强个人和居家环境卫生,以远离传染病的侵犯。

2、猩红热疾病病患宜进食一些营养丰富,而且又易于消化、无刺激的食物,这样可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若因咽喉疼痛无法进食,可选择较软的食物或者是流食。

3、病童应在家休养,避免出入公共场所。

猩红热是由A群链球菌感染而发病,A群链球菌又可因培养基中菌落周围引起溶血的变化与否,分为a溶血、b溶血及g溶血3种。

造成猩红热的A群链球菌可引起b溶血,而细胞表面的蛋白,决定细菌致病的能力,A群链球菌表面若有M蛋白,对人类才会有毒性,因为M蛋白保护细菌的细胞壁不被破坏,当人类的免疫系统产生对抗M蛋白的抗体时,A群链球菌对人类的伤害就会减低。

猩红热知识

猩红热知识

• (二)传播途径 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病人的咽、鼻 部和唾液中的细菌,通过谈话、咳嗽和喷 嚏等方式传染易感者。由被污染的食物、 食具、书籍等间接传播较少。偶见细菌侵 入创伤的皮肤、产道引起:“外科型”及 “产科型”猩红热。
(三)易感者 人类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同型抗菌 和抗毒免疫毒免疫。 (四)流行特征 冬春季节,5-15岁多见。 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见。 本病流行区域有南移趋势
2、红霉素 (青霉素过敏者)
20 - 30mg/日/公斤 7-10天
3、另外有用头孢菌素、利福平、洁霉素 等治疗。 三、对症治疗 主要是并发症的治疗
预后的关键取决于是否远 期并发症
(一)控制传染源 隔离病人6d,咽拭子培养连续2次阴性 为止。接触者医学观察 7d 。注射长效青霉 素120万U1次可使流行中止,并可防止风湿 热和肾小球肾炎的发生。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者 目前尚无适当疫苗可供使用。
1、普通型
前驱期 发热、咽峡炎、白杨梅舌 出疹期 皮疹:皮肤弥漫充血发红、粟粒疹 24h内遍及全身 特殊体征:贫血划痕、环口苍白圈 帕氏征、杨梅舌 恢复期 体温下降、咽峡炎好转、皮疹消退、 脱屑或脱皮
2、轻型
近年多见,临床表现轻,病程短,但 仍有发生变态反应并发症的可能,应予以 注意。
3.重型(中毒型)
中毒症状明显,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 中毒性肝炎、中毒性休克等,病死率高。 近年少见。
4.脓毒型 罕见。多见于营养不良的儿童, 主要表现为咽部严重的化脓性炎症、坏死 及溃疡,常可波及临近组织引起颈淋巴结 炎、中耳炎、鼻窦炎等。亦可侵入血循环 引起败血症及迁徙性化脓性病灶。 5.外科型和产科型 病原菌经伤口或产道侵 入而致病,咽峡炎缺如,皮疹始于伤口或 产道周围,然后波及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预后较好,不需要隔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猩红热隔离期是多少天
【导读】猩红热是一种由病菌感染所造成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在全年都会出现,而春季是高发期,少年儿童是猩红热的多发人群。

那么,得了猩红热要隔离多久,儿童猩红热又该怎么治疗呢?感兴趣的朋友,就随小编来看一看吧。

猩红热隔离期是多少天
少年儿童的身体还比较弱,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从而引发猩红热。

因为此病具有传染性,所以患者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

1、猩红热是一种传染性十分强的疾病,通常对于猩红热的患者都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而隔离的时间一般都会在一周左右。

2、如果患上了猩红热这种疾病,患者可以采取居家隔离的方式进行隔离,这样便能够保证不会把猩红热传染给其他人,从而将病毒控制住,而且患者也可以利用隔离的时间好好休息,争取早日康复。

3、猩红热患者要远离儿童,如果是学生患病,那就要及时的请假进行隔离,待病情痊愈后再到学校上课。

学生之间是很容易传染的,学生发病就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猩红热因为传染性强,而且病毒存留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所以要隔离一周时间才行,大家一旦出现了此种病症就要马上隔离。

