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教育与“超越式幸福”-最新文档资料
2024年幸福教育理念下高中政治论文
2024年幸福教育理念下高中政治论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幸福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逐渐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幸福教育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幸福感受,旨在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幸福感,使其在面对未来挑战时具备更加积极的心态和更强的适应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幸福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以期为高中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幸福教育理念的内涵与价值幸福教育理念源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入思考,它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单纯追求学术成绩的模式,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在幸福教育的视角下,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价值观的塑造和人格的完善。
这种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通过创设积极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进而培养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积极生活态度的公民。
二、高中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挑战当前,高中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传统政治课堂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情感体验,导致学生对政治学科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佳。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政治教育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情感体验,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幸福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为了将幸福教育理念融入高中政治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政治学科的魅力和实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在政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情感交流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责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幸福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教育中的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幸福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效果,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论德育与幸福的关系
论德育与幸福的关系人类文明的进步不仅需要科技的发展,更需要道德的提升。
道德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最基本途径之一。
德育与幸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的热门话题。
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德育与幸福之间的紧密联系。
一、德育是幸福的基石人的幸福感是由成就感、情感满足感和自我实现感三个方面构成的。
德育是人类道德品质培养的过程,通过大量的道德教育可以教会年轻人正确的做事和偏好。
在德育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价值观的培养、自我约束的培养、以及赤子之心的培养等方式,更好地建立自己的道德底线,并在地道较强的基础上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二、德育注重个体发展,但同时也需要关注集体幸福在德育的过程中,个体的发展必须是德育活动的基础。
只有个体具备了积极向上的生物心态和良好的道德素质,才有可能保障整个社会的安定发展。
但是,完全追求个人的幸福,必然会破坏道德规范的稳定性,进而造成社会的混乱。
因此,在德育的过程中,除了注重个体发展之外,还必须注重整个社会的幸福发展。
这需要人们在生命的多个领域中,寻找与全面发展相关的坚实基础。
三、德育需要比教育关注更多的心理因素德育不仅是在人们的行为习惯方面起作用,更在心理方面起作用。
德育过程中主要注重人的内在品质的转化。
这些品质包括道德、责任、互惠等重要因素。
如果没有这些因素,人们很难快乐。
因此,再有道德教育(德育)的过程中,人们还必须学会自我约束,包括自我反思、自我内省、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等各个方面。
这些因素未必使人快乐,但是这些因素必须先有才会有硕果累累的快乐的成就感。
四、德育需要注重道德行为的实际执行德育必须注重人们的道德行为。
缺乏行为的执行时不能成为道德品质的很好的表现。
如果人们只停留在口头宣誓中,而不是实际落实,那么道德教育就是浮云。
因此,在德育的过程中,人们必须注重道德行为的实际执行。
让道德普及在实际的生活中,让人们在实际的行为中建立起应有的责任感,这是德育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核心。
论幸福德育
谋幸福兴德育重人格当要求人们在金钱、名誉和幸福之间进行选择时,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幸福。
由此可见,对我们来说幸福有多么重要。
对于很多人来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追求幸福或追求至善,可什么是幸福?幸福与我们的教育工作有着怎样的联系?幸福是一个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积极主观体验,即人对生活的满意感、和谐感,满足感。
