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第二课时
七年级下册语文《河中石兽》第二课时
七年级下册语文《河中石兽》第二课时作者:纪昀学习目标1、准确诵读,培养语感。
2、解词译句,感知文意。
3、分析形象,感悟道理。
4、质疑问难,学会思辨。
一、分析形象感悟道理(一)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不同方法及结果,填写下面表格。
(二)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
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寺僧:第一次只考虑了石兽的性质,第二次过高估计了谁留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讲学家:只注意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却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
(空谈事理而不切实际)老河兵:根据实际经验,将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全面地综合起来考虑,而做出了正确推断。
(做思结合,实事求是)本文通过写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在生活中,积累经验,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综合全面地考虑问题。
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一句话,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三)小说是如何在叙述中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的?1.从详略安排见倾向只写了寺僧的行动和结果,未写寺僧的语言。
(略)只写了讲学家的语言,未写行动及结果。
(略)写了老河兵的推论和推论的依据,并用人们的行动结果加以佐证。
(详)2.从人物称谓见倾向称塾师为“讲学家”,充满嘲讽的意味,讽刺讲学家只会空谈,喜用大道理糊弄人,很具欺骗性。
称河兵为“老河兵”,突出其实践经验丰富。
这些体现了作者“以实心励实行,以实学求实用”的思想。
3.从人物形象见倾向提示:想象一下他们各自的神情姿态,模拟他们说话的语气语调。
(四)小说是如何在顺序中制造情节波澜的?故事开端,寺僧穷尽人力物力搜寻石兽而不得,“阅十余岁”(沉没时间长)、“寻十余里无迹”(搜寻空间广且无结果),给故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接着,写讲学家的夸夸其谈,似乎即将揭晓谜底,以至于“众服为确论”。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河中石兽》刘健第二课时
展示课学习目标第一课时: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能读通、读顺课文。
第二课时:1.通过诵读,了解文章的大意。
2.找出相关语句,了解文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理解本文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2预习检查给划线的字注音,解释红色的字:1、阅十余岁2、竟不可得3、棹数小舟4、不能究物理5、湮于沙上6、不亦颠乎7、剧理臆断8、但知其一探究质疑展示提升1.诵读展示。
(要求:形式自选,内容自定。
)2.小组合作翻译课文并展示。
学法指导:对照课下注释,按照“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增添补删”的原则,疏通文意。
把预习时遇到的难题在小组内交流,仍解决不了的,用红笔勾画出来。
每组三、四号同学把每段的重点字词句标出,以备展示。
•1、临河干•2、二石兽并沉焉•3、阅十余岁•4、求石兽于水中•5、竟不可得•6、棹数小舟•7、曳铁钯临:靠近干:边并:一起焉:兼词,于此经过、过了求:寻找于:在终于,到底划船拿•8、尔辈不能究物理•9、是非木柿•10、固颠•11、如其言•12、然则天下之事•13、但知其一尔辈:你们究:探究、推究是:这非:不是固:本来颠:通“癫”,疯狂依照既然这样,那么只•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遂反溯流逆上矣。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
展示提升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呢。
石兽去哪儿了?文中的三类人用了几种方法寻找石兽呢?结果分别是什么?总结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寻找经过人物寻找的地点结果第一种僧第二种僧顺流而下第三种讲学家原地沙下第四种老河兵求之于上流果得于数里外失败原地水中不可得无迹作者感悟_____________❖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近来有人对纪昀的这个说法,表示怀疑。
理由是石重水轻,无论如何,沉于水中的石兽,只可能顺流而下,决不可能逆流而上。
他们认为纪昀所说的这个故事,尽管很生动、有趣,很能吸引人,无奈事实决非如此,石兽向上游,不过是文学家的幻想,客观上并不存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4 河中石兽 第二课时
【人物形象】 通过寻石兽的故事,比较三类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
点拨指导 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 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老河兵:有实际经验,并能够通过理论 与实践结合对事物做出准确判断。
【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探究】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点拨指导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 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24 河中石兽
第2课时 课堂回顾 上节课我们重点积累了文言字词,并梳理了文章内容。本节课请同学们 一起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句读。走进课文,去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 活道理吧。教师提问文言知识,复习上节课内容。
合作鉴赏 【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故事中几位人物各自提出的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只有老河 兵的方法是对的? 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点拨指导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 了十多里,没有找着。他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 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他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 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半 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 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把握了三者的性 质及相互关系。所以他的方法是对的。
板书总结
拓展延伸 阅读以下小故事,领略纪晓岚的过人智慧。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
2、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3、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重点: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难点:写作方法的分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探究课文内容。
二、课堂回顾。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按照故事的发展变化,概括各段大意。
三、明确本节学习目标四、深层探究(一)、合作探究(究物理)1、文中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他们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理由及结果寺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学生填表后翻译三人的理由的句子并归纳)2、师生共同归纳: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四种老河兵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多媒体演示】(教师演示。
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老河兵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二)、悟哲理1、作者由此得出什么结论?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学生回答后明确)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道其他就根据常理主观的判断,要究物理,实践出真知,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
2、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学生回答后明确)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三)、分析人物性格通过寻石兽的故事,比较三类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寺僧:“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可见其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不深思熟虑,主观臆断,盲目行动讲学家:“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老河兵: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自信(四)、学文理(写法探究)1. 逐层深入,叙议结合前三自然段具体叙述了寻找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层层深入,最后一段议论,画龙点睛,戛然而止,揭示了文章主旨。
河中石兽_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纪昀
1、理解课文中心内容,把握课文所 阐述的事理。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一中附属 张修慈
温故知新
1本文选自《 》,作者( )是( )朝人
2翻译:(1)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不知 其二者 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1)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 呢?
