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设计--参赛作品
彩虹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彩虹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通过挥动彩虹伞锻炼臂部和腰部的肌肉,初步发展孩子的全身协调能力。
2、在欢快的游戏过程中使孩子们对运动产生兴趣,喜欢运动游戏。
3、引发幼儿学习彩虹伞的兴趣。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教学准备:1、音乐《黄鹂鸟》2、彩虹伞教学过程:一、准备过程1.以口令引导孩子们进行身体活动的'练习2.律动操《黄鹂鸟》3.儿歌形式进行手指练习和简单跑二、主题部分1.故事导入:老师引导孩子讲出彩虹的特点,引入彩虹伞的游戏。
2.在老师的引领下,让孩子发挥想象力自主的玩彩虹伞。
3.游戏开始,孩子们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做拉、跳上彩虹伞等各种动作。
根据孩子们的运动量,做到动静结合。
三、结束部分1、放松动作2、活动总结(肯定孩子们的表现给与鼓励和认可,引起下次再玩的兴趣)小百科:彩虹,又称天弓(客家话)、天虹、绛等,简称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
第2篇彩虹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
2、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猜想、验证、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动手制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和培养严谨的学习科学的态度。
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三、教学前准备:1、演示用教具:图片、六棱形圆珠笔。
2、学生用材料:喷雾器、玻璃瓶、镜子、水盆。
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1、在图片里,我们都看到了什么?2、都看到了彩虹。
关于彩虹,你们知道哪些和最想了解什么?(二)产生疑问1、彩虹为什么在雨后天晴能出现?2、为什么彩虹有七种颜色?3、彩虹为什么是弯弯的半圆形?4、彩虹是怎样形成的?5、彩虹为什么过一会就不见了?(三)提出研究问题先来猜一猜彩虹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四)探究过程活动1:再现彩虹很多同学应该都见过彩虹,对彩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果天空中有一道美丽的彩虹悬挂在天边,同学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欢呼、跳跃。
《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4、《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灵璧奇石》微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审美特征。
2、初步尝试为奇石命名。
3、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灵璧石的审美特征。
难点:对赏石文化的理解。
教学方法通过精选实例进行知识讲解,讲解中不断设疑,促使学生思考,激发探究欲望,最终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实现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内容一、导入:展示上海世博会上安徽馆前的迎客松灵璧石。
提问:1、你认识它吗?2、你知道天然形成的奇石也可以作为艺术品进行欣赏吗?通过提问引入“奇石”概念。
二、探讨新知:(1)初识赏石文化奇石的概念:又称“观赏石”、“巧石”、“石玩”、“雅石”等,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大多形状奇特,色泽瑰丽,纹饰美观,质地坚韧,具有观赏、收藏价值。
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等(展示图例)(2)提问:你知道清朝乾隆皇帝曾经为哪种奇石亲笔题写了“天下第一石”吗?“发现之旅”——探寻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其审美特征(灵璧石的成因很复杂,这里只概括了主要原因;灵璧石的种类也很多,只能选择几个典型石种稍作讲解;灵璧石的审美特征更是牵涉到许多美学概念。
本微课主要任务是把学生引领到赏石文化的门前,学生还需自己迈进门槛,做进一步探究,并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3)奇石的命名先举例说明命名的方法,再请学生尝试为奇石命名。
(4)小结:灵璧石之美:美在自然,美在质朴,美在含蓄。
三、课后拓展:赏石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爱石、藏石的故事,如“米芾拜石”、南唐后主李煜不爱江山爱美石的传说等等。
如今,赏石逐渐成为国际潮流。
除了灵璧石,还有许多著名的石种,请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更多的'赏石知识。
【7A文】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共8篇)
篇一:语文教学设计参赛优秀模板(含高中和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版(含高中和初中)初中篇【设计理念】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
2.文本简析:【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
并且,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教学方法】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未成曲调先有情(3分钟)(一)课前预习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记号。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认识并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三、奇文探究共赏析(22分钟)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并且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评价。
(一)研读入境品语言展示例句,让学生运用联想法,替换法,咀嚼品味作者细腻而准确的写作手法。
《里外》优秀教学设计
《里外》优秀教学设计简介本文档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份关于《里外》优秀教学设计的参考。
《里外》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可以根据本文档中的设计思路和活动建议,结合自己的教学需求,为学生创造一个有趣且富有启发的研究环境。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分析能力教学内容- 介绍《里外》的背景和作者- 研究和分析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和事件- 探讨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 分析作者运用的文学技巧和表达手法教学活动1.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朗读小说中的一个片段,并让其他小组分析该片段的意义和作用。
2. 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模拟该角色的言行举止,从中体会角色的内在动机和情感变化。
