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材料与焊接工艺标准
工业管道的焊接标准及施工工艺
工业管道的焊接标准和施工工艺1.1.1管道组成件必须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否则应补所缺项目的检验。
1.1.2焊接工程中所用的母材和焊接材料应具备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或质量复验报告。
1.1.3焊接工程中应优先选用已列入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的母材和焊接材料。
1.1.4如设计选用未列入标准的母材和焊接材料,应说明该材料的可焊性,并提出满足设计要求的焊接工艺试验资料。
1.2.1焊接设备:包括交流电焊机、直流电焊机、氩弧焊机。
1.2.2机具包括:坡口加工机、切割机、角向磨光机、台式钻诃、等离子弧切割机、焊矩。
1.2.3计量器具包括:柜式水平仪、焊接检验尺,内外径千分尺、内外径卡尺、深度游标尺、高度游标尺、万能角度尺、光学水准仪、光学经纬仪。
1.2.4液压千斤顶、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热处理设备、微控电子式拉力试验机、便携式数显里氏硬度计、光谱分析仪。
1.2.5探伤设备及其它: X 射线擦伤机、超声波探伤仪、梯粉探伤机、智能化 X 射线探伤机、远红外线干燥机。
1.3.1与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金属结构工程检验合格,满足管道安装要求。
1.3.2与管道连接的机械设备,容器已找正固定,或已确定管口方位及标高。
1.3.3管道组成件已清理完毕,并满足设计规定的特殊清理要求。
1.3.4管道加工及预制完成,并编号。
1.3.5焊接平台按工程要求制作完成。
备料施焊1.4.1 工艺流程:1.4.2 焊工1.压力管道所用焊工必须取得由长沙市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发的《锅炉 压力容器焊工合格证》,且只限于焊接《合格证》内规定的项目。
2 .“压力容器焊工合格证”有效期为三年,超过有效期后必须重新办 理,否则视为无效。
3.焊工累计合格项目满足 GB235-82 中表 4.4.1 规定的所有材质的焊 接。
4.焊工操作评定:焊工操作评定考试的技术要求,由技术人员制订, 要求符合有关规范、标准、管理法令及用户的技术条件。
每一焊工都应有 鉴别的编号,且对焊工应不断观察其操作状况与重新评定的需要。
材料与焊接规范
材料与焊接规范材料与焊接规范是指在工程建设和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选择和焊接工艺的规范化要求。
在工程建设和生产制造中,材料的选择和焊接工艺的规范化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材料与焊接规范的遵守和执行,是保证工程建设和生产制造质量的关键之一。
首先,材料的选择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工程建设和生产制造中,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工作条件和要求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耐磨性等因素。
此外,材料的选择还需要考虑成本、可加工性、可焊性等方面的因素。
因此,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材料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焊接工艺的规范化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工程建设和生产制造中,焊接是常用的连接方法之一。
焊接工艺的规范化包括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焊接工艺的操作规程等方面。
在焊接材料的选择方面,需要根据被焊材料的种类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在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方面,需要根据被焊材料的种类、厚度、焊接位置、焊接方式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保证焊接接头的牢固性和密实性。
在焊接工艺的操作规程方面,需要对焊接工艺进行规范化的操作,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材料与焊接规范对于工程建设和生产制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材料的选择和焊接工艺的规范化方面,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规范化操作,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在材料与焊接规范的遵守和执行下,才能保证工程建设和生产制造的质量和安全。
焊件选材原则与结构工艺性
定义: 即对焊接结构件材料的选择。
一、焊件的选材原则
1.在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首先选择 焊接性较好的材料。
优先选用低碳钢、普通低合金钢(价低、工 艺简单、可焊性好)
低合金高强度钢(强度高,焊接性好、加 工性好,减轻材料重量)
一、焊件的选材原则
2.考虑辅助工艺的可行性 中高碳钢、屈服强度σs>400MPa的合金结 构钢: ωc高,焊接性差,焊前预热,焊后 缓冷,以减小因其塑、韧性不好而产生开 裂的倾向。 考虑实际生产中有无预热和缓冷的条件。
表4.7 焊条电弧焊常用焊缝坡口形式与标注方法
二、焊件的结构工艺性
厚薄板的对接过渡 厚薄差异较大的材料焊接时,截面变化突 然,易产生应力集中,且两者受力不均,易 产生各种焊接缺陷。 斜坡过渡,使对接处的板厚基本一致。对 接接头过渡形式分为单面斜边和双面斜边两 种。附图2
三、焊接方法的选择
考虑因素: 产品的结构尺寸、形状、材料的焊接
性、各种焊接方法的适用范围、焊接接头 的质量,实际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等。 目标:最经济、最方便、生产效率高且焊 接接头质量好
三、焊接种焊接方法 薄板轻型结构,密封要求高:缝焊(eg:汽车
油箱) 若无电阻焊设备,则气焊、CO2气体 保护焊、焊条电弧焊、氩弧焊等 中等厚度工件:埋弧焊、 CO2气体保护焊、 焊条电弧焊等。长直焊缝或环形焊缝:埋弧焊 CO2气体保护焊:适应性很强的高效焊接方法
二、焊件的结构工艺性
