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诗歌点评语”类鉴赏题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语言 课件(共35张PPT).ppt
委婉含蓄—— 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
(6)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 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 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小时 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 脍炙人口的名句。
清新自然—— 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
--陶渊明《归园田居》
冲淡质朴—— 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 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明净绚丽—— 像一株静静开放的牡丹
(4)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 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的景象。(2分)
烘托的意境(抒发的感情):
“隐”和“没”字写出了由于主宾双方不愿分离,遂使宴会从夜 晚延续到拂晓,通过饮宴之长,暗示别情之深。这种以景衬情写 法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情。(2分)
练习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 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 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 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 此会在何年。
(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
水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
新。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
平淡。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
(6)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 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 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小时 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 脍炙人口的名句。
清新自然—— 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
--陶渊明《归园田居》
冲淡质朴—— 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 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明净绚丽—— 像一株静静开放的牡丹
(4)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 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的景象。(2分)
烘托的意境(抒发的感情):
“隐”和“没”字写出了由于主宾双方不愿分离,遂使宴会从夜 晚延续到拂晓,通过饮宴之长,暗示别情之深。这种以景衬情写 法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情。(2分)
练习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 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 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 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 此会在何年。
(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
水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
新。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
平淡。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
诗歌比较鉴赏(语言、手法、形象、思想情感全覆盖)(42张PPT)
精编优质课PPT诗歌比较鉴赏(语言、 手法、 形象、 思想情 感全覆 盖)( 42张PP 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精编优质课PPT诗歌比较鉴赏(语言、 手法、 形象、 思想情 感全覆 盖)( 42张PP 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语言风格
1)清新。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平淡。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绚丽。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 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 的象九个烟点,大海小的象杯中之水。 5)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 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7)沉郁顿挫。特点: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 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 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 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 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精编优质课PPT诗歌比较鉴赏(语言、 手法、 形象、 思想情 感全覆 盖)( 42张PP 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语言风格
1)清新。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平淡。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绚丽。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 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 的象九个烟点,大海小的象杯中之水。 5)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 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7)沉郁顿挫。特点: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 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 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 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 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题评讲 PPT精品课件(共21张)
炼动词 • 炼形容词 • 炼数量词(“数枝”) • 叠词(“萧萧”) 、表颜色的词 •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 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 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营造诗的意境、 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
诗歌的炼字应注意: 1、动词 2、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词) 3、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问:请分析第二句中的“冷”字,用 得好在什么地方?(4分)
• 答:“冷”,寒冷;写出了秋夜露 珠的清冷,露水弄湿了桂花;抒写了 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二、要关注修饰语
形容词 东 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参考答案: “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地 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 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 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诗歌鉴赏的意境类题型
及模式化答题
什么是意境?
• 所谓意境,指寄托诗人情感 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 构建的(即景象)让人产生 想象和情感的境界。
诗歌鉴赏题评讲
诗歌鉴赏方面存在两大问题
1、一是读的问题
即如何准确的解读一首诗 2 、二是答的问题 即在读懂的情况下,如何 规范作答,确保得分。
回顾如何读懂诗歌
• 1.从题目着手 • 2.看注释或序或典故 • 3.看作者,知人而论世 • 4.从传统意象着手 • 5.从关键词(诗眼)句(首尾联)图景画面。学 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 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 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 窍门:抓住意象并修饰之,连缀成景“翻译”之, 总分结合完善之)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窍门:① 一般用两个 双音节词 即可,例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 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②分清乐景,哀景。会用“清”“静”“壮”“凄”等 词)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想要归隐田园情怀”是不行 的,应答出为什么而“归隐田园”。 (窍门:语言模式: 突出了(反映了、表达了)诗人因 什么而带来的什么情)
诗歌鉴赏复习课件(共30张ppt)
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一、评价题型
例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 吗?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
