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39页PPT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目录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教育科学研究实施教育科学研究结果与结论教育科学研究应用与影响
01
CHAPTER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教育科学研究是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的系统研究,旨在探索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改进教育实践。
定义
教育科学研究具有系统性、实证性、创新性、应用性等特点,强调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和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
报告撰写
05
CHAPTER
教育科学研究结果与结论
在PPT中,使用图表、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将研究结果进行清晰、直观的展示。
结果展示清晰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准确地解读数据背后的意义,避免误导。
数据解读准确
在展示结果时,应注明数据来源和引用的文献,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引用文献规范
在PPT中,对研究结果进行全面、客观的总结,提炼出主要的发现和观点。
研究变量的分类
选择研究方法时应考虑研究问题的性质、研究目的、可利用的资源和技术条件等因素,同时要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原则。
调查研究法、实验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研究方法的选择依据
常见的研究方法
04
CHAPTER
教育科学研究实施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求平均值、方差、频数等,以了解数据的分布和特征。
描述性分析
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以揭示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教育学第十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 PPT课件

2、选择研究对象
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有典型代表意义 在研究总体抽取样本进行研究 样本要有合理的容量 尽可能采取随机抽样
3、分析研究变量
1.自变量,也称刺激变量,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 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地变化并引起因变量变 化的条件、因素或条件的组合。
2.因变量,也称反应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 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它 是研究中需要观察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测性。
第三步,对史料的分析研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史料 进行分析探讨,以深入考察教育演进的内在成因和机理,弄清 不同时期 具体发展的“所以然”和“为什么”,从而发现和揭 示教育演变的规律。
返回
(一)比较研究法的概念
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 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分 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 得出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比较研究的实质在于 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差异的比较中观察事物、认 识事物,从而探索规律。比较研究作为一种思维 方法,贯穿在教育研究的全过程。
(二)教育科研的特点:
1、富有创造性 2、应用性 3、综合性 4、整体性
二、教育科研的类型
基于目的分类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基于方法分类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寻
基 础 研 究
求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的 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 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基础研究的指向具 有普遍性,它可以为现有的科学体系增添新的 东西。
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2.实验的实施阶段
3.实验结果的总结评价阶段
返回
(一)历史研究发的概念
历史研究方法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 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 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 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 在于探究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过程和人 类认识该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的 历史研究方法,是以历史研究法来研究 教育科学,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 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 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 的一种研究方法。
校本研究的形式和方法

校本研究的形式和方法校本教研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所谓行动研究法,创始人勒温1944年的定义是:“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
”行动研究的主要特性是:研究课题来源于实际工作者主动变革的需要;研究目的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现实;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的主体是教育实践者,以研究人员、教师、行政领导乃至学生家长间相互合作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的动态性、发展性和螺旋式上升等。
其一般程序如下图所示:◆多角分析。
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
