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1)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d5c35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3.png)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化学试题2024.11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
2.答第I 卷选择题时,将每小题答案选出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II 卷题目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纸)规定的位置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_1、 N_14、 O_16、 S_32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中,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炒菜时加味精B.卤水点豆腐C.水果罐头中加入维生素D.食盐中加碘酸钾2.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装置正确的是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某溶液的调控滴定速度通过注射器活塞右移,验证与反应放热ABCD3.下列关于合成氨的说法正确的是A.适当延长反应时间,可以提高合成氨气的平衡产率B.升温会导致原料的平衡转化率降低C.压强越大,合成氨的综合效益越好D.铁触媒能减小该反应的焓变4.关于下列的判断正确的是A. B.C pHNa 2H O ΔH ()()()2OH aq H aq H O l -++=1ΔH ()()()()332OH aq CH COOH aq CH COO aq H O l --+=+2ΔH ()()()233CO aq H aq HCO aq -+-+=3ΔH ()()()()322HCO aq H aq H O l CO g -++=+4ΔH 12ΔH ΔH <34ΔH ΔH >C. D. 5.反应(I 为中间产物)的反应历程(__为无催化剂,﹍﹍为有催化剂)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非基元反应B.加入催化剂,对决速步反应的活化能无影响C.提高反应温度,减小D.其他条件一定时,增大压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6.恒温条件,在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甲所示。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f8166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6.png)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8小题,总分54分)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再生的能源是()A.氢气 B. 石油 C. 煤 D.天然气2.(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B.放热反应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能量就能发生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3.(3分)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A. H+H=H2B.H+Cl=HCl C.I2→I+I D.S+O2=SO24.(3分)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内充入N2和H2合成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最后降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相等。
D.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加。
5.(3分)在容器中充入SO2和只由18O原子组成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达到化学平衡时,18O存在于()A.只存在于O2 中B.只存在于O2 、SO2中C.只存在于SO3 、SO2D.SO3 、SO2、O2都存在6.(3分)在一定条件下,体积不变的容器里发生反应2SO2+O22SO3,下列说法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SO2 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同。
B.SO2 的消耗速率与O2生成速率相同C.SO2 的消耗速率与SO3生成速率相同。
D.SO3生成速率与O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7.(3分)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X能量一定高于MB.Y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8.(3分)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和稀硫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9.(3分)能正确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2H2(g)+O2(g)=2H2O(l) △H=-571.6KJ/molB.CH4(g)+2O2(g)=2H2O(g)+CO2(g) △H=-802.3KJ/molC.2CO(g)+O2(g)=2CO2(g) △H=-566KJ/molD.H2(g)+1/2O2(g)=H2O(l) △H=-285.8KJ/mol10.(3分)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D.υ(D)=1 mol/(L·s)11.(3分)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1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1)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6e79a49e76a20029bc642d41.png)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图①所示实验可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通过排空气法收集CO气体C.图③所示装置可用于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相同时,生成的H2的物质的量也相同2.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或说法正确的是()A.0.1mol·L−1 pH为4的NaHB溶液中:c(HB−)>c(H2B)>c(B2-)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Al(SO4)2、②NH4Cl、③CH3COONH4、④NH3·H2O;c(NH4+)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C.a mol·L-1HCN溶液与b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大于bD.0.1mol·L-1的醋酸的pH=a,0.01mol·L-1的醋酸的pH=b,则a+1=b3.连二次硝酸(H2N2O2)是一种二元酸。
常温下,向10mL 0.01mol · L-1的H2N2O2溶液滴加0.01mol/L的NaOH溶液,测得H2N2O2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a点到n点水的电离程度依次增大B. a点时,c (H2N2O2) > c (Na+)C. m点时,c(OH-)+c(N2O22-)=c(H2N2O2) + c (H+)D. m点到n点,()()()22222HN Oc N Oc c OH---⋅比值增大4.有关下列两种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溶液①:0.2 mol·L-1CH3COONa溶液;溶液②:0.1 mol·L-1H2SO4溶液A.相同温度下,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溶液①<溶液②B.加水稀释溶液①,溶液中变大C.等体积混合溶液①和溶液②,所得溶液中c(CH3COO-)+2c(SO42-)=c(Na+)D.25℃时,向溶液②中滴加溶液①至pH=7,溶液中c(Na+)>c(SO42-)5.把a、b、c、d四种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新八省通用)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新八省通用)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6c3a4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5.png)