定义:指焊接的结构对焊接工艺的适应性。 基本原则:在满足焊件工作要求的前提下,
力求使焊件结构便于焊接操作和有利于减 小焊接应力和变形。 考虑因素:焊缝布置、焊接的接头形式等
二、焊件的结构工艺性
焊缝的选择原则 1.尽量选择平焊。 焊缝类型:平焊、横焊、立焊、仰焊
焊接工艺的评定标准
焊接工艺的评定标准1. 简介焊接是一种常用的连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等。
而焊接工艺的评定标准则是为了确保焊接连接的质量,保证焊接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焊接工艺评定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评定标准。
2. 焊接工艺评定的基本概念焊接工艺评定是指对焊接工艺进行实践检验和理论分析,通过对焊接接头的性能进行评定,确定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能力。
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焊接过程中的风险。
3. 焊接工艺评定的分类焊接工艺评定可以分为两种分类:按焊接方法分类和按焊接材料分类。
3.1 按焊接方法分类按焊接方法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手工焊接评定:手工焊接是指焊接工人用手工焊接设备进行焊接的方法,评定时需要考虑焊工的技术水平和焊接设备的性能。
•自动焊接评定:自动焊接是指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焊接的方法,评定时需要考虑自动焊接设备的性能和焊接接头的质量。
•半自动焊接评定:半自动焊接是指辅助焊接设备进行焊接的方法,评定时需要考虑辅助焊接设备的性能和焊接接头的质量。
3.2 按焊接材料分类按焊接材料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同种材料评定:同种材料评定是指焊接相同材料的接头进行评定,评定时需要考虑焊接接头的质量和焊接材料的可靠性。
•异种材料评定:异种材料评定是指焊接不同材料的接头进行评定,评定时需要考虑焊接接头的质量和焊接材料的可靠性。
4. 焊接工艺评定的标准焊接工艺评定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焊接质量标准:评定时需要考虑焊缝的牢固性、焊接接头的密封性和接头表面的平整度等。
•焊接过程标准:评定时需要考虑焊接设备的性能和焊接操作的规范性。
•焊接材料标准:评定时需要考虑焊条或焊丝的材料成分和焊接材料的可靠性。
•焊接接头标准:评定时需要根据接头的类型和要求,确定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5. 结论焊接工艺的评定标准对于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焊接材料的介绍及其焊接工艺标准
焊接材料的介绍及其焊接工艺标准
焊接材料是指用于焊接过程中填充和连接金属零件的物质。
常见的焊接材料主要包括焊接电极、焊丝和焊剂。
以下是常见的焊接材料及其简单介绍:
1. 焊接电极:焊接电极是一种导电材料,通常由金属或合金制成。
焊接时通过电流的传导,使电极与焊件接触产生高温,将焊丝熔化并与焊件连接。
2. 焊丝:焊丝是一种可以通过熔化和凝固来连接焊件的金属线材。
根据不同的焊接材料和应用,焊丝可以分为不同种类,如钢丝、铝丝、铜丝等。
3. 焊剂:焊剂是一种用于焊接过程中提高熔化电极和焊件接触性能的物质。
它通常被涂在焊丝或焊接部位上,能够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污垢,改善焊接质量。
焊接工艺标准是为了保证焊接过程质量及连接的强度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焊接工艺标准:
1. 焊接符号和表示方法:用于标识焊缝形状、尺寸和其他有关信息的符号和表示方法。
2. 焊接工艺规程:定义了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参数等相关要求,以确保焊接过程中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 焊接工艺评定和认可:对焊接工艺进行评定和认可,以证明
其能够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4. 焊接过程监控和控制:使用各种监测和控制手段,对焊接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监控和控制,以确保焊接质量。
总之,焊接材料的选择和焊接工艺标准的遵循对于保证焊接质量和连接强度至关重要。
根据具体的应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遵循相应的焊接工艺标准,可以确保焊接连接的可靠性和长期使用性能。
焊接工艺标准
焊接工艺标准1一般规定1.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分配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2. 施焊完成后,焊工必须在规定的位置大下钢印。
3. 设计要求的全熔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
4. 引弧应在旱道处,不得擦伤母材。
5. T形接头、十字接头、交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角尺寸不应小于t/4;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吊车梁或类似构件的腹板与上翼缘板的焊脚尺寸为t/2,且不应大于10mm。
焊脚尺寸的允许偏差为0~4mm。
6. 焊接时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弧坑应填满。
7. 焊缝观感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形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交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焊缝表面不得有纹裂、焊瘤等缺陷。
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
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分等缺陷。
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过渡平缓。