3. 分析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探讨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主题和寓意。
4. 写作练: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小说的读后感,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用适当的文学术语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学评估- 听力和朗读能力:通过学生的朗读和听力反馈,评估他们对小说中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讨论和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以及他们在写作中是否能准确传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里外》这部文学作品。
同时,他们将培养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批判性思维和文学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本文档的教学设计,选取适当的活动和方法,打造一个富有启发和互动性的课堂氛围。
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范文汇总五篇【篇1】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一、观察插图,激趣导入。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的服饰很漂亮,但各不相同;他们很快乐,他们一同上课。
他们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师:对,这些小朋友的确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交流识字妙法,快速识记生字。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学生自由认读后,指名读。
(3)正音后,开火车读。
"摔"是翘舌音。
"坝"读"bà",不读"bèi"。
(4)做游戏,巩固字词。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5)学生相互交流识记妙法。
坝--贝汉--汗摔--率跤--交凤--风(6)重点指导:晨、装、静(注意笔画、笔顺)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巩固生字的认读、识记。
三、指导写字1.指名读生字、新词。
2.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
"装":上下结构,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左右结构,右边部分"戎"不要写成"戒"。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6.评价:自评、互评。
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同桌互相交流:你读了每个自然段,知道了什么?2.读完全文,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3.你最喜欢哪些自然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篇2】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一、设计理念: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设计理念与教材简析,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1、多层次地朗读感悟第一、二自然段,感受体验liu伯承求治的镇定与手术前的坚定,产生敬佩之情。
高中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本人原创参赛作品)
(1) To develop the Ss’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2)ToimproveSs'reading abilities, especially their skimming and scanning abilities.
Q5: Is that training a long time?
Q6: Mostsuccessful people are perfectionists. Are you one of them?
Q7: Can the perfectionism in your mind lead you to success?
Students’Activities
Purpose
Step 1
Lead in (3 min)
Greeting. Talk about idols and successful people.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and lead in the topic for this lesson.
(3) To train the Ss’ abilitiesofstudying by themselves and through cooperating.
Emotion
Learn from JackieChan andunderstand the way to success is not smooth. Put the moral education inthe process of study.
3.…there was one difficult stunt which we did 1,600 times…
【全国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评选参赛作品】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评选参赛作品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教师个人介绍省份:陕西省学校:陕西省商南县水沟镇九年制学校姓名:柯子敏职称:中学二级教师通讯地址:陕西省商南县水沟镇九年制学校邮编:726303柯子敏,2008年7月毕业于陕西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现于陕西省商南县水沟镇九年制学校任教。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八年级学生2、学科:物理3、课时:1课时二、教学课题生活中的透镜本节课围绕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仪器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对凸透镜的成像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对学习下一节课《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起到铺垫作用。
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自己亲自动手制作望远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学好这一学科的信心。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以及相应的物体和像的大致位置。
(3)、提高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猜想的意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主制作模型照相机的体会,了解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2)、学生通过对比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能描述实像和虚像的特征。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教材分析:《3.2生活中的透镜》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的第二节内容,教材将本节内容放在《3.1透镜》之后,《3.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前,意在让学生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在制作产品时的重要价值,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并对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像形成丰富的、具体的感性的认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做准备。