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含解析)(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1~3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难度系数:0.65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23P 31S 32K 39Cl 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盐类水解原理无关的是()A .明矾净水B .草木灰去油污C .配制4FeSO 溶液时,加入一些铁粉D .氯化铵除铁锈【答案】C【解析】明矾是KAl(SO 4)2·12H 2O ,Al 3+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悬浮在水中固体小颗粒,胶体聚沉,达到净水的目的,明矾净水与盐类水解有关,A 不符合题意;草木灰中含有K 2CO 3,CO 3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油污在碱性溶液中水解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草木灰去油污与盐类水解有关,B 不符合题意;Fe 2+易被O 2氧化为Fe 3+,向配制的FeSO 4溶液中加入铁粉是为了防止Fe 2+被氧化为Fe 3+,该现象和盐类水解无关,C 符合题意;氯化铵溶液因NH 4+水解使氯化铵溶液显酸性,铁锈为Fe 2O 3,能与H +反应,生成Fe 3+,氯化铵除铁锈与盐类水解有关,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
2.自然界中生成臭氧的反应为()()233O g =2O g ,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a3588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e.png)
12024-2024学年山西省山西高校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留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干脆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A .太阳能热水器B .自然气动力汽车C .潮汐能发电D .风能发电2.2024年8月,四川九寨沟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财产损失。
地震救援中须要运用大量的消毒剂,下列消毒剂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次氯酸B .二氧化氯C .酒精D .高锰酸钾 3.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运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 .抗氧化剂 B .调味剂 C .着色剂 D .增稠剂4.向饱和石灰水中投入0.56g 氧化钙,并复原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的pH 增大 B .溶液中c (Ca 2+)不变 C .OH -数目不变 D .析出的Ca(OH)2质量为0.74g5.与纯水的电离相像,液氨中也存在着微弱的电离:2NH 3⇌NH 4++NH 2-,据此推断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液氨中含有NH 3、NH 4+、NH 2-微粒B .其他条件不变,若增加液氨的量,电离平衡将正向移动C .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 4+)=c(NH 2-) D .肯定温度下液氨中c(NH 4+)• c(NH 2-)是一个常数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 2(g)+O 2(g) =2H 2O(l) ∆H= -571.6 kJ·mol -1,2CH 3OH(l)+3O 2(g) =2CO 2(g)+4H 2O(l) ∆H= -1452 kJ·mol -1,H +(aq)+OH -(aq) =H 2O(l) ∆H= -57.3 kJ·mol -1。
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70363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4.png)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二化学(选修) 2023.1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作答第Ⅰ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 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n-55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A .图①模拟金属腐蚀,a 上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铁棒未被腐蚀B .图②中桥墩与外加电源正极连接能确保桥墩不被腐蚀C .图③可实现反应:222Cu 2H O Cu(OH)H ++↑通电D .图④组装的铜锌原电池,能得到持续稳定的电流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高压比常压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B. 红棕色的NO 2气体,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但比原来要深C. 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最终变为无色D .压缩H 2和I 2(g)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气体颜色变深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反应2NO(g)+O 2(g)2NO 2(g)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 >0B .2 mol SO 2与1 mol O 2混合反应生成SO 3,转移电子数为4×6.02×1023C .常温下,0.1 mol·L -1氨水稀释后,溶液中)()(234O H NH c NH c ⋅+的值增大D .用pH 均为11的NaOH 溶液和氨水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消耗氨水的体积更大5.在含3Fe +、228S O -和I -的溶液中,发生反应:()()()()222842S O aq 2I aq 2SO aq I aq ---+=+,其分解机理及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步骤①:()()()()3222Feaq 2I aq I aq 2Fe aq +-+++=步骤②:()()()()22322842Fe aq S O aq 2Fe aq 2SO aq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步骤②是整个反应的决速步骤B .加入3Fe +可以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C .该反应的催化剂是2Fe +D .若不加3Fe +,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大6.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由实验可知,甲、乙、丙所涉及的反应都能使温度计读数上升B .将实验甲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相同C .实验丙中将环形玻璃搅拌器改为铜质搅拌棒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 .实验丙中若用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醋酸溶液代替盐酸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H 会偏小7.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A .某温度下纯水中c(OH -)=4×10-7mol·L -1,则该温度下0.1mol·L -1的盐酸的pH<1B .25℃ pH=3的稀硫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C .将pH=4的盐酸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D .c(H +) > c(OH -)的溶液一定呈酸性8.2022年我国十大科技突破——海水直接电解制H 2,其工作原理如图,防水透气膜只能水分子通过。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1_高二化学试题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1_高二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49f3bfa80eb6294dd886cb3.png)