2材料的规定1. 钢材应符合下列要求:1)清除待焊处表面的水、氧化皮、锈、油漆2)焊接坡口边缘上钢材的夹层缺陷长度超过25mm时,应采用无损探伤检测其深度,如深度不大于6mm,应用机械方法清除;如深度大于6mm,应用机械方法清除后填满。
2. 焊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焊条、焊丝、焊剂和熔嘴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2)焊条、熔嘴、焊剂和药芯焊丝在使用前必须按产品说明书或按下面规定使用:酸性和碱性焊条烘焙条件注:焊条在使用过程中反复烘焙次数不得超过3次焊剂的烘焙3)低氢焊条烘干温度为350~380摄氏度保存时间为1.5~2小时,烘干后应缓冷放置与110~120摄氏度的保温箱中存放,待使用;使用时应置于保温筒中,烘干后的低氢型焊条在常温下放置时间超过3小时应重新烘干;焊条重复烘干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受潮的焊条不应使用。
4)实芯焊丝及熔嘴导管应无油污、锈蚀、镀铜层应完好无损。
5)栓钉成品的质量要求,应无有害的邹皮、毛刺、裂纹、扭弯、锈蚀等;保护瓷环的尺寸公差,应能保证与同规格焊钉的互换性。
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PART 1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2
焊接工艺评定的概念
焊接工艺评定的定义
焊接工艺评定是指对焊接工艺进行评估和验证的过程 目的是确保焊接工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包括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焊接设备的选择、焊接材料的选择等 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是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焊接工艺评定的重要性
确保焊接质量:通过评定,确保焊接工艺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评定,优化焊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保障安全生产:通过评定,确保焊接工艺符合安全标准,保障生产安全 促进技术创新:通过评定,推动焊接工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添加标题
实施焊接工艺评定, 按照评定计划进行 试验和检测
添加标题
评估焊接工艺评定 结果,确定工艺的 可行性和适用性
添加标题
制定焊接工艺规程, 包括焊接参数、操 作规程等
添加标题
培训和考核焊接操 作人员,确保焊接 工艺的严格执行
添加标题
定期检查焊接工艺 执行情况,发现问 题及时纠正
添加标题
收集焊接工艺评定 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和改进
智能化评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焊接工艺的自动化评定
绿色环保:推广环保型焊接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标准化评定:建立统一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提高评定结果的可比 性
提高焊接工艺评定效率和准确性的方法和技术
采用自动化焊接设备,提高焊接效率 采用先进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提高评定准确性 采用智能化焊接工艺评定系统,提高评定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焊接工艺评定人员的培训,提高评定水平
添加标题
记录焊接工艺评定 试验数据
添加标题
分析焊接工艺评定 试验结果
添加标题
编写焊接工艺评定 报告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标准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标准一、焊接材料选择1.1 金属材料:根据所需焊接的金属材料,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
例如,低碳钢可选择普通焊条,不锈钢可选择不锈钢焊条。
1.2 焊丝: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和焊接接头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焊丝。
例如,不锈钢焊接可选用不锈钢焊丝。
1.3 保护气体:在焊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保护气体以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进入焊接区域。
例如,使用二氧化碳作为保护气体会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二、焊接方法与设备2.1 焊接方法:根据所需焊接的金属材料和焊缝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例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
2.2 焊接设备:根据所选的焊接方法,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
例如,手工电弧焊机、气体保护焊机、激光焊接机等。
三、焊接接头设计3.1 接头形式:根据金属材料的性质、强度要求和使用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接头形式。
例如,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形接头等。
3.2 焊缝布置:在确定接头形式后,合理布置焊缝位置以降低焊接难度和提高焊接质量。
四、焊接预处理4.1 清理:在焊接前,将金属材料表面的油污、锈蚀和氧化皮等清理干净,以防止对焊接质量造成影响。
4.2 准备坡口:根据接头形式和焊缝要求,准备合适的坡口形式。
例如,V形坡口、U 形坡口等。
五、焊接操作规程5.1 操作步骤: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焊接,例如,先预热、后施焊、焊后冷却等。
5.2 操作要点:注意控制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以获得良好的焊接质量和效率。
同时注意保护气体流量和焊丝干伸长度等参数的控制。
