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中磷化氢尾气处理技术的研究1
磷化氢熏蒸尾气净化试验
关键词
磷化氢尾 气
臭氧紫外线
净化
无毒化 警仪。
磷化氢 ( P H。 )广泛应用于粮食仓储行业 的熏
蒸杀虫和清仓消毒作业 ,具有杀虫效率高、生产成 本低 、使用方便简单 、药物附着残留少等优点 ,是
线 榆 测 系统 ( MS A 磷化 氢 气体 检 测仪 ) 、磷 化 氢报
* 通讯地址 :绍兴 市云东路 9 4 5号
第4 6 卷
1 2 5 mL / r n 3 。
表 3 试 验 仓 熏 蒸 情 况
磷化氢熏蒸尾 气净化试验
・2 7・
每小时测 1 次 ,直至 2 2 点环流停止,最后对设备
・ 2 6 ・
粮
食
储
藏
; 储 粮 有 害 生 物 及 防 治 技 术: }
; ,
磷 化 氢 熏 蒸 尾 气 净 化 试 验
金 路 辛 培 防 陈永根 程 永 仙
( 1 浙 江越 州省级粮食储 备库
气 ,采用 一种 新 型设 备 ( CHWJ型磷 化 氢 净 化 器 )
净化排放尾气 ,并适时检测记录试验数据 ,为其它
相关 科研 项 目提 供基 础 数据 ,为 磷化 氢尾 气 净化 处
1 . 2 . 2 试 验 仓 粮 食 品 质 试 验 仓 粮 食 水 分
1 2 . 4 ,杂质 0 . 4 ,出糙 率 8 O . 1 ,整 精 米 率 6 5 . 6 ,黄粒 米 0 . 1 ,谷 外 糙 米 1 . 6 /  ̄ / ,脂 肪 酸
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中磷化氢尾气处理技术的研究
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中磷化氢尾气处理技术的研究
磷化氢(PH3)是次磷酸钠(NaH2PO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有效处理和降低磷化氢尾气的含量对于保护环境和工人健康非常重要。
以下是研究磷化氢尾气处理技术的一些方法:
1. 吸收技术:将磷化氢尾气通过吸收剂进行处理。
常用的吸收剂包括酸性溶液(如硫酸、硝酸等)和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等)。
吸收剂可以与磷化氢发生反应形成无毒的盐类或水溶液。
2. 活性炭吸附:使用活性炭对磷化氢进行吸附和去除。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能够有效地吸附有机气体。
通过周期更换或再生活性炭,可以实现磷化氢的持续处理。
3. 催化氧化技术:使用催化剂将磷化氢氧化为无毒的磷酸。
常用的催化剂有铜基和铁基催化剂。
催化氧化技术能够高效地将磷化氢转化为无毒产物,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反应速率。
4. 沉积技术:通过沉积技术将磷化氢转化为固相产物。
常用的沉积材料包括金属盐、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等。
沉积技术能够将磷化氢有效地固定于材料表面,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磷化氢尾气处理技术,具体选择哪种技术需要考虑实际生产条件、处理效率和经济性等因素。
在研究中,还需要针对不同技术的优缺点进行评估和改进,以实现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磷化氢尾气处理。
磷化氢熏蒸尾气的清除以及安全排放技术研究论文
磷化氢熏蒸尾气的清除以及安全排放技术研究论文磷化氢在工业生产中的排放通常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而产生的。
有机磷化合物的加热或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磷化氢气体。
为了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必须对磷化氢进行有效的清除处理。
本文将重点介绍研究磷化氢熏蒸尾气的清除技术以及安全排放技术。
在磷化氢的清除技术方面,通过催化氧化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技术。
在这种方法中,通常会使用特定的催化剂来催化氧化磷化氢气体,将其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
此外,也可以通过吸附剂的方式将磷化氢从气体中吸附出来,从而实现其清除。
在安全排放技术方面,通常会通过安全的燃烧装置将磷化氢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以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磷化氢处理的技术研究必须与安全意识和标准相结合。
在实际应用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确保磷化氢的排放和处理过程安全可靠。
此外,必须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检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风险。
综上所述,磷化氢熏蒸尾气的清除以及安全排放技术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完善,相信可以有效地解决磷化氢排放所带来的环境和安全问题。
