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两首练习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上) (2)doc初中语文 (1)

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上) (2)doc初中语文 (1)

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上) (2)doc初中语文 (1)创新提咨询—练思维咨询题范例1、«四渡赤水出奇兵»中描画了长征途中哪几件重大历史事件?2、品读«过雪山草地»,讲讲红军战士过雪山草地无往而不胜的全然缘故是什么?3、你能找出这两首歌词的中心句吗?讲讲你的理由。

轻松入门—练基础课后练习—轻松入门一、填空题1、«长征组歌»的词作者是________,这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_____周年而作的。

2、«四渡赤水出奇兵»一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雪山草地»一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以下加点字的读音。

敌重.兵〔〕压黔.境〔〕泥毡.〔〕4、改正以下词语中的错不字。

四度赤水____ 千锤百练____ 野菜充讥____ 白雪铠铠____二、选择题5、选出以下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05年举世瞩目....的大事,更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B、舞蹈家杨丽萍精心打造的舞剧«云南印象»,融民族风情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

C、随着21世纪科技不断向前进展,医学界对艾滋病患者将再也可不能像刚发觉时那样爱莫能助....了。

D、小张体格强壮,打起球来又十分卖力。

这次篮球竞赛中,小张躯体力行....地投进了好几个球。

6、以下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们来到这文明遐迩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B、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耀的灯光成效,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C、要是一篇文章里的思想是有咨询题的,那么文字即使专门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D、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那么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初二语文上册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同步练习

初二语文上册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同步练习

《长征组歌》两首·检测与评价基础题1.下列各组加粗字中与课文中相同字读音不同的一项分别是()和()(6分)(1)横断山A.横眉 B.横蛮 C.横贯 D.横直(2)亲人送水来解渴A.押解 B.解潮 C.解冻 D.解剖你在课文中还能找出几个多音字吗?自己归纳一下;整理在语文笔记本上。

2.根据拼音正确写出汉字。

(4分)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4分)()A.1935年5月;红军度过了金沙天险;把大批追兵抛在了身后。

B.我志愿军部队趁胜追击敌人;全歼敌人两个团。

C.领导向这支历经千锤百练的英雄连队部署了新的战斗任务。

D.上下团结;官兵一致;这是我军南昌起义以来的优良传统。

4.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6分)(1)四渡赤水出奇兵()A.出人意料的 B.特殊的(2)革命理想高于天()A.和天一样高 B.比天高(3)天如火来水似银()A.水的颜色像银子一样 B.水像银子一样珍贵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4分)()A.天如火来水似银 B.军民鱼水一家人C.红军都是钢铁汉 D.雪山低头迎远客6.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0分)(1)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势;或使对方离开原来防守的地方;以便袭击。

()(2)大军开到城下;也比喻形势十分危急。

()(3)打铁炼钢;除去杂质。

比喻经过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

()(4)丢掉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5)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

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7.下列歌词中;能揭示红军长征胜利原因的是哪几句(8分)()A.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B.红军都是钢铁汉C.军民鱼水一家人 D.官兵一致同甘苦E.敌人弃甲丢烟枪 F.野菜充饥志越坚8.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这两个乐章的开头几句歌词用的都是三字短句。

想一想;为什么?(6分)9.就歌词内容看;《四渡赤水出奇兵》这一乐章除了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外;还表现了________;赞扬了________;《过雪山草地》这一乐章描写了红军过雪山草地遇到的极大困难和红军________________的顽强斗志。

长征组歌两首课堂练习含答案

长征组歌两首课堂练习含答案

《<长征组歌>两首》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一、填空题一、《长征组歌》的词作者是________,这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_____周年而作的。

二、《四渡赤水出奇兵》一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雪山草地》一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敌重.兵()压黔.境()泥毡.()4、更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四度赤水____ 千锤百练____ 野菜充讥____ 白雪铠铠____二、选择题五、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利用不适当的一项。

( )的大事,更A、“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21年举世注视....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B、舞蹈家杨丽萍精心打造的舞剧《云南印象》,融民族风情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

叹为观止....C、随着21世纪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医学界对艾滋病患者将再也不会像刚发现时那样了。

爱莫能助....D、小张体魄强壮,打起球来又十分卖力。

这次篮球比赛中,小张身体力行地投进了....好几个球。

六、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咱们来到这举世著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令人感到自豪。

