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例唾液腺肿瘤临床特点探析

合集下载

口腔组织病理学 :涎腺肿瘤

口腔组织病理学 :涎腺肿瘤
涎腺肿瘤
口腔病理教研室
教学大纲
教学要求
掌握: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腺样囊性癌及粘 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及生物学行为特点
熟悉: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腺样囊性癌及粘 液表皮样癌的组织发生。
了解:WHO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多形性腺瘤、腺 淋巴瘤、恶性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及粘液表 皮样癌的临床特点及其他主要唾液腺肿瘤的临床 病理特点。
adenolymphoma
K8.12
adenolymphoma
超微结构:
嗜酸性上皮中见大量畸形线粒体,似纹管。
遗传学:
多克隆—非肿瘤; 存在CRTC1-MAML2相关融合基因的异位或重
排—肿瘤
Adenolymphoma
生物学行为:
良性肿瘤;术后复发少;偶见恶变。
组织发生:
上皮性肿瘤—腺内或周围淋巴结内易位的腺导管形成; 肿瘤性增生—伴淋巴组织重度继发反应的纹管增生;
生物学特点
临床恶变可疑指征:生长突然加快、出现神经受侵症状、肿
瘤与周围组织粘连、破溃等
组织学恶变可疑指征:结缔组织明显玻璃样变性、纤维化、
钙化,间质骨化,局灶性出血坏死出现,细胞异形,肿瘤明 显的结节化及浸润性生长等
提示:病程超过5-10年,直径大于4cm易形成局灶恶变或 包膜外浸润
pleomorphic adenoma
是多形性腺瘤上皮成分恶变形成的肿瘤。其恶变可能是 腺癌、导管癌、粘表、腺样囊性癌等
好发于老年人,以腮腺、下颌下腺、腭及上唇多见 分侵袭性(>1.5mm)、微侵袭性(≤ 1.5mm )和非侵
袭性(包膜内)
maligment pleomorphic adenoma
癌肉瘤型:又称真性恶性混合瘤,极少见,由癌和

唾液腺肿瘤

唾液腺肿瘤

唾液腺瘤样病变一唾液腺粘液囊肿二腮腺囊肿三唾液腺良性肥大唾液腺粘液囊肿1、粘液囊肿可分为粘液外渗性囊肿和粘液潴留囊肿两种类型。

2、外渗性粘液囊肿通常是机械性创伤致涎腺导管破裂,粘液外溢进入结缔组织支架之中,粘液池被炎性肉芽组织和结缔组织包绕或局限,无上皮衬里的假囊,占粘液囊肿的80%以上。

3、潴留性粘液囊肿被认为是涎腺导管受阻塞,涎液潴留致导管扩张形成囊性病损。

囊腔内含有潴留的粘液团块,有上皮衬里,结缔组织被膜。

#涎腺粘液囊肿(-)临床表现1.多见于青少年,且以下唇和舌尖腹侧为多见。

2.病史中常可追问到咬唇习惯,或其他轻微外伤史。

3.囊肿增大后可自行破裂,流出粘液而消退,不久又可复发,反复发作可形成如瘢痕组织的白色小硬结。

(二)体检l、囊肿通常位于下唇内侧粘膜,或舌系带两侧的口底粘膜,亦可位于舌尖腹面。

2.囊壁薄,囊肿呈半透明、浅蓝色水泡,内含粘液,且突出于粘膜面,触诊有囊性感。

【治疗】(一)手术为主1.完整摘除囊肿。

2.将切口周边的粘液腺一并切除,可减少复发。

(二)其他治疗1.囊肿冷冻治疗、激光治疗。

2.硬化治疗:囊腔内注入2%碘酊或20%氯化钠,破坏上皮细胞,使之纤维化。

#舌下腺囊肿(一)临床表现1.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2.囊肿壁薄呈浅紫蓝色,柔软有波动感,囊肿增大后可自行破裂,流出粘液而消退,但反复发作,穿刺有淡黄色粘稠液体。

3.囊肿巨大可形成重舌,严重者可影响进食、说话、甚至呼吸。

(二)体检1.囊肿多位于舌系带一侧,亦可超过中线在对侧口底同时隆起。

2.囊壁薄,透过粘膜可见呈淡蓝色、半透明状的囊性肿块隆起,触诊柔软,有囊性感。

3.囊肿可通过口底肌肉间隙向颌下,颏下扩展,形成囊性肿物。

少数仅表现为颌下区的囊性肿块。

4.囊肿穿刺液为蛋清样粘稠液体。

分型单纯型:囊肿位于下颌舌骨肌以上的舌下区口外型(潜突型):囊肿位于颌下区哑铃型(混合型):颌下区及舌下区均可见囊肿治疗(-)手术治疗手术摘除舌下腺和囊肿。

涎腺肿瘤组织病理特点

涎腺肿瘤组织病理特点

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常规用于涎腺肿瘤鉴别诊断1.淀粉酶用于确定腺泡细胞癌之透明细胞变异型;2.S-100蛋白、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用于鉴别肌上皮细胞来源的肿瘤;3.细胞角蛋白用于区分未分化癌和恶性淋巴瘤与肉瘤;4.癌胚抗原和甲状腺球蛋白鉴别原发性涎腺腺癌和转移性甲状腺癌。

