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5 《连加》 ︳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5《连加》︳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的概念,理解连加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加的概念2. 连加的计算方法3. 连加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连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连加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连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连加的计算过程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连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连加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连加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连加的概念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确连加的定义,理解连加的意义。
3. 讲解连加的计算方法以具体的例子为载体,讲解连加的计算步骤,让学生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4. 演示连加的计算过程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连加的计算过程,加深对连加计算方法的理解。
5. 练习连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连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讨论连加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讨论连加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连加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8. 布置作业设计适量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连加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验学生对连加知识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人教新课标(16)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人教新课标 (16)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具体是第83页的例1和第84页的练习。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连加的概念和运用。
通过学习,学生们将能够理解连加的含义,并能够运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连加的概念,能够识别连加的运算符号;2. 能够运用连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连加的概念和运用。
难点在于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连加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用于展示连加的例题和练习题;2.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3. 练习本和笔,供学生们做练习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比如说,我会拿出3个苹果,再拿出2个苹果,然后问学生们一共有几个苹果。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并引出连加的概念。
2. 讲解:接着,我会通过PPT课件展示连加的例题,比如2+3+4。
我会讲解连加的含义,即把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运算。
我会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练习:然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进行连加计算。
我会引导学生们一步步地进行计算,并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2 +3 +4 = 9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3 + 4 + 5 =b. 2 + 6 + 7 =c. 4 + 5 + 6 =2. 请找出生活中的连加例子,并写下来。
答案:1. a. 3 + 4 + 5 = 12b. 2 + 6 + 7 = 15c. 4 + 5 + 6 = 152. 答案不唯一,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连加的概念和运用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单项口算老师分别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得数。
2.复习1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回答。
(说出各题的计算过程)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知道连加、连减表示的意义,那么如果一个算式里面内有加法,又有减法,它又表示什么含义呢?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指导探索:1.教学例1鱼缸里有几条黑金鱼?有几条红金鱼?求共有几条金鱼?应该怎么算?(板书:)如果捞走2条,求还剩几条?怎么计算?(板书:)如果我们把刚才演示的内容用图来表示(贴例题图)你能叙述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引导学生叙述题意:鱼缸里有4条黑金鱼,3条红金鱼,捞走2条,还剩几条?)谁会列式?板书: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加减混全式题应该怎样计算呢?结合这道例题,谁来说一说?(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先算4加3等于7,再算7减2等于5。
)板书: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计算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2.教学例2出示鸽子图你能说出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吗?(学生分组说一说图意,然后指名叙述:有4只鸽子在吃谷子,飞走了1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有多少只?)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板书:这也是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齐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3.比较质疑:两道例题有什么不同?(一道是加在前,减在后,另一道是减在前,加在后)说明:无论是加在前,还是减在前,只要有加有减都叫加减混合,计算加减混合算式与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的微课教案
一年级上册《连加》的微课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教学重点]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教学难点]知道连加的运算方法和顺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上一节微课,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连加计算方法。
希望大家积极主动学习新内容,有不懂的及时提出来,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二、讲述连加的含义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1,2,3,4,5。
(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2只)(出示课件: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1只)如果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那么怎么计算?怎样列式呢?(是的)用加法。
列出的算式是5+2+1=。
像这样的算式就叫“连加”。
三、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如何来计算呢?(1)看:原来地上有5只,跑来两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小鸡)最后又跑来一只?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
(2)小棒图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我们一起来算算左边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右边有几根?然后一共有几根?想一想用什么算式计算?(4+3+1=)(3)4+3+1=?先把左边4根和中间3根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这7根小棒加上1根就等于8根小棒。
(你们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小棒来摆摆看。
)所以4+3+1=8,一共有8根小棒。
四、总结连加计算顺序和方法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习惯上是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两个数的和,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
