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ab354e1eb91a37f0115c0e.png)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5.《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主要取材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A。
北伐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十年内战6.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杀害我同胞达A。
19多万人 B。
20多万人 C。
30多万人 D。
40多万人7.时代赋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历史发展潮流的是A。
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B。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
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
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8.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最主要的贡献是A。
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
颁布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D。
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9.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A。
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 B。
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C。
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
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10.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是A。
1933年10月B。
1934年10月 C。
1935年10月 D。
1936年10月11.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开始的标志是A。
转战陕北 B。
挺进大别山 C。
发动三大运动 D。
渡江战役1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是①人民民主②民主集中③社会主义④民主协商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D。
①④1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D。
民族区域自治14.“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得到成功运用是在A。
台湾问题上 B。
香港问题上 C。
澳门问题上D。
特区问题上15.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A。
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
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C。
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
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16.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
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d326932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9.png)
2024年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隋朝D. 元朝2、以下哪位是明朝的开国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翊钧D. 朱由检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B. 汉武帝开创了“文景之治”C. 隋炀帝建立了唐朝D. 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强了民族融合4、下列关于世界现代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一战后签署凡尔赛条约→ 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 1945年苏联Dieser京剧被确立为世界第一剧种B. 1945年美国和苏联盟军攻克柏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9年古巴革命C. 1969年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 1970年代美国发起“环境运动”→ 1989年东欧剧变D.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33年纳粹党在德国上台→ 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5、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政治措施?A. 实行分封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筑长城D. 颁布秦律6、汉武帝时期,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政策?A. 推恩令B. 分封同姓王C. 设置刺史D. 实行盐铁官营7、以下关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今西安)B.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陆上贸易通道C.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D. 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是丝绸,不包括瓷器8、以下关于明朝“海禁”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海禁政策是为了限制沿海地区的民间贸易B. 海禁政策始于明朝初年,结束于明朝末年C. 海禁政策导致明朝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封闭状态D. 海禁政策使得明朝在亚洲地区的贸易地位下降9、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了何种制度?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察举制 10、明朝时期,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始了大规模的海禁政策,限制海洋贸易,以防范倭寇侵扰?A、明太祖B、明成祖C、明仁宗D、明世宗11、宋代出现曲破、词牌等文学体裁,其原因是:A. 印刷术的普及B. 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C. 历代文学传统的积淀D. 汉族民族意识的高涨12、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A. 民主、平等、自由B. 民主、科学、民生C. 民族、民生、民权D. 民权、民主、民生13、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政治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C. 实行三公九卿制度D. 推行土地私有制14、关于宋代的科举制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宋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B. 宋代科举考试重视儒家经典的学习C. 宋代科举考试对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影响不大D. 宋代科举考试的录取率相对较高15、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政府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是:A. 抗日战争的性质不同B. 抗日战争的目的不同C. 抗日战争的方针、策略不同D. 抗日战争的指挥权归属不同16、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民族独立B. 民主政治C. 社会主义改造D. 反帝反封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07年,浙江绍兴运行蒸汽织布机的染布庄有104家,同时还有200家传统的手工织染布作坊。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52a37b0b1c59eef8c7b49d.png)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6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要求的)1、《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B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2、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