二、涎腺肿瘤1.多形性腺瘤据报道,全部涎腺上皮肿瘤的50%以上,占其全部良性肿瘤的87%以上。

病理:浅蓝色的软骨样区域,半透明胶冻状的粘液样区域以及灰白色圆形的小块角化物。

有囊性变时,囊腔大小不一,内含无色透明或褐色液体。

偶见出血和坏死灶。

肿瘤持续时间较长可出现纤维化和钙化。

混合性:肿瘤性上皮,粘液,软骨样基质,上皮细胞常组成腺管样结构或肌上皮和鳞状细胞团片。

肿瘤细胞可分为:腺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未分化导管上皮细胞以及其间呈过度状态的细胞。

2.肌上皮瘤导管样结构少于5%-10%为肌上皮瘤,超过者多为多形性腺瘤。

细胞位于不等量粘液样基质中,但一般不形成软骨样结构。

粘液软骨样基质是肿瘤性肌上皮细胞的产物。

3.腺淋巴瘤约占腮腺全部肿瘤的5%-10%。

病理:剖面大部位实性,灰白色,质地均匀,有时呈干酪样。

部分为囊性,囊内含有粘液样或乳汁样物;有时囊液稀薄,色黄,呈云雾状,并可闪光的胆固醇结晶。

肿瘤由上皮和淋巴样间质组成。

上皮成分形成不规则的大腺管或囊腔并呈乳头状突入官腔内,其上皮细胞排列成假复层。

腺淋巴瘤由嗜酸性上皮细胞及淋巴样间质组成。

其超微结构特点是上皮细胞内含大量畸形线粒体。

4.嗜酸性腺瘤亮细胞、暗细胞5.基底细胞腺瘤无神经麻痹症状。

病理:上皮团块或条索周边层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有明显的基底膜样物包绕。

分为小梁型、管状型、实性型及膜性型。

6.管状腺瘤剖面呈棕黄色,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内含粘液。

管腔或小梁周围无肌上皮细胞管状腺瘤也是单形腺瘤,且同样好发于上唇。

管状腺瘤的管壁由双层柱状细胞组成,胞浆嗜酸性,而基底细胞胞浆少,嗜碱性;管状间质疏松,缺乏纤维,富于血管;管状腺瘤的基底膜不如基底细胞腺瘤明显;7.乳头状囊腺瘤腮腺最多见。

涎腺肿瘤

涎腺肿瘤
瘤的组织学类型。
不同唾液腺良、恶性肿瘤的构成比
90%
75%
60%
60%
40% 25%
40%
良性
恶性
10%
腮腺肿瘤 颌下腺肿瘤 舌下腺肿瘤 小唾液腺肿瘤
腮腺肿瘤:良性肿瘤占大多数(约75%),恶性肿瘤只占少数(约25%); 颌下腺肿瘤:良性肿瘤(约占60%)多于恶性肿瘤(约占40%); 舌下腺肿瘤:良性肿瘤只占极少数(约10%),恶性肿瘤比例高达90%; 小唾液腺肿瘤:恶性肿瘤(约占60%)多于良性肿瘤(40%)。
口底部腺样囊性癌 (引自道健一 久野吉雄 野间弘康主编,
彩图临床口腔外科学,科学技术文献出
版社,1997,226页)
小唾液腺肿瘤
腭部最多见,一般发生于一侧腭 后部及软硬腭交界区。
上颌硬腭肿瘤固定而不活动,不 能依此判断良恶性。
上腭恶性肿瘤可有疼痛或烧灼感, 常伴有患侧上腭、眶下区或上唇 麻木。
当肿瘤侵及翼肌时,常致张口困难。
腮腺腺淋巴瘤B超影像
CT:
对肿瘤的定位十分有益;
可确定肿瘤的部位以及与周围组织,包
括病变与重要血管之间的关系,特别适
用于腮腺深叶肿瘤,尤其是与咽旁肿瘤
难以区分者,以及范围较大的肿瘤。
腮腺多形性腺瘤增强CT
(引自余强主编,颌面颈部肿瘤影像诊断学,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114页)
MRI:
具有无损伤、无放射性和软组织 显示清晰等优点。 MRI检查可清晰显示肿瘤与血管的 关系,其对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 显示优于CT。 对确定恶性肿瘤的侵及范围以及与 周围组织关系的定位具有较大的价 值,此外对范围较大的肿瘤也较为 适用。 但磁共振成像也很难区分唾液腺肿
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骨膜时,与下

