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大家一起过春节_道德与法治_一年级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5 快乐过新年(第二课时)

快乐过新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过春节的庆祝方式,知道一些庆祝活动中所蕴含的意义。
2.在活动中,懂得这些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人们对幸福吉祥、团圆美满的追求。
3.在欢庆春节的过程中做力所能及的事,知道尊敬长辈是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积极参与,主动承担任务,树立愿意为了大家的快乐而奉献的意识。
教学难点:在欢庆春节的丰富的活动中,感受节日中所蕴含的人们对幸福吉祥,团圆美满的追求。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设计:活动一、大家一起过春节师:同学们,这里有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中国娃娃---恭喜恭喜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学生汇报师:你们说的很对,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正月初一,全世界的华人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可传统节日不止一天,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有一首歌谣,就是讲如何过年的,谁知道,给大家说说学生汇报师: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的需要,春节中的黄金时间段,一般是大年初一到初七了。
小组合作:你知道人们是怎样欢庆春节的,有哪些礼节和讲究?要求:请小组长做好记录并汇报师:刚才同学们都说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新年的盛况吧首先,我们在过春节前,每家每户都要扫尘,也就是卫生大扫除。
新年到了,要买很多的年货,你们家怎样备年货呢?学生汇报1、赶集,赶庙会2、买春联贴窗花,包饺子师:谁能说说你家有关包饺子的故事?我们为什么要贴春联放鞭炮呢?只要有个与年有关的传说,和大家分享一下----年的故事3、吃团圆饭,一年在外工作的亲人要在这个日子赶回家和家人团聚,看春晚、大拜年、舞龙、舞狮子,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家是怎样看春晚的?师:春节的礼节和讲究真多呀,我们今天了解的真多呀!活动二,感受多样的传统新年师: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庆祝新年的方式也不相同,让我们去看看其他民族是怎样过年的?1、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谁的身上泼的水最多,就寓意着收到的祝福越多。
2、藏族跳锅庄舞庆祝自己的新年3、维吾尔族一家共享传统特色小吃4、蒙古族的小姑娘给长者献上哈达5、苗族出嫁的姑娘背着稻花香,挑着鱼回家看望父母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不同民族是如何庆祝新年的,我们班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汉族过新年的我们了解了很多,现在请其他民族的同学来说说,你们是怎样过年的?学生汇报师:下面就让我们各民族一起来过年吧,请维族同学跳起舞来,汉族同学写春联,回族同学给我们分享美食吧!放音乐,跳舞,学生写春联,老师写福送福盛会龙吟十九大新年燕入千万家 (万民欢腾)过年的春联贴好了,我们一起读一读师:今天各民族的小朋友在这里,给大家拜个年吧,师拉各族学生的手,给大家拜年啦!师:当我们还沉寂在和家人团聚欢度春节的幸福时光时,有这样一些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的号召,为祖国、为人民放弃了和家人团聚共度新年欢乐的时光,去慰问敬老院的老人们,让他们感受到家于节日的味道。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及反思

《快乐过新年》教课方案及教课反省一、课题:快乐过新年二、活动目标:1、培育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认识春节和元宵节的风俗。
3、学会从不一样的角度察看、认识、剖析社会事务与现象。
4、能清楚的表达自己对节日活动的感觉和看法。
三、重、难点:知道春节的日期、来历和主要风俗。
体验感觉春节的快乐,激发学生积极参加风俗活动的热忱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
四、活动准备:1、采集对联及对于春节的故事、传说、资料等。
2、认识检查在过春节期时的风俗活动。
3、制作相应的课件。
五、教课过程:1、我们全国有多少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不一样的风俗习惯,说一下你都知道那些民族的节日?说一下你知道的我们平常过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七夕节等)他们都是在那天?(注意指导学生是农历)2、在这些节日中你感觉那些节日最为盛大呢?今日我们先来看一看春节。
3、依据意思想一下春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呢?(迎接春季的到来,团聚的节日)4、想一下,在过春节的时候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放烟花鞭炮、挂灯笼、贴对联、拜年、吃饺子(团聚饭)、穿新衣服、守岁、收红包(压岁钱)、走亲戚、扫尘、拜祭先人、神灵)放烟花鞭炮:放什么样的鞭炮和烟花?你是怎么做的?(过去跟此刻的比较,领会的进步。
)让学生知道为何过年要放鞭炮。
挂灯笼:寓意是什么?(除挂灯笼家里的灯都翻开寓指“红红火火”)贴对联:谈一下每人采集到的对联,展现老师采集到的对联。
从中能够学到什么?(对偶、人们对于春季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书法赏识)贺年:如何贺年,会说些什么话?此刻除了磕头外还能够如何贺年?(打电话,发短信,发电子邮件、电子贺卡,领会出社会的发展。
)吃饺子:什么馅的?(同学说),原来的时候如何 (条件限制 ),为何吃饺子?(饺子名称的来历,饺子的寓意)。
穿新衣服:辞旧迎新,全部都是新的,迎接春季的到来。
此刻穿什么衣服,过年穿吗,原来条件限制,小农经济只有过年才能够穿新衣服;此刻,平常也有新衣服穿。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大家一起来》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集体的概念,知道集体是由许多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
2.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分享、互助的技能,懂得在集体中要尊重他人,遵守规则。
3.通过课堂活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礼貌用语等,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教师揭示本节课的主题——《大家一起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集体合作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集体是由许多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
2.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讲解集体合作的基本原则,如尊重他人、遵守规则、互相帮助等,让学生了解在集体中如何与人相处。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在活动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促使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自主探究和思考的能力。