六、焊接质量检测6.1 检测方法:根据焊接要求和金属材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例如,外观检测、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
6.2 检测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检测标准以判断焊接质量是否合格。
例如,焊缝高度、宽度、平整度等指标的要求。
七、焊接缺陷修复7.1 缺陷类型:了解常见的焊接缺陷类型,如气孔、裂纹、未熔合等。
7.2 修复方法:根据缺陷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
焊接工艺规范标准
焊缝质量标准4.1 保证项目4.1.1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
4.1.3 Ⅰ、Ⅱ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焊缝探伤报告。
4.1.4 焊缝表面Ⅰ、Ⅱ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
Ⅱ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Ⅰ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4.2 基本项目4.2.1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4.2.2 表面气孔:Ⅰ、Ⅱ级焊缝不允许;Ⅲ级焊缝每50mm 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且≤3mm 气孔2 个;气孔间距≤6 倍孔径。
4.2.3 咬边:Ⅰ级焊缝不允许。
Ⅱ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
Ⅲ级焊缝:咬边深度≤0.lt,且≤lmm。
注:t 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5-1。
5成品保护5.1 焊后不准撞砸接头,不准往刚焊完的钢材上浇水。
低温下应采取缓冷措施。
5.2 不准随意在焊缝外母材上引弧。
5.3 各种构件校正好之后方可施焊,并不得随意移动垫铁和卡具,以防造成构件尺寸偏差。
隐蔽部位的焊缝必须办理完隐蔽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隐蔽工序。
5.4 低温焊接不准立即清渣,应等焊缝降温后进行。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 尺寸超出允许偏差:对焊缝长宽、宽度、厚度不足,中心线偏移,弯折等偏差,应严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对位置尺寸,合格后方准焊接,焊接时精心操作。
6.2 焊缝裂纹:为防止裂纹产生,应选择适合的焊接工艺参数和施焊程序,避免用大电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缝接头应搭10~15mm,焊接中不允许搬动、敲击焊件。
6.3 表面气孔:焊条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焙,焊接区域必须清理干净,焊接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熔池中的气体完全逸出。
焊接行业焊接行业标准
焊接行业焊接行业标准焊接行业:焊接行业标准引言:焊接是一种重要的金属连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为了确保焊接的质量和安全,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焊接行业标准。
本文将以焊接行业为例,介绍一些与焊接相关的标准,以及其在焊接行业中的重要性。
1. 焊接工艺标准焊接工艺是指在焊接过程中所使用的焊接方法和设备,包括焊接电流、电压、电极直径、焊接速度等参数的规定。
焊接工艺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强度。
例如,对于某种特定材料和焊接方式,焊接工艺标准规定了最佳的焊接参数范围,以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满足要求。
2. 焊接材料标准焊接材料是指用于焊接过程中的钢材、焊条、焊丝等。
焊接材料的质量对焊接接头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直接影响。
因此,在焊接行业中,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焊接材料的标准,包括成分要求、强度要求、耐腐蚀性能要求等。
这些标准保证了焊接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3. 焊接工艺评定标准焊接工艺评定是指对焊接工艺进行验证和认证的过程。
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规定了评定焊接工艺的方法和标准。
通过焊接工艺评定,可以确保焊接工艺的稳定性和可行性,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
4. 焊接质量标准焊接质量标准用于评价焊接接头的质量。
它包括了焊接接头的外观缺陷、尺寸偏差、焊缝形状和强度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焊接质量标准的规定,可以对焊接接头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价,确保其质量满足要求。
5. 焊接安全标准焊接是一项高温作业,安全问题必须重视。
焊接安全标准规定了焊接作业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包括工作场所的通风、消防设施的要求、焊工的防护设备等。
遵守焊接安全标准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焊工的安全。
6. 焊接设备标准焊接设备是进行焊接作业的工具,其质量和性能对焊接质量有直接影响。
焊接设备标准规定了焊接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检测要求,包括焊接机器的功率、效率、稳定性等。
遵守焊接设备标准,可以确保焊接设备的质量可靠,并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
结论:焊接行业的规范、规程和标准对于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国标焊接技术要求
