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五课一轮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一轮复习课件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 ①原理内容: A.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 被消灭,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但是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 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②方法论: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 观规律办事,即实事求是,又要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 6.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反对从主观出发,从主观出发有三种表现:从理论出发 (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从经验出发(经验主义);从个人主观好恶出发。
(3)实事求是:实事——客观事物;求——认识;是——规律。 实事求是一方面强调了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的客观性, 另一方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现和认识规律。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 原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 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 阻碍作用。
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辩证唯物论
熟记并运用五个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方法论) 原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的能动作用 (原理、方法论) 原理:(1)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 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 造性 。意识活动的 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 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 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 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共45张PPT)
重点 把握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考点一.物质决定意识
㈠什么是意识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 产物
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物质基础: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 前提:生物的反应形式 (刺激感应、感觉心理)
劳动和社会 促
交往
进
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生成 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产生 提供丰富的意识内容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的产生可以离开客观存在 D.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没有选择的
[解析]文与可为了画好竹而种竹、观竹,体现了意识 活动的目的性;“在他动笔作画之前,心中就有了轮 廓”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计划性,B 项符合题意。A 项 错在“正确反映”。C、D 两项说法明显错误。
子”,灵感来源于充满文化、自然内涵和动人传说的
“五岳之首”——泰山,赋予拟人化的泰山石吉祥的寓
意。这说明 ( )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艺术作品是对原型审美的直接再现
③意识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
④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015年重庆卷3)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 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 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 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科幻 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 ) A.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D.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
注意点:
1.有人脑不一定产生意识 (狼孩) 2.错误的意识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神鬼形象) 3.意识不是被动反映客观存在 (龙—加工改造) 4.意识既能反映客观存在的现象,也能反映本质 (水往低处流———万有引力规律) 5.物质能够独立存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不能独 立存在(依赖于物质),但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生活与哲学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共40张PPT)
核心突破
1.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 (1)内容的客观性。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 识。无论是深刻的意识还是肤浅的意识,都是人脑对 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 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2)形式的主观性。 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是由知识、情感、意 志等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 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 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等的差异,会 产生不同的反映; 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 象,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还可能是 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教材框架结构:
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作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本课重点掌握:
1.意识的起源和生理基础。 2.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3.意识的本质和物质决定意识的含义。 4.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及表现。 5.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 求。 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7.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从发,实事求是? 8.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核心突破
正确把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 系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 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要 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 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 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的积极效果的 程度。
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优秀课件
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③ C.②③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
B.①④ D.②④
•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 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 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 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 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 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 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 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 础”这个道理的?
⑤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2.实践的特点 特点 原因或表现
客观物 质性
特点 主观
能动 性 社会 历史 性
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实践的过程 客观的;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要 及结果是客观的。实践具有客观性和物 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制约 质性的特点 原因或表现
①实践的主体、 对象、 手段等基本要素是
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主体看:人们的认识受客观…和主观…的限制 从客体看:客观事物复杂变化,展现本质需要过程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 “实践——认识——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我国三国时 火星,是太 阳系第四颗大 期、欧洲的 17 —19世 行星,从地球 纪 ……直至今 上望去,火星 犹如一个巨大 日,人类对火 的火球。人类 星的探索活动 对这个红色星 一直没有停止, 球充满了巨大 并且得到了一 的好奇和无限 系列的成果。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会发展吗? 的遐思……
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 围,如果超出这一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A.①③ C.②③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
B.①④ D.②④
•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 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 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 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 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 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 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 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 础”这个道理的?
