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概论
幼儿园课程概论
有什么关系?
整理ppt
13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类型
以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来分类的课程类型 以课程决策的层次来分类的课程类型
以课程功能来分类的课程类型
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类型
整理ppt
14
一、以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 来分类的课程类型
程。 2.隐性课程 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
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3.悬缺课程 学校该提供却没有提供的学习经验,是存在
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 程。
四、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 存在的主要类型
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类型主要是分领域 课程,主要表现为分科课程和相关课程。
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
整理ppt
7
下面我们来分层解释这一定义: 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
验……的活动” 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整理ppt
8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P5)
基础性、启蒙性
全面性、生活性
整合性
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潜在性
整理ppt
整理ppt
11
课程本质 主体观
幼儿园课程目标 获取经验的过程 幼儿园课程内容 幼儿经验 幼儿园课程实施 幼儿自主活动 幼儿园课程评价 活动过程评价
课程本质 客体观
知识学习的结果 客观知识
教师教 学习结果评价
复习题 1.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应如何理解幼儿园课
程的涵义?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哪些?应如何理解这
“生态教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
幼儿园课程概论全套课程完整版课件.
幼儿园课程概论全套课程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幼儿园课程概论,主要围绕教材的第一章“幼儿教育与幼儿园课程”进行讲解。
详细内容包括幼儿教育的概念、特点、任务及其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原则、组织与实施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的本质和特点,理解幼儿园课程的重要性和价值。
2. 使学生掌握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原则以及组织与实施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法。
教学重点:幼儿教育的特点、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幼儿园教学场景,引发学生对幼儿教育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幼儿教育的概念、特点、任务,以及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原则。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教育与幼儿园课程概念、特点、任务目标、内容、原则组织与实施方法2. 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方法教学活动设计环境创设家园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教育的特点及其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
(2)阐述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原则。
(3)分析实际幼儿园教学案例,说明课程组织与实施方法。
2. 答案:(1)幼儿教育的特点有: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方法的灵活性。
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是幼儿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
(2)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认知能力、行为技能等方面。
内容涵盖:身心健康、语言表达、社会适应、科学探究、艺术表现等。
幼儿园课程概论(目标)课件
项目式课程设计
以幼儿的兴趣和问题为 导向,进行深入探究。
单元式课程设计
以一个核心概念或主题 为中心,组织一系列相
关活动。
幼儿园课程评价标准
01
目标达成度
评价课程是否实现
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02
。
幼儿发展水平
评价课程对幼儿发 展的促进作用。
04
家长的满意度
了解家长对课程的
03
反馈和评价,以改
进和完善课程。
知识技能目标
01
情感态度目标
02
通过各种儿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如自信、乐观 、尊重他人等。
价值观目标
03
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诚实、勇敢、 有责任感等。
习惯养成目标
04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如按时 作息、整理物品等。
05
幼儿园课程创新与改革
幼儿园课程创新理念
以儿童为中心
尊重儿童的个性、兴趣 和需求,注重培养儿童 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批
判性思维。
全面发展
注重儿童在认知、情感 、社会、身体等方面的 全面发展,培养儿童的
综合素养。
跨学科整合
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将 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 合,促进儿童对世界的
整体认识。
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
主题式标教题学
某幼儿园针对特殊儿童开展个性 化教育计划,为其提供有针对性 的教育支持和辅导。
THANKS
个性化原则
课程内容应注重领域之间的整合,促 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法
主题活动法
围绕某一主题,组织一系列活动 ,让幼儿深入探究。
区域活动法
设置不同的活动区域,让幼儿自 主选择,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课程概论全套课程完整版优质课件.
幼儿园课程概论全套课程完整版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2. 掌握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会评价与反思幼儿园课程,提升学生的教育评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筛选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与实施、评价与反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园课程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目标定位、内容选择等,让学生对幼儿园课程有全面的认识。
3. 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幼儿园课程案例,让学生了解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具体方法。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课堂讨论:针对练习题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2. 幼儿园课程目标定位3.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4. 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法5. 幼儿园课程评价与反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份幼儿园课程方案。
答案:学生需根据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等,设计符合幼儿园实际需求的课程方案。
2. 作业题目:分析一份幼儿园课程案例,评价其优点与不足。
答案:学生需对所给课程案例进行全面分析,从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教育书籍,了解国内外幼儿园课程的最新动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
同时,建议学生参加幼儿园实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幼儿园课程概论(第四版)第1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1
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2
幼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程的性质
3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4
幼儿园课程的目标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一、幼儿园课程的由来
“幼儿园课程”一词,早在七十年前就已经为我国幼教界 所使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教育界就曾经出现了一些对 课程和幼儿园课程的解释
对幼儿的研究(理想发展要求与现实发展状况) 对社会的研究 (期望和要求)
对人类知识的研究(知识本身的教育价值)
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的目标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特点
(一)要立足于培养“完整人格” (二)是一种动态的、具有教育性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
1.幼儿园课程是有教育意识的活动 2.幼儿园课程内容是动态的,但其中有相对静态的形式 3.幼儿园课程是学习者、教育者、教育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4.幼儿园课程是实际发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二、幼儿园课程的定义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 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一)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二)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 (三)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
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的目标
二是从幼儿的角度表述,指明幼儿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例如:知道 简单的安全和保健知识,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 动,在活动中快乐、自信;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和问题;注意倾听对 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生活用语。
目前,多数人主张从幼儿的角度表述,以促使教师的注意力向幼儿转移, 克服以往教育中教师过多注意自己“教”的行为,而忽略幼儿的“学”和“学 的效果”的倾向
幼儿园课程概论全套课程完整版课件.
