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变动的多因素分析_计量经济学大作业

合集下载

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S型曲线模型分析

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S型曲线模型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的S型曲线模型分析摘要:中国大学生已经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对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调查和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本文对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进而拟合出S型曲线,从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供量化理论的支持。

1、前言今年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重量级报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全面分析了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

根据《报告》,2015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达到3700万,全世界第一。

全国各类高校达到了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

这是中国首次发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发布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报告”。

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对世界高等教教育发展和改革来讲,这都是一个创举,具有里程碑意义。

根据《报告》的数据统计,中国高等教育“井喷式”飞速发展。

以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为例,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全国有大学生11.7万;决定改革开放的1978年,全国有86.7万大学生;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达到3700万。

与新中国成立时相比,高等教育的规模增长超过310倍,位居世界第一。

目前,全世界平均每5个在校大学生中至少有1个是在中国高校学习的。

而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例,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为0.26%;决定改革开放的1978年为1.55%;刚刚过去的2015年为40%。

与新中国成立时相比,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超过150倍。

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据悉,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高等教育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8400多万。

高校数量上,2015年中国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

在2000年至2015年短短的16年时间里,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共678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55.6% ,占据了本科院校的“半壁江山”。

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呈现往非省会城市发展的趋势。

高校人数统计综述

高校人数统计综述

高校人数统计综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高校人数也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增长。

本文将对高校人数的统计情况进行综述,探讨高校人数增长的原因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我们来看一下我国高校人数的整体情况。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高校的在校学生总数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超过了4000万人。

这一数字包括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各类继续教育的学生。

与此同时,高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每年吸引了大量的高中毕业生和社会人士前来报考,使得高校人数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

那么,高校人数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高等教育被视为提升人才素质和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为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财力。

其次,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加大了投入力度,建设了大量的高校,扩大了高校的招生规模,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此外,高等教育的普及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高等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因此愿意通过高等教育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高校人数的快速增长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呢?首先,高校人数的增加使得高等教育的质量面临着挑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些学校为了应对人数的增加,不得不加大招生力度,导致招生标准的降低和教育质量的下降。

其次,高校人数的增长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扩充和提高,以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

此外,高校人数的增长也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加,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就业形势也变得更加严峻。

总结起来,高校人数的快速增长是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高校人数增长所带来的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

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影响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因素的分析小组成员:(国际商学院2003级)陈忠杰(40302003)乐峥艳(40302064)周敏(40302053)刘波(40302057)钟凯扬(40302043)卢鹏(40302066)指导老师:周游日期:2005年9月-12月【摘要】21世纪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能否在新世纪实现稳步较快的发展取决于高素质、多元化人力资本的投入多寡。

因此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增加高素质人力资源是当务之急。

而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本文建立在前人经验基础上,收集了相关数据并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对我国1978-2003年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进行多因素的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教育经费投入GDP 高校在校生数量计量经济检验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急需高素质多元化的人才,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大学素有“象牙塔”之称,具有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维护其学术自治和教学自由的历史传统。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大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都日益密切,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其职能在不断拓展:追求广泛的社会服务,为人们提供多种规格和多种形式的教育;促进知识共享,缩小社会阶层的分化;开发人力资源,推动科技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和提供高等教育市场等。

由此可见,加强我国高等教育对提高中国总体的教育水平有很大的影响,人才的竞争也将成为今后国际竞争的主流,因此政府一直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逐年稳步增加教育的经费投入,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积极资助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1978-2003年,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投入从50亿增长到6208.26亿,财政教育投入占历年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大约为7-15%不等,占历年财政购买性支出的比例大约为7-19%不等。

高校人数统计综述

高校人数统计综述

高校人数统计综述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高校人数不断增加。

本文将综述中国高校人数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一些影响人数增加的因素。

一、高校人数的发展趋势从整体上看,中国高校人数增长迅速。

根据教育部在2019年4月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高等教育机构在校生规模达到3845万人,其中本科生比例最高,达到74.9%,研究生占比为10.3%,专科生占比为14.8%。

从地域分布来看,教育资源相对比较集中在华东、华中和京津冀地区,所以这三个地区的高校人数也相对较多。

二、人数增加的因素1. 国家政策: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高等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政府出台的政策,如“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等也促进了高校的发展和人数增加。

