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3 北师大版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1.3.2 液化 同步练习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三、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液化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3液化1.下列现象中,不是液化形成的是()A.秋天,路边草叶上的露珠B.夏天,从冰柜中刚拿出的饮料瓶“流汗”C.烧水时壶口喷出的“白气”D.冰块在碗中消失,只剩下半碗水2.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干冰周围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B.烧开水时壶嘴不远处会出现“白气”,“白气”形成时需要吸热C.“白气”,实际上是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D.“白气”的形成,需要相对较高温度的水蒸气遇到相对较低温度的环境3.蒸馒头时,刚打开锅盖的瞬间,冒出大量“白气”,这是锅(选填“内”或“外”)的水蒸气(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 ℃的开水烫伤严重很多,这是因为。
知识点4液化的两种方法4.在物态变化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温度足够高时,液体才可以汽化B.在温度足够低时,所有气体都可以液化C.在一定温度下,液体才可以汽化D.在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5.以下实例中液化方法与其他都不同的是()A.煤气罐中的液体B.一次性打火机中的液体C.烧水时锅盖内侧的水滴D.推压活塞,注射器内重新出现液态乙醚6.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
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玻璃内表面B.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玻璃外表面C.甲房间的“水雾”在玻璃外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玻璃内表面D.甲房间的“水雾”在玻璃内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玻璃外表面7.如图所示,是一个被称为“可以自己造水”的神奇水杯。
当周围的空气被吸入杯中,借助杯盖内的便携式空气压缩过滤系统,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饮用水,该物态变化是通过的方式实现的。
8.如图是用水壶烧开水时的情景,大量“白气”的形成是一种现象(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发生这种现象的过程中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3 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有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有答案)1.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金属块,擦干后放一会儿,其表面会变湿.此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固2.下列措施中,可以减慢蒸发的是()A.将湿毛巾在阳光下晾晒B.晒粮食时将粮食在场地上摊开C.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D.将蔬菜装入保鲜袋,放在冰箱里3.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在水温达到89℃时开始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则根据图象可知A.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为98℃B.第8min时,水开始沸腾C.第10min到16min的过程中,水不再吸热D.若第16min后继续对水进行加热,则水温仍然保持不变4.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 沸点/℃酒精-117 78水银-39 357铅328 1740A.80℃的酒精是液态B.铅的凝固点是-328℃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气温低于-4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5.关于水的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B.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低C.沸腾时水一直吸热温度升高D.达到水的沸点水就会沸腾6.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电热吹风吹干头发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玉米用保鲜膜包裹D.把鱼肉放入冷冻室7.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是()A.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上会出现“汗珠”B.冰块在饮料中解冻的过程C.夏天扇扇子,人会感觉到凉爽D.夏天,酷热之下的柏油马路变得有点软8.小明学习了汽化和液化后,对书本练习的第3题感到疑问,于是他回家动手实验,发现水烧开了可纸杯却没有烧着.关于纸杯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B.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C.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D.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9.手背擦上酒精后会感觉到凉,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B.汽化C.液化D.升华10.下列关于沸腾和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沸腾要吸收热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B.蒸发时物体温度降低,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时才能发生C.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D.蒸发和沸腾都发生在液体的表面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关于“白气”的描述:它是(水蒸气/小水滴),(a/b)处较浓.12.春节期间,小明的妈妈总会给他做很多好吃的.细心的小明发现用油炸的饺子和水煮的最大区别就是炸的是金黄的.炸和煮两种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不同.13.冷空气不断来袭,天气转凉,试解释进入冬季后常见现象蕴含的物理知识(1)脸上涂些护肤霜后感觉寒风没那么刺骨.因为护肤霜(选填“减慢”或“加快”)蒸发.(2)冬天人们在户外晒太阳,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3)一场大雪后,万籁俱寂,蓬松的雪在过程中减弱噪声的.(4)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此过程热(选填“吸”或“放”).14.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相同的加热器对初温相同的甲(100g水)、乙(200g水)两杯水进行加热(两只杯子均相同),直至沸腾。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3汽化和液化同步测试题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3汽化和液化同步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已知液态的二氧化碳、氧和氮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78℃、﹣183℃和﹣196℃.如果在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方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物质,则首先液化而分离出来的是A.氧B.氮C.二氧化碳D.它们同时液化,无法分离2.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作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A.沸点B.熔点C.温度D.凝固点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4.图中,试管A和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烧杯B放在火上加热,使烧杯B中的水沸腾,再继续加热时A.试管A内的水会沸腾B.试管A内的水不会沸腾C.烧杯B内的水会沸腾,但不吸热D.试管A内烧杯B内的水都不会沸腾5.关于“研究水沸腾的规律”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的测量工具是体温计和停表B.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C.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升高D.沸腾时有大量气泡在水中生成、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6.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A.将湿衣服晾在密闭的卫生间内B.将弄湿的作业本子打开放在向阳的窗台上C.将用后的墨水瓶盖拧紧D.用保鲜袋将水果包好放在冰箱内7.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A.逐渐升高B.不变C.逐渐降低D.忽高忽低8.夏天,打开冰箱的门会冒出“白气”,冬天人的口中会呼出“白气”。
