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运动历史回顾
戊戌变法背景归纳总结
戊戌变法背景归纳总结戊戌变法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改革运动。
为了更好地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内容,我们需要对晚清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进行归纳总结。
一、政治腐败和国家危机晚清时期,朝廷内外贪污腐败盛行,官员们陷入私利之中,无心国事,导致国家治理日益混乱。
清政府抗击外敌的声誉受到严重破坏,各种不平等条约频繁签订,国家主权遭受严重侵犯,国家面临巨大的危机。
二、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百年屈辱使得中国逐渐成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在中国开矿、建工厂、行商业等特权,而中国的国土、财富、权益则大量流失,中国人民经受着沉重的压迫和剥削。
三、农民起义和社会动荡晚清时期,农民起义频繁爆发,如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彻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权威。
同时,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贫富差距扩大,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更加残酷,社会矛盾激化。
四、科技与思想的落后与封闭晚清时期,中国科技、思想相对滞后,封闭思想让中国陷入了与世界脱节的境地。
欧洲的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西方列强在军事、经济等方面迅速超越中国,使中国大大落后于世界潮流。
总结起来,戊戌变法发生的背景是晚清时期的政治腐败和国家危机、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农民起义和社会动荡以及科技与思想的落后与封闭。
这些背景共同为戊戌变法的兴起提供了土壤,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开展。
戊戌变法是中国启蒙思想唤醒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虽然失败了,但仍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戊戌变法背景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场变法运动的来龙去脉。
戊戌变法运动历史回顾
戊戌变法运动历史回顾作者:苏沛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884 更新时间:2007年12月01日清末戊戌维新运动,如果以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光绪皇帝书为起点,以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终点,前后经历十年左右时间。
接踵而起的是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每一次革命的规模都比上一次壮阔,提出和解决的问题都比上一次深刻,都更加接近中国的实际,取得了更大的胜利。
人们的认识在斗争中一步一步地提高了,因而事后来看以往的政治斗争运动。
难免把它的缺点看得多一些,把它的成就看得少一些,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可能由于这个原因,多年来有些著作在评价戊戌维新运动的时候,往往对它在中国近代所起的积极作用估计不足。
有鉴于此,笔者不顾浅学,谨抒己见,以就教于博学。
一、继承和发展了早期维新思想戊戌变法运动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出现的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七十年代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冯桂芬、郑观应、马建中等人。
冯桂芬的《校□庐抗议》,郑观应的《盛世危言》,马建中的《适可斋记言记行》,是其代表著作。
维新派所提出的许多政治主张,在早期维新思想家的著作中都可以找到踪迹。
例如,设立议院的主张,就可以在《盛世危言》中找到。
维新派的说法是:“今吾国有四万万之民众,大地莫多焉,而不开国会,虽有四万万人,而不预政事,视国事如秦越,是有民众而弃之。
”(《请君臣合治满汉不分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Ⅱ(以下凡引自《戊戌变法》者均简称“资”),第238页)“设议院以通下情也。
……人皆来自四方,故疾苦无不上闻;政皆出于一堂,故德意无不下达。
”(《上清帝第四书》资Ⅱ,第176页。
)《盛世危言》中的说法则是:“故欲行公法莫要于张国势,欲张国势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为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
戊戌变法(全部)
2、高潮——百日维新
) 4、6 ) 3、12 ) 1、8
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康有为 D孙中山
我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师夷长技 以自强!
求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引进西方的先进 科学技术来挽救 危机!
割领土
开口岸 设工厂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 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使日本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影响: 使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损失,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刺激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政治: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经济:以资本输出为主
严复
谭嗣同
著 作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主 张
译《天演论》 《仁学》 宣扬“物竞天 以资产阶级自 择,适者生存”由平等思想, 的社会进化论 批判封建纲常 思想 礼教和专制君 权。
共同 ①倡变法; ②兴民权、行立宪; ③废“八股”、倡西学、改 主张 教育;
戊戌变法
开始——公车上书
(1)时间:1895年春 (2)内容: A、拒和、迁都、练兵——权宜之计; B、变法——引进西方的议会政治制度。 (3)意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折点) 冲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 分子的群体力量;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1、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变革的先 师,其目的是( ) A改变孔子儒学宗师的形象 B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孔子 C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 D发扬中国古代文化传统 2、把西方进化论学说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光绪帝 3、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典型,主要是指他( )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C、变法时没有实行早先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 D、没有和封建主义思想彻底决裂 4、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社会思潮发展成为运动的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维新派得到光绪帝的支持
中国历史《戊戌变法》
国际 环境
三、历史意义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性质)
爱国意义:爱国救亡运动(民族危机,变法图强, 1、爱国意义:爱国救亡运动(民族危机,变法图强, 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2、进步意义:政治改革运动,政治上君主立宪, 进步意义:政治改革运动,政治上君主立宪, 符合历史潮流,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 ,符合历史潮流,有利于中国 近代化; 近代化; 思想解放运动,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3、启蒙意义:思想解放运动,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开创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开创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促进中国 人民的觉醒。 人民的觉醒。
上节内容回顾
二、维新变法的过程
序幕:1895年公车上书 (一)序幕:1895年公车上书 发展:建立组织、创办报刊、 (二)发展:建立组织、创办报刊、兴办学堂 (三)高潮:百日维新 高潮:
二、维新变法的过程
(三)高潮:百日维新 高潮: 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 1898年 月 日 1、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1898年1月29日)
(2)上述三种观点分别从什么角度分析变法失败的? )上述三种观点分别从什么角度分析变法失败的?
