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

合集下载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3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3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二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采访采访活动是新闻业务活动的起点,相对其他类型报道而言,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要求记者揭示新闻事件更深刻的意义、更全面的细节、更广泛的联系,采访环节尤为重要。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采访中的线索筛选、选题确定、报道计划和报道策略都围绕着两个要求进行:一是怎样才能达到深度报道要求的“深度”,二是怎样才能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

本章探讨广播电视深度报道采访中的问题和对策。

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采访的线索筛选和选题原则一、记者对新闻线索的筛选新闻线索是指关于新闻信息的提示性的信号、讯息和征兆。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新闻线索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来源:受众举报、记者见闻、有关部门提供、上级指派、其他媒体报道、互联网上的论坛或帖子等等。

对于新闻线索记者要从可信度、典型性和可操作性几个方面分析,决定新闻线索的取舍。

首先,要判断其真实程度,是否可信。

这需要记者具备相当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接触到新闻线索后,应该本着敬业精神和科学态度进行初步判断,注意推敲以下问题:1.线索中反映的事件是否符合人们的认知常理。

著名记者卢跃刚在谈新闻采访时说:“常识性经验是一名职业记者的第一素质。

常识性经验指的是生活常识、情感常识、人性常识。

”记者凭着社会生活经验能够对选题进行直觉筛选,有些线索明显夸大其词或前后矛盾,就可以考虑放弃,如果题材确实重大,一定要在采访中解除疑点。

2.谁是其中的受益者。

通常一个新闻事件尤其是调查性新闻事件出现后,总会有一些人从中得到好处,这些人是谁?是社会权力阶层吗?3.线索提供者在事件中处于什么位置。

他举报新闻线索的目的是什么,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是为伸张正义,或者仅是为一已私利而利用媒体。

4.线索提供者离事件有多远,是当事人还是亲眼所见的旁观者抑或只是道听途说。

能否从其他渠道初步判断新闻线索的真实性等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深度报道节目《新闻纵横》曾经接到听众通过手机短信提供的新闻线索:反映四川省攀枝花市政府有关部门出台规定,以骑车影响交通安全为由严令禁止市民骑自行车出行,从而引起市民极大不满。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2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2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说理原则(2)四、表达客观原则应用在广播电视中的常见问题(一)确保报道真实性前提下,补录(模拟)音响和补拍(摆拍)画面的限制使用原则为了增加报道的可听性、可视性,一些节目中使用了模拟音响,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如何把握新闻报道中补录(模拟)音响、补拍(摆招)画面使用的度,广播电视节目中使用模拟音响现象最初出现在专题节目中,尤其是社教类节目。

如为了表明时间使用的钟表滴滴答答的走动声,表示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使用的敲击键盘声等等。

但在新闻节目中基本上禁止使用模拟音响,补拍、摆拍画面,这是广播电视媒界公认的规则。

但90年代后期,由于媒介竞争加剧,各媒介都在调动一切手段增加报道的形象感、吸引力,模拟音响、补拍、补录现象大量出现。

以至于1996年的电视专题获奖作品评析文章中,有专家针对这一问题特别强调:“新闻专题要用纪实拍摄手法真实地展现新闻事实,不允许摆布、补拍、扮演,以‘实’为本。

”但是学院派的“告诫”并没有阻止实践界的尝试。

1998年中国电视新闻专题参评作品《危机时刻》获得一等奖,这标志着理论界对这一现象部分认可。

《危机时刻》中有大量镜头是事后补拍的。

补铂的镜头中有一些是说明性质的,如乘务人员拿着锤子去敲击飞机的前起落架、空中小姐演示迫降姿势;也有一些完全是为了渲染气氛、增加观众的紧张感的,如屏幕上不断闪烁、发出刺耳声音的红色指示灯、数字倒计时等。

这些补拍、摆拍的镜头对于渲染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起到了效果。

但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握报道真实性。

《危机时刻》获奖说明评委们认可了以上手段的使用,在获奖作品评析文章中,有专家说,这个报道:“调动一切不违背真实的手段,强化了电视符号优势”,只要“不用演员去演是可以的”。

从此后,在中国的广播电视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扮演、补拍”,也出现了演员扮演的“纪实”节目。

那么到底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应根据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中使用的补录(模拟)音响、补拍(摆拍)的画面的不同作用分别对待。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8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8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六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见类型第二节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是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中常用的两种报道形式。

这两种报道形式可以确保深度报道节目的时间长度和涉及问题的广度,以及随时深入追踪重大事实的速度,能够有效突破栏目时间空间的限制。

一、连续报道连续报道是跟踪新闻事件发展进程,连续多次播出的累积式报道。

这种报道形式最能体现广播电视进行式的报道特点。

(一)连续报道的特点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连续报道有如下特点:1.报道对象为已经发生、尤其是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事实连续报道对象通常是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记者随着事件进程不断进行追踪报道。