B、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拍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C、如果一篇文章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D、除非增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不然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并按要求回答7—10题。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垂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果腹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7、该词的韵脚是___________,所押之韵是___________ 。

八、“雪皑皑……炊断粮”四行歌词用的都是三字短句,其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雪山垂头迎远客”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成语“千锤百炼”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为何说红军战士“都是钢铁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长征组歌·冲破封锁线》,完成11—14题。

长征组歌两首练习卷及答案

长征组歌两首练习卷及答案

长征组歌两首练习卷及答案篇一:第02课时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第02课时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学习目标】1.感受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和红军战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2.学习高度概括的语言,了解歌词的特点。

3.感悟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

【课前预习】学唱《长征组歌》,摘录两首课外歌词。

【学习过程】活动一初读歌词,提炼中心。

①结合注释朗读诗歌,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黔境()皑皑()千锤百炼()泥毡()②歌词为了凸现主题,往往有中心句。

自由朗读两首歌词,找出这首歌词的中心句,并说说你的理由。

③归纳提炼判断歌词中心句的方法。

(自主学习——同位讨论——展示交流)活动二再读歌词,感受精神。

①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两首歌词中是如何描写红军面临的困境?红军战士又是如何战胜的?②从两首歌词中,你能感受到“长征精神”是什么?如今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自主朗读、勾画批注——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全班交流)活动三三读歌词,读出异同。

①这两首歌词有异曲同工之美,说一说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共同特点?②欣赏《长征组歌两首》视频,感受歌词的特点及其蕴含的情感。

(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展示)【检测反馈】1.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势,或使对方离开原来防守的地方,以便袭击。

()(2)大军开到城下,也比喻形势十分危急。

()(3)打铁炼钢,除去杂质。

比喻经过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

()(4)丢掉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5)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

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2.就歌词内容看,《四渡赤水出奇兵》这一乐章除了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外,还表现了_____ ___,赞扬了_____ ___;《过雪山草地》这一乐章描写了红军过雪山草地遇到的极大困难和红军___________ _____的顽强斗志。

3.“横断山,路难行”这两句反复出现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过雪山草地是艰难的,但歌词中说“雪山低头迎远客”,你是怎么理解的? [巩固提升]1.《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这两个乐章的开头几句歌词用的都是三字短句。

初二语文长征组歌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语文长征组歌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语文长征组歌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句中没有反义词的一项是()A.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B.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

C.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

D.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答案】C【解析】A项中,“远”与“近”,“洪大”与“细切”,都是反义词。

B项中,“忧”与“喜”是反义词。

D项中,“上”与“下”是反义词。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点评:反义词,即意思相反的词。

解决本题,须仔细阅读语句,认真搜索、辨析。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波涛互相撞击。

()【答案】澎湃【解析】澎湃,形容水的声音、外形的形容词,是说明水流动时的形状气势,以及所发出的声响。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2】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答案】绝壁【解析】绝壁,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3】罕见的美好景象。

()【答案】奇观【解析】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4】甜美、畅快地入睡。

()【答案】酣然入睡【解析】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3.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句子是:。

【答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解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初二语文长征组歌试题

初二语文长征组歌试题

初二语文长征组歌试题1.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波涛互相撞击。

()【答案】澎湃【解析】澎湃,形容水的声音、外形的形容词,是说明水流动时的形状气势,以及所发出的声响。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2】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答案】绝壁【解析】绝壁,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3】罕见的美好景象。

()【答案】奇观【解析】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4】甜美、畅快地入睡。

()【答案】酣然入睡【解析】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2.就你所了解的知识,举两例长征期间的大事。

⑴⑵【解析】涉及到长征的事件很多,这主要看学生的积累能力。

例如:⑴1935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红军第一、四方面军组成左右两路军,开始过草地。

⑵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考点】考查学生平时的积累能力。

点评: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的积累能力,这就看出语文不是单一的学科,涉及面很广。

3.片断写作练习:毛泽东的这首诗洋溢着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无不体现这种精神,“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他们的眼里,弯曲绵延的五岭像小河里的鳞波细浪,在他们的脚下,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像滚动的泥丸。