(五)结果:变法失败 结果:
2、失败原因: 、失败原因:
归纳:决定改革成败的要素: 归纳:决定改革成败的要素: ①历史潮流: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 历史潮流: 趋势); 流(趋势 ; 趋势 力量对比: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 ②力量对比: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要看力量对比是否 有利于改革; 有利于改革; 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 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措施策略: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 ③措施策略: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 不会一帆风顺, 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 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 治魄力,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治魄力,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改 策略方针是否得当 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 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 社会环境: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④社会环境: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
戊戍变法
“睁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抵抗派)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早期维新思想
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
(代表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商战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制\发展资本主义)
戊 戌 变 法
一、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19世纪末)
(一)国际背景: 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变革旧制;发展资本主义 (二)社会背景: 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政治):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幻灯片 14
2.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幻灯片 20
联系:
政:实行君主立宪 康、梁维新思想与 1、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 即梁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与发 早期维新思想有何 作用:成为康梁维新思想 展。 联系和区别?
方式:著书立说;创办学会、报
纸、团体;上书皇帝;与顽固派 论战
康、梁等大力宣传维新思想 带来什么影响?
①起到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 作用,使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思想得到了广泛的 传播,维新变法局面逐渐形成。 ②为戊戍变法奠定思想基础
二、百日维新(经过) 1、导火线:1897,德强占胶州湾
作用:成为康、梁的维新思想的理论来源
(2)促成民族觉醒,起到思想启蒙作用。(4分)
早期维新思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世纪60-70年代)
代表人物: 王韬、郑观应、马建忠、薛福成
政治思想:实行君主立宪
幻灯片 7
主要思想:
经济思想:发展民族工商业 爱国思想: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教思想:提倡西学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的历史思考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的历史思考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运动。
发生在清朝末年,被视为现代化改革的契机之一。
然而,这场变法却以失败告终,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戊戌变法进行历史思考,探讨其失败原因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
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由戊戌政变引发。
当时,清朝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内忧外患的局面。
变法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康有为、谭嗣同等人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试图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这场变法仅持续103天就被慈禧太后终止,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腐败与权贵势力的抵制。
尽管戊戌变法的目的是要解决清朝内外困境,但康、谭等人却遭到了清朝内部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
腐败与权贵势力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对变法运动采取了种种掣肘和抵制措施,最终导致变法失败。
其次,变法方案的过于激进。
戊戌变法的一些改革方案在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下显得过于激进,难以被接受。
例如,废除科举制度和设置宪政制度等举措,对于中国传统社会来说是一次巨大的颠覆,难以得到各方的共识和支持。
同时,变法方案的推行速度过快,给社会带来了过多的冲击与不确定性,人们很难适应。
第三,军阀割据与外部压力。
戊戌变法时期,清朝内部的军阀割据现象比较严重。
这些军阀在地方上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他们对变法运动持有观望甚至反对的态度。
同时,外部的列强压力也对变法运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各国列强对于变法运动持有观望态度,他们对中国的实力与稳定感到担忧,并坐等瓦解变法的机会。
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依然重要。
首先,变法的尝试表明,中国社会对于改革的渴望与迫切。
变法运动的发起者康有为等人对中国现状有着深刻的认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们试图通过现代化改革来拯救国家。
这种发展的思考对于后来中国的变革也具有启示作用。
其次,戊戌变法的失败也表明,改革必须融合历史与现实。
变法方案过于激进,一味向西方国家学习与模仿,没有考量中国的真实情况和国情。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反思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反思一、历史背景:1898年(农历戊戌年)进行的戊戌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
主要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同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和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