猩红热是怎么引起的
大部人都知道猩红热是会传染的,但是这种疾病究竟是怎么引起的,就没多少人知道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吧。

1、感染性病变:病菌是由人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便会造成扁桃体周围出现肿胀,还会引起鼻窦炎、中耳炎等炎症,还有极个别的重症患者会有败血症的情况出现。

2、中毒性病变:链球菌是会产生一种名为红疹毒素的病毒,这种病毒从喉咙部位的血管而侵入血液,便会造成全身中毒,患者就会出现发烧,头晕,头痛等症状。

3、变态反应性病变:这是猩红热患者的个别病例,通常是在患病两到三周时出现,这种病变能够引起心脏、肾脏以及关节的病变。

总体来说,猩红热的引起就是病毒进入人体后引起了一系列的反应,最后使患者发病。

猩红热的传播是通过飞沫传播的方式进入人体的。

而且发病的过程很短,发病前期的症状容易被忽视,很多患者觉得自己突然就发病了。

儿童猩红热严重吗
儿童很容易被传染猩红热,完全就是这种疾病的重灾区,而儿童患上猩红热所受到的伤害还是比较严重的,下面小编就来说说具体情况。

1、猩红热的严重是指其会引发很多并发症,比如风湿性的心肌炎以及关节炎等一系列的风湿性疾病,此外猩红热还会引发急性肾炎。

2、通常风湿性心肌炎都是在猩红热的出疹后期出现,一旦孩子患了猩红热又有心慌气短、胸口痛等症状,就很有可能是引发了心肌炎。

3、猩红热引发的风湿性关节炎通常会出现在比较大的关节上,
发作时往往都是对称的,关节会有红肿热痛等症状,而且会在大关节上依次出现,这时候就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4、猩红热引起的急性肾炎,通常都是在猩红热出现一至三周的时候,其症状就是孩子的尿量减少,还会有尿色变深或血尿,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带孩子去做尿常规检查。

猩红热算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儿童疾病了,如果并发了其它疾病,那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患儿的父母一定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各种症状。

儿童猩红热怎么治疗
如果孩子患上了猩红热,那家长就要立刻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治疗,并同时要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治疗方式。

1、隔离患者:猩红热患者通常要隔离一周左右,要等完全康复后,并且没有并发症的出现,就可以解除隔离了。

如果检测试验呈阳性,那就要相应的延长隔离时间。

2、一般治疗:猩红热患者要尽量卧床休息,要选择清淡的食物,并且要多喝水。

同时要清洁口腔和皮肤,防止继发性感染,也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来漱口。

3、抗生素疗法: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就是青霉素,在发病初期使用能够有效的缩短病程,还具有减少并发症的功效,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就要增加剂量。

4、对症治疗:如果孩子有发烧的症状可以使用一些退热剂,如果有中毒休克的症状,就该迅速的补充血容量。

儿童猩红热治疗的常用方式就介绍完了。

此外,对于儿童猩红热比较容易出现的并发症,要保持警惕并及时的进行治疗。

猩红热怎么预防
猩红热发病的主要人群就是少年儿童,如果周围出现了猩红热的病人,便要做好防护,避免受到传染,并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1、幼儿园和学校等少年儿童比较聚集的地方,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预防。

2、对于已经带有病菌的人,可以进行十天的青霉素治疗。

而且要病情痊愈后,才能够进入公共场所,要尽量避免疾病传播。

3、猩红热的传染性是很强的,孩子的家长要保持室内的通风,并且要进行消毒。

通风每天至少要三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

4、如果孩子接触过猩红热的患者,应立刻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身体检查。

5、家长应该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要合理安排孩子的日常饮食,孩子营养摄入的均衡和全面,对于预防疾病有很积极的作用。

想必大家已经明白了该如何预防猩红热,在猩红热流行期间,幼儿园以及小学等重点预防的地区,要认真开展预防工作,并定时进行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