如河北台的《“霸州‘六四’枪杀案”庭审现场报道》,从庭审当天早上7点35分发回第一篇现场报道开始,不断跟进,到晚上20:14分,共发回报道11篇。

从早上5点多对已经等在法庭外的人们采访,到经历了中午12点30分、下午3点30以及晚上8点三次休庭,再到判决结果揭晓,一气呵成,反映了事件全过程。

有的时候连续报道是对新闻事件及其引发的后续事件进行报道,这就不是单一事实,可能引发一连串后果。

如前所述《寻找“小良”》就是由记者帮助顺老汉寻找儿子,引发的一连串后续事件,以及人们的种种议论。

连续报道通常要投入比较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内容较多,这就要求选题方面应该是具较高新闻价值;另一方面,如何能让受众主动选择收听(看)持续进行中的报道,当然需要报道有吸引力,因而选题的接近性和重要程度会直接影响受众能否伴随报道跟进。

2.时间上连续播出连续报道必须是多次进行式播出,根据题材特点不同,可以是一天之内播完,也可能持续几天、十几天,甚至几个月,如北京台的报道《寻找迷失的家》。

5月16日北京台播出了两个走失7年的孩子要寻家的报道后,提供线索的电话不断,其中两个孩子家原房东提供了重要线索。

5月29日,孩子的亲戚收听广播后与电台取得联系,终于在6月1日儿童节那天孩子和父母见面。

经公安部门为他们做了亲缘鉴定后,6月27日,孩子们随父母返乡。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7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7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六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见类型本章介绍和分析常用的两组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解释分折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

第一节解释分析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一、解释分析性报道(一)解释分析性报道定义解释分析性报道是运用事实来解释分析事实的报道,是通过背景材料与事实材料的说明、对比和分析,展现出新闻事实的原因、意义或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

解释性报道中含有记者对新闻事实的立场和观点,但是记者并不直接给出判断,而是通过事实的比较,让受众自己得出答案。

目前广播电视中的解释性报道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整篇报道只有事实材料和背景材料,观点在事实的累积中自然得出。

如第五章的例稿《火烧湿地》,全篇几乎没有记者的直接评论,但由于记者在报道中层层展开事件背景、使得观众在看完报道后,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扎龙湿地着火是由于人为的盲目开发造成的。

二是,整篇报道以事实材料和背景材料为主,在结尾部分给出分析或评论。

报道的开头和主体部分完全按照时序结构组织材料,结尾部分有记者直接或间接的画龙点睛的议论。

三是,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加入背景材料和分析性材料,夹叙夹议。

这种报道形式,在叙述事实的同时,以事实材料、背景材料为主,言论材料为辅,完成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和解释。

第一种形式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第二种和第三种形式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电视新闻述评性节目。

(二)解释分析性报道的特点1.解释分析性报道的报道对象,通常是非事件新闻或比较复杂的重大事件新闻解释分析性报道的对象通常是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这类问题发生后,受众迫切需要媒介解疑释惑。

2.解释分析性报道着重分析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以及意义和影响解释性报道详述新闻事实发展始末,其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细化事实,而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出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或者给出新闻事实的意义和影响。

当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分工日益细密,公众不满足于媒介只提供“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以及“怎么样”。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1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1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一次课,首先介绍自己;其次作课程简介,该课程在所学专业课(让学生回顾所学课程,师生对话)中的地位、重要性,主要内容,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方式,教学安排,教材使用方法,考核方式;再次是课堂要求,包括课后作业、课堂纪律等;然后正式讲课。

第一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概论什么是深度报道,它是怎么出现的?这是—个科技高速发展时代,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这是一个观念更新加速度时代,代际冲突呈现新形态——文化反哺和后喻文化,成人世界面临新挑战;这是中国社会转型时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礼俗社会到法理社会,从农耕社会向城市的工业社会转型。

这是变革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人都充满困惑和疑问,需要传播媒介不仅回答“是什么”还要追问“为什么”,指出“怎么样”,发现被社会公众忽视或被人遮蔽的“危机”。

正如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所说:“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模糊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

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

”这样的时代需要深度报道,这是深度报道勃兴的时代。

本章从深度报道概念入手分析其渊源和特征,解读当代中国社会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形态演变和功能拓展。

播放节目,感性认识:1、央视对于“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件”的报道,8月13日《新闻联播》、8月13日14日20日《焦点访谈》2、5月14日《24小时》“黑龙江男子徐纯合中枪身亡涉嫌暴力袭警哈尔滨铁路公安局公布调查结果”,5月14日《焦点访谈》“安庆火车站枪击事件真相”,5月30日《新闻调查》“庆安枪击案调查”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概念解析一、各类深度报道定义目前国内外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文体说这类定义将深度报道归为:一种新闻体裁,介于动态新闻和评论之间,以“深”见长。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1.深度报道: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以“深”见长的新闻体裁。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5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5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五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用结构形式(2)三、华尔街日报体这是典型的叙事和论证相结合的组织材料的方法,因《华尔街日报》擅长使用这种结构,而命名为华尔街日报体。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把复杂、抽象、重大的问题与具体的个人或事件联系起来,给严肃的问题加入人情味儿要素,使报道内容更易于理解,还能大大增加报道的吸引力。

华尔街日报体结构:开篇通常从一个人的遭遇(或某个具体场景)入手——引出报道的主题——就大的问题展开论述,论述过程中运用大量背景材料,间或插人开篇个案的经历或遭遇——最后得出结论或回归个人故事。