唾液腺肿瘤 PPT-

唾液腺肿瘤 PPT-

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骨膜时,与下
右颌下腺多形性腺瘤
颌骨体融合而不能活动。 恶性肿瘤侵及皮肤者,呈板样硬。 部分肿瘤出现颈淋巴结肿大。
(引自邱蔚六主编,实用口腔疾病诊 治图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58页)
舌下腺肿瘤
部分病例无任何自觉症状。 部分病例可有一侧舌痛或 舌麻木,或舌运动受限。 触诊可及舌下腺硬性肿块, 有时与下颌骨舌侧骨膜粘 连而不活动,口底黏膜常 完整。
应用,唾液腺造影自上世纪80年
代以来在唾液腺肿瘤诊断上已很
少采用。
腮腺多形性腺瘤腮腺造影,呈“手抱球状” (引自邱蔚六主编,实用口腔疾病诊治图谱,
儿童
恶性 良性
成人
性别差异
女性
多形性腺瘤和黏液表皮
样癌女性多于男性,而
沃辛瘤男性明显多于女
性。
多形性腺瘤
黏液表皮样癌
沃辛瘤
二、不同部位的唾液腺肿瘤共同临床特点
唾液腺良性肿瘤
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 活动,无粘连,无功能障碍 中等硬度或软,表面光滑或结节状
唾液腺恶性肿瘤
VS.
多有疼痛症状,生长较快
活动性差,界不清,可有神经功能障碍
质地硬,可伴有溃疡
腮腺肿瘤 下颌下腺肿瘤 舌下腺肿瘤 小唾液腺肿瘤
唇腺肿瘤 磨牙后腺肿瘤
舌腺肿瘤
三、 不 同 部 位 唾 液 腺 肿 瘤 的 临 床 特 点
腮腺肿瘤
表现为耳前区、耳垂下、或颌后区肿块。
良性肿瘤一般无面瘫,恶性肿瘤可有面瘫、 溃破、张口受限症状,少数可有颈部淋巴 结肿大。 腮腺深叶肿瘤突向咽侧时,可表现为咽侧膨 隆或软腭肿胀。
口底部腺样囊性癌 (引自道健一 久野吉雄 野间弘康主编,
彩图临床口腔外科学,科学技术文献出

涎腺肿瘤解析

涎腺肿瘤解析

30
Case 2
• 男,34岁 • 左腮腺肿瘤术后7年,左耳下区发现肿物2年。 • 送检左腮腺浅叶7×5×2.5 cm. • 切面见质韧区5×2.5×2.3 cm,不规则,黄褐色、
红褐色,界限不清。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局部淋巴结转移)
161
囊腺癌
大体检查
• 多囊腔隙; • 囊腔内容常为粘液; • 至少有部分区域界限不清。
162
囊腺癌
病理学特点
• 细胞类型:立方,柱状,黏液,透明,嗜酸性 • 大量大小不一的囊腔;部分充满粘液; • 囊之间为纤维结缔组织; • 可见细胞岛、细胞巢、导管样结构; • 囊腔内上皮可见乳头状增生; • 囊腔可发生破裂,引起出血和肉芽组织形成。
96
肉眼检查:
• 冰余破碎组织共1.5×1×0.5 cm; • 灰白、暗褐,质地稍韧。
术中冰冻考虑粘液表皮样癌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诊断
• 乳头状囊腺癌
118
71
腺泡细胞癌
定义: 一种涎腺上皮性恶性肿瘤,至少有一些细胞有
浆液性腺泡细胞分化,特征是胞质内酶原分泌颗粒。 涎腺导管细胞也是该肿瘤的一部分。 细胞学上呈现向腺泡细胞分化
72
临床特点: • 多发生于腮腺 • 小涎腺发生极少见 • 缓慢生长的肿块伴有或不伴疼痛 • 可双侧发生(是最常见的双侧性癌)

〖涎腺恶性肿瘤、唾液腺恶性肿瘤〗之21首

〖涎腺恶性肿瘤、唾液腺恶性肿瘤〗之21首

〖涎腺恶性肿瘤、唾液腺恶性肿瘤〗之21首涎腺恶性肿瘤又称为唾液腺恶性肿瘤,是指起源于唾液腺腺体或间质、血管和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

本病的发生一般认为与放射线有关。

〖临床表现〗不同类型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不同:1. 混合瘤:恶性者好发于腮腺与腭部,多见于40~60岁,病程为1个月至4年。