兰州一中2019-2020-1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题化学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可能使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①氯化钠溶液②氯化铵固体③铜④石墨⑤熔融的NaOH ⑥稀硫酸⑦乙酸A.⑤ B.①②⑥ C.②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⑥2.250℃和1.01×105 Pa时, 2N2O5(g) = 4NO2(g) + O2(g) △H= +56.76 kJ/mol,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焓效应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1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水力(水能)按不同的分类可看成可再生能源和一级能源D.可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g) ΔH= -241.8 kJ/mol4.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pH=4. 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B. 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两溶液pH仍相同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D.25 ℃,将pH = 5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85.已知分解1 mol H2O2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理为:H 2O2+ I-→H2O +IO-(慢) H2O2+ IO-→H2O +O2+ I-(快)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 B. 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 J·mol-1 D.v (H2O2)= v (H2O)= v (O2)6.下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郑州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郑州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af7b5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3.png)
郑州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范围:反应与能量,速率与平衡,本卷无错误)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卡中。
3、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第Ⅰ卷(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1分)1.已知1g乙炔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时放热50 50 kJ kJ,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的中和热为57.3kJ/mol。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C2H2(g)+5/2O2(g)== 2CO2(g)+H2O(g);ΔH= - 1300 kJ·mol-1 B.2C2H2(g)+5O2(g)==4CO2(g)+2H2O(l);ΔH= - 1300 kJ·mol-1 C.C2H2(g)+5/2O2(g)==2CO2(g)+H2O(l);ΔH= - 1300 kJ·mol-1 D.H2SO4(aq)+2KOH(aq) == K2SO4(aq)+2H2O(l);ΔH =+57.3kJ·57.3kJ·molmol-12.下列对熵、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焓是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熵是物质或体系的混乱度B. 同一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固态时熵值最小C. 体系越有序,熵值越小;越混乱,熵值越大D. 25 ℃、1.01×1.01×10105 Pa时,CaCO3(s) == CaO(s) + CO2(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S>0,△H<0 3.(改编)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
N4分子结构如右图,已知断裂1mol 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N≡N放出942kJ热量。
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28gN4中的共用电子对数和28gN2中共用电子对数不相等B. 在101kPa下,N4(g) == 2N2(g)总是自发的C. 由1mol气态N4分解生成N2气体时放热882kJ D.如果N4的制备问题得到解决,N4可作高效新能源4.25℃、101kPa 下:①2Na(s)+1/2O2(g)=Na2O(s) △H1=-414KJ/mol ②2Na(s)+O2(g)=Na2O2(s) △H2 =-511KJ/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Na(s)和氧气反应完全生成Na2O(s)比完全生成Na2O2(s)所放出的热量多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时,转移的电子数相等C.25℃、101kPa 下,Na 2O(s)+ 1/2O2(g)= Na2O2(s)△H=-97kJ/mol D.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H=-317kJ/mol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反应P4(s,白磷)+5O2(g) == P4O10(s),△H<0可知,白磷比P4O10(s)的能量高B.由反应4P(s,红磷) == P4(s,白磷),△H>0可知,等质量时白磷比红磷的能量高C .已知:H +(aq) + OH -(aq) = H2O(l),△H 1;NH 3·H 2O(aq) + H +(aq) = H 2O(l) + NH 4+(aq),△H 2。
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f96ce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8.png)
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常温下,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0.1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B.CH3COOH溶液的导电能力弱C.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D.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0.30mol/L。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x+y<z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A的转化率降低D.C的体积分数增大3、据报道,在300 ℃、70 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g)+6H2(g)CH3CH2OH(g)+3H2O(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2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B.当v(CO2)=2v(CH3CH2OH)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移去水蒸气,可增大正反应速率D.增大压强,可提高CO2和H2的转化率4、丁腈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油、耐高温性,合成丁腈橡胶的原料是( )①CH2=CH—CH=CH2;②CH3—C≡CCH3;③CH2=CH—CN;④CH3—CH=CH—CN;⑤CH3—CH=CH2;⑥CH3—CH=CH—CH3。
