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植物病虫害防治试题及答案

植物病虫害防治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限制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子为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A. 温度B. 生活空间C. 食物数量D. 捕食性与寄生性天敌2. 田间调查某地块玉米螟对玉米危害所造成的损失, 抽样调查200株, 其中有20株被玉米螟为害, 平均每健株产量为100克, 被害株产量为80克, 则该地块玉米的产量损失百分率为()。
A. 10%B. 20%C. 40%D. 2%3. 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 采用黑光灯诱杀害虫, 这种防治方法属于()。
A 农业技术防治法B 物理机械防治法C 生物防治法D 化学防治法4. .下列防治方法中,能有效地防止危险性害虫远距离传播蔓延是()。
A 农业防治法B 物理机械防治法C 生物防治法D 植物检疫5. 预测害虫发生和为害时期,确定防治适期的预测属于()。
A 发生期预测B 发生量预测C 长期预测D 扩散蔓延预测6. .已知某害虫在田间的分布型为核心分布,则对该害虫进行田间调查抽样时宜采用()。
A 五点式抽样B 单对角线抽样C 双对角线抽样D 棋盘式抽样7. 化学药剂防治地上的地老虎幼虫的喷药适期是()。
A 三龄以前B 四龄C 五龄D 六龄8. 下列地下害虫中,不能在黑龙江省越冬的是()。
A 东北大黑鳃金龟B 华北蝼蛄C细胸金针 D 小地老虎9. 稻小潜叶蝇在黑龙江省水稻田发生为害的主要是()。
A 第1代幼虫B 第2代幼虫C 第3代幼虫D 第4代幼虫10. 水稻负泥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是()。
A 温暖干燥的气候条件易发生B平原地区的稻田易发生C 山谷、山沟中的稻田易发生D 远离山区的地块发生重11. 利用糖醋酒诱集粘虫,这是根据粘虫的()习性A 昼伏夜出性B 趋化性C 趋光性D 群集性12. 下列害虫成虫产卵具有趋向枯黄干草习性的是()。
A 甘蓝夜蛾B 粘虫C 亚洲玉米螟D 二化螟13. 印度谷螟的越冬虫态是()。
A 成虫B 卵C 幼虫D蛹14. 下列贮粮害虫不能在仓内繁殖,必须依靠自然界的食物在田间繁殖,其幼虫可随寄主带入仓内完成发育的是()。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答案1、植物病害:植物在自然界中受到有害生物或不良的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阻,在代谢上发生了改变,造成了损伤或损害。
2、非侵染性病害:由于生长环境条件不适合,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的,是非侵染性的,这种不能传染的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
也叫生理性病。
3、侵染性病害:由于病原物对植物侵染造成的,因为可传染,又叫传染性病害。
4、症状:是植物发病后外部显示的表现型。
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是我们描述、命名、诊断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
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病症和病状。
5、病状:是指植物本身的各种异常变化。
6、病症: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7、典型症状:一种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病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症状成为该病害的典型症状。
8、综合症:有的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这种情况称谓综合症。
例如:稻瘟病在芽苗期发生引起烂芽,在株期侵染叶片则表现枯斑,侵染穗部导致穗茎枯死引起白穗。
9、并发症: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事在一株植物上混发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的类型的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并发症。
有时会发生彼此干扰的拮抗现象,也可能出现加重症状的协生作用。
10、隐症现象:病害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
隐症的植物体内仍有病原物存在,是个带菌植物,一旦环境恢复或农药作用消失,隐症的植物还会重新显症。
11、有性生殖:真菌性细胞(配子)或性器官(配子囊)结合,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形成有性孢子的过程。
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
一般在生活史中只进行一次。
多在生长后期。
12、准性生殖:异核体菌丝细胞中两个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形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杂合二倍体细胞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染色体交换,通过非整倍体分裂不断丢失染色体实现单倍体化,最终形成遗传物质重组的单倍体过程。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答案

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参考答案植物病理学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