4.注重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5.学生在家中与家人共同开展一次家庭集体活动,如亲子游戏、家庭聚餐等,体验集体合作的重要性。活动结束后,学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活动过程和心得体会,培养家庭亲情和集体意识。
3.学生结合课本内容,选取一个集体活动的场景,设计一个简短的小剧本,展示集体合作的过程。要求剧本中包含所学的人际沟通技巧和合作原则。此作业旨在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学生分组进行课后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集体任务,如环保公益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制定计划并付诸实施。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运用所学知识,发挥集体合作的优势。活动结束后,各组提交一份活动总结报告,分享实践经验。
快乐过新年-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快乐过新年-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和理解新年的来历;
2.能够了解新年的习俗和广义;
3.能够体验新年的乐趣;
4.能够学会简单的新年祝福语。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新年的来历;
2.学习新年的习俗和广义;
3.学习简单的新年祝福语。
三、教学方式
课堂讲解、问答、游戏、互动。
四、教学内容及课程安排
第一课时
主题:寻找新年的来历
内容
教师简单介绍新年的来历和历史背景。
让学生们思考新年的来历,学生简单自由发挥讨论。
第二课时
主题:学习新年的习俗
内容
教师详细讲解新年的习俗和广义。
学生们听取教师讲解后,进行互动问答,了解更多的新年习俗,开展DIY制作年画活动。
第三课时
主题:体验新年的乐趣
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古代游戏、吃传统年饭和观看春晚等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新年的乐趣。
第四课时
主题:学习新年祝福语
内容
教师向学生们介绍一些常用的新年祝福语,并引导学生们进行模仿练习。
设计新年祝福封面活动,让学生们设计属于自己的新年祝福封面。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几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学习到了新年的来历、习俗和广义以及新年祝福语等知识,并且通过体验古代游戏、品尝传统年饭和观看春晚等活动,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了新年的乐趣。
在课程设计中,我重视互动和实践,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乐趣。
在后续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和实际效果。
2024学年一年级道法上册(部编版)【核心素养目标】第15课《快乐过新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快乐过新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下来,历史悠久的节日。
春节至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
4.小结并板书课题:快乐过新年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齐读课题大的传统节日。
春节至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
讲授新课教学环节一:大家一起过春节1.图片+文本学习:全世界华人庆祝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全世界的华人用各种方式来庆祝。
2.素材:素材:世界各地华人春节齐聚街头快闪演唱《歌唱祖国》,满满的正能量!3.图片:文本学习:全世界华人庆祝春节(1)纽约唐人街举行春节庆祝活动(2)意大利华人游行庆祝春节民众扮古装出行(3)法国华人庆祝春节(4)荷兰海牙舞龙舞狮庆祝中国农历春节教学环节二:春节礼节和讲究1.文本学习:过春节有很多礼节和讲究呢!你知道哪些呢?2.图片+文本学习:过年了,穿新衣。
过年人们都要穿新衣,而且通常都是红色的,表示喜庆,要用新的事物来给自己新的一年开一个好头,也有“辞旧迎新”的意思。
3.图片+文本学习:贴春联春联要先读右联,再读左联,最后读横批。
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学习文本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文本诵读对联指名诵读观看图片学习文本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知道世界各地的华人同胞们以自己的方式庆祝着祖国的节日。
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在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春节期间,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借以表达人们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美好心愿。
各地的新年习俗也不同,有的地方还时兴舞狮表演。
本场景旨在讲述最常见的新年习俗,如过年穿新衣服,就有着“辞旧迎新”的含义。
时值春节,人们春联起源于桃符,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
4.图片+文本学习:贴福字福字代表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有的人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5.图片+文本学习:拜年(1)平辈:拱手礼(2)长辈:鞠躬礼(3)小孩:跪下磕头(4)传统的拜年手势自古男女有别,标准的男子拜年姿势是右手握拳,左手包住。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5 快乐过新年 说课稿

15 快乐过新年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大家一起过春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科书《道德与法制》第一册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第三课《快乐过新年》中的内容。
本单元的前面两课都在讲述冬季到来时生活的变化,这一课话锋一转,向学生展示了冬天的节日习俗,本课主要指导学生了解传统的家历新年了解不同习俗,如亲人团聚,贴春联,包饺子,走亲访友等。
借助绘本故事〈〈团圆〉〉,讲述了农村儿童的新年故事,其中暗含了很多传统习俗。
绘本中浓浓的团聚亲情和淡淡的离别思绪。
给学生带来了独特的春节感受。
本课不仅有节日文化的学习,还培养学生与小伙伴交流、合作、分享的能力。
感受寒冷冬季里家庭节日生活的温暖。
可见这一课在本单元中地位举足轻重。
二、设计理念,《道德与法制》是引导学生向生活学习,在活动中领情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
教材以学生最熟悉、喜庆的节日——春节为切入点,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明天的追求。
这节活动课,我努力创造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自然,学得快乐,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体会家乡过春节时的习俗对生活的影响。
我将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中体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小伙伴交流、合作、分享的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别,分析能力。
