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除法计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除法计算
学法指导
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教具、图片、题卡
学具、主题图
通案
个案
一、基础复习
1、小组比赛背乘口诀。
2、让四人小组说说本单元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3、全班汇报四人小组讨论的结果。
4、师生共同梳理第二单元的内容。
二、强化练习
从上面的(1)、(2)、(3)方面进行复习。
(1)除法的意义。
A、老师呈现课本26页第1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列举的例子,写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B、让算得快的小朋友结合具体的算式说说怎样想商。
C、再组织以四人小组为参赛单位的摘平果游戏。
(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老师出示课本27页第二题。
先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让学生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重点展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三、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六第1、3题
B、老师出示一些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再出示一些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的算式,让学生进一步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老师呈现课本26页第2题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说除法算式并求商。
2、练习
A、老师出示小鸟、小鹿选汽球的图面。再采用倒计时的方法抢算。
课 题
除法计算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复习巩固所学表内乘除法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 点
难 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能够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篇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实行平均分时,能够一个一个的分,也能够几个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能够想:这个数能够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能够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相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篇三】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复习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复习课件

(3)用写出的卡片进行下面的活动。
你能找出得数为7 的算式吗?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2÷1 4÷2 6÷3 8÷4 10÷5 12÷6 14÷7 16÷8 18÷9 3÷1 6÷2 9÷3 12÷4 15÷5 18÷6 21÷7 24÷8 27÷9 4÷1 8÷2 12÷3 16÷4 20÷5 24÷6 28÷7 32÷8 36÷9 5÷1 10÷2 15÷3 20÷4 25÷5 30÷6 35÷7 40÷8 45÷9 6÷1 12÷2 18÷3 24÷4 30÷5 36÷6 42÷7 48÷8 54÷9 7÷1 14÷2 21÷3 28÷4 35÷5 42÷6 49÷7 56÷8 63÷9 8÷1 16÷2 24÷3 32÷4 40÷5 48÷6 56÷7 64÷8 72÷9 9÷1 18÷2 27÷3 36÷4 45÷5 54÷6 63÷7 72÷8 81÷9
5.(教材P45第3题)
巩固
5元/盒 2元/根 ?元/瓶 (1) 30元一共可以买多少盒冰淇淋?
30÷5=6(盒) 答:30元一共可以买6盒冰淇淋。 (2) 12元可以买4瓶相同的矿泉水,一瓶多少钱?
12÷4=3(元) 答:一瓶3元。
5.
5元/盒 2元/根 ?元/瓶 (3) 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2.面包房。
小熊面包 每个5元
红枣面包 每个6元
(1) 45(个) 答: 45元钱可以买9个小熊面包。
面包圈 每个?元
2.面包房。
小熊面包 每个5元
红枣面包 每个6元
面包圈 每个?元
(2) 16元买了2个面包圈,一个面包圈多少钱?
16÷2=8(元) 答:一个面包圈8元。

二年级下册除法

二年级下册除法

二年级下册除法
二年级下册的除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1. 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用于求商的数学运算。

被除数除以除数等
于商。

2. 除法的符号表示:除法的符号是“÷”或“/”,例如:12 ÷ 3 = 4 或 12 / 3 = 4。

3. 除法的计算方法:列竖式,将被除数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然后逐位进行除法
运算,求得商和余数。

4. 除法的特殊情况:当被除数可以被除数整除时,商是一个整数,余数为0;当被除
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商是一个整数,余数是除不尽的部分。

5. 除法的应用:除法可以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分享食物、均分物品等。

二年级下册的除法练习可能涉及到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例如:34 ÷ 5
= ?、57 ÷ 8 = ?等。

教材会提供一些相关的例子和练习题供学生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
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资料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二年级下册数学资料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典典提醒:(1)45÷9 32÷8 54÷6 72÷9 28÷4(54÷6)>(72÷9)>(28÷4 )>(45÷9)>(32÷8) (2)48÷6 25÷5 63÷9 36÷4 42÷7(36÷4)<(48÷6)<(63÷9)<(42÷7)<(25÷5) 2.列式计算。

(1)被除数是45,除数是9,商是几?45÷9=5(2)54里包含几个9? 54÷9=63.解决问题(1)学校买回36盒粉笔,平均分给9个班,每班可以分得几盒?36÷9=4(2)有28名同学参加长跑比赛,每7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28÷7=4明明在种有间隔相同树木的林子里练习跑步,他从第一棵树跑 到第十棵树,共跑了63米,相邻两棵树之间相隔几米?(提示: 想一想从每一棵树到第十棵树之间有多少个间隔)63÷9=7(米)典典提醒: 口算天天练:5×9= 54÷6= 45÷9= 9×7= 7×6= 7×9= 9×2= 63÷9= 25÷5= 9×5= 9×3= 5×8= 9÷3= 72÷8= 27÷9=4 )倍。