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C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服制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C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4、《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反映了D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UO5、“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8226;主父偃传》中的这一记载可以反映出汉初 C A.发展社会经济的尝试B.缓和阶级矛盾的举措C.解决王国问题的努力D.解除边疆危机的设想6、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C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 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7、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13747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3.png)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历史朝代?()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 下列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的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电灯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A. 圆周率B. 地动仪C. 活字印刷术D. 火车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A. 儒家B. 道家C. 墨家5.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A. 《诗经》B. 《楚辞》C. 《红楼梦》D. 《西游记》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A. 春秋战国B. 秦统一六国C. 汉武帝北伐匈奴D. 郑和下西洋7.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特征?()A. 尊老爱幼B. 重视教育C. 崇尚武力D. 儒家思想8.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A. 道教B. 佛教C. 儒教D. 基督教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A. 书法B. 绘画D. 电影10.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A. 中医B. 中药C. 西医D. 针灸11.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农业成就?()A. 水稻种植B. 玉米种植C. 茶叶种植D. 面粉加工1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成就?()A. 陶瓷B. 纺织C. 铁器D. 电子设备1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交通成就?()A. 马车B. 船舶C. 铁路D. 汽车1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地理特征?()A. 长江C. 太平洋D. 珠穆朗玛峰15.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军事成就?()A. 长城B. 兵马俑C. 赵州桥D. 阿房宫1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A. 奴隶制B. 封建制C. 皇帝制D. 共和制17.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货币形式?()A. 贝币B. 铜钱C. 银元D. 信用卡18.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A. 石B. 斤C. 两D. 千克1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节日?()B. 端午节C. 中秋节D. 愚人节20.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A. 射箭B. 蹴鞠C. 马球D. 篮球21.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乐器?()A. 古琴B. 笛子C. 二胡D. 吉他2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A. 宫殿B. 亭台楼阁C. 寺庙D. 西方城堡2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服饰特点?()A. 长袍B. 襦裙C. 马甲D. 比基尼2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A. 烹饪方法B. 饮食礼仪C. 茶文化D. 咖啡文化25.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A. 皮影戏B. 京剧C. 豆腐D. 雕塑2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A. 祭祀B. 风水C. 八卦D. 科学实验27.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A. 白蛇传B. 牛郎织女C. 孟姜女哭长城D. 爱丽丝梦游仙境28.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工艺?()A. 刺绣B. 剪纸C. 泥塑D. 油画2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习俗?()A. 春节放鞭炮B. 中秋赏月C. 端午赛龙舟D. 愚人节整蛊30.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A. 精卫填海B. 后羿射日C. 嫦娥奔月D. 西游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ec04797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3.png)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D. “一五”计划的实施2、题干:下列关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说法正确的是:A. 独立自主,反对任何外来干涉B. 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C. 坚持独立自主,发展友好关系D. 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战略3、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4、唐朝开创的选官制度是:A、九品中正制B、科举制C、世袭制D、推举制5、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隋唐时期农业技术有了显著进步B. 唐宋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产生了许多手工业者C. 宋元时期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D.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导致中国与外界经济交流减少6、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思想B. 新文化运动起源于辛亥革命后,以反对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C.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学革命,使白话文逐渐成为书面语D. 新文化运动期间,鲁迅的《呐喊》等作品成为文学的代表7、60年前的《骏马奔驰保和平》首次公开演奏即以雄壮的旋律和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得到广泛赞誉。
关于这次演奏对应的历史事件,下列哪一项最准确?A、抗美援朝B、新中国成立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8、下列哪位历史人物在历史上从事过教育改革,被推崇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改革家?A、李鸿章B、康有为C、陶行知D、胡适9、以下哪项不是明清时期加强封建专制王权的主要措施?A. 建立明朝的厂卫制度B. 清朝设立军机处C.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D. 修改“一条鞭法” 10、北宋时期,下列哪一个事件最能体现中央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决心?A. 晏殊科举及第B. 赵匡胤陈桥兵变C. 铁钱的发行及统一币制D. 殿试制度的确立11、中国古代历法起源于哪个朝代?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2、汉朝哪种制度被用来选拔官员?A、科举制度B、察举制度C、九品中正制D、世卿世禄制13、以下古代文明中,最早提出“民主”概念的是:A. 古埃及B. 希腊雅典C. 古印度D. 古巴比伦14、下列事件与“文艺复兴”运动无关的是:A.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创作B.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C. 印刷术的普及D. 意大利佛罗伦萨兴起15、以下哪位是秦始皇时期著名的丞相,负责协助处理国家政务?A、李斯B、蒙恬C、赵高D、尉缭16、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实行了哪一项重要制度?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内阁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df874eb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d.png)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2、2、以下哪位思想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启蒙之父”?