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期报告(二)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期报告(二)课题小组成员自本课题申报以来,我们课题小组成员根据研究所制定的方案,紧紧围绕着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通过与其他老师和家长的交流讨论、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等形式,按方案开展相关的活动,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现将课题研究中所开展的工作做个阶段小结。
一、我们做了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学生心理危机排查”,通过调查问卷、排查,针对小部分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通过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进行自我修养,从而学会缓解、或克服障碍。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以及与部分教师学生个别访谈,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目前我校95.5%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健康;4%的学生出现轻微心理问题;0.5%的学生出现中度心理问题,需进行调整。
二是我校学生有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包括陪伴、安全需要、归属、尊重信任的需要等。
三是小学生的心理需求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家庭问题、性格与精神健康、前途与升学、受排斥和学业等方面;通过以上分析,为学校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的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和条件。
加强班集体建设,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适时适度适当地给予引导,满足他们归属与爱、尊重与交往的需要。
教育评价还应进一步尊重差异,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由过去注重横比(同学之间的比较)到现在注重纵比(学生自己和自己比)。
从而,及时肯定每一名同学进步,促进每一名同学的主动、健康、全面发展。
这一调查结果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讲活动。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宣讲活动”等,以讲授为主要教育形式,通过观看影片、游戏互动,引导他们认识自身或者他人的心理现象,来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教科研课题研究报告:《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家长课题申报\高中家长课题申报《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中期报告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在中小学校得到重视和开展,并且取得了许多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
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个盲区,那就是家庭的参与缺失。
家庭作为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家庭中的父母关系,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教育方式,乃至一些重大的生活事件都会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很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在50年代,就已经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的大、中、小学校都有专职或兼职的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从事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工作。
我国台湾地区在60年代,香港在70年代,也开始有计划地在各级学校逐步推行教育辅导制度。
当今,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已与教学工作并列,被喻为现代学校的两个车轮。
(一)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教育出现在十九世纪末,由于义务教育法的颁布,美国的学校教育对心理服务有了需要。
1896年,威特默(Witmer)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诊所,主要以儿童为对象,研究和治疗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的缺陷。
1915年,格塞尔(Gesell)成为了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学校心理学家。
他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特殊儿童,特别是智力落后的儿童。
在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在1890年还一个都没有,到了1920年,就有大约202X年了解自己,认识周围世界的运动,以促使青年合理选择职业和发展方向。
受这一运动的影响,1907年戴维斯在公立学校首创了系统的心理辅导计划要求学校教师每周给学生上一次职业辅导课程。
《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研究基本情况2014年6月我校申报了“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方法创新的研究”课题,同年9月得以立项,2014年10月在平罗县高庄中心学校顺利开题。
后来,考虑到我们农村学校多年来一直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是初次接触,工作方法正在探索中,根本谈不上创新,因此,2015年3月20日,在银川回民中学召开的“第四节基础教育教学课题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交流研讨会“上将我们的现实情况向专家们做了汇报,在区教研室心理健康专家丁晓玲老师的建议下,我们把课题改为:农村校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方法的研究。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力求做到领导重视,课题研究人员工作到位、脚踏实地,课题研究紧张而有序、进展顺利。
学校紧扣研究目标,将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根据我校对心理健康教师工作的调研,结合学校办学思想和队伍现状,采取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与先进经验相结合,自学研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心理健康教师及全体班主任,旨在使参加培训的心理健康教师及班主任学会运用教育理论分析教育现象,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逐步提高教育能力,从而建设一支认识能力强,思想观念新,工作方法好的心理健康教师及班主任队伍。
这不仅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1、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师及班主任培训,夯实理论基础。
注重心理健康教师及班主任的现代教育理论培训,制订了详细的业务理论知识学习计划,适时派遣心理健康教师及班主任外出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国培研修,线下活动,目前为止,教师们能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体会,真实,有感染力,变以往的被动接受为现在的主动学习,形式新颖,有实效,有生命力。
2、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及班主任老师赴兄弟学校观摩学习,现场学习感知。
【中期报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期报告
德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课题名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半个多学期来,课题组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做了大量细致繁复的工作,初见成效。
现将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课题概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时代需要。
该课题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来说,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本阶段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本课题在研究中将运用调查、观察、行动研究等方法。
为了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首先学校成立专门的心理教育工作小组,组织一批骨干班主任成立课题研究队伍,学习班主任教育理念,制定研究方案及实施细则。