4 )倍。

2 )倍。

典典提醒:2.解决问题35元14元7元(1)玩具汽车的价钱是魔方的多少倍?35÷7=5(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手枪的价钱是魔方的多少倍14÷7=2元元和丁丁今年一共20岁,元元的年龄是丁丁的4倍,元元今年几岁?丁丁今年几岁?(提示:想一想年龄和是丁丁年龄的几倍?)丁丁:20÷(4+1)=4(岁)元元:4×4=16(岁)典典提醒:口算天天练:36÷9=64÷8=8×9=81÷9=16÷4=45÷5=3×9=9×6=4÷4=40÷5=28÷4=56÷7=45÷9=18÷2=40÷8=(1)3的3倍再除以9得多少? (2)16除以4的商乘7得多少?3×3÷9=1 16÷4×7=28(3)42除以7的商再除以2得多少(4)3与4的积除以2的商是多少? 42÷7÷2=3 3×4÷2=6 2.解决问题(1)体育室里有6盒乒乓球,每盒6个。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详解-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详解-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人教版

计算 56 ÷ 8 时ꎬ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ꎬ想 8 乘几等于 56ꎬ根据乘法
口诀“ 七八五十六” ꎬ可以求出商:56 ÷ 8 = 7( 个) ꎮ
验证计算是否正确:一个地球仪 8 元ꎬ7 个地球仪一共花了多少钱?
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7 × 8 = 56( 元) ꎬ56 元正好是 7 个地球仪的总钱数ꎬ
前面学习的用 2 ~ 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分析ꎬ除数是 7ꎬ可以想 7 乘几
等于 56ꎬ根据口诀“ 七八五十六” 可以求出能挂 56 ÷ 7 = 8( 行) ꎮ
已知总数 和 每 份
数ꎬ 求 份 数ꎬ 用 除 法
计算ꎻ 已 知 总 数 和 份
数ꎬ 求 每 份 数ꎬ 用 除
(3) 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二:56 面旗子挂成 8 行ꎬ平均每行挂几面?
56 ÷ 8
56 ÷ 7
勤于反思:用乘法口诀求商时ꎬ除数是几ꎬ就想几的乘法口诀计算商ꎮ
42 ÷ 6
64 ÷ 8
45
2 用 9 的乘法口诀求商
( 教材第 39 页例 2)
27 ÷ 9 =
口诀:( ) 九二十七
27 ÷ 3 =
口诀:
已知条件:图上一共有 27 个彩色气球ꎬ平均每行摆 9 个ꎬ一共摆了 3 行ꎮ


根据除数是 9ꎬ商是 3ꎬ想乘法口诀“ 三九

思路提示

1.(2018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 王亮在做一道除法题ꎬ已知除数是 9ꎬ马虎的王亮把被除数十位
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看颠倒了ꎬ结果除得的商也是 9ꎬ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2.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ꎬ把除数 6 看成了 9ꎬ结果商是 2ꎬ正确的商是多少?
要求问题: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ꎮ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例: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

(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A、24÷6= B、4×6=C、24÷3= D、24÷4=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导语】数学给予⼈们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这种能⼒包括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归纳类⽐、直觉判断、逻辑推理、建⽴模型和精确计算。

这些能⼒和培养,将使⼈终⾝受益。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 第⼀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画“正”字的⽅法收集数据。

2、⽤统计图表来表⽰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单元表内除法(⼀) ⼀、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些物品分成⼏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法: (1)把⼀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平均分时,可以⼀个⼀个的分,也可以⼏个⼏个的分,直到分完为⽌。

(2)把⼀些物品按每⼏个⼀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个这样的⼀份。

⼆、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除法算式表⽰。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新课标第⼀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2~6的乘法⼝诀求商 1、求商的⽅法: (1)⽤平均分的⽅法求商。

(2)⽤乘法算式求商。

(3)⽤乘法⼝诀求商。

2、⽤乘法⼝诀求商时,想除数和⼏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个因数=积÷另⼀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 2、⽤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沿⼀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表内除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表内除法