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二、戊戌变法的失败: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就失败了,时人有喜有悲,但对大多数的百姓来说是茫然。
当然失败的原因有多种,有因有外因,不是一二句话所能道得清的。
主要原因如下:(1)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以康有为等为首的维新派,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要求走上历史舞台,主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臻于富强。
——用马列主义思想来分析,维新派没有广泛的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最后的失败在开始时就已经注定了。
(2)经济方面维新派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在设立农工商总局、铁路矿务总局,提倡实业,鼓励私人投资。
——用今天的经济观点来看,是没有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放任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3)取消满人寄生特权,准其自谋生计。
维新派忘记了老一辈开国元勋的丰功伟绩,忘记了国家是千千万万的先辈打下来的,没有满人那有你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光绪也太糊涂了。
(4)政治方面维新派令各衙门删改条例;中央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等闲散衙门,外省裁撤、、三省(此三省督抚同城)巡抚、东河总督等重叠机构;一下子裁减大量国家机关,把大量公务员推向社会,只会使本来就高失业率的社会更加动荡。
那些将被裁机关的工作人员当然是拼死反对资产阶级维新派了。
最新戊戌变法的读史随笔
戊戌变法的读史随笔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去走进戊戌变法吧!戊戌变法的读史随笔【第一篇:《戊戌变法史》读后感】首先,我想说,《戊戌变法史》这本书全而系统地论述了近百年前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发生、发展及其失败的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主要维新人物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而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位很厉害的人物,之所以写出这样好的著作,与他的经历也有一定关系。
汤志钧,1924年6月生人,祖籍江苏常州,五十年代初期,在常州中学任教,担任市历史教研组长,开始致力于戊戌变法史研究。
所以说,这是一本值得大家去品味的一本近代史著作。
作者在本书中,跳出戊戌变法事件的本身来分析戊戌变法事件的内在起因、人物矛盾、外国势力的影响等等。
对于1898年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的中国,变革的内部力量以及外部原因,涉及变革275份上书材料,作者都详细读过过,并从信的内容、政治制度以及一些关键事件都做了深刻分析。
读完本书,让我收获最大的是,我了解了康有为这个变法的核心人物,变法后怎么逃脱清朝政府的抓捕的、又怎么在香港发表文章、逗留日本,最后怎么去英国的。
任何一种变革,总是一种痛苦的转型,有时候变革的倡导者反而获得的痛苦会比被变革者更多。
康有为的变革意见事实上最后靠辛亥革命的武力才能达到,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可以体制内完成。
书中的最后一章的大量篇幅是作者在日本收集历史资料来分析康有为变法后,日本、英国势力的较量,以及康有为在当时《中国邮报》接受记者釆访所发表的“政治幼稚”的言论,作者认为这些言论可能导致慈禧对变革彻底否定的原因。
大一近代史戊戌变法知识点
大一近代史戊戌变法知识点戊戌变法,也称戊戌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运动。
这一运动发生在清朝末年,旨在推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改革,以振兴中国,并在各个领域实现与西方列强的平衡。
戊戌变法为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之一,它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至今仍为人们所关注。
一、历史背景戊戌变法发生的历史背景是清朝的内外问题叠加。
在内政方面,由于清朝政府长期秉持封建专制政治,导致国家治理不善、官员贪污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民众生活水平日益恶化。
在外交方面,列强入侵横行,不断侵犯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削弱了清朝政权的统治能力。
这样的背景下,国人和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改革,寻求中国自强的路径。
二、改革内容戊戌变法的改革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
1. 政治改革: 戊戌变法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方案,旨在实现君主立宪制度。
这些方案包括设立君主立宪议会、取消科举制度、设立各级官员选举机构等。
这一系列改革试图打破清朝的封建专制,为中国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奠定基础。
2. 经济改革: 戊戌变法还提出了一些经济改革方案,旨在促进国家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其中包括设立工商银行、推动国内外贸易、改善税收制度等。
这些改革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商业发展,并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打下基础。
3. 军事改革: 戊戌变法还提出了一些军事改革方案,旨在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其中包括增加军费预算、引进外国军事技术和训练制度等。
通过这些改革,中国希望提升自身国防实力,维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
4. 文化改革: 戊戌变法还提出了一系列文化改革方案,旨在提升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
这些方案包括推广普及教育、改革教育体制、开设新闻报纸等。
这些改革试图打破封建社会的文化束缚,推动中国社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三、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推行和落实,但它对中国社会和近代史的影响深远。
首先,戊戌变法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虽然改革未能完全成功,但它提出了一系列现代化的理念和制度,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戊戌变法
问题1:材料一中图二和图一是什么关系? 问题2:材料二中“皇上赫然发愤”指什么事件? 与图三是什么关系? 问题3:图二和材料三是什么关系?由此分析戊 戌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清代有位皇帝下了一道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 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 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 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 相救。” 请据此和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4、其他:
洋务运动破产
康有为在一次上书中说,局势“ 譬犹地雷 四伏,药线交通,一处火燃,四面皆应……割 台之后,两载遂有胶州……恐自尔之后,皇上 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而不可得矣……故当今日 而思图存,舍变法外,更无他巧”。
1、上述材料中“割台”指什么事? 2、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结合37页序言)?