再者,以教研组为龙头,采用“计划——-观察——反思——再计划——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完善研究方案,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班主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有机地探索心理健康的多种途径。
将对本课题的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本阶段,我们主要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开展了初步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一)准备阶段1、拟定课题方案,做好宣传工作,争取各方面的有力支持;2、学习相关理论,抓好技能培训,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3、做好个案及活动项目的检测。
(二)课题实施阶段1、确定实验对象和活动主题;2、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3、请专家进行辅导;4、观察、跟踪、记录,进行阶段活动检测与反馈,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操作过程;5、定期召开研讨会;6、举行校内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树立典型。
以上各项都按部就班一一落实,可能因为初次开展课题研究,准备阶段耗费了大量时间,所以在实施阶段时间比较仓促,成果有限。
当然做好准备工作,以后的研究将会更为顺利。
三、本阶段取得的主要成果2019年9月-2020年2月,本课题进入实施阶段,我们采用文献、行动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高三(3)、(7)两个班级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分析。
心理健康课题中期汇报材料
心理健康课题中期汇报材料1、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让人们的心理状态时常处于紧张、焦虑之中。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高德纳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正常心理学”的概念,强调人们应该更多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心理健康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社交关系和幸福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本课题旨在深入探讨心理健康的问题,了解现代社会人们心理健康问题的状况,寻找提高人们心理健康和应对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从而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的社会环境。
2、研究计划2.1 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探讨现代社会人们心理健康问题的状况,并针对不同群体,分析其心理压力来源、影响因素等方面,并找到有效的应对手段。
2.2 研究内容2.2.1 数据收集本课题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目标群体的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数据。
针对不同的群体,设计不同类型的问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等;•心理健康状态: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来源:工作、生活、学习等;•管理压力的方法:休闲娱乐、运动、社交等。
2.2.2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将进行统计和分析,探寻人们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来源与解决方法的共性与差异。
同时,我们还将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访谈等方式,获取更多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信息。
2.2.3 结论整理最后,我们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有效应对心理压力的建议和方法。
2.3 研究方案时间表时间内容1月中旬编制问卷设计2月初开始数据收集3月底数据收集结束4月初数据统计和分析4月中旬文献查阅和实地访谈5月初结果整理和分析5月底编写研究报告6月初研究汇报3、研究预期成果•掌握现代社会人们心理健康问题的状况,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了解不同群体的心理压力来源和管理方法,为不同人群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心理健康解决方案;•提供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和知识,推动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为建设更加健康的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最新《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标准与对策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标准与对策研究》课题组中期报告第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分析本课题自成立以来,开始着重于对第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和分析,经过对收集资料的分析和整理,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之一《第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分析》撰写完毕,汇总如下:一、第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本次调查我们采用了情报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和问卷调查法。
共发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269份。
笔者还召开了教师座谈会,同时也作了一些个别访谈;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心理问题调查表作为工具,涉及工作状态、工作压力、角色、人际关系、情绪等部分。
在此次调查有效问卷269份中,其中男教师128人,女教师141人。
(一)四成教师常常焦虑调查发现,近半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19.4%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9.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3.5%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68.1%的教师感到压力大,经常出现焦虑情绪、强迫症状。
在被调查的教师中,高达42.5%的老师常常感到疲劳,38.1%的老师处于烦燥、焦虑之中,33.8%的老师出现了失眠或睡眠状态不好,30.6%的老师觉得不安。
还有的老师出现了过敏、多疑、抑郁、精神不振等症状。
因为情绪上的波动,38.4%的老师“有时会在工作中不自觉地流露出”,21.9%的老师“感觉到上课也很烦”。
无疑,他们把这种情绪带入了课堂。
当老师感到自己情绪不良时,运动和睡觉成为老师舒缓的方式,各占比例53.7%、41.5%。
但有23.8%的老师找不到宣泄的方式、方法,同时,3.6%的老师对药物产生了依赖关系。
专家解读: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心理产生问题或症状的最核心表现就是情绪上的反映。
而不良情绪主要的表现症状是焦虑、抑郁、不安等。
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小学教师产生焦虑、感到疲劳、不安等不良情绪比例都很高。
同时,调查还显示,不少老师会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影响教学质量。
这就说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视。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报告
《职业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课题中期工作报告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职教中心李慧颖一、课题简介《职业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是经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批准的立项课题,完成时间为2010年1月——2012年9月。
本课题是在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职学生心理素质却普遍较差的背景下提出的,目标在于探索出适合对中职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中职学校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本课题研究对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推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10年1月成立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的课题研究小组,系统地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论学习。
