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控制测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边长改化、数据管理与通信等程序。通过一根专用的电缆 连接记录器与电子全站仪,即可完成从全站仪到记录器之间的 数据传输。采用自动记录方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更主要的是可以减少许多人为的错误(如外业观测时数据读 错、听错、写错、限差检查错、测站平差错等等)。 七、地面控制网平差
当控制网外业观测结束后,即可进行控制网平差计算工作, 计算步骤为:数据整理、边长改化、坐标计算、成果输出和 归档。 (一)数据整理
在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时,应将实地观测值统一投影到高斯正 射投影平面上,进行各项改正。为使不同高度海平面的观测值在 统一的平面上计算,要求把各项观测值归化至参考椭球面上(或 平均海平面上),防止引起距离变形。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换 算到参考椭球面上 (或平均海平面上) 的两点坐标反算出的距 离,往往与实地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不一致(未顾及测量误差的 影响),这就是坐标系统的长度变形问题。地籍平面控制网的任 何两点坐标的要求长度变形小于某个限值,例如,每 km 长度变
地籍控制测量
一、地籍控制网基本要求 地籍控制网是为开展地籍细部测量以及日常地籍测量而布设
的测量控制网。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在精度上要满足测定界址点 坐标精度的要求,在密度上要满足辖区内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 在点位埋设上要顾及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
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统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地籍控 制测量坐标系最好选择国家统一的 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城 镇地籍控制网成为国家网的组成部分,使地籍测量能充分利用国 家控制点的成果。在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地籍控制网可采用地方 坐标系或任意坐标系。采用任意坐标系时,起算数据应在较大比 例尺的地形图或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图解获取。
70

1
± ±1
0.22
40 √ 18 / 3
n
000
① 表中 n 为测站数
六、控制网的施测
控制测量作业包括技术设计、实地选点、标石埋设、观测和
平差计算等主要步骤。平面控制网的观测元素主要是水平方向
值、斜距和天顶距。对于斜距的气象改正,还应观测气温、
气压。
(一)点名及点号
为便于今后的使用,控制网中各等级控制点的点名和点号命
另外,同等级的三角点、导线点可以统一编号,也可以分别编号。 至今编号方法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只要有一定的规律就行。 它既便于使用,又不会混淆。在测区内不允许有两个点具有相同 的点号,但点号允许跳漏;也不允许同一个控制点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点号。 点号在选点编定以后,一般不再改动,以后一切工作 (如控制点成果表输出、地籍图和宗地图绘制等)都沿用这个 点号。 (二)观测与记录 在控制点选点完毕后,即进入控制网外业观测阶段。由于 目前在控制测量中,已经普遍采用了电子全站仪,因此,有条 件的施测单位,应尽量采用自动电子记录方式记录每一测站的 观测值。所采用的电子记录器多为掌上型电脑,也可以是便携 机。在记录器中安装有控制网观测记录及限差检核和测站平
籍图根控制点密度比地形图根控制点密度要大 , 通常每 km 2 应 布设 100~400 个地籍图根控制点。 (二)地籍图根控制网布设方式
在城镇建成区,通常采用导线布设地籍图根控制网。为减少图 根控制点的二次扩展,应优先布设导线网,以一个或几个街区为单 位,布设一级地籍图根导线网,然后采用二级复合导线或导线网加 密。在建筑物稀少、通视良好的地区,可以布设地籍图根三角网。 (三)关于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几点特殊规定 ( 1 )当导线长度小于允许长度的 1/3 时,只要求导线全长的 绝对闭合差小于 13cm ,而不作导线相对闭合差的检查。 ( 2 )当单导线中的边长短于 10m 时,允许不作导线角度闭 合差检查,但不得用该导线的边长及方位作为起算数据布设低一 级导线或支点。 ( 3 )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 线总长允许放宽。但这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大于± 22cm, 而相对闭合差:一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 1/5 000 ,二级地籍 图根导线不得大于 1/3 000 。 五、地籍平面控制网的技术指标
式中: S —— 观测的斜距值,单位: m ;
K —— 测距仪的乘常数,单位: mm / km ;
C —— 测距仪的加常数,单位: m ;
S 1 —— S 经改正后的斜距值,单位: m 。
2 .气象改正
S 2 = S 1 + S 1 ·[ K 1 - K 2 · 0.000 1 · P /( 1 + 0.003 66 · T)] · 10 -6
表 3-5 图根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级 导线 平 测回数
测方
测 导 坐标
别长百度文库
均边
回差 位角闭 角中误 线全长 闭合


