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强度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b
bb
bc
r
* 影响因素: (1)化学成分:不同的合金,强度也不同。 (2)微观结构(组织): (3)应力状态:如在三向应力下,材料很难发生变 形,断裂韧性明显降低。 (4)环 境:应力腐蚀破裂、腐蚀疲劳、腐蚀磨损、 高温蠕变等。 * 用 途: 将强度或强度和韧性,作为进行材料或构件 (安全)设计的性能指标(依据)。
σ
t
第四节 材料的理论断裂强度
材料的理论结合强度,应从原子间的结合力入手, 只有克服了原子间的结合力,材料才能断裂。 两原子间的结合力如下图所示,原子间距随应力 的增加而增大,在某点处,应力克服了原子之间的 作用力,达到一个最大值,这一最大值即为理论断 裂强度σm 。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组成、结构及键合 方式,因此应力-应变曲线的精确形式的理论 计算非常复杂,而且对各种材料都不一样。 为了简单、粗略地估计各种情况都能适 用的理论强度,可假设用波长为的正弦波来 近似原子间约束力随原子间距离x的变化:
(4)目前强度最高的钢材为4500MPa左右,即实际材 料的断裂强度比其理论值低1~3个数量级。 (5)为什么 ?实际的材料不是完整的晶体,即基本 假设不正确。在实际的材料总会存在各种缺陷和裂纹 等不连续的因素,缺陷引起的应力集中对断裂的影响 是不容忽视的。 晋代刘昼在《刘子·慎隟》中作了这样的归纳:“墙 之崩隤,必因其隟。剑之毁折,皆由于璺。尺蚓穿堤, 能漂一邑”。意思是说:墙的倒塌是因为有缝隙,剑 的折断是因为有裂纹,小小的蚯蚓洞穿大堤,会使它 崩溃、淹没城市。
σ0
(c)最大剪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当最大剪应力达到了单向拉伸临界状态的剪应力 时,发生屈服。 若单向拉伸时的临界应力为σ0 ,则最大剪应力发 生在与σ0作用方向成450的方向上,其大小为σ0 /2。 所以第三强度理论的条件为:
τmax=σ0 /2
用主应力表示,则为: (σ1 -σ3)/2=σ0 /2 即: σ1 -σ3 =σ0
描述材料弹性行为的指标有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弹性 模量、弹性比功等。
3)屈服现象、本质及工程判据
(1)屈服现象 受力试样中,应力达到某一特定值后,开始大 规模塑性变形的现象称为屈服。它标志着材料的力 学响应由弹性变形阶段进入塑性变形阶段,称为物 理屈服现象。 (2)本 质: 位错的运动;滑移和孪生。
A B = − 4 P 2 r r
式中,A和B分别为与原子本性和晶格类型有关的常数。 式中第一项为引力,第二项为斥力。 原子间作用力与原子间距的关系为抛物线,并不 是线性关系。
外力引起的原子间距的变化,即位移,在宏观上就是所谓 弹性变形。外力去除后,原子复位,位移消失,弹性变形消失, 从而表现了弹性变形的可逆性。
1)应力分量 (1)体 力:重力、电磁力等。 (2)面 力:风力、接触力、液体压力等。 (3)正应力和切应力: 物体内部单元体六个面上的应力,共有九个应力 σ x , σ y , σ z )和六个切应力分 分量:三个正应力分量( 量(τ xy ,τ yx ,τ yz ,τ zy ,τ zx ,τ xz )。这九个应力分量代表了一点 的应力状态。 = τ xy τ = τ= τ xz , 所 根据切应力互等定理,有 yx ,τ yz zy ,τ zx 以九个应力分量中,实际上只有六个是独立的, 即 σ x , σ y , σ z ,τ xy ,τ yz ,τ zx 。
材 料 强 度 学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年11月


第一章 材料强度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线弹性断裂力学 第三章 弹塑性断裂力学 第四章 防断裂设计与应用 第五章 损伤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六章 连续损伤力学
第七章 细观损伤力学 第八章 损伤的测量 第九章 损伤与断裂力学的互补 第十章 材料的强化与韧化