袁世凯(1859年—1916年) 1892年,朝鲜内乱,入朝 平乱,办事机敏、干练, 受李鸿章保举为驻朝总理 大臣。1895年受命赴天津 督练“新式陆军”,仿造 欧洲军制训练军队,扶植 自己的势力,形成了日后 北洋军阀的基础。1898年 参与镇压维新派。1911年 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窃 取中华民国总统一职。 1915年12月宣布恢复帝制, 建立中华帝国。1916年死 于北京。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后 《马关条约》
时间 甲午战争前 类别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允许日本在 通商口岸设 立工厂 厂矿数 53
刺激
阅读59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企业的初步发展
放宽民间 设厂限制
资本额 4707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 22.4%
戊戌变法
六、维新变法的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性质: 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 国性。 国性。 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 有启蒙性, 有启蒙性,促使中华民族觉醒 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 4、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 文化和 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 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 5、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 引领时代新风。 引领时代新风。
总结: 总结: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二
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破产说明:器物文明→制度文明 洋务运动破产说明:器物文明→ 1895年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1895年 “公车上书 --揭开戊戌运动序幕 --揭开戊戌运动序幕
梁启超、谭嗣同、 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代表 活动 主要著述 刊 物 主要思想 人物 地点 伸民权、 1变法图强 2伸民权、 上海 《变法 梁启 设议院, 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超 通议》 时务报》 通议》《时务报》制 3改革科举制度,培 改革科举制度, 谭嗣 同 严复 湖南 《仁学》 仁学》 养人才4发展近代工业 养人才4 “冲决君主之网罗” 冲决君主之网罗” 反对发对君主专制、 反对发对君主专制、 反对封建思想观念 述维新变法主张
一、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列强侵略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 2、封建统治危机 3、经济基础、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初步发 经济基础、阶级基础: 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和登上政治舞台 4、思想基础————维新思想 思想基础 维新思想
1、甲午战争后清朝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有哪 些? 1)赔款、自然灾害等所引发的的财政危机 赔款、 赔款 自然灾害等所引发的的财政危机 2)西方列强侵略 民族危机加深 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 西方列强侵略 民族危机加深 2、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出现 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 这个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个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激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激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统治危机进一 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步加剧 封建制度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制作表格整理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制作表格整理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是指清朝晚期的一次变革运动,以求挽救清朝的命运。
该运动始于1898年的戊戌年,以康梁密信事件为导火索,在清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整个戊戌变法运动历时两年,于1900年被废除。
戊戌变法是清朝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改革尝试,该运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改革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培养国力,挽救清朝的危机。
下面是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1.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学洋务运动成为该运动的核心内容之一。
清廷建立了机器工厂,创办了洋务局,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冶铁、造船、火药、火器等技术和设备。
同时,设立了铁路、电报、战舰、轮船等建设项目,以提高社会生产力。
2.改革教育体制:戊戌变法提倡新学、新教育,通过改革教育体制来培养新式人才。
清廷设置了直署学堂,引进了西方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开设了数理化、外语、政治等现代科目,为培养现代化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3.推行官吏考试制度:为了打破士人统治,促进社会流动,戊戌变法推行官吏考试制度改革。
这一改革取消了士人特权,改为选拔官吏的方式。
实行考试录取的制度,凭借个人的才能与业绩来评定官员,并提倡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而非仅仅依靠士人的身份。
这一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官员的素质和工作效率。
4.推广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倡导新文化运动,旨在推动文化的变革和改良。
该运动提倡科学、民主、平等和思想自由,呼吁尊重知识、重视实用、热爱创新。
这一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清朝保守的封建思想提出了挑战,为后来的思想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尽管戊戌变法在初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挠、清廷内部的争斗以及国内外的复杂形势等因素,该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清廷的动摇以及列强入侵中国的战争,最终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废除。
虽然戊戌变法没有成功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但它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该运动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和思想,为后来的革命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失败反思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失败反思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改革运动,于1901年开始。
它的目标是通过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一系列改革来振兴中国。
然而,这次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回顾戊戌变法的历史,我们应进行深刻的反思,探讨其失败的原因,并从中汲取教训。
一、缺乏坚定的领导戊戌变法的推动者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虽然秉持改革的理念,但在领导能力和政治智慧上存在一定不足。
在变法过程中,他们未能做到总揽全局,统一意志,缺乏坚定的领导力。
