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之家---笔记

合集下载

外泌体小知识

外泌体小知识

外泌体小知识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 细胞外囊泡是由细胞主动释放的多样的纳米级膜囊泡。

类似大小的囊泡可根据其生物发生、大小和生物物理性质进一步分类(如外泌体、微囊泡)。

现在EVs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细胞间通信和疾病诊断和预后的循环生物标志物的重要载体。

根据其生物起源,EVs主要分为三大类:外泌体、微囊泡和凋亡小体(见Table 1)。

(Shao H , et al. 2018)本期小编重点介绍一下外泌体。

外泌体的组成脂类:胆固醇/鞘磷脂蛋白/己糖神经酰胺/磷脂酰丝氨酸/饱和脂肪酸蛋白:Rab GTPases/Annexins/ESCRT complex/ALIX/TSG101/热休克蛋白/整合素/四次跨膜蛋白tetraspanins (CD9、CD63、D81、CD82)/MHC 蛋白/EpCAM/HERRNA:miRNA/mRNA/tRNAs/lncRNAs/viral RNADNA:DNA 片段(>10 kb)好物推荐适用样本类型:血浆、血清、细胞培养上清、尿液77144 exoRNeasy Midi Kit (50)提取外泌体以及外泌体中的总RNA77164 exoRNeasy Maxi Kit (50)提取外泌体以及外泌体中的总RNA74204 RNeasy MinElute Cleanup Kit (50)用于尿液样本中short RNA的提取的柱子外泌体的分离超速离心法:依据沉降系数差异分离外泌体,是目前的金标准。

此方法无需特殊试剂,操作简便,适合大批量样本,但回收率低,重复离心会损伤外泌体聚乙二醇沉降法:聚乙二醇在水溶液中会形成网状聚合物,改变外泌体溶解度,将其与外泌体共沉淀可达到分离的目的。

此方法简单快速,无需大型昂贵试剂,但纯度低,对下游分析可能产生一定影响超滤法:利用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MWCO)的超滤膜进行选择性分离,小分子物质会被过滤到膜的另一侧,而大于膜孔径的高相对分子质量物质则截留在超滤膜上。

外泌体资料

外泌体资料

Cell Reports:外泌体miRNA如何影响细胞通讯?作者:来源:锐博生物发布者:沈兰霞日期:2014-09-01 今日/总浏览:2/2620导读:外泌体所包含的miRNA可能会成为诊断和治疗某些疾病的特殊标志物。

8月21日,来自瑞士的研究者在Cell Reports杂志撰文发布了他们关于外泌体miRNA的最新研究成果,不仅鉴定出了miRNA由细胞分选进入外泌体的通用机制,也阐述了外泌体进入受体细胞后其中所包含的miRNA的功能及命运,是对现有外泌体miRNA研究的重要推动。

2013年,美国、德国3位科学家凭借他们所发现的细胞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荣获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外泌体(exosomes)作为人体内一类重要囊泡,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科学家们已发现,外泌体会参与到免疫应答、凋亡、血管生成、炎症反应、凝结等重要的生物过程中,细胞会通过分泌外泌体,将一些信号分子分泌到较远的组织或细胞中,以起到调控作用,不过整个过程的机制目前尚未阐明。

8月21日,来自瑞士的研究者在Cell Reports杂志撰文发布了他们关于外泌体miRNA 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者选择骨髓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 BMDM)和血管上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 ECs)作为样本,希望了解miRNA从细胞分配进入外泌体的机制及外泌体miRNA对受体细胞的影响。

利用qPCR检测,研究者发现,当细胞中miRNA表达量出现变化时,外泌体中相应miRNA也会出现相同变化趋势,但变化幅度会更大。

若使用特殊结构慢病毒处理细胞,发现当细胞中包含miRNA的3’UTR结合位点的转录本表达上升时,miRNA的表达量会相应出现下调,而且外泌体中的变化幅度依然比细胞中大,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为“miRNA海绵效应”。

为了验证这种效应,研究者通过RNA-Seq检测了IL-4处理后的BMDM,结果发现有7000多个转录本出现表达差异,通过计算模型分析,研究者证明,这个miRNA海绵效应,实际上是细胞在受到刺激时,某些转录本转录状态会出现变化,从而影响一些靶序列位于这些转录本上的miRNA,并分配他们进入外泌体中,但细胞内的miRNA水平则不会受到影响。

梅奥诊所皮肤科外泌体:再生医学的后起之秀

梅奥诊所皮肤科外泌体:再生医学的后起之秀

梅奥诊所皮肤科外泌体:再生医学的后起之秀“这就是青春之泉吗?”我向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皮肤科医生 Saranya Wyles 询问了有关外泌体的问题,作为再生医学领域的新星,Wyles 博士是专业领域的专家。

外泌体疗法在治疗许多慢性病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在皮肤健康方面,良好的外泌体方案有望减少发红、改善色素沉着和减少皱纹。

“这是通过促进整体再生来减缓衰老过程,”Wyles 博士说。

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行业快讯那么,什么是外泌体,什么是再生医学?人体具有非凡的自我修复能力。

伤口愈合,骨折愈合,肝脏具有独特的再生能力。

另一方面,心脏病、糖尿病和骨关节炎是无法自行解决的长期疾病的例子。

通过药物或医疗程序控制症状。

再生医学超越了疾病管理,旨在支持身体修复、再生和恢复健康状态。

“再生医学创造了一种应用模式的转变,从对抗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转向专注于恢复健康,”Wyles 博士解释说。