磷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且易燃的气体,它具有刺激性气味并可在空气中形成可燃混合物。
磷化氢是由磷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通常在半导体和电子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
由于磷化氢具有高度的毒性和易燃性,对其进行有效的清除和安全排放是至关重要的。
磷化氢熏蒸尾气的清除主要涉及两大方面的技术:磷化氢清除技术和安全排放技术。
在磷化氢的清除技术方面,催化氧化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催化剂,将磷化氢气体催化氧化成无害的化合物,例如将其转化为磷酸和水。
另一种常用的技术是通过吸附剂将磷化氢从气体中吸附出来,例如活性木炭或其他吸附剂。
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清除磷化氢,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在安全排放技术方面,通常会通过安全的燃烧装置将磷化氢安全地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
黄磷尾气中磷化氢气体净化方法探讨
f| M cl } +
表1 黄 磷尾气 的组成
组 成 含
量
金 属 原 于 比
cl { / ct t + 蠢t
突破 时 间
乱|
C O m
g / N
m
C 0 2 2 — 4
0 2 0 . 卜
0 . 5
8 5 —
9 5
其 磷 他 3 — 5
0 . 5 —
1 . 0
砷
氟
硫 p H1 1 ( t 缱 ) 基 l t ) 1 AL 毒 ) 0 . 1 4 0 4 2 1 8 3
0 . 0 7 — 0
0 8
0 . 4 —
0 .
℃之间。
【 关键词 】 黄磷尾 气; 磷化 氢; 净化方法
1黄磷尾气 的主要成 分 我 国是世界上 主要 的产磷 国和出 口国。黄 磷的生产通常采用 电 炉法 ,每生产 1吨黄磷 副产 尾气 2 5 0 0 ~ 3 0 0 0 N m 3 电炉法生产黄磷时, 将磷矿石 、焦炭和硅石按一定 比例混合,加热熔融,在 1 3 0 0 ~1 5 0 0 ℃ 内进 行 还 原 反 应 ,使 元 素 磷 升 华 出来 ,其 主 要 反 应 式 为 : C a 3 ( P 0 . ) , + 5 C + 3 o 2 : + 5 C 0 + 3 C a S i O 3 , 在 此高温条件下 ,磷 以 P 4 形式逸出, 然后互相结合生成分子 。反应产生 的磷 蒸汽 随炉气进 入冷 凝塔,用 水进行冷凝 ,炉气 中的磷和氟冷凝 下来 进入 受磷槽,剩余的炉气称 之为磷炉尾气 。黄磷尾气 中的 c O高达 9 0 %左右,其组成如表 1所
用次磷酸钠在管式炉里做磷化原理
用次磷酸钠在管式炉里做磷化原理次亚磷酸钠(NaH2PO2)通常用作金属表面磷化过程中的还原剂,特别是在管式炉中。
磷化过程包括在金属表面形成磷酸盐涂层,以提高耐腐蚀性,促进后续涂层的附着力,并增强润滑性。
在管式炉中使用次亚磷酸钠进行磷化涉及几个关键原则:1. 化学反应:使用次亚磷酸钠的磷化过程通常涉及金属表面与含有次亚磷酸钠和磷酸的磷化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
次亚磷酸钠作为还原剂,提供氢离子(H+)将磷酸(H3PO4)还原为磷酸(H3PO3),继而生成磷化氢气体(PH3)。
—磷化氢气体与金属表面反应形成一层薄薄的金属磷化物,这层金属磷化物构成了磷酸盐涂层。
2. 磷酸盐涂层的形成:在金属表面形成的磷酸盐涂层主要由金属磷化物组成,如磷化铁(FeP)或磷化锌(Zn3P2),具体取决于衬底金属的成分。
磷酸盐涂层的形成是通过金属表面、还原剂(次亚磷酸钠)和磷化溶液的其他成分之间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发生的。
3. 工艺参数:温度:管式炉用于将磷化溶液加热到最佳温度范围,通常在80°C 到100°C之间,尽管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可能会发生变化。
时间:严格控制管式炉中磷化过程的持续时间,以确保磷酸盐涂层的充分形成,同时防止金属表面的过度蚀刻或降解。
浓度:优化磷化液中次亚磷酸钠和磷酸的浓度,以达到所需的涂层厚度和性能。
pH值:可调节磷化液的pH值到一个特定的范围,以优化磷化反应,确保均匀的涂层沉积。
4. 表面处理:—磷化前,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去除油污、油脂、铁锈、水垢等污染物。
表面处理可能包括脱脂、酸洗和冲洗等过程,以确保磷酸盐涂层的适当附着力和均匀性。
5. 附着力和耐腐蚀性:使用次亚磷酸钠形成的磷酸盐涂层可作为后续涂层(如油漆、底漆或润滑剂)的基础层。
磷酸盐涂层增强了这些后续涂层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提高了其耐久性和性能。
此外,磷酸盐涂层通过作为金属基材和腐蚀环境之间的屏障提供耐腐蚀性,从而延长处理过的金属部件的使用寿命。
磷化氢熏蒸尾气的清除以及安全排放技术研究
III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 果。除已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 作者签名:___________ 签字日期:_______________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磷化氢熏蒸尾气的清除以及安全排放技术研究 姓名:沈淼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应用化学 指导教师:程新胜 20100501
