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诗中月的意象论文
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李白与月,因缘甚深,深到简直有点生死相许。
传说李白生于满月之夜,女儿叫月圆,儿子叫明月奴,李白之死也是因“醉入水中捉月”故。
尽管后人考证这些传说不尽可信,但诚如有人指出的那样。
“李白作为伟大的月光诗仙,却’是毋庸置疑的”。
皓月千里,窗前庭院,山川溪谷、松林竹丛,湖畔江岸,诗人精心细品,想落天外。
或悲或喜,亦哭亦笑;时吟啸抒怀,偶黯然神伤;法自然之天趣,得宇宙之空灵――月与李白构成了千载佳话,万世景观。
月之与李白,如菊之于陶渊明,梅之于陆放翁,活脱脱诗人的化身!据粗略统计,在李白流传至今的千余首诗歌中,就有多首提到了月。
这些月亮,就时间而言,有晓月、落月、夜月、秋月等;就地点而言,有峨眉山月、长安月、金陵月、洞庭湖月等;就景物来说,有山月、湖月、云月、沙月、石上月等。
至于一般人描述的圆月、半月、弯月等形态不一的月亮和明月、朗月、皎月、浩月等色彩各异的月亮则更不在话下。
此外,还有苦月、寒月、冷月、孤月这些带有浓厚主观情感的与明镜、琼钩、白玉盘等称呼不同的月亮。
月在李白笔下被构建成了广泛而多样的意象,这些意象,有儿童般的天真;有气盛之年的豪情;有耄耋老人的沧桑;又甚至显示了一种朴素温馨、近乎女性的柔情。
仔细研读李白的咏月诗,粗略地把他笔下丰富的月亮内容抽象地概括为自然、情爱、边塞、时间四种意象。
一、月的自然意象月首先就是做为一个自然的审美对象而被人们歌咏与吟诵的。
她深邃美丽、静谧皎洁。
温润深邃的月光世界就是美丽善良的寓意。
从《诗经》中“月出来皎兮,佼人僚兮”至“花容月貌”、“闭月羞花”,一直以来月都就是以一种与太阳精神相对公的审美意象而存有,就是女性和爱情的代言体,加之洁白玉兔、美丽嫦娥的传说,明月意象以其独有的灵性魅力为后世诗词研发了一个韵味性灵而又美妙绝伦的启发源泉。
李白一生结点祖国名山大川,最爱好自然,他常常用山水等各种自然意象去刻画属于自己的'独有境界。
许多自然界的景物,前人曾不止一次地作诗过,但在李白的笔下又存有了代莱缔造,代莱生命,沦为代莱形象。
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
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摘要:自李白因母梦长庚而出生到晚年因醉酒入水捉月仙去的传说,表明诗人一生与明月有着不解之情缘。
其千首诗作中就有月意象336例,涉月诗更高达400多首,月意象之丰富,意蕴之深邃,表现之突出,艺术之高超,都非他人可比,且对后来如刘禹锡、苏轼等咏月诗词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李白;诗歌;月亮;意象;说到对唐诗的接触,首先是幼时从李白的《静夜思》等诗歌开始的,并由此而一下子喜欢上了唐诗。
常为诗人笔下那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所吸引,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1]的大鹏;“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的黄河……深感诗人对那些雄伟、壮观的景象尤为倾心,总是将其放在广阔、苍茫、浩瀚的时空背景下,以其如椽的生花妙笔予以大胆夸张或神奇想像的艺术描绘和表现,构成雄奇壮美的诗歌意象;与此同时,也时常为诗人笔下那清新明丽的优美诗歌意象和意境所倾倒、所陶醉,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行》)的诗情画意;“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游泰山》其六)的清新、明丽等等。
特别是诗人笔下那反复出现的月亮意象,诸如:“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其十三)、“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宿白鹭洲》)、“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月夜江行》)、“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等等,更是给读者以目不暇接之感。
月的意象在李白的诗作中反复出现,其使用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笔者据《全唐诗》统计,李白的近千首诗中涉及到月亮的就有400多首,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336次,这还不算那些如“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等等月亮的代称、别称,至于那些表现时间和月份的月则更不在统计之列了。
论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
摘要:李白是我国开一代诗风的伟大诗人,是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伟大典范。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内涵丰富,随着环境和心情的变化而意蕴纷呈。
月意象是可以倾诉衷肠的知已;是故乡,是亲人,是挥洒不尽的情愁;是诗人高洁人格的化身,是诗人崇高精神的宿营地。
月意象之丰富,表现之突出,艺术之高超,都非他人可比,月意象的运用,使李白的诗歌更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特质,其妙处常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即可以说它有寄托,也可以说她只是抒写感慨,想落天外,奇之又奇。
增强了李白诗歌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为李白诗歌涂上了一层明丽、神奇的艺术色彩。
关键词:李白;诗歌;月亮;意象;目录一、引言----------------------------------------------------------------3二、李白与月的不解情缘--------------------------------------------------3 (一)意象的内涵-------------------------------------------------------------------3(二)李白的不解情缘-------------------------------------------------------3三、李白诗中的“月”意象-------------------------------------------------------------------------4(一)、以明月象征美人和恋情-------------------------------------------4(二)、以明月象征国家、帝王--------------------------------------------4 (三)、以明月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4 (四)、以明月象征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5 (五)、以明月象征人的高洁品质-----------------------------------------------------------------5 (六)、以明月抒发孤独、凄清、郁愤之意-----------------------------------6 (七)、以明月意象象征哲理的启迪-------------------------------------------------------------6 四、“月”意象在李白诗中的作用---------------------------------------------------------------------7参考文献--------------------------------------------------------------------9论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一、引言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作品的艺术个性是独一无二的。