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其本身生存状态的良好,二是本人对当前生存状态的积极感知和评价,即有良好的幸福体验能力。
生存状态的良好是幸福的基本要素,良好的生存状态包括良好的物质条件,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面,即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中的低级需要,但幸福本质上是人们对生存状态的主观体验,本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感知和评价是幸福与否的关键要素。
换句话说,幸福感源自内心,不随外界改变,有可能用普遍的社会标准来看,有的人生存状态欠佳,但由于他们对自身生活能够积极地感知和评价,有很强的幸福体验能力,因而有很高的幸福感;同时,也有可能有的人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生存状态良好,但由于缺乏积极的感知和评价导致幸福感低下。
因此,良好的幸福感的形成有赖于生存状态的改善和幸福体验能力的提升,其中,个人的幸福体验能力水平是决定幸福感高低的核心要素。
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怎样将教育与幸福结合起来,怎样通过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幸福体验能力?在此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幸福德育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是一种以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
人的发展,不仅是身体的成长、知识经验的增多、技能和智力的形成,而且是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全面发展。
通过营养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成长,通过学校的语文、数学等各门课程的教学可以增长知识和技能,而通过有目的的人格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形成发展。
人格教育就是要采用观察和评定方法了解学生的人格特点,包括它的长处和局限性;采用各种教育和心理学手段以及措施改进或补救人格的缺陷,促进其人格的长处或优势的发展,并培养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格特征,使学生的人格平衡地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论德性与幸福的一致和背离
论德性与幸福的一致和背离幸福是每个人的终极追求。
怎样才能幸福呢?幸福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人的德性相关。
德性与幸福在理论上有一致性,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二者经常出现背离。
研究德性与幸福的一致和背离,探讨促进德性与幸福一致的措施,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课题。
一、德性与幸福在理论上的一致性1. 德性与幸福具有一致性,即有德之人必有福德性是指个体良好的道德品性。
它是道德在个人自身中内化的结果,是德行的前提。
幸福是人生重大需要、欲望、目的的肯定方面得到实现和否定方面得以避免的心理体验。
人生重大需要、欲望、目的得到满足或实现是幸福的客观内容,快乐的心理体验是幸福的主观形式。
因此,关于德性与幸福的一致性,就幸福而言,可以从客观内容和心理体验即幸福感两个方面分析。
德性本身就是幸福的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人有丰富而高贵的精神世界。
人的本质的精神性决定人对幸福的追求不会仅仅停留在感官物质层面。
幸福的精神特质决定了幸福来自于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来自于自我德性的不断完善。
对道德义务的自愿履行,能够从群体中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并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因而就获得了一定的幸福。
幸福源于人的迫切需要得以实现,道德需要是人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需要。
当一个人把德性作为自己的迫切需要去追求并得以实现时,便可获得社会舆论的赞赏和自我良心的肯定,内心充满价值感,进而获得具有道德意义的精神幸福,或称之为德性幸福。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即只有道德上的无愧才有正当的幸福,只有正当的幸福才可能有心安理得的享受。
如《尚书•洪范》中提出幸福的5个方面的内容,第四个就是“攸好德”。
如果把追逐感官物质需要作为人生幸福的根本要义,就会诱导人过花天酒地的生活。
然而,整日沉溺于极度的兴奋之中,最终收获的大都是泪水与悲哀。
德性带来的幸福是内在的、自足的,它所带来的内心愉悦是长久的。
人的理性属性和精神本质使德性自身能够成为幸福的固有内容,甚至成为最高的幸福享受。
合乎道德的教育与真正幸福的追寻_当代中国教育的伦理思考_檀传宝
追求幸福 当 然 是 人 类 普 遍 和 终 极 的 教 育 目 的。但问题在于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不幸的是, 许多中国人却对 “幸福” 的概念产生了严重的误 读。或者说,我们在理解幸福的普遍概念时所依 据的,乃是一种恶俗、低劣的功利主义、物质主 义。正是人们对于幸福概念的误读,才导致了学 生之间、教师之间、家长之间的功利主义的恶性 竞争。
2024年《德育新论》读书心得模版(2篇)
2024年《德育新论》读书心得模版《德育新论》中提到“享用功能之教育价值”,实施德育过程给受教育者带来的快乐、愉悦与幸福,并且十分强调这种快乐、愉悦与幸福的体验对进一步发展与完善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可以归纳为:激发道德的需要与动机;道德认识转化为信念的中介;外在道德价值转化为内在德性的通道。
反思我国的道德教育,往往忽视引导受教育者去体验这种可能和应有的愉悦。
把道德教育作为“斗”和“批”的痛苦折磨。
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受教育者正确感受到道德是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履行道德的责任与义务是一种生命的快乐,让受教育者个个都能成为享用文明幸福的人,也就成为德育的最终归宿了。
所感所悟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人道主义入门教育就是让孩子在精神上给别人以温暖的时候,自己也能从中感受快乐。
