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虽有嘉肴 课件-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礼记二则—虽有佳肴》PPT幻灯片【最新版】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 进的。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合作探究
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教学相长
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
逐层论证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得出结论 教学相长(论点)
引用论证 学学半,此之谓
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教学能相长 实践出真知 ……
主题归纳
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 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 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 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2、虽有嘉肴
——《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 典著作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 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 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 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 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 警句,精辟而深刻。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
勉励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增长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同“敩”,教导。
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恐怕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
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第22课《虽有嘉肴》课件(共20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梳理文本的论证逻辑与层次
弗食嘉肴,不知其旨 类比引入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虽有嘉肴 逐层论证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引用论证 “学学半”
中心论点
教学相长 (实践出真 知)
学习任务4:
回忆之前整理文言文 重点字词的方法,查 阅词典,参照注释, 整理古今异义词、特 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词
1.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用意; 目的) 2.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疲乏) 3.教学相长也(古义:教与学;今义:教书;教师 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文言句式 1.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
语序为“其谓此乎”)
2.词类活用
不知其善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
学习成果展示:
示例2:写法最巧妙的地方。 本文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那么作者是 以怎样的思路,来论证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1)文章首先运用类比论证,以“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引出“至道,弗学,不 知其善”的道理,强调要学习,要实践。 (2)然后说到教和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困”等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方法“自 反”“自强”。 (3)最后得出 “教学相长”的结论。为了增强这一结论的说服力,又引用《兑命》 中的名言加以强调说明。
学习任务1:
聆听名家朗诵《虽有嘉肴》, 标注字音、停顿、节奏、语气。
雅坤,原名佟雅坤。1942年生。辽宁沈阳 人。中共党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著名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播音指导,中国广播 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享 受政府特殊津贴。
雅坤朗诵《虽有嘉肴》
读准字音
嘉肴( yáo ) 自强( qiǎng )
第22课《虽有嘉肴》课件(共2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C.但能说之也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D.行道以利世也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___知_道__了__自__己__的_不__足__,__然_后__就__能__自__我_反__思__;__知__道_了__自__己__困__惑_的__地__方__,__然_后__才__能__勉_励__自__己__。________________ (2)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___讲_解__谈__论__文__章_(__讲__论__文__章_)__,__就__好_比__赏__玩__春__花_,__涵__养__德__行_,__以__利__于__事_(__修__身__利__行_)__,__就__好_比__摘__取__秋__果_。____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礼记·学记》
《礼记》简介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 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其内容分 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和关于礼乐制度。 《礼记》与《诗经》《书经》《易经》《春秋》合 称“五经”。《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 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 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出韵 味
yáo fú
虽有/嘉 , 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
jiāo
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然后知困。
qiǎng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 也。故曰:
jiào
zhǎng
yuè
第22课《 礼记二则 之 虽有嘉肴》 课件(共20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西城区中小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资源
理清思路,理解内容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通过“学”可以拓宽知识面,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 通过“教”可以检验我们知识掌握的情况,知道自己 存在困惑的地方。
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
理清思路,理解内容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我反思:平时的学习上存在什么问题 自我勉励:教别人前要先完全弄明白
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
读出语气、情感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也。【惋惜、遗憾】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语气放缓,表现出一种 沉重感】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语调略微 上扬,表现出一种振奋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 乎!【欣喜】
疏通文意,了解内容
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 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之后才 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了自己 的不足,这样之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的困惑,这样 之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 的。《尚书·兑命》里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疏通文意,了解内容
虽有嘉肴 虽:虽然
虽有至道 旨:味美 旨酒嘉肴:美酒好菜 至道:最好的道理 善:好处 其:它的
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
疏通文意,了解内容
是故:因此 故:缘故 故(故曰):所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故:旧的知识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蒲松龄《狼》故:旧的,原来的
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
引用论证:用名人名言、经典著作、典故来支撑自己
第22课《虽有嘉肴》课件(24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作品出处
• 《虽有嘉肴》出自《礼记》。《礼记》相传西汉梁 国人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 而成,共49篇。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 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 《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 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 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 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 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 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类比说理的效果。
合作探究
• 你是怎样看待“教学相长”的道理?