最新将进酒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最新将进酒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李白的《将进酒》以豪放的语言,抒写了旷达不羁、乐观自信的精神和对社会现实的愤闷,同时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将进酒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供大家参考!将进酒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诗歌创作背景掌握诗歌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反复吟咏,明确作者的抒情层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批判的看待李白“及时行乐”的观点,学习李白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导入同学们一定能朗诵李白与酒难舍难分的传世佳作吧?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二、题解背景1、作者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
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
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
2、《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
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
当时唐玄宗沉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
”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这种反抗方式,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仙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似。
三、自学检查:1、指出下面加线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CA、馔玉(zhuàn)B、恣意(zì)C、将进酒(jiāng)D、欢谑(xuè)2、下面通假字中有错的一项:CA、径须沽取(沽:酤)B、所守或匪亲(匪:非)C、与尔同消万古愁(尔:你)D、卒廷见相如(廷:庭)3、解释下面“将”的意义:①将进酒( )②呼儿将出换美酒(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⑤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⑥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①请;②拿;③扶持;④带兵的人;⑤带领; ⑥助,在动词后,没实在意义四、听朗读,正音五、作品基调基调指的是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情色彩或氛围。
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活动目标:1.认识牙齿的作用,了解影响牙齿健康的常见现象。
2.学会运用正确的刷牙方法,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1.课前经验准备:幼儿预先向家长了解有关牙齿健康的知识。
2.教学具准备:牙齿图片及模型、牙博士头饰及多媒体课件;牙膏(一组一筒),牙刷、小镜子、一次性纸杯、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了解牙齿作用1.谈话引题: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看谁的小脑瓜最聪明,能很快找到正确答案。
2.出示谜面:“兄弟生来白又白,整整齐齐排两排.切菜磨米快又快,人人吃饭离不开。
答案是什么?谁能猜一猜?”3.揭题:小朋友们真聪明,答案就是牙齿,你们真棒,快给自己鼓鼓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牙齿。
(出示课件)在学习之前我还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快来看看是谁?师戴头饰配音:我是牙博士,小朋友们,你们好!(牙博士你好)今天,牙博士要和你们一起学习关于牙齿的知识。
“小朋友,我们每个人都有牙齿,它是我们的亲密伙伴,什么时候会用到它呢?”(幼儿交流,指名发言)师幼小结:牙齿帮助我们享受到许多美味佳肴,它的作用可真大!二、观察牙齿,发现认识问题1.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看看自己的牙齿?(幼:想!)那就赶快拿出小镜子,仔细照一照,看看自己的牙齿长得怎么样?再看看旁边小朋友的牙齿。
(幼儿从操作盒里拿出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交流,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幼儿交流)2.师:还有谁掉了牙齿?(幼儿纷纷举手)掉牙的时候,你害怕了吗?孩子们,掉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我们正处在换牙期。
(课件)你知道吗?出生后第一次长出的牙叫乳牙。
现在的生活很好,小朋友到五六岁时就开始陆陆续续换牙呢,说到这,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问大家,新长出来的牙齿如果掉了,还会再长吗?你是怎么发现的?小结:你说的非常对,人的一生只有两副牙齿,乳牙掉了以后,就会长出新芽,新长出来的牙齿就要用一辈子了,叫恒牙。
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教学设计
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教学设计(封面)参赛省份(加盖省级人社部门公章):山东省参赛者单位(加盖学校公章):参赛者姓名:参赛项目类别:交通类参赛作品题目:起动机不工作故障检修方案制定及实施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教学设计附件 1附件 2“起动机不工作故障检修”评价表起动机不工作故障检修方案制定及实施工作页活动一.起动机不工作故障检修方案制定(方案的评价标准见附件 1)1.制定方案所需知识起动机电路原理图汽车起动系统电路图2.故障原因分析。
分析造成起动机不工作的故障原因有哪些?3.完成下列鱼骨头的绘制4.维修方案设计制定计划时不仅需要考虑表中内容要求,而且还要根据先易后难,先外后内的原则,安排工作步骤,降低检修工时和成本。
序号工作步骤作业内容设备工具安全环保人员分工标准规范备注预计工时成本预算活动二.起动机不工作故障检修实施1.安装防护用品,后对车辆做基本检查。
需要检查哪些项目?填写下面空白:(1)安装汽车防护用品包括、、和。
(2)检查油、水、电。
包括、、和。
2.检修汽车起动机不工作⑴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判断依据:⑵检查起动机若电源没有问题,用绝缘螺丝刀跨接电磁开关上电动机导电片接线柱和蓄电池接线柱。
如果起动机不转,说明电动机内部有故障,如果起动机空转,则进行后面的检查步骤。
是否正常:判断依据:⑶检查电磁开关用绝缘螺丝刀跨接电磁开关上起动控制接线柱和蓄电池接线柱。
如果起动机不转,说明电磁开关有故障,如果起动机正常运转,则说明起动控制线路有故障。