还受到了学校的重视,在人员、时间、场地、经费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课题组已经筹得研究所需经费5000元,这些都有效保障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课题组运用文献研究、调查走访、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进行以下主要内容的研究:(一)探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种途径:1、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2、通过构建一种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3、通过构建一种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德育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二)探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咨询法、谈话法、辅导法、建立心理档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挖潜法、活动磨练法、激励法、自我发展法等。
二、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一)主要进行了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1月——3月)1、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订阅刊物、网络学习、资询专家等方式,系统学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
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校心理教育全书》、《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等。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及现状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课程对于 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系统性和 科学性,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够丰富等
研究目的与意义
设立控制组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尝试设置控制组,通过对 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表现,更好地评估积极心理 学理念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加强实践应用
本研究结果不仅适用于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与实 施,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有助 于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05பைடு நூலகம்
结论
主要研究结论
01
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考察,发现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小学 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
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
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 相关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
对小学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课 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 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需求和反馈。
案例分析
数据分析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分析 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具体应 用及效果。
共赢等,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需要改进之处
样本规模较小
由于研究时间和资源有限,本研 究仅纳入了100名小学生作为样 本,样本规模相对较小,可能影 响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缺乏控制组
由于伦理和实际操作限制,本研 究未设置控制组,无法完全排除 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测量工具局限
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中期报告总结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中期总结我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已进行了半年多了,我们心理健康课题组的成员,在专家组和上级领导的带领下,积极扎实地把"尊重信任型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种教学与活动中,把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到了学校教育应有的位置上来,一年来受到了可喜的效果。
一、全员参与,共同提高"尊重信任型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做到组织管理到位,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继续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如: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探索、心育课探索、心理咨询探索、个案跟踪探索。
为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展开,我校采取了积极的师资培训措施、集中学习,分组讨论,自主学习、写个人心得体会相结合。
我们还组织了一个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讲究疏导方法,掌握心理咨询的技能技巧,热爱心理辅导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师资队伍。
为了促使他们快速成长,学校让他们参加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学习,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班主任老师与同学朝夕相处,接触最多、最频繁,学生有什么事情也总喜欢找班主任帮忙。
班主任每时每刻都以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
一个能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学生行为的真实动机,公平、公正、充满爱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的班主任肯定能带出一批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个性良好的学生。
因此,我校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更好地渗透心理教育,如何在班级的各种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们都认为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多一点倾听、多一点沟通,不把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品德问题,学生是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的,有什么问题也能得到及时解决。
我校的班主任绝大多数都担任心理辅导课,为此,我校多次专门为班主任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辅导"讲座,对他们实施全方位培训。
我们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研究,进行反复的讨论,提高班主任心理辅导的能力,受到学生的欢迎。
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中期报告
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中期报告第一篇: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中期报告“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中期报告宽邦满族镇中心小学2011.11“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中期报告《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的对待自己,有自知之名,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不自卑,不自亢;能正确的对待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正确的与人交往;能正确的对待环境,适应能力强,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麻烦,不退缩、不逃避、不幻想,心理处于一种和谐自然的健康状态。