二、填空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7、病症、病状8、马铃薯晚疫病9、气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土传病害、虫传病害三、选择1、a2、d3、a b d4、b c d5、a b d6、b d7、a b c8、a c四、判断对错1、√2、×3、√4、×5、√6、×7、×8、√五、简答题1、简析病害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为病害的三要素。
植物病害发生需要有三者互相配合。
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引起非传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非传染性病害降低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促进传染性病害的发生。
二者相互促进,往往导致病害加重。
2、什么是病症和病状?都包括哪些类型?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五种类型。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11.什么是植物病害当地主要病害的例子.P8玉米大小斑病小麦锈病棉花黄枯萎病大豆褐斑病甘薯黑斑病2.植物病害发生应具备哪些基本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导致植物生病的P93.简述病症、病状的概念及病症、病状的类型p104.真菌的分类单元如何基本分类单元是什么 P175.简述细菌所致病害的症状防简要识别方法.p266.举出当地发生的病毒病害.p287.如何解释同一黄瓜品种不同部位的叶片抗性不同p338.实际生产上种植抗病品种为什么要提纯复状p349.病原物的浸染过程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p34-4010.病虫害流行的因素有哪些p35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21.请说明昆虫纲的共同特征.昆虫纲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头、胸、腹3个体段;头部有口器和1对触角;还有2~3个单眼和1对复眼;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胸部由3节构成;生有3对分节的足;大部分种类有2对翅;是昆虫的运动中心;腹部一般由9~11个体节组成;末端生有外生殖器;有的还有1对尾须;是昆虫的生殖中心;昆虫的最外层是坚韧的外骨骼..2.试述昆虫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与害虫防治的关系.昆虫的消化系统: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前肠、中肠、后肠的组织、区分和机能;各类昆虫消化道的变异;消化和吸收昆虫的消化作用、影响消化酶的因素、营养物质的吸收、肠液流动循环理论、营养物质的利用;昆虫的营养生理昆虫的营养需要、人工饲料;择食过程及其影响因子择食过程、影响择食的因子..昆虫的呼吸系统:气管系统器官的组织、器官的分布和排列、微器官和气囊、气门及其开闭机制;昆虫的呼吸方式体壁呼吸、气管鳃呼吸、气泡和气膜呼吸、气门和气管呼吸、寄生昆虫的呼吸方式;气管系统的呼吸机制和控制气管的通分作用、微气管中的呼吸机制、气门开闭的调控;能量代谢和能源物质的相互转化..昆虫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的类型、神经节、神经;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脑、腹神经索;昆虫的交感神经和周缘神经系统口道神经系、中神经、周缘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及其在轴突上的传导、突触传导;杀虫剂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感觉器官的基本构造、种类和功能;视觉器、感化器、听觉器..3.简述昆虫口器的构造类型和取食方式与害虫防治的关系昆虫的口器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由于昆虫的种类、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它们的口器在外形和构造上有各种不同的特化;形成各种不同的口器类型..但基本类型为咀嚼式和吸收式两大类;吸收式口器又因吸收方式不同分为刺吸式、虹吸式、舐吸式和锉吸式等..咀嚼式口器是比较原始的;其它口器类型都是由它演化而来..1 .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五个部分组成图 1-6 ..上唇为片状;位于口器上方;着生于唇基的前缘;具有味觉作用;上颚位于上唇下方两侧;为坚硬的齿状物;用以切断和磨碎食物;一对下颚位于上颚的后方;上生一对具有味觉作用的下颚须;是辅助上颚取食的机构;下唇片状;位于口器的底部;其上生有一对下唇须;具有味觉和托持食物的功能;舌为柔软的袋状;位于口腔中央;具有味觉和搅拌食物的作用..咀嚼式口器适于取食固体食物;一般食量较大;对植物造成的机械损伤明显..2 .刺吸式口器这种口器的构造特点是:下唇延长成为喙管;上下颚特化成细长的口针;下颚针内侧有两根槽;两下颚针合并时形成两条细管;一条是排出唾液的唾液管;一条是吸取汁液的食物管..四根口针互相嵌合在一起;藏在喙内..上唇很短;盖在喙基部的前方..下颚须和下唇须均退化图 1-7 ..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取食时;以喙接触植物表面;其上下颚口针交替刺入植物组织内吸取植物的汁液;往往造成病理性或生理性伤害;有些刺吸式口器的昆虫还可以传播病毒病害;如蚜虫、叶蝉、飞虱等..3 .虹吸式口器为鳞翅目蝶蛾类成虫的口器;这种口器的特点是:上颚完全缺失;下颚十分发达;延长并互相嵌合成管状的喙;内部形成 1 个细长的食物道..喙不用时卷曲于头部下方似钟表的发条;取食时可伸到花中吸食花蜜和外露的果汁及其他液体图 1-8 ..具这种口器的昆虫;除部分吸果夜蛾可危害果实外;一般不造成危害..4 .锉吸式口器为缨翅目蓟马类昆虫所特有..这种口器的特点是:上颚不对称;即右上颚退化或消失;口针是由左上颚和一对下颚口针特化而成;取食时先以左上颚锉破植物表皮;然后以头部向下的短喙吸吮汁液..5 .