是否正常:判断依据:⑷检查起动继电器是否正常:判断依据:(5)检查点火开关及线路是否正常:判断依据:3.故障检修过程中填写工单汽车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的维修工单活动三.总结与思考(课后作业)。
《拥军秧歌》教学设计(参赛作品)
《拥军秧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拥军秧歌》教材分析(歌曲分析):《拥军秧歌》是一首陕北民歌。
由中国现代音乐家,革命文艺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中国作曲家根据《打黄牛》的音调填词而成的新民歌。
这首歌曲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抗日救国的行动感染了解放区的广大群众,他们出于对革命领袖的热爱和对八路军的拥戴,纷纷赶上猪羊慰劳抗日英雄和革命领袖,常常出现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情景,表达了陕北人民对革命领袖和八路军的敬佩、热爱之情。
全曲为2/4拍,由方整的扩充乐段构成,共六句。
前四句带有起承转合的特点,五、六句是三、四句的变化重复。
曲调亲切优美、带有装饰音的六度下行音程跳进和独具特色的衬词“哎来梅翠花,海勒海棠花”的使用,给音乐增添了强烈的生活气息,形象地表现了秧歌舞起、锣鼓震天、唢呐声声的边区人民拥军的热烈场面。
教学目标:1学生能自信的、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陕北民歌《拥军秧歌》。
2、通过此曲感受陕北民歌独特的音乐形象与风格特点3、让学生感受陕北秧歌的特点,并学一学,跳一跳。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本课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爱模仿的心理特征设计教学环节。
课堂以同学们感兴趣的方式一一老师载歌载舞拉开序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出示一系列扭秧歌的图片,让学生融入到陕北秧歌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朗读歌词,为学歌打下基础;引导学生试唱旋律,尝试先学后教,化难为易,循序渐进;最后让学生感受陕北秧歌舞的特点,学一学,跳一跳,随着欢快热烈富有特色的陕北民歌《拥军秧歌》参与到秧歌队伍中来。
整个教学片段以情绪为基础,以情境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大胆探索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享受成功的乐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用欢快、热烈地情绪演唱《拥军秧歌》难点:1、歌曲中的切分、附点节奏。
2、用“十字步”或自己创编的舞步大胆参与表演教学准备:钢琴(电子琴)、课件、红绸缎、帕等教学过程:一、歌舞引入:小朋友,你们好!欢迎跟我一起走进音乐课堂,老师带给大家一段表演,请同学们给我打节奏好不好?掌声在哪里?师随《拥军秧歌》音乐扭一段秧歌舞。
教学设计参赛作品简介范文
教学设计参赛作品简介范文各位评委和教育同仁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设计参赛作品,那可是充满了奇思妙想和教育热情的结晶呢!一、教学背景。
咱先说说这教学背景哈。
我教的这班学生呀,就像一群性格各异的小怪兽,有的对学习充满了无限热情,有的却像个小懒虫,总是提不起劲儿。
而且他们的知识基础就像参差不齐的小台阶,有高有低。
所以我就想,怎么能让这个学习变得像游戏闯关一样有趣,让每个小怪兽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还能把知识稳稳地装进小脑袋瓜里呢?二、教学目标。
那我的教学目标可就像给小怪兽们设定的成长路线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这就像给他们一把魔法钥匙,让他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像探险家一样独立思考,自己找到宝藏。
同时,也能像小团队的成员一样,学会和小伙伴们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我想让他们感受到学习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像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
让他们对学习充满热爱,就像小粉丝对偶像的那种崇拜之情。
而且还要培养他们像小勇士一样,不怕困难,遇到挑战就勇敢地冲上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就像是这场冒险之旅中的必经之路。
[具体阐述重点内容,例如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或者数学公式]这个要是没掌握好,就像在游戏里没拿到关键道具,后面的路可就难走啦。
教学难点呢,就像是隐藏在黑暗森林里的大怪兽。
[详细说明难点所在,比如物理中的抽象概念或者英语中的复杂语法]这个概念可不好理解,就像这个大怪兽特别难对付。
不过别怕,我在教学设计里可是准备了厉害的“武器”来打败它。
四、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就像一个魔法工具箱,里面啥工具都有。
情景教学法:我会把教室变成一个神奇的世界,比如说在教[具体内容,如描写动物的课文]的时候,就把教室变成一个小小的动物园,让学生们仿佛置身其中,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里小动物的特点啦。
小组合作学习法:这就像组队打怪兽一样。
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就像一个小战队。
他们要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帮助,这样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增进小伙伴们之间的感情呢。
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作品
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作品《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作品》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作品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用基本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重点难点: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教具(小棒)教学过程:一、欣赏图案呈现教材中的图案让学生欣赏。
这些图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案的特点。
二、设计图案这些图案是怎样得到的,你想动手做一做吗?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图尝试画出来。
1、找出一个基本的图形。
2、在纸板上画出基本图形并剪下来。
纸板上的大小要与方格纸上的大小一样。
过程要求1、利用平移、旋转和对称,将基本图形画在方格纸上,组成美丽的图案。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三、课堂活动(一)完成课本35页的活动①1、活动准备。
取硬纸板一块,剪成正方形2、按课文要求制作图案。
3、将基本图形平移,形成一幅图案,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二)完成课本35页的活动②让学生先观察这些基本图案是怎样得到的,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设计美丽的花边。
(三)完成课本35页的活动③在附页中设计喜欢的图案三、总结回家收集漂亮的图案,看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到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教材呈现了六幅图案,供学生欣赏,这六幅图分别是由对称、平移和旋转形成的。