幼儿园课程概论全套课程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幼儿园课程概论,主要围绕教材第一章节《幼儿园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幼儿园教育的定义、特点、功能以及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幼儿园教育的本质,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使学生掌握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的理解,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幼儿园教育的功能、特点以及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幼儿园教育的价值和目标。
2. 理论讲解:讲解幼儿园教育的定义、特点、功能,阐述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设计符合幼儿园教育理念的教案。
5.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教案,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园教育的定义、特点、功能2. 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3. 幼儿园课程设计原则和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份符合幼儿园教育理念的教案。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是否明确。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关注国内外优秀幼儿园教育案例,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1. 确保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学生能够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 突出重点,对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进行深入讲解。
3. 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2024年幼儿园课程概论ppt课件(2024)
2024/1/29
03
幼儿园课程实施与评价
17
课程实施的原则与方法
2024/1/29
整体性原则
将课程内容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注重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和整合 。
发展性原则
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选择适宜的课程内容和实施方 式。
18
课程实施的原则与方法
2024/1/29
• 主体性原则: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积 极参与课程实施过程。
社会认知
了解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基本规则,培 养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多元文化
介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习俗,培养幼 儿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14
科学领域课程
01
02
03
自然探索
引导幼儿观察动植物和自 然现象,培养对大自然的 热爱和好奇心。
2024/1/29
数学启蒙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教 授数的概念、形状和空间 等基础知识。
• 个别化评价: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求 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 划。
2024/1/29
25
课程评价的方法与工具
观察记录表
用于记录幼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的表现和反应。
作品展示
展示幼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创作 的作品,体现他们的学习成果和
创造力。
家长反馈表
收集家长对课程实施的意见和建 议,促进家园合作和沟通。
2024/1/29
34
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与案例
2024/1/29
“春天在哪里”主题活动
01
利用园内外的自然环境资源,组织幼儿观察、寻找春天的迹象
,感受春天的美好。
“小小消防员”角色游戏
Hale Waihona Puke 02利用社区资源,组织幼儿参观消防队,了解消防员的工作和职
幼儿园课程概论
学习和了解儿童发展和托幼机构的课程
二 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养体系与课程方案 理论基础:皮亚杰。维果斯基等建构主义的心理学影响。
儿童观: 儿童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人; 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 儿童天生都是艺术家
二五指活动课程 课程目标包括:做人、身体、智力、情绪 课程内容: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
动、 三条标注:凡儿童能够学的东西,就可以作为教材、教材以儿 童的经验为依据、凡是能够使儿童适应社会的就可以作为教材。
课程组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课程的编制与实施 编制的三种方法:圆周法、直进法、混合法 强调:采用游戏的教学方法、采用小团体的教学法、通过环境的创 设和材料的提供引起幼儿的学习动机。 第二节 幼稚园行为课程及其方案
2 评价方案实施阶段: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 撰写评估 报告 第七章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 一 学科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学科活动中的学科是一种前学科、强调和幼儿的生活相联 系、具有较强的计划性 二、学科活动的设计
初步确定适宜的学科教育目标、初步制定学前甚至学年活动计划、 选择与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活动过程 三、对学科活动的评价
(二)幼儿园课程特点 1.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 2.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 3.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 4.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5.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类型 一 以课程组织形态为分类标准的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相关课程 :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建立共同的关系,但是各科
第一节 一、幼儿园课程内涵 (一)幼儿园课程定义
教育部“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幼儿园课程政策研 究”所认为的幼儿园课程概念就是“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 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 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课程概论
幼儿园课程概论第一部分填空1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导的主义是活动论2幼儿园课程由四个要素组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3课程开发的模式: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4幼儿园课程设计取向:学科中心取向;学习者中心取向;问题中心取向5幼儿园的课程五大领域为:健康、社会、语言、科学与艺术6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美国着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曾以儿童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框架,为教育目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比较规范、清晰的形式标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三大类;认知领域,主要包括知识的掌握、理解或回忆、再认,以及认知能力的形成、发展等方面的目标;情感领域,主要包括兴趣、态度、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发展的目标;动作技能领域,主要包括神经肌肉协调的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行动等方面的目标;7幼儿园课程的层次是指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纵向结构8课程实施的取向有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9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动分成三类: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10影响幼儿园实施课程的主要因素:课程计划因素;一线教师因素;国家政策法规;幼儿园硬件;社会因素;11课程评价的主体即课程评价的实施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家长等均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1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和范围大致可以划分为课程方案评价、实施过程评价、课程效果评价;第二部分名词解释1幼儿园课程------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2泰勒原理----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被后人成为“泰勒原理”;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与归宿,构成课程开发的核心;对目标模式的评价:确定对偶然分解对整合外显对内隐3普遍性目标---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4行为目标-----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的特点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5幼儿园课程内容-----指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的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6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指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7幼儿园课程评价----一种以幼儿园课程为评价对象的特殊认识活动,它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收集相关信息,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适宜性、效益做出判断的过程;第三部分简答题一、请简述幼儿园课程特点;1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2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3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4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5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二、简述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本质区别识记9页图