发挥你的想象,写一个片断描写,表现红军战士趟细浪、走泥丸时的精神风貌。

【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学生一定要抓住“红军战士趟细浪、走泥丸时的精神风貌”这一中心,充分发挥想象,运用适合的修辞方法,具体地描绘出来即可。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同步练习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同步练习 苏教版

《长征组歌》两首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4分)压黔镜()乘胜()雪皑皑()泥毡()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4分)(1)调虎离山袭金沙(2)毛主席用兵真如神3.“横断山,路难行”这两句反复出现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4.“天如火来水似银”这句歌词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5.品味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6分)①兵临贵阳逼昆明②调虎离山袭金沙6.歌词为了凸现主题,往往有中心句。

请写出这两首歌词的中心句:(4分)《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第二部分:(一)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7.你估计这首歌在唱的时候,高潮应出现在哪里?请说说理由。

(4分)8.红军在过雪山时遇到了哪些困难?请各用两个字概括。

他们又是靠什么克服了这些困难?(4分)9.过雪山草地是艰难的,但歌词中说“雪山低头迎远客”,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10.如果需要建一座红军过雪山草地纪念碑,请你在纪念碑上写一段话。

(4分)(二)七子之歌(节选)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香港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嗳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注:“七子”:即被帝国主义国家霸占或“租借”的七个地区: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州湾、九龙、旅顺大连;“妈港”:澳门的葡语音译;“郑氏”: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初二语文长征组歌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语文长征组歌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语文长征组歌试题答案及解析1.借助语境,推断下面加点词的意义。

【1】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

【答案】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解析】“高”本指高度,语境中是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语境义的解释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语境义的解释,需要联系语境进行考察。

【2】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

【答案】队伍的最后【解析】“尾巴”本指指鸟、兽、虫、鱼等动物身体末端的突出部分,语境中是队伍的最后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语境义的解释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语境义的解释,需要联系语境进行考察。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波涛互相撞击。

()【答案】澎湃【解析】澎湃,形容水的声音、外形的形容词,是说明水流动时的形状气势,以及所发出的声响。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2】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答案】绝壁【解析】绝壁,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3】罕见的美好景象。

()【答案】奇观【解析】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4】甜美、畅快地入睡。

()【答案】酣然入睡【解析】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3.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三军过后”?【答案】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充分表达了对红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无比信任。

初二语文《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萧华试题

初二语文《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萧华试题

初二语文《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萧华试题1.下列各组画线字中与课文中相同字读音不同的一项分别是()和()【1】横断山A.横眉B.横蛮C.横贯D.横直【答案】B【解析】“横蛮”的“横”读hèng,其余的读héng;【2】亲人送水来解渴A.押解B.解潮C.解冻D.解剖【答案】A【解析】“押解”的“解”读jiè,其余的读ji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多音字的能力。

点评:多音字辨析,要在平时多积累;整理出来之后,常常翻看。

做到有备无患。

2.根据拼音正确写出汉字。

qián ái ái tǎn zhān压()境雪()()草()泥()【答案】黔皑皑毯毡【解析】做这样的题,不能写错字。

黔是贵州省的简称;皑皑属于难写字,应加强记忆;毯为形声字,是说草地像毯子一样;毡是形声字,不要写半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汉字书写能力。

点评:做这样题,应该加强书写能力的训练。

平时就应该积累字形的写法、意义,用意义确定字形写法。

也就是联系字义记忆字形。

3.选出对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1】四渡赤水出奇兵()A.出人意料的 B.特殊的【答案】A【解析】“奇兵”的意思是出其不意突然袭击的军队。

【2】革命理想高于天()A.和天一样高 B.比天高【答案】B【解析】“高于天”的“于”是“比”的意思。

【3】天如火来水似银()A.水的颜色像银子一样 B.水像银子一样珍贵【答案】B【解析】“水似银”的意思应根据语境“天如火”,确定为“如银子一样珍贵”。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词义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必须在理解该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联系语境,理解其语境义。

切不可只答其本义,否则会偏离正确答案。

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A.天如火来水似银B.军民鱼水一家人C.红军都是钢铁汉D.雪山低头迎远客【答案】D【解析】A项是比喻中的明喻;B项是暗喻;C项是暗喻;D项是拟人。

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长征组歌》两首习题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长征组歌》两首习题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长征组歌》两首1.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