此目标我将在本课的两个活动中来体现。
3、情感目标:通过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向学生渗透重视亲情、友情的美好情愫。
对于本目标我将在教学过程的第一、二环节中来展现。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挖掘过年的文化内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快乐过新年》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快乐过新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新年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知识,了解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
②了解跨年的安全意识和法律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互助精神,懂得跨年的安全和应有的礼貌。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师生互动,复习前面几节课所学内容。
2. 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新年的传统习俗和文化。
3. 细读课文,了解跨年时的安全意识和法律知识。
4. 分组合作制作跨年宣传海报。
5. 总结本课内容,布置作业。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新年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知识,了解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
2. 教学难点:了解跨年的安全意识和法律知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2. 合作学习法。
3. 问答式教学法。
五、教具及板书准备1. 教具:讲义,课件。
2. 板书准备:黑板笔。
六、详细教案1. 师生互动(5分钟)复习前面几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
2. 导入新课(10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新年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如过年的各种食品、拜年、红包等,让学生对新年产生浓厚的兴趣。
3. 细读课文(20分钟)让学生细读文本,了解跨年时的安全意识和法律知识,如跨年要注意人员密集、消防安全等,同时通过悬挂宣传海报等营造出安全的跨年环境。
4. 分组合作制作跨年宣传海报(30分钟)学生根据文本要点和安全法律知识,分组制作跨年宣传海报,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5. 总结本课内容,布置作业(5分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跨年的安全意识和应有的礼貌,并布置作业,如在家自己制作安全宣传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跨年的安全意识。
七、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让学生了解新年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同时关注跨年的安全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要求学生参与制作跨年宣传海报,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快乐过新年

15快乐过新年——“大家一起过春节”教学设计教学准备:1. 学生: 利用互联网搜索有关各地不同的春节习俗的资料;调查、询问关于春节的各种传说。
2. 教师: 利用互联网搜索有关春节习俗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1. 了解春节习俗,并了解家乡过节时的习俗对生活的影响,以此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能发现春节活动中的新鲜事、有趣事,产生探究的意识。
3.学习收集与春节活动相关的资料。
4. 懂得文明、安全、快乐过春节。
5. 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渗透重视亲情、友情的美好情感。
教材分析:《大家一起过春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科书《道德与法制》第一册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第三课《快乐过新年》中的内容。
本单元的前面两课都在讲述冬季到来时生活的变化,这一课话锋一转,向学生展示了冬天的节日习俗,本课主要指导学生了解传统的家历新年了解不同习俗,如亲人团聚,贴春联,包饺子,走亲访友等。
本课集开放性、综合性、情感性为一体,以学生最熟悉的、喜庆的春节为切入点,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明天的追求。
教学要求学生体会春节的热闹气氛,感受寒冷冬季里家庭节日生活的温暖。
以及有亲节活动中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春节中的有趣事、新鲜事。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学生的知识储备少,教材信息量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当地春节的习俗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然而对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新年习俗就知之甚少。
低年级儿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自己身临其境的事物感兴趣,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本单元中的前几课,让学生感受冬天的寒冷、感受新年的快乐等,这些都为学生更好地进入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对冬天、对新年有了直观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了解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挖掘过年的文化内涵,懂得文明、安全、快乐过春节。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教学方法:根据本教材的特点和课标要求,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预设的基本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活动式、合作探究等等。
道德与法治 一上第四单元 15.快乐过新年(第2课时 大家一起过春节)

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习俗。
教学方法与手段
谈话法、情境体验法;视频法、故事法。
教学准备
PPT;视频。学生准备台历(可以是2017年的,也可以是2018年的。)
教
学
过
程
第2课时(总课时)
批 注
一、了解传统新年
1.播放动画片(过年的来历:讲述年兽)
2.同学们,元旦过后,还过20几天,我们将迎来全球华人最隆重的节日——春节。
3.为什么说这个节日是最隆重的呢?请谈谈你的理由。
4.感悟:无论多远,出门在外的人们都会在除夕之前赶回家,与亲人们一起吃团圆饭;无论多忙,人们都会带上礼物在春节走亲访友;(看视频)
5.教师小结:(1)时间长:从农历腊月初八到元宵节,持续半个月时间。(2)涉及面广:我国很多地区的人们都有过春节的习俗,全球华人也在这一期间欢度春节。(3)形式多样:春节习俗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吃喝玩乐、衣食住行都有很多讲究。
二、认识春节,了解各地不同的春节习俗
1.新年来了,我们大家欢呼鼓舞,大家都高高兴兴过新年。想一想,你们那儿是怎样过年的?