肿瘤生长较快,局部常有疼痛或麻木感,有些伴有神经功能障碍,如面神经麻痹、舌下神经瘫痪等,肿物可溃破,巨大肿块可阻塞口咽或鼻腔,影响饮食和呼吸。

良性混合瘤主要见于腮腺,肿块活动,边界清楚,呈结节状,质中,可有淋巴结转移。

2. 黏液表皮样肿瘤:好发于腮腺,多见于20~40岁,病程一般较长,肿块较硬,边界不清,活动性小。

3. 腺样囊腺癌:好发于小唾液腺,好发年龄为40~50岁。

肿瘤生长缓慢而侵袭性强,常循神经束扩展,早期即可出现疼痛、感觉异常、麻木及面瘫等,且疼痛与否可作为是否复发的重要特征。

常发生血行转移。

4. 乳头状囊腺癌及腺泡细胞癌:好发于腮腺,肿瘤生长缓慢,病程7年左右,但常有近期肿物生长加快和疼痛,多有淋巴结转移。

5. 腺癌、未分化癌及鳞状细胞癌:肿物生长较快,局部疼痛,常有肿瘤溃破及神经受累表现,淋巴结和血行转移多见。

体征:良性肿瘤可触及肿块,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并且活动; 恶性肿瘤局部可触及肿块,多与周围组织粘连甚至固定,并有压痛。

〖辅助检查〗涎腺X线造影、CT扫描、放射性核素检查、超声波检查、病理学检查等可帮助诊断。

【名方验方集萃】方1【处方】白术10克,法半夏10克,天南星10克,山慈菇9克,夏枯草30克,重楼30克,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川贝母30克,白芥子9克,白花蛇舌草30克。

【主治】涎腺恶性肿瘤,证属痰湿壅结型,症见头晕,口黏,涎多,身困,耳下肿胀或有隐痛,舌体胖,质暗红,苔白厚腻,脉滑。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2煎相合,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2【处方】柴胡10克,白芍15克,郁金10克,枳壳 10克,八月札30克,猫爪草30克,赤芍15克,丹参15~30克,牡蛎10克,浙贝母30克。

涎腺混合瘤疾病研究报告

涎腺混合瘤疾病研究报告

涎腺混合瘤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多形性腺瘤所属部位:口就诊科室:肿瘤科,口腔科,内分泌科病症体征:持续性疼痛,咽部异物感,皮肤粘连,面神经瘫痪,生长缓慢,颈部淋巴结肿大疾病介绍:涎腺混合瘤又名多形性腺瘤,是涎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好发部位是腮腺,颌下腺,腮部小涎腺,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30-50岁为多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混合痼镜下组织像复杂,可见肿瘤性上皮组织与黏液样组织或软骨样组织,有人认为瘤变的上皮细胞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因而形成了多形性腺瘤的复杂形态症状体征:临床表现1.好发于腮腺,其次为颌下腺及腭腺。

2.生长缓慢,周界清楚,质地中等硬度,表现呈结节状,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但腮腺深叶及腭部者由于周围组织的夹持固定作用而不活动。

3.涎腺造影显示为良性占位元性病变。

4.生长加快、硬度增加、活动度下降甚至固定、面神经麻痹、皮肤溃疡等恶变征象。

诊断依据1.涎腺部位之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

2.肿物小者表面光滑,大者呈结节状,质地中等偏硬,无压痛,活动(发生于腭腺者可不活动),无面瘫。

3.涎腺造影示良性占位性病变。

4.B型超声波见境界光滑的反射图像,内部回声波分布光点均匀。

化验检查:1、临床检查首先注意观察两侧颈部是否对称,有无局部肿胀,瘘管形成等现象。

然后进行颈部扪诊。

检查时受检者头略低,并倾向病侧,使颈部肌肉松弛,便于肿块之扪摸。

检查时注意肿块之部位、大小、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或搏动,并应两侧对照比较。

如前所述,成人颈部肿块应考虑转移性恶性肿瘤可能,因此,应常规检查耳鼻咽喉、口腔等处,以便了解鼻咽、喉等处有无原发病灶。

必要时可作鼻内窥镜或纤维鼻咽喉镜检查。

2、影像学检查颈部CT扫描除可了解肿瘤部位、范围外,并有助于明确肿块与颈动脉、颈内静脉等重要结构的关系,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但较小之肿块,常不能显影。

为查找原发病灶,可酌情作鼻窦、鼻咽和喉侧位等X线拍片检查。

对于颈部鳃裂瘘管或甲状舌管瘘管,可行碘油造影X线拍片检查,以了解瘘管走向和范围。

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与患者预后密 切相关,提示其可能成为治疗靶点 。
研究局限性分析
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选择偏倚。
由于病例数的限制,未能对不同治疗策略对患者生存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本研究未对肿瘤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如寻找潜在的驱动基因突变和信号转导通路异 常等。
研究展望与后续工作建议
发病趋势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一些发达国家,该 肿瘤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其他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的病因学研究
遗传因素
虽然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是一些研究发现该肿瘤 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一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者发生该肿瘤的风险。
01
02
03
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以提高研究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对肿瘤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深 入研究,寻找潜在的驱动基因突变和 信号转导通路异常,为开发新的治疗 靶点提供依据。
针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开展临床 试验,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如靶向治 疗、免疫治疗等。
研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01
02
03
本研究证实了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 具有局部侵袭性,因此应重视早期发 现和积极治疗。
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间叶性标志 物的检测,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和指 导个体化治疗。
本研究为制定更加合理的临床实践指 南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提高唾液腺恶 性多形性腺瘤的治疗效果。
THANK YOU.
3
因此,对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进行深入研究 ,有助于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通过对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提高对该肿 瘤的认识水平,为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唾腺肿瘤