“目标是帮助我们的身体加速实现自然再生的潜力。

”Saranya P. Wyles, M.D., Ph.D. 是 Mayo Clinic 的皮肤科医生,专攻外泌体等再生医学领域,并特别关注皮肤老化:“我们开始看到血小板衍生的外泌体等产品靶向细胞衰老,衰老的根本原因,这是促进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产生并创造健康皮肤环境的机制的一部分。

”再生医学工具包中有几个选项——那些是基于细胞的,如干细胞疗法,还有那些是无细胞的。

后者是外泌体的领域。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相互交流的信息,”Wyles 博士解释道。

“他们说'这就是你再生的方式。

这是如何创造皮肤更新的完整配方。

'”外泌体是在细胞内形成的微小囊状结构,含有细胞的一些蛋白质、DNA 和RNA。

这些细胞载体被释放到血液中并将信息传递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因为它们来自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患病细胞,所以它们的来源和纯度至关重要。

插图:国际分子科学杂志。

增加它们的效力,外泌体不仅携带信息,而且还可以加载信息。

世界第四大致死疾病的致病实体——外泌体

世界第四大致死疾病的致病实体——外泌体

世界第四大致死疾病的致病实体——外泌体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UAB)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以前未报告的致病实体,它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部慢性炎症和组织损坏之间的基本环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世界第四大致死因素。

当从纯化的中性粒细胞中收集到小的亚细胞颗粒被注入健康小鼠的肺中时,这种致病实体——来自活化的中性粒细胞的外泌体——引起了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肺损伤。

值得注意的是,UAB大学的研究人员还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液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患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疾病的婴儿的肺液中收集了外泌体。

当这些人源性外泌体被注入健康小鼠的肺中时,它们也引起了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肺损伤。

损伤主要来自人类肺部的中性粒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本研究似乎首次证明了一种确定的非传染性亚细胞实体在从人转移到小鼠时,能够重演疾病表型。

”UAB大学医学部肺、过敏和重症监护医学教授J. Edwin Blalock博士说,“我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影响非常深远的发现。

根据疾病的不同,我们在这里发现的很多东西将应用于其他组织。

”J. Edwin Blalock其他以免疫细胞炎症和组织破坏为特征的疾病包括心脏病、转移癌和慢性肾病。

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外泌体也可能导致其他肺部疾病的肺部损伤,这些疾病具有过度中性粒细胞驱动的炎症,如囊性纤维化。

该研究发表在Cell杂志上,这篇Cell花了六年时间研究。

“这些发现突出了先天免疫反应在慢性肺病中的新作用,可用于发展新的诊断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可能的囊性纤维化。

” 国家卫生研究所中的一部分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肺病科主任 James Kiley博士说。

James Kiley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其特征是肺部中性粒细胞引起的炎症。

它会引起肺组织受损导致气道阻塞、呼吸短促和呼吸衰竭。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抵御感染和组织损伤的白细胞的一部分。

它们占人体白细胞的60%,每品脱血液中约有25亿个中性粒细胞。

外泌体的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外泌体的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外泌体的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服务器未连接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顺序。

以下是一个参考的编写方案: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进行论述外泌体的名词解释:1. 引言:对外泌体进行概述,介绍外泌体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

2. 正文:详细探讨外泌体的定义和特征,以及外泌体的功能和作用。

2.1 外泌体的定义和特征:解释什么是外泌体,包括其形成、组成和结构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2.2 外泌体的功能和作用:阐明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信号传递、废物排泄、免疫调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 结论:总结外泌体的重要性和研究前景,并探讨外泌体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以上的结构安排,希望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关于外泌体的名词解释的内容,让读者对外泌体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外泌体进行名词解释,并探讨其在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性。

通过对外泌体的定义、特征、功能和作用深入剖析,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外泌体在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调控中的作用。

此外,我们将探讨外泌体研究的前景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外泌体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

我们将分析外泌体研究的前沿进展,了解其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潜在应用,以及在药物递送和纳米医学领域的可能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对外泌体的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外泌体的生物学机制和应用提供基础和启示。

通过深入探索外泌体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外泌体的名词解释和探讨,深入了解外泌体的定义、特征、功能和作用,以及其在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将分析外泌体研究的前景和挑战,为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希望为外泌体的研究和应用做出贡献,并促进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

外泌体组成

外泌体组成

外泌体干货二:外泌体的组成外泌体的组成成分外泌体主要有3大组成部分-蛋白质、核酸、脂质。

众所周知,外泌体的脂质来源于细胞膜,属于磷脂双分子层结果,与细胞膜结构差异不大,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外泌体中的蛋白与核酸。

外泌体组成之蛋白外泌体中的蛋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膜蛋白,一类是膜内蛋白膜蛋白膜蛋白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几乎所有外泌体均含有的蛋白,这类蛋白可作为外泌体区别于其他囊泡(EVs)的标志物如(CD9,CD63,CD81,CD326)。

一类是特异性膜蛋白,特定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上特有的。

如A33(结肠上皮细胞来源)、MHC-Ⅱ、CD86 (抗原提呈细胞来源-T细胞) 、乳凝集素(不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这些膜蛋白主要用于分离外泌体或分离来源于特定细胞的外泌体。

膜内蛋白膜内蛋白主要包括热休克蛋白家族((HSP60, HSP70, HSPA5, CCT2 和HSP90)、代谢类的酶(GAPDH, 烯醇化酶1, 醛缩酶1, PKM2, PGK1)、核糖体蛋白(RPS3)、信号转导因子(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因子, ARF1, CDC42, )粘附因子(MFGE8、整合素)、细胞骨架蛋白以及泛素。