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一直是两个对应的范畴,或者说是两个对立的课程类型,对立点就在于一个重视知识客体,一个重视学生主体;学科课程注重人类长期累积的系统知识,强调心智训练,它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比较符合认识与教学的规律,但它陈旧、讲话的知识以及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不能保证学生切实地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经验课程则是一种学生自主的、探索的、实践的活动形式,它的最主要特征是打破了学科界限,具有综合性,它在发挥学生对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有学科课程无法比拟的长处;但它受教师水平、物质环境条件、学生人数等制约,当相应条件不匹配时,经验课程容易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实践流于表面;三简述一下过程模式:1对目标模式的批判误解了知识的本质误解了改善实践的过程的本质2过程模式的基本内容内容的选择P23过程原则课程评价3对过程模式的评价儿童观:强调学习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参与、探究和建构的过程,彰显学习者主体性,也对儿童提出挑战;教师观:教师拥有充分自主权,其角色发生相应的转变,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一方面促使教师的素质上升,另一方面容易使教师惧怕,并且在实践中扭曲与变质;教育观: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目标和内容不必预定;学习环境是开放、非形式化的,是一种冒险活动的教育,充满不确定性和偶然性;知识观:反对工具性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内在价值,学习知识的最大价值和意义是用来进行思维;实用性:在课程开发程序设计方面没有一个更为明确的方案;对教师素质提出高要求,制约了在实践中的运用;四、简述学科中心取向特点;强调以知识为中心设计课程,包含的具体类型在所有设计中是最多的,其中最基本的形式包括三种,即科目设计、学科性学科设计、广域设计;科目设计它强调的中心是分开的科目;这种设计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科目,并赋予不同的价值等级,课程组织主要根据各学科领域中基本知识的发展情况进行,讲授、回答、大组讨论构成了这种设计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学术性学科设计强调的中心是学术学科,如数学、生物、心理学等;广域设计强调的中心是跨学科科目和学术性学科;其重视设计的整合性,鼓励学生通过意义建构去掌握意义或整体意义;五、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是1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2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态度3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行为4有助于发展幼儿智力和学习能力学习者中心取向经验中心设计人本主义设计开放教室设计问题中心取向生活情境设计核心设计五、制定活动目标应注意哪些问题针对幼儿园活动设计而言,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性原则、活动性原则与整合性原则; 活动目标要具有客观性、明确性设计目标时,要根据儿童得经验提出目标要求,对幼儿现有水平和个性特点以及活动内容中所蕴涵的价值进行深入的分析;设计的教育活动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层级递进性;避免活动设计目标的模糊现象、超载现象和简单化现象;教育活动设计应是教师设计与儿童生成的结合,尽可能避免出现教师设计一切,主导一切的现象与过度强调儿童中心,无限度的夸大儿童能力的倾向;活动内容要与目标的内涵相吻合和要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适应六、为什么纲要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1“相对划分”意思是并非要求所有的课程内容划分都必须依照此划分方式,可以“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关键在于“内容是否能保证幼儿的基本学习,能否为其合目的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2“可以相对划分”其实在告诉我们世界的知识是整体联系在一起的,不可能断言分开,只是为了研究与学习的方便才相对划分开来,着也在提醒幼教工作者“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是一个要求,也是一个必然3“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蕴含着1无论怎样划分课程内容,任何分类下的字内容都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这些方面的发展2这些方面是一个整体,没有先后顺序;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恰如其分的排列,但前提是课程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七、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是哪些1目的性: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内容必须紧紧围绕目标来选择;选择课程内容必须牢牢把握课程的要求,既要兼顾体、智、德、美,又要考虑每一方面在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的内容;2适宜性:选择课程内容要根据幼儿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来选择适宜幼儿发展的内容;3生活化:幼儿学习有一特点为直接学习;其认识依赖于他们亲身所获得的直接经验;选择课程内容,必须不能脱离幼儿的生活情景,贴近生活经验;4兴趣性:这点原则是基于幼儿学习成效的一种考虑,我们在选择课程内容的时候,必须关注幼儿的兴趣;5基础性: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课程学习应该学习最基础的东西,另外还必须涵盖课程内容的文化性 ,内容应反映和传递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6逻辑性:逻辑是指客观的规律性、内在的联系,幼儿所学习的课程内容存在相互的联系和规律;八了解认识三大维度和四个层次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可以学习内容为结构框架分,也可以以儿童发展领域为结构框架分; 以内容领域为结构框架的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幼儿园课程总目标年龄阶段学年目标单元目标具体教育活动目标九、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课程目标缺失课程内容超载课程内容脱离、远离幼儿的生活课程内容偏向本本十、实施课程途径:游戏日常生活活动教学活动与家庭社区合作环境形式:集体小组个别活动区域活动可运用前三种任一种形式方法:游戏法讲解演示示范操作练习手段:多媒体直观教具十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标准与指标、评价方法:标准:衡量幼儿教育之价值的现实的操作性尺度;指标:一种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的评价准则,是根据可测量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参看作业评价的方法:绝对评价法和相对评价法定性评价法和定量评价法分解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自我评价法和他人评价法三角测量法十二、简述学科活动的内涵与设计1幼儿园学科活动中的“学科”是一种“前学科”2强调和幼儿的生活相联系立足幼儿生活提升幼儿生活3具有较强的计划性4重视为幼儿终身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学科活动的设计:1初步确定事宜的学科教育目标2初步制定学期甚至学年活动计划3选择与确定活动目标和内容4设计活动过程第四部分论述题一、论述一下课程实施的取向忠实取向,指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相互适应取向,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堪称是课程计划与班组或学校实践情景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课程创生取向,指的是把课程看成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景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而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二、论述一下蒙台梭利课程方案;一理论基础:儿童观:儿童具有发展的内在冲动力---吸收力的心智;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和敏感期,儿童发展通过工作实现;教育观点:蒙台梭利主张自由教育,在教育上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二教育目标是协助儿童开发自己的内在潜能,帮助儿童发展出自发性的人格和养成一种独立、自信、自律、自足及自我管理的活动习惯,并为儿童进入成人世界做准备;教育内容包括感官教育、日常生活练习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及文化教育,其中感官教育为核心;三评价:优点:重视儿童的内在需要;强调对儿童的信任和个别化的学习,倡导教师耐心、细致的观察和指导,完整成套的焦距是儿童主动学习、自我发展;局限性:孤立的感官训练;对创造力的忽视,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三、论述一下瑞吉欧方案教学的设计;一理论基础及基本观点:儿童观:儿童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人,是主动的学习者,具有巨大的潜能,天生都是艺术家;教育观:1教育不仅仅追求外在的目标,而更注重内在的品质;2在教学方法上,反对传统的单向灌输,反对把语言文字作为获取知识的捷径,主张创设给幼儿带来创新和发现的可能性的环境;3强调儿童与同伴的相互作用及其价值;在“教”与“学”两者之间,更尊重“学”;4在儿童的探索活动中,教师应该掌握正确的时机,找到正确的方法,适当介入,协助儿童发现问题,帮儿童提出问题;5幼儿学校是社会生态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整合的生命的有机体,是儿童与大人彼此分享的地方;6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因素;二课程方案:教育目标:让儿童更健康、更聪明、更具潜力、更愿学习、更好奇、更敏感、更具随机应变的适应能力,对象征语言更感兴趣、更能反省自己、更渴望友谊;课程内容:来自于儿童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现象与问题,来自于经验及所进行的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方式是“项目活动”;课程与教学的特点:弹性计划;小组活动;合作教学;纪录的支持;视觉与图像语言的运用三教师的角色的多样化特点: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观察者;伙伴与向导;幼儿行为的纪录者与研究者;实践的反思者所谓单元主题活动,就是在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内,围绕实现选择的主题组织教育活动;改变学科活动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知识体系,割裂学科之间联系的弊端,是第三次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单元主题活动提出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和出发点,这同时也构成了单元主题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即围绕某一主题,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方案教学的设计181页理解区域活动的内涵185页理解瑞吉欧论述。
幼儿园课程概论(第一章概述)
四、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 存在的主要类型
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类型主要是分领域 课程,主要表现为分科课程和相关课程。
绝大多数幼儿园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经验 课程(做中学)。
隐性课程往往被忽视。
.
.