——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陆游。
刻 舟
求 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 (qiè)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 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1、涉--此指渡过。 2.自--从。 3.遽--急忙,立即。4.契--用刀雕 刻。 5.是--这儿。 惑,迷惑,糊涂。 6.坠--掉下。 7.其剑自舟 坠于水,其:他的。 8.若--像。 7.求--寻找。 8.止:动词,停 止。 9.行:前进。 问题(1)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写作特点: 层层铺垫
描写传神
• 再读课文,熟读成诵
积累扩展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 一方面。 形容了解的情况不全面 •一知半解, 形容知之甚少,理解不深不透。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意思是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 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积累扩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
•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 (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 然事物特性,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 起来分析)
•作者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翻译一下。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 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第二课时
当求之于 上流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 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沙为坎穴。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 穴中。如是再啮,石又 再转。转转不已,遂反 溯流逆上矣。
结果 竟不可得 寻十余里,无迹 众服为确论 (实则找不到)
果得于数里外
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 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
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
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
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
理。
4、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正确的?
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 水。 第四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 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第二课时
纪昀
河干 河岸。干,水边。 圮: 崩塌
阅:经历。
木杮: 木片,木屑。
颠:通“癫”,疯狂。 竟:最终
啮: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臆断:主观地推断
已:停止
并:一起
求: 寻找
棹: 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
1. 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井:古义:一起 今义:并列
(2)阅十余。阅:古义:经历 今义:阅读
24 河中石兽
清. 纪昀
寺僧: 考虑问题不全面。
批判“空谈理论,盲目追从”的世风
河中石兽 讲学者:空谈理论。
老河兵:阅历深广,实践经验。
强调“实践出真知”
借事说理
主题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 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 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 理,实践出真知。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
寺 僧: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显得考虑不 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 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正是 “据理臆断”的态度。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 实事求是。源自积累拓展—勇于实践的名人名言
百闻不如一见。(班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毛泽东) 力行而后知之真。(王夫之)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 (萨迪)
你还知道哪些“只知其一,不知其 二”却主观判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 笑话的事例?
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 错误。 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 的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 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 有什么启示? 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 事物的特性; 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 律。 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 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怎样理解“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 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欤?”这句话?(道理+启示)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 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单单根据常情 主观判断。这句话以议论的表达方式,在结尾 画龙点睛,说明遇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单凭主 观推论,以及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同时也 启示我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 因素,尽可能少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话。 采用反问的修辞,加强了语气,引起读者更多 的思考。
闻风丧胆: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
就吓得丧失了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 常恐惧。 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 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闻所未闻:闻:听到。听到了从来没有听 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闻风而动: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 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第二课时名师课件
写作特点
语言平易,风格简淡 叙事节奏,波澜再起 寓意于事,立意高远
课后总结
1
学生: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2 师生:共同归纳本课学习知识。
作业
1 2
教科书本课课后习题。 课时达标册本课练习习题。
下课啦!谢谢 指导2024. 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省略句) “帐”后省略了介词“于”。
5. 求之(于)地中(省略句) “之”后面省略了介词“于”。
6. 果得(之)于数里外(省略句) “得”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寻找经过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人物
寻找地点
结果
原因
寻找经过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人物 寺僧
之 ➢ 一老河兵闻之 ➢ 当求之于上流 ➢ 其反激之力 ➢ 至石之半 ➢ 求之下流、求之地中 ➢ 然则天下之事
➢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 ➢ 众服为确论 ➢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沙为坎穴
4 特殊句式
1.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动句) ……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2. 当求之于上流(倒装句) 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 “求”前面,“当于上流求之”。 3.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省略句) “得”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寺僧 讲学家