外泌体组成之核酸外泌体内的核酸包括DNA与RNA。

在靶细胞内起作用的主要是RNA,因此,我们重点讲一下外泌体内的RNA。

外泌体内的RNA主要包括mRNA,microRNA,ncRNA,其中microRNA属于功能性RNA,他可以调节细胞内RNA和蛋白的水平,从而影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因此,microRNA是外泌体中研究最广泛最深入的RNA,且这些外泌体中的RNA往往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下表介绍了许多与疾病有关的外泌体lncRNA和microRNA。

外泌体内含物分析

外泌体内含物分析

上海优宁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泌体,带来革命变革的小不点(五)——外泌体内含物分析
看过小优关于外泌体的之前几篇文章的应该知道,外泌体研究领域,完成了定量、分离之后,就要进行外泌体的分析,除了完整外泌体分析之外,还有外泌体内含物分析。

其中,外泌体内含物分析更是其中的重头戏。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物质,其主要靠内含物发挥作用。

接下来,本期小优专题将为您带来外泌体研究的重中之重,外泌体内含物的分离与分析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看看小小的外泌体中都有什么。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直径才20-100 nm 的“小不点”里面竟然包含了DNA、mRNA、miRNAs、lncRNA、蛋白质、酶等一系列生物分子,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怪不得这个小不点可以发挥细胞间通讯调节的大作用呢。

而且,外泌体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泌体内含物方向上,研究外泌体内含物可以为筛选疾病生物标志物,理解癌症转移机理等提供帮助。

外泌体内含物模式图。

外泌体与中医系列之三外泌体作为中药新活性成分的重要作用

外泌体与中医系列之三外泌体作为中药新活性成分的重要作用

外泌体与中医系列之三外泌体作为中药新活性成分的重要作用分泌至细胞外的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中的明星分子,可携带、转移多种生物学信息,并通过自分泌、旁分泌等方式作用于远距离的细胞,从而达到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目的。

目前,已有学者将外泌体引入中医及针灸的研究领域,从而为该领域研究带来新的进展与突破。

本期我们就外泌体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药及针灸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本期外泌体与中医系列之三 | 外泌体作为中药新活性成分的重要作用。

外泌体是内膜衍生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并由大多数细胞分泌而来的纳米级小囊泡,内含DNA、小RNA、蛋白质等物质,具有沟通细胞间通讯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动物外泌体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外泌体研究已成为生物学、医药学等研究的热点。

最近,植物外泌体也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尤其是药用植物外泌体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

中药药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曾发表过一篇综述,阐述了近些年药用植物外泌体研究的相关研究进展,对药用植物外泌体的提取、分离、鉴定及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为中药外泌体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以动物细胞外泌体为载体,携带植物miRNA进行疾病治疗由于外泌体的膜结构以及特殊的胞质成分,使其在动物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

研究者们在动物外泌体上不断有新的发现和突破,如来自梗死心肌的外泌体miRNA 能够动员骨髓祖细胞的转运,实现心肌损伤修复;由胃肿瘤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可以通过递送miR-135b 来抑制内皮细胞中的FOXO1表达并促进血管生成等。

此外,以动物细胞外泌体为载体,携带植物miRNA进行疾病治疗的研究也是一大热点,例如将浆果的花青素载入巨噬细胞外泌体,用以治疗卵巢癌。

植物药是中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所含的黄酮、皂苷、生物碱等次生代谢产物已被系统性研究。

但由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仍未得到有效阐释。

随着在人乳中检测到的植物miRNA,并且可能影响着婴儿体中几条重要的生物途径,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金海翎教授课题组发现了宿主拟南芥细胞外泌体可以传递sRNAs至真菌病原体灰霉病菌并富集,诱导关键致病性真菌基因沉默[等,以药用植物外泌体作为中药活性成分进行的研究也在逐渐展开。

外泌体之家---笔记

外泌体之家---笔记

外泌体之家笔记外泌体简介Exosome,中文名外泌体,是一种能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直径大约40-100 nm。

尽管外泌体最初在1983年就被发现,但人们一直认为它只是一种细胞的废弃物。

然而最近几年,人们发现这种微小膜泡中含有细胞特异的蛋白、脂质和核酸,能作为信号分子传递给其他细胞从而改变其他细胞的功能。

这些发现点燃了人们对细胞分泌膜泡的兴趣。

最近的研究发现外泌体在很多生理病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免疫中抗原呈递、肿瘤的生长与迁移、组织损伤的修复等。

不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不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可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外泌体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能很好的保护其包被的物质,且能靶向特定细胞或组织,因此是一种很好靶向给药系统(targeted delivery system)。

2015年,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能做到疾病的精确诊断和治疗。

外泌体作为一个新型的研究热点,由于它在体内存在的广泛性和获取的便捷性,已经成为了疾病诊断治疗的潜在有效方式,在精准医学发展上有着光明的前景。

综述Cell:外泌体的研究现状与未来方向--CQ虽然,已有初步研究结果解释外泌体在体内的运输途径。

但关于,其介导的细胞间的信号传导的功能研究仍需要一些实质性的研究来解释。

在这篇综述中,作者以肿瘤细胞及其微环境为背景,认为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癌症的发生及恶化起着重要的媒介调控作用。

在这篇Cell文章中,作者首先总结了目前外泌体最引人注目的功能研究:1)外泌体携带的蛋白促进了肿瘤进展和转移;2)外泌体的分泌、运输途径等传递信号通路;3)外泌体中的小RNA具有什么作用;4)外泌体对肿瘤免疫的影响,以及对肿瘤抗放疗、抗化疗的影响。

然后还介绍了对外泌体的功能了解存在着哪些局限,比如说,外泌体存在着众多子类,怎么从物理、生化上区分开,比如说不同类型的外泌体存在哪些不同的生物标志物,已及从生理学功能上区分不同类型的外泌体仍存在很多难题。