唾腺肿瘤
• Kuttner瘤 • Kimura病 • 硬化性多囊性腺病 • AIDS 的囊性淋巴样增生
涎腺肿瘤中的诊断难题
• 肿瘤类型多 • 形态学谱广 • 组织学亚型较多 • 不同肿瘤类型形态学有交

涎腺肿瘤中的诊断难题
• 对于嗜酸细胞肿瘤 、肌上皮瘤和基底 细胞肿瘤,良恶性 分界不明显。
• 很难预测某些肿瘤 的后果,如腺泡细 胞癌。
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
涎腺肿瘤的基本情况
• 提示涎腺肿瘤的形态学特征
– 导管和肌上皮成分存在 – 大量基底膜样物质 – 基底样细胞岛存在
• 导管细胞: 常分泌中性黏液 (嗜酸性; PASD+)
• 肌上皮细胞: 常分泌酸性间质型蓝色黏液 ( 爱辛蓝+)和基底膜样物质 (PASD+)
涎腺良性上皮性肿瘤
– Warthin瘤 – 高级别癌
• 多见于老年人,但也可发生于年轻 人/儿童,特别是下列类型肿瘤:
– 黏液表皮样癌* – 腺泡细胞癌 – 多形性腺瘤 – 淋巴上皮样癌
涎腺肿瘤的基本情况
• 腮腺或颈部淋巴结内可含有涎腺组织 ,可成为淋巴结内原发性涎腺肿瘤的 来源。
– Warthin 瘤被认为来源于淋巴结 – 涎腺原发性癌偶可起源于淋巴结 (如腺泡
得明显. • 肌上皮和改变的肌上皮细胞用肌样标记染
色可不一致 (不总是阴性,最好用calponin), S100, CK14或p63. 有时腔上皮细胞 S100或 CK14强阳性.
多形性腺瘤的生物学行为
• 生长缓慢; 完全切除后复发者<5% • 不完全切除者常可复发 (每年1%); 复发的肿
瘤常为多结节性. 危险因子:
分化癌, 鳞状细胞癌,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涎腺肿瘤

涎腺肿瘤

光镜观察
多形性腺瘤的组织表现具有结 构多形性或“混合性”特征,即 肿瘤性上皮细胞与黏液样、软 骨样组织混杂在一起。 一般认为,细胞丰富型较易恶 变,间质丰富型较易复发。
多形性腺瘤病理切片低倍镜观察 (四医大口腔医院病理科刘源提供)
临床特点
发病情况: 部位:在大唾液腺中,多形性腺瘤最常见于腮腺,其 次为颌下腺,舌下腺极少见。发生于小唾液腺 者,以腭部最常见。 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30~50岁为多见,女性 多于男性。
舌下腺肿瘤
部分病例无任何自觉症状。 部分病例可有一侧舌痛或 舌麻木,或舌运动受限。 触诊可及舌下腺硬性肿块, 有时与下颌骨舌侧骨膜粘 连而不活动,口底黏膜常 完整。
口底部腺样囊性癌 (引自道健一
久野吉雄 野间弘康主编, 彩图临床口腔外科学,科学技术文献出 版社,1997,226页)
小唾液腺肿瘤
腭部最多见,一般发生于一侧腭 后部及软硬腭交界区。 上颌硬腭肿瘤固定而不活动,不 能依此判断良恶性。 上腭恶性肿瘤可有疼痛或烧灼感, 常伴有患侧上腭、眶下区或上唇 麻木。 当肿瘤侵及翼肌时,常致张口困难。 向口内突出生长者,肿物可充满口 腔造成进食障碍。 良性肿瘤对腭骨及牙槽突产生压 迫性吸收,恶性肿瘤对骨质呈侵 蚀性破坏。
表现为耳前区、耳垂下、或颌后区肿块。 良性肿瘤一般无面瘫,恶性肿瘤可有面瘫、 溃破、张口受限症状,少数可有颈部淋巴 结肿大。 腮腺深叶肿瘤突向咽侧时,可表现为咽侧膨 隆或软腭肿胀。 位于下颌支后缘与乳突之间的肿瘤,触诊不 活动,不应视为恶性标志。 偶有副腮腺肿瘤者,表现为颊部包块,多位
于颧弓或颧突下方。
治疗原则
多形性腺瘤以手术切除为主,不能做单纯肿瘤摘除,
即剜除术,而应作肿瘤包膜外正常组织处的扩大切除。