12÷3= 4
减法
12-3=9 9-3=6 6-3=3 3-3=0
加法 3+3+3+3=12
乘法算式
乘法口诀
3×4=12 想:3和几相乘得12? 三(四)十二
二、学习新知
(四)比较选择
请你计算下面各题,我们来比一比, 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10÷5= 12÷3=
8÷4= 6÷6=
12÷6= 10÷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表内除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Hale Waihona Puke 一、复习导入填一填,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 6 )×2=12 5×( 3 )=15 ( 3 )×6=18
4×( 4)=16 3×( 7)=21 ( 5)×5=25
二、学习新知
3.
有( 12)棵黄瓜苗,( )4个花盆。平均每盆种几棵?
12÷ =4 3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20页练习四,第3题、第4题。
9÷3= 12÷4=
问题:知道老师为什么算得快吗?
用乘法口诀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2÷6= 2 6÷2= 3 12÷4= 3 8÷2= 4 9÷3= 3 10÷5= 2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2.
6÷3= 2
根据图和算式,说一说 你是怎样想的。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2-3=9
:9-3=6
: 6-3=3
:3-3=0 返回
二、学习新知
(三)展示算法
加法和
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12÷3= 4
3 + 3 + 3 + 3 = 1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必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数据收集整理1、第2页,求总人数就是把人数加起来;没有选择的同学,最有可能选择的是人数最多的那一种。

2、第3页,投票。

一个对勾表示1个数据,一个圆圈表示1个数据,一个正字表示5个数据。

3、第6页6(3),买哪几种水果合理,选择水果时至少两种。

4、第6页6(3),现在每个小长方形表示2份报纸,原来长方形的数目要除以2。

第二章表内除法(一)1、除法解决的是平均分的问题。

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均,一种是几个。

24页4题2、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25页6,9题。

3、算除法,想乘法口诀。

有的乘法口诀可以列两个除法算式,有的只能列一个除法算式。

第三章图形的运动1、将一个图形对折,左右两边可以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对称)的,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画的时候用直尺,画虚线,穿透这个物体。

2、平移后的物体和之前的相比,(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3、一些汉字或字母也是轴对称图形。

33页第2题。

第四章表内除法(二)1、比较大小时,先把计算结果标出来,然后根据题意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

注意,排列是算式,不是结果。

40页第3题。

2、应用题中,购物是必考题,仔细看题,列式计算。

42页例3。

第五章混合运算1、混合计算要注意脱式计算。

先算哪一步,可以在算式下面轻轻画一条横线。

注意数字和数字对齐,符号和符号对齐。

如果遇到难以计算的两位数加减法时,可以再草稿纸上算出结果,再写到卷子上。

47-49页例题。

2、列式计算。

列式计算要注意,只列一个综合算式,不写单位不写答,而且要脱式计算。

列式时,先要想清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找准关键字(和表示相加,差表示相减,积表示相乘,商表示相除),再进行列式。

3、列综合算式。

先算最上面的算式,再和其他数进行计算,最后直接写出得数。

注意,第一步的算式一定要加上括号。

49页3题,51页6,9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一、数据收集整理。

1. 简单的统计表。

- 学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例如可以通过举手、投票等方式收集班级同学喜欢的颜色、水果等数据。

- 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到简单的统计表中。

统计表一般要有表头,如“喜欢的颜色统计表”,表头包括“颜色种类”和“人数”等项目。

2. 数据的分析。

-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如“哪种颜色最受欢迎?”“喜欢红色的比喜欢蓝色的多几人?”等。

二、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

- 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例如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4个苹果。

- 平均分的方法:- 可以一个一个地分。

- 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2. 除法的初步认识。

- 除法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例如把1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猴子,算式是10÷5 = 2,表示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

- 除法算式的读法:10÷5 = 2读作“10除以5等于2”。

-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10÷5 = 2中,10是被除数,表示要分的总数;5是除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2是商,表示每份的个数。

3. 用2 - 6的乘法口诀求商。

-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例如计算12÷3,想3和几相乘得12,因为3×4 = 12,所以12÷3 = 4。

三、图形的运动(一)1. 轴对称图形。

-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例如等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 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 平移。

- 平移的定义: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二年级下册数学讲义-2、表内除法(一)-人教版(含答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讲义-2、表内除法(一)-人教版(含答案)

表内除法(一)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课型一对一/一对N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重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首沟通上讲回顾(错题管理);作业检查;询问学生学习进度等知识导图课首小测1. 把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学有所获】把一个数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2. 15÷5=3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学有所获】加深对除法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3.看图列式计算。

(1)乘法算式:()× ( )=( ) , ( )×()=( );(2)除法算式:( ) ÷ ( )=( ) , ( )÷()=( )。

【学有所获】乘法口诀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求积,还可以求商。

4.(白云区单元测试卷真题)一张纸可以做5朵红花,小明要做30朵红花,一共需要几张纸?导学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知识点讲解 1:平均分例 1. 看图填空。