2. 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毕业生。

各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纷纷开展人才招募计划,需要更多高等教育机构的支持。

3. 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的产业化也对高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各类民办高校的出现提供了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

三、高校人数增加面临的挑战1. 教育资源不均衡:高校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不均衡,高校在招生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现象,这使得教育资源的分配面临挑战。

2. 师资力量不足:高校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关乎人才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而高校师资力量过于集中,无法满足大规模的扩展需求。

3. 教育质量监管不足:随着高校数量的增长,部分高校的办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

所以,加强教育质量监管对于高校管理至关重要。

四、结语总体来讲,高校的人数增长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和教育市场的发展趋势。

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发展不光是扩大学校数量,而是有针对性地改善质量和效益。

唯有如此,才能在保证发展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高等教育的内生化、可持续发展。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分析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分析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分析一、理论模型与数据实证研究法: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用以回归分析为核心的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因果检验,以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

从而对影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应的多元回归模型。

有关研究的主要变量说明: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被解释变量Y):在校学生人数的变动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经济因素即国内生产总值(解释变量x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解释变量x5); 人口因素即全国总人口(解释变量x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解释变量x4)和政策因素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解释变量x3 )。

二、模型设定为避免伪回归和虚假回归,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

发现XI, X2, X3,X4, X5的数据是平稳的,可以进行进一步检验。

经过平稳性检验后,我们将对通过平稳性检验的变量作进一步的检验,探索将模型设为以下模型:1.数据收集年份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万人)人口(万人)GDP (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万元)城镇比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0556.1 126743 98000.45 25626055.7 36.22 100.42001719.1 127627 108068.2 30570099.5 37.66 100.72002903.4 128453 119095.7 34914047.5 39.0897838 99.2 20031108.6 129227 134977 38506236.6 40.5302298 101.2 20041333.5 129988 159453.6 44658574.8 41.7600086 103.920051561.8 130756 183617.4 51610759.3 42.9899966 101.820061738.8 131448 215904.4 63483647.5 44.3428667 101.520071884.9 132129 266422 82802142.1 45.889 104.820082021 132802 316030.3 104496295.6 46.9891333 105.920092144.7 133450 340320 122310935.4 48.342 99.320102,231.79 134091 399759.5 146700669.6 49.95 103.3 (数据来自国家XX 局官方网站)2.估计参数输入数据进行估计结果如下3.模型检验可决系数和修正的可决系数都较大,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在校学生总数变动的多因素分析

在校学生总数变动的多因素分析

小组成员:曾祥飞(40205088)张哲维(40205087)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的变动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在校学生总数为应变量,以其它可量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在校学生总数进行数量化分析,观察各因素是如何分别影响在校学生总数的。

关键词:在校学生总数多因素分析模型计量经济学检验一、引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项教育指标都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受教育的人数也是逐年上升,文盲比例直线下降。

随着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数的不断增加,中国的经济也随之高速发展,众多毕业生们在各行各业上表现都十分出色,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研究目的本文主要对中国在校学生总数(应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具体分析见下图),并搜集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对此进行数量分析。

在得到在校学生总数与各主要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后,据模型方程中的各因素系数大小,分析各因素的重要性,并找出影响在校学生总数最大的因素。

影响在校学生总数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图:——————这是影响在校学生总数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影响在校学生总数的重要因素——————我认为这个因素同样重要(注:1.由于其他因素或是不好量化,或是数据资料难于查找,故为了分析的简便,这里仅用此三个因素来进行回归分析。

2.学校总数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等学校、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等,故学生总数也是以上学校的人数之和。

)三、建立模型Y=α+β1X1+β2X2+β3X3+u其中,Y—在校学生总数(应变量)X1——人口总数(解释变量)X2——各级各类学校总数(解释变量)X3——人均GDP(解释变量)(注:有关模型的一些假定:(1)假定不考虑学生转学的影响。

(2)假定各统计量计算准确。

四、数据搜集1.数据说明在这里,使用同一地区(即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拟合。

2.数据的搜集情况采用1985年到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具体情况见表一。

大学生过多的原因分析报告

大学生过多的原因分析报告

大学生过多的原因分析报告引言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

在高中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将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的数量呈现出一个过多的趋势,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本篇报告将就大学生过多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1.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中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并不平衡地分布在各个省份之间。