对学校学科建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召开由学科教师、学生、研究人员、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参加的多角分析座谈会。
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学现象和问题,寻求共同认可的教改方案。
教师通过自我反思,了解教学目标、教学期望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研究人员、教师通过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感受、变化和想法。
◆访谈。
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
包括学生访谈、家长访谈和教师访谈,了解和征求各方意见。
◆问卷调查、态度量表和能力测量表。
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
设计相关量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态度调查和水平测试。
◆日记/教学反思录。
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
研究人员和教师坚持写试验研究的日记/日志,记录每次研究活动的情况并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
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
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观察和记录。
◆数码照片记录。
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
对研究活动和试验课的情景运用数码相机进行照片记录。
◆录像记录。
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
运用录像机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全程实录。
◆个案研究。
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
对教师/学生进行个案研究。
行动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方法随着近年来基层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人数和学校教育研究课题数量的剧增,我们发现许多课题研究的方案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通病:在研究方案的“研究方法选用”内容中,简单套用某一“方法”(如“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很少将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在此基础上选择并描述所采用的方法。
通过了解得知这些研究者之所以对此把握不当主要原因是对其所采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尤其是当前介于思想、方法之间的“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的不够了解。
为此,本人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将当前基础教育科研中常用的“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及“个案研究法”在针对实际使用问题上作一个比较,为广大从事基础教育科研人员在设计研究方案时提供一点参考。
01﹏﹏1.“行动研究法”是广大教育科研人员选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正如华东师大的王鉴君先生在《行动研究法浅说》中所说的那样,“行动研究只是一种进行研究工作的方式,而非一种方法”,由此而见,我们常说的“行动研究法”应改为“行动研究”,本人也赞同这一提法,因为这一提法可以避免将以工作实践为对象的行动研究,与具体研究的“方法”在语义、及概念上的混淆。
“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一般有如下四个:第一,在研究的目的、意义上突出“为行动而研究”。
依此特征,我们在选用(更准确的说,是在开展研究之前就被研究任务所规定了的)“行动研究”时,研究解决问题所具有的“行动”特性,是所谓本方法使用成立的先决条件;。
第二,在研究对象方面突出“对行动的研究”。
依此特征,“行动研究”所关注和主要研究的对象是“行为”问题,也即实践行动中的有关“行为”,因此,“行动研究”带有明显的“实践”性;第三,从研究的空间来看,“行动研究”突出“在行动中研究”。
依此特征,“行动研究”不是在图书馆,也不是在实验室里,是在实实在在的教育工作实践的自然场合里进行的;第四,从参与研究的人员来看,“行动研究”强调“专家”与“工作人员”在行动中的合作。
行动研究法的详细介绍

行动研究法的详细介绍前言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等口号越来越响亮,但停留在口头上的居多,落到实处的较少。
学校出于创品牌、教师为了评职等功利上的考虑,投身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也越来越大,但实际研究的效果却很差。
在我所看到的研究方案(甚至研究报告)中,对研究方法这一部分写得最弱,通常只列出几个方法的名称,对选择依据和操作细节未作任何说明。
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其中重要的是未能选择适合学校和教师特点的科研方式。
专业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都在关心教育问题,但他们之间却出现了鸿沟。
从关注目标来看,前者关心的是理论,是用客观、精确的手段发现学与教的规律,他们需要的是用数据来分析、解决所关心的理论问题;后者关心的是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什么客观的数据资料,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他们最迫切的需要。
从研究过程来看,前者要控制教学情境,以便于操作各种变量,而实际教学活动则有自己的进度和方式,往往不能随意操纵。
从研究结果来看,教育理论可以自圆其说,但却很难对教学改革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专业人员多半是通过间接的资料进行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出书写论文。
即使联系学校实际也基本上处于旁观者的角色,是“关于教育的研究”,而不是“为了教育的研究”。
总之,专业人员的研究有如下的特征:研究主体是理论工作者,而不是教育的实际工作者;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和解释教育,而不是改进教育实践;研究过程基本上游离于教育实践之外,是一种旁观者的研究,因而不为广大教师所理解、掌握和应用,收效当然也不大。
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科研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且阻碍了教育理论的发展。
此外,中小学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而从事教育科研无疑会增加他们的工作量。
因此,离开实际需要空谈理论的科研是教师们不感兴趣的。