国标焊接技术要求国标焊接技术要求是指在国家标准体系下对焊接工艺、焊接材料和焊接接头进行规范的技术要求。
焊接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
为了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国标对焊接技术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焊接工艺要求国标对焊接工艺的要求主要包括焊接方法、预热温度、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等方面。
不同材料和接头类型的焊接,要求采用适当的焊接方法,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
同时,根据材料的特性,国标规定了预热温度、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的范围,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二、焊接材料要求焊接材料是指在焊接过程中与被焊接材料相结合的材料,主要包括焊接电极、焊丝等。
国标对焊接材料的要求包括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特殊性能等方面。
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标准规定,以保证焊接接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焊接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也十分重要,如抗拉强度、冲击韧性等指标应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三、焊接接头要求焊接接头是指焊接连接的部位,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焊接件的可靠性。
国标对焊接接头的要求主要包括接头形状、尺寸、焊接缺陷等方面。
接头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要求焊接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纹、气孔和夹杂物等焊接缺陷。
四、焊接质量检验要求为了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国标对焊接质量进行了详细的检验要求。
焊接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质量检验、焊缝尺寸检验、焊缝外部缺陷检验和焊缝内部缺陷检验等方面。
国标规定了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标准,以确保焊接接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国标焊接技术要求对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接头和焊接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只有在严格遵守国标要求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因此,在进行焊接工作时,焊接人员应认真学习和理解国标要求,并按照规定进行焊接操作,以确保焊接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焊接材料的介绍及其焊接工艺标准
焊接材料的介绍及其焊接工艺标准焊接材料是指用于焊接工艺中的各种材料,包括焊接电极、焊丝、焊剂等。
在焊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对于焊接质量和效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焊接材料的种类、特点以及其在焊接工艺中的标准应用。
首先,我们来介绍焊接电极。
焊接电极是焊接中最常用的焊接材料之一,根据其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药芯焊条、药芯焊丝和无芯焊丝。
药芯焊条是在焊丝的外层包覆有一层焊剂,可以在焊接过程中起到保护和增强焊接质量的作用。
而无芯焊丝则是指焊丝内部没有药芯,其焊接质量主要取决于焊工的操作技术和焊接设备的性能。
在选择焊接电极时,需要根据所需焊接材料的种类和厚度来确定。
其次,焊接丝也是焊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焊接材料之一。
焊接丝的种类繁多,根据其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碳钢焊丝、不锈钢焊丝、铝合金焊丝等。
不同种类的焊接丝适用于不同种类的焊接材料,选择合适的焊接丝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强度。
在实际焊接工艺中,需要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要求来选择相应的焊接丝,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此外,焊接剂也是焊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材料之一。
焊接剂的主要作用是在焊接过程中起到保护和净化焊接接头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氧化和杂质的产生,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外观。
在选择焊接剂时,需要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要求来确定,以确保焊接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
在实际焊接工艺中,除了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外,还需要严格按照焊接工艺标准进行操作。
焊接工艺标准是指在焊接过程中规定的各项操作要求和技术指标,包括焊接设备的选择、预热温度的控制、焊接速度的调节等。
严格按照焊接工艺标准进行操作可以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稳定性,避免焊接过程中出现焊裂、气孔等质量问题。