关于这两种“白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是汽化现象B.前者是汽化现象,后者是液化现象C.都是液化现象D.前者是液化现象,后者是汽化现象9.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应用蒸发吸热的是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B.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C.病人发烧时常用湿毛巾敷头部D.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二、多选题10.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三、填空题11.汽车的后视镜是个________面镜.部分高档汽车采用电加热后视镜,在雨雾雪等天气条件下,电加热后视镜可以使镜面的________升高,加快镜面水分的________,也可以防止空气中水蒸气的________,从而保证镜面的干燥清洁,使驾驶员清晰的看到后面的路况.12.小红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由下表可知,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的温度计.13.养鱼缸里的水一段时间后变浅了________.14.如图所示的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变成液体储存在打火机中的,按下阀门使用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15.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读数较;在一定的气温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四、简答题16.居民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成为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在一次较长时间使用后,小隽同学发现在液化气瓶侧面底部外表围绕着许多小水珠,用手摸一摸液化气瓶侧面底部发现很冰,同学们请解释下这两个现象?五、实验题17.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图中读取温度计示数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烧杯中的水是通过________方式来增大内能的;(2)加热过程中不同刻度的水温记录如表,其中有一个数据是错误的,该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水在第________min开始沸腾,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3)实验中,若用盖子将烧杯盖严,则水的沸点会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8.如图甲所示,是“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1)实验过程中,依据观察到的________现象,判定水开始沸腾.(2)图乙是实验第5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将其读数记录到表中_________.(3)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___________.(4)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________(选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减低”);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________.19.小林同学要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气体液化要放出热量”.他实验步骤如下:首先测出水蒸气的温度为100℃,测出烧杯中冷水的温度为t0;过一段时间后,随着水蒸气在试管中液化,热平衡后,测出试管中液化水的质量为m,并测得烧杯中冷水的温度升高到t1.由此,小林得出水蒸气液化要放出热量的结论.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林的实验存在的问题:________.(2)针对小林的实验存在的问题,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水蒸气液化要放出热量.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________.参考答案1.C【解析】【详解】二氧化碳的沸点>氧的沸点>氮的沸点.因此,在同样的大气压下降温,首先液化的是二氧化碳,故选择C.【点睛】根据题目给出的各气体的沸点,比较三种气体的沸点大小,理解液化与汽化的相互关系。
八年级上册物理北师大版 第一章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同步测试及答案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一、选择题1.以下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雪化成水B.湿衣服变干C.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了D.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的瓶装饮料 ,稍停片刻 ,瓶子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2.以下措施中 ,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B. 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C. 用地膜覆盖农田D. 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3.妈妈在蒸馒头时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
针对这种做法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水沸腾后 ,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 水到达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小火节省燃料D.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不应该改用“小火〞4.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 ,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下图 ,甲杯为隔水加热 ,乙杯为隔油加热 ,丙杯为隔砂加热 ,加热一段时间后 ,测得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 ,且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 ,那么三杯水的温度上下顺序为〔〕A. t甲>t乙>t丙B. t甲=t乙=tC. t甲<t乙=t丙D. t甲<t乙<t丙丙5.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 ,往往向水面吹气 ,下面关于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选项是〔〕A. 向水面吹气可以把开水的热量带走 ,使水变凉B. 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 ,蒸发有制冷作用 ,使水变凉C. 向水面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制冷作用 ,使水变凉D. 吹出的气比开水的温度低 ,混合后使水变凉6.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 ,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 ,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A. 先汽化 ,后液化B. 先液化 ,后汽化 C. 只有液化D. 只有汽化7.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 ,以下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 ,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B.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 ,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C. 深秋淸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 ,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 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 ,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8.