• ①“教学相长”是文中表达的观点,在指导我们如何看待教与学 的关系以及教与学的效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②“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不断地学习之后,才能发 现自己的不足;在教授别人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的困惑。教与 学的过程会使自己得到提升。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 理,启发我们注意实践,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合作探究
• “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二者是
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 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作为论据来补充 强调观点的。
思想内涵
• 文章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 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 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 真知的道理。
艺术特色
• 1.逻辑严密,条理分明:开篇先指出教育的重要性,然后运用 类比的手法,引申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接着 讲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 然后才能自我反思;教授别人之后,才能发现自己有不懂的 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 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且言简意赅,浅显易懂。
第22课《虽有嘉肴》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好处
因此
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困惑
自我反思
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自我勉励
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
教与学士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同“敩”(xiào),教导
学半。”其/此之谓乎?
表示推测 宾语前置标志
讨论●探究
1、文章主要论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帧《礼记》誉千秋。
虽
《 礼
有
Hale Waihona Puke 记 》嘉肴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 传为西汉戴圣编撰。《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 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 的气势磅礴、结构严谨;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 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教学相长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
讨论●探究
2、文章是如何一步步论述的?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学习的 重要性
类比推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引起共鸣。
层层论证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章,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上最 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虽有嘉肴
yáo fú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
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
qiǎng
zhǎng
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共21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虽:虽然。 旨:美味。 好处。
嘉肴:美味的肉食。 至道:最好的道理。
弗:不。 善:好,
句意: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美;虽 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句解:运用类比论证,以“嘉肴”和“至道”做类 比,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引申到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指出学习的重 要性,告诉我们只有亲自去学习,才会体会到“至 道”的奥秘和好处。自然引出本文阐述的观点。
明确:从“嘉肴”写起,是为 了用“嘉肴”与“至道”作类 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这种 说理的方法叫作“类比说理”。 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 观点作铺垫。
2、课文最后引用《兑命》的话有什么作用?
通过引用《兑命》中的话来讲道理, 证明论点,阐述教与学的关系,进一 步强调了教的重要性,这样把中心论 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 力。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 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 学会划分节奏。 2、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 长”的道理,体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 3、明确教学相长的道理,学会尊 重教师,热爱教师。
作者作品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 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 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的典籍称为“经”, 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 《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 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 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事表明某 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 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 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4.词类活用 不知其善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 5.文言句式 倒装句-------其此之谓乎 (宾语前置,“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正常语序为“其谓此乎”) 6.成语积累 教学相长:原指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 促进的。现指通过教学,不但学生得到进 步,教师自己也得到提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2课 虽有嘉肴 (共27张PPT)
---
课文节选自《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 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师生关系、 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 论的阐述。今天我们就认真研究这篇《虽有嘉肴》, 古代先哲的教育思想。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
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
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
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难点)
《礼记》简介
来自《点拨》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 的汇编,相传由西汉戴圣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 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 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 宗教等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 丰富的哲学思想。
【手法探究】试分析《虽有嘉肴》一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 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 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论证,最后得 出“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虽有嘉肴
嘉肴 比
食
不
旨
喻
弗
知
至道
学
其
善
学
不足 自反
知
教
困 自强
教学 相长
《虽有嘉肴》论述了教和学的关系,说明了教 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作业2:完成《典中点》上的习题
温馨提示:以上作业的课件均见本课文件夹。
