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略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略谈
作者:肖晨
来源:《教育界·上旬》2018年第10期
【摘要】体育核心素养有别于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更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要求教师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加强技能传授,因此,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文章以小学体育教学为主要探究对象,分析了核心素养培养下的体育教学策略,以为相关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学;培养策略
体育是学校教育之重要组成,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体育教学都被教师与学生所忽视,其教育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实现。在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大力推动下,特别是随着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社会各界日益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并加强了对体育教学的研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想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就需优化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模式,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活动,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一、体育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概念在我国于2014年提出,并于2016年对核心素养的三大方面、六大要素、十八个基本要点进行了详细解读。至此,各阶段的学校教学纷纷引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理念,要求将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鉴于各学科的教学特点不同,对于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培养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身体素质、心理品质、体育技能、健康意识等多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身体素质。体育教学应能发展学生的运动素质以及健康素质,使学生通过锻炼增强体魄,拥有一定的体育运动能力,身体以及大脑能够同步发展,保持充沛的精力开展日常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心理品质。体育教学应能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坚强的毅力,形成与他人积极合作的精神,以积极向上的面貌开展生活与学习,形成健康的心理,拥有良好道德素养,能在体育活动中培养集体意识、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第三,体育技能。体育技能是学生掌握各种体育活动的熟练程度及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其包括体育锻炼技能和自我评价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传授学生科学的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