五、巩固练习2+2+4=? 5+1+2=? 3+2+4=? 5+0+3=?六、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10以内的连加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你们学会了吗?课后你们可以通过多做练习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点,这样会学的更加扎实。
连加、连减(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连加、连减(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计算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 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计数器、算式卡片。
2. 学具: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连加、连减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索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连加、连减的算式,总结计算方法。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抢答游戏,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连加、连减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5.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连加、连减问题,与家长分享计算过程。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新知”部分,特别是学生对连加、连减运算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这个部分是本节课的核心,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运用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直接影响到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
在“探索新知”部分,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连加、连减运算顺序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第【1】篇〗教学构想:连加连减是在教学10以内加、减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熟练加、减法的口算,学习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习题,并渗透加减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
教学目的:⑴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学习有关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⑵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的算法。
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初步感知连加连减与日常生活的联络。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依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非常快乐能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孩子们的口算能力是不是很棒呀(是)非常有自信!那教师就来考考你们。
出示口算课件师:孩子们的口算能力真棒!真是个口算小能手!认真观察这四组算式有什么雷同点和不同点?报告:每组标题,两道口算习题都是用前面算得的得数接着加或者减。
今天我们就运用这样的知识来学习新的本领!好吗?二、创设情境,初步领会⑴教学例习题(一)教学连加师:上周末,教师去了一趟农场,在农场里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华华。
你们想认识他吗?展示图1,瞧!他在干什么?生:他在喂小鸡。
师:华华是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想)那么在家里要多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课件,老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操作1: 5只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谁会列式?口头操作2:又来了1只。
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方才的画面?生:华华喂5只小鸡,跑来了2只,又跑来1只。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的公开课优质教案(精选14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的公开课优质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的公开课优质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的公开课优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的公开课优质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能力目标: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情感目标: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教学媒体“连加连减(二).Swf”、实物投影仪。
教学设计思路第一,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利用使新授部分的例题,变抽象为具体,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小鸡只数的变化过程和相应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借助直观感知接受运算顺序的规定。
第二,加强观察指导。
在进行演示的时候,着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让学生记下演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数量变化情况,进一步和算式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在大脑里将生动的情节转化为数的运算,为掌握计算顺序打好基础。
连加、连减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
它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并且学生往往忘掉第一步的得数。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克服计算障碍,就着重训练学生把先算的数记在脑子里,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4+15+25-28-25+37+13-16-2要求:先口算,再想一想,每组题中的第一题与第二题有什么关系?学生口算后交流。
二、导入学习新课大家不但会算,还能找出它们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本领。
(一)学习连加1、演示,引出算式。
(1)出现5只在地上觅食的小鸡。
问:院子里有几只小鸡在吃东西?(屏幕出现“5”)(2)出现跑来的2只小鸡和又跑来的1只小鸡。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案•相关推荐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案篇1设计思想:长期以来,计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
因此,计算教学总是与单调、枯燥连在一起。
新课程的实施,给计算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
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本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想、设计现实、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欣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评互评等多种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并得到全面发展。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
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这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从而扩大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并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必须的基础。
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难点之一。
教材先通过例1教学连加,然后呈现例2的摘丝瓜场景教学连减。
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逐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巩固对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的认识。
学情分析: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充分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
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深入领会并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4《连加、连减》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4《连加、连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章第4节的内容——《连加、连减》。