大部分知名高校仍然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的高校数量有限。

这种不平衡分配导致了一线城市的高学历人才聚集,而大量的学生只能选择离家近的大学就读。

因此,有更多的学生进入了本地的大学,造成了大学生过多的现象。

解决方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高校的投资力度,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水平,吸引优秀的学生在本地就读。

2. 就业和社会压力在当前的劳动市场中,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拥有大学学位的人越来越多。

然而,因为职位的数量有限,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

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许多学生选择继续研究生学业或考取职业证书,进一步延长了自己的学生生涯。

解决方案: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

同时,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3. 教育观念的问题在中国,大学学历在家庭中被普遍看作是一个重要的象征和门槛。

大部分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上大学,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就业机会。

因此,许多家庭在经济和精神上都会给予孩子支持,使他们能够进入大学。

解决方案:教育部门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人们更加了解职业教育的价值和发展前景。

同时,大学应该改变对大学学历的过度看重,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造力。

4. 学制和升学制度当前,中国的大学学制普遍为四年制,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然而,进入大学的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学士学位的供应量已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

调查全国各类学校在校人数的差异spss实验报告

调查全国各类学校在校人数的差异spss实验报告
ANOVA
平方和
df
均方
F
Sig
人员之间
1.424E7
25
569706.801
人员内部
项之间
3.071E9
5
6.142E8
761.322
.000
残差
1.009E8
125
806810.418
总计
3.172E9
130
2.440E7
总计
3.186E9
155
2.056E7
总均值= 3681.86
通过分析以上那些表可以知道各项目的均值总体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个体间的相关系数较弱,但是与总体的相关性很强,他们的信度系数也均可接受,说明对于全国在校总人数,普通小学的人数的可靠性还是比较强的。,
4.(
4(聚类分析)在Analyze菜单选Classify中的K-Means Cluster...项,弹出K-Means Cluster Analysis对话框。从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则相关数据,点击钮使之进入Variables框;在Number of Clusters(即聚类分析的类别数)处输入需要聚合的组数,本例为3;在聚类方法上有两种:Iterate and classify指先定初始类别中心点,而后按K-means算法作叠代分类,Classify only指仅按初始类别中心点分类,本例选用前一方法。
2.(散点图)选Graphs菜单的Scatter...过程,弹出Scatterplot定义选项框,散点图有4种,Simple为单层散点图。
,Overlay为多层散点图,Matrix为矩阵散点图,3-D为立体散点图,选用单层散点图。再点击OK钮即完成。
3.(相关系数)选则菜单Analyze点击Correlate然后选择Bivariate.再在Correlation Coefficients框中选择相关系数的类型,本例选用Pearson为通常所指的相关系数,在Test of Significance框中可选相关系数的单侧(One-tailed)或双侧(Two-tailed)检验,本例选双侧检验。

高等学校学生人数计量分析

高等学校学生人数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变动的多因素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的变动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在校大学生总数为应变量,以其它可量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在校大学生总数进行数量化分析,观察各因素是如何分别影响在校大学生总数的。

、目录1提出问题 (3)2模型设定 (5)3数据的搜集 (5)4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6)5结论 (15)~1.提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项教育指标都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受教育的人数也是逐年上升,文盲比例直线下降。

随着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数的不断增加,中国的经济也随之高速发展,众多毕业生们在各行各业上表现都十分出色,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趋势上看,大学生人数将会持续上升。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31省份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近亿。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人数翻了一倍多。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

教育部曾指出,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历史跨越。

近年来,很多学者在对教育、经济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数和普通高等学校数、总人口数二者存在着密切联系。

在本文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引用计量的方法,将二者综合起来对在校大学生数量变动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同时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均GDP的增长,对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也存在着重要影响,因而本文将人均GDP引入该项目的实证研究分析。

2.模型设定uX X X Y i ++++=0332211ββββ其中,Y —在校大学生总数(应变量) X1——我国总人口(解释变量) X2 ——普通高等学校总数(解释变量) X3 ——我国人均GDP (解释变量)|3.数据的搜集年份 学生总数Y (万)总人口x1(万)学校总数x2(所)人均GDPx3(元)1985<10585110161986107507 1054 !198710930010631988111026·10751989112704 1075 1990。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分析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分析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正逐年攀升。