(1)横.断山(B)A.横.直B.蛮横.C.横.刀D.横.贯(解析:B项“蛮横”的“横”读hèng,其余的读héng。

)(2)亲人送水来解.渴(A)A.押解. B.解.剖 C.解.密 D.解.嘲(解析:A项“押解”的“解”读jiè,其余的读jiě。

)2.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飞度泥毡雪皑皑军民鱼水调虎离山(2)侵衣充饥野茫茫千捶百炼用兵如神(1)度改为渡(2)捶改为锤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

①今天,中华民族又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道路同样曲折而漫长,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面临着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

②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新长征路上的主人。

③走向21世纪的中国少年,一定要接过长征前辈的火炬,让它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1)请在第②句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

(2)第①句和第③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第①句: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

第③句:让它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4.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使其与前面构成排比句。

他们,走在路上,不知道脚下的路有多长,却走出了新天地;他们,走在山上,不知道脚下的山有多高,却翻越了人民头上的大山;他们,走过大江,不知道脚下的江有多宽,却跨越了历史的长河。

5.综合性学习。

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某中学八年级(4)班将举行一次特殊的主题班会,邀请居住在学校附近的老红军——蔡爷爷到班里做报告。

现在请你也来参加,完成下面的任务。

(1)假如请你去邀请蔡爷爷,你会怎么说?示例:蔡爷爷,听说您是一位经历过长征的英雄,我们大家都很敬仰您,想请您给我们讲讲长征中的故事,行吗?(2)为营造一种热烈气氛来激励同学们学习长征精神,你将在黑板上写上怎样的标语?示例:弘扬长征精神,争做文明学生。

初二语文长征组歌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语文长征组歌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语文长征组歌试题答案及解析1.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波涛互相撞击。

()【答案】澎湃【解析】澎湃,形容水的声音、外形的形容词,是说明水流动时的形状气势,以及所发出的声响。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2】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答案】绝壁【解析】绝壁,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3】罕见的美好景象。

()【答案】奇观【解析】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4】甜美、畅快地入睡。

()【答案】酣然入睡【解析】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2.(二)不灭的星辰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

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

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

据传说,惟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耗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断炊了。

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

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

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

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

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

“首长,走,走不动了。

”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

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上) (3)doc初中语文 (1)

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上) (3)doc初中语文 (1)

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上)(3)doc初中语文 (1)基础题1.以下各组加粗字中与课文中相同字读音不同的一项分不是〔〕和〔〕〔6分〕〔1〕横断山A.横眉 B.横蛮 C.横贯 D.横直〔2〕亲人送水来解渴A.押解 B.解潮 C.解冻 D.解剖你在课文中还能找出几个多音字吗?自己归纳一下,整理在语文笔记本上。

2.依照拼音正确写出汉字。

〔4分〕3.以下句子中,没有错不字的一句是〔4分〕〔〕A.1935年5月,红军度过了金沙天险,把大批追兵抛在了身后。

B.我理想军部队趁胜追击敌人,全歼敌人两个团。

C.领导向这支历经千锤百练的英雄连队部署了新的斗争任务。

D.上下团结,官兵一致,这是我军南昌起义以来的优良传统。

4.选出对以下句中加粗词语明白得正确的一项〔〕〔6分〕〔1〕四渡赤水出奇兵〔〕A.出人意料的 B.专门的〔2〕革命理想高于天〔〕A.和天一样高 B.比天高〔3〕天如火来水似银〔〕A.水的颜色像银子一样 B.水像银子一样宝贵5.以下句子中与其他三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A.天如火来水似银 B.军民鱼水一家人C.红军差不多上钢铁汉 D.雪山低头迎远客6.依照意思写出成语。

〔10分〕〔1〕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先的有利地势,或使对方离开原先防守的地点,以便突击。

〔〕〔2〕大军开到城下,也比喻形势十分危险。

〔〕〔3〕打铁炼钢,除去杂质。

比喻通过多次困难斗争的锤炼、考查。

〔〕〔4〕丢掉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5〕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

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7.以下歌词中,能揭示红军长征胜利缘故的是哪几句〔8分〕〔〕A.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B.红军差不多上钢铁汉C.军民鱼水一家人 D.官兵一致同甘苦E.敌人弃甲丢烟枪 F.野菜充饥志越坚8.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这两个乐章的开头几句歌词用的差不多上三字短句。