只有那种从实际需要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教育科研,才能为广大教师所接受。
如何才能使研究贴近教学,使教学本身包容研究,从而实现研究与实践之间的沟通?这是一个问题。
第十章 教育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

以“共同合作”
以“教育实践”
01
为形式
03
为依托
05
合作性
情境性
实用性
可变性
综合性
以“解决问题”
以“最佳方案”
以“多种方法”
02
04
为目标
为导向
为手段
第一节 教育行动研究法
(三)教育行动研究法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育行动研究法的作用
教育行动研究法特别适用于中、小规 模课程研究以及对具体教育结构的整 体性考察与改进,还可用于改进教学 方法和程序、行为管理和控制、教育 组织行政工作效率、教师工作态度与 价值等诸多方面的研究。
师生总动员
This is a good space for a short subtitle
二、资料的收集 针对幼儿园组织文化的特点和研究所需要的资料,研究者主要选用了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
观察法四种研究方法,运用文献法梳理了T 连锁幼儿园的办园历史、办园理念等,运用问卷法了解 幼儿园教职工、幼儿园和家长、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人际氛围…… 三、资料的分析
问题: 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在学前教育领域运用时与学前教育实践有什么关系?如何将二者 分?相信通过本章的讲解和同学们的认真学习,能很好地将这两种研究方法区分开来,以 便于顺利地开展研究工作。
知识目标:
理解教育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 的含义与特点。
掌握教育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 的实施步骤。
一、个案研究法的含义与特点
(一)个案研究法的含义
所谓个案研究法,是指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这里所谓 的“单一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既可以具有特殊 性(个案本身所具有的某个独特的特点),也可以具有典型性(个案对某类总体的代 表性)。如对某个情绪障碍儿童的语言问题与早期干预的研究,或某个优秀的幼儿教 师教育能力形成过程的个案分析,对某个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等。
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个案研究法的应用比较

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个案研究法的应用比较一、本文概述在社会科学和教育研究领域,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和个案研究法被广泛应用,用以深入探究特定现象、解决问题或推动实践发展。
这三种方法各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叠。
本文旨在系统比较这三种方法的应用,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并探讨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
通过对这三种方法的比较,本文旨在为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以便在实际应用中作出更明智的选择。
本文将分别介绍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和个案研究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步骤。
然后,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展示这三种方法在实际研究或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它们如何被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践改进或促进理论发展。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比较这三种方法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分析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将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用。
本文将对这三种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探讨随着社会科学和教育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这些方法将如何继续演变和适应新的挑战。
通过本文的比较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行动研究法的应用行动研究法是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它强调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旨在通过实践者的积极参与和反思,达到改善实践和提高理论认识的目的。
在教育、企业管理、社会工作等多个领域,行动研究法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行动研究法被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用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们通过观察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行动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试错和调整。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困难,于是她运用行动研究法,对阅读教学进行了改革,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等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企业管理领域,行动研究法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十四章 行动研究法

2、应用性原则:
• 实施行动研究,其研究成果的价值大小关 键看其成果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归根到底要接受社会的或教育的实践检验。 主要看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是否改进了 教育教学现状,是否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再学习、再实践、再创 造。(前提是科学性)
3、合作原则
• • • •
(1)所有参与研究者必须完成角色转换。 (2)大力提倡有情出演、淡泊名利。 (3)争鸣不争锋,辩论不辩解,批评不批判。 (4)所有参与者要静得下心来、沉得下气去、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教育科研不允许失 败,但也不允许感情代替理智、主观代替客观、 臆断代替事实。
4、动态原则:
• 加强操作程序各个环节间的信息的及时反 馈。所谓信息的及时反馈就是要尽量缩短 信息反馈时程。因为,用系统论的观点来 分析,行动研究属于负反馈类型。只有缩 短信息反馈时程,系统才能及时依靠反馈 信息,修正或调整由于干扰所引起的偏差。
案例1:
• • • • • • • • 生物教学行动研究: 1、初诊:教学效果不理想 2、初步研究:1、请教老教师;2、访谈学生 3、制定行动计划:1、初阅“兴趣”资料;2、编制 问卷,了解学生意愿;3、征询领导支持 4、建立假设,进行研究:直接经验缺乏 5、采取具体行动: 1、增加生物课时;2、带领学生课堂实验;3、增加 课外活动次数 6、评价行动效果:
• 行动研究法被国际公认为心理学家勒温于1944 年在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创立的方法。 • 勒温认为:
– “没有无研究的行动,也没有无行动的研究。”
• 提出:行动研究是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 之智慧与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某一事实的一种 方法。
– 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 – 研究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 – 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 – 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所理解、掌握和实施; – 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以及 中小规模而不是宏观的实际研究。针对教育的实际情境而 进行,从实际中来又回到实际中去。 • 具体表现为: * 课堂教学研究将改革措施实施于教学过程; * 对课程进行中小规模的改革研究; *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 * 学校管理评价; * 对已确诊的问题所施行的改革措施,如困难学生的教育 措施,不良心理行为的娇正,环境因素的变革等。
教育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
它主要通过案例方式考察教育现象,基本目的在于描述与解释,在描述过程中进行解释。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
它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为一体,将教育者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
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循序渐进的四个环节,即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
3、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4、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第11章 个案研究法

十一章个案研究法内容结构图学习目标•了解个案研究的含义及特点、类型•掌握个案研究的基本步骤•掌握个案研究的具体操作注意事项一、范例导入对教师教学反思进行个案研究.二、基本概念俗话说,一滴水中可以看到整个太阳,一粒沙中反映出整个世界。
个案研究(case study)是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个案”通常又被称为“案例”,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及特定范围的具体对象。
具体到教育研究领域来说,这个对象既可以是一个人、一种课程、一个机构,也可以是一个事件或一个过程等。
个案研究是广泛搜集个例的资料,彻底了解个例现状及发展历程,对单一研究对象的典型特征进行深入而缜密地全面研究分析,确定问题症结,进而提出矫正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因此,通常这种方法也被称为个案例研究法。
尽管个案研究以某个或某几个个体作为研究的对象,但这并不排除将研究结果推广到一般情况,也不排除在个案之间作比较后在实际中加以应用。
个案研究结果的推广和应用属于判断范畴,而非分析范畴。
个案研究的任务就是为这种判断提供经过整理的经验报告,并为判断提供依据,在这一点上,个案研究有点像历史研究,它在判断时常需描述或引证个案的情况。
因此个案研究法亦称个案历史法。
2.1背景介绍个案研究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已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举一反三”的实践思想,可视作个案研究法的一种雏形。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在1870年首创用个案研究法来训练学生思考法律的原理和原则。
“个案”一词,源出医学。
医学上的个案研究是指对个别病例作详尽的临床检查和病史考察,以判断其病理和诊断过程中的变化。
后来,陆续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工商管理等领域。
毛泽东考察了湖南、江西等地农民运动的情况,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与《兴国调查》等著作,就是个案研究的典型代表。
早在20世纪初,使用这种方法的研究人员最多的是美国芝加哥学派。
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 (2)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
授课教师:余霞
中学学习困难生与普通学生学习习惯的比较研究 1、对“学习困难生”、“学习习惯”的界定 2、学习习惯的内容(上课习惯、作业习惯、 复习习惯等) 3、调查普通学生与学习困难学生在上课、作 业、复习、考试习惯上的不同特点; 4、不同性别的学习困难生与普通学生学习习 惯的比较; 5、不同年级的学习困难生与普通学生学习习 惯的比较; 6、造成学习困难生学习习惯不良的因素; 7、矫正学习困难生学习习惯的对策
问题学生个案研究案例
三、制定方案,科学辅导 (一)父母与家庭的治疗 首先,矫正母亲的错误教育观念和行为。 其次,合理运用奖励技术。 最后,建立和睦的朋友式的父子关系。 (二)认知治疗 第一,说服教育是认知治疗的第一途径。 第二,问题训练是认知治疗的必由之路。 第三,激发动机是认知治疗的最佳方略。
问题学生个案研究案例
(1)科利为代表的科学的行动研究 (2)埃里奥特为代表的实践的行动研究 (3)凯米斯为代表的批判的行动研究
凯米斯行动研究模型
3.行动研究的适用范 围主要是教育实际问 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 研究,以及中小规模 (微观)而不是宏观 的实际研究。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研究法的特征
以解决实际问题, 改进实践为目的
以共同合作的 方式进行,扬 长避短
目标:探索并形成“探究—讨论”式的数学教学模式,以提高数学课 堂教学。 实施计划:
实施策略: 1.重视数学内容的结构; 2.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 3.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
教学过程:设问置疑—感知素材—讨论辨析—归纳整理—巩固扩展 计划实施 计划修正 结果:作描述性表述
界定研究问题
“小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研究”的子问 题可以是?