报道主体部分论述的问题往往离普通人生活较远,引入个人遭遇、个人情感可以大大增加报道吸引力;另一方面,开篇的个案在主体部分还能起到解释说明作用,告诉受众报道中要论述的问题对普通人的影响。

华尔街日报体在使用过程中,要求开篇的个案,一定要与报道主题直接相关、并很有冲击力和吸引力。

这种结构方式虽然起源于报纸,但对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很适用。

论述重大严肃问题,避免枯燥,使受众从具体事实过渡到抽象认知,是电子媒介深度报道的特点。

如果开篇的个案中饱含冲突和情感,则整个报道会更跌宕起伏。

当然华尔街日报体的核心不在个案,而在于真正要论述的问题。

因此不要把关注点过分集中于个案的渲染上,这样会影响整篇报道的力度。

如中央电台记者采写的报道《助学贷款遭遇尴尬》部分:这组报道—经播出就引起广泛关注,有听众打来电话说“很为徐怀斌着急”;也有人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你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我们当兵的也一样,只讲经济利益谁还来当兵啊”;还有人说“贷款本身是政府设立推动的一项贷款,还不完全是个人消费性贷款、不完全是以银行正常营利为目的的贷款”;更有人认为该对不还贷的学生进行教育,等等。

记者没有满足于贫困大学生读书难的悲情故事,也不对有关各方作道德追问,而是着眼解决问题,即从长远看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正如作家梁晓声的评论所说,报道“写得心平气和,不浮不躁,采访细致、深入,读起来像是‘人大’或‘政协’召开的专门问题研讨会,责任感跃然纸上,难能可贵”。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6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6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三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采访方法(2)一、按记者参与新闻事件的程度分:旁观式、参与式、体验式二、按照采访策略分: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宏观与微观结合记者要深入了解某一事件或现象,应该有战赂、战术的考虑,如果我们把记者选择采访具体某一个人、某一方面问题采取哪种方法比作战术考虑的话,不妨把记者为了解事件的全部要素而制定的采访步骤、采访顺序比作战略考虑。

有时记者采取先对事件进行宏观了解再进行微观分析的采访策略,这有助于记者尽快把握全貌,找准方向;有时记者采取先对新闻事件的关键细节进行求证再追本溯源挖掘整个新闻事件的普遍意义的策略,这有助于记者尽快掌握易被掩盖的事件真相、获取关键证据。

1.从宏观到微观记者采访某一新闻事件,自上而下,先从宏观情况入手,依次采访事件的主要当事方,把握事件整个脉络,再就若干关键细节进行了解求证。

这种采访方法多被用于事实明确、层次清晰的报道题材。

2.从微观到宏观记者采访某一新闻事件,先从具体某一关键细节入手,撕开口子,再自下而上层层反推,——引出事件的主要当事方,整体脉络逐步清晰。

这种采访方法多被用于事件头绪纷繁,而一些关键细节又极易被掩盖的报道题材。

3.宏观与微观结合记者采访某一新闻事件,先将最关键的某些具体细节了解清楚或者掌握到关键证据,再从宏观入手对事件的大概脉络进行把握,依次由宏观而微观层层推进报道进程。

这种采访方法多被用于事实比较明确,但是必须首先了解关键细节才能对整个事件的性质进行评判的报道题材。

三、按照广播电视技术手段的使用分:脱机采访、带机采访根据报道中是否使用采录设备,分为带机采访和脱机采访。

这里的带机采访主要是指:记者的采访过程也被记录在录音磁带或录像带上的采访。

而脱机采访同纸质媒介记者采访相同。

带机采访是记者边观察、边思考、边采访、边调查的过程,对记者驾驭语言、驾驭现场的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

以下通过带机采访的经典案例《难圆绿色梦),分析带机采访的作用相应注意的问题。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7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7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四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实用采访技法(2)五、声东击西法记者采访某一新闻事件,必须向事件的各方当事人了解情况,而针对一些负面性的事件,有关当事人往往拒绝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有的时候,记者为了了解情况不得不采取声乐击西的办法,以采访报道其他新闻事件的名义约见当事人,把真正要询问的问题隐含在—系列问话之中。

比如,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记者杨杰、尹永铸采制的报道《“改革”改出52个镇领导》,记者报道了这样的新闻事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吃财政饭的乡镇干部数量,山东省从2001年开始进行大规模乡镇合并,可是一年多之后,记者在山东菏泽市的一些乡镇采访发现,合并完成后农民负担非但没有减下来,乡镇官员数量却有了大幅度增长。

这一报道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意义,近年来,中国广大农村的发展步伐缓慢,特别是在很多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因为农产品大量过剩而导致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人们看到的现象是农民增产不增收,与此同时,需要农民养活的基层吃财政饭的乡镇干部却越来越多,农民负担越来越重,而且干部多了,位置有限,一个媳妇多个婆婆,办事效率低下,程序复杂,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

这一电视报道没有采用令人炫目的特别制作手法,只是运用了最简单最基本的电视画面和同期声的组合,但恰恰是几段同期声运用构成了全片最精彩的部分:某镇镇长对着记者的摄像机介绍自己镇里的干部数量:“8个?12个副镇长?13个副镇长。