论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
论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
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中的月意象是其所作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
以下是对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的论述:
月亮象征着李白的情感世界:在李白的诗歌中,月亮常常被用来象征他的情感世界。
例如,在《静夜思》中,李白将月亮比作思念的象征,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月亮是李白的自我象征:在李白的诗歌中,月亮常常被用来代表他自己的形象。
例如,在《将进酒》中,李白将自己比作月亮,表达了他不畏权贵,追求自由的精神气质。
月亮是李白表达哲思的象征:在李白的诗歌中,月亮常常被用来表达他的哲学思想。
例如,在《庐山谣》中,李白用月亮来象征人生的短暂和永恒,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总之,月亮是李白诗歌中非常重要的意象之一,它不仅象征着李白的情感世界和自我形象,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论李白《静夜思》的明月意象
论李白《静夜思》的明月意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李白的《静夜思》。
此诗生动形象,情真意挚,意境新奇,是中国思乡诗的代表,被誉为一首“无比精粹而不失伟大的东方乡情曲”⑴,它创造了在中国诗歌中独树一帜的新“月象”──“思乡的明月”。
一、中国诗歌的原初“月象”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月和梅、兰、竹、菊等都是富有丰富内蕴的意象。
那么,月为什么能成为一大意象呢?它的原初形象和在诗中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探讨这些问题,是对李白“思乡的明月”的意象进行分析的前提条件。
1、明月的语言形象诗歌是靠意象说话的,诗歌的语言就是意象的语言。
意象作为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用十分关键,而作为意象物质外壳的语言形象对于诗歌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今人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指出,“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
”月作为一种自古有之而为人熟悉的自然景物,常能通过视觉冲击引起人们的微妙感觉,上升为一种特定的情绪,直至成为某种意象,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正是因为明月具有这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李白、杜甫、王昌龄、李商隐、孟浩然……常是一卷在手,沐一身月辉,纳一空月光,抒胸中浊气、释天地愁绪,不断赋予其不同的内蕴,造就了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显赫地位。
2、“月象”的原初形态月亮在古代就成为先人崇拜的对象。
据考古研究表明,我国在商周时就有了对于月亮的崇拜。
至秦汉以后,民间拜月己成为风俗,显著地表现在每年的中秋节。
另外,由于月亮有阴晴圆缺和月食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想象,制造了“天狗吃月”等传说,又因月中有模糊图像且有所变化,人们将月亮进一步神化,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树”、“月中玉兔”、“月中蟾蜍”等等。
这些神话反映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和赞美,在民间一代代地流传下来。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月亮出现在夜晚,晶莹澄澈,且与太阳相比属阴,传说中的月神总是作为一个完美而又纯洁、具有万般柔情的女子形象出现,寄托了人们对母性的向往与怀念。
论李白诗中月与意象论文
论李白诗中月的意象摘要号称“诗仙”的李白一生创作诗歌近千首,唯独对月情有独钟。
其诗中月的意象丰富多彩,意蕴深厚,喻美人,思故乡,表理想,示品质,表现突出,手法奇特,既有对前朝月的意象的继承,也有自己推陈出新的新果,同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李白诗歌月意象前言从母梦长庚而生到醉酒捞月而亡,李白的一生与明月结下了不解情缘。
在李白近千首诗中涉月诗达四百多首,而有月意象的诗歌也高达三百三十六例。
他诗中得月是其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从少年时渴望报效国家为国出力到青年时的意气风发外出干谒,从中年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不得志到老年时的四处流走最后醉酒捞月而亡的伤怀,明月见证了其辛酸的一生,而其诗中月所表达的意象也千变万化。
1.李白诗中月的意象的内涵“意象”是一种以诗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它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文化情感的郁结,是作者经过审美经验的筛选,融入特定的“情感和意味”,用语言媒介呈现出来的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心理画面和“文化”回忆的某种物象。
李白诗中月的意象被其赋予了特殊意义,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现:1.1以明月比喻美人和恋情古代常用“闭月羞花”、“花容月貌”来形容女子的容貌美丽。
眉如远黛、目若星辰,鼻小而挺、嘴红而润,顾盼之间,熠熠生辉,此等容貌令花也羞愧,月也躲闪。
可见古人常用月来比喻女子的清纯美丽。
而李白的诗中月的意象也多有这种象征、比喻意。
笔者认为,在他心目中自是认为恋人应比月美,恋情应比月纯。
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
”(《古风》二十六),用比喻和夸张的笔法写女子的美丽无比。
又如“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
”《相逢行》,即以月比人,又以人比月。
写歌女用歌扇遮面的娇羞貌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
再如“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忆旧游》写歌女的美丽,犹如新月之清辉,而且舞艺出众,歌声甜美,“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结行云飞。
”实际上也反映出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
1.2以明月来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怀着满腔激情离开自己的故乡、亲人外出寻找报效祖国的门路,可事不随人愿,接连的四处碰壁,人心的奸诈更是使其心境凄寒,思念故乡、亲人。
浅谈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浅谈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一说到李白,最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的是他的《静夜思》,这首诗,作者以“月”作为中心意象,将诗人抽象的思乡之情形象化。