这导致变法措施的实施受到阻力,无法有效推行。
二、对传统力量的忽视戊戌变法在推进现代化改革的同时,忽视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思维方式对改革的影响。
这些传统力量与变法的新观念、新制度相冲突,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进而造成了变法的失败。
因此,在推进变革时,必须充分考虑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实现有效的平衡。
三、各方利益的纷争变法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激化,各方争夺利益,使改革陷入僵局。
地方势力、官僚机构、外国势力等对变法持有不同意见,形成了强大的阻力。
在未能有效解决利益分歧的情况下,戊戌变法无法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最终失败。
四、缺乏有效的宣传与舆论引导变法的推行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认可。
然而,戊戌变法在宣传和舆论引导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政府未能有效地解释改革的目标和意义,使人们对变法的期望降低,甚至产生怀疑和反对的情绪。
因此,宣传与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通过有效的信息传播和教育,才能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五、外部环境的干扰戊戌变法发生在中国与外国势力争夺势力范围的关键时刻,外部干涉导致失败的因素之一。
尤其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割地要求,削弱了中国政府的权威和自主权,限制了改革的空间和力度。
在这种情况下,戊戌变法很难独善其身,最终成为列强侵略的借口。
通过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进行反思,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一、领导者的坚定和智慧是推动改革的关键。
领导者应具备统筹全局的能力,并注重加强自身的政治智慧和领导力素质。
中国近代化运动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的历史进程
中国近代化运动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的历史进程中国近代化运动是中国在近代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进程。
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反思和斗争,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戊戌变法:开启近代化运动的序幕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
这次变法在清朝政府面临外敌入侵和国内社会危机的背景下展开,旨在推进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变法派力图通过修改宪法、改革教育、修订法律等方式,推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
二、戊戌变法的失败与逆袭然而,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给中国近代化运动蒙上了一层阴影。
清朝政府内外的保守势力对变法积极阻挠,外国列强的干涉和中国社会的不稳定局势也加剧了变法派的困境。
尽管戊戌变法宣告失败,但它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中国近代化运动打开了一扇门。
三、辛亥革命:推动中国近代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为中国的近代化运动注入了新的力量。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国家的民主政治。
新政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包括促进经济发展、改革法律制度、推行现代教育等。
四、五四运动:中国近代化运动的高潮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高潮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源于对旧社会传统和不平等条约的不满,学生运动和爱国主义思潮成为运动的核心。
这一运动呼唤着中国社会的民主、科学和现代化,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推进了一大步。
五、总结与展望中国近代化运动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的历史进程跨越了数十年,经历了起伏和挫折,却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这一历史进程证明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石。
未来,中国仍需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加快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以上为中国近代化运动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的历史进程的简要叙述。
通过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回顾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和现代化运动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也让我们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戊戌变法: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转折点
戊戌变法: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转折点戊戌变法(1898年)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在此之前,中国虽然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压迫和侵略,但整个社会制度和政治体系基本上还是保持着传统的封建色彩。
戊戌变法的实施,意味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开始了深刻的改变,迎来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真正起点。
回顾戊戌变法发生前的历史背景,可以看到,中国当时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时期。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多个场合被西方列强打败,领土逐渐被侵占,国家安全和主权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同时,内部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也逐渐加剧,清王朝的腐朽和落后逐渐暴露出来。
传统的封建统治体系已经无力承担现代化进程的挑战。
因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索中国本土的现代化道路,试图推动中国的改革和进步。
其中,戊戌变法是最为著名的一次尝试。
戊戌变法的实施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
其中,最核心的改革内容包括:1. 改革官制:戊戌变法废除八股文和科举制度,开创新式学制,撤销官员世博制度,改设学堂,增设洋务部,推广西方大学教育等。
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使得中国的官僚系统逐渐实现了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2. 推进经济现代化:戊戌变法推动中国的工商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官办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并存,引进西方的工厂、铁路、水利等技术和设备,借鉴西方的商业管理经验,创办了铁路局、邮政局、国防厅、兵器厂等现代化的机构和企业。
这一系列经济改革举措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现代化进程。
3. 推广新文化:戊戌变法在文化领域也做出了重大尝试,提倡开明思想,推进新文化运动,鼓励文艺创新和文化多样性,试图用更加现代的思想和审美观念来推动中国文化的变革。
这一系列文化创新的举措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戊戌变法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
在变法的初期,因为反对变法的力量过于强大,导致变法派的措施逐渐受到挫败。
慈禧太后和保守派力量反变法,制造了“戊戌政变”,最终变法的推动者王公公和袁世凯等人相继被拘禁或流亡海外。
高中历史 戊戌变法运动110周年