唾液腺肿瘤 PPT-

唾液腺肿瘤 PPT-

口底部腺樣囊性癌 (引自道健一 久野吉雄 野間弘康主編,
彩圖臨床口腔外科學,科學技術文獻出
版社,1997,226頁)
小唾液腺腫瘤
齶部最多見,一般發生於一側齶 後部及軟硬齶交界區。
上頜硬齶腫瘤固定而不活動,不 能依此判斷良惡性。
上齶惡性腫瘤可有疼痛或燒灼感, 常伴有患側上齶、眶下區或上唇 麻木。
當腫瘤侵及翼肌時,常致張口困難。
舌根部唾液腺腫瘤的特點: 位置靠後、早期常無自覺症狀, 臨床不易察覺。 舌部血液及淋巴迴圈較豐富,加 之局部運動頻繁,易發生淋巴結 和遠處轉移。
右舌根舌腺腺樣囊性癌
唇腺腫瘤
較少見,上唇明顯多於下唇, 多為良性腫瘤,尤以基底細胞 腺瘤及管狀腺瘤常見,表現為 界限較清的腫塊。
上唇腺癌 (引自韓德民主譯 ,頭頸外科學與
預後
唾液腺癌患者治療後的近期生存率較高,但遠期生存率持續下降, 根據北京大學口腔醫院405例唾液腺癌的臨床分析資料,3年、5年、 10年及15年生存率分別為77.8%、69.6%、55.8%、36.7%。唾液腺癌 患者的預後觀察,5年是不夠的,宜在10年以上。


(77.8%)

(69.6%)
(55.8%)
腫瘤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447頁)
病史和體檢
細針吸取活檢
診斷
影像學診斷
組織病理

詳細詢問病史



腫瘤的部位



視診、觸診等


影像學診斷 B超 CT
造影
99mTc
MRI
B超:
對於大唾液腺的病變較實用;
可以判斷有無占位性病變及腫瘤 的大小,並初步評估病變的性質;

临床价值论文:腺瘤的临床特点及价值探索

临床价值论文:腺瘤的临床特点及价值探索

临床价值论文:腺瘤的临床特点及价值探索本文作者:张丹吕发金张丽娟姚开情工作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7例发生于腭部小涎腺者,均位于粘膜下,粘膜完整,4例发生于硬腭者,邻近骨质出现弧形受压、凹陷吸收改变,骨皮质光整,无破坏中断(表3)。

2.3CT表现病灶具体分布:发生于腮腺者以浅叶为主,发生于颌下腺者以腺体内为主,发生于腭部者硬腭略多于软腭,发生于颊部者颊肌前外侧多于后外侧(表4)。

数目及大小:89.4%(42/47)为单侧单发,10.6%(5/47)为单侧多发,无1例双侧发病者。

腮腺病灶大小均值为(1.9±0.9~2.6±1.0)cm,颌下腺(2.6±1.0~2.9±1.5)cm,腭部(1.5±0.5~1.9±0.7)cm,颊部(1.9±0.2~2.5±0.5)cm。

形态及边界:74.5%(35/47)病灶形态规则(包括圆形、类圆形)、边界清楚,25.5%(12/47)形态不规则(包括分叶状)、边界欠清,其中有6例患者邻近皮肤出现增厚改变(腮腺5例,颌下腺1例)。

平扫及增强:平扫87.2%(41/47)病灶密度均匀,14.9%(7/47)密度不均,其中6例位于腮腺,4例为复发或多发者,95.7%(45/47)增强后呈持续性强化(表5)。

4例发生于硬腭,其中3例病灶较小(长径<1.5cm),于常规CT轴位图像显示不清,而在多平面重建(MPR)的冠状位及矢状位上,清楚显示了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及邻近骨质的改变,利用容积再现(VR)下切下视还可直观显示邻近骨质的压迫吸收改变,及准确测量骨质吸收的范围。

见图1。

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涎腺肿瘤,占全部涎腺上皮性肿瘤中的56.8%,涎腺良性肿瘤中的80.9%,以腮腺最多,约占85%,其次是颌下腺,约占8%,舌下腺极少见,发生于小涎腺者,以腭部为最多,约占7%,颊腺、上唇、磨牙后腺和舌等均可发生。

唾液腺肿瘤病例讨论范文(通用3篇)

唾液腺肿瘤病例讨论范文(通用3篇)

唾液腺肿瘤病例讨论范文(通用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讲话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entence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唾液腺肿瘤病例讨论范文(通用3篇)唾液腺肿瘤病例讨论范文第1篇口腔门诊病历书写模板两篇篇一、口腔门诊病历书写模板牙龈炎主诉:刷牙出血半年现病史:患者近半年,刷牙及甲嚼食物时牙龈出血,含漱可止血,现要求诊治。

涎腺肿瘤的病理诊断

涎腺肿瘤的病理诊断

涎腺肿瘤的病理诊断陈国璋,、刘晓红、周晓军1 涎腺肿瘤概述正常涎腺导管上皮的cytokera tin、CEA ( 多克隆)、EMA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表达, S-100蛋白阴性表达, 肌上皮和基底细胞为cytokeratin、p63阳性表达, S-100蛋白和GFAP表达常不确定, calpon in(图1) 和ac tin只表达于肌上皮。