精品模板
学习就要掌握技巧,也不是死学要与世界上的万物联系在一起, 古人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多观察、多吃苦、 多研究学识是不断深化人的精神,三字经说过“自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看来我国在很久以前就非常注意教育,教育是 一个国家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标准,人是在失败中长大,每 一个名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寒窗苦的读圣贤书,既然我 们没在哪社会而感到高兴,既然古人为我们创造知识何必不去 珍惜古人的汗水。
课文节选自《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 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师生关系、 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 论的阐述。今天我们就认真研究这篇《虽有嘉肴》, 古代先哲的教育思想。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
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
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
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难点)
《礼记》简介
来自《点拨》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 的汇编,相传由西汉戴圣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 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 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 宗教等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 丰富的哲学思想。
【手法探究】试分析《虽有嘉肴》一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 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 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论证,最后得 出“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虽有嘉肴
嘉肴 比
食
不
旨
喻
弗
知
至道
学
其
善
学
不足 自反
知
教
困 自强
教学 相长
《虽有嘉肴》论述了教和学的关系,说明了教 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作业2:完成《典中点》上的习题
温馨提示:以上作业的课件均见本课文件夹。
精品模板
学习就要掌握技巧,也不是死学要与世界上的万物联系在一起, 古人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多观察、多吃苦、 多研究学识是不断深化人的精神,三字经说过“自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看来我国在很久以前就非常注意教育,教育是 一个国家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标准,人是在失败中长大,每 一个名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寒窗苦的读圣贤书,既然我 们没在哪社会而感到高兴,既然古人为我们创造知识何必不去 珍惜古人的汗水。
第22课《虽有佳肴》课件(24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开头运用__类__比__手法引出“虽有 至道,弗学,不知其善”,再从__教___与 _学____两方面进行道理阐述,从而得出 “_教___学__相__长__”的观点,最后又引用 “学学半”来深化强调论点。
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教学相长”和“学学半”的相同点是:两者都强
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B.“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与“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都是强调亲身学习的重要性。
C.文章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充当事实
论据证明观点。
文章引用的是“《兑命》曰'学学半 ’”来充当道理论据论证观点的。
D.本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
《虽有佳肴》
《礼记》
1.根据课文填空
⑴__虽__有__嘉__肴__,弗食,不知其旨也。 ⑵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教___然__后__知__困___。 ⑶知不足,_然__后__能__自___反__也__;知困, _然__后___能__自__强__也__。 ⑷故曰:__教__学__相__长___也__。《兑命》曰“ 学学半”,__其__此__之__谓___乎__!
3.引用《兑命》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引用《兑命》中的话作为引用论证来讲 道理,证明论点——教学相长,说明 教与学的关系,并进一步强调学的重要 性,这样把中心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这篇短小的议论文论述了几层意思呢? 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说学习本身是一种 实践活动,强调实践出真知;第二层是说 在学习实践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互 相促进的。 道理:教与学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 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因学而益深,学 因教而日进。这就叫作“教学相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虽有嘉肴》PPT优质课件
新 课 导 入 整 体 感 知 深 入 探 究 课 堂 小 结 拓 展 延 伸 板 书 设 计 布布置置作作业业
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比喻论证——学习的重要性 道理论证——教学相长 引用论证——强调教学相长 教和学相辅相成
新 课 导 入 整 体 感 知 深 入 探 究 课 堂 小 结 拓 展 延 伸 板 书 设 计 布布置置作作业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1.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 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 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教和学是相辅 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 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写作手法
1.运用类比手法。 文章开头运用类比手法,以“即使有美味佳肴,
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类比“即使有最 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2.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文中开头先讲学习的重要性,接着讲到教与学的 关系,最后提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 理。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虽有嘉肴ຫໍສະໝຸດ 目录第一节 新课导入
第二节 第三节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第四节 课堂小结
第五节 拓展延伸
第六节 第七节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第一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 吗?“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五经”则是由《周易》《尚书》《诗经》 《礼记》《春秋》构成。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则短文 就出自《礼记》,文章很短但却向我们讲述了关于 “教学相长”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礼 记》,一起感悟为学之道。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虽有嘉肴》PPT课件
教学相长
导思2:孟子认为怎 样才能增长自己的 学问?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虽然嘉肴》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写出了“学”“教”之后的结果,为下面的 观点作铺垫。
3.“教学相长”该如何理解? 【答案】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教 使学有所增长,教人学习又反过来促进教人者知 识的积累。
4.结尾引用《兑命》中的言论有什么作用? 【答案】引用《兑命》中的言论,证明教和学是相 辅相成的,使论证更有权威性。
读一读字音
fú
弗食
qiǎng
自强
yáo
嘉肴
(一)古今异义 虽有嘉肴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二)文言句式 省略句 学然后知不足 “知”后面省略代词“自”。意为“学然后才知道 (自己的)欠缺”。
(三)成语积累 教学相长:通过教学,不但学生得到进步, 教师自己也得到提高。
(四)名句积累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自由诵读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比喻论证
导思1:《虽有嘉 肴》中写嘉肴的目 的是什么?