口器类型与化学防治的关系昆虫的口器类型不同;其危害特点不同;防治害虫的方法也不同..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包括直翅目昆虫如蝗虫、蝼蛄等;鞘翅目昆虫如天牛、叶甲等;鳞翅目幼虫如刺蛾、蓑蛾等;膜翅目幼虫如叶蜂等..这些害虫危害的共同特点是直接取食园林植物的叶、花、果实、茎杆;造成植物组织残缺不全或受害部位破损..对于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应使用触杀剂或胃毒剂进行防治..但对蛀果、蛀杆、卷叶、潜叶危害的害虫;要在钻蛀之前施药.. 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包括半翅目蝽类;同翅目蚜虫、蝉、介壳虫等..这类害虫危害的特点是刺吸植物的汁液;被害植物一般没有显着的破损;但受害部位出现各种褪色斑点;受害植株常形成萎蔫、卷曲、黄化、皱缩或畸形;甚至在叶、茎、根上形成虫瘿..多数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如蚜虫、叶蝉、飞虱等;还可以传播植物病害;特别是病毒病害..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防治上应使用内吸剂、触杀剂或熏蒸剂;胃毒剂一般无效..虹吸式口器的害虫只吸食暴露在植物表面的液体;因此可将胃毒剂制成液体;使其吸食中毒;如目前预测预报及防治上常用的糖酒醋诱杀液;可诱杀地老虎等成虫..4.简述昆虫的主要繁殖方式及特点昆虫的繁殖方式昆虫的种类不同;其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有下列几种:1两性繁殖:昆虫绝大多数是雌雄异体;通常要经过雌雄交配、受精;产出受精卵;每个卵发育为一个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又称为两性卵生;这是昆虫繁殖后代最普遍的方式..2孤雌生殖:雌虫不必经过交配或卵不经过受精而产生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孤雌生殖..又叫单性生殖..如介壳虫、蜜蜂、蚜虫等有这种生殖现象..单性生殖又分为永久性孤雌生殖和交替式孤雌生殖..3卵胎生:卵在母体内孵化后;由母体直接产出幼体的生殖方式;称为卵胎生..这种卵胎生与哺乳动物的胎生不同;卵的胚胎发育所需营养;只靠卵本身的卵黄体供给;如蚜虫的单性生殖;就是胎生的生殖方式..卵胎生能对卵起一种保护作用;使生活史缩短;繁殖加快;因此;如果是害虫带来危害性就越大..4多胚生殖:多胚生殖为某些寄生蜂特有的生殖方式;是在一个卵内发生两个或数百个、甚至多达二千个胚胎;进而发育为多个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多胚生殖..性别由所产卵是否受精而定;受精卵发育为雌虫;未受精卵则发育成雄虫..因此从一个卵发育出来的个体均是同一性的;如内寄生的跳小蜂、姬蜂、茧蜂等..5.说明害虫的呼吸与化学防治的关系p69-36.昆虫生殖系统的构造与害虫防治的关系昆虫生殖系统的构造与害虫防治有密切关系..解剖雌成虫卵巢观察其发育情况和抱卵量;可预测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为防治提供可靠依据..目前;利用不育技术防治害虫已取得很大成就;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会杀死天敌;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用射线处理雄虫;能使生殖细胞死亡而导致昆虫节育;使用化学不育剂、激素不育和闪光不育剂也可使雄虫绝育..另外;昆虫性器官成熟时;两性间产生的性外激素是引起雌雄昆虫交尾的主要化学物质..应用人工合成性外激素诱集和诱杀害虫;已成为害虫测报及防治的手段之一..此外;利用遗传工程培育一些杂交不育后代;或生理上有缺陷的品系;释放到田间;使其与正常的防治对象杂交;便可造成害虫种群的自然灭亡..如利用害虫的“致死因子”;在害虫交配时;由于这种因子存在;使它产生“合子”;早期便可死亡..这在研究及应用现代防治害虫新技术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7.昆虫的主要习性有哪些与害虫防治有什么关系一、趋性趋性是指昆虫对某种刺激所表现出来的定向活动..最常见的趋性有:趋光性:大多数夜出性的昆虫对短波光有强烈的趋性..因此;我们常用黑光灯进行诱集;蚜虫对黄色的光有趋性;所以在菜田中可用黄板进行诱杀..趋化性是指昆虫对某种化学物质具有趋性..在菜田中;你看菜粉蝶总是在甘兰菜上飞来飞去;•原来它们对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的芥子油有强烈的趋性..近年来科学家们根据雄虫能在很远的地方闻到雌虫所散发出的性外激素气味的道理;•研制出很多害虫的性诱剂;利用雄虫的这种趋性来引诱和消灭它们..菜粉蝶趋化性二、食性昆虫取食的习性叫食性..昆虫的食性可有两种不同的分法..如果按昆虫取食食物的性质将它们分为:植食性:以植物的各部分为食物的昆虫;这类昆虫约占全部昆虫的40~50%;如:粘虫、棉铃虫、麦蚜等..肉食性:以其它动物为食物的昆虫;如:瓢虫、草蛉、各种寄生蜂等..腐食性:以动物的尸体、粪便、腐败的植物为食料的昆虫;如苍蝇、屎克郎等..杂食性:是指象蟑螂一样既吃植物性食物;•又吃动物性食物的昆虫..粘虫棉铃虫寄生蜂屎克郎食性如果按昆虫取食食物范围的广狭来划分;可将昆虫分为:多食性:可在不同科的植物上取食的昆虫;如棉铃虫可为害几十个科的200多种植物..寡食性:只在一科植物上取食的昆虫;如菜粉蝶和小菜蛾只在十字花科不同属的植物上生活..单食性:而只能在一种植物上或者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几个种上取食的昆虫;例如梨大食心虫;只在梨属的植物上取食为害;绿豆象只为害绿豆;豌豆象只为害豌豆等..三、假死性有些昆虫;例如很多甲虫;当受到震动时;立即呈麻痹状态;从树上掉到地下;这种习性叫假死性..在害虫防治中;人们常常利用它们的假死习性;将它们集中消灭..假死性四、群集性和迁飞性一种昆虫的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的现象叫群集性..昆虫群集在一起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临时性的;象舟形毛虫从卵块中刚刚孵化出来的低龄幼虫;•群集生活;高龄以后四散为害..