外泌体的世界

外泌体的世界

外泌体的世界什么是外泌体?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直径为30-100nm的纳米级脂质包裹体结构,内部包裹了蛋白、mRNA和microRNA等物质。

外泌体天然存在于体液中,包括血液、唾液、尿液和母乳,外泌体是活细胞分泌的来源于晚期核内体(也称为多囊泡体)的膜性囊泡。

包括肿瘤细胞在内的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都可以产生并释放外泌体。

外泌体由细胞分泌释放出来,在血液等体液内传播,最后又可被其他细胞吞噬,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宿主细胞或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参与了肿瘤发生、生长、侵袭和转移。

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通过外泌体进行信息交换,这种通讯方式在调节肿瘤免疫中发挥了双重作用。

外泌体既可以通过抑制免疫细胞(DCs、NK细胞、CD4+ 和CD8+ T细胞等)引发的抗肿瘤反应,以及诱导免疫抑制或调节细胞群(MDSCs、Tregs和Bregs)的免疫抑制。

外泌体的发展历史1983年,外泌体首次于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1987年Johnstone将其命名为“Exosome”。

随后的10年,外泌体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直至1996年,G.Raposo发现类似于B淋巴细胞能分泌抗原提呈外泌体,这种外泌体携带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因子和粘附因子。

研究表明这种B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以直接刺激效应CD4+细胞的抗肿瘤反应。

1998年,L.Zitvogel等发现树突细胞(DC cell)也能产生有抗原提呈能力的外泌体,而且外泌体含有功能性的MHC-Ⅰ类和Ⅱ类分子,还有共刺激因子。

这种外泌体启动了特异性的CTL杀伤作用,促进了T细胞依赖的抗肿瘤效应。

H.Valadi等发现,细胞之间可以通过外泌体中的RNA来交换遗传物质。

这意味着细胞可以通过外泌体影响另外一个细胞,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基因强加给另外一个细胞。

研究人员逐渐对小小的外泌体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他们发现,肿瘤细胞的外泌体与正常细胞的外泌体之间存在差异,肿瘤的外泌体会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肿瘤周围组织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备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等等。

初识外泌体

初识外泌体

初识外泌体外泌体——是一类有细胞释放的细胞外囊泡。

外泌体的特点见正文。

细胞外囊泡——简称EV,是由细胞释放的各种具有膜结构的囊泡结构统称,这些囊泡的直径可以从30、40nm到8、9um。

细胞外囊泡有不同的亚群,而目前研究最火热的是外泌体这个亚群。

然而由于目前很难纯化到非常纯的外泌体亚群,人们纯化到的通常是直径小于200nm的囊泡,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称之为sEV(即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小细胞外囊泡)。

为了严谨,所以今天我们也以细胞外囊泡来称呼这些膜泡结构。

本文中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细胞外囊泡主要指外泌体和微囊泡。

今天主要介绍内容包括细胞外囊泡的研究意义、细胞外囊泡的分类、细胞外囊泡含有的成分、细胞培养上清的制备、细胞外囊泡的保存、细胞外囊泡的鉴定实验要求。

所有内容都参考目前已发表的综述,并非hzangs杜撰。

所以请新朋友们放心学习。

细胞外囊泡的研究意义目前,细胞外囊泡的功能还没有完全阐明。

已有的报道认为它们能够调节宿主-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参与传染性和炎性疾、神经疾病和癌症等很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同时在正常的生理过程中也发挥着介导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功能,已有文章报道细胞外囊泡在发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细胞外囊泡在临床医学中也有十分光明的应用前景,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监测临床状态,治疗反应,疾病进展等,同时由于它们具有递送生物分子的功能,因此它们还有发展成临床药物递送载体的潜力。

▪细胞外囊泡的分类细胞外囊泡—这个词是由国际细胞外囊泡学会(ISEV)创造的术语,根据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合成或释放途径可以对囊泡进行分类:外泌体(exosomes)直径为30-150nm,起源于内吞途径,其密度约为1.11-1.19g mL-1;微粒/微囊泡(microparticles/microvesicles)直接从质膜释放,直径约100-1000nm;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y/bleb)直径约为50nm-2μm,由细胞凋亡产生;肿瘤小泡(large oncosomes)直径约1-10μm,由肿瘤细胞释放产生;以及其他各种EV亚群。

外泌体小知识(一)

外泌体小知识(一)

外泌体小知识(一)外泌体(Exosomes)是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的一种,大小在30-150nm,由细胞内的多泡小体(Multivesicular bodies,MVB)与细胞膜融合后以外分泌的形式释放到细胞外,广泛存在于细胞培养上清以及各种体液中,包括血液、淋巴液、唾液、尿液、精液、乳汁等。

外泌体广泛参与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调控细胞生理活动。

同时,外泌体具有抗原提呈、免疫逃逸、诱导正常细胞转化、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等作用;此外,外泌体还可以作为“天然的纳米粒子”来进行药物递送。

外泌体研究通常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1.试剂盒或差速超速离心分离;2.透射电镜拍摄(TEM);3.纳米粒径跟踪分析(NTA);4.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标志物;5.外泌体高通量测序/芯片;6.外泌体标记或示踪;7.外泌体细胞功能检测;8.外泌体动物模型验证等。

其中,外泌体分离之后,需要经过一系列鉴定才能确定分离的是外泌体。

鉴定方法从物理特征到表面分子标志物,多角度进行鉴定。

(1)透射电镜鉴定法:简称TEM,适合外泌体双层囊膜超微结构观察,即通常为茶托型或一侧凹陷的半球形。

(2)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法:简称NTA,该方法能保证外泌体原始状态、检测速度快,检测后能提供外泌体粒径和浓度信息。