摘
要
摘
要
每年由于仓库虫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让人触目惊心, 而成功的熏蒸则能降低 或者避免这一不必要的损失。 成功熏蒸的关键在于维持熏蒸在一定时间内维持最 小致死剂量、温度、湿度以及选择合理的熏蒸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明确熏蒸剂在 熏蒸过程中起浓度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根据浓度的变化判断熏蒸的有效性;以 及选择最佳的熏蒸方法,在尽可能少投药的情况下达到最佳的熏蒸结果。此外, 在熏蒸结束后,熏蒸仓库中含有高浓度的磷化氢气体,国内普遍采用的散毒方法 是通过空气对流、稀释仓库中磷化氢气体浓度。向空气中直接散播磷化氢气体必 将会造成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的恶化,危害人类的健康,如何合理、经济、环保的 去处熏蒸后残留的磷化氢气体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整仓熏蒸和塑料帐幕密封熏蒸的情况下, 检测熏蒸空间内以及瓦楞纸箱带 塑料内衬包装片烟内部 PH3 浓度,比较了两种熏蒸效果的优劣性。散毒期间,测 定烟箱内部 PH3 浓度,确定散毒的时间。结果表明,采用塑料帐幕熏蒸的熏蒸效 果要优于整仓熏蒸,但是塑料帐幕也存在一定的泄露性。对于瓦楞纸箱带塑料内 衬包装的片烟完成整过熏蒸过程需要 8-9 天。 活性炭处理磷化氢的方法鲜见报道。本文对 3 种微孔活性炭(煤基)表面喷洒 硫酸亚铁对其进行修饰,修饰后不经过高温煅烧,直接用于催化/氧化磷化氢气 体。活性炭特征参数用伯姆滴定、热分析、氮气吸附和等离子体电感耦合等方法 进行定性定量测定。从液氮吸附测定中发现 C2-M 的 SBET1119.26 m2/g、Vt0.369 cm3/g、Vmic0.470 cm3/g 相对于 C2 的 SBET 941.93 m2/g、Vt0.336 cm3/g、Vmic0.449 cm3/g 都显著增加。且 PH3 的穿透量增加了 25%。这表明了直接喷洒硫酸亚铁之 后, 无需高温焙烧作为修饰的方法适合修饰活性炭。 根据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分析, 磷酸是最终的氧化产物,所以水洗可以用来对失活活性炭进行再生。 在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 设计出能够满足磷化氢排放标准的中试固定床反应 器以清除磷化氢气体。 关键词:磷化氢;熏蒸;清除;修饰活性炭
次磷酸钠生产中尾气净化除尘器的设计
摘
要: 次磷酸钠 生产 过程 中会 产生大 量磷 化氢 尾气 , 尾气 一般 采用 燃烧 吸收 法制 取磷 酸 , 主要设 备为燃 烧
塔、 吸收塔 、 除尘器 等 , 除尘器 的处理 能力 与分离效率直接影响产 品的质量与排 出气体 中磷 酸 的含 量。针对生产 过
程中除尘器处 理量小 、 除尘效率低等 缺陷进行了分析 , 并对 影响 除尘器处 理能 力与除 尘效率 的文 氏管 、 喷嘴 、 风 旋 分离器进行 了设 计与优化 , 新设 计的文氏管除尘器具有 处理 量大 、 效率 高、 力低等 特点 , 阻 实践 证明设 计方案是 可
t e c n e to 04i h x a s a e . h i t t n ft e d s ol co h r d cin, u h a ma l ra ig c — h o t n H3 f P n t e e h u t s s T e l ai s o u t l tri t e p o u t g mi o h c e n o s c s s l te t a n p c t n o f ce c t ., r n y e n ti a e . u t emoe,h e t r — d c , o ze a d c co e s p r tr a i a d lw ef in y ec wee a a z d i h s p p r F r r r t e v n u y i l h i u t n z l n y ln e aa o 。
e al r y,t e ti a l b u ntt r p r l h alg s wil e b r o p e a e H3 PO4 The m an e i . i qupme t ncu o n s i l de c mbu t n t we , b opto twe n si o r a s r i n o r a d o du tc le t rec. Th a a iya e r tnge ce c he d s ol co l ie ty af c hequ lt fprdu t nd s olc o t . e c p ct nd s paa i f i n y o t u tc le t rwild r cl fe tt aiy o o c sa i f
一种磷化氢气体反应吸收后化学处理废液满足排放标准工艺方法的探究
一种磷化氢气体反应吸收后化学处理废液满足排放标准工艺方法的探究作者:汪文涛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第14期摘要:磷化氢是一种剧毒有恶臭味气体,国家相关法规严格规定了磷化氢气体的排放标准。