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魏源3、题干:以下关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B.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是罗马C.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D. 丝绸之路的主要货物是丝绸和瓷器4、题干:下列关于明朝“海禁”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海禁政策是为了防止海盗侵扰B. 海禁政策是为了保护国内手工业的发展C. 海禁政策导致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停滞不前D. 海禁政策促进了明朝对外贸易的繁荣5、题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A. 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 统一度量衡,便利经济交流C. 推行焚书坑儒,统一思想文化D. 建立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6、题干: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B.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C.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是罗马D. 丝绸之路的开辟主要得益于汉朝的张骞7、题干:以下哪项不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A、土地兼并B、人口增加C、铁器牛耕的使用D、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8、题干:以下关于商鞅变法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废除了分封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C、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推动了秦国统一六国9、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10、题干:以下哪项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A.平均地权B.耕者有其田C.土地改革D.土地公有11、题干:以下哪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标志着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C.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条件12、题干:以下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洋务运动是清朝末年的一场自强运动B. 洋务运动主要目的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C.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D. 洋务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结束1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唐朝,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3d056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1d.png)
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施的政策?A. 统一文字B. 统一度量衡C. 推行郡县制D. 废除科举制度2、汉武帝时期,为解决王国问题,实行了什么政策?A. 分封制B. 郡国并行制C. 削藩策D. 推恩令3、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秦始皇通过武力征服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B、秦始皇是通过联姻的方式逐渐统一了六国C、秦始皇是通过分封制实现了对六国的统一D、秦始皇是在战国时期结束后的和平时期统一了六国4、以下关于《史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史记》由司马迁撰写,共一百三十篇C、《史记》以人物为中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D、《史记》的撰写过程中,司马迁受到了严刑拷打,但并未因此中断撰写5、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A. 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 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交流C. 推广铁器使用,提高生产力D. 修筑长城,防御外敌入侵6、关于明朝郑和下西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B. 郑和的船队主要是为了寻找贸易机会C.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展示明朝海军实力D.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初期,持续了近半个世纪7、题干: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形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成为土地国有制的代表形式B. 秦汉时期,小农经济开始成为社会基本经济形态C. 魏晋南北朝时期,庄园经济成为土地主要经营形式D. 唐宋时期,土地兼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8、题干:以下关于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戊戌变法是维新派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挽救民族危亡C.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封制仅限于王室成员享有;B、分封制导致了诸侯割据的局面;C、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没有任何义务;D、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得到了强化。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3b6a4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6.png)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高一 历史(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进入新石器以后,逐渐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其核心在( ) A.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辽河流域 D.中原地区2.西周封建过程中 ,哪一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 A.分封制 B.君主专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3. 哪一次改革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A.商鞅变法B.吴起变法C.庆历新政D.隆庆新政 4.上计是将地方上的各级官吏所管辖的在一 定时期的人 口 、财物和土地的变动数量以及税收 、支出的数量上报给相关官吏接受审计的思想。
由此可见 ,秦朝实施上计制度的 目的是( )A.规范官吏考核B.增加政府收入C.强化中央集权D.加强君主权力5.唐朝的妇女在婚姻生活中 ,可以嫉妒 、挑剔 、改嫁 、再嫁 、和异性交往可以不避嫌 ,妇女可以和男性一样从事商业活动;在政治领域中 ,她们也展现了毫不逊色于男性的领导才能。
据此可知 ,唐代( )A.男女地位已经平等B.受多元文化的影响C.市民阶层兴起D.出现儒学批判思想 6.三省制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
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逐渐成为权力中枢;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 ,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 宰相权力系统 。
这一演变主要说明了( )A.相权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相权结构完善削弱了皇权C.君主专制日渐强化的趋势D.君相权共存机制逐渐完善7.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是古代赋役制度史上一次重大改革。
其最重大的意义在于( )A.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C. 改变了长期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D. 取消了人头税,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8.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5288b4d0d233d4b04e6907.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1.华夏之域初仅限于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
到战国晚期,魏国人士托名大禹而作《尚书·禹贡》,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希望能够实现的政治区划。