然而,这一现象并非无条件发生的,它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分析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高校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和结构将直接影响就业形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此各高校纷纷开设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的新专业,如互联网技术、数据科学等。

此举不仅吸引了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同时也直接促进了在校学生人数的增长,成为了高校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其次是教育政策的影响。

为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鼓励高校引进国际化课程、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教育质量。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各大高校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引进的国际学生和国际教师也为高校的发展增添了新添动力,此举使得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长,迎来了国际化的浪潮。

第三是人口结构的变化。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不断调整,高等教育普及率和人口基数的逐步提高,使得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不断攀升。

尤其是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密度不断提高,为高校新生招收和留存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资源。

第四是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中国,家庭的经济实力占据着择校因素中的重要位置。

当家庭经济实力不断提高时,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投资也会更多,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经济支持,使得高校拥有更多先进的设备和更好的教育条件,同时也为高校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提供了优良的硬件条件。

第五是高校自身的发展。

高校作为一种独特的知识体系,不断加强自身的发展也是在校学生人数增长的重要因素。

各高校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不断增强高校吸引力和竞争力。

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不断提高,也使得其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有所增效。

总之,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增长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社会改革和政策的推动,另一方面则是各大高校自身努力的结果。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分析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分析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分析【摘要】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影响因素。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析了学校地理位置、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名誉声誉和招生政策对在校学生人数的影响。

结论部分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在校学生人数的建议,同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背后的影响因素,为高等教育管理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地理位置、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名誉声誉、招生政策、综合分析、建议、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规模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踏入校园,而学校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研究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影响因素,对于高校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地理位置对在校学生人数有着重要影响。

位于一线城市或交通便利地区的高校往往受到更多求学者的青睐,学生数量也会相应增加。

学校办学规模对在校学生人数也具有一定影响,大规模的学校通常能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选择,吸引更多学生入学。

学校的专业设置、名誉声誉以及招生政策也会对在校学生人数产生影响。

深入分析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高校的发展情况,指导高校的招生和管理工作。

未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为高校提供更科学的发展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影响因素的分析,深入了解影响学生人数的各种因素,为高校招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学校地理位置对在校学生人数的影响,探讨地理位置对学生招生和留存的影响机制,为高校提供地理位置因素在招生中的运用建议。

探讨学校办学规模对学生人数的影响,分析规模对教学质量、学校声誉等方面的影响,为高校规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独立学院生源数量变化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以江苏省为例

独立学院生源数量变化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以江苏省为例

万人 , 呈现出连年下降的趋势。
( 二) 国 家和 政 府 宏 观 政 策
江苏பைடு நூலகம்作为经济发展 较快的人 口大省和教 育大省 , 在上世纪 9 0年代独立学 院兴起 阶段 ,是积极试 办具有
民办性质的二级学院的省份之一 。自国家为独立学 院正
名 以来 , 江苏省教育 主管部 门和社会各界 十分关 注和 支

是与全 国其 他省份 2 7 0 余 所独立学 院一样 , 生源始终是 悬在所有举 办者头顶 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迫使他们在严
格按 照《 独立 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 规 范办学 的基础上 , 不断探究影 响独立学院生源数量变化 的因素 , 从而商讨
制订适应生源数量变化形势 和未来发展 的应对策略 。
这些年来 , 在 国家“ 积极 发展 , 规范管理 , 改 革创新 ”
政策 的指 引下 , 我国独立学 院整体发展水平 得到较大提 高, 尤 其在 国家先后 出台 的《 民办教育 促进法 》 《 独立学 院设 置与管 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的有力促进下 ,
持独 立学 院的发展 , 独 立学 院的数 量 ( 共2 5所 , 仅次 于 湖北省 ) 和整体 发展 水平在全 国已经处 于领先地位 。但

謦 螽
Ap r i l , 2 0 1 5
2 0 1 5 正

Un i v e r s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独立学院生源数量变化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 —
以江苏省为例
周 继 荣
( 东南大 学成 贤学 院
[ 摘
教 学部 , 江 苏 南京
2 1 0 0 8 8 )