一共有()只公鸡,每()只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我爱展示1.看图填空。

2.看图填空。

知识点讲解 2:除法的含义例 1. 看图填空。

()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例 2. 填空。

(1)在算式12÷2=6中,被除数是(),2是(),6是()。

(2)15÷3=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表示()里面有()个()。

我爱展示1. 先圈一圈,再填空。

10个○,每2块1份,分成了()份。

导学二:用2~6的乘法口诀求知识点讲解 1:乘法口诀求商例 1. 看图列式计算。

口诀:口诀:我爱展示1.填空。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知识点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知识点知识点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练习题(1)把36平均分成9份, 每份是( ) 。

(2)把54个乒乓球装盒,每盒装6个,可以装( )盒.(3) 在18÷2=9中, 被除数是( ), 2是( )数, 商是( )。

(4) 40÷5=8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 每份是( )(5) 45是5的( )倍, 45里面有( )个9。

(6)除数是6,被除数是除数的5倍,商是( ) ,列成算式是( )。

(7)在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是相同的,此时商是( ) 。

参考答案(1)把36平均分成9份, 每份是( 4 ) 。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及练习.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及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1、表内除法(一)6、盖住的数字是几?45÷ =5 ×8 =24 2× =18 ÷4 =9 6× =18 ×3 =15检查方法:盖住积,再次进行计算,看看计算出的结果与等号后的数字是否一样。

方法:根据给出的数实际,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2、表内除法(二)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1、看图列式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注意:1、运算顺序2、运算符号2、口算18-6×3= 7×9+7= 4×9-6=14+2×3= 25÷5+15= 10-9÷3=二、乘、除混合运算1、摆一摆、算一算练习:用5根小棒可以摆一个用这些小棒摆,可以摆几个?= ( )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注意:运算符号2、口算3×2×8= 2×4÷8= 48÷6÷4=三、拓展训练1、填空5×4 = 5×3 +()2×2 +()= 2 × 3 = 2×4 -()3×6 -()= 3 × 5 = 3×7 -()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出一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计算。

3、乘、除法意义三、综合练习1、看图列式,体会乘、除法含义及关系。

2、解决实际问题1、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2、 21个(1)如果小白兔每天吃3个,可以吃几天?(2)如果这些萝卜吃了一个星期,小白兔平均每天吃几个?(3)如果每天吃5个,吃了4天后,剩多少个?(4)如果每天吃4个,小白兔要吃6天,够吗?4、实际问题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4、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5、万以内数的认识7、千克与克的认识(10)三看结果(对照我们知道的洗衣粉1千克,海苔1克,比一比,检查一下)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 kg =()g 2000 g =()kg6000克 =()千克()kg = 7000 g6千克>()克 7000 g <()kg4千克<()克 3000 g >()kg注意符号:看清是“=”还是“>”或“<”,符号不同,填的数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
1、平均分的含义:每个人分得同样多,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2、除法的2种含义:
把一个数(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24÷4=6 读作:24除以4等于6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大数)是另一个数(小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大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小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大数)÷另一个数(小数)=倍数”。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
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10、算式的意义:45÷9=5表示把(45)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
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

21分
1. 在12÷6=2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2.有12个△,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份,算式()。

3.20÷5=4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4.20÷4=(),用的乘法口诀是()。

5.用18个○摆一摆,每堆3个,可以分成()堆;每堆9个,可以分成()堆。

6.56是7的()倍;6的()倍是48 。

7.被除数是12,除数是6,商是()。

8.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 15 ()×4 = 16
5×()= 25 ()÷2 = 5
20÷()= 4 ()÷()= 4
二、写算式。

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6分
四九三十六二七十四三八二十四
三、写算式。

写出除法算式并计算。

28分
1.63除以9,商是多少?
2.被除数是27,除数是3,商是多少?
3.把3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4.把24个苹果,每8个放一份,可以分多少份?
5.12里面有几个4?
6.从12里面连续减去几个2得0?
7.32是8的几倍?
四、解决问题。

45分
1.学校买来4包故事书,每包9本,要把这些故事书平均分给6个班,每班可以分多少本?
答:每班可以分()本。

2.动物园有猴子48只,牛有8只,猴子的只数是牛的几倍?
答:猴子的只数是牛的()倍。

3. 一瓶钙片,我每天吃3次,每次吃3片,6天吃完这瓶钙片。

这瓶钙片有多少片?
答: 这瓶钙片有()片。

4、会议室里有6张3人沙发和15张单人沙发,此会议室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答:会议室一共可以坐()人。

5、小毛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他的5倍。

爸爸明年多少岁?
答:爸爸明年()岁。

6、小红家共有6只山羊,每只山羊生了5只小羊,后来又卖了10只羊,小红家现在有多少只羊?
答:小红家现在有()只羊。

7、小丁和小胖去书店买书,小丁买了7本,小胖买了4本,每本书7元,他们一共用去几元?
答:他们一共用去()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