12个副书记。

副镇长、副书记、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总共52个。

”这个镇的一位工作人员也抱怨说:“这么多领导,谁分管哪一摊子,谁该找哪个办事,你别说老百姓不清楚,就是合并乡镇后,我们这些机关干部,哪个干部管我们、怎么管,现在还摘不清。

”而镇党委书记更是在话筒前解释着自己“丐帮帮主”绰号的由来:“顾名思义,就是说我得要饭吃,领着十多万人,光这些财政供养人员就1500多人,所以收入跟不上那就得要饭,所以就给我了个外号,叫丐帮帮主。

我们这是由马岭岗、二郎庙和解元集这三个乡镇合并的,合并后简称‘马二解’,‘马二解’听不明白就成了,‘马二姐’了。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二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采访采访活动是新闻业务活动的起点,相对其他类型报道而言,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要求记者揭示新闻事件更深刻的意义、更全面的细节、更广泛的联系,采访环节尤为重要。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采访中的线索筛选、选题确定、报道计划和报道策略都围绕着两个要求进行:一是怎样才能达到深度报道要求的“深度”,二是怎样才能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

本章探讨广播电视深度报道采访中的问题和对策。

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采访的线索筛选和选题原则一、记者对新闻线索的筛选新闻线索是指关于新闻信息的提示性的信号、讯息和征兆。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新闻线索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来源:受众举报、记者见闻、有关部门提供、上级指派、其他媒体报道、互联网上的论坛或帖子等等。

对于新闻线索记者要从可信度、典型性和可操作性几个方面分析,决定新闻线索的取舍。

首先,要判断其真实程度,是否可信。

这需要记者具备相当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接触到新闻线索后,应该本着敬业精神和科学态度进行初步判断,注意推敲以下问题:1.线索中反映的事件是否符合人们的认知常理。

著名记者卢跃刚在谈新闻采访时说:“常识性经验是一名职业记者的第一素质。

常识性经验指的是生活常识、情感常识、人性常识。

”记者凭着社会生活经验能够对选题进行直觉筛选,有些线索明显夸大其词或前后矛盾,就可以考虑放弃,如果题材确实重大,一定要在采访中解除疑点。

2.谁是其中的受益者。

通常一个新闻事件尤其是调查性新闻事件出现后,总会有一些人从中得到好处,这些人是谁?是社会权力阶层吗?3.线索提供者在事件中处于什么位置。

他举报新闻线索的目的是什么,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是为伸张正义,或者仅是为一已私利而利用媒体。

4.线索提供者离事件有多远,是当事人还是亲眼所见的旁观者抑或只是道听途说。

能否从其他渠道初步判断新闻线索的真实性等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深度报道节目《新闻纵横》曾经接到听众通过手机短信提供的新闻线索:反映四川省攀枝花市政府有关部门出台规定,以骑车影响交通安全为由严令禁止市民骑自行车出行,从而引起市民极大不满。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6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6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五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第二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要素(2)二、特殊的层次标志:总片头和分片头所谓总片头,就是广播电视节目栏目标识画面(音乐)后,出现的关于报道的介绍性内容。

广播报道中表现为音乐+解说词(或同期声),电视报道是音乐+画面(同期声)或+解说词。

总片头既要起到导入作用,还起到广告作用,所以通常包含报道中最精彩的画面或声音,或者是报道中最具悬念的内容,或者是报道独具的特色等等。

所谓分片头,是在报道中间出现的承上启下的介绍说明性内容,既可能是上一节内容精华回放,也可能是下面内容介绍,或者兼而有之。

表现形式和总片头很接近。

分片头又称片花,能够起到几个方面的作用:1.是报道的层次标志;2.是常用的转折、过渡手法;3.能够起到上下勾连作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及分析:略总片头是对整个报道进行的概括,分片头出现在文中,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

总片头是广告式的,强调这次采访的艰难和这次行动的重要性,以引起听众的兴趣。

分片头是进一步细化总片头的要点,指明报道内容是:揭开中药饮片市场流通环节的重重内幕。

略总片头是“引子”,给出报道中异常性信息,吸引收听。

分片头在文中,是典型的承上启下式,光是总结上文中的疑点,接着给听众以收听难备——告诉大家下面的内容是什么。

略这是在报道前半部分的分片头,既总结上文的内容——介绍吉林省有关法规的出台情况,这则法规的特别之处,又包括了下面内容——各种观点争鸣。

接下来的报道中,又出现了一个分片头:略这是在报道中间部分出现的,前半段句分片头简单概述报道主题,既总结上下文,也是为刚刚开始看这个报道的观众给出提示信息,后半段分片头是提示下文内容。

三、造型节奏节奏最初是音乐术语,指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

节奏在各种艺术领域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王小波曾说过:“优秀的文体之动人之处,在于它对韵律和节奏的控制。

”前苏联电影艺术家普多夫金也说过:“节奏是从情绪上感染观众的手段,导演用这种节奏可以使观众激动,也可以使观众平息下来。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一、引言1. 课程定位: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其新闻采编和报道能力。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独立采访、编辑和报道的能力。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基本概念:深度报道是一种反映社会现象和问题、揭示事物内在联系的新闻报道形式。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以广播和电视为载体,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向观众传递更多信息。