另一种是持久性的..例如东亚飞蝗;它们的群集性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从小到大;它们总是生活在一起..东亚飞蝗群集性稻纵卷叶螟小地老虎还有的昆虫;象燕子一样有规律的飞来飞去;叫迁飞性昆虫..如粘虫;每年秋天飞到南方越冬;第二年春天再飞回北方;周而复始..在我国;许多农林害虫都具有迁飞性..例如;为害水稻的稻纵卷叶螟;为害作物根颈的小地老虎等等..五、保护色和拟态昆虫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为了能够生存下去;•昆虫在漫长的演化道路上进化了一些其它保护自己的绝招;•其中的一项就是具有保护色..在生长季节草地上的蚂蚱是绿色的;而当草叶枯黄后;蚂蚱的颜色也随之改变成与枯草一样的枯黄色..还有的昆虫;既有保护色;又能配合自己的体型和环境背景来保护自己..如尺蛾的幼虫、枯叶蝶的成虫、竹节虫等 ..蝗虫的保护色尺蛾的幼虫枯叶蝶的成虫有些昆虫既有保护色;•又有与背景形成鲜明对照的体色;叫警戒色..当有敌害时•;突然展开吓它一跳;可以吓跑胆小的敌人..昆虫有时也可以"模拟"其它动物的姿态来保护自己;这种现象叫"拟态"..•这是一只食蚜蝇;它的外形与蜜蜂非常相像;虽然它没有螫针来保护自己;但那些领教过蜜蜂厉害的动物一见到它;•马上想起了蜜蜂;远远地躲开了..在昆虫世界中;并不是食蚜蝇有意要学蜜蜂的样子;•而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在自然选择下;它们朝着有利的特征发展的结果..食蚜蝇人们可以利用昆虫的这些习性;对害虫进行预测预报;并确定有效的防治措施..8.昆虫的分类主要依据是什么昆虫分类都是以外部形态为依据;因为外部形态比较直观、容易操作..在实践中;人们通常将昆虫的几个部分的形态作为分类的标准;如形态、大小、体色、触角、口器、翅膀、足、生殖器等..9.休眠与滞育的区别休眠是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一种适应性生理反应..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作用下;昆虫进入不活动状态;即通常所说的“蛰伏”越冬或越夏..蛰伏的昆虫;一般表现为生长发育停止;其主要特点是新陈代谢速度显着下降;并潜伏在一定的保护环境下;借以度过不良的条件..滞育是昆虫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一种内在的比较稳定的遗传性反应..滞育的具体表现和休眠基本相同..但二者的蛰伏在本质上却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因为休眠是由于环境因素不适宜而引起的生理反应;如温度或湿度超出昆虫正常活动所要求的范围;昆虫就表现为蛰伏;若温度、湿度恢复到昆虫正常活动所要求的范围;昆虫就复苏;并继续生长发育和繁殖..而滞育则是由于受某些环境因素的刺激或诱导;致使昆虫表现出稳定的遗传性反应;开始蛰伏;滞育的昆虫在一定时间内;无论环境条件怎样改变;也不会停止蛰伏..10.什么是昆虫的变态昆虫有哪些常见的变态类型昆虫自卵孵化为幼虫;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及生活习性的一系列变化;这就是昆虫的变态..昆虫的变态类型又分为两大类: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有翅亚纲的内生翅类昆虫;如各种甲虫、蝶、蛾、蜂类和蝇类等;它们虫体自卵孵化后;幼虫和成虫不仅形态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也不一致;从幼虫到成虫要经过一个蛹期..在蛹期体内进行剧烈的组织和器官的改造过程;蛹期过后;成虫破蛹而出..这种变态称完全变态;绝大多数昆虫是这种变态类型..蚕就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不完全变态:没有形态与成虫完全不同的幼虫期和蛹期的昆虫;叫做“不完全变态”..这一类昆虫根据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方面差异的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渐变态、半变态和过渐变态等类型..蝗虫就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它初孵的第一龄若虫翅膀很小;仅具一个翅芽;以后每蜕皮一次翅芽长大一些;到第5龄最后一龄;若虫翅膀已大约有腹部的一半长度;成虫则翅膀比腹部更稍长一些..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31.昆虫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昆虫分类都是以外部形态为依据;因为外部形态比较直观、容易操作..在实践中;人们通常将昆虫的几个部分的形态作为分类的标准;如形态、大小、体色、触角、口器、翅膀、足、生殖器等..2.简述各目的形态特征;列举主要科.直翅目蝼蛄科、蝗科;鞘翅目瓢甲科、叶甲科、天牛科;半翅目蝽科、盲蝽科、猎蝽科;同翅目蚜科、沸石科、粉虱科;缨翅目蓟马科;其它见课本.3.写出两组食物链构成水稻—>二化螟—>赤眼蜂水稻<—卷叶螟<—蜘蛛4.了解害虫种群的生态对策对害虫测报和防治有何意义r类害虫常以惊人的数量爆发的方式出现;通常为害作物的根和叶;天敌在这些害虫大量为害之前;很少起作用..但在害虫数量上升的中后期;天敌往往起了显着的控制作用..对于扰动具有弹性;甚至在大量死亡后;虫口还可能上升..尽管农药有其内在的缺点;但它是防治r类害虫的主要方法..使用农药防治收效快;灵活性大;易于对付r类害虫的大发生..k类害虫常常虫口不多;但它们往往使作物植株死亡;或直接为害要收获的产品部分..因此;认为要根除这类害虫;遗传防治是最适宜的..当要造成较高损失时;施用农药也是最适宜的..然而;最适当的对策是耕作栽培防治和抗虫品种的应用..中间类害虫既为害根和叶;也为害果实;能被天敌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这种调节可能代表一种完满的防治方式;也就是生物防治最适合于对付中间类害虫.了解害虫生态对策的类型对决定害虫防治对策是有价值的.害虫的有效防治应与其生态对策相符合;才能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5. 如何利用生物间的物侯关系来预测害虫的发生6.