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宣传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宣传修订版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宣传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宣传发布日期:2016-05-26 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答: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2.什么是药品不良事件?答:国际上对药品不良事件有统一的定义,药品不良事件(英文Adverse Drug Event,缩写为ADE)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
药品不良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
一般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而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
它在国外的药品说明书中经常出现,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
3.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着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4.药品不良反应有哪些临床表现?答:从总体上来说,药品的不良反应可能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病、多发病的表现很相似,如表现为皮肤附件损害(皮疹、瘙痒等)、消化系统损害(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泌尿系统损害(血尿、肾功能异常等)、全身损害(过敏性休克、发热等)等。
5 .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答:是的。
任何药品都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反应轻,有的人反应重;有的人是这种反应,有的人是那种反应。
医疗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概述
医疗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概述医疗药品的不良反应是指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可能出现的与药物使用相关的不良反应,其中包括剂量过量、剂量不足、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有些可能甚至具有致命性。
以下是医疗药品不良反应的一些基础知识概述。
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本身的质量问题:药物制造、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因为受到各种影响可能会造成药物本身的质量问题,例如药物的纯度、稳定性以及酸碱度等方面的问题。
2.个人差异: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差异,可能会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等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不同的不良反应。
3.药物的剂量:药物剂量可能是导致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剂量过大或过小都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4.药物的互动作用:不同的药物之间会发生互动作用,这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药物之间相互影响导致药物的代谢加速或者减缓等问题。
5.药物的使用方式:药物使用方式也可能会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口服药物可能会被胃酸破坏,而注射方式可能会导致药物的快速吸收和毒性的升高等问题。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通常分为类型和严重程度两个方面。
1.按照类型分类* A型不良反应:通常是因为药物对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直接作用引起的,例如肝脏毒性、过敏反应等。
*B型不良反应:与药物的代谢、致癌、遗传毒性、影响免疫功能等因素相关,例如骨髓抑制等。
2.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不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
*中度:会对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不会危及生命。
*重度:危及生命健康。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医疗人员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尽可能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在发生的风险,可能会对个体是否需要使用药物进行决策。
2.选择正确的药物:医疗人员应该仔细评估病人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科普宣传之一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科普宣传之一——医疗机构篇1、药品不良事件(ADE)与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区别?ADE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
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ADE和ADR含义不同。
一般来说,ADR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ADR。
而ADE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比如药品质量问题、流通环节问题、使用环节问题等等都可能作为ADE上报。
ADE在国外的药品说明书中经常出现,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
我国ADR 监测工作遵循的原则是:可疑即报,ADR和ADE都要上报,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用药人群的风险。
2、ADR的发生率有多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住院病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10~20%,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30%,住院病人因药品不良反应死亡者,占0.24%~2.9%。
另外,约5%~10%的患者是由于药品不良反应而入院治疗。
3、医疗机构为什么要开展ADR监测?开展ADR监测是所有医疗机构的法定义务,是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重要工作。
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最集中的地点,处在发现ADR的前沿,往往是ADR发生的第一现场。
ADR危害极大,1960~1962年间出现了震动全球的悲剧“反应停”事件,因孕妇使用“反应停”(沙利度胺),全球17个国家先后发现了1万多名的海豹样肢体的畸形儿。
WHO指出:全球死亡患者中,有三分之一死于药品的有害反应。
研究表明要确定一种药物的ADR并非易事,有些严重的ADR会在广大人群中使用一两代人,历时数十年才被发现和证实,而且相当多的ADR是难于预测的。
在医疗实践中,能否及时地了解ADR的表现、程度,并最大限度地加以避免,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
所以,医疗机构做好ADR监测,不仅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大量的信息和充分的依据,减少医疗纠纷,缓解医患矛盾,更有利于防止和减少ADR所带来的危害,保护用药患者的身体健康。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ppt课件
一级响应程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卫生部
立即报告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省卫生管理部门
立即报告
国家ADR中心
立即报告
省ADR中心
立即报告
立即报告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 医疗卫生机构
二级响应
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药品或医疗器械 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立即报告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 心,同时向所在地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 门报告。
2008年,全国共处理江西博雅球蛋白、 完达山刺五加等药械突发、群发应急 事件28起,其中:
药品不良事件16起
二、突发群体药品不良事件案例
案例1:齐二药事件 案例2:欣弗事件 案例3:甲氨蝶呤、阿糖胞苷不良事件
齐二药事件
➢ 2006年4月底,广东中山三院 传染病科先后出现多例急性肾 功能衰竭,高度怀疑与齐齐哈 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 菌甲素有关。
存在问题: 生产工艺过程 控制不严
甲氨蝶呤、阿糖胞苷不良事件
▪ 7月7日,国家局暂停标示为上海医药(集团)有 限公司华联制药厂生产的注射用甲氨蝶呤(批 号为070403A、070403B,规格5mg)的 销售和使用;
甲氨蝶呤、阿糖胞苷不良事件
▪ 8月24日,国家中心通过“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 测网”收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曙光医 院患者鞘注阿糖胞苷(上海华联制药厂)等药品 后出现下肢无力、尿潴留的不良事件(10名患 儿出现软瘫)的不良事件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 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明确要求:
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发 现群体不良反应,应立即向所在地的省、自 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 厅(局)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知识1药品基本概念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及其它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剂和诊断药品。