千百年来,不知曾激起过多少他乡游子的深切共鸣。
“明月”也成了诗人们公认的乡情的寄托。
李白对月情有独钟,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甚至载有“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的故事。
李白的诗歌,既有《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专题咏月诗篇,更有许多散见在其它诗篇中的咏月佳句。
“月亮”已成了李白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也是他思想表达的重要载体。
他给我们创造了意蕴十分丰富的月亮意象。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范畴之一,是由主观与客观结合交融,即物外形象和诗人的情意相结合而形成艺术境界,它是诗人根据抒情言志的需要,对种种现实生活现象进行概括,从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的具体的审美图景。
李白是咏月圣手,他所创造出的月亮意象,或造境或喻人,或寄意或探理,十分丰富而幽美。
一以月造境月亮是一种自然物象,她本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阴晴圆缺,自有她自身的运行规律。
然而诗人们却往往在客观存在的月亮身上,结合其它的景物描写,营造出千姿百态的月夜景色,为人物活动提供适应感情表达的场景。
营造宏阔之境李白善于利用月亮营造宏阔壮丽的意境。
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写月亮把影子投在水里,像从天上飞下来的明镜,云气簇拥而来形成海市蜃楼,真是新奇美妙!“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一轮明月从天山喷薄而出,云海苍茫,空阔辽远,无边无际,是何等的雄伟壮观!“长风吹月渡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月亮趁着长风从海面飞渡过来,诗人不禁举起酒杯邀月中仙子共饮,这又是多么的超凡脱俗。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望庐山瀑布》)无边海风浩荡而来,月光辉映在空阔的江面上,真是风月无边啊!以上诗句,诗人都将“月”与“海”并提,辅以“风”“云”,给人展现了一幅幅开阔宏丽,包容万象的奇丽画面,形成一种超越鸿蒙,笼盖宇宙的非凡气势,让人一读顿觉心胸开阔,逸兴遄飞。
月之皎洁犹如我心——以李白诗歌为例分析月亮的意象
月之皎洁犹如我心89月之皎洁犹如我心以李白诗歌为例分析月亮的意象赵群(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陕西西安710130)摘要:在我国古代,每位诗人都有自己独爱的托物言志之物,如菊,梅,莲等,而伟大的诗仙李白却一生 钟情于月亮。
在李白的诗中,月亮是故乡,寄托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思乡之情;月亮是征夫孤寂的身影,有着无 限的孤独与思念;月亮是诗人理想的寄托,充满郁郁不得志的寡欢。
在诗人笔下,月之皎洁的意象不仅照亮了 诗人的心魂,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
关键词:唐诗李白意象月中图分类号:1207. 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7) 03-0089-01一、表达自己高洁的理想李白一生都在追逐着月之皎洁之心,月亮神圣、孤独、浪漫、高洁,这些恰巧是诗人身上所具备的或是正在追求 的。
李白一生都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是他的 一生漫长而坎坷,在昏庸衰败的唐玄宗时代,他的理想抱 负不仅不能够实现,反而由于他的才华和盛名,不断遭到 奸佞权贵的嫉妒和陷害。
因此,他痛恨人世间的黑暗和不 平,憧憬有一个如明月般皎洁无瑕的世界,所以他便把自 己的理想寄托给皎洁的月亮,例如他在《宣州谢腆楼鉴别 校书叔云》中写道:“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 月。
”这是诗人酒兴大发时写下的豪言壮语,让我们分明感 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 候是极其苦闷的,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高洁理想的 追求,这便是我们的诗仙的可贵之处,能在抒写强烈苦闷 的同时表现出倔强豪迈的性格。
正因为他品格高洁,超凡 脱俗,生性好月,才用“天上之月”来形容自己的理想抱 负。
再如《将进酒》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 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诗人用诗 歌安慰自己,不免有点自欺欺人的无奈。
诗人有远大的理 想抱负,可是必须面对现实的黑暗残酷,即使心有不甘,但依然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行我素,他不需要我们这些俗人 的同情,因为月亮懂他。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浅析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月亮意象在李白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李白诗中的月意象体现了作者张扬个性、伸张主体意志的精神。
一、李白诗中月亮意象的精神内核“意象”是一种以语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它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文化情感的郁结,是作者经过审美经验的筛选,融入特定的“情感和意味”,用语言媒介呈现出来的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心理画面和“文化”回忆的某种物象。
“月”这一意象经过无数文人长期锤炼,使其意蕴深厚,情感丰富,表现力极强。
唐代诗人李白可谓写月的圣手,在其近千首诗作中,涉及咏月的达300多首,在这些诗歌中诗人携月同行,揽月寄兴,在他笔下,“月”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别开生面。
李白诗中出现的千变万化的月亮,给人的不再是抽象的知觉,而是一种审美意象,借此传达出幅幅生动的画面和种种真挚的情感。
李白与明月之间,可谓无隔;也只有像李白这样写明月,才是真正的不隔。
中国文化思想中向来缺少一种张扬自我个性,伸张主体意志的精神,即使在偏重于表现人的精神和自由的文学界,也还是弥漫着浓厚的伦理色彩和功利主义倾向。
在这种只重视“大我”而忽略“小我”的传统中,李白意象中所体现出的这一精神就更加珍贵。
二、以明月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皎洁的月儿往往象征着诗人理想的境界,寄托着诗人的雄心与壮志,这恰是诗人所处的时代精神在他身上的典型流露。
如明月、素月、皓月等都暗示着诗人的人生追求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李白一生钦慕鲁仲连、张良、范蠡这样的英雄侠士,希望能像他们一样,为拯世济难而出,建不世之功,然后舍弃荣华富贵,拂衣栖隐山泉。
在“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的壮观景色中,带着半轮峨眉山月,诗人仗剑去国,远游家乡。
在《古风》五十九首中,他发出了“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的呼声,完成了自身理想的升华。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言壮语,像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的霞光,让我们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这是何等的洒脱。