害虫的田间调查主要有哪些方法从以下内容总结一调查内容按调查内容可将田间调查分为昆虫相调查、种群分布调查、种群动态调查、防治效果调查和受害程度调查..二田间分布型和取样方法1.田间分布型昆虫在田间的分布类型主要有三种类型..详见本章种群空间格局部分..2.取样方法昆虫田间调查的取样方法主要有五点取样法、对角线取样、棋盘式取样、“Z”字形取样等..3.取样注意事项1取样数量要适当;样点数要合理;一般取5.10.15或20个样点为宜..2 取样单位要科学;以长度单位常适于条播密植作物;面积单位常适于密植作物和在地表生活的昆虫;体积或重量单位常适于调查地下害虫、仓库害虫等;以植株及其部分器官为单位;适于调查稀植植物..二、调查资料的统计整理方法主要有:1.求算术平均数;2.求加权平均数;3.求百分率;4.求虫口变动系数;5.求校正虫口减退率;6.求虫口减退率或作物损失系数;7.求产量损失7.最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哪些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是农业措施、物理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等..8. 农业防治的作用大体上有哪些改善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增强作物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的危害..9.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其特点有哪些生物防治主要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其它有益生物的利用;颉颃作用、交叉保护及信息化学物质的利用等特点:优点: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没有或极少污染;有时对某些害虫可以达到长期抑制的作用;而且天敌资源丰富;使用成本低;便于利用..缺点:杀虫作用慢;不如化学药剂速效;多数天敌对害虫的寄生或捕食有选择性;范围较窄;天敌对多数害虫同时并发难以奏效;天敌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难度较大;能用于大量释放的天敌昆虫的种类不多;而且防治效果常受气候条件的影响..10.植物检疫的任务是什么防止外来危险性病虫侵害;防止本国危险性病虫外传;防止国内植物检疫对象扩散;保障植物性商品正常流通..作业4调查当地所发生的病虫害以及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并写一份调查报告..以水稻的病虫害以及所采取防治措施的调查报告水稻是册亨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5;而水稻产量将近占粮食总产的1/2..发展水稻产业;对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对册享县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水稻的病虫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1水稻播种前床土消毒根据册亨县地貌类型复杂;地势差异悬殊;结合实际;要引进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抗病的杂交水稻良种;如冈优527、冈优725等品种..统一采用旱育浅植秧;种子用清水浸泡24h;然后催芽..床土平整;床土调酸和消毒能有效地抑制立枯病的发生;防止死苗;调酸方法是用硫磺150g/hm2;在播种前7d结合苗情施肥;整地时均匀拌入5~10cm2的中层土;并保持床土湿润..床土消毒可用敌克松加水均匀喷洒床面..2药剂防治加强田间调查;掌握发病初期防治..一般水稻分蘖盛期至孕穗初期丛发病率为10%~15%;及时用药防治..施药次数根据病情而定;在孕穗期前用药1次;也可2次用药;在分蘖期末及孕穗初期各施1次..施药时应保持6~7cm田水;维持4~5d..药剂喷洒在稻株中下部;常用药剂主要有:5%井冈霉素1.5kg/hm2对水1 125~1 500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纹枯利乳剂2 000倍液;15%粉锈宁1.5kg/hm2对水1 125~1 500kg..3科学选用农药所有使用的农药都必须经过农业部门药检定所登记..严禁使用未取得登记和没有生产许可证的农药;以及无厂名、无药名、无说明的伪劣农药..尽可能选用无毒、无残留或低毒、低残留的药..具体来说;有以下4条原则:一是选择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农药;如白僵菌、霸天力二号、菜丰灵等;二是选择特异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如抑保、卡克、除虫脲、灭幼脲、农梦特等;三是选择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如敌百虫、辛硫克螨物、甲基托布津、甲霜灵等;四是在灾害性病虫害会造成毁灭性损失时;再选择中等毒性和低残留的农药;如敌敌畏、乐果、速灭杀丁、天王星、敌克松等..4安全使用农药农药使用要按照农药瓶上的说明书的规定;掌握好农药使用的范围、防治对象、用药量、用药次数等事项;不得盲目提高使用浓度;应遵守喷洒农药安全规程..在配药、喷药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配药时;配药人员要戴胶皮手套;必须用量具按照规定的剂量称取药液或药粉;不得任意增加用量..二是严禁用手拌药;拌种要用工具搅拌;用多少、拌多少..拌过药的种子应尽量用机具播种..如果手撒或点种时;必须戴防护手套;不准用作口粮或饲料..三是配药和拌种时应远离饮用水源、居民点;要有专人看管;严防农药、毒种丢失或人、畜、禽误食中毒..四是使用手动喷雾器施药时应隔行喷..手动和机动药械均能左右两边同时喷;大风和中午高温时应停止喷药;药桶内药液不能装得过满;以免晃出桶外;污染施药人员的身体..五是喷药前应仔细检查药械的开关、接头、喷头等处螺丝是否拧紧;药桶有无渗漏;以免漏药污染..喷药过程中如发生堵塞;应先用清水冲洗后再排除故障..绝对禁止用嘴吹吸喷头和滤网..施用过农药的地方要竖立标志;在一定的时间内禁止放牧、割草、挖野菜;以防人、畜中毒..六是施用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将喷雾器清洗干净;连剩余药剂一起交回仓厍..清洗药械的污水应选择安全地点妥善处理;不准随地泼洒;防止污染饮用水源和养鱼池塘..盛过农药的包装空箱、瓶、袋等要集中处理..浸种用过的水要洗净集中保管..七是施药人员也要注意个人防护;穿长袖上衣、长裤袜;在操作时禁止吸烟、喝水、吃东西;不能用手擦嘴、脸、眼睛;绝对不准互相喷射嬉闹..每日工作后喝水、抽烟、吃东西之前要用肥皂彻底洗手、脸;并漱口..有条件的应洗澡;被农药污染的工作服要及时换洗..施药人员每天喷药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h..使用背负式机动药械;要2人轮。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参考答案植物病理学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