2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概念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等。
⑴副作用是指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产生副作用药理基础的原因是药品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当治疗利用其中的一个药理作用时,其它作用就成了副作用。
随着治疗目的的不同,副作用也可以转化为治疗作用。
⑵毒性作用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它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在治疗量时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
一般是药理作用的增强。
因服用剂量过大而发生的毒性作用,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
⑶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有效浓度以下,仍遗留的生物效应。
遗留时间可长可短、危害轻重不一。
⑷过敏反应(变态反应)药物作为半抗原或全抗原刺激肌体而发生的非正常的免疫反应。
该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无关或关系很少,治疗量或极小量都可发生。
⑸继发反应是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而是药物主要作用的间接结果。
⑹特异质反应因先天性遗传异常,少数病人用药后发生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有害反应。
不是免疫反应,不需预先敏化过程;反应严重程度一般与剂量成正比。
这些反应与一般人群反应不同,往往与这些人的先天性和遗传性因素有关。
⑺药物依赖性是反复地(周期性或连续性)用药所引起的人体心理上或生理上或兼有两者的对药物的依赖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要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它反应。
⑻致癌作用化学药物诱发恶性肿瘤的作用。
⑼致突变指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损伤性变化。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知识培训PPT课件
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治,如就医、使用急救药物等,以减轻患者痛苦。
紧急救治
对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症状、处理措施等,以便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总结。
记录并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出现呼吸急促、喉头水肿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详细描述
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药品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评估
总结词:药品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评估是指判断药品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通常采用专业人员的评估和专家委员会的评审相结合的方法。
02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报告主体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主体,应当设立专门机构并指定专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总结词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的用药过程中,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这些反应可能是人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也可能是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严重不良反应、一般不良反应和轻微不良反应等不同类型。
详细描述
定义与分类
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是指不良反应对人体的影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
致畸胎,表现为胎儿发育异常等症状。
多名患者在接受该药物治疗后出现致畸胎症状,经调查发现与药品存在因果关系。
药品生产企业开展风险评估,修改药品说明书,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
该案例提醒我们,对于降压药物,应特别关注其可能引起的致畸胎等不良反应,加强监测和报告。同时,对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禁用该类药品。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使用药品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与药品相关的不良健康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常见而且严重,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在医疗实践中,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对于药品的合理使用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是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100个问题和答案。
1. 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使用药品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与药品相关的不良健康反应。
2. 为什么药品会引发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可能是与药物化学成分有关,也可能是与患者个体差异有关。
3. 药品不良反应有哪些类型?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常见不良反应和罕见不良反应。
4. 常见不良反应是指什么?常见不良反应是指在临床应用中经常见到的、较为常见的不良健康反应。
5. 罕见不良反应是指什么?罕见不良反应是指发生概率较低的、不常见的不良健康反应。
6.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包括负荷量变大,测定数值改变,与化验指标相关。
7. 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有哪些?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包括影响治疗效果、导致药物治疗中断、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8. 如何预防药物不良反应?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是合理用药、精确用药、遵循用药指南。
9. 如何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期间监测、用药期间监测、用药后监测。
10. 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有哪些?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停药、减量、调整用药方案、给予对症治疗等。
11. 药品监管部门对药物不良反应有何要求?药品监管部门要求药物生产企业及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并依法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管。
12. 为什么要重视药物不良反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是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健康的危害。
13. 谁应该负责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及医生、药师等临床医务人员应该负责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
14.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哪些影响因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受到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的影响。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培训
据WHO统计:
5-10%的住院原因是ADR 10-20%住院期间的病人出现ADR
二、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必要性
5 TOO
研究时间短(Too short)
B
病例少(Too few)
A
上市前 研究局 限性
C
试验对象年龄范围窄 (Too medium-aged
)
目的单纯(Too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医疗卫生机构□生产企业经 营企业□个人□
新的□ 严重□一般□
报告日期:
编码:
单药位品名不称良:反应信息
部门:
电话:
患者姓名:
性别:出月生日日期: 年
民族: 体重: 联系电话: KG
家族药品不良反应:无□ 有□ 不详□ 家族药品不良反应详情:
既往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无□ 有 □ 不详□ 既往药品不良反应情况详情:
药品不良事件
“齐 二药” 事件
药物治疗过程中出 现的不良临床事件, 它不一定与该药有 因果关系
并 发 症
病 情 恶 化
死 亡
事其 故他
一、药品不良反应基本知识
5、群体不良事件
是指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内,使 用同一种药品对健康人群或特定人群进 行预防、诊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人 药品不良事件。
药
自控标报准、告行原业标则准—、国—家可标准疑和即国际报标准?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表述语句含义
三、药品不良反应的填报
2、报什么?