以下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 夏天 ,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 寒冷的冬天 ,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C. 盘子里的水 ,过一段时间会变少D. 杯子中的冰块 ,过一段会变成水9.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时 ,它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中a所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三 汽化和液化练习 (新版)北师大版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三、汽化和液化基础巩固1.(题型四)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用什么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A.降低温度 B.减小压力C.压缩体积 D.升高温度2.(题型一、二)[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地在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B.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C.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D.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3.(题型三)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1-3-1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图1-3-1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4.(题型四)五莲山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从山中冒出的烟B.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C.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5.(题型三)[贵州六盘水中考]小明在六盘水某学校实验室测得水的沸点是98 ℃,则该学校所在地大气压值()A.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B.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C.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D.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无关能力提升6.(题型四)[四川攀枝花中考]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A.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7.(题型一)[江苏淮安中考]如图1-3-2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__;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_______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________热.(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图1-3-28.(题型三)[山东枣庄中考]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_____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_____(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_____℃,只有当______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9.(题型三)[山东淄博中考]小云用如图1-3-3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图1-3-3图1-3-4(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20 ℃~120 ℃)、酒精温度计(-80 ℃~~60 ℃)、体温计、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________.(2)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1-3-4甲、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________;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________(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3)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__.10.(题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气体的临界温度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的临界温度是374 ℃,酒精的临界温度是243 ℃,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低于常温,如氧的临界温度是-119 ℃,氢的临界温度是-240 ℃,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2)用物态变化的方法分离空气中的氦气,填充在食物包装袋里可使食物保质期更长,在常温下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完成分离.(3)氧气的沸点是-183 ℃,氮气的沸点是-196 ℃,氦气的沸点是-269 ℃,采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化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________.(4)如图1-3-5所示是某种物质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状态图.图中实线上下分别表示该物质所处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图1-3-5A.高于熔点时都为气态B.只有高于临界温度时才是气态C.温度在熔点与临界温度之间时,实线上方为气态D.温度在熔点与临界温度之间时,实线下方为气态答案基础巩固1.C解析:液化气体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条件下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的.2.A 解析:在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水不断蒸发,而蒸发可以吸热,起到降温的作用.3.C 解析: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里的水也达到水的沸点,就不能从外面继续吸收热量,故碗里的水不会沸腾.4. D 解析:云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飘荡在空气中而形成的.5.C 解析: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气压降低,沸点也降低,所以水的沸点为98 ℃说明当地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能力提升6.C 解析: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的结果,但来源不同,棒冰周围冒“白气”,是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棒冰液化而形成的;而在寒冷的冬天,人在户外不断呼出“白气”,呼出的气体温度高,说明水蒸气来源于口中.故选C.7.汽化液化放解析: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这是汽化现象;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的结果,气体的液化会放出热量.8.60 不会 60 醋全部汽化解析:醋和油混合后,醋在底部,醋的沸点低,醋达到沸点(60 ℃)后沸腾,继续加热,但温度不变,当醋全部汽化时,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才会升高.9.(1)自下而上水银温度计(2)甲小水滴(3)石棉网的余温仍高于水的沸点解析:(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故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故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不能低于100 ℃,故应选择水银温度计.(2)水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3)刚撤掉酒精灯时,铁圈、石棉网的温度还高于水的温度,所以水能够继续吸热,满足水沸腾的两个条件,故水不会马上停止沸腾.10.(1)压缩体积降低温度(2)不能(3)氦气(4)D解析:(1)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2)在常温下,空气中氧气、氢气、氦气等都是气态,且它们的临界温度都远低于常温,故不能完成分离.(3)液态空气温度升高时,沸点低的液体先达到沸点,先汽化.氦气的沸点最低,最先汽化.(4)物质温度高于熔点时,所处的状态为液态或气态.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由题可知,水的临界温度为374 ℃,高于该温度的水,一定是气态.但低于374 ℃且高于0 ℃的水,可以是液态、气态.温度在熔点与临界温度之间时,物质存在的状态可能是气态或液态,要让气态的物质变为液态,需要增大压强(压力),实线上方压力大,气体液化为液态;实线下方压力小,气体不能液化,仍然为气态.。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及答案(中考考点专项训练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同步试题(中考典型考点)知识点一沸腾1.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 60 ℃,当温度达到60℃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