戊戌变法运动110周年考点清单1.戊戌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2.主要活动:(1)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2)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宣传维新变法思想;(3)建立强学会,形成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3.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4.启蒙思想家严复:译注《天演论》,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知识界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他激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5.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6.主要内容: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上,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7.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它也使得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应试策略重点掌握戊戌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把它的兴起放在中华民族严重危机的历史背景中去认识和考查,以此来说明戊戌变法的爱国性质;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联系、比较,认识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主要步骤和特征(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层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典例分析【例1】(2019·常德)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解析】本题考查对戊戌变法运动的整体把握,强调“核心”,尽管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也提及了经济、军事等,但其核心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做这类选择题,一定要考虑事件的的内涵,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 2008-12-07主持人:危兆盖(本报记者)特邀嘉宾:房德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蔡乐苏(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马勇(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编者按:在近代1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发生过一系列值得我们铭记的重大事件。
其中,1898年的戊戌变法和戊戌政变虽然只是一个短暂的历史瞬间,但它既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高潮,又是现代中国历史演变的一个前奏。
在戊戌变法110周年之际,本刊特邀房德邻、蔡乐苏、马勇等近代史专家回顾这段历史,畅谈个人感悟,希望能与读者共飨历史阅读的愉悦。
一、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主持人:一般认为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那么从理论上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这之后就开始了。
但史学界在谈到此问题时,对洋务运动评价并不高,而对戊戌变法总是另眼相看,往往把它视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正式启动的标志性事件,这是为什么?房: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中国现代化运动则是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开始的,当时叫作“自强运动”,后人称为“洋务运动”,主要是从经济领域学习西方的现代化运动。
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看,各国都是从经济领域的现化运动开始的,以后才有政治制度的现代化运动。
所以,中国从自强运动开始的现代化进程乃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它为以后的政治现代化运动作了必要的准备。
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封建传统长久的国家,其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也相应地有一个较长的时期,但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非常险恶,它不允许中国有一个长时间的自强运动。
洋务运动进行了30年,在1894至1895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给中国人以极大的震动。
中国的知识界和官员有不少人都认识到仅靠自强运动是不能保住大清江山的,也不能挽救民族危亡,因此必须进行变法。
所谓变法就是要进行政治改革,但当时各个派别和集团对如何进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又是言人人殊的。
康有为等维新派在当时提出了一套学习日本的全面变革的政治纲领,并且大体得到光绪皇帝的认可,于是有了103天的“百日维新”。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大事件转折点记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大事件转折点记忆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标志着中国社会从封建王朝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转折点。
回顾这些事件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我们民族记忆的重视和珍视。
一、鸦片战争(1839-1842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第一次正面冲突。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不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赔款、开放五个沿海港口等不平等条约。
这一事件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和日益衰落,以及中国在军事技术、政治制度等方面与西方列强的差距。
鸦片战争的失败成为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促使中国开始认识到现代化的重要性,为后来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二、戊戌变法(1898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变革,由慈禧太后下令实施。
这次变法试图以西方的法制和科学技术来改革中国封建社会,推行一系列改革政策,如新设养路局、创办大学堂、颁布新文选等。
然而,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和内外压力的围剿,戊戌变法最终失败。
尽管如此,戊戌变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激发了中国人民追求进步的愿望,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埋下了伏笔。
三、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彻底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孙中山领导的武昌起义爆发,随后各地响应,推翻了满清政权,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的终结,揭开了中国近代史新的一页。
革命的胜利激发了中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愿望,为建设现代中国铺平了道路。
四、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运动。
这次运动是对中国战败后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对中国利益的无视以及对中国领土的割让表达的抗议。
运动中,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发起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五四运动激起了中国的爱国主义情感,并成为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一次重要转折点,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新的动力。
戊 戌 变 法