报告一切怀疑与药品有关的不良事件!
误区三:“没发现病人出现过敏或者皮疹, 没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不仅包括皮疹、瘙痒、过敏性休克, 还包括胃肠道反应、血象改变、肝脏肾脏功能损 害、神经系统反应、循环系统反应等等。
药物副作用知识宣传
药物副作用知识宣传药物的副作用是指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
药物副作用是无法避免的,但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用药减少其风险。
为了提高公众对药物副作用的认知和理解,以下将进行药物副作用知识的宣传。
一、药物副作用的分类1.预见性副作用:这类副作用通常是针对药物的已知效应进行预防和处理,包括药物对目标器官或身体系统的影响,如使用抗生素后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
2.不可预见性副作用:这类副作用是对药物未知或过敏反应的结果,往往难以预测和控制,如用药后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中毒等。
二、常见的药物副作用1.胃肠道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
2.皮肤反应: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
3.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部分药物可能导致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等症状。
4.药物过敏: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5.肝功能异常:一些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导致肝功能异常。
6.肾功能异常:一些药物可能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肾功能异常。
三、如何减少药物副作用1.合理用药: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选择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并严格遵守用药规定。
2.了解药物说明书:仔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掌握用药方法和可能的副作用风险。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和产生副作用,因此在用药期间要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4.注意过敏风险:对于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特别是第一次使用时应注意观察,如出现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5.远离饮食禁忌:一些药物与特定食物或饮品的搭配可能引起不良反应,要遵守医嘱或药物说明书中的饮食禁忌。
四、药物副作用的管理与应对1.及时报告:如果发生药物副作用,应及时向医生或药师进行报告,以获得及时的处理和指导。
2.补救措施:根据药物副作用的不同情况,医生可能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更换药物或加用辅助药物等。
3.监测指标:在药物治疗期间,定期检测相关器官的功能指标,如肝功能、肾功能等,以及监测药物在体内的浓度。
药品不良反应及监测有关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及监测有关知识一、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质量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一)与药理作用相关类1.副反应: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副反应或副作用。
副反应是与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药物固有作用,当把某一药理作用作为治疗目的时,其它的药理作用就成为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反应。
2.毒性反应:药物在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
3.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液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4.继发反应:直接由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例如应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可使肠道正常菌群共生平衡破坏,敏感菌被抑制,耐药细菌乘机繁殖,引起新的感染。
5.致突变、致畸、致癌。
(二)与机体反应相关类本类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及药理作用无相关性,而与个体反应的差异性相关。
因此是难以预期的不良反应。
1.变态反应。
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所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称为变态反应,亦称过敏反应。
2.特异质反应:患者对某些药物所产生的遗传性异常反应称为特异质反应。
(三)与连续用药相关类本类不良反应发生于连续多次用药或长期用药患者,与机体或病原体对药物产生的适应性改变有关。
1.耐受性和耐药性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称为耐受性,如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反应性降低的状态。
2.药物依赖性(1)身体依赖性;(2)精神依赖性;(3)停药反应。
三、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的目的与意义。
(一)为药品生产企业研制新药提供有效信息,并能科学地淘汰药品;(二)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提供信息;(三)资源共享,促进信息交流。
四、《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的条款摘录。
第十五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获知或者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当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不具备在线报告条件的,应当通过纸质报表报所在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由所在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代为在线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在按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
二、药品的不良反应分类型不良反应是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
特点是可以预测,与常规的药理作用有关,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1%),死亡率低。
主要表现包括过度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后遗效应。
型不良反应是与药品的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
特点是一般很难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1%=,死亡率高。
进一步分类为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变态反应。
型不良反应有些不良反应难以简单地归于A型或B型,有学者提出为C型不良反应。
C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或不全,非特异性(指药品),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较长。
有些发生机制尚在探讨中。
四、药品不良反应的四个前提1、必须是合格药品。
2、必须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
3、必须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反应。
4、必须是有害的反应。