⑤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2.实践的特点 特点 原因或表现
客观物 质性
特点 主观
能动 性 社会 历史 性
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实践的过程 客观的;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要 及结果是客观的。实践具有客观性和物 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制约 质性的特点 原因或表现
①实践的主体、 对象、 手段等基本要素是
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主体看:人们的认识受客观…和主观…的限制 从客体看:客观事物复杂变化,展现本质需要过程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 “实践——认识——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我国三国时 火星,是太 阳系第四颗大 期、欧洲的 17 —19世 行星,从地球 纪 ……直至今 上望去,火星 犹如一个巨大 日,人类对火 的火球。人类 星的探索活动 对这个红色星 一直没有停止, 球充满了巨大 并且得到了一 的好奇和无限 系列的成果。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会发展吗? 的遐思……
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 围,如果超出这一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生活与哲学第5课一轮复习课件
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 (1)二者具有一致性:都是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的 根本方法,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都把 客观存在作为观察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都要
求主观符合客观,主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实事
求是是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深化和拓展。两者都
说明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例3] (2009· 江苏高考)下边的漫画《爱鸟工 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
“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 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 话告诉我们 ( ) ①要敢于承认客观事实
C
概括: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 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 (2)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 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规律与发
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考点1.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①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 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 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2017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五课唯物论
①要求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如果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第15页,共30页。
(1)人可以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的条件。但不能改变、创造、消灭、发明、 修改)。
(2)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永恒的,它
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也 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和诡辩论。
第10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0页。
考向1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典例3 (2015·江苏高考)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
事而制。”这说明( )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与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两
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C..哲雾学与不霾关都注是作辩为证自唯然物现主象的义雾的与物霾质概答D念.雾案B与.对霾B雾定与义霾的的分差析异抓决住定了了矛两盾者的本特质殊区性别
③“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表述错误。 ④符合题意。故选B。
第6页,共30页。
解析答案
跟踪训练1 2015年7月,美国宇航局宣布发现了“另一个地球”,“它就是位于太阳系外 的行星开普勒-452b,与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9月,美国宇航局又宣布在火星表面 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这说明( )
但与题干不符;D错误,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第11页,共30页。
考向2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典例4 (2015·天津高考)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二.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不仅反映现象,而且把握本质和规律; ●不仅反映当前,而且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就每个人、每一次认识来说,认识是有限的,但就整个人类、整 个认识发展的历史趋势来说,认识是无限的。
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②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 用,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017·天津卷)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 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 文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 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 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这
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②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 反作用,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8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尤其2019年, “车厘子自由”“猪自由”等新词流行网络,猪肉价 格连连冲高,打破了常规。国家相应部门迅速出台增 加进口、激励恢复生产、加强技术指导、疫情防控指 导和舆情引导、财政补贴、加强市场监管等多项针对 性应对措施。
二.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 在实施行动之前对该行动做出相关的计划,制定蓝 图、目标、行动步骤等。(人的意识活动不同于动 物的本能活动)
3.民法典与我国现有单行民事法有什么不同?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生活与哲学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件(共21张PPT)
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 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注:艺术创作、科学构想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神话
实践
现实
注意: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 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方法论: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提醒: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
内容的 意识的内容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客观性 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是由知识、情感、意志等各种反 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 形式的 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 人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等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反映; 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仅是 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 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 萎靡的精神
催人向上、 使人奋进 使人
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做 到主观符合客观。 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必须顺应潮 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等实际情况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古老的丝绸之路迎来了难得 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
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 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注:艺术创作、科学构想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神话
实践
现实
注意: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 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方法论: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提醒: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
内容的 意识的内容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客观性 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是由知识、情感、意志等各种反 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 形式的 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 人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等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反映; 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仅是 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 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 萎靡的精神
催人向上、 使人奋进 使人
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做 到主观符合客观。 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必须顺应潮 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等实际情况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古老的丝绸之路迎来了难得 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5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
•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
• 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 A.①②
B.②④
• (2010山东卷)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 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首要条件 •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解析】题干说明的是某同学因为存在矛盾,在老师的开导下, 挖掘自身潜力,体验成功,由自卑转化为自信。体现了矛盾双 方的相反相成,矛盾的解决需要一定的条件。故C为最佳选项, A说法绝对,B项应改成主观世界的调整,D项与题意无关。
(2)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 客观存的在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
而不是臆造的 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 依据。
(3)意义 (1)是做好各项事情的
基本要求
。
(2)是无产阶级政党 制定 和 执行 正确的路线、方针、
政策的 前提 和 依据 。
(4)要求 1)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 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和性尊重__客_观规_律_ 结合起来,把高度的 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 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 强调 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复习
答: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一切从实际出发。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 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必须从能源短缺这一实际出发,加快建 设节约型社会。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 进事物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思想意识,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指导作用。加快建设节约 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它有助 于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③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加 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具体体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 有目的性
意识活动具 有主动创造 性和自觉选 择性
【特别提示】学习意识的能动性时要克服以下几 个错误观点: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不等同于“人的 认识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不等同于“处于 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将一切客观事物认识穷 尽”;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不等同于“人的 意识能够直接使客观世界发生改变”。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不等同于“人的 意识总是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D B C
B C
8 9 10
11 12
B C D
C D
15 16
B B
6 7
B C
13 14
A C
(2013广东揭阳一模)37.(24分) 阅读下列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党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报告 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 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 行的。 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相关观点,分析材料二。 (13分)
广东省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高三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五课(一轮)课件(共37张PPT)
5.1 意识的本质
一、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注意1: 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
注意2: 意识产生的前提
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 应、感觉和心理)
狼孩有没有意识?为什么? 2. 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为什么我们说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 是人脑,动物的大脑能不能产生意识?