以月寄情——论李白诗中的月意象
的意象 , 成为文人们争相吟咏的对象。其中, 李 白最 为爱 月 , 月亮是他一生吟 咏的对 象。月 意象在李 白的
诗歌 中就 出现 了 3 3 6次 , 这 其 中还不包 括 如玉 盘 、 明 镜、 玉钩之类 的月之代称 J 。通 过以上月意象之 多足
以见得李 白爱月之心 。
一
、
李 白对月亮深厚感情的原 因
2 .李 白爱 月 , 与 月之 高洁 、 月之形 象 有关 月 儿当空挂 , 是人 类所 伸手 不 能及 之 处 。无 论 世 间百态 , 世事 沧桑 , 月亮依 旧那么 皎洁 , 那 么无暇 。
1 .李 白爱月 , 与其 深厚 的文化 底蕴 有关
月是 中国古代文学作 品中最丰富的意象之一 , 月在 中国古代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 是千百年来文 人墨客争相 吟咏的对象。成为人们情 意 的寄托。
在 中国几千年 的历史长河 中, 涌现了许多出色 的
诗人。他们会选择许多世间的美好事物作为吟咏的 对象 , 比如 : 风、 花、 雪、 月、 云……这些 自然 的物象 ; 还
有花 、 鸟、 虫、 鱼……这些生物 的物象 。而在 这些对象 中, 月亮便成 了历 代 诗人 吟咏 的首 选 对 象。得 意失 意, 喜怒哀乐 , 成败 得失 , 这 些感情 都 融入月 亮之 中, 便使这永恒 的月亮曼 妙起舞 , 绚 烂多 姿 , 形 成 了独特
义。如《 李太白全集 ・ 把酒 问月》 一诗 中, “ 青天有 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 诗人一开篇便提出了 个问话 , 表达了对月亮的神往 , 月亮高挂空中是我
选自李太白全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心1这是他听说其好友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作他知道王昌龄被贬官很是担心但自己又无法传达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只能寄希望于月亮希望月亮能够代替自己陪友人度过这悲苦的岁月可以陪伴他到达他此行的目的地
李白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李白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月亮是李白的诗魂,而李白的月亮诗又将中国的月亮文化推向成熟的顶峰。
月亮这一独到的意象,在李白的诗中使所要表达的各样感情被物化,加深了审美的欢乐,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望于详细的客观物象,使情思获得鲜亮生动的表达。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有的意象有好多,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独到的象征意义和感情内涵,比方兰花代表文雅,梅花表现傲骨,杨柳寄寓离情或愁绪等等。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
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个纯客观的物体,但自从人类意识到它的存在,它便成为原始神话或传说的内容之一,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因而可知,月亮这一物象早已进入了人的审美视线,当诗人将月亮作为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载体后,“月亮”这一意象便有了复杂的思想内蕴,起到了一般词语难以代替的传情达意的作用。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在他塑造的众多意象中,月亮是他最爱的意象,在他留下的一千零五十首诗歌中,我们发现此中从不一样角度写月、吟月、歌月、颂月的诗就有近四百首,占其诗歌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是迄今为止写月最多的诗人。
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三百三十六次,还不算“玉盘” “玉轮” “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 “蟾蜍”等等月亮的代称、别称,至于那些表现出时间的月则更不在统计之列了,不一样气氛,不一样地址,不一样心境,诗人对月都有不一样的描绘,能够说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至高无上的境地。
于丹说过:“李白这个人,心中的酝酿,明月光不仅在床前,其实在他的内心,一个人只有在内心面有无穷光辉的时候,才能留在外面。
李白的一世,明月相伴,美酒相随,所以明月是他最浅显的一个意愿” 。
所以,李白对“月”这个意象的完满运用,在他的一些诗作里是完整能够表现出来的。
以一首《古朗月行》为例,来浅析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的,从中能够悟出李白自小便与明月结下不解之缘。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论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意象” 是一种以语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 它 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文化情感的郁结, 是作者经过审美经验 的筛选, 融入特定的 “情感和意味” 用语言媒介呈现出来的并 , 能够引起读者的心理画面和 “文化” 回忆的某种物象。 “月” 这 一意象经过无数文人长期锤炼, 使其意蕴深厚, 情感丰富, 表 现力极强。唐代诗人李白可谓写月的圣手, 在其近千首诗作 中, 涉及咏月的达 300 多首, 在这些诗歌中诗人携月同行, 揽 月寄兴, 在他笔下, “月” 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别开生面。李 白诗中出现的千变万化的月亮, 给人的不再是抽象的知觉, 而 是一种审美意象, 借此传达出幅幅生动的画面和种种真挚的 情感。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月下怀人 月亮东出西落的移动, 阴晴圆缺的变幻如同世间欢聚离 别的无常。宋朝葛立方 《韵语阳秋》 卷十说: 月轮当空, “ 天下 之所共视。 高悬于天际的明月总能引起人念远怀人的情愫。 对故乡的眷恋是人类共有的情感, 驿路天涯, 月光的清辉总能 勾起人们的乡愁乡情, 吟唱千古。李白在与朋友酬唱往来的
的物是人非。 “苍苍金陵月, 空悬帝王洲” ( 《月夜金陵怀古》 , 月初生时, ) 铸冶火精与水银。 《上月云》 在诗人眼中月亮是 ” ( )
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 “观心同水月, 解领得明珠” ( 《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 , ) 均借月
说 文 解 字
论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张 媛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2)
摘 要 从李白因其母梦长庚而生到晚年因醉酒入水捉月仙去的传说, 表明诗人一生与明月有着不解之情缘。其千首诗 作中就有月意象 300 多例, 月意象之丰富, 意蕴之深邃, 艺术之高超, 都非他人可比。诗仙李白与月亮达到了物质与形式 上的共鸣, 这些诗作不仅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志, 同时使丰富的月文化折射出理想的清辉。 关键词 意象 李白 月亮
论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精神内涵