A.③⑥B.①②C.①③D.④⑤5、工业生产氨气的适宜条件中不包括A.用浓硫酸吸收产物B.用铁触媒作催化剂C.温度为400~500 ℃D.压强为10~30 MPa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NaOHB .蔗糖C .H 2SO 4D .NaCl7、常温下用aLpH=3的HX 溶液与bLpH=11的氢氧钠溶液相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 ) A .若两者恰好中和,则一定是a=b B .若混合液显碱性,则一定是b≥a C .若混合液显中性,则一定是a≤b D .若混合液显酸性,则一定是a≥b 8、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 A .2Ca(ClO)B .2CaClC .2Ca(OH)D .3CaCO9、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 ..0.1mol/L 甲酸溶液的 c(H +) = 10−3mol/L B .甲酸以任意比与水互溶C .10mL1mol/L 甲酸恰好与 10mL1mol/LNaOH 溶液完全反应D .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一元强酸溶液的弱10、用阳极X 和阴极Y 电解Z 的水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再加入W ,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符合题意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11、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活性炭为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2H ++2e -=H 2↑C.电子从铝箔流出,经电流表、活性炭、滤纸回到铝箔D.装置内总反应方程式为:4Al+3O2 +6H2O = 4Al(OH)312、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A.风力发电B.太阳能发电C.火力发电D.潮汐能发电13、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OH-、HCO3-B.Ba2+、OH-、C1-C.H+、K+、CO32-D.NH4+、NO3-、OH-14、芳香族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7H6O2,将它与NaHCO3溶液混合加热,有酸性气体产生。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答案解析(附后)](https://img.taocdn.com/s3/m/9fa504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9.png)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的内能之和为akJB. 该反应每生成2个AB分子,吸收能量C. 该反应每生成1mol AB,放出能量bkJD. 反应,则2.用如图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段时间后,左侧试管发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A. 铁发生的电极反应:B. 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炭粉的存在对铁腐蚀的速率无影响D. 导管口产生气泡证明铁发生了析氢腐蚀3.已知反应:①②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键能a b c 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C.D.4.某种培根型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出口Ⅰ处有水生成B. 循环泵可使电解质溶液不断浓缩、循环C. 电池放电时,向镍电极Ⅰ的方向迁移D. 正极电极反应为:5.M与N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P,其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
已知、、之间有以下关系:、,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B. C. D.6.室温下,用溶液、溶液和蒸馏水进行如下表所示的5个实验,分别测量浑浊度随时间的变化。
溶液溶液蒸馏水浑浊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编号①10②9③x④9⑤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③中B. 实验①②③或③④⑤均可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该反应速率C.降低溶液浓度比降低溶液浓度对该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程度更大D. 将装有实验②的试剂的试管浸泡在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再混合,其浑浊度曲线应为a7.Li可与发生系列反应:,,,,。
科学家据此设计某锂硫电池,示意图如下。
放电时,炭/硫复合电极处生成、2、4、6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可以用水溶液B. 放电时,电子由炭/硫复合电极经用电器流向Li电极C. 放电时,生成的若穿过聚合物隔膜到达Li电极表面,不会与Li直接发生反应D. 放电时,当全部转化为时,理论上消耗8.电解溶液制备NaOH和的装置示意图如图。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8af13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4.png)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0小题,总分60分)1.(3分)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钢铁的腐蚀B.食物腐烂C.工业炼钢D.塑料老化2.(3分)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可用某时刻生成物的浓度表示B.在同一反应中,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相等C.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D.在任何反应中,反应现象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则反应速率大;反应现象在很长时间内才出现,则反应速率小3.(3分)某一反应物的浓度为3mol/L,经5秒钟后,浓度变为2mol/L,则这5秒里该反应物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0.2mol/sB.0.2mol·L/sC.0.2mol/(L·s)D.12mol/(L·min)4.(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和适当的取向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B.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C.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D.活化分子间每次碰撞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5.(3分)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OH(l)+3/2O2(g)→CO2(g)+2H2O(l)△H=+725.8 kJ/molB.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C.2CH3OH(l)+3O2(g)→2CO2(g)+4H2O(l)△H=-725.8 kJ/molD.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6.(3分)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B、压强C、浓度D、反应物本身的性质7.(3分)能使碳酸钙的分解速率显著增大的措施是( )A.增加少量的CaCO3固体B.升高温度C.加入MnO2 D.增大压强8.(3分)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是由于(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D.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9.(3分)某浓度的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 NH4++OH―,若想增大NH4+的浓度,而不增大OH―的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A、适当升高温度B、加入NH4Cl固体C、通入NH3D、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10.(3分)化学平衡主要研究下列哪一类反应的规律( )A.可逆反应B.任何反应C部分反应 D.气体反应11.(3分)在密闭容器中于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 + O22SO3当到达平衡时通入18O2,再次平衡时,18O存在于( )A.SO2、O2B.SO2、SO3C.SO2、O2、SO3D.O2、SO312.(3分)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A.反应停止了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C.正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13.(3分)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B.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C.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D.某生成物的产率可能提高14.(3分)对于可逆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正确的是( )A .K =c(C)·c(H2O)c(CO)·c(H2)B .K =c(CO)·c(H2)c(C)·c(H2O)C .K =c(H2O)c(CO)·c(H2)D .K =c(CO)·c(H2)c(H2O)15.(3分)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 .