体会图案形成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本节课引导学生观察这六幅图案是怎样的得到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成的过程,如第四幅图是由半圆通过旋转的得到的。
第2篇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作品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新教学能力大赛语文获奖作品教案
最新教学能力大赛语文获奖作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朱自清及其父爱的主题。
2. 分析课文中父亲的形象,感受父爱的伟大。
3. 学习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如细节描写、情感描写等。
4.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作者及其父爱的主题。
2. 通过分析课文,理解并感受父亲的形象,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3. 学习课文中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父亲形象的分析,表现手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父爱,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情景引入,让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表现手法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情感描写等表现手法,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父爱,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运用所学表现手法,写一段关于父母的感人故事。
六、板书设计1. 父爱主题2. 父亲形象3. 表现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父母的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作业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表现手法,真实地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 作业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刻,能从课文中感受到父爱,但在运用表现手法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回顾往事,感受父母的关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的分析: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感受父爱,并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分享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瞬间,通过亲身经历的故事来感悟父爱。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14篇)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14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篇1教材说明:这是一首儿歌。
通过对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写,展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
儿歌以拟人的手段写成,语言亲切生动。
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鲜艳,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预设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
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词和练习朗读。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点,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预设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的特点。
2.认识11个新单词,会写七、八、九什么也不会。
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四部首:月、雨、口、纹。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老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认为哪里是秋天?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我们来看大屏幕,猜猜是什么季节?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最后定格)揭题: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2.四季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1、根据注音,读读课文。
①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②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划下来;③标一标课文有几句话,想一想每一句讲了什么。
2、小组交流,看看小伙伴间能不能解决你感到困难的问题。
(新型生生关系)3、反馈①课文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②提出难点,全班帮助解决(自主、合作、探究)(字词在本节课解决,课文理解教师酌情放入下节课解决)三、学习生字、新词四季优秀教学设计案例1、出示11个生字。
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及平翘舌音)①指名说、带读②自由读、开火车读生字。
练一练,连一连:Yuan shi dui jiu shou xia ye xue dong du qiu对说是叶圆夏秋雪肚就冬这些字哪些方面(字形)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你能给这些字找找好朋友吗?(指名说)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这些词语多好呀,我也会试着说几个。
教学设计一等奖10篇
教学设计一等奖第4篇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学关键: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感悟人物的心理。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准备:生字魔方、课件。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标本——葫芦,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它?对,葫芦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
它结出的果实就叫“葫芦”。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寓言故事就跟它有关,题目是:14、《我要的是葫芦》。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从题目中你看出了什么?(他只要葫芦,不要其他。