【答案】(1)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应仿效日本, 更易见效。 (2)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向西方学习,涉及政治、经 济、军事、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改革成效显著,国 力增强,摆脱了封闭与孤立状态。
【规律】本题中的材料二,看似超纲,实则考查学生 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时,可按 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从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如材料中的 时间和背景,目的和任务。二是分析句段大意,提炼有效 信息。三是归纳处理句段中的核心内容,并对其进行合并 和精炼处理,构筑答题要点,准确组织答案。
(1)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维新派为肃清政府机构弊端采 取的措施。 (2)依据材料,分析归纳中日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答案】 (1)裁汰冗员;澄清吏治;允许官民上书言 事等。 (2)中国:急于求成;贪大求全。日本:传统阻力小。 (答出两点即可)
5.(2011· 枣庄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
6.失败:新政危机四伏,遭到旧势力强烈反 对。慈禧太后做好随时镇压的准备。9 月 21 日,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戊戌 六君子。新政内容除设立的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 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
考点 3
评价
1.维新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 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 号,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 2.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在这一时期,具有维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形成, 他们的宣传和主张及其实践活动,起到了开阔眼 界、解放思想的作用。
3.维新运动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 和思想观念,这是它留给后人的最可贵的精神遗 产。近代文化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近代传媒 的影响从通商口岸拓展到内陆城市,人们的认知 空间扩大。维新派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影响很 大。
初三历史戊戌变法思想解放开明进步
初三历史戊戌变法思想解放开明进步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让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各国。
19世纪末,随着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国社会内部的矛盾日益尖锐,思想解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它所倡导的开明思想也为中国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内外挑战。
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国土遭到瓜分;同时,清政府的腐败和与民众的矛盾不断加深,社会动荡不安。
面对这种局面,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呼吁进行改革,重建国家。
二、思想解放的必要性在封建社会中,人民的思想被封建道德和伦理所桎梏。
思想解放的首要任务是摒弃封建思想束缚,倡导科学、进步、民主的思想。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戊戌变法的开明思想戊戌变法秉承了改良主义思潮,提出了几项开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措施。
首先,变法派主张废除科举制度,推行选贤任能,打破了封建士族的垄断地位,为民众晋身社会提供了更公平的机会。
其次,变法派致力于加强军事现代化建设,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提高中国的国防实力。
同时,戊戌变法还推行了新政策,如创办新式学校、推行新式科技、倡导民主宪政等。
四、开明思想的进步意义戊戌变法的开明思想为中国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首先,变法派的政治改革措施打破了旧有的封建权威结构,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其次,新式学校的兴办培养了大批新一代的知识分子,他们具备了现代科学知识和思想觉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贡献了力量。
此外,戊戌变法的失败也是中国民主革命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基础。
五、反思和启示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对中国历史的进步意义不可忽视。
回顾历史,我们要深刻反思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正视袁世凯的背叛以及清政府的墨守成规,从而吸取经验教训。
同时,我们也要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开明环境,继续推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戊戌变法运动历史回顾作者:苏沛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884 更新时间:2007年12月01日清末戊戌维新运动,如果以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光绪皇帝书为起点,以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终点,前后经历十年左右时间。
接踵而起的是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每一次革命的规模都比上一次壮阔,提出和解决的问题都比上一次深刻,都更加接近中国的实际,取得了更大的胜利。
人们的认识在斗争中一步一步地提高了,因而事后来看以往的政治斗争运动。
难免把它的缺点看得多一些,把它的成就看得少一些,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可能由于这个原因,多年来有些著作在评价戊戌维新运动的时候,往往对它在中国近代所起的积极作用估计不足。
有鉴于此,笔者不顾浅学,谨抒己见,以就教于博学。
一、继承和发展了早期维新思想戊戌变法运动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出现的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七十年代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冯桂芬、郑观应、马建中等人。
冯桂芬的《校□庐抗议》,郑观应的《盛世危言》,马建中的《适可斋记言记行》,是其代表著作。
维新派所提出的许多政治主张,在早期维新思想家的著作中都可以找到踪迹。
例如,设立议院的主张,就可以在《盛世危言》中找到。
维新派的说法是:“今吾国有四万万之民众,大地莫多焉,而不开国会,虽有四万万人,而不预政事,视国事如秦越,是有民众而弃之。
”(《请君臣合治满汉不分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Ⅱ(以下凡引自《戊戌变法》者均简称“资”),第238页)“设议院以通下情也。
……人皆来自四方,故疾苦无不上闻;政皆出于一堂,故德意无不下达。
”(《上清帝第四书》资Ⅱ,第176页。
)《盛世危言》中的说法则是:“故欲行公法莫要于张国势,欲张国势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为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
”(资I,第57页。
)两者相比较,不仅主张一致,连申述的理由也基本相同。
又如,维新派认为变法必须从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入手。
梁启超说:“今言变法必自求才始,求才必自兴学始。
”(《蒙学报演义报合叙》资Ⅳ,第539页。
)而《盛世危言》中说:“学校者,人才所由此;人才者,国势所由强,故泰西之强强于学,非强于人也。
”(资I,第49页。
)两者的观点和逻辑也是一致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维新派在批判洋务派时,曾提出一个著名的体用不可分割、向西方学习必须兼学其体用的观点。
这是两派在展开激烈的论战中一个交锋的观点。
可是在早期维新思想家的著作中也已提出过了。
《盛世危言》初刊自序中说:“善夫张靖达公云:‘西人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国,然其驯致富强亦有体用。