”正是这种快乐使孩子们在做完一件好事之后促使他们再去做第二、第三件,以此引导他们沿着道德发展的阶梯拾级而上。
他深刻地指出:只有这种伴随道德行为而来的内心喜悦才能激发起真正的道德需要与动机。
就像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好动,课堂上不能静心倾听同学的发言,打断教师讲课,抄袭他人作业,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已有等等,在老师看来是不道德的,不允许的行为,在学生心目中却是完全合理的,并没有道德与否的问题。
而老师遇到这种情况,更多地充当裁判、法官的角色,自主去判定谁对谁错、谁应该接受批评或惩罚,而往往忽视了道德主体的内心体验,损伤了孩子的道德情感。
当学生为避免批评或惩罚所表现出来的服从行为,并没有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只有他们树立了自觉道德意识,在没有任何外力情况下产生的道德行为才是良好的道德品质。
那么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与动机,使其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呢?1、适当的竞赛,激发学生道德行为的内需。
从生活事件着手,结合学习目标,分小组开展竞赛,道德行为达到一定效果给予集体奖励。
例如: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竞赛,让低年级儿童在获奖内需激励之下,逐渐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德育与幸福教育
德育与幸福教育在当今社会,教育一直被视为进一步推动民族进步、培育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关键所在。
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演变迅猛,并不断受到人们的思考和探索。
其中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然而,如何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呢?本文将探讨德育与幸福教育之间如何相互促进和融合,从而实现学生内在的充实与满足。
一、德育和幸福教育之间的联系德育和幸福教育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明显。
实际上,德育和幸福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其在道德、心理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成长。
幸福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使他们受益终身,成为较幸福的个体。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得到体面和尊重,这是幸福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建立学生负责任和自信的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幸福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如何将德育与幸福教育相结合德育与幸福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实现。
那么,在具体实践中,德育与幸福教育之间应该如何相互融合和拓展呢?1. 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德育和幸福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它们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应该得到各种优质教育资源,不仅在学术上,更重要的是在生活质量方面也应该得到大力的培训。
2.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推手,这义务教育里很明显。
正面的榜样可以深深地影响学生,帮助他们在正确的方向上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自己的言行作为学生的楷模,鼓励学生在礼貌、怜悯、互助和尊重的态度中成长。
3. 以感悟为核心理念,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德育和幸福教育的核心是通过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美,领会美,欣赏美。
通过对音乐、文学、艺术和生活的感悟,可以培养学生完整的思想和感悟。
这些感悟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三、通过德育实现幸福教育的探索实际上,德育和幸福教育的一些方面是相似的,例如: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负责和宽容;多样化的学习和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喜悦感。
论道德教育与“超越式幸福”-最新文档资料
论道德教育与“超越式幸福”道德教育作为培养德性、 完善人格以及追求更高价值的教育 方式,已经开始引领一种新的生活状态一一超越式幸福, 是道德教育的理想,更是一个人生活的终极价值追求。
、道德教育实现“超越式幸福”之内在可能 一)道德教育的含义1. “知性”德育的超越知性”德育指德育的知识化和思维化。
知识化即道德知识 的传授与习得 ; 思维化即对道德思维的训练。
知性德育观认为道 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道德知识的内化和思维的养成。
但是作为 道德教育主体的“人”, 是“理性存在与非理性存在、 与缄默存在的统一, 是饱含了肉体与灵魂、 情感与理智等各方面 的活生生的、完整的人。
”人不应当是被灌输的客体,而是追求 的主体。
因此对知性德育的超越,对生活德育的回归成为必然, 道德教育的本真就应当是追求人更高境界的完善。
2. “诗意”德育的转向诗意”是德育的新起点,是德育转向人的生活的重要方向。
“诗意”似乎带有了更多的文学色彩, 但更营造了德育审美 的、幸福的意境。
诗意德育是归真的, 即德育立足于真实的生活, 而非抽象的理论 ; 是求善的,即德育重在培养人的德性,而排挤 利己主义的倾向 ; 是至美的,即德育追求幸福生活,追求人的终这不仅 言说存在极目标,幸福也许是人生最美好的向往。
二)“超越式幸福”的意蕴人人渴望幸福,然而对待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亚里士多德从德性的角度说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 康德眼中的幸福是仅次于德行的,德行通向幸福; 功利主义伦理学的集大成者密尔把幸福作为唯一值得追求的目的。