个案 研究法 ppt课件

谨慎性原则
个案研究涉及具体的研 究对象,研究是必须注 意材料的报道是否经过 了研究对象的许可、是 否涉及研究对象的秘密 和隐私。尤其是个人个 案研究中,要注意获取 研究对象的信任和支持 ,要对研究对象表示尊 重。这些都要求进行个 案研究时必须坚持谨慎 性原则。
21
个案 研究法
确定个案研 究的主题和
11
个案 研究法
五大方面
第一,教育科学研究历来尊重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通过个案研究可以详细地描述个 案特征,有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 第二,通过个案研究所获得的结论,可以为进一步证实某个理论或假设提供依据; 第三,验证某一种辅导策略或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解决某类问题提供一般性 策略与操作步骤; 第四,将个案研究的研究结论适度地推广到更大的同类群体中去,发现或描述个体或事 件的总体趋势; 第五,个案研究信息的积累有助于对同类事物总体情况的归纳,可以为以后的分析研究、 理论概括作准备。
具体而言,个案研究以个人或由个人所组成的团体为研究对象,需 要搜集和整理有关各方面的完整的客观情况,包括历史背景、测 验材料、调查访问结果、谈话等,从而找出被研究对象的特性、 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原因及过程,在某些情况下还包括设计和尝试 一些积极措施,以促进研究对象问题的解决。
10
个案 研究法
产生
从个案研究方法的 产生来看,它早先 被用于罪犯学、工 业社会学和社区研 究中,在心理学及 精神医学方面也是 一种相当普遍的研 究方法
18
个案 研究法
临床法往往通过谈话的形式进行,故又称临床谈话法。这一 方法既适用于问题儿童的研究,也适用于正常儿童的研究。前者 旨在解决个案的问题;后者旨在由特殊个案 发现儿童发展的一般 规律。
教育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

教育行动研究不 仅利用观察手段 去诊断现状、发 现问题,也要利 用实际手段去改 进现状。
究边修改具体方案。
教育行动研究的 成效有待于得到 广大幼儿教师行 动上的支持。
采用教育行动研究 法对幼儿教育课程 结构等方面的整体 性研究,往往需要 多方面人员的长期 协作。
02 个案研究法
第二节 个案研究法
第一节 教育行动研究法
二、教育行动研究法的实施
(一)教育行动研究法的步骤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
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包括几个相互联系、相互依
赖的环节。
实施行动
研究
拟订行动 研究计划
发现问题并确 定研究课题
评价与修正 行动方案
第一节 教育行动研究法
(二)运用教育行动研究法应注意的问题
教育行动研究在千 变万化的教育实施 中进行,有时不可 能一开始便把所有 问题都想好,把方 案设计周密,只能 根据实际需要边研
1.教育行动研究法的研究层次
教师单独研究型
01 —— 指某个教师单独对班级或对某学科的教学试行某种改革或者新方法,或将个人的
新观点付之于行动,研究者与实践者统一于一人。
02 教师合作研究型 —— 由幼儿园组织或教师自行组合成研究小组,必要时也可由有经验者加以指导, 以 合作的形式开展研究。
03 整体协作研究型
教育行动研究法是指教育实际工作者(如教师、行政人员及其他教育人员等)基于解决 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对“问题”进行系统地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 研究方法。简言之,教育行动研究法是“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 ” 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一节 教育行动研究法
(二)教育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第四周:再次施以相同的处理(B),再测定 因变量,如有改进,则可有充分证据说明处理(B) 有效。本例记录图显示:当重复对不打人行为加以 奖励时,打人频率又显著下降。
19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22
二、行动研究法的步骤
23
三、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一)行动研究具有直接针对性 行动研究一般是针对即时问题加以研究,通过研 究使问题切实地得到解决,研究目的是为了改进 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二)行动研究有益于推动群众性的教育研究
24
(三)行动研究有益于将教育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 行动研究是为了有效的改进日常教育工作,
32
(三)经验总结法的基本要求 1.总结的对象要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 2.注意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定性定量结合; 3. 全面考察,注意多方面的联系; 4.总结过程中,要注意区分相象和本质,
以便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33
二.从经验总结法到行动研究法
共同点:
1.两种方法的研究主体或研究者本身均为教育实践 人员,即为一线教师。
一、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
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对教 育现象加以分析概括,使之上升到教育 理论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26
案例