本文主要介绍了磷化氢气体的应用、发展以及磷化氢净化新技术工艺及废水处理工艺原理和工艺分析总结。
关键词:磷化氢;废液;废水处理工艺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0111 磷化氢气体的应用20世纪50年代末欧洲首次进行磷化氢熏蒸试验,随后美国和日本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1975年磷化氢正式成为烟草工业可利用的熏蒸剂之一。
但由于现在还没有发现比其更具优越性的可以取代它的新品种,在目前和今后的一定时期内,它仍将是人类防治储藏物害虫的最重要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磷化氢熏蒸对泰国香米安全储存的研究”《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8年第4期曾报道,采用10g/m3高浓度磷化氢熏蒸后,在香米中检测不到磷化氢残留。
对其食用品质指标基本不产生影响。
我国烟草行业目前还没有制定“磷化氢在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残留限值”的标准,但是国家《粮食卫生标准》GB2715-2005中,对原粮和成品粮中磷化氢的残留进行了规定,磷化物(以ph3计)最大残留量≤0.05mg/kg。
世界其他国家制定的在烟草干叶上的最大允许残留量为磷化氢,0.1mg/kg(匈牙利政府,1997)。
欧美许多国家都未制定磷化氢在烟草及烟草制品上的最大允许残留量限值。
2 磷化氢净化技术的发展磷化氢气体是一种具有穿透性、有毒害性气体,当人体在高浓度磷化氢气体中,会产生精神性窒息死亡。
为了使仓库熏蒸具有环保及远离对人体危害的影响,我们必须对磷化氢熏蒸气体进行处理。
近些年来,国内PH3净化技术方法很多,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类。
其中湿法主要是利用PH3的还原性在吸收塔内用氧化剂处理PH3的液相氧化还原法,它主要包括浓硫酸法、高锰酸钾法、次氯酸钙法、过氧化氢法、磷酸法和漂白精法。
次氯酸钠吸收磷化氢尾气的实验研究
次氯酸钠吸收磷化氢尾气的实验研究丁祖高【摘要】为处理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磷化氢尾气,利用次氯酸钠氧化性对其进行吸收,将其转化为次磷酸钠,提高磷资源的回收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空气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影响其吸收效果的因子,重点研究了有效氯浓度和pH值对吸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载气流速为20ml/min,吸收温度为室温(20℃左右)时,以pH =9,浓度分别为0.75%、7%的次氯酸钠溶液作为一、二级吸收管的吸收液,吸收效果较好,次磷酸钠得率较高.【期刊名称】《环境科学导刊》【年(卷),期】2013(032)005【总页数】4页(P85-88)【关键词】磷化氢;次氯酸钠;吸收;次磷酸钠【作者】丁祖高【作者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1研究表明,在次磷酸钠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均会产生磷化氢。
磷化氢是有毒气体,易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次磷酸钠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考虑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前人总结出不少处理方法,在降低磷化氢危害的同时,也为工业生产创造了不错的经济效益[1]。
考虑到磷化氢为还原性气体,而次氯酸钠具备强氧化性,可较好地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磷化氢转化为次磷酸钠,进而提升次磷酸钠的转化率,降低磷化氢对大气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泥磷制取次磷酸钠,尾气成分除含大量磷化氢外,还含有其他复杂成分,结合实际情况,以载气流速、吸收温度、吸收剂pH值和有效氯浓度为因子,研究其对吸收效果的影响。
1 实验仪器、原料及方法1.1 实验仪器本实验所用仪器装置如表1所示。
表1 反应仪器及装置1.2 实验原料本实验所用原料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1.3 实验方法以泥磷为原料,辅以水和氢氧化钠,在加热至设定温度的情况下,不断搅拌使之完全混合反应,反应液经除杂、过滤、结晶等工序得到次磷酸钠晶体。
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主要成分为磷化氢,属易燃有毒气体,经缓冲、洗气除杂、吸收和吸附等工序后排放。
化学吸收法处理烟库磷化氢废气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化学吸收法处理烟库磷化氢废气的研究与工程应用WarehouseandStudyonAbsorptionofPH3inTobaccoScale-upApplication2013年3月合肥工业大学/㈣本论文经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审查,确认符合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要求。