仔细分析。
逻辑思维
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 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注意作者的“逻辑思 维”。
鉴赏角度
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 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
鉴赏中心话题。
从诗歌的内容题材上分类
①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
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 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 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
➢ “形象意境类”题目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1. “形象类”答题步骤: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2. “形象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
①什么形象; 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3、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的是宁静、安谧、恬淡的境界,内净外静,烘托出一种远离人世、寄情山水的氛围。
静,是环境、景物的客观状态;净,是心灵、欲念的主观愿望。秋天的美景给人以心灵的沉静,性灵的超脱。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例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 吗?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
仔细分析。
逻辑思维
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 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注意作者的“逻辑思 维”。
鉴赏角度
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 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
鉴赏中心话题。
从诗歌的内容题材上分类
①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
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 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 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
➢ “形象意境类”题目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1. “形象类”答题步骤: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2. “形象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
①什么形象; 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3、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的是宁静、安谧、恬淡的境界,内净外静,烘托出一种远离人世、寄情山水的氛围。
静,是环境、景物的客观状态;净,是心灵、欲念的主观愿望。秋天的美景给人以心灵的沉静,性灵的超脱。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新鉴赏诗歌语言ppt(共55张PPT)
4、定语倒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应为疏影横斜
清浅水,暗香浮动黄昏月。水和月的特点得到突出,以此来衬托梅的 姿态神韵。
课堂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晚次鄂州
卢 纶①
•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
估客②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
•3、答案表述格式:判断诗眼—解释(本意)—分析(手法及效 果)—总述( 情感)。
炼句
一、题型概说
1、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 2、 对某个句子进行赏析
3、炼有特殊句式的语句
二、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
• 【答题思路】1、简析句意 2、结合上下文意赏析 3、分析作用、效 果、表达的主旨、情感
一、提问方式: 【参考答案】 “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特点: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的前期。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增强了感染力, 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或照应前文× × ,为后文× ×做铺垫。
三、诗歌例析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 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 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清浅水,暗香浮动黄昏月。水和月的特点得到突出,以此来衬托梅的 姿态神韵。
课堂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晚次鄂州
卢 纶①
•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
估客②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
•3、答案表述格式:判断诗眼—解释(本意)—分析(手法及效 果)—总述( 情感)。
炼句
一、题型概说
1、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 2、 对某个句子进行赏析
3、炼有特殊句式的语句
二、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
• 【答题思路】1、简析句意 2、结合上下文意赏析 3、分析作用、效 果、表达的主旨、情感
一、提问方式: 【参考答案】 “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特点: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的前期。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增强了感染力, 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或照应前文× × ,为后文× ×做铺垫。
三、诗歌例析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 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 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诗歌鉴赏》(共25张PPT)
①杜荀鹤:作者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寒微,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②刺头 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③蓬蒿hāo :两种野草。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2.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 )的艺术手法。 3.本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 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 浅陋目光。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①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①正堪眠:正是睡觉的好时候。
诗中塑造了一个( 悠闲的隐者
)的形象。
示例2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①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②流莺时一声。 注: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睡 醒。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营造了怎 样的意境氛围?
鉴赏要点三:表现手法
问题形式: ⑴直接用概念提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等; ⑵怎样表现、有何表达效果等
解题步骤 1、步骤一: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步骤二: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手法。
3、步骤三:这种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 感情。
示例4: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①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②白银盘里一青螺。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 达效果? (2)在《农家望晴》和《观 麦》中两位诗 人抒发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
冰壶洞 明 胡应麟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宿庐山此洞中。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2.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 )的艺术手法。 3.本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 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 浅陋目光。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①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①正堪眠:正是睡觉的好时候。
诗中塑造了一个( 悠闲的隐者
)的形象。
示例2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①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②流莺时一声。 注: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睡 醒。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营造了怎 样的意境氛围?