但是在涎腺肿瘤中, 腺上皮和非腺上皮可出现异常的免疫表型, 如actin在肿瘤性肌上皮可呈阴性表达, 以及在正常涎腺阴性表达的CD117在肿瘤性腺上皮常阳性表达(图2)。

此外, 正常的涎腺导管细胞常分泌中性黏液( PASD阳性)、肌上皮常分泌酸性间质型蓝色黏液( alcin阳性) 和基膜样物质( PASD阳性) 。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腮腺是涎腺肿瘤最常发生的部位,多形性腺瘤则是最常见的涎腺肿瘤(占60% )。

涎腺恶性肿瘤呈现涎腺越小, 发生肿瘤恶性可能性越大的趋势。

涎腺肿瘤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多见于老年人, 儿童和年轻人也可发生。

涎腺肿瘤可以出现良性向恶性、低度恶性向高度恶性以及去分化的转化。

2 常见涎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 1 多形性腺瘤和癌在多形性腺瘤中多形性腺瘤是指界限清楚, 以镜下结构多形性为特征的良性肿瘤。

诊断要点:①肿瘤境界清楚; ②两种主要的细胞类型( 上皮和肌上皮);③与黏液样间质呈/ 融合0形式的肌上皮( 图3)。

其他一些具有诊断价值但并不恒定出现的特征是, 可以看到浆细胞样透明细胞, 软骨黏液样基质和(或) 厚的绒毛状弹力纤维(图4) 。

诊断时还应注意, 小涎腺肿瘤(尤其是腭部) 在大体上可呈境界不清; 多形性腺瘤病灶周围可出现卫星结节(图5) ; 镜下肿瘤的局灶区域可呈现类似于腺样囊性癌或黏液表皮样癌的图像, 但其周围为典型的多形性腺瘤结构。

镜下以软骨黏液样基质为主的多形性腺瘤易于复发, 而富于细胞者有恶性变的倾向。

对于不能确定的多形性腺瘤恶变, 可命名为/ 非典型多形性腺瘤0。

涎腺肿瘤主要的诊断方法

涎腺肿瘤主要的诊断方法

涎腺肿瘤主要的诊断方法
一、概述
涎腺肿瘤是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肿瘤。

虽然大家对这个病名称有点陌生,但是一旦发生这种疾病就会对生活带来很多的困扰。

某同事的邻居就患了涎腺肿瘤,刚开始可能以为是口腔,后来发展到了吞咽困难,进食都感觉到很艰难,就不得不到医院检查,原来是得了涎腺肿瘤。

所以涎腺肿瘤是一种极其影响生活的肿瘤。

大家平时还是得注意预防和治疗。

那么,请问涎腺肿瘤主要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二、步骤/方法:
1、可以进行超声检查来诊断。

分析涎腺肿瘤的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定性诊断正确率。

超声检查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但对部分较小的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局部恶变者诊断缺乏特征性,是导致定性困难和误诊的主要原因。

2、还可以进行高频二维声像图来诊断。

高频二维声像图和CDE 相结合是检查涎腺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这种方法对涎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可对良恶生肿瘤作出初步诊断。

所以这方法是病人的首选。

3、另外,可进行细针吸取细胞学和细胞块切片诊断。

对涎腺肿瘤诊断的准确率非常高。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并无痛苦,针对病情轻重并无要求,结果显而易见,所以这方法操作起来更方便,病人都比较容易接受。

三、注意事项:
病人需要家人的护理,所以家人应该尽量细心呵护,多加安慰和鼓励病人。

随时关注病人的病情,如果感到病人有什么异常,就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

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良性多形性腺瘤
良性多形性腺瘤与恶性多形性腺瘤在 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上有一定相似 性,但良性病变生长缓慢,核分裂象 罕见。
其他唾液腺恶性肿瘤
其他头颈部恶性肿瘤
如鳞状细胞癌、淋巴瘤等,需结合临 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 查进行鉴别。
如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等,需 通过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进行 鉴别诊断。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01
02
03
04
发病机制研究
深入探讨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 瘤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
提供理论依据。
早期诊断方法
研究更为敏感和特异的早期诊 断方法,提高唾液腺恶性多形
性腺瘤的早期诊断率。
个体化治疗策略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 策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
存率。
药物研发
研发针对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 瘤的新型药物,为患者提供更
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临床 病理分析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流行病
学特点 • 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临床表
现与诊断 • 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病理学
特征及分型
目录
• 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治疗方 案及效果评价
• 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预后影 响因素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对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的 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 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方法。
意义
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唾液腺恶性多形性 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临床 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统计 和分析。