二、填空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7、病症、病状8、马铃薯晚疫病9、气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土传病害、虫传病害三、选择1、a2、d3、a b d4、b c d5、a b d6、b d7、a b c8、a c四、判断对错1、√2、×3、√4、×5、√6、×7、×8、√五、简答题1、简析病害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为病害的三要素。
植物病害发生需要有三者互相配合。
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引起非传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非传染性病害降低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促进传染性病害的发生。
二者相互促进,往往导致病害加重。
2、什么是病症和病状?都包括哪些类型?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五种类型。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植物病虫害防治学作业1答案1.经济受害水平是作物因虫害造成的损失与防治费用相等的关键性种群密度。
一•种害虫存在不一•定形成虫害,要看其种群数量是否达到经济阈值水平,如果损失低于防治费用,则此害虫存在不形成虫害,反之,则造成虫害。
2.书上19页。
3.书上24页4.书上27页5.书上40页6.书上40页7.书上42页8.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分类最基本单元。
9.书上74页10.书上80页植物病虫害防治学作业2答案1.书上101页,104页2.黄瓜霜霉病菌在北方自然条件下不产生卵泡子,但随着保护地如大棚,温室的扩大形成温暖潮湿条件,可以产生卵泡子随病株残体越冬,使其越冬发生改变。
3.书上108页、109页4.书上115、117页5.书上118页、119页6.苹果、梨锈病的病原是转主寄生的,第一寄主是会柏,第二寄主是苹果、梨,担抱子从会柏上传播的有效距离是2、5到5公里,所以砍除果园周围5公里以内的柏树就可以切断侵染源,而起到防止病害发生。
7.书上122页8.栽植和盆花摆放不要过密,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氮肥要适量。
灌水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
9.9.书上86页,病原菌的越冬方式因栽植方式而不同。
10.被侵染的仙人掌茎节或仙人球的球茎上,最初出现水自状、浅褐色、圆形或近圆形氮病斑,后迅速扩展为不规则形,遍及各部分,病部腐烂,并略凹陷,上生小黑点,略呈轮纹状排列。
潮湿时表面出现粉红色、粘状抱子团,既为病菌的子实体。
随病斑的发展可使整个茎节和球茎变褐色腐烂。
5.植物病虫害防治学作业3答案1.书上131页2.书上149, 152, 155 页3.书上135页4.书上152页5.书上367页6.书上161页7.书上178页8.书上182 页、184 页、187、191、193 页。
9.水稻一二化螟一稻螟赤眼蜂水稻一稻纵卷叶螟一蜘蛛10.书上236页植物病虫害防治学作业4答案1.书上248页2.结合书上288页,谈自己的认识I。
电大《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植物病虫害防治学作业1答案1.经济受害水平是作物因虫害造成的损失与防治费用相等的关键性种群密度。
一种害虫存在不一定形成虫害,要看其种群数量是否达到经济阈值水平,如果损失低于防治费用,则此害虫存在不形成虫害,反之,则造成虫害。
2.书上19页。
3.书上24页4.书上27页5.书上40页6.书上40页7.书上42页8.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分类最基本单元。
9.书上74页10.书上80页植物病虫害防治学作业2答案1.书上101页,104页2.黄瓜霜霉病菌在北方自然条件下不产生卵孢子,但随着保护地如大棚,温室的扩大形成温暖潮湿条件,可以产生卵孢子随病株残体越冬,使其越冬发生改变。
3.书上108页、109页4.书上115、117页5.书上118页、119页6.苹果、梨锈病的病原是转主寄生的,第一寄主是会柏,第二寄主是苹果、梨,担孢子从会柏上传播的有效距离是2、5到5公里,所以砍除果园周围5公里以内的柏树就可以切断侵染源,而起到防止病害发生。
7.书上122页8.栽植和盆花摆放不要过密,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氮肥要适量。
灌水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
9.9.书上86页,病原菌的越冬方式因栽植方式而不同。
10.被侵染的仙人掌茎节或仙人球的球茎上,最初出现水自状、浅褐色、圆形或近圆形氮病斑,后迅速扩展为不规则形,遍及各部分,病部腐烂,并略凹陷,上生小黑点,略呈轮纹状排列。
潮湿时表面出现粉红色、粘状孢子团,既为病菌的子实体。
随病斑的发展可使整个茎节和球茎变褐色腐烂。
5.植物病虫害防治学作业3答案1.书上131页2.书上149,152,155页3.书上135页4.书上152页5.书上367页6.书上161页7.书上178页8.书上182页、184页、187、191、193页。