(3)Western blot分子标志物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包括四跨膜蛋白家族,如CD9、CD63和CD81;细胞质蛋白,如肌动蛋白(Actin)和钙磷脂结合蛋白(Annexins);参与生物功能的分子,如凋亡转接基因2互作蛋白X(ALIX)、肿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热休克蛋白(HSP70、HSP90),以及细胞分泌的特异性蛋白。

(4)外泌体高通量检测:外泌体内含有与细胞来源相关的蛋白质和核酸,可以运输蛋白质、mRNA、miRNA、lncRNA、circRNA等进入受体细胞,参与细胞间通讯。

外泌体概述

外泌体概述

外泌体干货一:外泌体概述
外泌体的定义
外泌体现今特指直径在30-150nm左右的盘状小囊泡,这些小囊泡被命名为“exsome”。

准确的说是“exsomes”,因为这些小囊泡是由MVE(多囊体)分泌而来。

生物体内类似的囊泡还有多种,如微囊泡、凋亡小体等,他们和外泌体的主要区别在于体积的大小。

外泌体的产生
细胞膜内陷形成细胞内囊泡,囊泡膜经过体内各种酶类的修饰,形成多囊体(MVE),一部分多囊体被送入溶酶体降解,一部分多囊体与细胞膜融合,将外泌体分泌到胞外。

不论是正常细胞还是肿瘤细胞,都能够产生外泌体。

外泌体的行为
外泌体分泌到胞外,经过生物体内体液的循环到达靶标细胞,外泌体与靶标细胞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特异性作用,即通过外泌体上的特异性抗原与靶标细胞上的特异抗体识
别。

一种非特异性作用,即靶标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将外泌体吞入胞内。

外泌体的应用
早期疾病筛查
药物定点治疗
公司将基于RNA的药物小分子负载在外泌体上,或者通过它将药物注入体内。

科普小讲堂:外泌体专题

科普小讲堂:外泌体专题

科普小讲堂:外泌体专题外泌体的基本信息:1983年,外泌体首次于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1987年Johnstone将其命名为“exosome”,即外泌体。

人体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都能分泌外泌体,外泌体广泛存在并分布于各种体液中,携带多种蛋白质、mRNA、miRNA和脂质类物质等,作为重要的传递信号分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细胞-细胞间信息传递系统,可参与细胞通讯、细胞迁移、血管新生和肿瘤细胞生长等过程。

外泌体与微泡:我们知道,细胞间相互作用可以通过释放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分子到胞外与受体结合从而介导胞内细胞传导。

除此之外,细胞还可以释放膜囊泡,外泌体与微泡就是其中两种,二者相似但形成方式不同:外泌体是细胞内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基质中的膜囊泡,而微泡则是细胞出芽与细胞膜融合后直接脱落形成的囊泡,且外泌体大小均一,直径在40~100 nm,其大小取决于其起源部位以及细胞中的脂质双层结构;而微泡大小不一,直径在50 ~1000 nm之间。

外泌体的组成:外泌体主要含有融合蛋白和转运蛋白、热休克蛋白(HSP 70)、CD类蛋白以及磷脂酶和其他脂质相关蛋白,但是不同来源的外泌体的组成有差异。

外泌体的提取方式:1、离心法:此种方法得到的外泌体量多,但是纯度不足。

2、过滤离心:这种操作简单、省时,不影响外泌体的生物活性,但同样纯度不足。

3、密度梯度离心法:用此种方法分离到的外泌体纯度较高,但是前期准备工作繁杂4、免疫磁珠法: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外泌体形态的完整,特异性高、操作简单,但生理性盐浓度会影响外泌体生物活性。

5、色谱法:此种方法分离出的外泌体大小均一,但设备特殊,应用不广泛。

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1、首次报道的外泌体生物功能是红血球成熟过程中排出来的蛋白质。

2、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其功能包括排泄不必要的蛋白质和RNA等物质。

3、可促进生物体免疫应答反应。

4、对凝血和血管生成其促进作用。

行研外泌体——小囊泡的大世界

行研外泌体——小囊泡的大世界

⾏研外泌体——⼩囊泡的⼤世界本⽂作者:MING早在1960年后期,Bonucci和Anderson的研究团队在观察软⾻细胞时,⾸次发现细胞膜会分泌出直径约100nm的具有双分⼦膜结构的⼩泡。

直到1980年这种⼩泡的产⽣机制及在⽣物体的⽣理功能才进⼀步被研究,并创造了外泌体⼀词。

2013年的诺贝尔⽣理、医学奖颁给了美国科学家James E. Rothman,Randy W.Schekman和德国科学家Thomas C. Sudhof,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内部囊泡的运输调控机制。

⾄此,外泌体的研究及临床应⽤被推向了⼀个新的⾼度。

细胞释放的膜囊泡分为外泌体(exosomes)与微囊泡(microvesicles)两种,区别主要在其形成的机制。

外泌体是细胞内的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的膜囊泡,⽽微囊泡则是细胞出芽与细胞膜融合后直接脱落形成的囊泡(图1)。

另外,外泌体⼤⼩均⼀,直径在50~150 nm,尺⼨⼤⼩取决于起源部位以及细胞中的脂质双层结构;⽽微囊泡⼤⼩不⼀,直径在50 ~1000 nm之间不等。

虽然存在不同,但是微囊泡和外泌体外观相似,尺⼨重合,同时包含类似物质,⽐较难区别,因此在科研和临床中,有时候将两者视为⼀体。

图1. 外泌体与微囊泡的特点与区别1外泌体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负责细胞间的物质运输、交流以及细胞调控由于双膜结构的保护,外泌体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包括蛋⽩质、DNA、信使 RNA、⼀些⾮编码RNA以及脂类等,能够提供多组学的信息(图2)。