《《长征组歌》两首》练习和答案

《《长征组歌》两首》练习和答案

《长征组歌》两首【课前学习】1.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压黔.境(jīn)B.雪皑皑..(ái)C.千锤.百炼(chuí)D.草毯泥毡.(zhān)2.对下面几句诗的韵脚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A.下、兵、明、程、神B.明、程、神C.兵、明、程、神D.下、明、程、神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两项是()A.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B.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C.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D.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4.我校计划举办一次“颂长征”合唱比赛,请你为大赛设计一段100字左右的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导学】1.主题《四渡赤水出奇兵》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过雪山草地》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2.艺术特点《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长短相间,适当反复,语言高度概括,巧用“解”“出”“临”“逼”“赶”“袭”等动词,富有气势,饱含深情,充分表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初二上学期语文辅导练习:《长征组歌》两首

初二上学期语文辅导练习:《长征组歌》两首

初二上学期语文辅导练习:《长征组歌》两首初二上学期语文辅导练习:《长征组歌》两首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带来了初二上学期语文辅导练习,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个来检验自己,一定要认真努力哦!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各级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逶迤( ) 磅礴( ) 乌蒙( )迤逦( ) 磅秤( ) 蒙骗( )答案:1.yi yǐ 2.pang bang 3.meng meng2.解释下面的词语:弃甲:调虎离山:千锤百炼:重兵:扎营盘:答案:弃甲:丢弃武器装备甲,指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千锤百炼:本文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重兵:力量雄厚的军队扎营盘:即扎营,军队安营驻扎扎,驻扎营盘,军营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A.下、兵、明、程、神B.明、程、神C.兵、明、程、神D.下、明、程、神答案:C点拨:C答案中整首诗都押“ing”的韵5.没有运用比喻的两项是( )A.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B.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C.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D.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答案:BD点拨:比喻,必须有三个成分关联起来才能形成一个成分是被比喻的事物(本体);另一个成分是用来做比喻的事物(喻体);再一个成分是两者关联起来的字眼儿,即比喻词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中必须具备一定的相似点,不能随便把两种不相干的事物硬放在一起拼凑成比喻有时并不是三个成分都要同时搬出来,用的比喻词也有种种不同,于是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BD两项们有所说的成分,所以,答案是BD6. 《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是( )A.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B.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C.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D.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答案:D点拨:可以从中心句一其他句子内容上的联系、它在歌词中的具体位置(结句)、它在表达中心意思方面的作用以及这首歌词与《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主旨的关系等方面来探讨7. 请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也可自选取其他事物来写,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答案: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矿石,如果害怕焚烧,那它永远不能成钢蜡烛,如果害怕熄灭,那它永远不能发光航船,如果害怕风,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点拨:仿写题,是近年中考卷中的热点题之一,它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综合性强此题属于结构式仿写,即例句以段或长短句交错的形式出现,让考生模仿写段造句这类仿写题的思想性强,富有启示性解答此题要研读例句,把握已知在明确要求之后,审清例句、弄清仿写要点便成了做好此类题的关键只有清楚了例句的内容结构、语体、情感等特点,才能确定自己该写的句子是什么样的结构,应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体现什么样的情感等要素相信大家通过查字典语文网给大家提供的初二上学期语文辅导练习,一定感觉自己进步了不少吧。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长征组歌_两首》同步练习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长征组歌_两首》同步练习苏教版

《长征组歌》两首•检测与评价根底题1如下各组加粗字中与课文中一样字读音不同的一项分别是〔 分〕〔1〕横断山A. 横眉 B •横蛮 C •横贯 D •横直〔2〕亲人送水来解渴A.押解 B .解潮 C .解冻 D .解剖你在课文中还能找出几个多音字吗?自己归纳一下,整理在语文笔记本上。

2•根据拼音正确写出汉字。

〔4分〕压([境雪()()3•如下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4分〕〔〕 A. 1935年5月,红军度过了金沙天险,把大批追兵抛在了身后。