五、表现及分类作用于机体,除了发挥治疗的功效外,有时还会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某些与药品治疗目的无关而对人体有损害的反应,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可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感染(也称二重感染)四大类。
不良反应有大小和强弱的差异,它可以使人感到不适、使病情恶化、引发新的疾病,甚至置人于死地。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这是临床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或用药量较大时,情况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
严格地讲,几乎所有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但是,只要合理使用药物,就能避免或使其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这就要求人们在用药前全面地了解该药的药理性质,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症,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明确药品的禁忌。
药学用药宣传-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
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一、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的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二、药品的不良反应分类1、副反应:由于药物选择性低,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如阿托品被用于解除胃肠痉挛而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
2、毒性反应:指药物剂量偏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发生的危害反应,如多数化疗药物可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
3、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低至阈浓度以下残存的药理效应,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次晨出现乏力、困倦等现象。
4、停药反应: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如长期服用降压药,停药后会出现血压回升现象。
5、过敏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反应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与剂量无关,如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
6、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质人群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的性质可能与常人不同,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如对骨骼肌松弛药琥珀胆碱发生的特异质反应是由于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所致。
三、哪些人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有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疾病的人,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孕妇、哺乳期妇女服用某些药物还可能影响胎儿、乳儿的健康。
四、避免认识上的几个误区误区(1):假劣药品才会引起不良反应许多人认为,只有使用了假药、劣药,或者用药不当,才会引起不良反应。
事实上,许多经过严格审批、检验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也可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出现不良反应。
由于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会有很大差别,有的人反应轻,有的人反应重;有的人是这种反应,有的人是那种反应。
误区(2):药品说明书里列举不良反应少的就是好药不能这样认为。
目前国际上对于药品使用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部分,其详细情况写到什么程度,还没有十分具体的规定。
有的药品说明书中对该药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写的很少,实际发生的不一定少。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科普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科普
药品不良反应指的是药物使用后可能产生的不良或不良事件,也称为药物副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使用药品后,除了药物的预期治疗效果之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滥用等。
其中,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对人体造成的有害作用,如肝脏损伤、肾脏损伤等。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药物的疗效降低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药物滥用指的是超量使用药物或非法使用药物,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正确用药:按医嘱用药,遵守用药剂量和使用时间,不随意更改药物的用量或频率。
2. 注意不良反应:对药物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所了解,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及时就医或咨询医生。
3. 不滥用药物:遵守医生的用药方案,不随意滥用药物,不滥用抗生素等药物。
4. 注意禁忌:了解自己对某些药物是否有过敏反应或禁忌症,避免用药。
5. 积极报告:如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报告,以便加强药物的监管和安全性评估。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正确的药物使用和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我们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药品不良反应宣传材料
药品不良反应宣传材料1、什么叫药品不良反应?药品能治病但也可能有有害的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
国际上给药品不良反应下的定义为: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
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2、什么是药物的过敏反应?它算不算药品不良反应?药品对于人是一种外来的“异物”,人的身体生来就有一种对“外来异物”作出反应的能力,这本来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
但是这种反应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过敏反应是人体对药物一种超出限度的反应,它本质上属于一类免疫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属药品不良反应。
3、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中药的使用讲究辩证论治、合理组方、一人一方、随证加减,中药也是以化学物质为基础的,有时还存在讲究道地药材、如法炮制等。
严格地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服用中药,有助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
但是如果不遵守辩证论治的原则或者辩证不当,组方不合理,中药材质量有问题,也能引起许多不良反应。
现在许多中成药、中药材质量有问题,也能引起许多不良反应。
现在许多中成药、中药新剂型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也很多,应该引起重视。
4、有人说,除已知的有毒中草药外,一般中草药没有什么毒性,多服一些没问题这种说法对吗?中草药之所以能有治疗作用,是因为其中含有有效的药物化学成分,这些成分的化学结构一般比较复杂,也不会只对某个器官发挥作用。