课程本质 主体观
幼儿园课程目标 获取经验的过程 n 幼儿园课程内容 幼儿经验 n 幼儿园课程实施 幼儿自主活动 n 幼儿园课程评价 活动过程评价
课程本质 客体观
知识学习的结果 客观知识
教师教 学习结果评价
复习题 1.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应如何理解幼儿园课
程的涵义?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哪些?应如何理解这
课程组织是课程内容组织的简称,指在 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把课程的各 种要素组织成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
.
三大层面的课程类型:
第一层面,是以主体为核心还是以客体为 核心,可分为: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第二层面,从分与合的对立关系看,可划 分为: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夸美纽斯是近代分科课程的鼻祖。
些特点? 思考题 1.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什么意义? 2.幼儿园课程要素有哪些?它与课程本质观
有什么关系?
.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类型
以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来分类的课程类型 以课程决策的层次来分类的课程类型 以课程功能来分类的课程类型 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类型
.
一、以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 来分类的课程类型
.
下面我们来分层解释这一定义: 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
经验……的活动” 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P5)
基础性、启蒙性
全面性、生活性 整合性
幼儿园课程概论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概念与特质一、幼儿园课程的概念是指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二、幼儿园课程的特质1.基础性与启蒙性2.全面性与综合性3.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4.整合性1内容上的整合:五个领域2方式上的整合:教学组织形式集体/小组/个人教学3资源上的整合:家庭/社区/学校5.潜在性幼儿模仿力强,幼儿园课程不仅体现在教育计划,还体现在环境,生活,游戏以及教师不经意的行为;隐性课程:蕴含在环境、材料、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幼儿,影响幼儿发展的课程;第二章幼儿园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第一节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一、目标模式博比特创始人泰勒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目标模式经典形成标志——“泰勒模式”☆二、过程模式皮亚杰布鲁纳影响斯坦豪斯第一次明确提出并系统确立过程模式过程模式基本内容内容的选择拉斯的12条鉴别看来是否有内在价值的活动标准1.卢梭自然后果法打破窗户自己承担后果2.☆第二节幼儿园课程设计取向一、学科中心取向二、学习者中心取向起源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爱弥儿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1.经验中心设计杜威拉格舒梅科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杜威经验中心设计强调儿童的兴趣,将儿童视为学校组织教育的基础;2.人本主义设计库姆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罗杰斯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潜能,强调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和人际交往技巧,以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为目的;3.开放教室设计三、问题中心取向1.生活情景设计斯宾塞斯特拉特梅尔福克纳麦金鼓励学生学习问题解决的过程2.核心设计福恩斯博辛将社会生活中困扰人的关键问题作为核心第三章幼儿园课程目标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与依据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教育目的指教育的总体方向,体现的是普遍的,终极的教育价值追求;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目标教育目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幼儿园工作规程课程目标酵母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健康领域的目标等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1.普遍性目标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幸福;大演说家;完美生活;普遍性目标取向体现了课程目标的一般性原则或宗旨;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特点;局限是模糊,泛化,具有一定随意性2.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特点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弊端是人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审美经验等是很难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来预先具体化的;创始于博比特“活动分析法”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梅杰“行为目标运动”3.生成性目标也称形成性目标或者展开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景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根本特点是过程性;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斯坦豪斯“过程模式”以生成性目标为取向的早期儿童课程与教育方案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案美国“项目活动”这类课程较少带有预设痕迹,课程实施过程能比较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缺点是带有教育的理想主义色彩,教师实施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与额外的努力,而且比较难以实现;4.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美国课程论专家艾斯纳特点是创造性三、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1.对幼儿的研究原因: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要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所以课程编制者必须关注幼儿的发展,尤其要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与兴趣、关注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萌发、社会化过程以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规律与特点;2.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3.对学科知识的研究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价值性遴选1.从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角度审视幼儿园课程目标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应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所以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实现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使幼儿的主体性不断提升,为其一生发纲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2.以幼儿心理发展及学习特点为依据进行选择1幼儿学习目的性差,无意学习为主;注意力分散,易走神,开小差;2幼儿往往是在操作、感受、交往、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构建知识;杜威、皮亚杰3幼儿的学习是整体未分化全身心投入的活动,他们经常从自身经验出发来理解学习新的经验.4幼儿的学习伴随丰富的体验,会引起情感上的变化;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与层次结构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种体系1.学习内容2.儿童发展领域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与层次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美国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三大类2.幼儿园课程目标层次1五大领域目标2学年目标3单元目标可以以时间学期、月、周为单元,也可以以内容主题、节日为单元;4具体教育活动目标三.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理解、感受、喜欢、尝试、乐意行为性目标、一般性目标第四章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第一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概念及意义幼儿园课程内容是指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第二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及类型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或基本组成部分;即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所组成的区域;第三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纲要:第一,既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战性;第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第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性原则一是全面,不但德智体美缺一不可,每一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的内容也要具备;二是在全面的前提下第八章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与方案第一节五指活动陈鹤琴1923年鼓楼幼稚园定义:课程内容由五方面组成,它犹如人的五个手指头,是活的、可以伸缩的,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互相联系的;一、基本理论观点“活教育”理论体系1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2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3活教育的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二、幼儿园五指活动课程1.