2.边看视频边学习《大家一起过春节》。(舞龙庆祝、挂灯笼、贴春联、穿新衣等。)
3.播放《春节序曲》背景音乐,小组讨论过年期间高兴的事情,记忆深刻的事情。(看视频)
(1)贴春联(2)包饺子(3)走亲戚
学Hale Waihona Puke 科小学道德与法治(第1册)
备课教师
刘红艳
授课时间
第周 月日
教学内容
第15课快乐过新年(第2课时大家一起过春节)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习俗。
2.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元旦和春节的传统习俗。
3.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乐于与同伴合作 、交流。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15.《快乐过新年》教案及习题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快乐过新年》教案教材分析:本课三个不同的角度,讲述了新年的概念和风俗习惯。
首先是公历的新年,也就是每年的元旦这个节日。
世界多数国家的人们都会在这一天欢庆公历新年的到来,各国的人们用他们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着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
其次是中华民族最具传统的重要节日春节, 这是中国人民举国欢庆的日子,对于春节更应强调理解和讲究,突显出春节对于全体中国人来说特有的阖家团圆的意义。
最后是少数民族的人们在传统新年中的风俗习惯。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这一内容的设置,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关照到班级中的少数民族同学,体现各民族和谐相处欢乐祥和的氛围。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元旦(1月1日)是公历新年,世界上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庆祝方式。
2.主动参与学校的元旦联欢会,并为联欢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春节的礼节和讲究,感受春节当中阖家团圆给每个家庭成员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4,知道我国56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庆祝新年的方式,庆新年的时间也不一样。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节日中的传统文化,感受人们对幸福吉祥、团圆美满的追求。
三、教学策略:(一)课题导入: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道德与法制的陈老师。
时间很快,已经到年底了,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板题:快乐过新年)(二)翻看课文彩图,传授内容。
1.打开书本第60页,欢度元旦。
(1)大家知道什么是元旦吗?(老师讲解)参考: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
在很多国家,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元的意思为开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的意思为日子,“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
同时,“旦”字象征圆圆的太阳,“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即象征着新生,是一种对冉冉升起希望的寄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快乐过新年》优质教案

《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方案本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初步了解元旦和春节的传统习俗;2.初步了解各国、各民族的新年礼仪,懂得要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习俗。
3.通过与成人一起贴窗花,贴春联,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4.与伙伴、家人一起欢度新年,以主动、积极的状态迎接传统节日的到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
学情分析1.绝大部分学生对新年的理解是没有问题的,既知道元旦,又知道春节,但多数孩子对与年相关的社会常识缺乏相应的了解。
在一般情况下,家长不会有意识对孩子讲过多这方面知识,学生知识储备少,教材信息量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学生可能对自己所过的元旦、春节有所了解,但是作为一名只有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可能想不到国外也有元旦。
他们可能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对相关知识既新鲜又好奇,孩子身在其中,乐在其中。
3.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活动执行力、小组合作协调能力都较弱,教师引领学生参与迎新活动时,就要注意引导、组织和示范。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在家人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己的选择和方法,收集各地和家乡有关过新年的图片和资料。
2.布置学生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了解他们小时侯过新年的小故事,或者是有关新年中的民间传说。
准备一样新年小装饰品。
3.教师根据教材资料、录像资料、网络资源等进行整理,制作反映各地和家乡过新年的多媒体课件。
布置教室,营造新年气氛。