我们课题的研究是以学校为阵地,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自己、他人和环境,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自觉争做“新三好”即: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有效的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并将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摆到了教育的首位。
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倡导学会适应变化和学会学习的思想,弘扬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和功能,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创造最佳的教学心理氛围等诸多方面做出了贡献。
“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课题研究奠定了人文基础。
它使人人看到,只有尊重人的主动性和独特性,并给人自我实现和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那么人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2、“学习与发展”的理论。
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就强调,要将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为出发点,以培养思维品质作为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突破口,并以思维品质为核心来建构学科能力,从非智力因素入手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要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在创设情境中激发动机,培养兴趣,促进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过程中明辨是非,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健全人格。
幼儿园教育心理健康研究中期报告
幼儿园教育心理健康研究中期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尤其是在儿童阶段,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幼儿园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幼儿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通过访谈和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定量研究则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验等工具进行数据收集。
四、研究过程1. 设计研究工具: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访谈提纲、观察表、问卷和心理测验等工具。
2. 选择研究对象:在多家幼儿园中随机选择幼儿及其家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3. 收集数据:通过访谈、观察、问卷和心理测验等方式收集数据。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定性分析。
五、研究结果1. 幼儿园教育中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家庭环境、教师素质、教育方法、幼儿园氛围等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2. 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幼儿园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而不良的教育方式则可能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六、讨论与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2. 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
3. 改进教育方法:采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4. 营造良好的幼儿园氛围:加强幼儿园文化建设,提高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本研究仅为幼儿园教育心理健康问题的初步探讨,未来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化,以期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中期报告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中期报告常熟市昆承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1.时代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而由于种种因素,人们产生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当前,关心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要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也就必须发挥主渠道作用,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这种形势下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这种民主的气氛将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个基本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属心理的范畴,因此,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3、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学生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
寻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概念界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学校有目的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心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优化学校的心理社会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服务;为防治学生的种种心理健康问题,缩小其生理和心理的差异,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服务。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报告职业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是XXX批准的立项课题,旨在探索适合中职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推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本课题研究小组于2010年1月成立,已筹得5000元研究经费,并运用文献研究、调查走访、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主要包括探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种途径和具体方法。
在多种途径方面,课题组提出了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德育管理模式等途径。
在具体方法方面,课题组提出了咨询法、谈话法、辅导法、建立心理档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挖潜法、活动磨练法、激励法、自我发展法等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阶段,课题组成员加强了理论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订阅刊物、网络研究、资询专家等方式,系统研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
同时,制定了研究方案,进行了问卷和走访调查,归纳出职校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分析其成因。
通过理论研究及研究,提高了教师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为了优化学校教育环境,我们重点优化了校园物质环境。
我们采取了各种美化和净化措施,包括校园卫生、建筑与绿化、景点规划与设置,以及教室和寝室的设计和管理。
整洁美丽的校园和清新雅致的班级陈设直接影响学生的性情,促使他们养成珍惜他人劳动成果、遵守校园生活秩序和社会公德的惯。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环境的工作,包括利用校园橱窗和板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班级张贴励志名言警句,楼道张贴文明礼貌等内容的展牌,以及开展班风治理活动和每天合唱班歌等,营造校园良好的教风、学风和班风。