答辩委员会签名:(工作单位、职称)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彳!劾5:i叉委员:安徽省化工设计院一歹砀彬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手书禺教授级高工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群咽黝授导师: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导副教授教授博导教授级高工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早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卜进行的研究I: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志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它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金胆:!:些厶堂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何或证I5而使川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I:作的同忠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前表示谢意。
籼论文作者签字:磁嫂签字日期:20i3年牛月2“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何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金日墨上些厶堂有天保留、使州。
学何沦文的规定,有权保留行向国家有关部I’J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铍商阅或借阅。
本人授权金Ⅱ墨!:些厶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论文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州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何论文在解密后适川本授权。
∽)学何论文者签乞:旅丈使.导师签名:签字日期:2013年V月王;曰签字日期:pD年≯剧z‘日l:作单位:糸拿工姑卑技月£饬葫}】U习上l每;{f魄话:D王卜67留J广了2通讯地±lh:上诲南钦)『1、f北秘lf宁峙了z幢II堪邮编:加Q工J歹zz摘要磷化氢是一种剧毒有恶臭味气体,烟叶储存过程中产生的熏蒸尾气是磷化氢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国家相关法规严格规定了磷化氢气体的排放标准。
本文对固体吸收剂净化磷化氢方法依次进行了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研究和工业样机示范线试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 "#$%和 "#(b’&bG(b&的溶解度 *#+%,) u/%:+3%326/5"#$%#47"#(b’&bG(b&
KYYHWS Y[KKa Y[KAY Y[KA\ Y[KKa Y[Y‘Y Y[Y^a
表 A说明在中性及碱性情况下c次氯酸钠与次磷 酸 钠 两者不 反应O在酸 性条件 下c由于 @=>? 的生 成 及 分 解 c吸 光 度 降 低 O但 混 合 溶 液 与 空 白 溶 液 的 吸 光 度 是 同 步 降 低 的 c可 见 两 者 仍 不 反 应 O )[) 次磷酸钠与氯化钠的分离
G \\G
|||||||||||||||||||||||||||||||||||||||||||||||||||||||||||||||||
表 ! 室温下不同浓度的 "#$%&对 ’()的吸收效果 *#+%,! *-,#+./0123/4/5’()+6"#$%& /57355,0,428/48,420#23/4.#20//9 2,91,0#2:0,
分 别配 制不同 浓度的 12>?3 溶 液 各 )**+,$共 /份$用 123" 溶液 调节每 份溶液 的 Z" 值为 )#%在 室 温 下 用 上 述 装 置 吸 收 !"# 气 体$当 溶 液 中 12>?3 浓 度 降 低 到 零 时 表 示 吸 收 完 全$停 止 吸 收%使 用 碘 量 法测定吸收液中次磷酸钠的浓度$并与两者反应的理论值相比较$结果见表 )%
;<=>? CDEFG HIJ KL
KYYY
;<@AB?ACDEFG HIJ KL
理论值
实际值
N<>NO ZKK
PQRST ZYA
;<@AB?A实 际 值 与 理 论 值 的 偏 差 CM
TUVW<XWQS J K[\Y
AYYY \YYY
K]A\ AK\]
K]YK AKY^
J K[^Y J K[]Y
从反应器产生的 !"#含有水蒸气.黄磷蒸气和固体杂质等$进行次氯酸钠氧化前必须将其净化%首先 将磷化氢通过 *’)-0+,>2>?5溶液$用来除去随水蒸气而逸出的杂 质@再 经 缓 冲 瓶$经 >2>?5 溶 液 后 剩 余 的少量固体和液体杂质在此聚集@最后经过 >2>?5颗粒加以干燥% &’A 磷化氢的吸收
;<=> ;<@AB?AG @A?