“九州”的出现说明A.中华文明的不断扩展 B.走向统一是民心所向C.魏国具备了一统天下的实力 D.宗法制度增强了民族凝聚力2.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之一是A.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皇帝制代替郡县制D.内阁制代替三省六部制3.汉初,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
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
这表明郡国并行制A.加强了君主专制B.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 C.导致了国家分裂D.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4.唐代三省布局示意图如下,中书和门下两省位于皇城内,尚书省位于长安城中心。
由此可知,唐代三省布局A.加剧了中枢机构的不稳定性 B.形成了三省分权制衡体制C.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5.《元史・百官志三》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置院使二员。
同知二员,使二员,经历二员,都事四员,管勾一员,照一员。
”据此可知该机构A.基于旧有制度又赋予新的内涵 B.人员分工设置强化了中央集权C.掌有行政权、军事权和宣战权 D.是管理边各少数民族的机构6.明成祖创立“内阁”,阁臣有权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建言献纳,备顾问之需。
人教版高一历史
![人教版高一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055a864977232f60ddcca14e.png)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测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内外服制度 B.郡县制度 C.宗法分封制度 D.礼乐制度2.秦朝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
”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有()①建立了秦朝君主专制统治②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③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便利了郡县制度的推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中书省的官员),为挫败北方游牧民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A.交唐太宗裁定 B.交门下省封驳审议 C.交兵部出兵 D.交尚书处理4.古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A.公民大会向全体居民开放 B.五百人议事会通过抽签选举产生 C.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由民众法庭终审 D.向参加城邦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5.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它最主要的作用是() A.定封建制度 B.确立共和政体 C.限制专制王权 D.产生英国第一部宪法6.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的君主立宪制,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是()①皇帝②宰相③联邦议会④帝国国会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7.当《南京条约》签订时,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
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
”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自然经济状况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学习西方技术8.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中,最基本的是()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C.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暴露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9.“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句话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 A.反对霸权 B.睦邻友好 C.多边外交 D.不结盟10.2002年10月,布什政府扬言对伊拉克动武,美国国内各界反应不一,但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美国的制造商们对此大力支持。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d52ecb76eeaeaad1f33044.png)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50分)1、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依旧坚持“闭关锁国”的传统政策,其根本原因在于:A、抵御外来侵略的必要性B、儒家思想的保守性C、皇帝大臣的愚味盲目性D、封建经济的自给自足性2、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除广东外,还有哪些省曾受到英国军队的进攻A、福建、浙江、江苏B、浙江、江苏、山东C、江苏、山东、福建D、山东、福建、浙江3、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时,清朝对外通商口岸开放最多的省份是A、福建B、广东C、江苏D、浙江4、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这一条款实际上A、假作公允以欺骗舆论B、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C、被迫对中国做有限的让步D、维护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关的权威5、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根本上看是因为鸦片战争后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变化C、中国革命任务开始变化D、中国革命的性质开始变化6、下列通商口岸开放的先后顺序是A、南京、天津、淡水、苏州B、上海、汉口、天津、重庆C、厦门、天津、沙市、琼州D、广州、杭州、天津、九江7、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大都折本。
”上述史料反映的情况是:A、松太地区的棉纺水平下降B、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降C、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D、外国洋布“价廉质美”8、外国商品在中国倾销造成的最主要后果是A、使中国社会经济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西方列强直接控制中国海关C、小农经济逐步解体D、外商收购农产品,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9、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中的“技”主要指A、军事技术B、政治制度C、科学技术D、经济、文化制度10、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报复“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B、促使清政府“借师助剿“,镇压太平天国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者权益D、打开进入云南和广西的侵略通道11、西方列强在下列哪一城市最早实行了直接的殖民统治A、广州B、上海C、北京D、南京1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对西方列强的态度是A、由闭关自守到全境开放B、由疑忌到依赖C、由盲目排外到全面学习D、由全力抵抗到屈膝投降13、清政府被迫在台湾开放通商口岸,是在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甲午中日战争中D、中法战争后14、说国民大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A、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B、北洋军阀的统治还在C、社会性质没有改变D、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完成15、太平天国与以往农民战争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遭到政府军和地主武装的联合进攻B、领导集团的分裂加速了失败进程C、采取变更封建社会基础的得力政策D、属于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16、《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有实现的根本原因是A、无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太平天国政权一直不稳定C、太平天国内部发生权力斗争D、脱离中国当时的社会实际17、太平天国最大的战略失误是A、定都天京B、偏师北伐C、固守安庆D、进攻上海18、从适应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下著作最具进步意义的是A、《海国图志》B、《原道觉世训》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19、定都天京后,洪秀全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高一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高一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9dd8b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5.png)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一上历史期末试卷考试总分:97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5分)1. 战国时期某思想家主张:“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这一主张体现了()A.法家的集权思想B.儒家的民本思想C.墨家的非攻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2. 秦代设立的全国最高监察长官御史大夫一职,银印青绶(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汉初仍然沿用。