影响我国研究生人数增多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分析

影响我国研究生人数增多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分析

影响我国研究生人数增多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分析一、研究的背景与目的1)背景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扩招的进程也在加快,进而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也急剧增多。

从大方面讲这主要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一些高校不顾自身水平和能力,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对研究生进行“产业化”培养。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以30%的幅度递增。

在这种状态下,研究生教育的数量和规模迅速膨胀,但是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并没有随之提高。

一些高校专业的研究生质量呈现滑坡的趋势,这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本文通过1997—2008年各项数据的分析建立模型,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影响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的多因素以及它们的关系,并通过Eviews软件分析出结果并利用模型,预测今后几年研究生报考人数。

在此基础上应用模型,对自已是否考研进行指导。

2)目的分析:本文主要对在校研究生学生总数(应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搜集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对此进行数量分析。

在得到在与各主要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后,据模型方程中的各因素系数大小,分析各因素的重要性,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对研究生报考人数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并以此针对未来研究生人数变动走向来提出我们的建议。

因为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较高层次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某一专业领域内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与具备一定的研究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如何做到研究生教育“质”与“量”的平衡,保持和谐健康的发展,是当前高校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在旧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极为缓慢,只有少数高等学校招收过一些研究生。

从1935年到1949年,仅有200多名研究生被授予硕士学位。

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从1950年到1965年,共招收研究生2.3万人。

1966年由于进行“文化大革命,研究生教育中断了长达12年之久。

研究生教育真正开始有较大的发展,是在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后。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影响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因素的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影响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因素的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影响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因素的分析小组成员:指导老师:日期: 20 年 9月-12月【摘要】21世纪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能否在新世纪实现稳步较快的发展取决于高素质、多元化人力资本的投入多寡。

因此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增加高素质人力资源是当务之急。

而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本文建立在前人经验基础上,收集了相关数据并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对我国1978-2003年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进行多因素的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教育经费投入 GDP 高校在校生数量计量经济检验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急需高素质多元化的人才,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大学素有“象牙塔”之称,具有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维护其学术自治和教学自由的历史传统。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大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都日益密切,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其职能在不断拓展:追求广泛的社会服务,为人们提供多种规格和多种形式的教育;促进知识共享,缩小社会阶层的分化;开发人力资源,推动科技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和提供高等教育市场等。

由此可见,加强我国高等教育对提高中国总体的教育水平有很大的影响,人才的竞争也将成为今后国际竞争的主流,因此政府一直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逐年稳步增加教育的经费投入,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积极资助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1978-2003年,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投入从50亿增长到6208.26亿,财政教育投入占历年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大约为7-15%不等,占历年财政购买性支出的比例大约为7-19%不等。

有资料表明,1979年中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为104.41亿元,到2003年已经增长为6208.26亿元。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变动的多因素分析_计量经济学大作业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变动的多因素分析_计量经济学大作业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变动的多因素分析学号:0090863 0090817 0090832姓名:组长:邱碧涛组员:杨意钟丹兰专业:财政学修课时间:2011-2012第一学期任课教师:朱永军成绩:评语:本文通过对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的变动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中国1985年到2009年的数据,建立以在校大学生总数为应变量,以其它可量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在校大学生总数进行数量化分析,得出各因素与在校大学生总数成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从大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说明本小组成员对计量经济学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并能使用Eview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Email:****************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变动的多因素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的变动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在校大学生总数为应变量,以其它可量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在校大学生总数进行数量化分析,观察各因素是如何分别影响在校大学生总数的。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总数多因素分析模型计量经济学检验AbstractThis text uses the total number of students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do multivariate analysis, and it establishes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hich uses the total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to be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nd other factors to be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What's more, it uses the model to do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observe how various factors affect the total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respectively.Key words: The total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Multivariate analysis,Model, Econometric, Test目录1问题的提出 (4)2 理论综述 (3)3模型设定 (5)4数据的搜集 (5)5模型的估计与调整 (6)6结论 (15)参考文献: (16)1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项教育指标都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受教育的人数也是逐年上升,文盲比例直线下降。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分析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分析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分析引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直接升入大学或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因此,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也使得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影响因素。

本文就对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探讨。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主要借助现有的文献和数据,对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影响因素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影响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国家采取的高考政策,直接影响了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规模。