B. 我志愿军部队趁胜追击敌人,全歼敌人两个团。

C. 领导向这支历经千锤百练的英雄连队部署了新的战斗任务。

D. 上下团结,官兵一致,这是我军某某起义以来的优良传统。

4 •选出对如下句中加粗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 〔 〕〔6 分〕〔1〕四渡赤水出奇兵〔 〕A.出人意料的B • 特殊的〔2〕革命理想高于天〔 〕A.和天一样咼 B • 比天咼〔3〕天如火来 水似银〔 〕A.水的颜色像银子一样 B • 水像银子- 样珍贵5•如下句子中与其他三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4分〕〔〕 A.天如火来水似银 B •军民鱼水一家人C.红军都是钢铁汉 D •雪山低头迎远客6•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0分〕7• 〔1〕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势,或使对方离开原来防守的地方,以便袭击。

〔 〕〔2〕大军开到城下,也比喻形势十分危急。

〔 〕〔3〕打铁炼钢,除去杂质。

比喻经过屡次艰辛斗争的锻炼、考验。

〔 〕〔4〕丢掉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 〕〔5〕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

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 〕7 •如下歌词中,能揭示红军长征胜利原因的是哪几句〔 8分〕〔〕A.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B •红军都是钢铁汉C.军民鱼水一家人 D •官兵一致同甘苦〕和〔i:E. 敌人弃甲丢烟枪 F •野菜充饥志越坚&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这两个乐章的开头几句歌词用的都是三字短句。

八年级语文长征组歌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长征组歌测试题

第二课《长征组歌》两首【课时速达标】1.找出并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艰。

______改为______(2)乌江天险重飞度,兵临贵阳逼昆明。

______改为______答案:(1)艰坚(2)度渡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横断山,路难行(2)战士双脚走天下(3)兵临贵阳逼昆明(4)革命理想高于天答案:(1)横断山,路/难行(2)战士/双脚/走天下(3)兵临贵阳/逼昆明(4)革命/理想/高于天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天如火,水似银 B.军民鱼水一家人C.红军都是钢铁汉 D.雪山低头迎远客【解析】选D。

D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B、C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对下面几句诗的韵脚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A.下、兵、明、程B.明、程C.兵、明、程D.下、明、程【解析】选C。

一般偶句末字押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

“兵、明、程”三个字的韵属于一类。

5.根据要求用原文填空。

(1)《四渡赤水出奇兵》中体现军民一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雪山草地》中,描写自然环境恶劣,反映红军生存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2)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延伸提能力】6.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忆秦娥娄山关7.请仔细揣摩,然后说说“碎”、“咽”两字在词中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句中精练用词的用法的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碎”表达出的马蹄声的细小;“咽”表现出的喇叭声的低沉。

长征组歌练习题

长征组歌练习题

长征组歌练习题(正文)长征组歌练习题一、选择题1.《长征组歌》是以下哪位作曲家创作的?A. 聂耳B. 陈亮C. 黄自D. 孟庭亮2.《长征组歌》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用来纪念哪次伟大的历史事件?A. 长征B. 南昌起义C. 五四运动D. 五一运动3.下面哪一句不属于《长征组歌》的歌词?A. 长征路上多劳心B. 中央领导真英明C. 沿途多亮剑D. 王勃是我们的模范4.《长征组歌》的歌词主要表达了以下哪种主题?A. 英勇斗争B. 对敌人的谴责C. 同志情谊D. 人民生活二、填空题1.《长征组歌》的歌词由何人创作?答案:聂耳2.《长征组歌》被用来纪念哪次伟大的历史事件?答案:长征3.请将以下歌词填入正确的顺序:(1)赶走敌骑兵,(2)干部队伍补,(3)红军山寨勇,(4)经过敌人乡。

答案:(3) (1) (4) (2)4.请问《长征组歌》的作曲家是谁?答案:聂耳三、简答题1.谈谈《长征组歌》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意义。

《长征组歌》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它通过优美动听的音乐和激昂的歌词,讴歌了中国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和英勇斗争精神。

这首歌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长征中红军战士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传达出对敌人的坚定谴责。

它成为了鼓舞士气和团结人心的力量之源,激励了无数的革命者和民众为实现伟大的中国革命事业奋斗不息。

2.你对《长征组歌》的歌词有何理解?《长征组歌》的歌词表达了红军战士们在长征路上的艰辛与坚韧。

歌词中提到了红军战士们在远离家乡的路途中所经历的劳累和辛苦。

同时,歌词也表达了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和对敌人的斗争决心,展现了他们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精神风貌。