教学过程:活动一五彩缤纷的元旦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老师这有一首歌,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听。
播放歌曲:《新年好》。
1.谁知道,歌曲里说的新年,指的是哪一天?(PPT出示:一月一日)2.我们经常会说:新年好,但是有谁听过“元旦”?新年为什么也叫作“元旦”呢?3.教师讲解: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意思,也就是早晨、一天的意思。
所以,每年的一月一日叫元旦。
2024学年一年级道法上册(部编版)【核心素养目标】第15课《快乐过新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快乐过新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决定采用公历即阳历经年,并把1月1日叫做“元旦”。
4.图片+文本学习:元旦的来历每年的1月1日是元旦,我们通常把元旦称为公历新年,也叫阳历年。
5.素材:新年的第一天为什么叫元旦6.小结并板书课题:快乐过新年感知文本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视频齐读课题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决定采用公历即阳历经年,并把1月1日叫做“元旦”。
讲授新课教学环节一:欢度元旦1.图片+文本学习:新年的开始日历的第一页显示的就是元旦——新年的第一天。
它宣告了新年的开始2.文本学习:在很多国家,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3.图片+文本学习:世界各国新年庆祝活动(一)中国(1)新年音乐会(2)元旦戏曲演唱会人们聚集在一起以各种各样的表演形式庆祝新年的到来。
(3)人们新年撞钟祈福(4)挂红灯笼(5)燃放烟花(6)敲锣打鼓(二)巴西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人们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祭海神”活动。
大家在海滩上,把许多装满鲜花的小木船放进海中,并将白色的花瓣和其他的祭品扔进大海,表达对海之女神的感谢。
(三)德国在德国,人们穿上统一的演出服,列队在街上吹奏,欢庆新年。
素材:德国美因茨举行新年盛装游行群众不断高呼“新年快乐!”_ 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观看视频本环节呈现了小朋友探讨新年第一天的场景。
在小学生活里,庆祝公历新年是一次值得回忆的集体生活事件。
日历的第一页显示的就是元旦——新年的第一天。
它宣告了新年的开始。
各国新年有不同的习俗。
在我国,人们会挂起红灯笼,喜迎新年。
在德国,人们穿上统一的演出服,列队在街上吹奏,欢庆新年。
年呢?元旦这一天,人们以各种形式庆贺新年的到来,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快乐过新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在春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春节活动中的新鲜事、有趣事。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讨论交流
教学
准备
教师
课件剪刀、胶水、水彩笔、图画纸等。
学生
绘画用品
教
学
过
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一、听一听,创设情境引题
1.播放《过新年》歌曲。小朋友,听了刚才的音乐,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猜一猜,他们在庆祝什么呀?(过新年)
2.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就是《快乐过新年》板书:齐读
二、读一读,感知节日热闹。
1.你们知道新的一年开始是几月几日吗?(一月一日)
2.上台翻翻日历,看一看,说一说,元旦是哪一天?
3.为什么大家称这一天为元旦呢?(指名学生发言)
4.(出示课件)听听兔子贝贝的介绍吧。
5.1月1日是新一年的开始,我们也叫它元旦,在这一天,我们要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四、做一做,祝福新年到来。
1.过渡: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但是大家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家迎新年时都特别高兴。
2.说一说,你想用什么方式迎接新年呢?
生1:我想制作一张贺卡。生2:唱歌、跳舞。生
3:画画。五、画一画,跳一跳,体验快乐。
1.播放《过新年》乐曲,生制作贺卡。
2.展示、介绍,把贺卡贴黑板。
3.看,多美的一幅画呀!新年到了,我们充满了希望,让我们唱吧,跳吧!(出示课件)
4.在音乐声中唱着跳着结束活动。
布置作业
课后资料收集与整理,下节课交流。
课堂小结
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通过各种方法迎接新年的到来,是为了表达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憧憬、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
板书设计
15.快乐过新年
小学道德与法治_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师总结:每年的1月1日是元旦,我们通常把元旦称为公历新年,也叫阳历年。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请你想一想
师:你知道世界各国是用什么方式来庆祝元旦的吗?
生:……
师:老师带了两幅图片,你们想不想看呀?
生:想看。
师:第一个是巴西,在巴西,元旦这一天,人们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祭海神”活动。大家在海滩上,把许多装满鲜花的小木船放进海中,并将白色的花瓣和其他的祭品扔进大海,表达对海之女神的感谢。
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小组交流汇报
师:你们小组交流的什么呀?
生:我们小组交流的贴春联。我和爸爸妈妈贴春联。我先贴左边,在贴右边。
师:那你知道春联先读左边还是右边吗?