DJ
DJ ( ″ )

相 差

( km ) ( m ) 2
6
差 ( ″ ) 对( m )
(″)
闭合差
±
1


1.2
120 1
24 √
±/ 5
±
2
n ① 12 000
18
0.22
二 0.7
9
± 1.0 ( 首级 )
5
± 1.8
1 / 20 万
( 首级 )
1 / 12 万
2
± 2.5 ( 加密 )
1 / 12 万
( 首级 )
1
± 5.0
1/8万(加
0.5
± 10.0 密 )
最弱边边长 相对中误差 1 / 12 万
1/8万 1 / 4.5 万
1/2万 1/1万
二 级
1/4万 1/2万
表 3-3 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9
测距中误差 ( mm )
± 36
测距相对中误差 1 / 25 万
三等
4.5
± 30
1 / 15 万
四等
2
± 20
1 / 10 万
一级
1
± 25
1/4万
二级
0.5
± 25
1/2万
表 3-2 三角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等 级
二 等
三 等
四 等
一 级
测角中误 平均边长

起始边边长
(km)
(″)
相对中误差
1 / 30 万
边长和相邻边的夹角,计算导线控制点的坐标。边角混合网是
指在一个网中,包含有多种网形式(包括三角网、三边网、导
线网),这种布网形式很灵活,但对控制网平差软件的性能要
求较高。三角网、三边网和导线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 3-1
至表 3 - 5 所示。
表 3-1 三边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平均边长 等级
(km)
二等
0.2
± 15

8.0
16√ n
1/10 000
① 表中 n 为测站数
表 3-4 导线线路间距
等 级
三 等
四 等
线路间距 下级导线为单导线( m )
5 000 ~ 6 000 1 700 ~ 2 000
一 级
二 级
800 ~ 1 000 500 ~ 600
下线导线为导线网( m )
6 000 ~ 8 000 2 000 ~ 2 400 1 000 ~ 1 200 —
数据整理的任务是将控制网的外业观测数据整理成控制网内 业平差软件所要求的格式和内容。如果控制网的观测数据是采用 人工记录方式记录的,则应从记录手簿中人工按测站列出每站所 观测的各个方向值、天顶距、斜距以及测距时的温度值和气压值, 输入到计算机后以文本文件保存。如果控制网的观测数据是采用 电子记录方式记录的,则由电子记录配套的软件,从每站的原 始观测数据中自动提取和计算出每站所观测的各个方向值、天顶 距、斜距以及测距时的温度值和气压值,并以文本文件保存。 (二)边长改化
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常规布设方法主要是三角网、三边网、 导线网和边角混合网。三角网是把控制点按三角形的形式连接 起来,测定三角形的所有内角以及部分边长,通过计算,得出 控制点的坐标。三边网网形结构和三角网相同,只是测定三角 形的所有边长,计算各内角,得到控制点的坐标。导线网是把 控制点连成一系列折线,或构成相连接的多边形,测定各边的
面控制网计算平差软件的功能增强,因此,加密控制网的等级 一般不再分级,计算时应整体平差。与地形测量相比,地籍测 量要求平面控制点有较高的密度。一般说来,地籍平面控制点 的密度每 km 2 不少于 10 点。 四、地籍图根控制网的布设
为满足地籍细部测量和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基本控制 (首级网和加密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的直接供测图及测量 界址点使用的控制网称为地籍图根控制网。 (一)地籍图根控制网的特点
等 导线
测距
测角
方位
导线全长相
平均 中误
中误
角闭