到了汉成帝时,金印紫绶,史称“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这反映出( )A.君权与相权矛盾突出B.汉代君权进一步加强C.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D.御史大夫职权被削弱3. 幸存到今天的商朝文字大都发现于龟甲兽骨上,记载了有关疾病、梦、田猎、天时、年成等方面的疑问,据此可知( )A.商朝文字是中国最早文字B.商朝文字是用来记载占卜的C.它使我们能了解到商朝人日常生活的许多情景D.商朝文字是成熟的文字4. 下表为唐代天宝乾元年间课役户口数的情况。
下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年代不课户不课口课户课口天宝十三载(七五四)38885044521848053010407662800天宝十四载(七五五)35655014470098853492808208320乾元三年(七六○)1174529146195877585822370799A.政局动荡影响赋役征收B.均田制遭到了严重破坏C.国家财政收入日益减少D.社会贫富差距日趋加大5.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被朝廷认可,从祀于孔庙,而强调自我、摒弃权威的心学从此取代程朱理学,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流。
这一变化客观上()A.与专制皇权的强化相伴随B.削弱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与新兴的市民意识相符D.推动了伦理价值观的转向6.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方制度:“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新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0f0a6f01f69e3143329422.png)
新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2.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成男)才服兵役。
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
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B中书省C.兵部D.门下省3.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
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4.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
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B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5.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
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C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D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6.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A.斯巴达B.雅典C.罗马共和国D.罗马帝国7.新华网快讯:英国首相布莱尔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
人民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人民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c4bd7a6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f.png)
2024-2025学年人民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下列哪位人物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并且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3、古代中国的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它们共同维系了西周社会的稳定。
下列关于这两项制度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宗法制中,家族血缘关系是划分等级和权力的基础。
B、分封制中,诸侯必须向周天子定期述职、缴纳贡赋并出兵打仗。
C、宗法制规定,大宗可以压制小宗,但不直接享有分封的土地和人民。
D、分封制中的诸侯需要向周王室分封土地,但不包括人口。
4、秦朝疆域辽阔,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不同时代的影响各有不同。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封国制5、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南昌起义D. 抗日战争爆发6、以下哪种经济体制改革措施最早在欧洲实施?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市场经济体制C. 私有制改革D. 公有制改革7、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他的改革措施?A. 建立内阁制度B. 废除丞相制度C. 实行卫所制度D. 设立锦衣卫8、清代康乾盛世期间,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同时也潜藏着危机,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的潜在危机?A. 土地兼并严重B. 财政收入减少C. 官僚体系腐败D. 民族矛盾激化9、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措施。
以下哪个选项不符合秦朝的统治政策?A、推行郡县制,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统一货币、度量衡,以促进经济交流C、焚书坑儒,限制思想自由与文化发展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与外国交往 10、汉武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文化政策以强化中央集权和儒家思想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6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要求的)1、《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B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2、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
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C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服制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C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4、《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反映了D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UO5、“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8226;主父偃传》中的这一记载可以反映出汉初 C A.发展社会经济的尝试B.缓和阶级矛盾的举措C.解决王国问题的努力D.解除边疆危机的设想6、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C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 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7、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说明科举制度 A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8、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的嫌疑,沽名钓誉,他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