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培养学生对算术的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技能。
2.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实际情境下的应用。
3.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连加、连减的概念。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具:计算器、教学板书、小黑板、数字卡片等。
•课前准备:熟悉教案内容,准备好教学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或展示实物引入连加、连减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并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
2. 概念讲解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连加、连减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概念。
3. 实例演练教师设计一些实例让学生动手操作,例如让学生用数字卡片进行连加、连减运算,通过互动学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 拓展应用教师设计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解决,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5. 巩固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了知识点。
6. 总结反馈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复习,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
四、课堂延伸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自由探究连加、连减的规律,并共享成果。
五、课后作业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完成,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连加、连减知识。
六、教学反思教师可回顾本节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节课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连加、连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希望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加法和减法”中的连加和连减概念。
具体章节为第73页至第75页,内容包括:1. 连加: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中间用加号连接,例如3 + 4 + 5 = 12。
2. 连减: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减,中间用减号连接,例如10 2 1 = 7。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连加和连减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连加和连减的实际意义,能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铅笔、小棒、苹果等实物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拿出一个苹果,告诉学生:“我有1个苹果,又拿来了2个苹果,现在一共有几个苹果呢?”学生回答:“3个苹果。
”老师再拿出一个苹果,问:“现在一共有几个苹果呢?”学生回答:“4个苹果。
”2. 例题讲解老师用黑板和粉笔写出连加的式子:3 + 2 + 1 = 6。
“这个式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先加上3,再加上2,加上1,一共有6个苹果。
”老师再写出连减的式子:6 2 1 = 3。
“这个式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先有6个苹果,然后减去2个,再减去1个,剩下3个苹果。
”3. 随堂练习老师让学生用小棒摆出连加和连减的式子,并计算出结果。
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3 +4 +5 = ?10 2 1 = ?答案:3 +4 +5 = 1210 2 1 = 7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连加:3 + 2 + 1 = 6连减:6 2 1 = 3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践情景的引入,理解了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掌握了计算方法。
在作业设计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年级5分钟的微课教案
一年级5分钟的微课教案【篇一:微课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微课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72连加。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给你们讲的微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72连加。
2、讲述连加的含义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
(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1,2,3,4,5。
(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2只)(出示课件: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1只)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对了,用加法。
列出的算式是5+2+1=。
像这种算式数学上叫“连加”。
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⑴看:原来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最后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
⑵小棒图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数一数左边的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右边呢?想一想用怎样列式计算?(4+3+1=)⑶4+3+1=?先把左边的4根小棒和中间的3根小棒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边的1根小棒等于8根小棒,所以4+3+1=8.一共有8根小棒。
⑷小三角形图我们来看看小三角形图,有几个红三角形?几个蓝三角形?几个黄三角形?怎样列式计算?(3+4+2)⑸3+4+2=?先把3个红三角形加上4个蓝三角形等于7个三角形,再用7个三角形加上2个黄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
因此,3+4+2=9,一共有9个三角形。
4、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习惯上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
连加、连减(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连加、连减(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我今天要为大家教授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中的连加、连减部分。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六章的第三节,主要学习了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并掌握它们的运算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这些概念和方法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幅画,上面有3只小猫在吃鱼,然后又拿出另一幅画,上面有2只小猫在吃鱼。
我提问学生们:“这两幅画一共有几只小猫在吃鱼?”学生们回答:“5只。
”这就是连加的运算,我们把3和2加起来得到了5。
2. 例题讲解:我给学生展示了一道连加的例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一共有几个苹果?我引导学生思考,然后一起解答:3+2=5,小明一共有5个苹果。
3.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出了一道连加的练习题:小明有5个橘子,小华给了小明3个橘子,请问小明一共有几个橘子?学生们通过思考和计算,得出了答案:5+3=8,小明一共有8个橘子。
4. 连减的讲解:我接着给学生讲解连减的概念。
我拿出了一幅画,上面有5只小猫在吃鱼,然后又拿出另一幅画,上面有3只小猫在吃鱼。
我提问学生们:“这两幅画一共有几只小猫在吃鱼?”学生们回答:“2只。
”这就是连减的运算,我们把5减去3得到了2。
5. 连减的例题讲解:我给学生展示了一道连减的例题:小明有7个糖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糖果?我引导学生思考,然后一起解答:73=4,小明还剩下4个糖果。
6.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出了一道连减的练习题:小明有8个饼干,他吃掉了5个,还剩下几个饼干?学生们通过思考和计算,得出了答案:85=3,小明还剩下3个饼干。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连加、连减》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连加、连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2.难点:记住第一步的得数,进行第二步计算。