材料二:“怒伤肝,忧伤肺, 悲伤肾,气伤心.”说明了什么道理?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练习测试
(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6)俗话说:“人闲百病生。” 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 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 病的侵袭。这说明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
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
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
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C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小结:5.1意识的本质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 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体现了 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着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通过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 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为了发展我国的航空航天事 业,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我国科学家 制定出了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并制定分 步推进的相应计划。 (2)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搜 集了大量有关航天的知识和信息,通过综合深入分 析,对航天发展的规律认识越来越深刻。 (3)人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今 年随着对航天发展的规律认识越来越深刻,随着我 们航天技术的日渐成熟,大大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 发展的步伐,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4)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科学家们以 饱满的爱国热情,投入到研发飞船的实践中,大大 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考点3、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1、是什么?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
事物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不是臆造的
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
①哲学原理依据:A.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B.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②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好各种事 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 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 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发现 认识和利用规律
必须遵循规律,按客 观规律办事,实事求 是
科学态度和革命热 情、实事求是和解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放思想 认识和利用规律,改
造客观世界,造福人
[例3] (2009· 江苏高考)下边的漫画《爱鸟工 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小结:★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不仅能够能动
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
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
发展。(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
靡的精神,则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 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必要性。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和 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求我们必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的意识能够能动 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 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 错误的思想意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发展问 题,是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理论,必须把科学发展 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必 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的 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 规律办事,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 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 律,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三、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友情提示: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
力和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再大,也要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
件的制约。 2、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 用,不能等量齐观。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基础,是第一 位的,而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位
考点1.意识的本质 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 统——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 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脑不能自己产生意 识,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任何意识都有其 客观原型。意识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 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 对客观事物做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做 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客观世界反映到人脑 中,必 然要进行加工改造,以主观的形式而存 在,因而意识是主观的。 总之,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是客观的, 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形 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的。
3、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而不可笼统 地表述成“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4、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这里的“改造”不是直接的,
而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是间接的。
5、人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就每个人来说,就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 认识是有限的; 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类认识不断前进 的历史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例3】(09江苏28)“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 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 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 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A
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 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 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象 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①可以激发人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 的积极的反作用 ②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 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 殊决定作用 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 赖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例1】: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吉祥物名为 “泰山童子”,灵感来源于充满文化、自然内 涵和动人传说的“五岳之首”——泰山,赋予
拟人化的泰山石吉祥的寓意。这说明 (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②艺术作品是对原型审美的直接再现
③意识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 ④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
高考考点:
1.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 2.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复习本课需要把握1个基本观点(物质决定意 识),2点表现(意识的能动作用),2个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规律与发
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考点1.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①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 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 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C
“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 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 话告诉我们 ( ) ①要敢于承认客观事实
A
②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自身的实际去机 械地效仿别人 ③要接受命运的安排,不能痴心妄想
④要安分守己,不能越位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探究二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 召开。报告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新定位,明确提出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 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报告指出,过去的五年,我们胜利完 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 重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 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问题、城乡、差距、社会矛盾 增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腐败问题等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 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 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发展新境界。面向未来,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 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 和发展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 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
C
概括: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 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 (2)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 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小结:★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
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
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处理问题时,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考点2、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二、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 要条件。 2、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标题
世界观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 质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