生:不知道
师:老师呀教给大家一个读春联的技巧,我们读春联的时候先读右边,在读左边。
生:老师,我带来了一副春联。
师:太好了,我给你帮忙,你来黑板上贴一贴。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5、《快乐过新年》效果分析
教师教的效果分析:
1、激发兴趣的导入环节。在本节课导入部分,一首《新年好》,边拍手边唱,成功将孩子们带入过新年的情境中。
2、以“情趣性、游戏性”为特点,倾心教学情境的设计。如:“送贺卡”吸引同学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再送贺卡时,每位同学亲自体验,并以老师位主持人,进行采访,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既体现了老师导的作用,也充沛体现了同学的自主学习和互帮互助互学互评的生生交往。
生:我们可以放电子鞭炮,可以放电子烟花,
师:对,同学们这样放鞭炮既文明又安全。
生:我喜欢包饺子包饺子。
师:你和谁包的饺子呀?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快乐过新年》优秀教学设计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快乐过新年》优秀教学设计一年级(上)15 快乐过新年课时教案第一课时教案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极参加庆祝元旦的活动,体会节日的热闹氛围和美好。
2.了解人们迎接元旦的不同方式。
3.体会节日中蕴含的人们的祝福之情。
【过程与方法】初步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元旦的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人们迎接元旦的不同方式。
突破方法:从查日历入手,让学生通过看录像、图片、资料等了解与元旦有关的知识。
教学难点:锻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突破方法:侧重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元旦的庆祝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化的兴趣。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启发法、活动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年俗饰品,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收集有关元旦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课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一起欣赏吧!(播放视频歌曲《恭喜恭喜》)小朋友们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是什么节日唱的呢?(学生回答)师:对!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春节。
过渡:小朋友们,能说说你知道的传统节日吗?(出示各种节日的日历卡片,引导学生说出节日名称。
)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元旦”。
(板书:元旦)1☆道德与法治教案二、七嘴八舌“话元旦”教师提问:有谁知道元旦是几月几日?代表什么?(新一年的到来,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元旦是怎么来的吗?提示:元旦是在1月1日,“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早晨、一天的意思。
“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
三、自由畅谈“过元旦”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各国是怎样欢度元旦的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收集的资料吧!2.教师出示各个国家欢庆元旦的图片:泰国(泼水节)、印度(禁食)、中国(开联欢会)……3.引导:小朋友们今年想怎样迎接元旦的到来?提示:教师向小朋友们表达自己迎接元旦的想法,再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5快乐过新年人教部编版

学生欣赏各国喜迎新年图片,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元旦联欢会的好点子。
学生数一数今年的春节离新年有多少天?说说自己知道的过春节的习俗和礼节?
学生欣赏少数民族过新年的场面,听老师介绍他们新年的风俗文化。
(设计意图:此环节
设置孩子们耳熟能详歌曲导入,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
活动四:大家一起过春节
1、数一数:农历的新年是哪一天?今年的春节离新年有多少天?
2、讲一讲:过春节我们都有哪些习俗和礼节?
3、教师小结:我国农历的新年就是传统的春节。春节一般是从农历三十开始,这一天又叫大年三十,这天里家家户户都要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包饺子、放烟花来庆祝。从大年初一开始至正月十五,大家开始燃放鞭炮、相互拜年、逛庙会、看花灯。
(设计意图:此环节
设置感受春节的喜庆和欢乐,知道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体会我国传统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设计意图:此环节
设置感受少数民族的春节,体会多样的传统新年。)
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以及设计理念)
15快乐过新年
元旦 春节
设计理念:
使孩子知道元旦是一月一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我国农历的新年就是传统的春节。春节一般是从农历三十开始;感受因为有了新年的喜庆,才让寒冷的的冬天变得更加温暖。
(设计意图:此环节
设置了解世界各国人民庆祝新年的方式。知道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通过各种方法迎接新年的到来,是为了表达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憧憬、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
(设计意图:此环节
设置让学生愿意参与学校的元旦联欢会,并为联欢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感受对新年的热情与期盼,体会在寒冷的冬季感受新年带来的幸福与温暖。)
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

《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第2课时大家一起过春节多样的传统新年一、教材分析农历新年是学生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生活事件,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大事件,教材安排了两课内容“快乐过新年”、“新年的礼物”来引导学生了解元旦和新年这样的节日。
本课内容是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对农历新年,春节习俗的学习和探究。
教材呈现的农历新年侧重反映学生与家人一起过新年的生活,了解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新年习俗,并通过贴福字、春联等,感受汉族的新年习俗。
本课不仅有节日文化的学习,还应培养学生与小伙伴的交流、合作、分享能力,从而认识新年的不同风俗,了解其文化内涵,初步体会新年对生活的文化意义,并为最后一课“新年的礼物”的学习做好衔接和铺垫。
二、学情分析我们班大部分学生来自学校周边的城郊农村,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传统节日文化都在逐渐变淡。
我们的学生虽属城郊,但多数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比较娇惯,穿新衣、吃美味,随时都可以得到满足,因此学生难以理解教学中提到的传统习俗。
另外,我们班学生中有不少留守儿童,对教材编入的绘本故事《团圆》则很有同感和共鸣。
虽然课堂上,教学最难渗透的是情感,但如何有效利用学生对绘本故事的兴趣,关注学生及故事中一家人在新春佳节中的情感体验则成为教学需要突破的难点。
对农村孩子而言,家庭教育的缺失比较明显,尤其是公共意识、公共情怀的渗透还是空白,因此教学中适时渗透、引导学生学习在人多拥挤的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意识也很有必要。
三、教学目标1、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懂得新年的基本礼仪。
2、能以积极、主动的状态迎接传统节日的到来,学习与家人一起庆祝春节,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感受家团圆的温暖,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3、学习在人多拥挤的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表现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
四、教学重点感受春节的喜庆欢乐,知道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
道法一年级上册《快乐过新年》第二课时教案

初步了解当地春节的一些传统文化与礼仪风俗。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的新年习俗,知道自己生活中的新年礼仪。
核心素养
1.社会参与:国家认同,祖国情怀,弘扬传统,爱党爱国。
2.文化基础:文化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
实施策略
视频图片欣赏,故事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春节不同庆祝方式的图片
学生准备:搜集新年活动的照片或者资料。
道德与法治学科(一)年级教学设计
月日——月日主备人:
教学内容
《15.快乐过新年》第二课时“大家一起过春节”
教材分析
本课是道德与法治学科一年级新教材上册第四单元第三个主题活动。本节课侧重在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春节,从过春节这个传统习俗的规则中,来体现我国的道德法治精神。让学生感受中国特色农历新年——春节的喜庆欢乐,感受与家人共进年夜饭的幸福美好,学习礼貌待人、文明进餐。冬季有着与其他季节不同的特点,不仅是一年的结束,也是新一年的开始,本单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一起感受冬季,欢度新年,引导学生过健康积极的生活。单元设计从感受冬季的自然特点入手,帮助学生了解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本节课共有四个话题:“欢度元旦”“开个元旦联欢会”“大家一起过春节”“多样的传统新年”,本教学设计以第三个“大家一起过春节”为主要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新年的欢乐与祥和,在欢度新年中引导学生对新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帮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出示图片:傣族过新年有泼水习俗,相互祝福庆祝新年。
出示图片:藏族人民跳锅庄舞庆新年。
出示图片:土家族跳“摆手”舞,庆祝新年。
有些少数民族庆祝新年的方式非常有意思,你知道吗?