)5、从哪个词看出来的?(要的是)怎么能读出这个意思?6、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读完课文,再把课文中预习时画出的生字词好好地读一读。
(1)谁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指名接读课文。
(2)谁想把你书中划的生字词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书中的词语。
(3)他画得对不对?读得准不准?就像他这样,同位互相检查一下,看谁画得对,读得准!2、出示带拼音词语课件:(1)指名认读。
(葫芦藤哇邻居盯着)说说哪几个字的读音容易错?给大家提个醒。
练习读,找生读。
(2)词语去掉拼音,还会读吗?(3)去熟字读生字,同桌互相考一考。
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3、指名汇报。
加一加:葫芦藤;改一改:冷——邻;洼——哇;形声字:葫芦藤哇邻盯4、出示生字魔方,指名读字组词。
5、检查读文,指名分段读课文,看谁读得准确。
声音响亮。
6、结合刚才的朗读,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7、这件事情的开头和结果,我们可以通过两幅图看一看。
《不同的歌声》教学设计(参赛)
不同的歌声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一学生2、学科:美术3、课时:一课时4、授课地点:计算机网络教室二、教学课题:《不同的歌声》三、教材分析:1、本课教材选用的是湘版高中美术鉴赏下篇第三单元灿烂的美术世界第8课《不同的歌声》。
2、教材主要围绕“民族文化与美术”这一主题而展开。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讲述与思考、体验与探究,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的人民都创造出了优秀的文化与艺术,我们要学会尊重并认识这些文化与艺术。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所反映的时代形象与民族形象;认识中国民族文化传统与艺术的多样性,了解藏族美术、汉族美术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
2)过程和方法通过百度搜索引擎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通过模仿体验等方式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会与理解美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学会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艺术,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民族文化是如何影响美术创作的。
2)难点:美术创作是如何反映民族文化的。
六、教学方法:采用网络教学,中间穿插自主探究法、分组讨论法、讲授法等。
七、教学准备:教师:1、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集不同民族中美术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Mp3乐曲等,并制作成教学课件。
2.、在网络教室里调试好每台电脑。
学生:上网并运用百度搜索引擎查找有关俄罗斯“巡回画派”、中国藏族美术以及汉族美术的资料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
八、教学过程:1、对比导入,揭示课题◎播放乐曲: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和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百度网页】前苏联歌曲《伏尔加船夫曲》/v_show/id_XMTA0MDY4MjE2.html【百度网页】李娜《青藏高原》/v_show/id_XMjI0NjU2OTI4.html◎提问:听了这两段乐曲后,你有何感受?学生自由回答。
◎引入课题:同学们说的很好,这两段乐曲分别表现的是我们的邻邦俄罗斯和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大赛优秀作品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大赛优秀作品教案标题: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教案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需要的条件。
2. 学习使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真实植物的展示,导入话题,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 通过简单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有关植物的知识。
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颗植物幼苗,并提供所需的材料(花盆、土壤、水等)。
2.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植物生长的问题,如:“植物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生长?”,“为什么植物会长高?”等。
3.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提出各自的假设,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4. 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的生长条件或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例如:分别给不同的植物提供不同种类的土壤或给相同的植物提供不同的光照条件等。
5.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记录观察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总结。
总结:1. 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对比。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需要的条件,并概括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3.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回答引导问题,并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巩固与拓展:1. 提供一些植物成长过程的视频或图片,供学生观看。
2. 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究其他与植物生长相关的问题。
3. 布置一些植物实验报告或小研究的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估:1.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记录表、观察记录以及对引导问题的回答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和展示表现,评估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植物幼苗和所需的实验材料。
2. 图片或真实植物的展示。
3. 视频或图片资料。
4. 实验记录表、观察记录表等。
教学延伸:1. 教案中提到的探究可以进一步扩展为植物生长速度的比较、光合作用的实验等。
2. 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植物根系的生长、水分和营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相关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参赛作品)高中《社会的主体》教学设计学科:思想政治年级:高二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一课是高二政治课必修4第十一课第二框题。