A^v \‘[^_
KYY
KYYv \a[K ‘‘Z
经 过 重 结 晶 后c根 据 两 者 溶 解 度 估 算c;<@AB?AG@A? 产 品 中 ;<=>的 理 论 含 量 为 D\a[KJ \‘[^_Lw
xD‘‘ZJ KYYLy D\a[KJ \‘[^_Lz{ KYYM s YO]]M 将 吸 收 后 的 溶 液 在 KYYv下 负 压 加 热 富 集c当 溶 液 中 出 现 ;<=>晶 体 析 出 后 继 续 加 热 并 保 持 温 度 在
KYYv 约 KYHWSc趁热过滤以除去大量的 ;<=>c此时得到 KYYv的 ;<=>和 ;<@AB?A饱和溶液O将溶液冷却 至 A^vc有大量晶体从溶液中折出c得到 ;<=>和 ;<@AB?A的混合产物O待晶体干燥后使用碘量法和硝酸 银滴定法分别分析产品中两者的含量c结果见表 ]O
万方数据
S >?S
+ 化学原理
关 于 次 氯 酸 钠 与 磷 化 氢 的 反 应 /文 献 8-:中 对 其 动 力 学 原 理 进 行 了 研 究 /认 为 在 一 定 的 条 件 下 /反 应 分
为三个步骤进行!
=>?@ A1-?A B1=>?A1)?
01-A1=>?B801-?:A1A A=>@
801-?:A=>?@ B1-0?)A=>@
编号 9:; 9@A=BC=DE 9@LMDE
< FFG?H JGI?
= FFGIJ JGIJ
> FFG?K JGI=
? FFGI= JG?K
从表 ?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N它与两者溶解度估算值相差不大N说明用此法除去大量 9@LM的方案是 可行的; OGOGP 阴 离 子 交 换 树 脂 法 除 去 9@A=BC= 产 品 中 少 量 LMQ R 经 过 重 结 晶 后 的 产 品 中 尚 有 少 量 9@LMN可 用离子交换法进一步加以提纯;其原理是某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对 LMQ 的吸附能力大于对 A=BC=Q 的交换能 力;首先将该树脂用纯 9@A=BC=溶液饱和N接着将待处理的 A=BC=Q 与 LMQ 混合溶液通过交换柱NLMQ 被吸 附 而 交 换 下 A=BC=Q ;因 为 通 过 阴 离 子 交 换 柱 的 流 出 液 中 LMQ 的 浓 度 将 决 定 最 终 9@A=BC=SA=C 产 品 中 9@LM的 含 量 N所 以 据 此 原 理 可 以 得 到 完 全 的 合 格 产 品 N见 下 例 ;
在氮气的推动下B流速约为 /+,0+CDE$将净化后的 !"#送入到 12>?3吸收塔内加以吸收% 磷化氢的产生和吸收装置参见图 )%
图 ( FGA产生及吸收装置图 HIJ( KLMNOPQRLNMSTUOSVPWILJXLVXYMSOYILJFGA
# 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
A’( 磷化氢与次氯酸钠吸收液反应 关于磷化氢与次氯酸钠反应的问题$我们的研究结果与文献:#;的报导一致%其反应的过程是 !"#气
表 b 不同 1( 值的混合溶液和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b j+./0+,483,./593k34l./%:23/4.#47+%#4m./%:23/4.:47,07355,0,421(
吸光度
<noQpnUSNq g gY h hY = =Y
YHWS Y[KAY Y[KAK Y[KAK Y[KKa Y[KKZ Y[KK_