2.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1)主题突出:深度报道聚焦重大新闻事件,对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使观众对事件有更全面的认识。

(2)内容详实:深度报道通过采访、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大量事实和数据,为观众提供丰富的信息。

(3)逻辑性强:深度报道在报道过程中,注重事物内在联系的揭示,使观众能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脉络。

(4)形式多样:深度报道可以采用纪录片、访谈、系列报道等多种形式,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1. 选题与策划:在选题过程中,要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民生,力求做到题材新颖、有深度。

在策划阶段,要明确报道角度、采访对象和报道形式等。

2. 采访技巧:采访是深度报道的重要环节。

要注重与采访对象的沟通,善于提问、捕捉关键信息。

要注重现场感受,丰富报道内容。

3. 写作与编辑: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逻辑性、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编辑时要合理安排素材,注重音乐、音效和画面等的搭配,提高报道的观赏性。

4. 创新与突破:在报道形式和内容上,要敢于创新,力求突破。

可以采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拓宽报道渠道,提高报道的影响力。

四、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1. 案例分析:本节课将分析一些经典的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案例,使学生了解深度报道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1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1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四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说理原则与选材要求深度报道的报道目的是“求是”,而“实事”是手段。

如何以客观报道手法准确传递出事理,是深度报道的基本报道要求和报道技巧。

有学者分析以调查性报道闻名的《60分钟》时,说:“从主持人的演播室介绍、解说词的补充说明、提问的巧妙设置,再到各式人物的采访,再到节目最后的评论,《60分钟》基本上不把主观的意见和观点直接表达出来,会给观众留下一个整体的态度印象,不影响观众自身的理解和判断。

但观点往往隐藏在镜头与画面的精心编辑、典型画面及细节的突出和放大,主持人的巧妙设问及提问顺序中。

”《60分钟》的这种报道风格就是中国新闻界一直强调的用事实说话报道原则。

所谓用事实说话,就是报道类作品是通过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的。

用事实说话原则应用于深度报道中,要特别注意事实和事理的关系,中国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从业人员深深感到,在深度报道中,“报道和评论在不同方式和不同层面上的结合,……客观报道与主观见解互相补充,客观报道不排斥主观的见解、主观的见解也不妨碍客观的展示,将思想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融入报道中。

”本章探讨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如何实现事实与事理的结合,尤其要关注以论断、结论、观点或公式、定律、定理等形式表现出来的逻辑思维,与以具体形象和样貌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形象思维的关系。

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说理原则(1)深度报道采写过程往往也是记者逐渐确定观点的过程,当记者提笔撰写新闻稿的时候,头脑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立场和态度,但为了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观点的给出强调缘事论理、水到渠成,这就要求:首先,记者使用的客观事实能够支撑起主观观点;其次,记者在报道中可以夹叙夹议,但在用事实说理过程中,要尽可能以中立的面貌出现,避免主观色彩过浓;第三,语言表达层面,记者的爱憎情感通过客观抒情和客观议论给出,把握好客观表达和主观表达的分寸。

一、事实与事理间的因果关系判断,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新闻报道类作品以叙述事实来达到发表现点的目的,为了说明事理,首先要处理好叙述要素的逻辑层次。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5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5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二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采访前准备(2)一、背景资料准备二、初步确定采访对象三、确定采访方案记者在采访前确定了选题、采择了采访对象,还要制定详细的采访方案,也就是设置采访程序的设置。

尤其是对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来说,因为涉及的新闻事件往往比较复杂、头绪纷繁,记者要采访的当事人也比较多,采访周期相对长,所以无论是从采访资源的合理配置还是时效性的要求来说,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更加关键。

特别要说的是,记者在制定深度报道类题材的采访计划时,一定要具有前瞻性思维,这不仅仅是说在计划中要把采访问题、预期达到的目的设计全面,更强调的是因为深度报道可能涉及一些负面选题,有关当事人在发觉新闻媒体关注后会不愿事件曝光而回避记者甚至互相串通说词、销毁证据,所以采访程序的设置极其重要:先采访谁后采访谁,先从什么渠道拿到什么证言证据再约见当事人,对哪方面问题的采访必须由几路记者同时进行?如此等等,记者在制订计划时应该心中有数。

下面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记者2004年采制的连续报道《假药流进北京城》为例,谈谈采访计划的制定。

2003年12月,记者接到听众电话举报:我国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河北省安国市的药材市场上,制售假冒伪劣中药饮片的现象十分猖撅;而当地药贩子竟然与北京一些正规中药饮片厂家勾结,将假药冒充正规厂家的产品大量卖进北京市各大医院。