出示图片:白族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
【精品】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快乐过新年》教案

快乐过新年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 ,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对家乡春节民风民俗有所了解,体会人们利用春节表达对未来美好的祝愿。
2.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春节的喜爱,感受家团圆的温暖 ,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孩子们一年中最盼望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
但他们对于与年相关的社会常识还缺乏相应的了解。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 ,由于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盛大节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庆祝春节,迎接新年。
孩子们身处其中,乐在其中 ,吃年夜饭,守岁 ,走亲访友 ,收压岁钱种种习俗,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一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重点是感受春节的喜庆欢乐,知道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
2.教学难点 :难点是感知春节 ,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四、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一、活动一日历上找春节1.谈话导入 :同学们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 ,我们中国还有自己传统的,最隆重、最盛大的一个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我们本地方过春节又有哪些自己的特色呢?w2.提问 :那么今年春节除夕是哪一天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找一找吗?我们可以翻阅日历(对日历上下两行数字所代表的含义进行解释上为公历)(1)查查日历 ,找找今年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的。
从小年讲起。
(2)小结 :元旦是公历新年的第一天,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新年;春节是我国农历的最后一个月持续到来年的第一个月,是中华民族的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 出示春节图片 .]3.过渡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迎接春节的到来!(出示课题 :迎新春 )二、活动二布置春节1.提问 :同学们 ,人们又把过春节称为过年,你们知道“年”的来历吗 ?谁能讲一讲。
2.交谈 :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关年的传说吧!3.小结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一起过春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道德与法治学科一年级新教材上册第四单元第三个主题活动。
本节课侧重在体现中华
传统文化春节,从过春节这个传统习俗的规则中,来体现我国的道德法治精神。
让学生感受中国
特色农历新年——春节的喜庆欢乐,感受与家人共进年夜饭的幸福美好,学习礼貌待人、文明进餐。
教材第62页主题图意在体现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全世界的华人用各种方式来庆祝,
第63页主题图意在从福字的贴法和春联的读法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过春节的礼节和讲究。
第62、63页以绘本故事的形式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过春节团圆的特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关年夜饭
的习俗和礼仪。
二、学情分析:
由于时代的变迁,现在的孩子已经不像以前的孩子那样对过年充满了期待,对过春节的礼节
和讲究也不是很清楚。
三、教学目标:
1.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喜欢过传统春节。
2.初步传承中华传统春节文化。
3.了解一些有关过春节的礼节和讲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
难点: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礼节和讲究。
五、实施策略:
通过有趣的动手实践操作、同桌交流讨论、观察欣赏等多种儿童喜欢的形式相结合,营造热闹的过春节氛围,促进儿童在体验、观察、思考和交流中,主动学习,广泛参与,回望过去,对
比现在,落实今后,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了解和热爱。
六、教学准备:
教师:电鞭炮、福字、春联、红灯笼、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板贴。
学生:粘土、油泥或橡皮泥,调查采访关于过去关于过春节的礼节和讲究。
七、教学流程:
(一)热闹过春节,激趣导入:
1.放烟花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上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大家先欣赏个片子,看看这是什么?(播放视频:放烟
花)学生观察
2.放鞭炮
(出示:电鞭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板贴:放鞭炮)那我们什么时候能看烟花、放鞭炮呢?