2.如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98℃;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填“吸热”或“放热”),其温度保持不变。
3.如图所示,下列图象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D)知识点二蒸发4.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
在风扇转动时还可以喷出水雾。
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蒸发(汽化),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5.下列实例为了加快蒸发的是(C)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6.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
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B)A.水的温度B.水的表面积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D.水的质量知识点三液化7.如图所示,将分别装有热水和冰水的甲、乙两只玻璃杯,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两杯的壁上都会出现小水珠,其中在内壁出现水珠的是甲杯。
8.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沸点为13.1 ℃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实施手术的部位“冻结”起来,以便医生实施手术时病人无太大的痛感,液体氯乙烷接触皮肤时发生汽化现象,此时它需要吸热。
9.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B)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考点一汽化和液化现象10.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许多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
这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1.3 汽化和液化(有答案)

1.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2.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A.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3.如图甲所示的是小明同学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时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的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组装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时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B.水的沸点为98℃,实验时的环境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C.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实验中若只减少加热的水的质量,水将推迟时间沸腾4.如图各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冒B.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部分枝叶C.地膜种植D.湿衣服展开晾在向阳、通风处5.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6.如图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A.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B.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C.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D.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7.冬季,在家里洗澡时会发现浴室墙壁上的镜子很快模糊起来,洗澡结束一段时间后,镜子又变得清晰.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液化,镜面上水滴的汽化B.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附近空气中的凝华,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C.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升华D.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8.如图所示是蓬溪中学某物理兴趣小组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假设当时的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2019—2020年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上册)《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3(精品练习题)(精品练习题).doc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 )A.液化B.沸腾C.凝固D.蒸发2.(2012·安顺中考)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树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3.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
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4.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滴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5.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
实际情况是( )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4分)6.在某些国家,淡水奇缺,就连露水也是他们重要的水资源,他们用塑料布来收集露水,露水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需要热。
7.(2012·茂名中考)小明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为此,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观察其蒸发的快慢。
实验过程中小明需控制、和相同。
8.使气体液化可采用降低温度和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2019年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 汽化和液化 同步习题和答案

三汽化和液化一、选择题1.下列四种生活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 湿衣服晾干了B. 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C. 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片变小了D. 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瓶装饮料后,瓶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2.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C. D.3.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