论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精神内涵
李白的诗歌中月亮意象表达了和遐想和祈求的精神内涵。
李白大量使
用月亮意象,其中有大量关于友情、爱情、思乡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李白的绝句大多以“月”字开头,一是为了表达清凉如月,但更是想要
象征“自由”的宁静与虚无的淡然;月“寒”也是一种抽象的寂寥,将抒发出痛苦、难过的心情;而月“明”更多的是想与月“明”相联系去抒发理性而又深刻的理智思考;月“暗”则表示心中苦涩空洞,而将自己融入月“暗”中,又借此进一步深化对忧郁思想的内心表达。
总而言之,李白的
月亮意象凸显的是“空灵”的心境,体现的是对一切失去的希冀与期待,看似几千年来切身体会的思慕之情。
试论李白诗中的月意象
鉴赏试论李白诗中的月意象周岳梅 池州学院 摘要:诗仙李白惯于寄情于明月,擅于用月意象抒发情感。
本文论述李白诗中的月意向,对其诗中月的特点进行总结,对月意向进行解析,从而研究诗仙笔下月亮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李白;月的特点;月的意象一、李白诗歌写“月”的特点诗仙李白对"月"有着独特的喜爱之情,在他眼中,月有多种多样的形象,也因此赋予其多种多样的意象。
李白用其神来之笔对月进行生动的描述,他笔下的月有着各自的特点。
第一,李白喜欢将月当成亲近之物。
在“幕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他将月视作好朋友,在夜幕中陪伴着自己前行。
第二,他经常赋予"月"人性的色彩,使月具有人的意志,而不仅仅作为无意识的客体存在。
在“湖月照我影,送我到剡溪”中,诗人接受镜湖上月光的关照,在其伴随下到达剡溪,尽显月光体贴之意。
二、李白诗中的月意象解析(一)对美好事物(爱情、友情、美人、高贵的品格)的叹咏李白有很多咏叹爱情的诗篇,他写道“别后罗带长,愁宽去时衣。
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唐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一》)。
在离别之后,诗人衣带渐宽,将承载着思念之情的梦境寄托于明月,希望明月能将这份情感传给他的爱人。
关于友情,李白同样有着自身的领悟,他写道“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当时正值王昌龄被贬官之际,李白得知此消息十分担心好友境况,但自己并无力改变现状,于是作诗一首,希望明月能够承载其关切之情,并伴好友渡过伤悲。
李白也曾以明月象征友人高贵的品格,他曾写道"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唐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
在此诗中,诗人在描绘怡人景色的同时,以纯洁的明月映射杨山人的隐士情怀,从而体现其高尚品格。
(二)抒发乡思、孤独、失落的清愁当人们背井离乡独自外出时,心中便会对家乡以亲人格外思念。
李白诗中的山月意象
李白诗中的山月意象第一篇:李白诗中的山月意象浅谈李白诗中“山月”意象摘要:李白诗中很喜欢描写月亮,尤其是对山月情有独钟。
在李白一生的游历中,作者最留恋的还是故乡山景中的那一轮明月。
在诗人远离故乡颠沛流离之时,伴随诗人的还是那一轮山月,山月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山月代表着蜀人精神,山月能疏解诗人内心的郁结。
关键词:山月特点情感当代诗人余光中说李白是“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在李白众多的写月诗中,写的最多还是山月。
李白对人杰地灵的故乡感情深厚,他一生都在流浪,但对故乡的思念热情不减。
峨眉山月照耀着沧海,照耀着秦川,照耀着黄鹤楼,照耀着长安陌,照耀着吴越――总之,峨眉山月伴随着诗人的一生。
一、李白笔下山月的描写特点1、或随或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下终南山》)有了山月的陪伴,作者再也不觉得孤独。
也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纷扰。
似乎月亮也可以净化诗人的灵魂。
2、或圆或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在空中半挂着的半轮秋月,在江中波动着月亮的倒影,清幽而静谧,韵味醇厚。
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3、或近或远中夜卧山月,拂衣逃人群。
《赠僧崖公》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
《赠秋浦柳少府》夜晚引来山月,伴着月亮的清晖纵酒醉酣。
山月离人很近,似乎伸手即可触及到。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九日》边畅饮边欣赏月色下的庐山美景。
站在月下观月景,近。
策马望山月,途穷造阶墀。
《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一个“望”字道出山月离诗人很遥远。
二、李白山月意象的情感寄托1、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此诗中的月乃是秋月,此时的月并非圆月而是“半轮”。
诗人即将远行,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跃然诗中,即使这半轮月对作者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近赏的了。
诗人的情绪因惜别而神伤。
在看这夜色中,高峻的峨眉山顶衔着天际的明月,月光又投射到水中,随江而流,一展千里。
李白的月亮——谈李白诗中的“月”意象
中图分类号 : I 2 0 6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0 0 4 - 6 0 9 7 ( 2 0 1 3) 0 9 - 0 0 8 6 - 0 2
作者 简介 : 郝翠芬 ( 1 9 6 6 一) , 女, 山西怀仁 人 , 本 科学历 , 山西大 同市现代 教育培训 中心讲师 。研究方
晁衡是 日本来唐的使 者 ,在 中国居留多年 , 对
于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有一定贡献。相传他在返 国途
中“ 遇难 ” 。李白听到消 息 , 心情十分悲痛 , 作《 哭晁
9 即 衡》 一诗以悼念 。 “ 日 本晁卿辞帝都 ,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 月不 归沉碧 海 , 白云愁 色满苍梧 。 ”
问可语可留 , 完全和诗人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了。 “ 长 留一 片月 , 挂在 东溪松 ”( 《 送杨 山人 归嵩
文艺 J 8 9 l
这首诗后两旬运用比兴的手法 , 对晁衡作 了高
山》 ), 这两句诗展示了更加美丽神奇 的境界。月不 可留 , 而要 “ 长留” , 并且使它处在最恰当、 最美丽的
向: 中学语文教育。
古今有无数 文人 墨客 曾对 月抒怀 , 然而 , 能像
度评价 , 表达了 自己无限怀念之情 , “ 明 月” 象征着 晁衡 品德的高洁 , 而 晁衡 的溺海身 亡 , 就如同皓洁
的明月沉沦于湛蓝 的大海之 中 , 含意深邃 , 艺术境 界清丽幽婉 , 同前两句中对征帆远航的环境描写结 合起来 , 显得既自然贴切 , 又令人无限惋惜和哀愁 ,
位置上 , 晶莹 皓 洁 的 月亮 悬挂 在 苍 翠挺 拔 的松 树之
飘然欲仙 、 物我两忘的情态 , 所 以诗尾一句“ 疑 是山
阴雪后来” 用典故巧妙地表达了诗人 “ 乘 兴而行 ” 的 心情。月夜与雪夜的境界相似 , 一个“ 疑” 字用得极
浅析李白诗中的月意象
嵋 山月歌》 ) 中 的这 两句诗把秋 月写活 了 : 皎洁