服用中草药也能引起的毒副反应,更不能随便多服。
5、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不能这么认为。
许多中药在不同的剂量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川芎在小剂量时能收缩子宫,大剂量时反而能使子宫麻痹、停止收缩。
因此,同化学药品一样,中药也规定有适宜的使用剂量。
如使用剂量过大,也会引起有害反应。
6、许多人治病时,好几种药一起吃,这样好不好?有些人病情复杂,需要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品,这种合并用药有时也能达到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但是国内外许多调查的结果说明,合并用药的品种数越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应该引起重视。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专题讲座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专题讲座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药物治疗期间发生的跟药物使用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不良反应和药物过敏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当前临床常见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好在在讲座中,专家详细介绍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对健康的影响。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使用后,出现的对人体不良作用或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导致轻微的不适,也有可能威胁到人体生命安全。
不良反应的分类药品不良反应有三种:一是毒性反应,二是过敏反应,三是药物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指的是可以止痛、破坏病原体、降低炎症和细菌数量等良性作用的药物被使用过多,导致产生的有毒的药理作用的现象。
举个例子,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如果被使用过多,可能导致患者水肿、低钠血症等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通常是由于一些原先对我们身体没有害处的东西(如食品、花粉、药物等)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了反应,引发出了不同的免疫反应。
如果使用某种药物导致患者出现了药物过敏反应,那么患者在接下来使用该药物时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量下,一些反应是意料不到的,出现时间不可预测的反应。
这种不良反应可能是由于我们对药物的了解不够全面,或不是在正确的用药下产生的。
如何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如何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宣传药物不良反应知识像现在这样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知识专题讲座,通过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详细地讲解药品不良反应可能的风险,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更好地使用药品。
选择品牌和方法有的药物由于品牌和方法不当,也更容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
同时,选择药品时,我们还要尽量找到口碑比较好的品牌,以避免药物安全的风险。
切勿滥用药物我们一定不能因为一时懒,想要快速恢复健康,就盲目地滥用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宣传发布日期:2016-05-26 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答: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2.什么是药品不良事件?答:国际上对药品不良事件有统一的定义,药品不良事件(英文Adverse Drug Event,缩写为ADE)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
药品不良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
一般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而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
它在国外的药品说明书中经常出现,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
3.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4.药品不良反应有哪些临床表现?答:从总体上来说,药品的不良反应可能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病、多发病的表现很相似,如表现为皮肤附件损害(皮疹、瘙痒等)、消化系统损害(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泌尿系统损害(血尿、肾功能异常等)、全身损害(过敏性休克、发热等)等。
5 .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答:是的。
任何药品都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反应轻,有的人反应重;有的人是这种反应,有的人是那种反应。
许多人认为,只有假药、质量不合格的劣药、医务人员或患者自己用药不当,才会引起不良反应。
事实上,许多经过严格审批、检验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也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6.什么是药品的副作用?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有区别吗?怎样预防?答:老百姓俗称的“副作用”就是指药品不良反应。
在学术上,药品的副作用只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一种,也叫副反应,是指药品按正常剂量服用时所出现的与药品的药理学活性相关,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出现这类反应的药品具有两种以上的药理学作用,例如阿托品具有解除胃肠道肌肉组织痉挛作用,同时也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
当患者服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疼痛时,容易产生视物不清的副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除副作用(副反应),还包括药品的毒性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等。
一般情况下,药品的副作用程度较轻,如果有的人副作用程度很重,就要考虑改用别的药。
患者初次服用某种药品,一般要从较低剂量开始,服用后注意疗效怎样,有没有副作用;如疗效、副作用不明显,遵医嘱可适当增加剂量,但不能超过最大治疗剂量。
增加剂量后更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7.为什么有些药品不良反应难以预测?答:药品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有非药品因素及药品因素两类。
前者包括年龄、性别、遗传、易感性、疾病等;后者包括药品的毒副作用、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赋形剂的影响等。
因此,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体质、不同适应症、不同病理状态的病人中可能表现不尽相同,再加上药物及其制剂中赋形剂的影响,问题更为复杂,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不可预测的原因。
8.为什么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还会出现不良反应?答:各国的新药审批主要依据动物实验和部分病人临床试验的结果。
但是动物与人在生理、病理上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临床试验又存在观察时间短、参加人数少等局限性。