随着蛋⽩质组学研究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对成熟的外泌体数据库得以积累,如EVpedia, Vesiclepedia, exoRBase等。

其中,Exocarta数据库记录了外泌体中鉴定的 9769 种蛋⽩质, 1116种脂, 3408种 mRNAs,以及2838 种miRNAs。

这些数据库在外泌体的识别分类以及对其⾥⾯⽣物标记物的筛选上起着⾮常⼤的作⽤。

外泌体之家---笔记

外泌体之家---笔记

外泌体之家笔记外泌体简介Exosome,中文名外泌体,是一种能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直径大约40-100 nm。

尽管外泌体最初在1983年就被发现,但人们一直认为它只是一种细胞的废弃物。

然而最近几年,人们发现这种微小膜泡中含有细胞特异的蛋白、脂质和核酸,能作为信号分子传递给其他细胞从而改变其他细胞的功能。

这些发现点燃了人们对细胞分泌膜泡的兴趣。

最近的研究发现外泌体在很多生理病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免疫中抗原呈递、肿瘤的生长与迁移、组织损伤的修复等。

不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不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可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外泌体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能很好的保护其包被的物质,且能靶向特定细胞或组织,因此是一种很好靶向给药系统(targeted delivery system)。

2015年,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能做到疾病的精确诊断和治疗。

外泌体作为一个新型的研究热点,由于它在体内存在的广泛性和获取的便捷性,已经成为了疾病诊断治疗的潜在有效方式,在精准医学发展上有着光明的前景。

综述Cell:外泌体的研究现状与未来方向--CQ虽然,已有初步研究结果解释外泌体在体内的运输途径。

但关于,其介导的细胞间的信号传导的功能研究仍需要一些实质性的研究来解释。

在这篇综述中,作者以肿瘤细胞及其微环境为背景,认为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癌症的发生及恶化起着重要的媒介调控作用。

在这篇Cell文章中,作者首先总结了目前外泌体最引人注目的功能研究:1)外泌体携带的蛋白促进了肿瘤进展和转移;2)外泌体的分泌、运输途径等传递信号通路;3)外泌体中的小RNA具有什么作用;4)外泌体对肿瘤免疫的影响,以及对肿瘤抗放疗、抗化疗的影响。

然后还介绍了对外泌体的功能了解存在着哪些局限,比如说,外泌体存在着众多子类,怎么从物理、生化上区分开,比如说不同类型的外泌体存在哪些不同的生物标志物,已及从生理学功能上区分不同类型的外泌体仍存在很多难题。

外泌体的生理及免疫功能——关于外泌体你不得不知的事(二)

外泌体的生理及免疫功能——关于外泌体你不得不知的事(二)

外泌体的生理及免疫功能——关于外泌体你不得不知的事(二)导语:生物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物资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等基本生命过程,这些复杂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体内爱岗敬业的“邮递员”们,外泌体就是其中之一。

上次小编介绍了外泌体的发现和基本结构,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外泌体在机体内的功能。

外泌体的生理功能外泌体的脂质膜可保护其内容物免受体液中酶的损害,从而将其作为生理和病理信息传递给受体细胞,其最具特色的生理作用是其具有多种促凝、抗凝和纤溶特性。

尿液中的外泌体富含抗微生物蛋白和多肽以及细菌和病毒受体,另外还含有组织因子(TF),表明尿液外泌体具有先天的免疫效应,可以促进凝血和止血,从而减少失血并降低微生物通过尿道和尿道上皮细胞进入人体的风险。

唾液中的外泌体主要来自上皮细胞和粒细胞,含有TF和CD26,可能是人类和动物舔出血伤口以促进凝血和随后的伤口愈合过程的重要原因。

脑脊液中的外泌体可通过隔离Aβ寡聚物来中和体内淀粉样β蛋白(Aβ)的突触可塑性破坏活性。

血浆产生的外泌体中的蛋白质和RNA含量以及外泌体数量会因病理状态而改变。

粪便中含有细菌性外泌体具有局部和全身促炎作用,另外发现外泌体还参与关节炎症、肝稳态、胚胎发育、组织修复、骨钙化等生理过程。

外泌体有着独特的糖模式,富含高度甘露糖基化的抗原决定簇,包括复杂的N-聚糖、N-乙酰乳糖胺、唾液酸化和岩藻糖基化的抗原决定簇,研究发现外泌体和凋亡小体之间的糖基化不同。

有研究报道了在包括卵巢癌、经典半乳糖血症和多囊肾等病理状况下外泌体糖基化模式的变化,证明了糖基化在外泌体病理生理中有着重要作用。

外泌体存在许多不同的多糖结合蛋白。

例如活化血小板释放的外泌体表面上的CD62可使外泌体通过经典的PSGL-1配体途径与靶细胞结合。

B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富含α2,3唾液酸,可结合巨噬细胞上的唾液酸粘附素(CD169,Siglec1)。

膀胱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带有半乳凝素-1和半乳凝素-3。

收藏外泌体鉴定外泌体示踪方法,你都知道吗?

收藏外泌体鉴定外泌体示踪方法,你都知道吗?