的秋 月只有 “ 半轮 ” , 大概是对 胸怀大 志的青 年 李 白就要 久别的依恋吧 ,为 了珍惜这难 忘的时 刻, “ 月” 还要 “ 影人” 清澈 的平羌江水之 中 , 随江 水而流 , 送李 白一程。明 明是 自己要乘 舟离蜀 , 舍不得 自己的家乡 ,却把 自己的依恋之情转移 给半轮秋月 , 岂不令人遐想?难怪诗人在结句中 写道 : “ 思君不 见下渝州。” 还有被誉为 “ 无 比精 粹而不失 为伟 大的东方的乡情 曲” 的《 静夜 思》 : “ 床前 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举 头望明月 , 低 头思 故 乡” , 诗人 开始看见 床前 的明月光 , 还怀疑是 地上 打的霜 , 再抬头 一望 , 明月在天 , 才知道 自 己身在外乡 , 因而触发起思念故乡的情怀。 外乡 的明月也 就是 故乡的明月 ,举头一望 ,低头一 思, 思念家 乡的情怀不 自禁地流露 出来 , 此诗真 挚地描摹 出了诗人辗转难眠之际的思乡清苦。
一
意象 源 泉 。
二、 抒情 之月 月有 阴晴圆缺 , 人有悲欢离合 , 当一轮 明月 升上天空 时, 人们会 由月 圆而想到人圆 。 当月圆 而人未 圆时 , 一种怀恋家乡 、 亲人 的感情便 油然 而生 。 如诗人就要离开 巴蜀远游 了, 难免产生对 故 乡的恋恋不舍之情 ,最后 当然是摄下此 时此 景: “ 峨嵋 山月半 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 《 峨
三、 理 想 之 月
、
一
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 白,高后海心 明。 为惜如 团扇 ,
长吟到五更。
雨后 , 半个月亮升 上来 , 银色 的月光如霜 一 样铺满大地 , 月下 的涪江如一条闪亮 的白练 , 它 是高山美丽的明眸 , 深蓝的大海闪亮的心。 诗 人 描绘 了一幅优美 的月光图 ,这图景 中的人物 就 是喜爱 明月 , 月夜 长吟的青年诗人 。还有如 “ 明 月 出天山 , 苍茫 云海 间” , “ 月下 飞天镜 , 云生结 海楼” 等诗句就只是客观地描写月亮 。 还 有的时 候它起 点明时 间的作用 , 如“ 长安一 片月 , 万户 捣衣声 ” , 点 明时间已到晚上 , 明月下 的长安 , 传 来千万捣衣之声 。而有时它是为 了渲染月夜 清 幽或凄 凉的环境 而存在 , 如“ 我 欲因之 梦吴越 , 夜飞渡镜湖月 ,湖 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 , “ 又闻子规啼夜月” 等。 总之 , 自然之月是李 白的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毕业论文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毕业论文李白诗中的月意象-毕业论文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1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其意蕴10分丰富。
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总是将月融于自己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出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1个极高的水平。
唐代天才诗人李白继承并发扬了这种写作传统。
在李白笔下,月具有10分丰富的意象,李白的写月诗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受。
李白将明月意象的情感体验趋于深入和精妙,使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主题上升到1个新的境界,且对后来如刘禹锡、苏轼等诗人的咏月诗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从两个方面来探讨李白诗中的月意象,首先从李白的诗中归纳有关月的诗歌,进而分类来讨论其诗中月的意象,其次说明李白与月的情缘,更好地明白月亮的特征,从中得出李白写月的原因。
关键词:李白;月亮诗;意象;恋月情结ABSTRACTIntheChineseculturaltradition,Themoonimageoftenbecomehum anthoughtcarrierofemotion,Theconnotationisveryabundant.Inma nychantingmonthlypoetry,thepoetalwaysthoughtofhimintohisinn erfeelings,andinnerthoughtsandfeelingsonmutuallyshine,andcr eatedmanybeautifulaestheticrealm,theliteraryqualitypoetry,a ndartskillsandcontenttoaveryhighlevel.TalentedpoetLiBaiinhe ritedanddevelopedthiskindofwritingtraditionintheTangDynasty.InLiBaisrendering,theimageisveryrich,LiBaiwrotethepoemhash isownuniquestyle,hashisownuniqueperspectiveandexperience.Li Baiexperiencestheemotionofthebrightmoonimageandpronestodeep eningandwonderful,makethemoonthemeinChineseclassicliteratur erisetoanewrealm,createsandexertsafar-reachinginfluencetothepoetsuchasLiuYuxi,SuShi,havemadeimpor tantcontributioninforminganddevelopmentthatitisChinasmonthl yculture.ThisarticlefromtworespectstoexploreImageofthemooninLiBai spoem,sumupthepoemaboutmooninpoemofBaiLiatfirst,andthenclas sifytodiscusstheimageofthemoonintheirpoems.Secondlyexplaint heloveofLiBaiandmoon,bettercharacteristicofunderstandingthe moon,obtainthereasonwhyLiBaiwritesinthemoonfromit.Exertafar -reachinginfluenceonthecreationwhichchantedthemonthlypoesysu chasLiuYuxi,SuShilater,havemadeimportantcontributioninformi nganddevelopmentChinasmonthlyculture.Keywords:LiBai;Themoonpoem;Image;Lovethecircumstancesofm oon。
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发展
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发展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以其豪放不羁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
在他的诗作中,月亮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出现,并且随着他创作生涯的发展,月亮的意象也逐渐发展和深化。
本文将从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发展入手,探讨其在李白诗歌中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
随着李白创作生涯的发展,月亮的意象也逐渐得到了深化,不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景观,而是与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有了更为密切的联系。