关键词: 教学相长
22 虽有嘉肴
文 言பைடு நூலகம்文
课文节选自《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 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 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 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 论的阐述。今天我们就认真研究这篇《虽有嘉肴》, 古代先哲的教育思想。
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共22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结
文章应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 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另外也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当堂训练(5分钟)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 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教 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在学 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 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 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 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自我反思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我勉励其 此之谓乎
表示推测语气 大概,恐怕
“此之谓乎”是一种固 定句式,通常翻译为 “这说的就是……吧。”
学学半 同“敩”,教导 学 学学半 (向别人)学习
不知其旨也 代词,它的 其
其此之谓乎 推测语气词。大概,恐怕
5、文言句式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倒装句
其谓之此乎?
译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自学指导四(3分钟)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 理?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自学检测四(3分钟)
《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自学指导及检测一(5分钟)
听录音 1、读准字音;2、读准节奏
嘉肴( yáo ) 自强( qiǎng) 兑命( yuè) 学学半( xiào)
教然后知困( jiāo )
教学相长( jiào )
2、读准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 。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 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 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 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 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虽有嘉肴
R·八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了解本课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3.理解并体会本文论述的道理。
新课导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 一个真理:实践出真知。这条真理被历代人所认可, 它出现在好多作品中,同样我们今天要学的《虽有嘉 肴》也蕴含有这样的道理。
4.如何理解文中的“教学相长”。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互相推动、互相促进, 教使学有所增长,教人学习又反过来促进教人者知识 的积累。
5.结尾引用《兑命》中的言论有什么作用?
这是本文的点睛之笔,引用《兑命》中的言论, 进一步加强对“教学相长”的论证,使论证更有权威 性。
6.学完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C )
A 择其善者而从之
B 不知其旨也
C 其此之谓也
D 不知其善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不知其旨也
味美
②虽有至道 ③教然后知困 ④然后能自反也 ⑤学学半
最好的道理 困惑 自我反思 同“敩”,教导
特殊句式
A.弗食,不知其旨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B.其此之谓乎?
(倒装句,“之”宾语前置标志, 正常语序是“其谓此也”)
课外积累
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 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 则易,或失则止。
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走近作品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 传由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西汉宣帝(前73—前49年在位)时,戴德、戴 圣从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中辑录了两个选本, 被后人分别称为《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 后者一般简称为《礼记》。
《礼记》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 仪,解释礼仪,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 修身做人的准则。
A.《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战国至秦汉 间道家论著的汇编。 B.《尚书》,即“上古的书”,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现 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C.“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唐代确定六部为 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即为尚书。 D.“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 部作品。“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 易》《春秋》五部作品。 E.《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 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 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 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板书设计
类比引入 弗食嘉肴,不知其旨
虽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有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教学能相长
嘉 肴
逐层论证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实践出真知
引用作结 ——学学半,此之谓
主旨归纳
本文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论述了教与学的关 系,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告诉我们实践出真 知。
词句巩固
通假字
《兑命》曰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 说。
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味美;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 古义:困惑; 今义:困难。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不断地学习 之后,教与学的过程会使自己得到提升 。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启发我们 注重实践,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写作特色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 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
内容探究
1.背诵《虽有佳肴》,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 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 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论证, 得出“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 最后引用《兑命》中的话作为佐证,进一步加强论证。
2.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类比论证。
用日常生活事例“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类比学习,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 道理。这样采用类比论证,使论证道理更加浅显易懂。
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句话有什么 作用?