总之,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并严格按照焊接工艺标准进行操作是保证焊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在实际焊接过程中,需要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极、焊接丝和焊接剂,并严格按照焊接工艺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稳定性。
焊接工艺技术标准
6。
3 焊接工艺及技术标准6.3.1设计要求:一级焊缝:所有熔透焊缝均要求I级焊缝,如钢箱梁顶板与腹板,腹板与底板,钢板接料,横隔板接宽焊缝。
二级焊缝:不熔透的焊缝外观要求二级,如箱梁横隔梁与底板间的T型角焊缝,箱梁加劲板与顶板、底板间的T型角焊缝等。
6.3。
2一般要求:A、主桥钢箱梁结构件的所有焊缝必须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的焊接工艺指导书,严格按指导书施焊。
B、必须按焊接方法、焊接位置分别对焊工进行考试,取得合格证者方可上岗作业。
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并按规定进行与其等级相应的焊接工作,严禁无证上岗。
焊工停焊时间超过6个月,应重新考核。
C、进行超声波和射线探伤的无损检验人员,需持有效证书,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准上岗操作。
D、焊接材料由专用储存,按规定烘干、登记领用。
烘干后的焊条应放在专用的保温筒内备用.E、焊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焊接工艺,不得随意变更焊接规范参数.主要焊缝焊后,应作焊缝标示。
F、质检人员应检查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贯彻执行情况。
如现场条件和规定条件不符时应及时反映、解决.H、焊接设备应处于完好状态,应检验焊接设备上仪表的准确性,若检查不合格,必须检查更换。
6。
3.3焊前准备:A、熟悉有关图纸和工艺文件,核对焊接部件.B、检查并确认使用的设备工作状态正常,仪表工具良好、齐全。
C、焊接时环境湿度不宜高于80%,本工程中焊接环境温度Q345E不应低于5度,主要杆件应在组装后24小时内焊接。
若环境温度低于此标准,需在施工中执行焊前预热,焊后保温措施.D、清除待焊区铁锈、底漆、油污、水分等有害物.焊接时严禁在母材的非焊接部位引弧,焊接后应处理焊缝表面的融渣及两侧的飞溅。
厚度为25mm以上进行定位焊、手工电弧焊及埋弧焊时应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80~120℃,预热范围为焊缝两侧100mm以上,宽度50~80mm,距焊缝30~50mm范围内测温。
E、焊接材料应通过焊接工艺评定确定,没有生产厂家质量证明书的材料不得使用。
焊接工艺评定 标准
焊接工艺评定标准一、焊接方法与材料1.1 焊接方法选择应选择能够保证焊接质量、易操作、适应性广、效率高的焊接方法。
根据母材种类、接头形式、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要求等因素来选择。
1.2 焊接材料选择应选择能够满足母材的焊接性要求、具有良好工艺性能、且能保证焊接接头质量的焊接材料。
根据母材种类、接头形式、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要求等因素来选择。
二、母材与焊接材料2.1 母材母材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具备足够的强度、塑性、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
同时,应考虑母材的化学成分、杂质含量等因素对焊接接头质量的影响。
2.2 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具备合适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同时,应考虑焊接材料的杂质含量、硫磷含量等因素对焊接接头质量的影响。
三、焊接工艺与接头设计3.1 接头设计接头设计应考虑母材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焊接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等因素,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同时,应考虑接头的结构形式、坡口形式等因素对焊接操作的影响。
3.2 焊接工艺参数选择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应考虑母材种类、焊接材料种类、接头形式等因素,以确保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和焊接接头的质量。
同时,应考虑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对焊接效率和变形量的影响。
四、焊接过程与质量控制4.1 焊接过程控制应制定详细的焊接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并对焊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焊接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2 质量控制与检验应对每道焊缝进行外观检查和质量检测,以确保焊缝质量和整体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应对关键部位进行无损检测,如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等,以确保焊接接头的无损性和使用性能。
五、试验与检验要求5.1 试验要求应对每种母材和焊接材料组合进行焊接工艺试验,以确定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和操作规程。
同时,应对新型或改型母材和焊接材料组合进行验证性试验,以确保其适应性和可靠性。