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生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反映的实质是 BA.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B.君主专制统治需要C.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阴谋活动,人品不正,没有体现一个臣子应有的人格价值D.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CUO9、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
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
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
这一现象发生在 D 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10、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CA.汉代尚书台B.唐代三省六部制C.明代内阁制D.清代设军机处11、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A B C DCUO12、.“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
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①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②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③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数人的民主 AA. ①B. ①②C. ①③D. ①②③CUO13、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
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C )A.①②④B.①②C.①④D.②④14、恩格斯说:“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那里,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人、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
”。
这反映出那时的公民社会是 AA.等级社会B.平等社会C.民主社会D.法制社会15、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评论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
”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BA.国王是国家元首B.国王“统而不治”C.国王任命内阁首相D.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16、对现在英国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和政府首脑布朗表述正确的是①布朗的权力受到伊丽莎白二世的制约②如果现在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布朗为首的内阁就一定要下台③议会通过的议案,伊丽莎白二世基本无权否决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布朗为首的内阁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BA.②③④B.③④C.④D.①③17、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就此理解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DA.海外贸易B.和平环境C.地理位置D.宪政制度CUO1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C B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19、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这段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A.加强中央集权与维护共和的矛盾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C.解决州权问题D.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CUO20、2008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美国宪法规定:各州先选出与本州出席国会议员数相等的选举人,再由他们组成选举团选举总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A.总统由议会直接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B.总统由议会间接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C.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D.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CUO21、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西安兵马俑。
当他步出展馆时,发现一个小女孩站在高处观望他,双方招呼并对话:克:你为什么站那么高?女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
克: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女孩:管美国(人民)。
克:(略为思索后)准确的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
最能说明克林顿这一结论的是 C BA.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按三权分立的原则设置的B.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C.政党政治的存在置总统于人民监督之下D.美国民众有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CUO22、林肯总统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问题征询意见,结果7名阁员都表示反对,但林肯在宣布会议结束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赞成的占多数。
”你认为林肯的做法是 A CA、违背了美国法律,林肯的决定无效B、林肯只是开玩笑,没有法律效力C、不违法,总统有最高行政权D、林肯是在滥用总统的权威23、有人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爬进来的”。
这主要是指第三共和国AA. 仅以一票赢得B. 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C.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D.缺乏建立共和制的经济基础24、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文中的好处是指俄国 DA.得到大量战争赔款B.取得许多通商口岸C.在中国内地开设工厂D.割占中国大量领土25、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D 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26、1839年(道光十九年),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给首相发出密件,建议向清廷发出通牒,要求割让一个岛屿给英王陛下。
通过鸦片战争英国实现了这一目的。
这个“岛屿”是 CA.台湾B.澎湖列岛C.香港岛D.澳门岛CUO27、英国在华攫取的下列侵略权益中,不是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方式取得的是 A DA.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B.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C.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D.兵船在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CUO28、1844年,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又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这种变化是 A DA. 革命形式的变化B. 洪秀全斗争策略的变化C. 太平天国巩固政权的需要D. 农民政权封建化的反映29、一个侵略者曾经在日记里写道:“庄严华贵之区,且曾为高贵朝觐之殿,经此吞灭一切的火焰,都化为云烟了。
……于是园门和那些小屋,也一个不留,一间不留……我们已经完毕这件大工作,便再回到北京去。
……所有年深日久,精美绝伦的建筑和物品,都一齐牺牲了。
”据此分析他参加的侵华战争应该是A.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 B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30、、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
……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B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1、经过义和团运动,瓦西德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列强 B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③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2、“试观这次学生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