写出了“学”“教”之后的结果,为下面的观点 作铺垫。
随堂练习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儒 家论著的汇编, 又叫《 小戴礼记 》。与《 仪礼 》《 周礼 》合称“三 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礼制、礼仪 , _解__释__仪__礼_,记录 孔子和弟子 等的问答,记 述 修身做人的准则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课文翻译
美味的菜肴
味美
最好的道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好处 因此,所以
困惑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习以后才知道不足,教人以后才知道困惑。
自我反思
自我勉励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与学是互相推 动、互相促进的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 表示推测
的一半。第一个“学” 同“敩”,教导
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感到 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 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占自 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字词积累
嘉肴( yáo ) 自强( qiǎng ) 兑命( yuè ) 学学半( xiào ) 教学相长( zhǎng ) 弗食( fú)
整体感知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D.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词类活用
A.弗食,不知其旨也 名词用作动词,吃。 名词用作形容词,味美。
B.不知其善也 用作名词,好,好处。
一
学学半 同“敩”音xiào,教导 词
学
学学半 向别人学习
多
义
其此之谓乎 副词,表推测。大概,或许
其 不知其旨也 代词,指嘉肴
知
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理解 不知其善也 知道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 。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 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 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 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 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虽有嘉肴
R·八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了解本课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3.理解并体会本文论述的道理。
新课导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 一个真理:实践出真知。这条真理被历代人所认可, 它出现在好多作品中,同样我们今天要学的《虽有嘉 肴》也蕴含有这样的道理。
4.如何理解文中的“教学相长”。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互相推动、互相促进, 教使学有所增长,教人学习又反过来促进教人者知识 的积累。
5.结尾引用《兑命》中的言论有什么作用?
这是本文的点睛之笔,引用《兑命》中的言论, 进一步加强对“教学相长”的论证,使论证更有权威 性。
6.学完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C )
A 择其善者而从之
B 不知其旨也
C 其此之谓也
D 不知其善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不知其旨也
味美
②虽有至道 ③教然后知困 ④然后能自反也 ⑤学学半
最好的道理 困惑 自我反思 同“敩”,教导
特殊句式
A.弗食,不知其旨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B.其此之谓乎?
(倒装句,“之”宾语前置标志, 正常语序是“其谓此也”)
课外积累
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 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 则易,或失则止。
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走近作品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 传由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西汉宣帝(前73—前49年在位)时,戴德、戴 圣从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中辑录了两个选本, 被后人分别称为《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 后者一般简称为《礼记》。
《礼记》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 仪,解释礼仪,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 修身做人的准则。
A.《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战国至秦汉 间道家论著的汇编。 B.《尚书》,即“上古的书”,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现 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C.“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唐代确定六部为 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即为尚书。 D.“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 部作品。“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 易》《春秋》五部作品。 E.《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 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 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 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板书设计
类比引入 弗食嘉肴,不知其旨
虽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有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教学能相长
嘉 肴
逐层论证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实践出真知
引用作结 ——学学半,此之谓
主旨归纳
本文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论述了教与学的关 系,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告诉我们实践出真 知。
词句巩固
通假字
《兑命》曰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 说。
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味美;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 古义:困惑; 今义:困难。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不断地学习 之后,教与学的过程会使自己得到提升 。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启发我们 注重实践,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写作特色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 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
内容探究
1.背诵《虽有佳肴》,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 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 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论证, 得出“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 最后引用《兑命》中的话作为佐证,进一步加强论证。
2.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类比论证。
用日常生活事例“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类比学习,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 道理。这样采用类比论证,使论证道理更加浅显易懂。
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句话有什么 作用?
写出了“学”“教”之后的结果,为下面的观点 作铺垫。
随堂练习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儒 家论著的汇编, 又叫《 小戴礼记 》。与《 仪礼 》《 周礼 》合称“三 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礼制、礼仪 , _解__释__仪__礼_,记录 孔子和弟子 等的问答,记 述 修身做人的准则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课文翻译
美味的菜肴
味美
最好的道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好处 因此,所以
困惑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习以后才知道不足,教人以后才知道困惑。
自我反思
自我勉励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与学是互相推 动、互相促进的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 表示推测
的一半。第一个“学” 同“敩”,教导
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感到 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 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占自 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字词积累
嘉肴( yáo ) 自强( qiǎng ) 兑命( yuè ) 学学半( xiào ) 教学相长( zhǎng ) 弗食( fú)
整体感知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D.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词类活用
A.弗食,不知其旨也 名词用作动词,吃。 名词用作形容词,味美。
B.不知其善也 用作名词,好,好处。
一
学学半 同“敩”音xiào,教导 词
学
学学半 向别人学习
多
义
其此之谓乎 副词,表推测。大概,或许
其 不知其旨也 代词,指嘉肴
知
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理解 不知其善也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