加热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 .滴加少量CuSO4溶液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16.(3分)反应 X(g)+ Y(g)2Z(g)(正反应放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Y 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修一)试卷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修一)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ac3fd1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e.png)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修一)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 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 糖类是有甜味的物质B. 糖类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C. 糖类组成一定符合通式Cm(H2O)nD. 符合通式Cm(H2O)n 的一定是糖2. 医疗上葡萄糖被用于病人输液的原因是A. 葡萄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B. 葡萄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 葡萄糖在人体内能直接进入新陈代谢D. 葡萄糖被氧化释放的能量比等质量油脂被氧化是放出的能量多3. 天然皮革属于A. 纤维素制品B. 脂肪类物质C. 橡胶制品D. 蛋白质4.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金属被腐蚀时发生的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B. 金属腐蚀可以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腐蚀,只有化学腐蚀是氧化反应C. 防止钢铁被腐蚀应注意避免它受潮D. 钢铁发生腐蚀时以发生化学腐蚀为主5. 为防止海轮船体的腐蚀,可以在船壳水线以下位置嵌上6. 将金属A和B分别投入稀硫酸当中,有氢气生成。
若将两金属相连后投入稀硫酸中发现A被腐蚀,B未被腐蚀。
下列关于金属A和金属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金属活动性A>BB. 还原性B>AC. 在后者装置中金属A发生还原反应,金属B发生氧化反应D. 金属A的表面有明显的气泡,金属A被溶解7.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反应是A.2H++ 2e-=== H2↑ B.2H2O + O2 + 4e-=== 4OH-C.Fe2++ 2e-== Fe D.Fe3+ + e- === Fe2+8.重金属离子Cu2+、Ba2+等均有毒。
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
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2+离子。
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
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A.Cu2+、Cl-B.Cu2+、SO42-C.Na+、SO42-D.Ag+、NO3-9. 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 ,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被氧气氧化而绿色变成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某物质W,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浙江省杭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3cc5c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1.png)
杭州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化学试卷(答案在最后)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C 12-N 14-O 16-Na 23-Al 27-Cl 35.5-Fe 56-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常温下,下列能使()51H 110mol L c +--=⨯⋅水并能使溶液呈酸性的粒子是A.H +B.2Mg +C.3HCO -D.F -【答案】B 【解析】【详解】()51H110mol L c +--=⨯⋅水的溶液中水的电离被促进,H +会抑制水的电离,3HCO -和F -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但水解后呈碱性,2Mg +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但水解后呈酸性,故选B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B.普通分子也能发生碰撞C.增大反应物浓度会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提高了分子的能量,使有效碰撞频率增大【答案】C 【解析】【详解】A .化学反应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故A 正确;B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普通分子也能发生碰撞,故B 正确;C .增大反应物浓度会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单位体积内分子数目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C 错误;D .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提高了分子自身的能量,使部分普通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故增加了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增加有效碰撞次数,使有效碰撞频率增大,故D 正确;故选C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水凝结成冰的过程,H 0∆>,S 0∆<B.固体溶解于水过程一定是S 0∆>,H ∆的变化不确定C.()()()A s =B s C g +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 0∆<D.()()()M s N g 2Q g a +=H 0∆<能自发反应,则a 可能等于1、2、3【答案】B 【解析】【详解】A .同种物质,液态的能量大于固态,则水凝结成冰的过程是放热过程,即△H <0,液态时的熵大于固态时的熵,则水凝结成冰的过程是熵减小的过程,即△S <0,故A 错误;B .固体溶解于水过程一定是S 0∆>,但不一定是放热过程或吸热过程,H ∆的变化不确定,故B 正确;C .()()()A s =B s C g +的S 0∆>,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0H T S ∆-∆>,则ΔH>0,故C 错误;D .()()()M s N g 2Q g a +=H 0∆<是放热反应,若a=3,ΔS<0,H T S ∆-∆不一定小于零,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故D 错误;故选B 。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ec91c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6.png)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44分)1.(2分)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上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下列能量转化不正确的是A.电炉取暖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B.酒精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太阳能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手机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2分)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B.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2(l)===2H2O(l)+O2(g)ΔH>0C.双氧水催化分解不需要加热,由此推测,催化剂存在下的分解都不需要加热D.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3.(2分)制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 ΔH>0,下列措施能加快该化学反应速率的是①增加碳的用量②将块状碳制成碳粉③加催化剂④加热⑤恒容充入He ⑥恒压充入He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4.