关于使用氧化剂氧化 01-为次磷酸钠的研究国 内 外 已 有 报 导8-9#:2主 要 分 为 过 氧 化 氢 和 次 氯 酸 钠 两 种方法2在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氧化 01-的过程中关键是催化剂的选择/因为如果不使用催化剂/过氧化 氢 几 乎 不 与 01- 反 应/并 且 其 氧 化 后 的 产 物 是 次 磷 酸 钠 和 亚 磷 酸 钠 的 混 合 溶 液/必 须 采 用 分 离 方 法 将 其 分离/才能得到纯的次磷酸钠2次氯酸钠法可以全部将 01-氧化为次磷酸钠/但由于次氯酸钠氧化后产生 了氯化钠/所以必须采用简单6经济的分离方法将氯化钠与次磷酸钠分离2经综合考虑我们选用 ;<=>? 法 氧化 01-为次磷酸钠/采用重结晶和离子交换法将其与氯化钠分离2本文详细研究了 ;<=>? 氧化法 氧 化 01- 为 次 磷 酸 钠 的 最 佳 反 应 条 件 和 有 关 产 品 的 分 离 工 艺 2
文 章 编 号 !"#$%&’(#)*)""+,")&""-+&"#
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中磷化氢尾气处理技术的研究.
程建忠 张英吉吉 张宝贵
*南 开 大 学 环 境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天 津 /-"""’+,
摘要
详细研究了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氧化 01-为次磷酸钠的最佳条件和有关分离工艺2
关 键 词 !磷 化 氢 3次 氯 酸 钠 3次 磷 酸 钠 中 图 分 类 号 !4’"+
&’( 磷化氢的产生
在 )***+,反应器中分别加入黄磷 )*-.*’*/-0+,123" 溶液 4**+,和 5-活性炭粉末作为黄磷的 分散剂%用电炉将反应器加热到 6*78*9$在搅拌下黄磷在碱液中发生歧化反应产生 !"#气体%以氮气为 载气将 !"#从反应液中载出%根据黄磷在碱液中歧化的反应机理:);$可推断约有 5*<黄磷转变为 !"#%全 部反应时间约 5=% &’& 磷化氢的净化
文献标识码! 5
"引 言
在以黄磷6氧化钙和碳酸钠为原料进行次磷酸钠的工业 生产过 程中/产生 大量 有毒气 体 77 磷化 氢2 目 前 国 内 外 有 关 厂 家 对 其 处 理 的 工 艺 是 将 其 在 燃 烧 炉 内 与 空 气 混 合 /燃 烧 生 成 磷 酸 酸 雾 /在 吸 收 塔 内 用 水 吸收制得稀磷酸8+9):2这种处理磷化氢的传统工艺有两个缺点/一是在处理过程中少量 01-和磷酸酸雾排 入大气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3二是 01-全部转化为廉价的磷酸/即相当一部分原料 77 黄磷最终 变 成 了 磷 酸 而 不 是 售 价 较 高 的 次 磷 酸 钠 /降 低 了 生 成 的 经 济 效 益 2
\\\\\\\\\\\\\\\\\\\\\\\\\\\\\\\\\\\\\\\\\\\\\\\\\\\\\\\\\\\\\\\\\
实 验 模 拟 工 业 生 产 次 氯 酸 钠 的 工 艺 生 产 !"#$以 氮 气 作 为 保 护 气 体 和 载 气$将 !"# 从 反 应 体 系 中 载 出$经 去 除 杂 质 和 干 燥 后 送 入 到 !"# 吸 收 塔 内%塔 内 的 次 氯 酸 钠 吸 收 液 立 即 与 之 反 应$生 成 次 磷 酸 钠%反 应 完 毕 后 取 出 吸 收 液 $采 用 重 结 晶 法 将 次 磷 酸 钠 与 氯 化 钠 分 离 $最 后 进 行 产 品 含 量 的 分 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