这无疑是一个重磅级的选题,《新闻纵横》立即派出两名记者进行采访。

但是新闻线索非常不具体,而违法者早已形成利益关系网,有着常年稳定而隐秘的送货渠道,反侦查能力极强。

为避免当事人发觉导致报道失败,记者展开小心谨慎的暗中调查,利用4个月时间多次昼夜蹲守暗访,获得了这样一些片断信息:安国药材市场的确制售假中药饮片现象严重,已经拿到证据;北京著名的中医院——东方医院每周一凌晨有一辆河北牌照的车来送药,从药品的包装看来自于北京著名的制药厂——北京永安复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看到运送药品的车号,记者事后到路政部门检查记录,发现这辆车在前天夜里从河北出发,当天凌晨进入北京。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3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3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二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常用的说理方式(2)二、用形象说理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篇幅较长,便于故事从容地展开叙述,优秀的深度报道作品,已经突破了单纯传播信息的范围,进入了审美教化的层次,要使受众在审美中提高认识、引发思考。

这就要求在用事实说话的基础上,善于捕捉能够更容易被人们感知的形象感材料,要借助文学艺术作品用形象的形式来认识和反映社会生活。

所谓形象,是指事物的形状和相貌。

形象不同于概念,概念是抽象的,而形象是具体的;概念是理性的,形象是感性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另一方面概念和形象也并不是完全相互排斥的,它们共同存在于事物之中,任何事物都有概念和形象两个方面。

形象思维的特点是通过个别来反映一般,一般就包含在个别之中;概念不是以个别反映一般,而是从大量个别抽象出一般,然后以一般的形式存在着。

因而逻辑思维使用抽象的方法透视现象反映本质,让本质直接诉诸受众;而形象思维化本质为个别形象,体现本质的倾向、观点“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运用形象思维不但能满足受众对刚刚发生的事件的认知的需要,还能更好地起到感染受众作用,达到以情感人,进而完成报道目的。

着名记者范敬宜曾提到:“感染是新闻作品生命力之所在。

”如何能使受众感同身受,如何能够打动受众的情感,是用形象说话的核心。

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也证实,生动的信息“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持,其原因是:1、生动的信息更容易进入头脑,因此在编码时受到更完全的加工,因而记忆痕迹更强,因此能更快或更完全地回忆;2、生动的信息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容易引起内部视觉表征。

视觉编码特别容易记忆,因此在需要从记忆中提取信息时,生动的信息容易获得”。

此外对受众来说,能够激发情感的信息更容易记忆,“一项研究发现,含有关于死亡和苦难等情感性画面的电视信息再认速度比没有这类画面的信息的再认速度快。

出于记忆牢固的项目比不牢固的项目再认速度快,由此可以推论情感画面记忆牢固。

”而形象思维的两大特征就是:情感、情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4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4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五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用结构形式(1)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是新闻性、故事性、评论性相结合的一种报道方式,既强调新闻事实的典型性和针对性,也讲求倩节、细节、矛盾的铺陈渲染,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揭开遮蔽探真相。

因此从结构上讲,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往往要兼有叙事体结构和论证体结构的双重特点,叙事中有论证、论证中有叙事。

当然具体到每篇报道,在兼顾叙事和论证的同时,记者根据不同的题材特点,也会选择倾向于叙事还是倾向于论证。

有的报道侧重于叙述事实,通过事实的累积达到说理的目的;有的报道侧重于用大量事实、数据进行论证,表明立场;有的报道既有故事性也有扎实的论证内容。

本文将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用结构根据文体倾向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叙事体结构、论证体结构以及叙事论证相结合的华尔街日报体。

一、叙事体结构叙事“即故事,而故事讲述的是人、动物、宇宙空间的异类生命、昆虫等身上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

也就是说,故事中包括一系列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事件,即叙述在一段时间之内,或者更确切地说,在一段时间发生的事件”。

相对的,所谓非叙事是指“一般来说,素描、绘画、照片……任何单幅的东西……都不是叙事,尽管它们可能是我们都知道和熟悉的叙事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叙事是在时间流程中记录事件过程,而事件过程中是否按照事件的自然时间顺序讲故事还是重新安排时序,是由作者决定的。

因此法国学者热拉尔·热奈特(Gerard Genette)说,叙事事实上是叙述者和时间进行的游戏。

叙事体结构是最符合广播电视特点的结构方式,因为广播电视是线性传播的,无论报道对象是有明晰时间线索的单一事件,还是时间纷杂、空间多维的复杂事件或问题,都必须进行历时性的叙述。