5.2 检验要求应对每道焊缝进行外观检查和质量检测,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验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材料与焊接工艺标准G983《GB/T983-1995 不锈钢焊条》G984《GB/T984-2001 堆焊焊条》G3131《GB/T3131-2001 锡铅焊料》G3323《GB/T 3323-2005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3429《GB/T3429-2002 焊接用钢盘条》G3669《GB/T3669-2001 铝及铝合金焊条》G3670《GB/T3670-1995 铜及铜合金焊条》G5117《GB/T5117-1995 碳钢焊条》G5118《GB/T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G5185《GB/T 5185-2005 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代号》G5293《GB/T5293-1999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6417.1《GB/T 6417.1-2005 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G6417.2《GB/T 6417.2-2005 金属压力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G8012《GB/T8012-2000 铸造锡铅焊料》G8110《GB/T8110-1995 气体保护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9448《GB/T9448-1999 焊接与切割安全》G9491《GB/T9491-2002 锡焊用液态焊剂》G10045《GB/T10045-2001 碳钢药芯焊丝》G10046《GB/T10046-2000 银钎料》G12467《GB/T12467.1~4-1998 焊接质量要求金属材料的熔化焊》G12470《GB/T12470-2003 低合金埋弧焊用焊剂》G14693《GB/T14693-1993 焊缝无损检测符号》G15169《GB/T15169-2003 钢熔化焊手焊工资格考试方法》G15620《GB/T15620-1995 镍及镍合金焊丝》G15747《GB/T15747-1995 正面角焊缝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15830《GB/T15830-1995 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G16672《GB/T16672-1996 焊缝-工作位置-倾角和转角的定义》G17493《GB/T17493-1998 低合金钢药芯焊丝》G17853《GB/T17853-1999 不锈钢药芯焊丝》G17854《GB/T17854-1999 埋弧焊用不锈钢焊丝和焊剂》G18290.2《GB/T18290.2-2000 无焊连接:无焊压连连接一般要求》G18290.3《GB/T18290.3-2000 无焊连接:可接触无焊绝缘位移连接一般要求》G18290.4《GB/T18290.4-2000 无焊连接:不可接触无焊绝缘位移连接一般要求》G18290.5《GB/T18290.5-2000 无焊连接:无焊压入式连接一般要求》G18591《GB/T18591-2001 焊接预热温度、道间温度及预热维持温度的测量指南》G18762《GB/T18762-2002 贵金属及其合金钎料》G19418《GB/T19418-2003 钢的弧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指南》G19419《GB/T19419-2003 焊接管理任务与职责》G19804《GB/T 19804-2005 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G19805《GB/T 19805-2005 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G19866《GB/T 19866-2005 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的一般原则》G19867.1《GB/T 19867.1-2005 电弧焊焊接工艺规程》G19868.1《GB/T 19868.1-2005 基于试验焊接材料的工艺评定》G19868.2《GB/T 19868.2-2005 基于焊接经验的工艺评定》G19868.3《GB/T 19868.3-2005 基于标准焊接规程的工艺评定》G19868.4《GB/T 19868.4-2005 基于预生产焊接试验的工艺评定》G19869.1《GB/T 19869.1-2005 钢、镍及镍合金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G19897.1《GB/T 19897.1-2005 自动抄表系统低层通信协议:直接本地数据交换》G19897.3《GB/T 19897.3-2005 自动抄表系统低层通信协议:异步数据交换的物理层服务进程》GJ294A《GJB294A-2005 铝及铝合金熔焊技术条件》GJ607A《GJB607A-1998 金属材料及其焊件的爆炸试验规程》GJ724A《GJB/Z724A-1998 不锈钢电阻点焊和焊缝质量检验》GJ1138《GJB1138-1999 铝及铝合金焊丝规范》GJ1718A《GJB1718A-2005 电子束焊接》GJ3021《GJB 3021-1997 航空用结构钢焊丝规范》GJ3785《GJB3785-1999 航空用不锈钢焊丝规范》GJ5162《GJB5162-2003 镍-金基合金高温钎料规范》WJ2613《WJ 2613-2003 兵器铝合金焊接技术要求》QJ2844《QJ2844-1996 铝及铝合金硬钎焊技术条件》QJ2864《QJ2864-1997 铝及铝合金熔焊工艺规范》QJ2868《QJ2868-1997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半自动焊工艺规范》QJ2845《QJ 2845-1996 铝及铝合金硬钎焊工艺》QJ3040《QJ3040-1998 焊缝建档规定》QJ3071《QJ3071-1998 等离子弧焊技术条件》QJ3072《QJ3072-1998 铝合金铸件补焊工艺规范》QJ3090《QJ3090-1999 焊接材料复验规定》QJ3115《QJ3115-1999 导管熔焊接头角焊缝X射线照相检验方法》QJ3116《QJ3116-1999 金属熔焊内部缺陷X射线照相参考底片》H238《HB/Z238-1993 高温合金电阻点焊和缝焊工艺》H309《HB/Z309-1997 高温合金及不锈钢真空钎焊》H315《HB/Z315-1998 高温合金、不锈钢真空电子束焊接工艺》H328《HB/Z328-1998 镁合金铸件补焊工艺及检验》H345《HB/Z345-2002 铝合金铸件补焊工艺及检验》H346《HB/Z346-2002 熔模铸造钢铸件补焊工艺及检验》H348《HB/Z348-2001 钛及钛合金铸件补焊工艺及检验》H459《HB 459-2004 航空用结构钢焊条规范》H5134《HB/Z 5134-2000 结构钢和不锈钢熔焊工艺》H5135《HB 5135-2000 结构钢和不锈钢熔焊接头质量检验》H5299《HB5299-1996 航空工业手工熔焊焊工技术考核》H5363《HB5363-1995 焊接工艺质量控制》H6771《HB 6771-1993 银基钎料》H6772《HB 