鉴赏要点三:表现手法
问题形式: ⑴直接用概念提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等; ⑵怎样表现、有何表达效果等
解题步骤 1、步骤一: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步骤二: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手法。
3、步骤三:这种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 感情。
示例4: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①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②白银盘里一青螺。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 达效果? (2)在《农家望晴》和《观 麦》中两位诗 人抒发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
冰壶洞 明 胡应麟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宿庐山此洞中。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 PPT优秀课件
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
(四)数量词
经过诗人精心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 情。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用的数量词,虚指、泛指的多,实 指的少;并且与数量词的使用相关联的是,这些数量词常常采 用夸张、对比和比拟等修辞手法。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 “三千丈”运用夸张修辞,表现出了忧愁之深。
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炼字的能力。首先分析“软”字在诗 句中的作用,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对景物的表达效果。“软”字是 使动用法,要点出它的双关意义。
答案 软,使 …… 柔软。 “软”字运用“通感”手法, 借触觉表现视觉,形象地把江风轻柔,温软拂面,使江 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写得可触可感,一语双 关。展现了一幅风吹波澜、风和水暖的清晨美景,生动 形象,具有艺术感染力。
炼字题型答题模式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有表现手法时点出 第三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或描绘了…的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 第四步:作用 或增强了感染力 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
一炼动词
春风不度玉门关。 “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 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古代诗歌鉴赏之
语言鉴赏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
—— 卢延让
诗赋以一字见工拙 ——苏轼
两 句 三 年 得 , 一 吟 双 贾 泪 岛 流 。
为 人 性 僻 耽 佳 句 , 语 不 惊 杜 人 甫 死 不 休 。
——
——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025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课件(共68张PPT).ppt
起,组合成一种 桥流水人家。
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
场景。
表的效果。
省略句 指诗句省略了某 省略主语:散发乘 使句式更为浓缩、精练。
些成分
夕凉,开轩卧闲敞。
对偶句 结构相同或相似、无边落木萧萧下, 对偶的句式看起来整齐美观,读 字数相等或基本 不尽长江滚滚来 起来节奏铿锵.便于记诵。 相等的语句
分类
传神显旨的词 以动衬静的词 以动写静的词 以实写虚的词
以乐衬哀的词 叠词
表颜色的词
拟声形象的词
示例
“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人的可耻嘴脸,他们不但志气 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这一字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喧”和“动”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更 好地表现了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 “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破”字,将静物动态化,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 简要分析。
【考点定位】分析生动传神的字 【解题思路】词+词义+代入句中后句意+技巧+情感 【参考答案】 ①“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
内容上
“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 “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
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修辞上 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 词性上 以最少的词汇表达最多的思想内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或它)生动逼 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 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切”历 来被人赞赏,请简要分析。(2分)