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
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道四达,果足恃欤?’”(资I,第41页。
)这难道不是对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洋为用”观点的非常有预见性的批判吗?维新派在继承中有发展。
他们同早期维新思想家相比,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区别:(一)早期维新思想家虽然对洋务运动有所批判,但基本上是洋务运动的宣传者,他们的著作主要是为洋务运动提供理论根据,其中心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则是洋务运动产生的对立物,在批判洋务运动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他们反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认为不仅要学西方的“用”,更重要的是要学西方的“体”;(二),早期维新思想家还没有脱离个人研究问题的范围,他们著书立说,发表个人政见,对社会影响较小,维新派则把书本上和口头上的议论变成实际的政治行动,他们直接向皇帝提出变法要求,并且发动了群众性的变法运动。
他们组成了政治集团并且试图组织政党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纲领,(三),早期维新思想家一般是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谈论变法,片断地、孤立地列举变法事项,强调向西方学习“船坚炮利,制造精奇”,虽然也主张设立西方式的议会,但并未充分阐述“本”和用的关系,即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系统的、有逻辑的论述,维新派则从内忧外患的形势出发来说明变法的必要性,提出“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
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梁启超:《论不变法之害》,资Ⅳ,第18页。
)的变法为了救亡的观点,对如何变法,如何向西方学习,提出了有逻辑的论证,强调了学西方的政体,特别是严复对西方的民权思想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论述;(四),早期维新思想家批评当时的“弊政”,但把“弊政”看作是工作中的缺点,认为只要设法弥补缺点,国家就会富强起来。
他们的著作中很少涉及民间疾苦。
维新派则把“弊政”看作是社会疾病,把中国比作“麻木不仁,饮迷熟睡,刺之不知痛,药之不能入,诚扁鹊所望而□步”(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资Ⅲ,第180页。
)的病人,认为光靠治标已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改弦更张,“另立堂构”。
他们向皇帝陈述民生疾苦,为民请命。
早期的维新思想家几乎不敢冒犯皇权,维新派则大胆地把社会的病根归结到“上体太尊”(皇权太重)。
当然,早期维新思想家也有个别观点比康梁还要进步,这里就不再例举了。
维新派发展了早期维新思想家的观点,把它从空谈变为实际的政治运动,这当然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维新派同早期维新主义者的区别,不仅标志着当时资产阶级对学习西方在认识上有很大发展,而且表明中国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已经接近形成。
在这种思想体系指导下,维新派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代表参加政治活动了。
二、维新派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顽固派虽然在同洋务派的论战中败退了,但是封建社会所固有的闭塞的社会风气并未打开,对西方极端缺乏了解的状况并未改变,反对向西方学习的习惯势力依然存在。
1898年3月,康有为在保国会上发表演说时,很有感慨地谈到这种状况。
他说:中国自古为大一统国,周围都是缅甸、朝鲜等小国,从来就很自大,对外国缺乏了解。
以校订四库全书闻名的纪昀就认为艾儒略的《职方外纪》和南怀仁的《坤舆图说》中所介绍的西方各国,有“如中土瑶台阆苑,大抵寄托之词”,阮元所著《畴人传》中不相信地球是圆形;道光十二年,英国以轮船二艘进犯广州,两广总督卢坤用三千师船、二万兵卒抵御,竟然打败了。
道光皇帝下诏说,卢坤过去很能打仗,不料今日无用至此。
卢坤虽然申明洋船极大,难以抵御,可是没有“无影镜灯片,宣宗无从见之,无能自白也。
”(资Ⅳ,第407-408页。
)直到戊戌变法以前,这种状况基本上没有改变。
顽固派徐桐当时就认为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根本不存在,都是英法等国捏造出来吓人的。
在这种保守愚顽的社会风气下倡导学习西方、进行改革,其艰巨性是可想而知的。
谭嗣同在《仁学》中把维新派所遇到的社会障碍称为“网罗”,提出要“冲决网罗”,这既说明了当时环境的艰难,又表示了维新派的苦斗精神。
维新派怀着焦急的心情想打破这个网罗。
他们着眼于教育人民,启迪民智,其方式则是立学会、办学校、办报纸。
他们竭力宣传、论证经过教育来开发民智的重要性,提出了有逻辑的观点。
这里仅举梁启超的两段话为代表:“今言变法必自求才始,言求才必自兴学始”,(资Ⅳ,第539页。
)“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本于学校。
”(资Ⅳ,第484页。
)这是典型的资产阶级启蒙主义观点。
他们不遗余力地实现自己的主张。
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到十年内,他们建立学会三十个以上,学校五十所以上。
维新派非常重视学会的作用。
康有为说:“不知各国有所谓政党,但知欲改良国政,不可无此种团体耳。
”(资Ⅳ,第254页。
)梁启超则说:“欲用绅士必先教绅士,教之维何?唯一归之于学会而已”,“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
”(《上陈宝箴治湖南应办之事》,资Ⅱ,第555、553页。
)他甚至说,立学会“实中国剥极而复一大键也。
”(资Ⅳ,第377页。
)学会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学习西方文化技术,既是政治性团体,又是学习团体,即使参加强学会,也要学习一种专门学问,“一技一艺,皆听人自认。
”(《上海强学会章程》,资Ⅳ,第392页。
)维新派立会的目的不仅在于建立组织来实现他们的政治主张,还在于利用此种组织来教育人们学习西方文化技术和了解他们的政治主张;不仅要组织士绅中政治观点相同的人,而且要对士绅进行普遍的西学教育。
他们认为,学校不能代替学会的作用:“试问以区区之生徒,供天下十八行省变法之用,足乎否乎?”(资Ⅳ,第374页。
)也就是说,学校不能满足变法所需要的人才,要靠学会来补充。
因此,学会也就是培养变法人才的场所。
学会和学校一样,都是学习西学的启蒙学堂。
维新派大概是中国近代最先认识报纸的社会作用的政治家,同时大概也是中国最先创办近代报纸的人。
严复为《国闻报》所写缘起中说:“阅兹报者,观于一国之事则可以通上下之情,观于外国之事则可以通中外之情。
上下情通,而后其人不自私其利,中外之情通,而后国不自私其治。
人不自私其利,则积一人之智力以为一群之智力,而吾之群强:国不自私其治,则取各国之政教以为一国之政教,而吾之国强。
”(《严□道文钞》卷四,上海国华书局民国十一年版,第17页。
)这段论述,指出经过报纸传播知识、交流情况,可以起到组织群众、改革社会、富强国家的作用。
这种认识是深刻的,维新派政治家完全是把报纸当作政治工具和教育工具来使用的。
现在翻开他们当时创办的报纸就可以看到,里面几乎全部刊载的是严肃的政论性的文章,没有什么消闲作品。
他们先后创办了《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知新报》、《湘报》等五十多种报刊。
这些报刊雨后春笋般地在中国各地出现,把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天地,不久以前还弥漫全国的那种陈腐的、闭塞的、可笑的保守空气大为稀薄了。
近代形式的学会、学校和报刊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中国从封建社会跨进资本主义世界的重要标志。
我们不能不承认,在近代中国,首先是维新派把旧式的学院和私塾转变为近代的学校,开创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先声,首先是他们广泛地建立了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社团,开创了近代政治集会的先声。
他们用上述形式把当时相当大数量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卷进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鼓动和组织他们向西方学习,使他们经过欧风美雨的薰浴后,在思想上迅速近代化、政治化,成为维新运动的群众基础。
至于维新派把教育看成是变革社会的主要手段的观点,当然是错误的。
这个错误,他们自己在当时似乎也意识到了。
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资Ⅲ,第21页。
)这个说法本身就是矛盾的,反映了他认识上的变化。
三、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提出设立议会的主张,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历史的意义来看,维新派在政治上的贡献是比较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提出了改革政体、设立议会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