如果报道对象本身有可以梳理出的时间线索,就可以采用顺序、倒叙或是插叙把事件有条不紊地讲述出来。

同时这种时序结构也很符合受众的认识规律,人们认识事物也是从前因到后果,循着事物发生发展的顺序的。

广播电视新闻学讲义5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课件

广播电视新闻学讲义5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课件

02
后期制作技术
03
动画与图表制作
运用特效、音效、字幕等后期制 作技术,提升报道的视觉效果和 信息传递效率。
运用动画和图表等手段,将复杂 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便于观众 理解。
编辑与制作的结合
编辑思维贯穿制作过程
在制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编辑思维,确保报道内 容的质量和效果。
制作技术为编辑提供支持
运用制作技术将编辑的创意和想法转化为具体 的画面和声音。
02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类型 与题材
类型
专题报道
01
对某一事件、人物或话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报道,挖掘背后的
故事和意义。
调查报道
02
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揭示真相和内幕,为公众提供
客观、全面的信息。
评论报道
03
对某一事件或话题进行评论和分析,提出观点和建议,引导公
众思考和讨论。
题材
社会热点
后续报道
对事件的后续发展进行持续报道,及时更新 相关信息。
案例三:人物专访的深度报道
人物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知 名企业家、文化名人等。
深入交流
与人物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 们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等。
细节描写
对人物的细节进行描写,展现 人物的个性和特点。
观点呈现
通过采访,呈现人物的观点和 看法,让观众更加了解人物的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将更加注重专业化和个性化, 针对不同领域和受众群体提供更加精准的报道。
面临的挑战
竞争压力
随着媒体数量的增加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面 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内容创新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创新报道内容,提高报道的吸引力和影 响力,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的重要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ATy —*第三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主题第二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主题提炼思路——深度从何而来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主题提炼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要有“深度”,那么深度从何而来呢怎样培养自己认识事物的深度呢《南方周末》的广告语是:深入成就深度。

为了获得有“深度”的主题,首先要“深入”的就是事实,只有通过纵横对比发现事物本质特点,将其放置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大坐标中,才能正确判断单一新闻事实代表着什么方向、蕴含着什么意义,进而决定主题提炼的深入程度;其次,要从表相层面“深入”到新闻事实的真相层面,从动机入手分析,才能获得有深度的主题;第三,要“深入”到事理层面,深度来源于观念的正确把握,记者要具有超出一般社会认知水平的“深入”认识事物能力;第四,要“深入”到事实的未来中,以前瞻性思维预见可能的问题;第五,要掌握更“深入”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复杂性思维范式。

一、深度来源于对新闻事实的正确认识,在社会坐标中寻找事实的意义主题蕴含在事实之中,如果记者能够准确把握新闻事实的本质特点和深层原因,其提炼的主题必然是具有深度的。

一个事物的本质就是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之后,得出的事物独具的个性特点。

然后再将这个“个性”特点,放置在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大坐标中,判断其典型意义和深层原因。

很多深度报道主题不具备“深度”,恰恰是对事实的本质和原因认识不准确。

如2002 年某台曾做过一篇报道《东北人的新“突围”》,大致内容是:近年来,在东北出现了一批又一批新一轮“闯关东”的外地人,眼看着这些“新闯关东者”把他们在东北赚的钱一笔一笔地寄回老家,面对外来人在东北越干越红火,东北人反思:现在的东北人中不少都是当年从山东等地闯关东来的后裔,为什么没有了这股“闯”劲儿是什么束缚了东北人的手脚南方的干部和企业家说:“并不是说老工业基地发展就一定会差一些。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事在人为。

关键在干部,干部的关键在思想观念,要寻找出一条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发展的思路”;“关键是要解放思想,不能够小富即安,要不断否定自我来加快发展。

”应该说,这些南方人的评价是客观而切中要害的。

如果记者能够在此基础上分析东北地区应该“如何不断自我否定”,加快发展,就会使报道切中要害。

遗憾的是,接下来记者写道:“山重水复何以突围‘该出手时就出手',东北人再也不能坐失机遇了。

新世纪开始,东北人主动查找主观上存在的差距,开始了一场新的突围。

东北三省党政领导纷纷组团‘南下考察学习取经';东北农民纷纷走出‘黑土地'外出打工,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工人告别熟悉的城市到‘异地再就业’;民营企业家甚至走出国门到国外闯天下……” 最后,在报道的结尾,记者写道:“昔日‘闯关东'的东北人曾经书写过悲壮的创业史,现如今,东北人‘风风火火闯天下'已成潮流之势。

亿万东北人正在走出观念的围城,用一种新的‘突围'方式书写东北,新的创业史'。

”显然这篇报道中,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提炼过于表面化了。

似乎只要东北人走出东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正像南方企业家所说,东北要尽快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才是问题的核心。

东北人确实应该改变观念,但要改变的绝不仅仅是故土难离这么简单。

其实只要想想南方人能够闯关东,恰恰说明东北市场有很多空白点。

如果真正的问题没有解决,离开家乡盲目地向外闯,恐怕结果会更令人失望。

如果这是20 年前的报道,那确实可以说,这个主题在时代坐标中,具有典型性。

但作为2002 年报道的主题,这个结论过于简单、陈旧了。

分析问题怎样才能抓住要点,是深度报道主题提炼的难点。

近年来很多报道题材都是关于虚报政绩的。

对于部分官员的这种行为,多数报道只是从职业道德角度抨击,并不能触及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2001 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作品、陕西电视台的《披头镇的“橡皮”数字》中,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沛英一针见血地指出“橡皮”数字产生的原因:“一个是咱们现在的干部考核体制,咱们考核干部,就是要考虑他的政绩,而政绩是通过数字显示出来的,这样就促使一些基层干部,在数字上,在一些方面就喜欢搞大一些;而另一些,比如计划生育的数字他就喜欢搞小一些。

再一个就是干部任期问题,干部现在的任期只有三年时间,这三年时间很短,而干部仅仅考虑三年中的一些事情,一些发展问题。

三年中间,我们要搞几个事情,我要显示什么样的成绩,如果这三年中间搞不出某种成绩,或者达不到某种增长速度,直接和他的前途、提升有关。

这样就促使某些基层干部搞一些短期行为。

”在此基础上,记者在结尾部分说:“橡皮数字,想大就大,想小就小。

披头镇之所以能这样做、敢这样做,至少是其不担心因此受到惩罚甚至不能得到好处。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干部评价系统还有漏洞,使一些人有空子可钻。