收藏外泌体鉴定外泌体⽰踪⽅法,你都知道吗?(⼀)外泌体鉴定⽅法外泌体内容物 (芯⽚、测序、质谱、WB、QPCR、流式等⽅法)Gutierrez-Vazquez, C., et al.ImmunolRev, 2013. 251(1): p. 125-42.蛋⽩组分:细胞⾻架蛋⽩、信号转导相关蛋⽩、代谢酶类、抗原结合提呈相关蛋⽩典型的Exosomes标记蛋⽩有:四跨膜蛋⽩超家族,如CD9、CD63、CD81等;细胞质蛋⽩,如肌动蛋⽩(actin)、钙磷脂结合蛋⽩(annexins);参与⽣物功能的分⼦,如凋亡转接基因2互作蛋⽩X(ALIX)、肿瘤易感基因101蛋⽩(TSG101)、热休克蛋⽩(HSP70、HSP90);整合素等。

Exosomes还含有细胞类型特异的标记蛋⽩,这种蛋⽩分⼦由分泌Exosomes的细胞所决定;核酸组分:Exosomes内还能够包裹mRNA、miRNA、lncRNA、mtDNA、circRNA,并转移⾄其它细胞中发挥⽣物学作⽤,Exosomes所包裹的内容物也是细胞类型特异的。

1、蛋⽩质-WB鉴定Journal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2015, 4: 27032、蛋⽩质- ELISA鉴定Journalof Histochemistry & Cytochemistry 2015, Vol. 63(3) 181-1893、蛋⽩质-流式细胞术鉴定doi:10.1038/nature223414、蛋⽩质-质谱鉴定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vol. 15455、RNA-RNA提取Molecular Immunology 50(2012) 278–2866、RNA-测序鉴定PLoSOne. 2016; 11(1): e0146353.7、纳⽶颗粒跟踪分析: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Analysis ,NTA)是对每个颗粒的布朗运动进⾏追踪和分析,结合Stockes-Einstein⽅程式计算出纳⽶颗粒的流体⼒学直径和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泌体之家笔记外泌体简介Exosome ,中文名外泌体,是一种能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直径大约40-100 nm 。

尽管外泌体最初在1983 年就被发现,但人们一直认为它只是一种细胞的废弃物。

然而最近几年,人们发现这种微小膜泡中含有细胞特异的蛋白、脂质和核酸,能作为信号分子传递给其他细胞从而改变其他细胞的功能。

这些发现点燃了人们对细胞分泌膜泡的兴趣。

最近的研究发现外泌体在很多生理病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免疫中抗原呈递、肿瘤的生长与迁移、组织损伤的修复等。

不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不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可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外泌体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能很好的保护其包被的物质,且能靶向特定)。

细胞或组织,因此是一种很好靶向给药系统(targeted delivery system2015 年,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能做到疾病的精确诊断和治疗。

外泌体作为一个新型的研究热点,由于它在体内存在的广泛性和获取的便捷性,已经成为了疾病诊断治疗的潜在有效方式,在精准医学发展上有着光明的前景。

综述虽然,已有初步研究结果解释外泌体在体内的运输途径。

4)外泌体对肿瘤免疫的影响,以及对肿瘤抗放疗、抗化疗的影响。

Cell :外泌体的研究现状与未来方向--CQ号传导的功能研究仍需要一些实质性的研究来解释。

在这篇综述中,作者以肿瘤细胞及其微 环境为背景,认为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癌症的发生及恶化起着重要的媒介调控作用。

:as-,。

・』蓄] IMF*tj 趨勰矍:魁趣 EV ZIdT dl 価n 1 niZ pKilitatiDO Dh ml[ nDLIiLvrind'Inhidupodiu Inr —■I'cp -R d ■■ H I M X U I L M■ C 石l-rr.t&J ■■«UJ - 2 lllv IsIMF DP fCU ruiPr>>rTHlActK rwclicifeliiblrVwwnli 一合尹丫AgP 二帀 flf F£i ・[i,z 号flfUiTT'F = ji-Jllff. u- J ui' iJiiJy- ^dbidlunH'al'fairrw Vniliiv e ■ EI J圭 c lU HHI 5 J I 二心ft*____常《(■ kr\.i|yb ・n —“…y一營V”厂百炉L '弦f 盘*莎Hp .!?■ !;;" j “ Ilk Cl*: i-TR. Illi- mi Fl i —I rr : ■:r«・rF*<Kf尸9在这篇Cell 文章中,作者首先总结了目前外泌体最引人注目的功能研究: 1)外泌体携带的 蛋白促进了肿瘤进展和转移;2)外泌体的分泌、运输途径等传递信号通路;3)外泌体中的但关于,其介导的细胞间的信小RNA 具有什么作用;从物理、 生化上区分开, 比如说不同类型的外泌体存在哪些不同的生物标志物, 学功能上区分不同类型的外泌体仍存在很多难题。

肿瘤 免疫 干细胞 心血管 诊断 靶向给药 方法组学 分泌机制方法及组学Nanoscale :一种能高纯度捕获和释放外泌体的微流体装置目前,最好的分离外泌体的金标准方法仍然是超速离心法, 其它方法, 如基于聚合物的分离试剂盒, 会非特异性地沉淀下所有外泌体大小的物质, 需要然后还介绍了对外泌体的功能了解存在着哪些局限, 比如说, 外泌体存在着众多子类, 怎么已及从生理 通常得率较低 ( 5%至 25%)。

额外步骤去除杂质,且价格昂贵。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微流体装置, 用于捕获血液中的外泌体。

该装置含有两个不同的免疫模块层, 通过抗体与外泌体结合实现高通量特异性分离, 体和外泌体之间结合的机会。

此外, 还会对分离下来的外泌进行去抗体处理, 原状,有利于下游的分析。

研究人员使用 MCF-7 分泌的外泌体验证了本装置的性能,发现分离出来的浓度和比例 均高于常规试剂盒。

这种简单快速的外泌体捕获技术对阐明癌症患者外泌体的功能具有很大 的潜力,因此可以应用于各种基于外泌体的癌症研究。

参考文献 : Kang YT, Kim YJ, Bu J, Cho YH, Han SW, Moon BI. High-purity capture and releaseof circulating exosomes using an exosome -specific dual -patterned immunofiltration (ExoDIF) device. Nanoscale. 2017 Sep 1.肿瘤促进增殖 促进转移免疫逃逸或免疫杀伤综述】外泌体及 miRNA 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在化疗过程中, 癌细胞能产生耐药性, 主要是通过降低细胞膜的药物通透性和增强细胞 对药物的外排作用实现的。