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 先液化,后汽化B. 先凝固,后蒸发C. 先汽化,后液化D. 先凝固,后升华4.如图,飞机飞过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A. 熔化B. 液化C. 蒸发D. 升华5.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6.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A. 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B. 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 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D.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7.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 草地上的露水B. 山谷白雾弥漫C. 水沸腾了D. 瓦片上的霜8.如图所示,刚从酒精中拿出来的温度计示数会变小,这是因为温度计玻璃泡上的酒精()A. 熔化吸热B. 汽化吸热C. 升华吸热D. 液化放热9.图中,试管A和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烧杯B放在火上加热,使烧杯B中的水沸腾,再继续加热时,()A. 试管A内的水会沸腾B. 试管A内的水不会沸腾C. 烧杯B内的水会沸腾,但不吸热D. 试管A内烧杯B内的水都不会沸腾二、填空题10.在用水煮鸡蛋时,水沸腾后,小明认为应该继续用猛火,而小红认为用小火维持沸腾就可以了.你认为________的观念正确,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1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12.小刚在物理课上学习了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气流速度三个因素有关.星期天休息的时间,他做了一次家庭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①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________ 有关.②通过________ 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③小刚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这个结论________ (选填:正确,不正确).原因是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 相同.④请你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另提出一个液体蒸发快慢与哪种因素有关的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________ 有关.13.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14.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1.3汽化和液化练习3新版北师大版

汽化和液化1.选择题:(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酒精中,然后取出,发现短时间内示数下降,这是因为液体在蒸发过程中( )A .吸热B .放热C .不吸热不放热D .以上说法都不对(2)如图所示,正确描述水沸腾的是( )(3)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用瓶子装酒精时一定要加盖B.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D.用塑料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内(4)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那些是正确的(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C.水沸腾时,汽泡中都充满了水蒸气D.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5)烧开水时,从开水壶嘴中冒出的“白气”是 ( )A .水蒸气B .小水珠C .热空气D . 以上说法都不对2. 填空题:(1)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 和 方(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_____热,但温度保持______,这一温度叫沸点,不同物质的沸点是______的(选填“相同”、“不同”).(3)液体蒸发时温度______,说明它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液体蒸发有______作用.要使液体沸腾,须使液体温度达到______点.3.判断题:(1)蒸发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 )(2)液体在任何温度时都能蒸发. ( )参考答案:1. 选择题(1)A (2)C (3)A (4)AB2. 填空题 (1)液;气;蒸发;沸腾 (2)吸;不变;不同 (3)降低;致冷;沸3.判断题 (1)× (2)√习题精选1.选择题:(1)河面上常会看到一层雾气,这是因为水经过了( )A B C DA.先汽化后凝固的过程B.先蒸发后液化的过程C.蒸发后形成水蒸气D.水蒸气液化成了小水珠(2)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夏天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水珠B.早晨出现的雾C.冬天,室外地上的水结成的冰冬天从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眼镜片上出现的水珠(3)饺子在水中煮,怎么煮也不会发黄变焦,而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变焦,这是因为 ( )A .饺子在水中煮,温度不到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B .饺子在水中煮,温度超过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C .饺子在油中炸,温度超过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D .饺子在油中炸,温度不到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4) 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内放着盛有80O C 热水的大1所示,当对( )A. 升到100O C 而沸腾B. 升到100O C 不能沸腾C. 试管内水温保持80 O C 不变D. 无法确定图1(5)夏天,游泳的人刚从河水中上岸,会感觉到比在水中冷,如果蹲下身子缩成团,又会觉得比站着暖和些,对上述现象,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 蹲着比站着暖和些是因为离水近一些,有利于从水中取得热量B. 上岸后感到冷是因为岸上的气温比水温低C. 上岸后感到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D. 蹲着比站着暖和是因为减慢了蒸发吸热的速度(6)被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开水烫伤更厉害,这是因为( )A.水蒸气比开水的温度高B.水蒸气蒸发时吸热C.水蒸气液化时放热D.水蒸气液化时吸热2.填空题:1.煤厂多采用热压方法生产煤球,即在煤沫里加上水,经热压夹攻成煤球.冬天运送刚制成的煤球时,常可看到车上的煤球冒“白气”,这是煤球中的水 成水蒸气后,遇冷又 的结果.2.用高压锅煮食物熟的快,是因为锅内气压比标准大气压 ,使得水的 升高的缘故.3.夏季烈日当空,人们在被阳光晒烫的水泥地面上洒些水就感觉地面不那么热了,这是利用了水__________吸热的缘故.4.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由于遇冷发生的 而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 的方法液化成液体储存在钢瓶中的.5.比较酒精、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_______(选填高或低)温物体,这是因为__ ____,水银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_______温物体,这是因为水银6.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所示图线.由图可知:水加热的初温度是_______℃;加热参考答案:1.选择题(1)B(2)ABD (3)B (4)B (5)CD (6)C2.填空题(1)蒸发;液化(2)高;沸点(3)蒸发(4)液化现象;压缩体积(5)高;液态酒精的沸点是78℃;低;水银的凝固点是-39℃(6)90℃;4;BC;不变; 99℃。