它主要包含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三个主要内容。
本框是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观点,也是整本书重点之一,为第十二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该框题内容无论在知识体系方面还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希望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教学互动引导学生牢固群众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3、教学重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确立依据:从理论上看,这个知识点是高考常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从实践上看,是培养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教育途径,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突破方法:方法一:小组合作讨论设置的探究问题,选代表发言,交流分享。
方法二:案例分析,归纳演绎,总结知识,得出结论。
4、教学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确立依据:高中学生生活阅历较少,缺乏必要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生活体验,因此实践能力和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难点。
突破方法:本课将通过案例的分析,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紧贴学生生活,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以情感陶冶方式突破难点。
5、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6、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板书教学二、学生现状我所带的高二(39)班属于文科普通班,,他们思维普遍活跃,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他们的基础相对薄弱,学生们生活阅历较少,缺乏必要的社会参与和生活体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和误区。
哲学知识又相对有些抽象,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课中,贴近学生生活,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去充实课堂内容,注重情感陶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本课中通过案例探究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三、高考要求分析1.高考考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分析:从理论上看,这个知识点是高考常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从实践上看,是培养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教育途径,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播放视频--《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师:这首歌曲,大家都很熟悉。
翻开三国演义第一章,首先读到的就是明代词人杨慎写的这首《临江仙》。
我们习惯把历史比喻为一条长河,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滔滔不绝。
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进程?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将接着上一课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探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主体。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所以社会历史的进程,也就是全部人的活动的历史。
我们在哲学上把人的活动称之为——社会实践。
这个概念,大家都记得吗?复习回顾:什么是实践?实践的三个特征?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什么?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
生:实践是…;实践的主体是人,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是由不同的人群组成,我们一般怎么来划分呢?生:按照收入的多少,穷人与富人。
生:按照阶级标准划分。
师:划分标准可以有多种。
如果我们从经济角度来划分,在传统的社会中,可以划分为从事劳动的阶级和不劳而获的阶级,孔子的说法是“劳心者”和“劳力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这在政治上,就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了。
师:应该肯定,在社会中人总是在发挥作用的。
但是到底哪些人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这涉及到两种不同的历史观。
一种叫做英雄创造历史,一种叫做群众创造历史。
我们把前者称之为唯心史观,后者称之为唯物史观。
师:大家说说看,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中,体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观?生:讨论。
师:中国有悠久的修史传统,我们的祖先喜欢把历史上发生的大事记录下来。
但是一部二十四史,我们读到的只是“帝王将相”史,三皇五帝,唐宗宋祖,康乾盛世…一部历史,就是这样一些“伟大人物”的活动所组成的,虽然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历史的上下五千年,如果没有了这些风流人物,也就是一片空白了。
师:下面的两个问题,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个思考:(1)你认为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有哪些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请写出2-3个,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2)你认为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人物,请写出2—3个,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师:刚才大家介绍的人物,都是名人、伟人,有没有同学写自己的父母?家人的?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家人,在这片土地上辛苦劳动的人,却不能在历史书上留下印记呢?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是不是一朵浪花?生:讨论。
师:书写历史的人,和创造历史的人,是不一样的。
历史是谁写的?在阶级社治阶级掌握了历史话语权,他们写的历史,一定会把自己的名字和事迹写上去;而那些真正创造了历史的“芸芸众生”,在史书上就湮灭无闻了。