学记是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 教育经验的总结,中国教育历史上 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一百多年后,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著《修辞术规 范》。
27
[原文]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 国有学。
2. 经验总结法可以作为有目的的研究的准备阶段, 通过总结经验,得出一些对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 感性认识,积累资料,为进一步系统性研究提供 线索,探索方向。
幼儿园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 观察研究法的步骤
(1)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在观察中要了解什么情况, 搜集哪方面事实材料),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 内容和方法。也就是回答为什么观察和如何观察等问 题。 (2)通过检索资料、专家访谈等,搜集有关观察对象的 文献资料,并进行阅读分析,对所要求观察的条件有 一个最一般的认识,为观察做好充分准备。 (3)编制观察提纲。对观察客体单位要进行明确分类 , 对所观察的事物确定最主要的方向。 (4)实施观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的观 察。 (5)资料收集记灵。 (6)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举例:幼儿间争执原因调查与探讨
四、经验总结法
• 概念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 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 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 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 方法。 教育经验总结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办学水平的可靠保障,是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 理论的重要途径。先进的教育经验蕴含着对客 观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体现了追求真理、开 拓和创新。
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 观察地点: 时间: 时间
性别
班级
活动: 幼儿行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释与分析
举例:《幼儿学习方式的研究》
幼儿行为 在中班“会飞的风筝” 活动中,各种各样的风筝布置在 教室四周,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幼儿在观察风筝时,对风 筝的整体造型最感兴趣,一下就看出了它们的不同之处 (凤鸟风筝金鱼风筝、孙悟空风筝、米老鼠风筝、娃娃风 筝等),而对风筝的细节部分如颜色、花纹、形状、风筝 的尾巴等不敏感,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风筝的具体 细节,目的是为下一步幼儿自己制作风筝作好知识经验的 准备。但幼儿仍然关注风筝的整体造型,教师好不容易才 完成引导幼儿观察风筝细节的活动。 在幼儿动手制作风筝的过程中,大多数幼儿先用自己 需要的材料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构图之后才动手制作,虽然 看上去花的时间长,但最后顺利的完成,且质量较高。而 有少部分幼儿不假思索,拿起材料就做。起初速度很快, 可看起来杂乱无章。其中,有的幼儿返工重做,有的幼儿 虽按时完成,但作品较粗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的反应。 第十 儿童的模仿风格如何,他对成功与挫折的反应怎样
儿童是如何表示自我概念的。
一、 个案研究的程序 1、制定个案研究计划
在制定研究计划时,必须明确问题的性质,考 虑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那里。然后选择适宜的调查 方法,确定调查范围,以及追踪观察的时间间隔与 步骤安排等。
第三周:停止处理,看有关因变量是否回复 到基线(A)。从图6-3可见,停止给奖品后,打人 行为频率又升高至每小时7—10次。
本章学习目标
7.1 掌握个案研究法 7.2 理解行动研究法的意义 7.3 在幼教中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与信心
一.个案法及其分类
(一)什么是个案法
个案法是对一个或少数个体(如儿童或教师、 教育机构等)进行的系统的、深入的调查。
与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他是将研究的焦点 集中在某个特殊个体身上,最大限度地搜集其各 方面情况的详细材料,对他的心理发展过程与个 体特点等进行细致的、系统的考察,并随着时间 的推移,追踪研究其发展变化。
功能看,可分为三种: 1.诊断性个案研究
主要用于考察特殊儿童,研究问题行为 及精神病患者等,目的在于对儿童的心理状况 作出判断。 2.指导性个案研究 3.探索性个案研究
常常用于大型研究的准备阶段。
二、个案法的研究手段
(一)资料的来源与研究手段 1.儿童本人
运用观察法、谈话法、实验法等直接考察儿 童本人,了解他的行为表现,分析其心理发展水 平等。 2.儿童的作品及其有关文字资料等
15、时间 16、品德评价 17、数概念 18、物理化学现象 19、气象
20、政治历史 21、生物进化 22、工农业 23、微生物 24、军队 2可出 幼儿最感到好 奇的问题有哪 些方面?我们 在幼教中应该 如何去做?