6772-1993 镍基钎料》H7052《HB 7052-1994 铝基钎料》H7053《HB 7053-1994 铜基钎料》H7575《HB7575-1997 高温合金及不锈钢真空钎焊质量检验》H7608《HB7608-1998 高温合金、不锈钢真空电子束焊接质量检验》J3168《JB/T3168.1~3-1999 喷焊合金粉末》J3223《JB/T3223-1996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J4291《JB/T4291-1999 焊接接头裂纹张开位移(COD)试验方法》J6963《JB/T6963-1993 钢制熔化焊工艺评定》J6964《JB/T6964-1993 特细碳钢焊条》J6966《JB/T6966-1993 钎缝外观质量评定方法》J6967《JB/T6967-1993 电渣焊通用技术条件》J6975《JB/T6975-1993 自熔合金喷焊技术条件》J7520《JB/T7520.1~6-1994 磷铜钎料化学分析方法》J7524《JB/T7524-1994 建筑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J7716《JB/T7716-1995 焊接接头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方法》J7717《JB/T7717-1995 焊接接头ECO试验方法》J7853《JB/T7853-1995 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中铁素体数的测量》J7948《JB/T7948.1~12-1999 熔炼焊剂化学分析方法》J7949《JB/T7949-1999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J8423《JB/T8423-1996 电焊条焊接工艺性能评定方法》J8428《JB/T8428-1996 校正钢焊缝超声检测仪用标准试块》J8931《JB/T8931-1999 堆焊层超声波探伤方法》J9185《JB/T9185-1999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工艺方法》J9186《JB/T9186-1999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方法》J9212《JB/T9212-1999 常压钢质油罐焊缝超声波探伤》J10045《JB/T10045.1~5-1999 热切割》J10375《JB/T10375-2002 焊接物件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J50076《JB/T50076-1999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产品质量分等》J50193《JB/T50193-1999 银钎料产品质量分等》J50194《JB/T50194-1999 锡铅焊料产品质量分等》J56050《JB/T56050-1999 铜基钎料产品质量分等》J56097《JB/T56097-1999 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产品质量分等》J56098《JB/T56098-1999 铝及铝合金焊丝产品质量分等》J56099《JB/T56099-1999 铜及铜合金焊丝产品质量分等》J56100《JB/T56100-1999 堆焊焊条产品质量分等》J56101《JB/T56101-1999 铸铁焊条产品质量分等》J56102.1《JB/T56102.1-1999 碳钢焊条产品质量分等》J56102.2《JB/T56102.2-1999 低合金钢焊条产品质量分等》J56102.3《JB/T56102.3-1999 不锈钢焊条产品质量分等》TB2374《TB/T2374-1999 铁路机车车辆用耐钢焊条和焊丝》SH3520《SH/T3520-2004 石油化工工程铬钼耐热钢管道焊接技术规程》SH3525《SH/T3525-2004 石油化工低温钢焊接规程》SH3526《SH/T3526-2004 石油化工异种钢焊接规程》SH3527《SH3527-1999 石油化工不锈钢复合钢钢焊接规程》DL678《DL/T678-1999 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DL754《DL/T754-2001 铝母线焊接技术规程》DL816《DL/T816-2003 电力工业焊接操作技能教师资格考核规则》DL819《DL/T819-2002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833《DL/T833-2003 民用核承压设备焊工资格考核规则》DL868《DL/T 868-2004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869《DL/T 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JG11《JG11-1999 钢网架焊接球接点》JG3034.1《JG/T3034.1-1996 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3034.2《JG/T3034.2-1996 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YB5092《YB/T5092-1996 焊接用不锈钢丝》YB9259《YB/T9259-1998 冶金工程建设焊工考试规程》YS458《YS/T458-2003 轨道车辆结构用铝合金挤压型材配用焊丝》SJ10534《SJ/T10534-1994 波峰焊接技术要求》SJ11168《SJ/T11168-1998 免清洗焊接用焊锡丝》SJ11186《SJ/T11186-1998 锡铅膏状焊料通用规范》SJ11216《SJ/T11216-1999 红外/热风再流焊接技术要求》SJ11273《SJ/T11273-2002 免清洗液态助焊剂》SH3520《SH/T3520-2004 石油化工工程铬钼耐热钢管道焊接技术规程》SH3523《SH/T 3523-1999 石油化工铬镍奥氏体钢、铁镍合金和镍合金管道焊接规程》SH3524《SH/T3524-1999 石油化工钢制塔式容器现场组焊施工工艺标准》SH3525《SH/T3525-2004 石油化工低温钢焊接规程》SH3526《SH/T3526-2004 石油化工异种钢焊接规程》SH3527《SH3527-1999 石油化工不锈钢复合钢钢焊接规程》SY0059《SY/T0059-1999 控制钢制设备焊缝硬度防止硫化物应力开裂》焊93《焊接标准汇编》(1993~1995)(96机械版)焊96《焊接标准汇编》(1996~1999)(2000机械版)焊39《焊接材料标准汇编》(1992~1999)(2001机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