我们还设立奖学金制度,开展精神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召开好人好事表彰大会,弘扬校园正气,树立校园新风。
在优化社会教育环境方面,我们首先进行了净化社会教育环境的工作。
利用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期报告
“利用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总结周远明、汪宝新、周林兴一、课题的提出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发展。
网上出现的一组数据,现如今,小学生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为45%,其中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为15%。
面对此状,我们积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心理品质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
父母长期出门打工,学生缺乏亲情而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有由于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家庭生活使某些学生形成不良心理。
同时,少年儿童正处在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渴望独立和自主,重视自我价值,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欲。
他们往往从个体出发去思考问题和处理事件,带有比较强烈的个体本位的色彩。
但是,他们又缺乏相应的思考和行动能力,不能很好地认识和妥善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因此,他们容易对注重社会要求而忽视个体需求的思想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甚至轻视教师所传授的理论和观念,使得传统的德育途径缺乏有效性。
所以,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学会摆脱心理困扰的知识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是有与之相联系的人或事,或是彼此理解和了解的人。
班级是学生最经常活动的场所,同学之间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共同的课堂、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有着这样、那样的共识。
班主任容易发现学生的行为、言语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理解学生所表现出的深层次意思,寻找学生群体趋向,及时利用班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学生心理困惑及矫正学生的不良心态,使学生更好的成长。
因此,利用班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发展趋势不仅可以拓宽班主任的视野,使其在更高的层面上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和工作领域有更新的认识,而且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
这也是我们选该课题的缘由。
二、课题的界定1、主题班会是小学生班级活动的常见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报告一、课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影响到家庭、学校、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国家战略。
在此背景下,本课题旨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提高全民心理健康素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目的与任务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本课题的研究任务包括:1. 分析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包括政策法规、学校教育、社区服务、家庭干预等方面。
2. 调查了解不同群体(如学生、教师、企业员工等)的心理健康状况及需求。
3. 梳理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4.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5. 开展实证研究,验证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方法,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四、研究进展1. 文献分析:收集整理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学术论文、实践案例等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研究:设计调查问卷,对不同群体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了解其需求。
3. 案例分析:选取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4. 实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开展实践探索,验证教育效果。
五、存在问题及对策1. 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程度不高,部分人群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
2. 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区域之间存在差距。
对策: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3. 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培训体系不完善。
《探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探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
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学校、家庭、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自本课题建立以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工作,在自治区教研室的直接领导下,在金凤区教研室的帮助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团结协作努力下,在课题负责人黄惠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积极行动,开展了各种积极有效的活动,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照片和体会。
现将这一阶段的活动开展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以课题为载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研究由于我校是自治区第四届基础教育《探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的立项课题学校,金凤区教研室和我校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由副校长课题负责人黄惠负责主抓此项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课题组遇到很多困难,首先遇到的困难是金凤区实施校长教师岗位交流制,我校课题组成员变动很大,一年多的时间,陆续交流走了4为教师;第二个困难是,一直没有专用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第三,金凤区教研室拟推荐我校为金凤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缺乏人力物力的支持等。
今年3月—5月份,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投资近九万元,打造专用心理团体辅导室和恳谈室,现设施设备都已配齐,下学期将投入使用;为了顺利做好课题工作,师资问题必须解决。
学校领导经多次动员,采取热爱心理健康和教育并自愿报名参加的方式,为课题组重新配备心理健康兼职教师,于4月份完成了变更课题组成员工作。
就这样,我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使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工作步入正轨,进入了实施阶段。
在此期间,从领导到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究,一步步加深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理解。
从思想上都经过了:由了解到认识,由认识到重视这样一个过程,可以说,课题的研究过程也是一个拓展思路、更新观念的过程。
二、从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中提升工作自信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工作,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多次组织课题组教师,参加区市县教研室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其他教研活动。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一、开题以来的进展情况以及初步的研究成果在这所美丽的校园中,“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已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个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心中。