(过年)对,过年也叫过春节,(板书:过春节)过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是个非常
重要的节日。
你们喜欢过春节吗?好,这节课我们大家就一起热闹热闹,提前过个春节。
(板书:大家一起)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电鞭炮教具的应用,营造热闹的氛围,从放烟花鞭炮这一传统习俗入手,
联系学生已有过春节的生活经验和心情,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本课的兴趣,顺利引出课题。
】
(二)大年三十除夕夜
1.贴福字、贴春联、点灯笼
(1)贴福字
听,鞭炮声又响起来了(播放视频:放鞭炮)学生观察。
小兔穿的新衣服有什么不一样吗?小兔
在说什么呢?学生齐说。
我们要在门上贴什么呢?(出示:福字)怎么贴?(倒贴福字,表示福
到了,福来到)这个“福”字,也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美好的心愿和追求。
(板书:美好)(板
贴:贴福字)
(2)贴春联
门上还要贴什么?(出示:对联)对联也叫春联,我们来读读这幅春联,应该从哪边读起呢?对,从右边读起,因为古代的书法是从右边写起的。
先读上联,上联是“一帆风顺家业旺”,再读下
联,下联是“万事如意全家福”,最后读横批,横批是“吉祥如意”,读过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这幅春联大概是什么意思?对,这是人们的祝福,也是人们的希望,希望从一年的开头春天起,
一整年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
(板书:平安),我们一起来贴上春联。
学生齐读(板贴:贴
春联)
(3)点灯笼
同学们请看,什么亮起来了?(按亮灯笼)灯笼红红火火的,虽然天气很冷,可是我们心里却很
温暖。
(板书:温暖)(板贴:点灯笼)
【设计意图:通过过春节贴福字、贴春联和点灯笼的活动,联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进一步唤
起学生对于自己和家人过春节的记忆,主动思考过春节时热闹、快乐的特点,初步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
】
2.团圆年夜饭
(1)包饺子
除夕夜到了,我们该吃什么呢?(板贴:吃饺子)那你知道除夕为什么要吃饺子吗?(播放视频:吃饺子)学生观察。
饺子和什么很像?(金元宝)每年过春节我们都是吃饺子,今天我们来学学
包饺子。
学生尝试包饺子,师生、生生互教互学。
同学们也可以回家用真的饺子皮和馅儿试一试。
如果长辈允许,我们可以帮他们包饺子,也可以包几个白糖馅的,一起准备年夜饭。
(2)年夜饭
饺子是吃年夜饭必不可少的食物。
那吃年夜饭还有什么讲究呢?(板贴:吃年夜饭)(播放视频:除夕年夜饭)看桌上摆满了好吃的。
年夜饭中除了饺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全鱼,表示什么?
(板书:富余)除了吃好吃的,一大家子团团围坐在一起,为了什么呢?为了团圆(板书:团圆)(3)熬夜守岁
同学们,你们听,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播放视频:敲年钟)新春到了,我们的亲人都从四面八方
赶回来,吃这顿团圆饭,一起熬夜守岁。
(板贴:熬夜守岁)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已有生活经验、仔细观察微课和亲自参加动手实践操作,学生对除夕年夜饭的春节习俗有了进一步地了解,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较好地突破难点。
】
(三)大年初一来拜年
1.拜年祝福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大年初一到了,同桌互道过年好。
(板贴:拜年)拜年要守什么礼节呢?(播放视频:拜年)拜年要加上手势。
师生互相拜年。
向老师拜年你该说什么祝福语呢?那向爷
爷奶奶拜年呢?学生试说。
对叔叔,对阿姨呢?如果长辈给我们祝福,还给我们压岁钱,我们要
说声什么?“谢谢”。
2.小结反馈
那同学们,我们大家一起过春节,你高兴吗?老师也很高兴。
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过春节的礼节
和讲究,你都记住了吗?过春节要放鞭炮、贴春联、贴福字、点灯笼、吃饺子、吃年夜饭、熬夜
守岁、拜年。
(四)拓展延伸
1. 世界各地过春节
大家看,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来庆祝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了。
(播放视频:世界各地过春节)他们
都干什么了?学生观察回答。
过春节寄托了我们炎黄子孙的美好愿望。
希望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希望我们的祖国更强大。
2. 中国红
那你发现了吗?过春节用得最多的是什么颜色?对,这种红色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它叫“中国红”,它代表着温暖、团圆,代表着平安、好运,代表着一年的希望。
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继承我们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更多过春节的礼节和讲究。
让我们的每一个春节都过得热热闹闹,高高兴兴。
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别忘了把今天包的小饺子送给长辈,给他们一个惊喜。
【设计意图:通过对春节前所做准备的思考和观察微课及儿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春节其他习
俗的了解,作为知识的补充。
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布置下节课准备,为下节课的学习做
好铺垫。
】
八、板书设计:
板贴春联、大家一起过春节
福字
美好平安好运板贴放鞭炮、贴春联、贴福字、
挂灯笼、吃饺子、吃年夜饭、
熬夜守岁、拜年
温暖富余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