课程目标做人、身体、智力、情绪2.课程内容健康、科学、社会、艺术、语文3.课程组织单元教学法整个教学法:幼儿园的课程从自然和社会两大环境中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而且适合儿童的人、事、物作为中心,以单元主题来组织,各项活动都围绕单元进行,使各科之间构成内在联系,形成整体;即把儿童所应学的东西整个的、有系统的教给儿童;4.课程的编制与实施实施方面强调1采用游戏式教学方法2采用小团体的教学方法3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引起幼儿的学习动机5.课程的评价1925张宗麟陈鹤琴幼稚生应有的习惯和技能表第二节幼稚园行为课程及其方案张雪门南陈北张1理论来源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福禄贝尔蒙台梭利2.基本观点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的生活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这份课程包含了工作、游戏、音乐、故事等材料,也和一般课程一样;然而,这份课程完全根据生活;从生活而来,从生活展开,从生活结束;——张雪门生活和行动是行为课程的基本要素3.方案1目标满足儿童心身的需求,养成儿童“扩充经验的方法”和习惯,培养其生活能力与意识;2内容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儿童的自然环境儿童的社会环境3组织特点与要求第一,整体的第二,偏重于儿童的个体发育第三,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4实施行为课程的宗旨是以行动为中心,强调“做”的价值,提倡“教学做”打成一片;运用设计教学法来拟定行为课程计划,并用单元教学法进行;第三节蒙台梭利课程理论及其方案1907罗马儿童之家一、理论基础.1.儿童观1儿童具有发展的内在冲动力——吸收力的心智一方面,注重遗传和内在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蒙台梭利也相信环境对儿童的作用;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智2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四个阶段1-3,3-6,6-12,12-18;儿童成长是质变到量变,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为要进行不同的教育;3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语言敏感期0-5,感觉发展敏感期0-5,行为规范敏感期2-6,肢体协调发展敏感期2.5-5;教育应与敏感期相符合,从而促进儿童正常发展,避免延误时期带来儿童心理发展障碍;4儿童的发展是通过工作实现的教育的自我活动她认为,儿童的最主要活动不是游戏,游戏不能培养儿童严肃认真求实责任感和严格遵守纪律的精神与行为习惯,只有工作才是儿童最主要和最喜欢的工作;2.教育观点1主张自由教育2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提供有吸引力的、美的、实用的设备和用具允许儿童独立的活动,自然的表现,使儿童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社会性行为二、教育方案1.教育目标协助儿童开发自己的内在潜能,帮助儿童发展出自发性的人格和养成一种独立、自信、自律、自足以及自我管理的活动习惯,并为儿童进入成人世界做准备;2.教育内容1感官教育核心直接目的是使儿童感官敏锐,间接目的是培养儿童观察、判断、区别、比较、归类等能力;并强调:第一,感官教育的刺激应孤立化;不同感官训练采用不同材料第二,感官教育要把握“敏感期”3-7岁第三,感官教育要通过具体的步骤和程序“三段式”练习法第一,命名;建立感知觉与其名称的联系;第二,确认;按照教师说出的名称拿出相应的物体;第三,记忆;自己说出物体的名称;2日常生活练习3语言教育4数学教育5文化科学教育3.教育内容与过程的组织三;评价优点:重视儿童的内在需要,强调对儿童的尊重和信任,强调儿童个别化学习,倡导教师耐心、细致的观察与指导;缺点:孤立的感官训练,对创造力的忽视,过度强调读写算,忽视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第四节海伊.斯科普课程美国韦卡特第五节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与课程方案瑞吉欧.艾米莉亚意大利小镇马拉古齐一、理论基础与基本观点1.儿童观1儿童是拥有充分生存和发展权的人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3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4儿童天生都是艺术家2.教育观1教育不仅仅追求外在的目标,更多的注重内在的品质2教学方法上,反对单向灌输,反对把语言文字作为获取知识的途径;他们认为教育在于给儿童创设学习的情境,帮助儿童在与情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3强调儿童与同伴的相互作用及其价值4在“教”与“学”两者之间,更尊重后者5教师应掌握正确的时机,找到正确的方法,适当地介入,协助儿童发现问题,帮助儿童提出问题6幼儿学校是社会生态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7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因素3.课程的实施与组织4.教师的角色1幼儿的倾听者2幼儿的观察者3幼儿的伙伴与向导4幼儿行为的记录者与研究者5实践的反思者第六节华德福幼儿教育理念与课程方案奥地利鲁道夫.史代纳1.理论基础2.课程目标与内容目标:努力使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促进幼儿身心灵整体的健康发展,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身体活动能力、感官接受能力、语言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社会能力、动机和专注能力、伦理道德的价值能力;内容1自由游戏与远足艺术活动故事与晨圈生活活动节日庆典与生日会第九章园本课程第一节园本课程概述一、历史与发展二、特点与功能特点:1.课程特性方面,具有特色性2.课程权力方面,具有自主性3.课程民主方面,具有民主参与性和开放性4.课程开发方面,具有生成性功能:第二节园本课程的开发一、界定二、条件与实践1.条件办学理念幼儿园背景发展机制师资建设课程研究课程内容。
幼儿园课程概论
精选课件
3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概念
一、课程的概念
教育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 ◆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 ; ◆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 ; ◆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 ◆课程即教学计划 ;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
内容维度—课程即教与学的内容 计划维度—课程即教与学的计划
基于“活动分析”、“工作分析”的课 程开发过程仿似工厂产品的开发,相当 机械,把学校当成工厂,把学生视为有 待加工的原料;忽视儿童需要。
精选课件
30
泰勒原理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论专家、评价 理论专家,“现代课程论之父”、“当 代教育评价之父”。
其理论是里程碑式的,是现代课程理论 的重要奠基者。
精选课件
20
3.学校层次的课程(领悟的课程) 任课教师实际理解领会的课程。 4.教学层次的课程(实行的课程) 实际反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课程 5.体验层次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
三、以课程功能来分类 的课程类型
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艾斯纳教授的分类。 1.显性课程 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
★幼儿园应该给儿童一种充分的经验,这种
经验的来源有二:一是与实物的接触,二是
与人的接触
——陈鹤琴
精选课件
6
(一)幼儿园课程的定义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 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 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这里的所谓各种活动,即《幼儿园工作规
程》所说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
幼儿园课程概论
精选课件
1
主要讲授内容
1 幼儿园课程概述 2 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 3 幼儿园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4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5 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与方案 6 园本课程
幼儿园课程概论
幼儿园课程概论课程的五种经典界定:1.课程系学习的科目;主要讨论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教学的各种课程形态。
2.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者目标;将课程界定为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
3.课程即教学计划;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全部经验的计划和方案。
4.课程即儿童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课程被认为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所获得的一切经验。