三、教学准备:1.图片(如小鸡图、燕子图、西瓜图等)2.小棒、正方形片等学具3.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A.创设情境: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农场。
看,农场里有很多小鸡在玩耍呢!(出示小鸡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
B.复习旧知: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加减法吧!课件出示口算题,学生开火车口算。
2.合作探究2.1学习连加A.观察图意:课件演示小鸡进入的动画,引导学生说出图意: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先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1只。
师: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呢?B.尝试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2+1=?(板书)引导学生比较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引出“连加”的概念。
C.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分步计算:先算5+2=7,再算7+1=8。
强调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2学习连减A.观察图意:课件出示小鸡吃饱后离开的图,引导学生说出图意: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掉了2只,又跑掉了2只。
师:现在还剩下多少只小鸡呢?B.尝试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8-2-2=?(板书)引导学生比较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引出“连减”的概念。
C.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分步计算:先算8-2=6,再算6-2=4。
强调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巩固练习A.看图列式:出示燕子图、西瓜图等,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连加或连减算式,并计算。
一年级上册数学《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以及混合运算》教案三篇
【导语】连加、连减这⼀知识点是我们解决⽇常⽣活问题的基本技能,是新课标提出的“⼈⼈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理念的基本体现。
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是对加减法概念的拓展,另⼀⽅⾯是对学⽣分析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思维的初步培养,也是学⽣由具象的算法向抽象的算理过渡的⼀块基⽯,对学⽣的知识积淀和能⼒提升都将起到“再上⼀层楼”的作⽤。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使学⽣在实际情境中,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学习有关连加连减的计算⽅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中培养学⽣的创新意识,训练学⽣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主探究的能⼒,得出多样的算法。
3、培养学⽣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想学、乐学、会学。
初步感知连加连减与⽇常⽣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运⽤连加连减,理解多样化的计算⽅法中的⼀种或⼏种。
教学难点: 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和掌握计算⽅法。
教学关键: 学习有关连加连减的计算⽅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师:放假时,你们喜欢和爸爸妈妈去外游玩吗?有⼀位叫⼩明的⼩朋友,去乡下的奶奶家玩了。
(出⽰图⽚:⼩明) ⼀⼤早,⼩明的妈妈就带着他⼀起乘上“⼝算号”公共汽车出发了。
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算,也来算⼀算吧! 4+1 5+2 5-2 8-2 10-4 3+4 5+3 7+1 3-1 6-2 6-6 7+3 师:⼩明看到路旁的⼩鸡正在吃⽶。
你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吗? ⽣:原来有5只⼩鸡,⼜来了2只,现在⼀共有多少只?5+2=7 ⽣:原来有5只⼩鸡,⼜来了1只,现在⼀共有多少只⼩鸡?7+1=8 师:不⼀会⼉,他们来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院⼦⾥喂鸡呢,⼩明可是个懂事的孩⼦,连忙跑过去帮奶奶喂鸡。
引出例1。
⼆、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理解情境 师:看,有⼏只⼩鸡在吃⽶?(演⽰5只⼩鸡在吃⽶)然后来了⼏只?(演⽰来了2只)最后来了⼏只?(演⽰来了1只) 师:你能将喂鸡的过程⽤⾃⼰的话说⼀说,并提出数学问题吗?(如果说不好,可重复演⽰课件) ⽣:⼩明在喂5只⼩鸡,跑来了2只⼩鸡,⼜跑来1只⼩鸡,现在⼀共有多少只⼩鸡? 师:⼝才不错,你说得真完整。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式题.教学难点牢记前两个数计算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2.看图列式计算.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又走来几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怎样列式计算?出示: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要把吃米的3只小鸡和又走来的2只小鸡含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走了几只?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计算?出示:为什么要用减法?(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整体5只里面去掉走了的2只小鸡,所以用减法计算.)同学们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它进一步学习新知识.二、指导探索:1.教学连加.(1)理解连加的意义【出示小鸡图】有几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几只?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3加2等于5)又走来1只,现在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5加1等于6)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应该怎样叙述它的意思呢?(引导学生叙述题意:有3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2只小鸡,又走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有和他想法不一样的吗?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教师范读算式:3加2再加1等于几.学生齐读算式.说明: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叫连加.(板书:连加)连加的算式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2)研究算法.能直接算出结果吗?结合这道题的意思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先算再算.板书:学生自己叙述的计算过程.(3)练习:【出示做一做1】学生摆学具并列式计算.订正时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2.教学连减.(1)理解连减的意义【出示星星图】一共有几颗星星?剪去了几颗?还剩几颗?你是怎么想的?(8减3等于5)又剪去了几颗?现在还剩几颗?你是怎么算的?(5减1等于4)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就是有8颗五角星,先剪去了3颗,又剪去了1颗,求还剩几颗?谁能自己再叙述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在学生*叙述的基础上指名叙述图意.)要求还剩几颗?怎样列式?板书: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知道这样的算式叫什么算式吗?(板书:连减)谁会读这个算式?(2)研究算法.结合题意,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理论上归纳出:先算,再算.板书:学生练习说的计算过程.(3)练习.【出示做一做2】学生摆学具并列式计算.订正时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三、巩固练习.1.看算式摆学具.出示:让学生用学具摆出这两道题,要求边摆边叙述题意.2.看算式直接说结果.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连加算式表示什么?连减算式呢?怎样计算连减式题?怎样计算连减式题?(结合例题来总结).〖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优秀教案第【2】篇〗《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7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4.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运算正确率。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连加知识,总结连加的概念、运算方法和应用。