老河兵
寻找地点 (原地)
水中 顺流下 原地沙下
上流
结果 不可得
无迹 失败
果得于 数里外
原因 本能反应
只考虑了流水
仅考虑了石性、 沙性,忽略流水 考虑了石性、沙 性和流水的相互
作用
由事及理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 理臆断欤? 解读:不能仅仅凭据一知半解的片面之“理”,做 出推论,犯讲学家那样的错误。下结论应该理据充分, 这理据一部分来源于书本知识,一部分要靠生活积累,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联系实际”。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
纪昀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文本内容,体会作者对寺僧、讲学家的批评态 度,发展和提升自己从实际出发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能力。
前情回顾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一寺临河干 河岸 (2)竟不可得 终了,最后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动词活用作名词,河水 (4)遂反溯流逆上矣 于是
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寻找经
寻找的地
人物
过
点
第一种 僧 原地水中
第二种 僧 顺流而下
讲学
第三种
原地沙下
家
老河 求之于上 第四种
兵流
结果 不可得 无迹 失败
果得于数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
板书设计
寺僧—求之下流,寻十余里无迹 实
河中石兽 讲学家—求之地中,众服为确论
践
(实则找不到)
出
真
老河兵—当求之于上流,果得于数里外 知
质疑探究
1.质疑: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
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去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
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说明遇事不能主观推断的道理。
梳理内容
3.仔细阅读全文,填写下列表格。
质疑探究
3.质疑: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
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 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而要根据实际情 况做出判断。
《河中石兽》第2课时
初一年级 语文 科 自学探究 学案 班级: 姓名: 主备: 时间: 2013年 12月 14日理智时常纠正感情的过于急促的判断。
——法国哲学家 狄德罗 青年人的才能是发明,老年人的才能是判断。
——英国作家,政治家斯威夫特学习内容:第25课 河中石兽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熟悉并理解这篇短文的内容及其包含的道理。
学习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重点: 寻找石狮的不同方式及其理由、结果。
难点:对讲学家和老河兵的认识、评价。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就一定行!)(一)自学指导(学习一些文体知识,受益终生哦!)1、划分文章的层次可以借助对文章中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判断,在记叙描写之后的议论往往是对前面文字的总结升华,属于总结部分。
2、结构思路第一层(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寻十余里,无迹):交待石兽沉人河中的地点和第一种寻找方法。
第二层(一讲学家设帐寺中……不更颠乎):三种不同的寻找方法。
第三层(如其言……可据理臆断欤):由事而理,点明遇事不能“据理臆断”,深化主题。
3. 借助工具书读通课文,分小组串译课文,指出重点字词,流畅翻译。
4.说说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二)自学检测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僧募金重修 棹数小舟 曳铁把 是非木柿 湮于沙上 不亦颠乎 啮沙为坎穴 可据理臆断2.用文中的句子写出本文的主旨: (三)自学小结:二、小组学习(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有你课堂才会更精彩) 请补充下表,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
寻找经过 人物 寻找的地点结果 第一种 僧 ① 不可得 第二种 ② 顺流而下 ③ 第三种 ④ 原地沙下 ⑤ 第四种老河兵⑥果得于数里外① ② ③ ④ ⑤ ⑥第一种:没考虑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复习文言文加点字解释。
二、思考问题。
1、 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2、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
1、 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三、请学生口头回答上述问题,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次大意。
可分五层:一头一尾,中间三层。
开头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第一种寻找方法;接着是另三种不同的寻找方法;最后,由事而理,点明遇事不能“据理臆断”。
四、总结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1、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
【多媒体演示】
(1)、学生演示。
(2)、教师演示。
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2、师生共同归纳:
第一种 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 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四种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五、分析最后一层,概括文章的中心。
1、 概括文章的中心: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2、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入地领悟这一道理。
六、拓展阅读:《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训练题。
2、 归纳本课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果得于数里外
求之于上流 老河工 第四种 失败 原地沙下 讲学家 第三种 无迹 顺流而下 僧 第二种 不可得 原地水中 僧 第一种 结果 寻找的地点 人物 寻找经过
【附】
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
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
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
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
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原因在于,石兽落水后对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围水速更快,冲刷能力更强,其下面迎水流一侧的泥沙逐渐被水冲走,成为空穴。
久之,石兽因重力作用朝着迎水流的方向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动了一截。
可见老兵的判断是正确的,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使石兽能“逆水而行”。
水中石兽真会向上游
吴德锋
纪昀(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是出名的清人笔记小说之一。
蔡元培先生将它与《红楼梦》、《聊斋志异》鼎足并列为“有清一代三大小说”。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河中石兽》这个故事,颇负盛名。
近来有人对纪昀的这个说法,表示怀疑。
理由是石重水轻,无论如何,沉于水中的石兽,只可能顺流而下,决不可能逆流而上。
他们认为纪昀所说的这个故事,尽管很生动、有趣,很能吸引人,无奈事实决非如此,石兽向上游,不过是文学家的幻想,客观上并不存在。
事实真的如此吗?寻找沉在河中的石兽,究竟应在上游还是下游?不久前发生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回事,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回事的情节几乎与纪昀所记一模一一样,即西双版纳有一条河中有两块大石,它们有一半露在水面。
十多年前,有一块石头被人炸碎,另一块也随之失踪,大家都不知道这块未炸碎的石头到哪里去了。
十多年后,有人在离原地十多里的上游,发现了那块失踪了的石头,经核对,它确实是本来位于十多里外的下游那一块。
它是怎么“游”上来的呢?
原来炸另一块石头时,这块石头的基础也被震坏,它丧失了屹立不动的根基,正如纪昀所说的水冲走石边沙的道理,在十多年的时间中,它逐渐地向上游翻滚了十多里路。
它向上“游”时经过之处,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沟,令人信服他说明,纪昀所记,确非虚言。
这一有趣的自然现象,1980年4月当地的报纸作过详细的报道。
这故事不仅教育我们如何思考问题,对从事水中打捞也有实际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