5.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学科与儿童关系视角中的课程类型:学科课程、经验课程(活动课程)分与合关系视角中的课程类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经验课程: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或者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分科课程: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他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课程组织模式,他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课程决策层次视角的课程类型: (美国、古德莱德)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课程功能视角的课程类型: (美国斯坦福大学、艾斯纳教授)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悬缺课程。
显性课程:也称“正式课程”或者“官方课程”,即官方规定的外显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故意图的教育影响。
隐性课程:即教学方法、奖励制度、组织结构、学校环境的“副产品”,也即非预期的影响。
悬缺课程:即学校应该提供却没有提供的学习经验,也即存在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流失的课程,是二者的差距。
幼儿园课程:指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匡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课程的特质:1.基础性与启蒙性;2.全面性与生活性;3.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4.整合性;5.潜在性。
课程开辟:课程开辟时一种决定、改进课程的活动与过程,探讨形成、实施、评价和改变课程的方式、方法,主要有两种模式,即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
目标模式:目标模式具有工具价值,目标模式的创始人是博比特,查特斯也力求以科学方法开辟课程,主张通过“工作分析”确定课程目标。
幼儿园课程概论
一、名词解释(四题,共4分)1、隐性课程: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这是非正式、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
2、显性课程: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
3、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现实发展水平与儿童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
前者指儿童个人独立获得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后者指儿童在与同伴合作时或成人指导和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
4、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
5、五大领域课程:健康、科学、语言、社会、艺术五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6、园本课程:在幼儿园现实的根基上生长起来的,与幼儿园资源、师资等条件相一致的课程。
7、行为课程:由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张雪门先生创编的,基本思想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是以生活为基础,以实际行动为中心的课程。
8、课程模式:按照一定课程设计理论和一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建立的,具有基本课程结构和特定育人功能的用在特定条件下课程设置转换的组织形式。
9、心理工具:指人为创造的标记、符号、文字、公式、图像等,它们能够帮助个人去掌握适应于自己所在文化的心理功能,如感知觉、记忆、注意等。
10、支架式教学:指教师提供符合儿童认知层次的支持、引导与帮助,以帮助儿童由需要协助逐渐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任务,进而由低水平能力发展到高水平的能力,源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11、渗透式课程:将幼儿的教育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以领域间的渗透代替了传统的学科划分,将抽象的学科知识体系改造为幼儿的经验体系,即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生活实践,对幼儿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课程的类型:四、论述(一题,共30分)1、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比较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比较目标模式过程模式课程哲学观技术理性实践理性(重视知识的内在价值)课程设计的具体主张分为4步:确定目标、选择能够达成目标的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最后评价目标的达成情况确定一般的目标,依据内容本身的价值选择活动内容,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程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是互相分离的关系二者紧密结合教师观教师是课程设计的忠实执行者教师是研究者和高级学习者学生观学生是课程方案影响的被动接受者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1、目标模式的优点:(1)提供了一个课程研究的范式;(2)将评价引入课程开发过程;(3)建立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
幼儿园课程概论 ppt课件
课程客体论 (间接知识)
课程主体论 (直接经验)
活动维度—课程即各种活动
课程活动论 (直接经验)
课程:有目的设计、组织的各种活动。
二、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 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张雪门
★“幼稚园课程者,由广义的说之,乃幼稚 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 ——张宗麟
些特点? 思考题 1.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什么意义? 2.幼儿园课程要素有哪些?它与课程本质观
有什么关系?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类型
以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来分类的课程类型 以课程决策的层次来分类的课程类型 以课程功能来分类的课程类型 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类型
一、以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 来分类的课程类型
课程本质 主体观
幼儿园课程目标 获取经验的过程 n 幼儿园课程内容 幼儿经验 n 幼儿园课程实施 幼儿自主活动 n 幼儿园课程评价 活动过程评价
课程本质 客体观
知识学习的结果 客观知识
教师教 学习结果评价
复习义?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哪些?应如何理解这
下面我们来分层解释这一定义: 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 经验……的活动”
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P5)
基础性、启蒙性 全面性、生活性 整合性 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潜在性
(三)幼儿园课程的构成要素
幼儿园课程 评价
幼儿园课程 实施
第三层面,从近代课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各种课程组织形态看,可划分为:
分科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 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
广域课程(简单相加或综合)
幼儿园课程概论
幼儿园课程特:1.基础性与启蒙性2全面性与生活性3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4整合性 5潜在性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1对幼儿的研究 2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 3对学科知识的研究幼儿园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1目标要具体,核心目标要突出 2目标要注意年龄的适宜性 3目标从幼儿的角度表述 4目标要有可达成度 5目标与内容不能混淆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的问题:1课程内容不能完全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丢失了某些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数量多、难度大 3课程内容脱离、远离幼儿的生活 4课程内容偏向书本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方式:1逻辑组织法:根据幼儿园课程内容中的逻辑来组织幼儿园课程的一种方法。
2心理组织法:根据幼儿经验,兴趣需要发展水平学习方式来组织的幼儿园课程的一种方法。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取向:1忠实取向 2相互适应取向 3课程创生取向幼儿园课程实施中重点问题的剖析:1课程实施中的预设和生成问题a对幼儿的兴趣点进行判断并赋予价值 b随幼儿有价值的兴趣点展开活动,生成新的目标与计划,将其在不同时间予以兑现 c随幼儿的需要生成活动 2课程实施中的真实兴趣和虚假兴趣的问题 3课程实施中有效的师幼互动的问题 a互动中教师要放下权威,与幼儿平等交流 b教师要学会排除互动中无关问题的干扰 c互动中教师要给幼儿提供理解的支点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类型:1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也称过程评价,是在课程系统运作、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和判断,以此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运作中的课程更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 2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也称总结性评价、结果评价,是一种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的实际效果进行验证的评价方式,一般只涉及课程实施的结果,不涉及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事后的评估 3内部评价内部评价,或称自我评价,是指由幼儿园内部或教师本人对照课程评价标准,对园内或教师自己的课程实施状况与效果做出分析和判断的一种方式 4外部评价外部评价,或称他人评价,是由有关方面人士或由专门人员组成评价小组,对幼儿园课程的整体实施状况做出判断的一种评价方式 4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评价者用语言文字作为收集和分析评价资料、呈现评价结果的主要工具的评价方式 5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评价者收集被评价对象的数量性的实证信息,用数量化指标来显示评价方式 6整体评价对全国、某一地区或某个幼儿园的课程运行状况进行整体评估 7局部评估对全国、地区幼儿园课程的某一方面或幼儿园内部课程的某个方面进行评估 8单纯评价对更为具体、微观的课程要素的某个方面进行评估 9相对评价相对评价是指“在某一类型评价对象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作为基准,将该对象逐一与基准相比较,判断其是否达到基准所具备的特征及程度” 10绝对评价是指“以某种既定的目标为参照,目的在于判断个体是否达到这些目标”绝对评价不计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只考察个体达到标准的程度 11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将评价对象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方面的原则a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b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 2幼儿园课程评价主体方面的原则 a以教师自评为主 b重视家长参与c鼓。