(2分)一定条件下,在密闭恒容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Z,同时生成2nmolY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分)已知反应CO(g)+H2O(g)C O2(g)+H2(g)ΔH<0。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K增大B.减小压强,n(CO2)增加C.更换高效催化剂,α(CO)增大D.充入一定量的氮气,n(H2)不变6.(2分)关于溶液的酸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很小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c(OH-)=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D.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7.(2分)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8.(2分)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3•H2O⇌4NH+OH-,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适量的物质是(忽略溶解热)①NH4Cl 固体②硫酸③NaOH 固体④水⑤加热A.仅①②③⑤B.仅③⑤C.仅③D.仅①③9.(2分)反应A(g)+3B(g)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D)=0.45 mol·L-1·min-1B.v(B)=0.60 mol·L-1·min-1C.v(C)=0.40 mol·L-1·min-1D.v(A)=0.15 mol·L-1·min-110.(2分)已知100 mL pH=2的两种一元酸HA和HB,一种是强酸,一种是弱酸,稀释过程中pH值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25f74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69.png)
高二化学试题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煤炭的燃烧热为393.5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283.0kJ/mol。
某同学发现在灼热的煤炭上洒少量水,煤炉中会产生淡蓝色火焰,煤炭燃烧更旺,因此该同学得出结论“煤炭燃烧时加少量水,可使煤炭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2H2(g)+O2(g)=2H2O(g)的ΔH<-571.6kJ/molB.CO的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ΔH=-283.0kJ/molC.“煤炭燃烧得更旺”是因为少量固体碳与水反应生成了可燃性气体D.可通过加少量水的方法来改变煤炭的燃烧热2.我国目前使用能源仍然以煤等化石能源为主体。
以石墨代表煤中碳素,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O=O、C=O的键能(kJ/mol)分别为498、799。
估算CO键能为()A.267kJ/mol B.817kJ/mol C.1066kJ/mol D.1258kJ/mol 3.反应A→C分两步进行:①A→B,②B→C。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E1、E2、E3、E4表示活化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种物质中B最不稳定B.反应A→B的活化能为E1C.反应B→C的ΔH=E4-E3D.整个反应的ΔH=E1-E2+E3-E44.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2H2(g)+O2(g)=2H2O(g)ΔH1②4Fe(s)+3O2(g)=2Fe2O3(s)ΔH2③4Al(s)+3O2(g)=2Al2O3(s)ΔH3④4Al(s)+2Fe2O3(s)=2Al2O3(s)+4Fe(s)ΔH4下列关于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H2的燃烧热为12ΔH1B.ΔH2=ΔH3+ΔH4C.增加氧气的量可改变ΔH2、ΔH3的值D.ΔH3<ΔH25.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1(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1(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1a575816fc700abb68fc7e.png)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2.0分)1.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A. ×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O(g)=H2O(l)△H=−44kJ/mol,所以该过程是放热反应B. 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C. 2CO(g)+O2 点燃 ̲̲̲̲̲̲̲̲2CO2(g)△H<0,则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里大于88g所具有的总能量D. 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g)+O2(g)=SO2(g)△H=−Q kJ⋅mol−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1mol S(g)与1mol O2(g)的总能量比1mol SO2(g)的总能量低Q kJB. 1mol S(g)与1mol O2(g)反应生成1mol SO2(g)放出Q kJ的热量C. S(s)+O2(g)=SO2(g)△H<−Q kJ⋅mol−1D. 1个S(g)与1个O2(g)完全反应可以放出Q kJ的热量4.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 CH4完全燃烧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关于CH4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CH4(g)+2O2(g)=CO2(g)+2H2O(g)△H=−890kJ/molB. 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C. 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D. CH4(g)+2O2(g)=CO2(g)+2H2O(l)△H=−445kJ/mol5.在2A+B⇌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A)=0.5mol/(L·s)B. v(B)=0.3mol/(L·s)C. v(C)=0.8mol/(L·s)D. v(D)=1mol/(L·s)6.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H2,下列措施可使反应速率减慢的是()A. 向稀硫酸中加水B. 增加锌粒的量C. 用锌粉代替锌粒D. 升高反应温度7.下列说法不能证明H2(g)+I2(g)⇌2HI(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 恒温恒容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B. 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C. 恒温、压强一定,体积可变的容器,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D. 恒温恒容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8.已知:(1)Zn(s)+1/2O2(g)=ZnO(s)△H=−348.3kJ/mol(2)2Ag(s)+1/2O2(g)=Ag2O(s)△H=−31.0kJ/mol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A. −317.3kJ/molB. −379.3kJ/molC. −332.8kJ/molD. 317.3kJ/mol9.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 合成氨是放热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C. 反应CO(g)+NO2(g)⇌CO2(g)+NO(g)ΔH<0,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D. 对于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10.已知a1、a2分别为A在甲、乙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C(g);2A(g)⇌C(g)中A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1、a2均减小B. a1、a2均增大C. a1减小,a2增大D. a1增大,a2减小11.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3Y(g)⇌2Z(g)△H<0。
九江一中2022-2023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含答案)