建校以来,我们明确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培养学生好奇心、好学、勇敢、乐观、友善、集体责任感等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学生人格健全与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一)加大硬件投入,建设温馨室场我校的心理咨询室有个温馨的名字——文心氧吧,尽管占地面积不大,仅六七十个平米,但我校高度重视文心氧吧的建设工作,办公区、接待区、沙盘区、阅读区、团体辅导区一应俱全,环境优美,功能齐备,去年份还购买安装了适合小学生及家长、教师使用的心理软件一套。
沙盘区中多彩沙具和浓浓的温馨氛围总是让学生喜爱和期待。
(二)重视师资培训,建专兼职队伍学校构建了以校长室、党支部为领导,德育处、大队部、专职心理老师和骨干班主任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向教师明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实施途径,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投入我校在建校伊始,就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全校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两名。
学校鼓励教师学习心理专业知识。
目前,正在选拔第二批业务好、素质高的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的学习,学校将给予精神的鼓励和经济的支持。
此外,学校组建了一支对心理学有着浓厚兴趣的骨干教师队伍参与学校区级心理课题的研究,定期开展活动。
学校注重专兼职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鼓励其外出进行专业培训,一年多来,心理教师参与教育局组织的各类心理培训120余课时,另外,学校还支持心理教师参加沙盘游戏、家庭治疗等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提升专业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课题中期工作报告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职教中心李慧颖一、课题简介《职业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是经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批准的立项课题,完成时间为2010年1月——2012年9月。
本课题是在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职学生心理素质却普遍较差的背景下提出的,目标在于探索出适合对中职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中职学校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本课题研究对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推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10年1月成立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的课题研究小组,系统地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论学习。
还受到了学校的重视,在人员、时间、场地、经费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课题组已经筹得研究所需经费5000元,这些都有效保障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课题组运用文献研究、调查走访、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进行以下主要内容的研究:(一)探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种途径:1、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2、通过构建一种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3、通过构建一种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德育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二)探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咨询法、谈话法、辅导法、建立心理档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挖潜法、活动磨练法、激励法、自我发展法等。
二、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一)主要进行了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1月——3月)1、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订阅刊物、网络学习、资询专家等方式,系统学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
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校心理教育全书》、《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等。
学习过程中,要求全体小组成员按时参加,作好学习笔记,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讨论、交流。
通过理论学习及研究,提高了教师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2、制定研究方案⑴进行问卷和走访调查,归纳出职校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分析其成因。
以我校高一至高三的财会、林果、计算机、机电和电子电工等不同专业的九个班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家庭走访、个别谈话,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归纳出职校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缺乏理想和追求、学习动力不足、经常受到抑郁、焦虑、自卑、孤独等不良情绪的困扰、人际关系紧张、适应能力差等。
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学校教育力度不够、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个人理想的缺失等。
⑵依据前期调研结果,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组经过多次的研究探讨,最后达成共识,制定出了课题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确立了“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为保障,以“教育性、学生主体性、保密性”为原则,以改革课堂教学、强化德育管理、优化教育环境为主要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以网络平台和团体活动为辅助手段,以对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以对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行为矫治为难点,以通过探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目标”的总体研究方案。
(二)依照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开展三个子课题的具体研究(2011年4——10月)1、第一个子课题“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育人环境”研究的工作。
在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方面,首先登记家长联系方式,印发了家长联系卡,便于教师及时和家长沟通。
开通了校讯通,把学生成绩,在校表现等及时反馈给家长。
4月举办了一次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印发了心理健康知识手册,引导和帮助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以正确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优化家庭教育。
8月,利用暑假期间,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家访活动,填好家访记录,把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总结,反馈学生在校表现,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向家长宣传,促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密切联系,实现同步管理,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优化家庭教育的作用。