许多发生率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现的不良反应,在审批时难以充分了解,所以许多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还会引起不良反应,包括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
9.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范围是什么?答: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的规定,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范围包括:新药监测期内的国产药品应当报告该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其他国产药品,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满5年的,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但鉴于目前实际状况,为避免漏报,上报原则为“可疑即报”。
10.患者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办?答:患者发现了可疑的药品不良反应,首先要停止服用可疑的药物,症状严重的或者停药后不缓解的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
要向医生咨询,可疑症状如确属药品不良反应,今后应避免再服用同样药物。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的规定,个人发现新的或者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向经治医师报告,也可以向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当地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必要时提供相关的病历资料。
11.如何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答: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一般包括对这个药品各方面的简单介绍,患者服用前应该认真地阅读,特别要认真阅读其中有关本品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服用药品一定要遵守说明书的规定。
但是,目前说明书上有关这些内容的介绍一般都很简单,例如不良反应方面只是列出了该药品主要的、已知的不良反应,有些只在少数、个别人身上发生的不良反应就不一定具体列出。
有些上市多年的老药还不时发现新的、严重的不良应。
说明书上列出了用药方法,如肌内注射、静脉注射、一天几次等,一定不要弄错;一次用药的剂量是指大多数人的安全有效剂量,有些人因为个体差异,对药品的作用特别敏感,很低的剂量应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这种情况在药品上市前不一定能发现。
所以用药前,即使认真地阅读了说明书,按说明书的规定服用,还要留心药品的不良反应。
12.用药为什么要遵说明书规定的剂量?答: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一般是指18-60岁的成年人一次用药平均用量或用量范围,低于这个量就可能没有疗效,超过这个量就可能引起毒性反应。
在这个合理量范围内,适当提高剂量可能会提高疗效,但不是绝对的。
有些对药物作用敏感的人,在这个剂量范围里也能出现毒性反应,应该引起注意。
13.慎用与禁用有什么区别?答:药物说明书经常注明某某药在什么情况下需慎用、禁用字样,应该如何掌握呢?“慎用”是指谨慎应用,并非绝对不能用,这种药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通常是在小儿、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因为这些人由于生理上的特点或病理上的原因,机体代谢能力低下,或某些重要脏器功能低下,在使用某种药物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用药应格外小心谨慎,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停止并向医师咨询。
“禁用”即禁止使用,因为用后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中毒,如阿司匹林,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应禁用,又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对那些正从事机械操纵、驾车船或高空作业者应禁用。
14.公众如何发现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后如何应对?答:使用药品后,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嗜睡、头晕、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皮疹、瘙痒,无力、口干等症状。
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全身发疹型皮疹伴瘙痒、严重荨麻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肝功能异常,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昏厥,间质性肾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
患者一旦出现疑似的症状就应当立即停药,一些症状在停药后可自行好转,如果症状较重、或停药后未见好转建议去医院检查治疗。
15.怎样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答: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是一个关系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这个工作,起草有关法规,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给以各方面必要的支持,及时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其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该设立相应的部门,认真地收集、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然后,广播电台、电视、报刊、杂志应该经常宣传普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知识;最后,医药院校应该对学生加强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教育,消费者也应该努力学习一些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知识,提高这方面的自我保护能力。
16.哪些人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答:一般认为,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有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疾病的人,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孕妇、哺乳期妇女服用某些药物还可能影响胎儿、乳儿的健康。
17.有人说,除已知的有毒中草药外,一般中草药没有什么毒性,多服一些没问题这种说法对吗?答:中草药之所以能有治疗作用,是因为其中含有有效的药物化学成分,这些成分的化学结构一般比较复杂,也不会只对某个器官发挥作用。
服用中草药也能引起的毒副反应,更不能随便多服。
18.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答:不能这么认为。
许多中药在不同的剂量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川芎在小剂量时能收缩宫,大剂量时反而能使子宫麻痹、停止收缩。
因此,同化学药品一样,中药也规定有适宜的使用剂量。
如使用剂量过大,也会引起有害反应。
19.常用的抗感冒药有什么不良反应?答:常用的抗感冒药多是由几种成分加在一起的复方药,其中经常含有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布洛芬、扑尔敏、苯海拉明等,这些药物本身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嗜睡、消化道症状等;极少数患者使用还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扑热息痛,曾有人报告发生了严重的肝脏损害、大疱性皮疹等,甚至有引起昏迷的;再如感冒通,少数人特别是儿童服用后出现血尿,应该引起重视。
此外,抗感冒药多是复方制剂,使用时要避免含相同成分的不同药品联合使用,这种使用会加大抗感冒药的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