级 长度 (km) 边长 (km)


合差
(mm)
(″) (″)
闭合差

15
3

±
±
± 18
1.5
3√ n ①
1/60 000
四 10

±
5√
1.6
± 18
1/40 000
2.5
n

±
± 10
3.6
0.3
± 15
1/14 000

5.0
√n

±
±
2.4
C —— 一级图根点
D —— 二级图根点; E —— 支导线点。
点号统一为一个字母后,跟该等级的流水号。如: A12 —— 一级导线点的第 12 号点; C88 —— 一级图根点的第 88 号点。
如果测区大,实际工作时可分片编号,即一个片的编号是另 一片的同等级控制点编号最大值后的流水号。在两片间允许跳 号。例如:一个片一级图根点编号为 C1 — C98 ,另一片一级图根 点编号为 C100 — C195 ,再一个片一级图根点编号为 C200 — C261 。
与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 相比 ,地籍图根控制网有下述 特点: ( 1 )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点位密度、精度等) 由当时的测图比例尺决定,不同成图比例尺图根控制网的规格相 差很大。地籍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应满足测量界址点坐标的精 度要求,与地籍图的比例尺大小基本无关。 ( 2 )地形测会的图根控制点,是为地形细部测量而布设的, 测图(整个项目)完成后,便失去了其作用。因此,埋点时原则 上设临时性标志。而地籍图根控制点不仅要为当前的地籍细部测 量服务,同时还要为日常地籍管理(各种变更地籍测量、土地有 偿使用过程中的测量等)服务,因此地籍图根控制点原则上应埋 设永久性或半永久性标志。地籍图根控制点在内业处理时,应有 示意图、点之记描述。 ( 3 ) 由于地籍图根控制点密度是根据界址点位置及其密度 决 定的,几乎所有的道路上都要敷设地籍图根导线。一般说来,地
加密控制网应按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安排计划,可分期、 分片布设,也可以一次整体布设完成。加密控制网可以采用 GPS 网或导线网的形式布设。当调查区域范围较大,并要求一 次整体布设加密控制网时,一般多采用 GPS 网形式布设,布设 导线网时,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当复合导线长度超过《城 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结点与结点、结 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 , 不应超过复合导线长度的 0.7 倍。由于目前全站仪和 GPS 接收机的广泛应用, GPS 网和地
名如下。
四等以上的点数量不多,除了统一编号如 Ⅲ -13 、Ⅳ -26 以
外,还要取点名。点名通常取其所在地或其邻近的地名或单位
名,这样便于今后寻找,如水厂Ⅳ -26 ,天王山 Ⅲ -13 等。这里
的Ⅲ表示三等点,Ⅳ表示四等点。
一级以下导线点不取名,只有统一编号。
A —— 一级导线点;
B —— 二级导线点;
形小于 2.5cm(即相对变形小于 1/40 000)时,这有利于正确测 定界址点的坐标、计算面积等。因此,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 二、首级地籍控制网的布设
首级地籍控制网应能长期使用,因此布设首级地籍控制网的 范围应覆盖中长期的城市规划区域。随着全球定位系统( GPS ) 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 GPS 定位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费用 省、操作简便、控制点间勿需通视等优势,首级平面控制网应优 先以 GPS 网形式布设,采用 GPS 接收机测定控制点的坐标。特 殊情况下,也可以用导线网、边角网、三角网等地面控制网布设 方法,采用全站仪等测定控制点的坐标。首级地籍控制网的精 度,要能保证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以及四等 以下各等级控制点相对于上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 ± 5cm 。布设首级地籍控制网时,必须先制定技术设计方案,经 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三、加密控制网的布设
边长改化是指将电子全站仪(或测距仪)测得的控制网中各 边的斜距值归算到已知的坐标系统中,边长改化步骤是:测距仪 加常数和乘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倾斜改正——归算改正 (归算至投影面)——投影改正。 1 .加常数及乘常数改正
S 1 = S + ( S / 1 000.0 · K + C ) / 1 000.0 (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