3.你认为《长征组歌》的音乐结构和节奏对歌曲的整体效果有何影响?《长征组歌》的音乐结构紧凑有力,充满激情和豪情,契合了歌词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其节奏明快,音乐旋律高亢激昂,使歌曲更能激发情感共鸣,增强听众的情绪体验。

这种音乐结构和节奏设计使歌曲更具感染力,更能深入人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组歌两首练习卷及答案篇一:第02课时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第02课时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学习目标】1.感受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和红军战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2.学习高度概括的语言,了解歌词的特点。

3.感悟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

【课前预习】学唱《长征组歌》,摘录两首课外歌词。

【学习过程】活动一初读歌词,提炼中心。

①结合注释朗读诗歌,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黔境()皑皑()千锤百炼()泥毡()②歌词为了凸现主题,往往有中心句。

自由朗读两首歌词,找出这首歌词的中心句,并说说你的理由。

③归纳提炼判断歌词中心句的方法。

(自主学习——同位讨论——展示交流)活动二再读歌词,感受精神。

①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两首歌词中是如何描写红军面临的困境?红军战士又是如何战胜的?②从两首歌词中,你能感受到“长征精神”是什么?如今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自主朗读、勾画批注——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全班交流)活动三三读歌词,读出异同。

①这两首歌词有异曲同工之美,说一说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共同特点?②欣赏《&lt;长征组歌&gt;两首》视频,感受歌词的特点及其蕴含的情感。

(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展示)【检测反馈】1.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势,或使对方离开原来防守的地方,以便袭击。

()(2)大军开到城下,也比喻形势十分危急。

()(3)打铁炼钢,除去杂质。

比喻经过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

()(4)丢掉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5)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

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2.就歌词内容看,《四渡赤水出奇兵》这一乐章除了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外,还表现了_____ ___,赞扬了________;《过雪山草地》这一乐章描写了红军过雪山草地遇到的极大困难和红军___________ _____的顽强斗志。

3.“横断山,路难行”这两句反复出现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过雪山草地是艰难的,但歌词中说“雪山低头迎远客”,你是怎么理解的?1.《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这两个乐章的开头几句歌词用的都是三字短句。

想一想,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飞越大渡河水湍急,安顺场边孤舟勇,山峭耸。

踩波踏浪歼敌兵。

雄关险,昼夜兼程二百四,豺狼凶。

猛追穷打夺泸定。

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威风显,兄弟民族夹道迎。

勇士万代留英名。

(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主要赞扬红军战士,结合具体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3)“水湍急,山峭耸。

雄关险,豺狼凶。

”诗的前四句对表达中心起什么作用?篇二:《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苏教版二《&lt;长征组歌&gt;两首》【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体会歌词凝练的语言艺术。

2.感受红军战士的坚定意志和顽强斗志,结合实际学习长征精神。

【重点难点】1、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2、欣赏歌词中表现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家的风采。

【课前预习】1.阅读下列材料,了解写作背景。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历时半年,完成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

随后,晨耕、生茂、唐轲、遇秋等作曲家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组歌,分别描绘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长征组歌》以深刻凝练的歌词、清新优美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讴歌了红军历尽艰险、终获胜利的革命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意志。

它历演不衰,成为中国合唱史上的精品,被选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2.查找资料,了解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的相关情况。

3.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黔()皑皑()..敌重()兵重()飞渡..泥毡()水似()银..4.阅读后,你还有哪些困惑?请将你的问题写下来。

【活动方案】活动1:预习展示。

(个人自由朗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歌朗读展示,并提醒全班同学易读错、写错的字词→推荐同学范读)活活动2:读懂诗意。

(1)朗诵诗歌。

(将读不懂的词句组内同学讨论,尝试解决。

解决不了的提交全班一起解决。

)(2)分别概括两首诗歌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并说说作者描写这些困难有何作用。

(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选出最佳概括→全班展示)(3)诵读比赛。

(小组合作选出最欣赏的段落多形式演读→班级展示→评出最佳小组并说明理由)活动3: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找出歌词中使用准确生动的词语,结合诗句赏析妙处。