• “急”有“引人遐思、情意深切”特点,首先理 解何为“引人遐思、情意深切”。
3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 ①【注释】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
(1分)又使人感觉江水似乎无法控制,在急于
寻找自己的归宿;②表现诗人急切不安,空度岁
月,,无安身立命之处,无所归依的心情。(1
分)。
6
拓展训练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 姑苏怀 许浑
•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 作品鉴赏
•
姑苏,即姑苏山,在今江苏苏州市,春秋吴王阖
庐始于山上建台,在其子夫差时竣工,人称姑苏台,其
台横亘五里,夫差曾在台上备宫妓千人,又造春宵宫,
为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而焚之。后人常
借吟咏姑苏台来抒发对吴越争霸历史的感喟。此诗就是
许浑舟行经过姑苏,登台吊古所作。
8
• 首联叙登台。上句以平叙之笔直接点题,“宫馆 余基”指姑苏陈迹。“辍棹过”言舍舟登岸,凭吊 古台。下句“黍苗”承“宫馆余基”来,初登台基, 放眼眺望,只见残砖败瓦间禾黍成行,断壁颓垣 上蒿草丛生。“黍苗”二字实写眼前景色,又暗中 脱化《诗经·黍离》诗意,借古人亡国之哀思, 表现自己对人世沧桑的感慨。“独”字传神,将独 来吊古那种惆怅情绪写得极真。“悲歌”即含黍离 之悲意。这一联以叙事起,以情语接,用一“悲” 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语言平淡而富有深韵,已 然将读者引入浓厚的思古气氛中。
“分析诗歌点评语”鉴赏题
阜宁一中 田浩东
1
题型
• 典型真题 • 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
切”历来被人赞赏,请简要分析。 • 题型分析 • 某联或全诗有某特点(评语),请简要分
析。
2
例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 “虚槛冷”是山雨将至时,诗人登台凭槛的思绪, 是眼前天气变化造成的,同时它又是诗人怀古而 产生的,对时局和个人前途的寒颤情绪。风雨中 的远帆,是诗人眺望中所见,亦可视为他在怀古 中体悟出的回避乱世、远身避祸的道理、事实上, 诗人“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夜归丁卯桥 村舍》)的想法,正是有感于乱世产生的。
4
• 作品鉴赏 • 这首诗是作者离开长安东游时,
途中寄给旧友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 月夜行舟图:猿声在夜中传来江流滔 滔不断,树叶萧萧而下,极写景色的 寥落凄寂,同作者凄凄惶惶的心情互 为衬映。后四句借景生情,怀念友人, 情景融合得很自然。月夜宿孤舟,心 中愁闷,自然而生怀友之情,因而热 泪横流。全诗情景交融,更加突出作 者对旧友的思念和失意后的愤激孤苦。
11
• 颈联使用比兴手法表现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
• “吴岫xiù(岫,山洞,如白云出岫。)雨来”、“楚 江风急”看似实写眼中景色,然而“吴”、“楚”字 面,可以引发历史联想,惊风飘絮,雨打浮萍既 为国破家亡象征意象,亦可被认为其意味着“山 雨欲来风满楼”的晚唐政治现状,似此似彼,亦 此亦彼,彼此难分。
12
• 尾联照应篇首,抒发诗人历史无情、自然永恒 的感慨之情。
• “忠臣”,指伍子胥,吴越战争时,夫差败越, 越王勾践求和,子胥力谏吴王不可应允,吴王 夫差不从,且偏信伯嚭(pǐ,大)谗言,迫子胥 自杀,弃尸江中,后来越国果然击败吴国。“可 怜”句,是诗人对伍子胥悲剧命运的哀悯感叹。 孔子面对滚滚流水,曾发出过“逝者如斯夫,不 舍昼夜”的感慨,急风吹帆的大江,在滔滔白波 中向东而去,消失在天际。人生短促、历史无 情,自然永恒,使诗人思绪万端。
5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 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切”历 来被人赞赏,请简要分析。(2分)
• 参考:
• ①“急”既写出江水不舍昼夜,急速东流的情状,
• “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生。”有人说, 这首怀古诗包蕴着诗人多少思想感情,试说说你 的看法。(3分)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 姑苏怀古
许浑
•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 荒台麋mí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suō。
•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9
• 颔联以赋笔铺写姑苏台遗址景象,但景中意蕴 深藏。
• 一边是人去台空的荒凉寂静,另一边则是争食 新草的麋鹿和各据莎草、筑巢栖息的水鸟。这 一联遣词用字极为考究:野鹿、凫鸥性极警觉, 在此栖游,可见荒台空苑之静寂;新草、浅莎, 当春始发,正见出春机盎然之状。动词“争”、 “占”,绘出了自然界旺盛的生命活力。
10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 工整的对仗,显示出诗人匠心独到之处,这里 并置着的人事意象和自然意象,通过精确而富 于表现力的形容词与动词的修饰连接,把历史 陈迹的死寂与自然生命的生机统一于有机的画 面中,形成强烈的生和死的比差,活生生地逼 出人们心中历史无情、自然永恒的悲情。
• 这一联以表面的赋法铺写,包裹着深沉的内核, 诗人充分利用了律诗对偶的特点,以各个意象 间强大的张力,造成形象大于思想的艺术效果, 以空外传音的方式,暗示出作者吊古的情绪。
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建德也 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均指扬州。 • 作品译文 • 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 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 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