![九江一中2022-2023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32433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69.png)
九江一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命题人:高二化学备课组审题人:高二化学备课组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答题时间75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I卷(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II卷(非选择题)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由个人妥善保管。
相对原子质量:略第I卷(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6小题,第题3分,共48分)1.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的是()A.降低温度B.使用催化剂C.增大压强D.增加浓度2.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冰的融化B.盐类水解C.酸碱中和D.铝热反应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经加热浓缩、蒸干灼烧后仍能得到原物质的是()A.AlCl3B.Ca(HCO3)2C.Na2SO4D.Na2SO34.下列微粒不会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13M3+B.C.Cl-O-H D.5.以下不适合作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的是()A.甲基橙试剂B.酚酞试液C.紫色石蕊试液D.其实以上均适合6.下列水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105°C的蒸馏水B.能使石蕊试剂呈紫色的溶液C.pH=7的溶液D.酸碱中和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的溶液7.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向pH=4的乙酸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pH<5B.相比较于常温,加热后的纯碱溶液去除厨房的油污的效果更好C.对CO(g)+NO2(g)CO2(g)+NO(g)平衡体系压缩容器后可使气体颜色变深D.水垢中含有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浸泡处理,而后用盐酸去除8.将100ml6mol/L H2SO4与过量铁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固体试剂,以下最佳的是()A.Na2SO4B.NaOH C.(NH4)2SO4D.CH3COONa9.溶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NH4+、F-、HSO3-、K+等离子。
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
![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8e54cd3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1.png)
陕西省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高新部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量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量B.化学反应速率为0。
1mol ·L-1·s-1是指1秒钟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1mol ·L—1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Ba2+、NO3-、Cl-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NH4+、C1-、SO24-C.c(Al3+)=0。
1mol/L的溶液中:K+、Mg2+、SO24-、AlO2-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的溶液中:K+、Na+、CH3COO-、NO3-3.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溶液NaX、NaY、NaZ,它们的pH 依次为:8、9、10,则这三种盐相对应的酸的酸性递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HX >HY >HZB .HZ >HY >HXC .HY >HX >HZD .HY >HZ >HX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 (s )+2B(g )C (g)+D(g ),下列叙述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④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⑤v 正(C )=v 逆(D) ⑥v 正(B )=2v 逆(C)A .①④⑤⑥B .②③⑥C .②④⑤⑥D .只有④ 5.对于A 2+3B 2═2C 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 (B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48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两部分,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i 28 Fe 56 Cu 64 Na 23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A.化学平衡常数KB.水的离子积KwC.化学反应速率D.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B.泡沫灭火器中的原料通常是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C.向Fe上镀Cu,应将粗铜与电源正极相连D.实验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在铁电极区滴加KSCN溶液用于检验电化学保护效果4.下列操作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A.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所使用的NaOH的物质的量稍大于HClB.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分多次将NaOH倒入盛HCl的小烧杯中C.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再用标准盐酸润洗D.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用碱式滴定管取10.00 mL NaOH溶液放入洁净锥形瓶中,再加少量的蒸馏水进行滴定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2C(s) + 2O2 (g) = 2CO2(g) △H = a kJ/mol、2C(s) + O2(g) = 2CO(g) △H = bkJ/mol,则a > bB.甲烷的燃烧热为890 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 + 2O2(g) =CO2(g) + 2H2O(g) △H = - 890 kJ/molC.已知P(s,白磷) = P(s,红磷) △H < 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D.已知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H = - 57.3 kJ/mol,则含40 g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 的热量第1页共8页6.某温度下,向pH = 6的蒸馏水中加入KHSO4固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pH为2。
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高于25℃B. c(H+ ) = c(OH- ) + c(SO42- )C.由水电离出来的c(H+ ) = 1×10-10 mol/L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 为12 的KOH 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7.下列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常温下,测得饱和溶液的pH:NaA>NaB错误!C证明水解程度:A—> B—未找到引用源。