八年级物理上册1_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1.3汽化和液化一、单项选择题1.早晨,小草上挂着晶莹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物态转变中的( )A. 熔化B. 汽化C. 液化D. 凝华2.把新鲜的柑桔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不容易变干,说明( )A. 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的温度有关B. 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C. 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D. 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本身质量的大小有关3.以下物态转变的实例中,属于汽化的是( )A. 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B. 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C. 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D. 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4.将通过冷冻的瓶装矿泉水从冰箱中掏出后,发觉瓶子的外表面附着了一层小水滴,其物态转变进程正确的选项是( )A. 液化放出热量B. 熔化吸收热量C. 凝华放出热量D. 升华吸收热量5.以下实例中,为了加速蒸发的是( )A. 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B.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 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6.雾属于以下哪一种物态转变( )A. 熔化B. 凝固C. 汽化D. 液化7.如图是探讨“是沸腾时温度转变的特点”实验.以下现象能够判定水在沸腾的是( )8.A. 是开始发出响声B. 温度计的示数达到100℃C. 水中形成大量气泡,上升过程不断变大D. 烧杯底部刚好有气泡产生,上升过程逐渐变小9.如下图是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来后站立时的情景示用意,由图可知( )A.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够液化C. 水在蒸发的进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下降D. 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二、多项选择题10.以下方法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A. 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B. 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C. 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 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11.下表是小阳在实验室探讨水沸腾时温度转变的特点记录的实验数据.关于该实验及表中数据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8 9 10温度/℃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99A. 该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水吸收热量的多少B. 如果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将会降低C. 小阳测得水的沸点是99℃D.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升高该实验中的因变量是水的温度12.如下图探讨“水沸腾实验”时,要缩短加热时刻,可行的方式有( )A. 提高水的初温B. 减少水的质量C. 给烧杯加盖D. 用酒精灯内焰加热13.如下图,试管A和烧杯B(水足够多)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 )A. 试管A中的水会沸腾B. 试管A中的水可不能沸腾C. 试管A中的水慢慢减少D. 试管A中的水可不能减少14.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看到烧瓶内的水第二次沸腾起来.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两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相同B. 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小C. 两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相同D. 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低三、实验探讨题15.小敏在实验室用图1所示实验装置做“观看水的沸腾”实验,记录数据如下:时间/min0 1 2 3 4 5 6 …温度/℃90 92 94 96 98 98 98 …(1)请在图2中画出水沸腾时A处的一小气泡上升至水中B处时的大致图形;(2)利用表中数据,在图3中刻画出水的温度随时刻转变的关系图线;(3)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进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由此可判定本地的气压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16.小刚在物理课上学习了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气流速度三个因素有关.礼拜天休息的时刻,他做了一次家庭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然后进行如下图的实验探讨.17.18.①通过A、B两图的对照,能够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______ 有关.19.②通过______ 的对照,能够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20.③小刚同窗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别离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觉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21.这个结论______ (选填:正确,不正确).缘故是没有操纵水的______ 相同.22.④请你依照你的生活体会另提出一个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一种因素有关的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______有关.。
2019年秋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3汽化和液化 同步测试试题

1.3汽化和液化一、选择题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处B. 给水杯盖上盖子C. 把玉米用保鲜膜包裹D. 把鱼肉放入冷冻室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 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B. 将湿衣物放烈日下晒C. 将谷物摊开来晒D. 用保鲜膜盖住水果3.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常看见人们的口中呼出“白气”,是水蒸气的蒸发现象B. 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C. 水烧开后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4.在图中的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 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B. 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C. 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D. 寒冬,窗玻璃上冰花剔透5.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汽化B. 液化C. 凝固D. 熔化6.沏茶时,玻璃杯的杯壁上常会出现水雾,一段时间后.水雾又消失了。
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B. 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内壁上,是汽化现象C. “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D. 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外壁上,是液化现象7.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
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
这是因为()A. 沸腾时水不蒸发B. 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C. 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D. 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水珠,形成“白气”8.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汽化和液化
一、填空题:
1.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 和 方
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_____热,但温度保持______,这一温度叫沸点,不同物质的沸点是______的(选填“相同”、“不同”).
3.液体蒸发时温度______,说明它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液体蒸发有______作用.要使液体沸腾,须使液体温度达到______点.
4.煤厂多采用热压方法生产煤球,即在煤沫里加上水,经热压夹攻成煤球.冬天运送刚制成的煤球时,常可看到车上的煤球冒“白气”,这是煤球中的水 成水蒸气后,遇冷又 的结果.
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的快,是因为锅内气压比标准大气压 ,使得水的 升高的缘故.
6.夏季烈日当空,人们在被阳光晒烫的水泥地面上洒些水就感觉地面不那么热了,这是利用了水__________吸热的缘故.