9.水稻←二化螟←稻螟赤眼蜂水稻←稻纵卷叶螟←蜘蛛10.书上236页植物病虫害防治学作业4答案1.书上248页2.结合书上288页,谈自己的认识|。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

1、什么叫植物病害?举出当地主要病害的例子。
P8答:植物病害就是植物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的内部和外部、生理和组织上均表现出不正常的现象。
当地主要病害:水稻纹枯病、梨炭疽病、柑桔黄龙病、小麦锈病、黄瓜霜霉病、玉米大小斑病、棉花黄枯萎病、大豆褐斑病、苷薯黑斑病。
2、植物病害姓应具备哪些基本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导致植物生病的?P9答:具备的基本因素是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
病原物是直接导致植物生病的因素,寄主是病原物寄生的植物体,环境条件是指植物自身所处的外界条件,病原要发病首先要有寄主,但也必须有一定的外界条件比如植物机械损伤等。
环境条件通过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影响到时寄语植物对病原物的抗病性,同时环境通过影响病原物的生长发育,也会影响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性,只有在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主植物的情况下,植物病害才会发生。
3、简述病症、病状的概念及病症、病状的类型。
P10答: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结构。
病状是指植物本身外部或内部表现的异常状态。
病状的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病症的类型: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脓状物4、真菌的分类单元如何?最基本的分类单元是什么?P17答:真菌的分类单元为界、门、亚门、纲、亚纲、目、科、属、种。
最基本的分类单元是种。
5、简述细菌所致辞病害的症状及简要的识别方法。
P26-27病状:萎蔫、病斑、腐烂有臭味、畸形。
病症:潮湿条件下,病部有黄褐色或乳白色菌脓。
简要的识别方法:诊断细菌病害时,除了根据症状特点外,比较可靠的方法是观察是否有菌脓溢出。
具体做法是:切取小块病组织置于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加上盖玻片立即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若有细菌病害时,可见从病组织切口有大量细菌呈云雾状流出,即溢菌现象。
6、举出5种当地所发生的病毒性病害。
答:黄瓜花叶病毒、水稻矮缩病毒、水稻黄矮病毒、菊花斑萎病毒、蔷薇花叶病毒。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答案总结

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参考答案植物病理学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
二、填空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7、病症、病状8、马铃薯晚疫病9、气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土传病害、虫传病害三、选择1、a2、d3、a b d4、b c d5、a b d6、b d7、a b c8、a c四、判断对错1、√2、×3、√4、×5、√6、×7、×8、√五、简答题1、简析病害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为病害的三要素。
植物病害发生需要有三者互相配合。
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引起非传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非传染性病害降低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促进传染性病害的发生。
二者相互促进,往往导致病害加重。
2、什么是病症和病状?都包括哪些类型?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五种类型。
2022年《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习题集及答案

35.灰霉病是草本观赏植物上最常见的真菌病害,病症很明显, 在潮湿条件下灰色霉层显著,灰葡萄匏霉是该病最重要的病原菌。
二、名词解释
1.昆虫的外生殖器:昆虫用以交配与产卵的器官,雌性外生殖器 称产卵器,雄性外生殖器称交配器。
14.植物侵染性病害病状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植物侵染性病害病状的主要表现有:变色、坏死、腐烂、萎篇、畸形等。
15.植物侵染性病害病征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植物侵染性病害病征的主要表现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 物、粒状物、煤烟状物、菌脓等。
16.植物病原真菌的无性袍子有哪些类型。
答:植物病原真菌的无性袍子有:游动施子、匏囊袍子、分生施
10.昆虫的内分泌系统由脑、胸腺和咽侧体3大内分泌器官组成。
11.按照蛹的形Biblioteka 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离蛹、被蛹、围蛹。
12.按照刺激物的性质,昆虫的趋性可分为3类趋光性、趋化性、 趋温性。
13.在昆虫纲中,第一大目为鞘翅目,鳞翅目为第2大目。
14.白蚁属等翅目,蝗虫属直翅目,蝉属同翅目,蜜蜂属膜翅目。
6.昆虫的变态有哪些类型?
答:根据各虫态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翅的变化及体节的变化 等,把昆虫的变态分为5大类型:增节变态、表变态、原变态、不全 变态(渐变态、半变态、过渐变态)、全变态(复变态)。
7.昆虫的食性划分为几种类型?