2.让学生谈谈在学习连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
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连加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连加的意义。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展示、实物操作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连加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讲解连加的运算步骤,强调每次加法的顺序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连加的意义。
。
4.教师演示连加的计算过程,并让学生跟随操作,体验连加的计算方法。
2.分步骤教学,循序渐进:针对连加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教师应设计分步骤的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连加知识。
a.引导学生通过数数、计数等基本数学技能,感知连加的意义。
b.演示连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连加的计算过程。
c.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连加知识的掌握。
3.合作学习,互帮互助: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们摘果子的故事,引入连加的概念。故事中小动物们不断地将摘到的果子放在一起,每次都增加了一些果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连加。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大家能举个例子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连加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掌握连加的方法。
2. 学生能够利用连加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连加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加法的概念。
2. 连加的方法。
3. 运用连加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
2. 加法表格。
3. 实物或图片,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的概念,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给了他3个苹果,现在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法的运算过程。
教学步骤:步骤一:连加的概念1. 展示数字卡片上的数字,例如:2 + 3 = ?2. 引导学生按照加法表格中的方法进行计算,解释连加的概念。
3. 让学生通过多种组合方式,练习连加的计算方法。
步骤二:练习连加1. 给出一组加法题目,例如:1 + 2 + 3 = ?2. 让学生利用连加的方法计算答案,并在纸上写下计算过程。
3. 让学生互相交换答案,并互相核对计算过程。
步骤三:应用连加解决问题1. 展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了他3个苹果,小华又给了他2个苹果,现在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引导学生利用连加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在纸上写下计算过程。
3. 让学生互相交换答案,并互相核对计算过程。
总结: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连加的概念和方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连加方法解决问题。
拓展活动:1. 给学生更复杂的连加题目,挑战他们的计算能力。
2. 让学生创造自己的连加问题,并与同学们互相交换解答。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掌握连加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连加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连加的概念理解较为困难,需要更多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
同时,在练习环节中,学生的计算过程有时不够清晰,需要引导他们写下计算步骤,以便互相核对。
一年级数学连加微课教案2023例文
一年级数学连加微课教案2023例文一年级数学连加微课教案2023例文1教学目标: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师:现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
(画面一: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画面二: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二、探究新知(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
①观察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师:对,是红绿灯,它们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清楚,(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的上、下位置关系吗我们的身体上呢②练习。
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
①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说它们又是什么位置关系呢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板书:前、后)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⑦练习。
a、出示十二生肖图,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谁排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
b、教室里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在另一个同学的(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
还可以问:从前往后数,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三、运用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教案小学数学一年
级上册连加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微课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72连加。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1、导语: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给你们讲的微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72连加。
2、讲述连加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
(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1,2,3,4,5。
(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2只)
(出示课件: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1只)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对了,用加法。
列出的算式是5+2+1=。
像这种算式数学上叫“连加”。
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
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
⑴看:原来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最后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
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
⑵小棒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数一数左边的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右边呢想一想用怎样列式计算(4+3+1=)
⑶4+3+1=?先把左边的4根小棒和中间的3根小棒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边的1根小棒等于8根小棒,所以
4+3+1=8.一共有8根小棒。
⑷小三角形图
我们来看看小三角形图,有几个红三角形?几个蓝三角形几个黄三角形怎样列式计算(3+4+2)
⑸3+4+2=?先把3个红三角形加上4个蓝三角形等于7个三角形,再用7个三角形加上2个黄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
因此,
3+4+2=9,一共有9个三角形。
4、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习惯上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
5、巩固练习
2+2+4= 5+0+3=
6、结束语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连加的含义和连加的计算顺序及方法,你学会了吗?
谢谢大家观赏!
四、教学设计流程图
课题:连加
1、导语
2、讲述连加的含义小明喂鸡图
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小棒图
小三角形图
4、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5、巩固练习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