下一步还要召开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召开家长座谈会,组织以“感恩父母,回报父母”为主题的实践活在优化学校教育环境方面,重点进行了优化校园物质环境的工作。
在校园卫生、建筑与绿化、景点规划与设置、教室、寝室布置的设计与管理等方面都采取了具体的美化、净化措施。
整洁美丽的校容校貌与清新雅致的班级陈设,作为一种环境美直接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并促使他们养成了珍惜他人劳动成果、遵守校园生活秩序和社会公德的习惯。
接下来,要重点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环境的工作:利用校园橱窗、板报都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班级张贴了励志名言警句,楼道张贴了精美的文明礼貌等内容的展牌,各班开展“比、学、赶、帮、超”的班风治理活动,每天早、中、晚课前合唱班歌,营造校园良好的教风、学风、班风;设立奖学金制度,开展精神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召开了好人好事表彰大会,弘扬校园正气,树立校园新风。
在优化社会教育环境方面,首先进行了净化社会教育环境的工作:深入网吧、台球室、歌厅、棋牌室等娱乐场所,与业主建立联系,加强对学生进入这些场所的监管,减少这些环境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下面将继续开展优化社会环境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清扫县城街道、清除垃圾广告等环保活动;参加去光荣院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和参加“献爱心——助残扶贫”捐款等爱心活动;观看爱国教育影片,参观革命纪念馆,参加清明节扫墓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利用假期,进入工厂下车间实习等锻炼活动。
利用网络的平台,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同龄人的学习和生活,与贫困山区的孩子进行“手拉手——携手走向成功”的互动实践活动。
2、第二个子课题“构建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工作。
首先,2011年5月,课题组为全体教师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宣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其次,以学校的支持为强大后盾,强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一方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在学校量化考核等教师管理制度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考核,并把考核成绩作为年终评优评模的条件之一。
采用学生打分评教等方式,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争取学校在人员、时间、场地、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再次,改善心理咨询室、微机室、电教室、广播室的环境设施,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员的工作条件。
第四,2011年6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成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平台。
第五,2011年8月,根据学生各种心理品质发展的需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由课题组成员编印适合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由专职的心理教师负责授课。
下一步重点工作:首先,进行学科教学的课堂改革,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以专业为条块,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心理现状,结合专业学科的教学特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成绩评估等方面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科教学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其次,组织新型教学模式的公开课评比活动,评出优质课后组织全体教师观摩、学习,加深教师对心理健康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增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再次,开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公开课评比活动,评出优质课,然后组织全体教师观摩、学习。
加强实践练习,不断提高教师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把握能力。
最后,召开教学研讨会,及时总结、完善、推广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稳定开展。
3、第三个子课题“构建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德育管理模式”的研究第一,2011年4月,学校领导班子加强对德教处的管理,完善德教处内部的组织结构,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强化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统筹规划、协调部署、管理督导等管理职能。
第二德教处建立一种“金字塔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责任制,明确管理责任、切实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
第三,2011年4月开始,督导班主任,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在前期主题班会中,已经进行了新生入学心理辅导、团队合作精神、目标是行动的动力、学会感恩、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等几个阶段的主题班会。
第四,2011年6月,组织辅导老师,以班为单位,开展了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向学生宣讲心理健康知识,叫他们掌握基本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下一步还要进一步开展个别心理辅导活动,重点解决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矫治不良心理,形成连号的心理素质。
下一步,主要开展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实践性强的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巩固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使心理健康长效发挥作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心理品质。
第三阶段:成果总结阶段:(2011年10月)总结课题成果,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撰写论文,利用各级刊物发表。
撰写课题中期报告。
三、取得的阶段性成果1、课题组成员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增强了科研能力。
2、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搭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平台。
3、转变了教师观念、提高了教师队伍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4、优化了家庭教育环境,减少了孩子与父母的对立情绪,密切了亲子关系。
5、改善了校园教育环境,形成了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校园物质环境。
6、净化了社会环境,减少了这些环境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7、初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育人大环境,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连贯性、有效性。
8、课题实施以来,我校狠抓了课堂教学,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策略,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公开课活动,评出优质课后组织全体教师观摩、学习。
探索出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9、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过程中个,摸索出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具体方法:咨询法、谈话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挖潜法、活动磨练法、激励法、自我发展法等。
10、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常识,能够用所学知识,化解不良心理倾向,纠正不良心理和行为问题,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11、完善了德教处内部的组织结构,强化了德育处的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