癌细胞能通过外泌体的形式向外排出化疗药物而使化疗药物失效。

并且能够通过机械旋转来增强抗 使外泌体恢复外泌体 miRNA 如何在肿瘤微环境中 “帮助” 肿瘤产生耐药性, 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和阐述。

在这篇综述里,研究人员着重介绍关于外泌体介导的miRNA 递送在调控耐药性方面的研究。

研究人员还认为外泌体可作为对抗耐药性的新方法。

Bach DH, Hong JY,Park HJ, Lee SK. The role of exosomes and miRNAs in drug -resistance of cancer cells. Int J Cancer. 2017 Jul 15;141(2):220-230.NK 细胞外泌体的抗肿瘤作用来自韩国庆北国立大学医学院的Bye on g-Cheol Ahn 研究组发现NK 细胞外泌体对黑色素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

值得进一步将其发展为癌症的潜在免疫治疗策略。

该研究发现, NK 细胞外泌体对黑色素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但是对正常细胞无影响。

通过FasL 抑制剂可减轻其对黑色素瘤细胞的细胞毒性。

现 NK 细胞外泌体处理组的肿瘤大小显著小于对照组。

其细胞毒性作用。

使用聚合物沉淀结合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1. Zhu, L., et al. (2017). "Exosomes Derived From Natural Killer Cells Exert Therapeutic Effect in Melanoma." Theranostics 7(10): 2732-2745.2. Jong, A. Y., et al. (2017). "Large-scale isolation and cytotoxicity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derived from activated human natural killer cells." J Extracell Vesicles 6(1):1294368.强胶质瘤干细胞的致癌性miRNA 的转移可以改变非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而NK 细胞外泌体在体外诱导了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

接着,研究人员利用小鼠模型在体内检测了NK 细胞外泌体的肿瘤抑制作用,发是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介绍了活化的人NK 细胞的胞外囊泡的大规模分离及EV 。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发文:胶质瘤相关 MSC 分泌的外泌体增研究表明,癌细胞分泌外泌体中的原癌肿瘤抑制性miRNA的转移可以抑制肿瘤生长。

在此前一项研究中,胶质瘤细胞分泌含有mRNA和miRNA的外泌体,促进血管形成。

胶质瘤的细胞外囊泡将miR-1递送至受体细胞, 改变了胶质瘤细胞侵袭和增殖特性并且影响基质细胞促进内皮细管的形成。

另有研究认为, GBM衍生的外泌体可将miRNA转移至小神经胶质细胞中。

来自MD安德森癌症中心Frederick Lang研究团队的研究人员认为神经胶质瘤相关的人类间充质干细胞(GA-hMSC)胶质母细胞瘤的基质成分,能够释放外泌体,增加肿瘤起始胶质瘤干细胞(GSCS的增殖和克隆形成。

研究人员分析了外泌体内容物,鉴定出miR-1587是GSCs外泌体的作用介质, 其中部分机理是可下调肿瘤抑制性核受体共抑制因子NC0R1。

CSCCDMI—3* BM-'MSC ■ WT Tumv Ibtrdcr1 SiXvv^[Cell】肿瘤细胞迫使基质细胞通过外泌体释放无蛋白结合的RNA RN7SL1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乳腺癌细胞触发基质细胞NOTCH-MYC 信号通路导致POL3 驱动的RN7SL1 增加。

在外泌体转移到免疫细胞后,非屏蔽的RN7SL1 触发炎症反应;转移到乳腺癌细胞后,非屏蔽RN7SL1 激活PRR RIG-1 以增强肿 瘤生长、转移和治疗抗性。

Highlights胞质RNA 被RNA 结合蛋白屏蔽从而抑制 RIG-I 的识别肿瘤成纤维细胞中 NOTCHMYC 信号通路促进非屏蔽的 RN7SL1 RNA 通过外泌体释放外泌体中的非屏蔽 RN7SL1作为DAMP 激活乳腺癌的RGIRNA 的非屏蔽与基质激活协同促进炎症和肿瘤进展InHammalorv[1曲叫3|岳1亦INabet B Y, Qiu Y, Shabason J E, et al. Exosome RNA Unshielding Coup les Stromal Activation to P attern Recognition Rece ptor Signaling in Cancer[J]. Cell, 2017, 170(2): 352-366. e13.Matei I, Kim H S, Lyden D. Unshielding Exosomal RNA Unleashes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J]. Cell, 2017, 170(2): 223-225.—CQ相同来源的肿瘤细胞转移到不同的器官后会显示出不同的基因表达谱。

胞和外在信号之间在转移器官的动态相互作用影响其转移后的生长。

Nature :脑微环境通过外泌体microRNAs 促进肿瘤转移EKcntfrifiaf t 3iri"'4jlirv :iRea 虱 Cartcar C B II^StnorrvaJ Fibfmhlflst*显然,转移的肿瘤细I Interterun- SbnuWdd Gm ISkiini-iir ■ HHIH 氏Primary 当Turner f ■ J rb葩fTumor CellsProliferatron 十Apoptcjsis 4尸■奄 UWE 用EeRf+.靑枣3Outgrowth f这篇研究文章揭示了正常表达 PTEN (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的人和小鼠的肿瘤细胞在 传播到脑部后丢失 P TEN 的表达,但是传播到其他器官后不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