(活动建议:可从换词、修辞等角度进行赏析,赏析时要将词语放到句中去体会,想象场景,体会人物形象与精神。

展示时,除展示赏析内容外,更要注重展示充满感情的朗读。

)活动4:观看音乐艺术片《长征组歌》中有关课文的录像,朗读回味两首歌词,加深对红军精神的理解。

【反馈练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

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

总行程6.5万余里。

红军先后跨越了近百条江河,征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ái ái()雪山,穿过了被称为“死亡xiàn jǐng()”的茫茫草地。

红军在长征途中先后进行了600余次重要战役战斗,牺牲营以上干部约430人,共计jiān mia()和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俘敌2万余人,红军也付出了兵力损失达四分之三的重大牺牲。

长征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和qīn pai()的精神!是用信念、意志和汗水pǔ xiě()而就的人生的伟大篇章??2.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A.天如火来水似银B.军民鱼水一家人C.红军都是钢铁汉D.雪山低头迎远客教学反思篇三: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二《长征组歌》两首同步测试题 (新版)苏教版第一单元二《长征组歌》两首一、双基积累1.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中,与课文中同字不同音的一项。

(1)横断山().A.横眉 B.蛮横C.横贯 D.横直....(2)亲人送水来解渴().A.押解 B.解嘲C.解冻 D.解剖....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乌江天险重飞渡..天险:天然的险要地方。

B.调虎离山袭金沙....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

C.雪皑皑,野茫茫..皑皑:洁白的样子,多形容霜雪。

D.千锤百炼不怕难....千锤百炼:这里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

3.对下面诗句的韵脚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A.下、兵、明、程、神B.明、程、神C.兵、明、程、神D.下、明、程、神4.对“草毯泥毡扎营盘”的意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这句是比喻句,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B.这句是拟人句,说明了营盘的丑陋。

C.全句是说红军战士不畏艰苦,在草地上露营住宿。

D.“草”“泥”写出了草地的特点,“营盘”表现了红军的战斗生活。

5.选出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A.敌重/兵,压黔/境B.战士/双脚/走天下C.兵临贵阳/逼昆明D.革命/理想/高于天6.根据要求用原文填空。

(1)_____________,革命理想高于天。

(2)《四渡赤水出奇兵》中体现军民一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雪山草地》中,描写自然环境恶劣,反映红军生存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2020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6周年纪念日,某校准备开展以“纪念长征胜利76周年”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

(1)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以“弘扬长征精神,做新世纪合格接班人”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由你来组织,你准备从哪几个方面组织活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学校决定开展“让学生走一段长征路”活动,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说一段简短的开场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假如你是一名小记者,让你采访一位老红军,你会提哪些问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二、美文品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11题。

登娄山关娄山关,十八盘,盘盘入云天;恰是霜晨雁叫时,未登临,胸中已回荡着那壮丽的诗篇。

看那漫山红花,想是红军的鲜血点染;听那阵阵林涛,犹如当年战斗的呐喊。

石崖上字迹朗朗,镌刻着红军的誓言:“革命到底!”似军号,对后人发出召唤!呵,英雄的红军,壮烈的鏖战!遵义的红旗所向披靡,无敌的勇士气冲霄汉!呵,娄山关!浴着霞光何等尊严;毛主席的诗句为关山增色,雄伟的关山为红军立传。

前有先辈,后有来者,关山重重,任重道远;“而今迈步从头越”,铁流洪涛卷巨澜!8.第一节诗的韵脚有:_______________。

全诗用的都是__________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9.第二节的四行诗,调动了_____觉和_____觉,把眼前的景物与对红军丰功伟绩的回忆和颂扬结合起来,体现了诗歌的形象性。

10.这首诗歌以悲壮凝重的笔触描绘了红军胜利跨越娄山关的壮举,它抒发了红军怎样的情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1.这首诗歌把过去、眼前和未来结合在一起写,气势磅礴。

试结合“关山重重,任重道远”谈一谈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发扬红军的精神,为祖国作贡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三、写作训练12.【写法借鉴】《过雪山草地》这首歌词的成功之处,在于运用了巧妙的拟人手法,如“雪山低头迎远客”,恰当地运用拟人手法,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

【片段仿写】自然万物都有自己的情感。

请你描写太阳落山的情景,注意用上恰当的拟人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