在他的诗作中,月亮常常成为了诗人寄托情感的载体,如《月下独酌》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的明月成为了诗人怀念故乡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而在《赠内“》中,诗人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里的“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是指月亮,诗中抒发了诗人对秦淮河畔思念的深情感怀。
在这些诗作中,月亮不再是简单的自然景观,而是与诗人的情感和生活经历相联系,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在李白的晚年诗歌中,月亮的意象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
在他的诗作中,月亮常常成为了诗人超越尘世,追求高远的象征,如《秋浦歌》中的“招魂自有梦中数,斩新燕脸及新霜,银台仙女凌云雪,玉砌宫娥染澄光”,这里的“银台仙女凌云雪”就是指月亮,被描绘成了超然的仙女之像,象征着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的向往。
在《将进酒》中,诗人写到“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里的月亮成为了诗人追求高远的象征,给人一种宏伟壮丽的感觉。
这些晚年的诗作中,月亮的意象已经不再局限于诗人的情感,而是成为了他追求高远,超越尘世的一种象征,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
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发展,从最初简单的美丽景观,到与诗人情感和思想的紧密联系,再到最后成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高远的象征,展现了一个诗人思想情感的递进和深化,也展现了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心目中的变化和发展。
李白通过对月亮意象的巧妙运用,使其诗歌更加富有内涵,更加富有情感色彩,也更加有意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李白诗中月的意象摘要号称“诗仙”的李白一生创作诗歌近千首,唯独对月情有独钟。
其诗中月的意象丰富多彩,意蕴深厚,喻美人,思故乡,表理想,示品质,表现突出,手法奇特,既有对前朝月的意象的继承,也有自己推陈出新的新果,同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李白诗歌月意象前言从母梦长庚而生到醉酒捞月而亡,李白的一生与明月结下了不解情缘。
在李白近千首诗中涉月诗达四百多首,而有月意象的诗歌也高达三百三十六例。
他诗中得月是其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从少年时渴望报效国家为国出力到青年时的意气风发外出干谒,从中年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不得志到老年时的四处流走最后醉酒捞月而亡的伤怀,明月见证了其辛酸的一生,而其诗中月所表达的意象也千变万化。
1.李白诗中月的意象的内涵“意象”是一种以诗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它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文化情感的郁结,是作者经过审美经验的筛选,融入特定的“情感和意味”,用语言媒介呈现出来的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心理画面和“文化”回忆的某种物象。
李白诗中月的意象被其赋予了特殊意义,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现:1.1以明月比喻美人和恋情古代常用“闭月羞花”、“花容月貌”来形容女子的容貌美丽。
眉如远黛、目若星辰,鼻小而挺、嘴红而润,顾盼之间,熠熠生辉,此等容貌令花也羞愧,月也躲闪。
可见古人常用月来比喻女子的清纯美丽。
而李白的诗中月的意象也多有这种象征、比喻意。
笔者认为,在他心目中自是认为恋人应比月美,恋情应比月纯。
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
”(《古风》二十六),用比喻和夸张的笔法写女子的美丽无比。
又如“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
”《相逢行》,即以月比人,又以人比月。
写歌女用歌扇遮面的娇羞貌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
再如“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忆旧游》写歌女的美丽,犹如新月之清辉,而且舞艺出众,歌声甜美,“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结行云飞。
”实际上也反映出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
1.2以明月来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怀着满腔激情离开自己的故乡、亲人外出寻找报效祖国的门路,可事不随人愿,接连的四处碰壁,人心的奸诈更是使其心境凄寒,思念故乡、亲人。
那首语浅意深,千古绝唱的《静夜思》就是诗人在金陵病中时所作。
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今天,万里外的游子,在这月白风清之夜,向你一吐心曲,一诉衷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腰间“万贯”已散尽,一场大病更使其体悟了人情的冷暖。
夜深人静之时,诗人从梦中醒来,看见地下好像洒满了繁霜,再一看,原来是明月当空,照到窗前,抬头望向空中的明月,还似故乡那样亲切,好像是峨眉山月特地赶到这东海之滨来看他,又好像是蜀中亲人的眼睛在向他注视。
抬头望月间不禁心生愧疚,两年的金陵和扬州除了散尽他手中的钱财外什么功业也没有开始,如今要靠友人帮助才度过病期,所处环境及心境的寒冷,不由得使他以及其沉重和难抑的酸楚“低头”思念故乡和亲人。
那一幅人立前,抬首望月思乡的画面现于眼前更显意味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诗中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也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有的只是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一“望”一“思”,诗人将对故乡的思念表露于一俯一仰之间,情真意切,将对故乡都寄托在这朴质无华,淡如素月的文字上,寄托在那夜空之中的皎洁明月上。
1.3用明月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纵观诗人的一生,是积极入世的一生,心系朝廷的一生,也是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一生,他拥有“济苍生”、“安社稷”、“忧黎元”的雄心壮志和“解世纷”、“收奇勋”、“扬清芬”的理想抱负。
并多次以明月象征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
其诗中多次以大鹏自喻,他把取得功名看作是轻而易举的事。
如《上李邕》中所写“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漠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我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知年少。
”可见在作者心中一个人的能力与年龄无关,只要有治国安邦之能,无论其年纪老少,都可以报效国家。
再如在其诗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中诗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慷慨激昂之音。