1207例唾液腺肿瘤临床特点分析的开题报告

1207例唾液腺肿瘤临床特点分析的开题报告

1207例唾液腺肿瘤临床特点分析的开题报告
题目:1207例唾液腺肿瘤临床特点分析
背景:唾液腺肿瘤是一种不常见但重要的疾病,其诊治具有一定的
难度。

目前,关于唾液腺肿瘤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国内外研究
的数目较少。

因此,针对大量唾液腺肿瘤的临床分析,能够为临床医生
提供更加全面的诊治指导。

目的:通过对1207例唾液腺肿瘤的临床分析,总结其主要临床特点,为临床医生诊治唾液腺肿瘤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收集并分析2010年至2021年期间在某医院确
诊的1207例唾液腺肿瘤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病理类型和治疗方案等方面的资料。

通过描述统计和卡方
检验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预期结果:预计通过本研究得到大量唾液腺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
其主要临床特点,探究唾液腺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
方面的变化趋势。

最终,预计能够为临床医生诊治唾液腺肿瘤提供更加
全面的参考,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研究意义:本研究能够对唾液腺肿瘤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有助于规范诊断和治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益。

同时,也为唾液腺
肿瘤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深入了解唾液腺肿瘤的病因、
发病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ses cases were
3:1,with 917 benign
cases
cases
and
consisted of 619
of pleomorphic
of Warthin tumor and 77 other cases.In malignant tumor,
cases
of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53 of acinic
1207例唾液腺肿瘤I临床特点分析
复q人学顾}?学位论文2009
中文摘要
目的:研究唾液腺肿瘤临床特点及腮腺癌的预后相关因子。
方法:采集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行首次手术治疗的唾液腺肿瘤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建立唾液腺 肿瘤数据库,按良恶性分类,‘分析不同类型唾液腺肿瘤各自的临床特点。对腮腺 癌病例进行随访,绘制腮腺癌患者的生存曲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探讨 其预后因素。应用SPSSl6.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 Life—Table绘制生存曲线,Kaplan—Meier方法单因素分析和Cox—regression 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O.05作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46.6
years.Tumor
sites
were
the
parotid
gland
in
903
submandibular in 261 cases,subiingual 6 cases,small salivary gland 37
cases.The ratio of benign to malignant is 290 real ignant.Benign tumors adenoma,207 71
Review
and
compare
the
patients
with
salivary
gland
tumor
managed wi th
primary
surgery,between January 1998 and December 2007,
using the cl inical
data from the Department of head&neck surgery in
are
Results
There
were
totally 1207
cases
of salivary gland tumor,with 598
an
male cases,female 609.Patient age range for 8 years to 86,with
age
average
cases,
of
结论:唾液腺肿瘤发病部位广泛,好发于腮腺、颌下腺部位,可发生于任何 年龄段,发病率性别无明显差异。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常见,良性:恶性约为3:l。 唾液腺肿瘤病理类型复杂,良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最为常见,恶性 肿瘤中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较为常见,其他病理类型如涎腺 导管癌、淋巴上皮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癌在多形性腺瘤中、淋巴瘤等也不 少见,其中腮腺恶性肿瘤以粘液表皮样癌多见,颌下腺及小唾液腺恶性肿瘤中腺 样囊性癌最为常见。腮腺癌5年生存率为83%,10年生存率为67%,单因素分 析提示性别、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病理分级及病理分期与腮腺癌的预后相关,

Cancer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China,build
salivary gland tumor.The comparison of clinical features
database of analysed,
were
where relevant,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modelS.SPSS version 16.0
of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ounted up
rate
and 37
frequent
cases
cell
carcinoma
were
for
the
most
pattern,others
the
mean
129 time
on
cases.The
fol low
was
86.36%
to
(152/176),with months),median
(SPSS Inc)software
was
used in the data analysis.Results
level 0.0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re
summarized considered
by P values and those less than significance staristically Significant.
年龄及T分期对预后无显著性影响。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 病理分级是腮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关键词】
唾液腺肿瘤临床特点
生存率预后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salivary gland tumor.
Methods
结果: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lO年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 颈外科行首次手术治疗病例1207例。男性病例609例,女性598例。患者年龄 范围为8岁至86岁,平均年龄为46.6岁。发生在腮腺的唾液腺肿瘤有903例, 颌下腺261例,小唾液腺37例,舌下腺6例。良性肿瘤917例,恶性290例, 良恶性肿瘤比例约为3:1。良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619例,Warthin瘤207例, 其他病理类型如基底细胞腺瘤、肌上皮瘤、血管瘤、脂肪瘤等77例。恶性肿瘤 中,粘液表皮样癌71例,腺样囊性癌53例,腺泡细胞癌37例,其他淋巴上皮 癌、涎腺导管癌、癌在多形性腺瘤中、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淋巴瘤、转移性癌 等129例。对176例腮腺癌患者随访,随访率为86.36%(152/176),中位随访 期28月,平均随访期40.03个月,5年生存率为83%,10年生存率为67%。单 因素分析提示性别、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病理分级及病理分期与腮腺癌的预 后相关,年龄及T分期对预后无显著性影响。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远 处转移及病理分级是腮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