常温下,等体积pH均为2的HA和HB两种酸分证明HB是强酸D别与足量Zn反应,HA放出的H2多8.一定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s)+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②Y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 Z,同时消耗2mol Y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反应mA(s)+nB(g) eC(g)+fD(g),△H=Q ,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正移B.化学方程式中m+n>e+fC.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该反应△H减小D.达到平衡后,充入一定量C,平衡常数不变10.硝酸汞和碘化钾溶液混合后会生成红色的碘化汞沉淀,为了探究硝酸汞和碘化钾溶液之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结果电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如图装置的电流方向是从C2到C1B.C1附近加入淀粉变蓝,C2析出固体C.可用饱和KI溶液—琼脂填充盐桥增强导电性D.该装置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自发进行11.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电源,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正向放电,逆向充电,总反应为:Zn+O2+4OH-+2H2O 2Zn(OH)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 42-D.可用盐酸代替KOH作电解液12.对于平衡体系m A(g)+n B(g)p C(g)+q D(g) ΔH<0,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则m+n<p+q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若m+n=p+q,则往含有a 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 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 molD.若温度不变时,在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增大压强,该反应速率加快13.一定温度时,向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g)和O2(g),发生反应:2SO2(g) + O2(g) 2SO3(g) △H = -196 kJ/mol。
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前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为υ(SO2) = 0.08 mol/(L·min)B.保持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0.2 mol SO2(g)和0.2 mol SO3(g)时,υ正> υ逆C.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5 mol SO3(g),达到平衡状态时SO3的转化率为40%D.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 SO3(g),达到平衡状态时吸收78.4 kJ 的热量14.在1 L K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c(SO4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0 mol·L-1,用石墨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溶液中c(K+)为( )A.1.5 mol·L-1B.2.0 mol·L-1C.1.0 mol·L-1D.0.50 mol·L-115.利用反应6NO2+8NH3 = 7N2+12H2O构成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此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清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从左侧A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右侧B电极B.当有常温下4.48 L NO2被处理时,转移电子数为0.8N AC.电极A极反应式为2NH3-6e-= N2+6H+D.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16.常温下,K a(HCOOH)>K a(CH3COOH)=K b(NH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均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B.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OONa和NH4Cl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前者大于后者C.0.2 mol·L-1 HCOOH与0.1 mol·L-1 NaOH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HCOO-)+c(OH-)=c(HCOOH)+c(H+)D.0.2 mol·L-1 CH3COONa与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pH<7):c(CH3COOH) >c(Cl-)> c(CH3COO-)>c(H+)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17.(12分)自然界的矿物、岩石的成因和变化受多种条件的影响。
地壳内每加深1km,压强增大约25000~30000KPa,温度升高25—30摄氏度。
在地壳内SiO2和HF存在以下平衡: SiO 2(s)+4HF(g) SiF4(g)+2H2O(g) + 148.9KJ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该反应的△H 0,在地壳深处容易有____________气体逸出,已知此处温度较高,则该反应为反应(填“自发”,“非自发”,“无法确定”)(2).如果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__________(填编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逆反应速率一定加快C.平衡移动过程为: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D.平衡移动过程为: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下列成立(3).如果上述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当反应已经达到平衡时..........的是_______ (填编号)。
a.2 v正(HF) = v逆(H2O)b. v (H2O) = 2v (SiF4)c. SiO2的质量保持不变d.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4).若反应容器容积为2.0L,反应时间8.0min,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了0.12g/L,在这段时间内HF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18.(14分)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1)CO2与CH4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催化剂2CO (g)+ 2H2(g)CH4(g)+ CO2(g)垐垐垐?噲垐垐?①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C—H C=O H—H C O(CO)键能/kJ·mol−1413 745 436 1075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
分别在v L恒温密闭容器A(恒容)、B(恒压,容积可变)中,加入CH4和CO2各1 mol的混合气体。
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填“A”或“B ”)。
(2)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
①若所得溶液pH=13,CO2主要转化为(写离子符号);若所得溶液c(HCO3−)∶c(CO32−)=2∶1,溶液pH=___________。
(室温下,H2CO3的K1=4×10−7;K2=5×10−11)②当2molCO2通入3molNaOH被吸收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
a.c(Na+)+c(H+)=c(CO32−)+c(HCO-3)+c(OH-)b.c(Na+)>c(HCO-3)>c(CO32−)> c(OH-)>c(H+)c.3c(Na+)=2[c(CO32−)+c(HCO-3) +c(H2CO3)](3)CO2辅助的CO—O2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固体介质中CO32—可定向移动。
电池的负极反应式:电池工作时需向某电极通入CO2以触发反应,该电极为(填“甲”或“乙”)19. (14分)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Ⅰ.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