答:昆虫的食性,根据食物的种类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 性,尸食性和粪食性;根据可取食食物的多寡,可分为单食性、寡食 性、多食性。
答:昆虫的头部形式分为3大类型:
(1)下口式:口器着生并伸向头的下方;(2)前口式:口器着生并伸向前方;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植物病理学部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
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
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五种类型。
5、()()()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引起。
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和()。
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等。
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7、病症、病状8、马铃薯晚疫病9、气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土传病害、虫传病害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 b.霉状物 c. 粉状物 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 b. 晚疫病 c. 猝倒病 d. 缺素症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植物病虫害防治试题答案

植物病虫害防治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 D3. B4. D5. A6. D7. A8. D9. B10. C11. B12. B13. C14. A15. C16. C17. A18. D19. D20. B21. A22. A二、判断题1. 对2. 对3. 错4. 错5. 错6. 对7. 错8. 对9. 对10. 错11. 对12. 对13. 错14. 错15. 错16. 对17. 对18. 对19. 对20. 对21. 对22. 对23. 对24. 错25. 错26. 错27. 错28. 对29. 对30. 对31. 对32. 错三、名词解释1. 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2. 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3. 无性繁殖:是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便能产生新个体的一种生殖方式。
4. 菌核: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一种休眠体,形状,大小,颜色不一,有的似绿豆形,有的似鼠粪或不规则形,颜色较深,往往是褐色或黑色。
菌核组织坚硬,其中储藏较多的养分,对高温,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很强,是某些真菌用以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器官。
5. 荚膜:细胞壁外有厚薄不等的以多糖为主的粘质层,比较厚而固定的粘质层称为荚膜。
6. 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一类微生物,一般由细胞壁和细胞膜或只有细胞膜包围细胞质所组成的单细胞生物。
7. 体外存活期:在室温(20-22℃)下,病毒抽提液保持侵染力的最长时间。
8. 钝化温度:病株汁液加温处理十分钟使病毒丧失活性的最低温度,用摄氏温度表示。
9. 植物线虫:线虫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种类繁多,危害植物的线虫称为植物病原线虫,简称植物线虫。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及答案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及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植物病理学部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
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
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五种类型。
5、()()()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引起。
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和()。
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等。
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7、病症、病状8、马铃薯晚疫病9、气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土传病害、虫传病害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 b.霉状物 c. 粉状物 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传染性病害表述正确的是( )。
A.传染性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症B.传染性病害有明显发病中心C.传染性病害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D.传染性病害发病与环境条件关系分密切2.真菌的侵入一般是( )。
A. 直接侵入或自然孔口侵入 B.虫媒传播C.产生吸根侵入 D.必须由伤口侵入3.以下不是描述真菌的是( )。
A.营养体为丝状体 B.具有细胞结构C.以产生孢子的方式繁殖 D.形态有球形、杆状、螺旋状4.维管束病害的病原为( )。
A.细菌 B.镰刀菌属的真菌C.病毒 D.细菌或镰刀菌属的真菌5.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为( )。
A.球状 B.杆状C.螺旋状 D.星状6.下列属于病毒侵染所致的病害为( )。
A.大豆花叶病 B.黄瓜霜霉病C.柑桔溃疡病 D.大白菜软腐病7.关于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循环病害为系统性病害,潜育期长B.多循环病害多为局部病害,潜育期短C.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为系统性病害,潜育期短D.单循环病害利用消灭侵染来源可达防治病害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植物病害:植物在自然界中受到有害生物或不良的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阻,在代谢上发生了改变,造成了损伤或损害。
2、非侵染性病害:由于生长环境条件不适合,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的,是非侵染性的,这种不能传染的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
也叫生理性病。
3、侵染性病害:由于病原物对植物侵染造成的,因为可传染,又叫传染性病害。
4、症状:是植物发病后外部显示的表现型。
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是我们描述、命名、诊断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
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病症和病状。
5、病状:是指植物本身的各种异常变化。
6、病症: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7、典型症状:一种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病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症状成为该病害的典型症状。
8、综合症:有的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这种情况称谓综合症。
例如:稻瘟病在芽苗期发生引起烂芽,在株期侵染叶片则表现枯斑,侵染穗部导致穗茎枯死引起白穗。
9、并发症: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事在一株植物上混发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的类型的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并发症。
有时会发生彼此干扰的拮抗现象,也可能出现加重症状的协生作用。
10、隐症现象:病害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
隐症的植物体内仍有病原物存在,是个带菌植物,一旦环境恢复或农药作用消失,隐症的植物还会重新显症。
11、有性生殖:真菌性细胞(配子)或性器官(配子囊)结合,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形成有性孢子的过程。
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
一般在生活史中只进行一次。
多在生长后期。
12、准性生殖:异核体菌丝细胞中两个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形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杂合二倍体细胞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染色体交换,通过非整倍体分裂不断丢失染色体实现单倍体化,最终形成遗传物质重组的单倍体过程。
13、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的专性寄生物,无细胞结构,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也称为分子寄生。
14、病毒的多分体现象:多分体现象为植物病毒所特有,并仅存在于+ssRNA(其单链可以直接翻译蛋白,起mRNA作用)病毒中。
多分体病毒的遗传信息存在于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核酸链上,包被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粒体中。
单独一个粒体不能完成侵染,必须是一组粒体同时存在才能全部表达遗传特性。
15、外寄生:虫体大部分留在植物体外,仅以头部穿刺到寄主的细胞和组织内吸食,类似蚜虫的吸食方式。
16、体内寄生:整个虫体侵入根组织内,或至少在其生活史中有整个虫体钻入根内取食。
17、半内寄生:仅虫体前部钻入根内取食。
18、全寄生:指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
如:菟丝子、列当、无根藤等。
19、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
俗称:“水寄生”。
20、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