ε为真实塑性应变,K为强度系数,n为应变强化指数。可见 材料的形变强化特征主要反映在n值的大小上。 n=0,理想塑性材料。 n=1,理想弹性材料。 n=0.1~0.5 ,应变强化指数 n 的大小,表示材料的应变强化能 力或对进一步塑性变形的抗力,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性能指标。n 值越大,应力-应变曲线越陡。
2)材料强度学 * 是研究材料力学行为的一个分支。 * 主要研究材料变形与断裂行为及其与应力、环境等 外部因素的关系,探明变形与断裂行为的微观机制, 建立变形与断裂的定量理论。 * 目的与任务:研究材料强度的本质,探索提高材料 强度的途径, 开发在不同环境下具有更高强度的材 料。
第二节 弹性力学基础
当原子间距与平衡位置r0的偏离很小时,由数学处理(级数 展开)可得到:
2 A2 r ∆P = B r0
2A E= B
2
说明小变形条件下,ΔP与Δr成线性比例关系(虎克定律), E为常数。 弹性性能与特征是原子间结合力的宏观体现,本质上决定 于晶体的电子结构,而不依赖于显微组织,因此,弹性模量是 对组织不敏感的性能指标。
(4)
由式(2)和(4)得:
σm =
Eγ a0
(5)
式中a0随材料而异,可见理论结合(断裂) 强度只与弹性模量、表面能和晶格间距等材 料常数有关。(5)百度文库虽是粗略的估计,但对 所有固体均能应用而不涉及原子间的具体结 合力。
(3)将材料的典型数据E=2.1*1011Pa,γ=10-4J/cm2和 a0=3×10-8cm代入,计算得到材料的理论结合强度为 3×104MPa。(~E/7) 理论断裂强度一般为材料弹性模量的1/20~1/10。 一些典型材料的理论断裂强度 材料 α-铁
4)平面应变
对厚板,由于横截面的形状、大小和外力都与z 坐标无关,因此,应力分量和应变分量也与z无关, 只是x和y的函数。在距离端部较远的地方,每一薄片 单元在z方向的变形都要受到两侧材料的阻止,变形 只能发生在薄片平面内,即ε z = 0 。 应该指出,在平面应变问题中,虽然沿z方向的 应变等于零,但由于在z方向的伸缩受到阻止,因此 沿z方向的应力就不等于零,即 σ z ≠ 0[σ z = µ (σ x + σ y )] , 所以平面应变问题是一个三向应力问题。
第一章 材料强度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概 念 第二节 弹性力学基础 第三节 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四节 材料的理论断裂强度 第五节 缺陷对材料强度的影响 第六节 材料强度的发展历史 第七节 课程主要内容与参考文献
第一节 概 念
1) 强 度 是材料力学性能的一种;而性能是一种参量,用 于表征材料在给定外界条件下的行为。 性能具备定量化、从行为过程去理解;并重视环 境对性能的影响。 * 强 度: 指材料对变形和断裂的抗力,如材料的屈服强 度 σ 、抗拉强度σ 、抗弯强度 σ 、抗压强度σ 、抗 扭强度和抗剪强度 τ b 、疲劳强度 σ 、持久强度σ tT 等。
(4)能量强度理论(第四强度理论,形状改变比能 理论)
2 [(σ 1 − σ 2 ) 2 + (σ 2 − σ 3 ) 2 + (σ 3 − σ 1 ) 2 ] = 2σ 0
其中σ1 、 σ2、σ3为主应力。
4)形变强化
从屈服点到颈缩之间的形变强化规律,可以用Hollomon公式 描述:
S = Kε n
低碳钢的物理屈服点及屈服传播
(3)工程判据 (a)最大正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最大的正应力σ1达到了材料单向拉伸时的屈服强 度σs或断裂应力σb 。 (b)最大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材料的最大拉伸应变ε1达到材料单向拉伸时的屈 服应变ε0或断裂应变 。
1 ε1 = ε 0 = = [σ 1 − µ (σ 2 + σ 3 )] E E σ0 = σ 1 − µ (σ 2 + σ 3 )
σ = σ m sin
2πx
λ
(1)
材料的断裂是在拉应力作用下,沿与 拉应力垂直的原子被拉开的过程。 (1) 在这一过程中,为使断裂发生,必 须提供足够的能量以形成两个新表面。如 材料的单位表面能为γ,即外力作功消耗在 断口的形成上的能量至少等于2γ。
(2)
(2)材料在低应力作用下应该是弹性的,在 这一条件下sinx ≈ x,同时,曲线开始部分近 似为直线,服从虎克定律,有 (3) σ = Ex / a0 式中a0为平衡状态时原子间距,E为弹性 模量,由式(1)和(3)得:
当r=rm [(2B/A)1/2]时,原子间作用力合力表现为引力,而 且出现极大值Pmax(A2/4B=E/8) ,如果外力达到Pmax,就可以 克服原子间的引力而将它们拉开。这就是晶体在弹性状态下 的断裂强度,即理论正断强度,相应的弹性变形量为41%。
实际上,由于晶体中含有缺陷如位错,在弹性变形量尚 小时的应力足以激活位错运动,而代之以塑性变形,所以实 际上可实现的弹性变形量不会很大。对于脆性材料,由于对 应力集中敏感,应力稍大时,缺陷处的集中应力即可导致裂 纹的产生与扩展,使晶体在弹性状态下断裂。
* 分 类:断裂前塑性变形: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 断裂机理:切离、微孔聚集型断裂、解理断 裂、准解理断裂和沿晶断裂。 断面与应力方向的关系:断面垂直于最大正 应力者叫正断,而沿着最大切应力方向断开的叫切断。
7)疲劳破坏 交变载荷下的破坏,可用材料料经受无限多次应 力循环而不断裂的最大应力即疲劳极限σr 来表征。 8)环境条件下的破坏 (1)应力腐蚀破坏: σSCC (2)高温蠕变:可用材料的持久强度,即在给定温 度T下,恰好使材料经过规定的时间(t)发生断裂的 T 应力值,以 (MPa)来表示。
5)颈 缩
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应力达到最大值时开始颈缩。 颈缩前,试样的变形在整个试样长度上是均匀分布 的,颈缩开始后,变形便集中于颈部地区。 颈缩条件的条件为:
εb=n
说明在颈缩开始时的真应变在数值上与应变强化 指数n相等。利用这一关系,可以大致估计材料的均 匀变形能力。
6)断 裂
* 断裂是工程材料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 * 断裂的基本过程:裂纹形成和扩展。
5)虎克定律
1 ε x = [σ x − µ (σ y + σ z )] E 1 ε y = [σ y − µ (σ z + σ x )] E 1 ε z = [σ z − µ (σ x + σ y )] E τ xy γ xy = G τ yz γ yz = G τ zx γ zx = G
其中E为弹性模 量;G为剪切弹性模 量,又称刚度模量; μ为泊松比。
E G= 2(1 + µ )
第三节 材料的力学性能
1)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分为弹性变形、屈服、应变(形变)强化、 颈缩和断裂等阶段。
2)弹性变形 物理机制:原子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离开其平衡位置 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对弹性变形的讨论, 必须从原子间的结合力模型开始。 假定有两个原子,原子之间存在长程的吸引力和 短程的排斥力,作用力P随原子间距的变化关系如下:
3)平面应力
对薄板,由于板很薄,可以认为在薄板内部所有 = σ z 0, = τ zx 0, = τ zy 0 。这样就只剩下平行于 各点处都有 σ 、σ 、σ xoy面的三个应力分量 ,而且这三个应力 分量都只是x和y的函数,不随z而变化。
x y xy
应该指出,在平面应力问题中,虽然沿z方向的应 力 σ z = 0,但由于板很薄,前后板面为自由表面,不受任 何约束,因而沿z方向的应变并不等于零,即ε z ≠ 0 , 板将随着外力作用变厚或变薄,所以平面应力问题是 一个三向应变问题。
(4)主应力 只有正应力、无切应力分量的面和方向,称为主 应力面和主应力方向。
2)应变分量 (1)位移分量:u、v、w (2)正应变:
∂u εx = ∂x ∂υ εy = ∂y ∂w εz = ∂z
(3)切应变:
γ xy
∂υ ∂u ∂w ∂v ∂w ∂u = + ; γ yz = + ; γ xz = + ∂x ∂y ∂y ∂z ∂x ∂z
石英玻璃
E/GPa 200 70 43 240 380
γ/J*m-2 1.00 0.58 1.20 1.59 1.06
r0/μm 0.25 0.26 0.28 0.21 0.19
σm/GPa 28.3 15.9 13.6 42.6 46.0
E/σm 7.1 4.4 3.2 5.6 8.3
NaCl MgO Al2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