确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人物很重要。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这些历史人物能够做出伟大业绩,又依靠了谁呢?难道仅仅可以凭借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吗?难道是天意使然么?显然不是。
也就是说,我们还应该看到,在这些英雄人物的背后,还有一种更大的力量、更重要、更普遍的力量存在。
师:我们大家再来回顾一首熟悉的词,毛泽东《沁园春.雪》。
毛泽东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里所指的“风流人物”,又是谁呢?生:讨论。
师:这里所讲的“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指什么人?我给大家看一些材料:(1)1958年12月作者自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
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
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2)中央文献出版社《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9:诗人毛泽东》(武田泰淳竹内实著)中的解释是(P198):“风流人物,对一个时代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对最后三句的解读是——“一切都是过去了的人物,若期望出现思想和感情丰富,具有创造新社会气概的杰出人物的话,那不应该在过去,而应该在现代的革命人民大众中去寻找。
”师: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在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世界观进行观察的必然结论。
我们来理解教材上这两句话。
教材P93:“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请大家思考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讨论。
(1)从个体来说,每一个人在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性质和程度不同,有的人发挥积极的作用,很大的推动作用;有的人发挥消极作用,很坏的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伟大的人物应该是对社会历史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的人。
(2)一个伟大人物的作用和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大众作用相比呢?没有社会大众这个群众基础,历史上就不可能出现伟大的人物;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能和众人形成“合力”相比。
结论:我们常常因为某个所谓英雄、伟人的出现而看不到大多数“群众”的作用,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有助于让我们转变看问题的立场、角度和方法。
师:再看第二句话:“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PPT:分析结构图(略)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社会历史活动是人的实践活动,而人的实践活动首先的、主要的是解决物质资料生产的活动,社会要存在、发展,首先要解决人们吃穿住行等最基本的问题,这就要生产,因此,谁是生产的主人,谁是劳动者,谁就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这一观点,真正地肯定和赞扬了群众的重要性,这是对传统“英雄史观”的颠覆。
人民群众是什么人?人民群众是一个抽象的、带有普遍性的概念,请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什么关系?生: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连接,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
师:你所知道的人民群众应该是哪些人?生:讨论。
师:各位同学,真正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就是这这片土地上辛苦劳作,并在这样的季节共同分享丰收喜悦的人,他们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和姐妹,也是我们自己,每一个熟悉的、陌生的、普通的人,就是芸芸众生。
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难道不正是创造未来历史的人吗?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家族,我们的鲜活的、丰富的历史,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世界的历史,“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各位,我们当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
(充满感情的表达)师:所以,首先要尊重我们的父母,爱我们的父母,感恩我们的父母。
虽然他们的工作、劳动看起来是那么平凡,毫不起眼,但正是他们的辛苦劳动,才有我们的今天,才有我们这个社会的巨大变化。
其次,推己及人,对每一个劳动者,我们都肃然起敬;对每一种劳动的职业,我们都心怀敬意。
正是他们的劳动和创造,他们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了这个世界,也点亮了这个世界。
请大家看教材,一起来阅读这几段——(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师:2009年年末,“中国工人”成为当年度最后一期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图片展示)师: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鼓掌)师:是的,这些年中国的发展,我们有目共睹,但大家是不是知道,现在在城市打工的千百万农民工,仍然生活在奔波和辛劳之中。
他们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他们的心愿能否得以实现,他们的希望是否还能继续?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刚刚结束的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了党章之中。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从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之中,是中国迅速发展,民生受惠的十年。
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执政的这十年中,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一些列惠民利民的好政策,好措施。
(1)你知道有哪些和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你和你的家庭是不是受益者?这些政策带来了什么好处?——比如减免农业税,医疗养老社会保险…(2)结合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分析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如何践行唯物史观?——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学生结合问题讨论)师: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执政党,是因为“民心所向”,“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