(二)个案法的分类 从个案研究的内容、使用范围及其目的
第一周:观察该幼儿行为共5天。每天在自由 游戏时间内请助手用时间抽样法每隔10分钟观察记 录该幼儿的打人行为,作为行为基线(A),记录在 图6-3内。
第二周:实行实验处理(B):每小时内如无 打人行为就给一个奖品(该幼儿喜欢的小玩艺或吃 的东西)。同时,依然按第一周的方法观察并记录 打人频率,连接诸点,作频率曲线图,看处理是否 有效。从图6-3中显然可见,该幼儿的打人行为降至 每小时1-6次。
案例:一个幼儿各类问题的研究
王瑜元(1985)记录了她的儿子从四岁半至 五岁半一年中的问题,除去“请求允许性”提问 以外,共得4043个问题,涉及面非常广泛。
1、 动物 2、 文艺作品 3、 周围人的活动 4、 日用品 5、 自己的活动 6、 语言文字 7、 人的身体 8、 交通 9、 建筑 10、地理 11、宇宙 12、食品 13、家庭 14、植物
5、整理材料,作出推论。
首先,需分析归类,比如将材料按横向联系 或纵向联系做一些梳理。
进而加以分析,考察研究其行为、心理特点, 比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一定的观点、理论,对 儿童心发展的规律及其行为心理形成的原因加以 解释。
四、个案法的特点及其评价
在研究的早期阶段,个案法通常是最有效的,通 过这种探索性研究,可以获得新的启示,提出新的观 点。
第一 儿童的基本情况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体发展情况、生
活习惯等。 第二 家庭情况
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中其他兄弟姐妹 的情况,家庭所处的地理位置等。 第三 学校或教育机构的情况 第四 儿童的活动模式
对儿童做个案研究需要致意的信息-2
第五 儿童在学校或教育机构的表现 第六 儿童与他人交往的情况,如与教师如何交往,与同
行动研究法起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在他的“团体 动力学”中首先提出,于本世纪下半叶被引入教育研究。
案例
某幼儿教师班上有个男孩经常打人,或扰乱 别人的活动,使教师十分伤脑筋。于是,该教师决 定开展一个行动研究,尝试或探讨降低该幼儿打人 行为频率的有效办法。她可以根据该幼儿的情况和 特点,参照有关理论与文献,制定出她决定1-2个她 认为合适的措施,然后逐一进行实验观其效果。假 定她决定实验采用奖励的办法,按下列步骤
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间接考察儿童的行为 及心理发展,及他所受到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等。 3.家长及其他有关人员
运用调查法向教师、家长及其他有关人员研 究对象的行为表现、心理发展状况等,还可以了 解其家族遗传病史,家庭教养方式等。
(二)个案研究的记录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信息
1.个案研究的记录方法 ➢ 日记法或传记法
2、 考察现状
研究者尽可能运用多种调查手段,客观的 观察研究对象的现状,包括其行为、心理与个 性方面的表现作出评定与诊断。在对对象本人 考察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其老师、父母作调查。
3、了解发展史
在对儿童现状研究的基础上,还要进一 步了解形成目前现状的各种因素。
4、追踪观察
当研究对象为发展中的儿童时,根据研究 的目的计划,往往要在了解现状及既往发展过 程之后,还要作一定的追踪考察。研究者可以 预先规定出所要观察的范围。如是广泛观察研 究对象的行为还是侧重观察其特定行为。
个案法所研究的被试往往是一特定的个体,通过 研究可以获得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但缺乏可供比较 的群体。因此个案法的科学性受到怀疑,但是科学与 否不是绝对的,对此应正确的认识。
第二节 行动研究法简介
一.什么是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研究人员与教育实践工作者针对 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 的方案或计划,用以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同时根据教改研 究计划实施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充实和修正、完 善计划或方案,不断提出新的目标。
个案法的追踪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运用日记法 对儿童定期作观察记录,注重观察儿童新的行为的 出现以及发展变化等。对于年龄越小的儿童,观察 记录的时间间隔应越短。 ➢ 摄影和录音
研究者可以定期拍摄儿童动作发展的镜头,还 有儿童语言发展的资料,这些物质资料便于长期保 存,有利于日后分析和与其他资料印证等。
2、对儿童做个案研究需要致意的信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