幼儿园课程概论学习计划
幼儿园课程概论学习计划一、教学目标幼儿园课程概论是面向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知识,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历程、专业规范、教育理论、教育学科、幼儿发展与教育、工程与组织管理等基础知识,为将来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概念,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目标、特点等;2. 熟悉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历程,儿童教育的理论体系,并能够对不同时期的幼儿园教育进行比较分析;3. 掌握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社会、情感和语言等方面发展的一般规律;4. 了解幼儿教育学科体系的组成和发展状况,了解幼儿教育专业的现代发展趋势;5. 了解幼儿园的组织与管理,知晓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制度和政策;6.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育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现实挑战,并提出解决策略。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历程,儿童教育的理论体系,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幼儿教育学科体系,幼儿园的组织与管理等。
具体内容如下:1.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2. 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历程,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历程;3. 儿童教育的理论体系,儿童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4. 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幼儿的生理、心理、社会、情感和语言等方面发展的一般规律;5. 幼儿教育学科体系,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科体系组成及发展状况;6. 幼儿园的组织与管理,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制度和政策。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历程等;2.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幼儿园的组织与管理;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儿童教育的理论体系等;4. 课堂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5.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直观地呈现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
《幼儿园课程概论》授课计划
《幼儿园课程概论》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方式以及评价方法,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授课目标1. 掌握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2. 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和组织方式;3. 熟悉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方法和策略;4. 学会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评价和反思。
三、授课内容1. 幼儿园课程概述(1)幼儿园课程的定义和特点;(2)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发展的关系;(3)幼儿园课程与家庭、社区的互动。
2. 幼儿园课程理念(1)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天性和兴趣;(2)注重幼儿全面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和文化等方面;(3)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3. 幼儿园课程目标(1)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2)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3)培养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4)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
4. 幼儿园课程内容(1)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课程内容;(2)生活技能、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主题教育内容;(3)游戏、活动、故事等综合教育内容。
5.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式(1)集体教学:包括讲解、示范、讨论、游戏等形式;(2)个别教学:针对不同幼儿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3)生活化教学:将课程内容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中。
6. 幼儿园课程评价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2)作品分析法:收集幼儿的作品,了解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3)家长反馈法: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四、授课方法与手段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理念和实施方法;2.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实际运作情况;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幼儿园经典课程方案第一节国外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一、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一)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儿童具有发展的内在冲动力----吸收力的心智生命力不仅通过自发活动呈现和发展,还表现出不同感官的敏感期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支柱。
(二)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教育目标和内容目标——协助儿童开发自己内在的潜能,帮助儿童发展出自发性的人格,养成一种独立、自信、自律、自足及自我管理的活动习惯,并为儿童进入成人世界做准备。
内容:由5个方面组成,它们是:感官教育(训练)(核心、最重要、最富特色的内容)、日常生活练习、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文化教育。
(三)蒙台梭利课程中教师的作用⏹观察者⏹观察不是最终目的,观察为的是对儿童进行引导,在必要时及时给以指导或适当的刺激,为的是给儿童提供活动的环境和作业的教具,让儿童通过自己的作业,达成自我的发展。
⏹榜样(四)对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评价合理性:1、重视儿童的内在需要,尊重和信任儿童;2、强调个别化学习;3、倡导教师耐心、细致的观察与指导4、有完整成套的教具,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主动学习、自我发展。
局限性:1、孤立的感官训练。
2、忽视创造力。
3、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
4、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
二、海伊斯科普课程(一)伊斯科普课程的理论基础: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二)伊斯科普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关键经验”是该课程的核心早期,“主动学习”是作为一个关键经验提出并要求儿童掌握;到了后期,“主动学习”已成为课程实施的一个基础课程内容:不是明确规定的系统的学科知识,而是围绕关键经验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活动;具体内容反映在课室内外的环境设置中,往往以“活动区”为中介开展;关注与发展过程有关的经验课程组织:具体落实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让10类58条关键经验反复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活动中;兴趣区(自选)活动、小组活动、团体活动课程实施:没有一个特殊的教学方法,其课程实施是通过每日的例行活动来完成;由“计划-操作-回忆”三个环节以及其他一些活动(小组活动、户外活动、团体活动)组成;把这些环节安排成一日生活时间表;只要这几个环节都包含在内,具体如何安排并不重要;但计划时间、操作活动时间、打扫整理时间和回忆时间的先后顺序不能变;操作活动时间应该是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