在他与朋友饮酒尽兴之时,想要登上青天去揽下那一轮明月,这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他将现实中的烦恼都抛之脑后,他希望借月来抒发自己想要实现的远大抱负,为国尽忠,为民效力的情怀。
但是他那种“不屈己,不干人”的平交王侯的张狂个性导致了其“赐金放还”,虽遭到重大挫折,但他却绝不因此而屈服。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明白的宣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让我不得开心颜。
”为坚持自己的理想,表现出对统治者蔑视和决绝的态度,坚持寻找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表现出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
1.4用明月来比喻人的高洁品质月亮皎洁、纯净、玉洁冰清,与李白的先天秉性,对光辉明亮事物憧憬追求的本能契合,皎洁的月儿往往象征诗人理想的境界,寄托诗人的雄心与斗志,表现诗人或他笔下人物的高洁品质。
如《送杨山人归嵩山》: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诗人把玉女峰当做自己的豪宅,要长住于此,而眼前永是月挂松头的美景。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月不可留,而要“长留”并且使它处在最恰当、最美好的位置上。
诗人对物抒情、淋漓尽致地倾吐着自己的向往,他手中那杯飘逸而放达的清清美酒,眼底那轮高洁而清逸的盈盈满月,其实也是诗人一生都在追求的生命之轻盈洒脱,生活之美满酣畅的象征。
此外“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写水中月如青莲出污泥而不染的芳洁本性,以比喻升公“济人不利己”的清廉的正直形象。
其中也暗含了诗人自己的人格追求。
而诗人“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的诗句和对比的手法,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诗作千古流传,可与日月争辉。
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非常自信的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
无论是以醉为名不能御前侍诏的李白,还是让力士脱靴时的李白,在其心中始终保有一份高贵、纯洁的品质,犹如青莲,出入朝廷尔虞我诈的污泥中而不沾一丝。
至此,使他的诗意升到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境界。
1.5用月食来象征黑暗对光明的侵蚀和遮蔽月食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古人们却把它作为一种灾祸的征兆。
“蟾蜍蚀国影,大明月已残”《古朗月行》,诗人借古代“癞蛤蟆吃月亮非好兆”的说法,比喻和暗示唐王朝表面的繁荣所掩盖下的腐朽木质和寓含动乱之因的深刻危机,表现出诗人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深沉的忧患意识。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
月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古风》其二)此诗与上一首可谓异曲同工,都是象征皇帝喂一些奸臣所蒙蔽,或象征国家的衰败。
后来的安史之乱则实了诗人的观点和看法,这就是诗人“昔是今已非”、“天霜下严威”的另一种表达……从今天来看,若非奸臣当道,开元盛世想必会长久一些,想那姚崇、宋璟的谏言并非无用,而诗人的仕途想必也会通顺一些,至少不会因为有才干,不愿巴结迎合一些官吏而遭到不公平的待遇,使其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但如果名相那么多,想必也不会有李白诗歌的情感变化了。
1.6以明月意象象征人生的思考、哲理的启迪诗人有一首著名的咏月诗《把酒问月》如下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境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公看明月皆如此。
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全诗意绪万端,随意挥洒,处处脉络贯通,精气回转。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公看明月皆如此。
”以自我的有限生命形式和月所代表的无限的生命源流的对照方式,写尽了人世的短暂及宇宙之无穷,这是全诗的核心。
诗人从空间感受到时间感受,将人与月反复对照,又穿插景物描写与神话传说,塑造出一个崇高、永恒、美好、神秘、奇幻的“月”形象,已展示诗人孤高出尘的心灵。
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这就给人带来不能与月长伴相守的遗憾。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不同。
人生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流水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只是那明月、那宇宙才是伟大而永恒的存在。
诗人对月之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哲学思辨,不是游离或外加于诗篇的,而是通过对月的观察、认识、理解而得到一种思想上的领悟和升华,是一种渗透在全诗中的内在精神与意蕴,尤其是将哲理的思考与对月的形容描绘有机的结合并高度地统一、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诗的主题发轫于情感,净化于审美,升华于哲思,构成其不朽的艺术价值。
2.李白诗中月意象的开创古人写月多是对其清冷孤傲的描写,或抒写其请高品质,或借其喻女子容貌,而其他方面的写照或是写对家乡的思念或是伤感之情,都是单方面的月象描写,而李白的月则是其融入了自身真情实感,或跨越时间、空间,或形态各异成群体,亦或以动态形式展现月之形态,赋予了月新的生命。
2.1月意象的跨越在李白的诗中,或是同一首诗中古月与今月的巨大时空跨越,或是古人感情与今人感情的巨大情感跨越。
诗人在《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中写道: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鏖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滞吴越,君逢圣土游丹关。
一撮高名满帝都,归来还弄峨眉月。
诗中六次写到月亮,诗人有意地将自己推入追忆的时空跨越之中,这种追忆中的跨越,以主观浪漫的基本格调和色彩,塑造出一种诗人意念中的月意象:“月出峨眉照沧海,”“黄鹤楼前月华白,”“峨眉山月照秦川。
”在跨越的追忆中,又越回现实“归时还弄峨眉月。
”诗人有意的将自我置身于情感的时空跨越,这在李白的写月诗中表露的非常明显。
诗人月意象的跨越是很独特的,他不仅把自己置于意象之中,而且还借助诗中的人物来巧妙地完成他月意象中的情感跨越。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塞下曲六曲》其四)边关万里,闺阁遥忆;萤飞秋窗,月度霜阁。
冷落清秋节,何堪以愁。
诗人把女子闺阁思夫的那份情感以月度之,而在这千里的跨越的情感传递中,使那本来无心的明月,也不禁暗暗生出一丝莫名的惆怅。
2.2不同形态的月意象展现出的整体组合型的完美古人写月多以单种形式为主,很少有成组出现的现象,然而诗人却从不同的状态、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来描写月的各种形态。
就色彩而言有明月、朗月、皎月、皓月、清月;就形态而言有圆月、弯月、半月;就时节而言有秋月、晓月、寒月、古时月、汉月;就地点而言则有天门月、金陵月、竹溪月、西楼月、三江月、节洲月,其他的月有孤月、新月、高月、旧月、薄月、禅月、梦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