因此,如何完善干部评价体系,使那些乐于弄虚作假者不敢那样做,不想那样做,就成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关键。

”为什么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现象屡禁不止,根本原因是干部评价系统只关注报表上的数字,只关心经济指标增长率。

如果评价系统不改变,这种现象也还是会不断重演。

这个例子提醒我们,分析新闻事实时,不仅要看事实的个性特点,还要从当代转型社会的问题和矛盾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问题时关注机制、制度层面对新闻事实的直接影响,才能使报道具有深度。

二、深度来源于对报道对象行为动机的追问,寻求现象间的联系,从中可以发现问题的“真相”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是引起人们的活动的直接原因,是一种内部刺激。

个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并指向一定的目的。

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除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还有行为主体的个人动机。

每当记者对报道中的行为主体的动机,对报道中利益关系多问一个为什么,报道就获得了更接近“真相”的机会。

反之,就难免会留下遗憾。

如第二章介绍过的《铲苗种烟,违法伤农》中,我们看到乡镇干部对不种烟的农民甚至殴打、体罚。

他们的这种行为确实令人气愤。

但记者在报道中不应满足于对他们粗暴违法行为的揭露,还应该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乡镇干部这么执着于推行种烟,甚至不惜动用武力。

仅仅是为了地方财政收入吗这背后有没有什么利益纠葛恐怕是有的,或者至少是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试着调查的。

由于记者没有进一步追问有关乡镇干部的动机,报道结尾只能是:“在农村实行的是土地承包制,承包期间,地里到底该种些什么,卖什么,怎么去卖,决定权在农民自己手里。

如果官阳区的有关领导真想帮农民尽快致富的话,应该做的是,尽量多地给农民们提供市场导向的意见,普及相应的农业科学知识,让农民自己去作出选择,而不应该采取强制的手段,逼着农民非得去种烤烟。

这样种出来的烤烟如果卖得好还可以,如果卖亏了钱,你到底赔不赔钱给农民呢据了解,在我们的记者采访以后,巫山县领导已经作出了决定,要迅速查此事,对体罚殴打群众的镇干部进行查处,同时给有关的镇领导作出了相应的党纪和政纪处分。

”这个结尾有些不痛不痒,给观众的感觉是官阳区的领导是好心办了坏事,虽然态度蛮横,但出发点是好的。

记者在采访报道中要做有心人,要将看到的种种现象结合起来,寻求其中的联系,探求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规律。

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恩格斯的话深刻地阐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道理。

记者所发现的这种联系或规律性越是深刻,越是普遍,报道就会越新颖独特,其中利益动机和行为之间是最值得关注。

三、深度来自源于对事理的认知,对观念的正确把握观念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认识。

作为社会思维结构要素的观念主要指社会意识。

观念和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认识。

观念不仅包括事实观念,还包括价值观念、审美观念。

而事实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反映,既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正确认识即知识,又包括错误认识。

价值观念是客观价值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对人们的思维影响极大。

价值观念反映着客观事物的意义和效用,规定着人们对好坏、善恶、有用无用等问题的理解。

审美观念是指人们对事物美的属性、审美活动、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的认识和反映。

观念对社会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和制约作用。

人们在思考问题、判断是非时,总要以某种观念作为指导原则。

例如,现代经济中要的效益观念、市场观念、全局观念等等。

一般来说,正确、先进的观念会使思维结果或结论也必然正确、先进,反之亦然。

个人观念和社会观念都会受到时代发展的制约,同时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

通常说的观念更新就是指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顺乎时代潮流,对旧的观念体系进行自我更新,实现观念体系的变革。

在深度报道中对主题提炼的深度,也会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

这就要求记者对时代精神不但要有所把握,而且要有一定的超前认识,才能言人所不能言。

深度报道的深度正是体现在对问题能够提供独一无二的解释。

正如有专家指出的“一个国家居主流地位的新闻媒介,与一般媒介之间,在功能上有重大区别。

主流媒介在判断新闻价值时,应当明确地有一个参照系,机敏地感到社会是否在某一个方面已经失衡;社会某一部分人群是否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利益受到了不应有的损害,等等。

主流媒介的社会责任,就在于用强化某方面报道来提出警告,成为社会’纠偏’的领头羊。

非如此,就会导致信息紊乱,为人们的自我定位提供错误的坐标,其长期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要成为“纠偏”的领头羊,就必须比他人多几分清醒,能更好地把握正确观念。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很多认识经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如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经济决定论、技术乐观主义、效益优先论等等。

尤其是在技术进步过程中,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多代价。

马克思曾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

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特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

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

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

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人类社会也是近年来才渐渐认识到这一点,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这意味着:中国将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经济和社会协调同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成福说,在国务院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有关领导提到,对于政府来讲,经济发展只是政府工作的一个方面,政府作为承担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机构,更重要的是公共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看政府多大程度上提供了公共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