如高考政策变得更加宽松,则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自然会增加。

其次,政府投入的高等教育经费也对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果政府投入的高等教育经费增加,则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和规模也会得到进一步扩大。

学校实力学校的实力也是影响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实力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招生倾向。

一流学府吸引力更大,因此增加了学校实力无疑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就读。

经济水平经济水平也是影响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一个关键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经济水平愈高地区的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相对较多。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也是影响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孕育出大量的人才、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城市,其地区内的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也相对较多。

结论本文从政策因素、学校实力、经济水平和地理位置四个方面探讨了影响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因素。

政策因素、学校实力和经济水平都是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因素,而地理位置则是影响因素之一。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

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

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使我国在校生人数已位居世界第一。

运用eviews软件,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发展、高校扩招、国家财政、城镇居民收支情况和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发展的相互制约关系,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合理建议。

关健词:高等教育招生规模 eviews模型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2-168-02在我国,高等教育包括全日制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两个类型。

高等教育分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4个层次,授予相应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中国高等学校分为文、理、工、农、林、医药、师范、财经、政法、体育、艺术等科。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重大历史转折时期,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里,我国高等教育迈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步伐,经历了改革、发展、创新的一系列巨变。

从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40万人增加到108万人,在校生规模从86万人增加到341万人。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面向21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做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策。

教育经济理论认为,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社会经济等对教育的发展有制约作用。

本文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影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些影响因索,所具有的一般规律,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1 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影响因素影响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因素有很多,许多因素之间是存在着相关性的。

有些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因素则不那么重要。

选取的因素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其它的因素对招生的影响弱于这些因素;其它因素对招生的影响力可以通过选定的因素得到直接或间接的反映;选定的因素彼此之间对招生规模的影响是独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变动的多因素分析学号:0090863 0090817 0090832姓名:组长:邱碧涛组员:杨意钟丹兰专业:财政学修课时间:2011-2012第一学期任课教师:朱永军成绩:评语:本文通过对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的变动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中国1985年到2009年的数据,建立以在校大学生总数为应变量,以其它可量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在校大学生总数进行数量化分析,得出各因素与在校大学生总数成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从大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说明本小组成员对计量经济学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并能使用Eview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Email:****************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变动的多因素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的变动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在校大学生总数为应变量,以其它可量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在校大学生总数进行数量化分析,观察各因素是如何分别影响在校大学生总数的。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总数多因素分析模型计量经济学检验AbstractThis text uses the total number of students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do multivariate analysis, and it establishes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hich uses the total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to be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nd other factors to be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What's more, it uses the model to do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observe how various factors affect the total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respectively.Key words: The total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Multivariate analysis,Model, Econometric, Test目录1问题的提出 (4)2 理论综述 (3)3模型设定 (5)4数据的搜集 (5)5模型的估计与调整 (6)6结论 (15)参考文献: (16)1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项教育指标都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受教育的人数也是逐年上升,文盲比例直线下降。

随着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数的不断增加,中国的经济也随之高速发展,众多毕业生们在各行各业上表现都十分出色,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趋势上看,大学生人数将会持续上升。

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计划(7月份)最新统计是2960万人。

并以每年1.3-1.6%速度扩招,2020年入学率能达到40%,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能达到5000万。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31省份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近1.2亿。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人数翻了一倍多。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上世纪70年代曾经提出“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适龄人口的15%,标志着从精英型进入到大众型,超过50%便进入普及型。

教育部曾指出,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3%。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历史跨越。

近年来,很多学者在对教育、经济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数和普通高等学校数、总人口数二者存在着密切联系。

在本文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引用计量的方法,将二者综合起来对在校大学生数量变动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作者认为,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均GDP的增长,对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也存在着重要影响,因而本文将人均GDP引入该项目的实证研究分析。

2 理论综述本文主要对中国在校大学生总数(应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具体分析见下图),并搜集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对此进行数量分析。

在得到在校大学生总数与各主要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后,据模型方程中的各因素系数大小,分析各因素的重要性,并找出影响在校大学生总数最大的因素。