7.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由于遇冷发生的 而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 的方法液化成液体储存在钢瓶中的.
8.比较酒精、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_______(选填高或低)温物体,这是
因为__ ____,水银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_______温物体,这是因为水银
9.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所示图线.由图可知:水加热的初温度是_______℃;加热_______分钟后,水开始沸腾;_______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
二、选择题:
10过程中A .吸热
B .放热
C .不吸热不放热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1.如图所示,正确描述水沸腾的是( )
时间(分)906248100
温度(℃)
B C A 图2
12.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用瓶子装酒精时一定要加盖
B.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用塑料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内
13.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那些是正确的()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C.水沸腾时,汽泡中都充满了水蒸气
D.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14.烧开水时,从开水壶嘴中冒出的“白气”是()
A.水蒸气 B.小水珠 C.热空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5.河面上常会看到一层雾气,这是因为水经过了()
A.先汽化后凝固的过程
B.先蒸发后液化的过程
C.蒸发后形成水蒸气
D.水蒸气液化成了小水珠
16.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夏天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水珠
B.早晨出现的雾
C.冬天,室外地上的水结成的冰
D.冬天从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眼镜片上出现的水珠
17.饺子在水中煮,怎么煮也不会发黄变焦,而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变焦,这是因
为()
A.饺子在水中煮,温度不到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
B.饺子在水中煮,温度超过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
C.饺子在油中炸,温度超过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
D.饺子在油中炸,温度不到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
18.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内放着盛有80O C热水的大
如图1
热,试管内的水将()
A. 升到100O C而沸腾
B. 升到100O C不能沸腾
C. 试管内水温保持80 O C不变
D. 无法确定图1
19.夏天,游泳的人刚从河水中上岸,会感觉到比在水中冷,如果蹲下身子缩成团,又会觉
得比站着暖和些,对上述现象,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 蹲着比站着暖和些是因为离水近一些,有利于从水中取得热量
B. 上岸后感到冷是因为岸上的气温比水温低
C. 上岸后感到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
D. 蹲着比站着暖和是因为减慢了蒸发吸热的速度
20.被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开水烫伤更厉害,这是因为()
A.水蒸气比开水的温度高
B.水蒸气蒸发时吸热
C.水蒸气液化时放热
D.水蒸气液化时吸热
三、简答题
21.(2008·鸡西市)“炖”菜是鸡西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
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
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
汤水是否能沸腾? 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
22.(2008·沈阳市)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9所示。
(1)请说明这两种“白气”的形成同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2)请仿照示例具体说明这两种“白气”的成因。
23.探究活动
探究课题:“白气”实验
探究目的:
通过实验明确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气体,理解看到的“白气”的实质
探究过程: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取一只1 000mL的大烧杯,内装少量水,烧杯上加盖玻璃片.
②将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观察烧杯里沸水上方是否有“白气”
③将玻璃片揭开,观察沸水上方和烧杯外是否有“白气”.
④再将玻璃片盖上,观察烧杯里沸水上方是否有“白气”.
思考:
①你认为实验中看见的“白气”是什么?
②讨论一下在炉火上烧开水时,水沸腾后是继续加热时看到的“白气”多还是关火后看到的“白气”多?说出理由,并观察一下实际情况.
探究结果:
烧开水时冒的“白气”不是水变成了气,而是水的气体液化形成了水.
参考答案:
1.液,气,蒸发,沸腾; 2.吸,不变,不同; 3.降低,致冷,沸,
4.蒸发,液化;
5.高,沸点;
6.蒸发;
7.液化现象,压缩体积;
8.高,液态酒精的沸点是78℃,低,水银的凝固点是-39℃;
9.90℃;4;BC;不变; 99℃
10.A;11.C; 12.A ;13.AB;14.D;15.B;16.ABD; 17.B;18.B ;19.CD; 20.C;
21.①不会
②液体沸腾需要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当煲中的水达到沸点后.盅内的汤水也达到沸点.汤水如果沸腾需继续吸热,但由于煲中的水和盅内的汤水温度相同.不会发生热传递.所以蛊内的汤水不会沸腾。
22.(1)液化
(2)从壶嘴冒出的“白气”是由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由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