(三)海伊斯科普课程中教师的作用⏹儿童解决问题活动的积极鼓励者⏹重视教师与儿童之间的积极互动、与儿童一起游戏、分享控制权(四)对海伊斯科普课程评价合理性:1、目标的指定和内容的选择立足于儿童认知发展所必须的“关键经验”2、强调教师和儿童在确定学习经验方面都有重要作用3、较强的操作性。
局限性:1、重点发展儿童认知能力,对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没有特别具体明确的目标。
2、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求较高。
要求教师掌握儿童发展的心理规律与特点、学会观察与评价儿童。
三、瑞吉欧教育体系被视为欧洲教育改革的典范课程目标:让儿童“更健康、更聪明、更具潜力、更愿学习、更好奇、更敏感、更具随机应变的适应能力、对象征语言更感兴趣、更能反省自己、更渴望友谊”。
课程内容:没有明确规定好的课程内容,更没有预先设计好的教育活动方案。
而是来自于儿童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现象与问题,来自于他们的经验及所进行的活动。
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主要以“项目活动”或“项目工作”的方式展开;所谓项目活动是指一群儿童以小组形式,运用多种接近客观事物与主观经验的方式方法,对于真实的生活时间和日常情景中的现象所进行的长期而深入的探索活动。
教师的作用:幼儿的倾听者(教师角色的核心;观察者、伙伴与向导、幼儿行为的记录者与研究者、实践的反思者幼儿园教育的途径:1、游戏2、教学活动3、日常生活和常规性活动(做操、值日、转换活动)4、学习环境5、家庭、社区、幼儿园合作第一节游戏概述一、游戏活动的定义人们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态度或策略来解决游戏的定义问题:1、毋庸定义;2、直觉判断;3、特征举例特征举例: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1)内部控制;(2)内部真实性;(3)内部动机克拉思诺和佩培拉的游戏四因素说:灵活性;肯定的情感;虚构性;内部动机克罗伊斯的游戏行为六特征说:自由;松散;易变;非生产性;虚构性;由某种规则或玩法所支配。
与其说有游戏和非游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类别的存在,还不如说他们之间是有连续性的,游戏和工作是这一连续体的两端,许多行为都可以在这一连续体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1.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幼儿自行决定;3.活动的难度与幼儿的能力相匹配。
4.教师不能用奖惩方式干预游戏。
二、游戏的起源与演变1、游戏的前提:⏹在环境有害、食物匮乏的情况下,很少有游戏出现。
更多的游戏是与更多的疆域、更多的食物相联系的。
⏹只有当人类通过工作所获取的生存资料能够满足机体的生存需要以后,人类才可能游戏。
⏹许多远古的游戏在最初可能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劳动。
2、游戏活动的目的最初不是“自娱”而是“娱神”大量研究表明,被现代人看做是游戏的活动在远古时代往往并不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游戏意义,而是有着某种神秘性和神圣性的、与部落生存相关的巫术祭奠活动。
3、游戏与实用生活的分离游戏的本质在于“以自身为目的”或超越外在的“功利”目的。
游戏从实用的生活或劳动中脱胎出来的“关节点”应当是人的活动目的和动机的改变。
4、游戏的分类与演变⏹萨顿-史密斯等对人类游戏的典型样式----规则游戏进行了分类:⏹身体技能型游戏、⏹运气型游戏、⏹策略型游戏我国古代游戏特点:⏹力量型、运动技能型的对抗性团体游戏相对较少,个人技能技巧型游戏较多;⏹博弈类游戏(运气型和策略型游戏)、智力游戏(七巧板)、文字游戏(回文诗)高度发达和盛行;⏹同时,还有独特的筵宴游戏(投壶、酒令)5、我国儿童游戏的发展与变化⏹(1)改革开放前,儿童游戏的特点:政治性、自然性、群体性⏹(2)改革开放后,儿童游戏的特点:世俗化、商品化、个体化(独自玩或与父母一起玩的比例上升),游戏时间减少,游戏地点由户外向户内转移三、“游戏期”现象与意义⏹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游戏。
只有在动物演化的高级阶段,才出现“游戏期”这种特殊的现象。
⏹游戏是高等动物“不成熟期”所特有的行为。
⏹游戏期的长短与动物在种系演化的阶梯中所处的地位高低有关。
游戏期对动物的意义:1、“剩余精力说”认为“游戏是生存需要满足之后的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 ;2、“前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认为游戏,不仅仅是作为无伤害地处理幼小动物剩余精力的手段,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准备参加严肃生活的途径。
游戏具有重要的生物适应(自然适应)的功能。
3“复演说”认为儿童的游戏是对祖先生活的“回忆” ,霍尔还认为儿童按照原始本能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出现的顺序逐渐摆脱这些原始本能、从野蛮走向文明。
4、“松弛说”认为游戏可以解除身心的疲劳,具有恢复精力、放松的功用。
5、促进动物大脑发育四、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1、游戏在儿童身体发展中的作用2、游戏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练习性游戏有助于认识物体的各种属性,对物体进行分类或分组⏹象征性游戏有益于符号学习(概念获得)⏹象征性游戏有助于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帮助幼儿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有助于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与发展3、戏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游戏,尤其是社会性游戏,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获得群体生活能力)4、游戏在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发展幼儿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发展幼儿的美感。
⏹发展幼儿的同情心与移情的能力⏹情绪恢复功能、情绪治疗功能5.游戏与儿童的个性特征:研究表明,玩想象游戏较多的儿童快乐、活泼、有探索的兴趣,在语言的流畅性、任务的坚持性、区别幻想与现实的能力、移情、合作、领导能力、抗拒诱惑或延迟满足等方面都拥有发展的优势。
启示:⏹游戏材料结构化程度不应过高,应当给儿童的探究和想象留有余地;⏹要鼓励和支持儿童大胆的探索和想象,尤其要重视儿童的社会性角色游戏,鼓励幼儿共同游戏;⏹对于那些不爱玩,缺乏好奇心的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探索、交往和游戏。
组织游戏活动参与阶段的要点:1.平行式参与:是指教师在幼儿声旁和幼儿玩相同的玩具,但没有直接与幼儿发生交往。
2.合作式参与3.指导式参与4.真实发言人式参与第二节游戏与幼儿园课程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目的在于:⏹创造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宜的幼儿园生活,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和童年生活的快乐;⏹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使幼儿在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中获得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与对学业知识技能的强调之间往往形成了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一、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二、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整合三、教师是不是不能干预幼儿的游戏?有没有必要干预?教师干预游戏的目的在于维持和扩展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活动内容,或干预不适宜的行为。
教师干预游戏的基本原则是:◆丰富幼儿自我定向的游戏而不是提供连续的成人指导的假装。
◆干预时间持续得不应太长。
◆教师要尊重幼儿独自玩的愿望。
◆教师在帮助幼儿扩展了1~2个技能后,就应立即从幼儿的游戏中抽身出来。
◆应当把不必要的干预降到最低。
四、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结合⏹矛盾:⏹顺应儿童发展---将儿童的发展纳入合乎社会要求的轨道⏹游戏与教学的结合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
五、教学游戏⏹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最常见的做法是编制教学游戏。
⏹教学游戏是教学和游戏的有机结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利用游戏因素和形式所编制和组织的具有一定的游戏性的教学活动。
⏹非游戏活动游戏化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外部的游戏形式,不在于选取多少数量的游戏因素,而在于是否能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能否使他们真正产生以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胜任感体验为主要成分的游戏性体验,使来自外部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学习需要。
六、如何衡量教学游戏的质量?⏹1、选用的游戏因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2、选用的游戏因素与教学内容相匹配⏹3、任务的难度与幼儿已有的经验相匹配⏹4、每个幼儿实际参与和心理参与的可能性⏹5、幼儿自己能够判断活动的结果⏹非游戏活动游戏化只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教学实践模式的一个方面内容,教学游戏本身并不能取代幼儿的自由游戏活动。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是要把游戏活动的主体精神与有社会文化内容的教学因素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游戏中和在游戏化的活动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第三节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关系⏹日常生活活动即指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以外的、幼儿在园内的其他活动,包括幼儿入园、进餐、喝水、盥洗、入厕、睡眠、起床、离园等与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那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