影响在校大学生总数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图: 人口总数 ——这是影响在校大学生总数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校总数 ——这也是影响在校大学生总数的重要因素 人均GDP ——笔者认为这个因素同样重要(注:1.由于其他因素或是不好量化,或是数据资料难于查找,故为了分析的简便,这里仅用此三个因素来进行回归分析。

2.由于研究的是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变动因素,因此学校总数指普通高等学校,不包括其他类别学校)3模型设定uX X X Y i ++++=0332211ββββ其中,Y —在校大学生总数(应变量) X1——我国总人口(解释变量) X2 ——普通高等学校总数(解释变量) X3 ——我国人均GDP (解释变量)注:有关模型的一些假定: (1)假定不考虑学生转学的影响。

(2)假定各统计量计算准确。

4数据的搜集采用中国1985年到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具体情况见下表年份 学生总数Y (万)总人口x1(万)学校总数x2(所)人均GDPx3(元)1985 170.3 105851 1016 857.82 1986 188.0 107507 1054 963.19 1987 195.9 109300 1063 1112.38 1988 206.6 111026 1075 1365.51 1989 208.2 112704 1075 1519.00 1990 206.3 114333 1075 1644.00 1991204.411582310751892.761992 218.4 117171 1053 2311.09 1993 253.6 118517 1065 2998.36 1994 279.9 119850 1080 4044.00 1995 290.6 121121 1054 5045.73 1996 302.1 122389 1032 5845.89 1997 317.4 123626 1020 6420.18 1998 340.9 124761 1022 6796.03 1999 413.4 125786 1071 7158.50 2000 556.1 126743 1041 7857.68 2001 719.1 127627 1225 8621.71 2002 903.4 128453 1396 9398.05 2003 1108.6 129227 1552 10541.97 2004 1333.5 129988 1731 12335.58 2005 1561.8 130756 1792 14185.36 2006 1738.8 131448 1867 16499.70 2007 1884.9 132129 1908 20169.46 2008 2021.0 132802 2263 23707.71 2009 2144.7 133474 2305 25575.48(资料来源: 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5模型的估计与调整(1)建立工作文件夹,并输入上图数据(2)分别做散点图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

(其中:用Y表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用X1表示我国总人口,用X2表示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用X3表示我国人均GDP,共三组),如下:从散点图的走势可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与我国总人口呈正相关关系,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与普通高等学校总数呈正相关关系,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与我国人均GDP 呈正相关关系。

根据散点图显示的结果(Y 与X1、X2、X3呈现线性关系),建立回归模型如下:uX X X Y i ++++=0332211ββββ其中:Y i 表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X1表示我国总人口,X2表示普通高等学校总数,X3表示我国人均GDP ,μ为干扰项。

(3)求回归方程在EViews 命令框中直接键入“LS Y C X1 X2 X3”,然后回车,可出现下图计算结果:参数估计所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2319.334+0.0112131X +1.1693742X +0.0153403X t=(-3.624436) (2.303587) (7.471732) (1.263419)2R =0.985195 r -2=0.9830814 F=465.8275 DW=1.069552(4)模型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与我国总人口成正相关,与普通高等学校总数成正相关,与我国人均GDP成正相关,当普通高等学校总数、我国人均GDP不变时,我国总人口增加1单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增加0.011213单位;当我国总人口、我国人均GDP不变时,普通高等学校总数增加1单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增加1.169374单位;当我国总人口、普通高等学校总数不变时,我国人均GDP增加1单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增加0.015340单位,符合现实意义。

2)经济计量检验①总体显著性检验(拟合优度和统计检验):由回归结果可知,可决系数R2=0.985195,r-2=0.9830814与1十分接近,说明模型在整体上对数据的拟合优度很好。

②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F检验针对H0:β1=β2=β3=0,给定显著性水平α为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3,21)=3.07。

由于F=465.8275 >3.07,应拒绝原假设度3和21的临界值F0.05H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我国总人口(X1),普通高等学校总数(X2),我国人)对(Y)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有显著影响。

均GDP(X3t检验分别针对H0:βj=0(j=1,2,3),给定显著性水平α为0.05时,查t分布(21)=1.721。

对应统计量为2.303587,7.471732,表得自由度21的临界值t0.0251.263419,| t1 |,| t2 | >t0.025(21)=1.721,通过显著性检验,| t3 | <t0.025(21)=1.721所以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