笔者认为,幸福是内心的积极的、向善的、自由的体验,它不被任何异化的欲求所左右,不被任何伪装的利己主义所牵制,它是高尚的生活品质、积极的生活追求、纯粹的生活方式在内心的投射反应。
超越式幸福,是针对幸福的异化或者说是针对幸福的不完整性理解而提出的,是在世俗的“普通”幸福、短暂的“即时”幸福以及外在彰显的幸福基础上建设的一种具有延续性、内隐性、精神性的更高尚的幸福,即“超越式幸福”。
一等奖德育论文——温暖教育成就幸福的人
温暖教育成就幸福的人摘要:培养真正的人,这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甚至是人们穷其一生追求的最终目标。
因此,只有幸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也就是幸福的人。
笔者通过开展一系列班级活动,让每一个人在班级里找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并且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幸福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循循善诱,在“引”上下功夫,增进获得感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研究学生的心理,才能成为教育工作中的真正能手。
1.班级建设:人人有责一一组建作风优良的班委团队班级组建之初,没有按照传统的班委设置,而是结合学校学生工作实际,借鉴学生会的部门设置,同时根据学生填写的班委意向表,公开宣讲,全班民主选举投票,最后班主任综合考量,组建一支作风优良的班委团队,并进行岗位优化,明确每位班委的职责,试用期两个月。
班级学生会包括主席团.学习部、宣传部、卫生部、纪律部、组织部、生活部等,每个部门基本两个部长,根据部门实际工作量,设置2-3 个委员,协调整个班级的平稳运行2.班级日记:人人参与一一记录完整细致的每日常规开学初,准备了空白的活页班级事务本,由各部门班委负责模块式记录,每天主席进行一次汇总,形成详实的班级一日常规,班级所有同学都都可以自由翻阅。
最后根据校规和班规进行个人加减分,最终以小组积分制排名,获得相应奖励。
同时,每个人可以对班委记录的内容进行回复和申诉,起到监督班委的作用。
班级日记放在讲台桌上,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可以翻阅,也可以在上面留言评价学生当堂或者当天的表现,主要是表扬为主。
3.班级活动:自主策划一一开展契合时机的主题活动新班级组建,增强凝聚力是重中之重,同学之间的熟悉度需要活动拉近距离感。
活动的主办方是学生自己,主要由学生会组织部负责组织,学生以寝室为单位自然抱团成小组,根据每日常规的小组积分排名,每周选出一组负责主持每周主题班会,每月根据相应的时间节点出班级活动策划案,时间点可以是十月国庆、中秋赏月、元旦迎新、清明踏青、红五月团日活动、端午包粽子等主题活动,交由组织部审核,班主任把关。
超越式教学的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超越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接触到超越式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以下是我对超越式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超越式教学的核心理念超越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学生为中心:超越式教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2.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超越式教学主张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超越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促进全面发展:超越式教学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还能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身心健康。
二、超越式教学的具体实践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超越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设置悬念、开展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引导探究,培养能力超越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如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培养自己的分析、判断、创新等能力。
3. 个性化教学,关注差异在超越式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4. 实践活动,锻炼能力超越式教学注重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科技创新、艺术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超越道德的母爱范文
超越道德的母爱德育篇一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在幼儿园的素质中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品德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品德教育内容要做到系列化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
也就是说要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使幼儿的品德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培养。
所谓教育内容的系列化,是指在德育工作中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品德特点,制定系列化的德育工作方案,按照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对幼儿实施有计划的品德教育,才能保证幼儿思想品行向良好方向发展。
在教育内容上也保证了系列化,教育主题和教育内容相互呼应,整体配合,形成了幼儿园德育工作中的合力,不仅培养了幼儿良好品德,还能调动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我园在开展系列化教育活动之后,家长们说:“孩子变懂事了,经常帮助我做一些家务。
”二、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德育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教育实质上就是利用生活常规对幼儿进行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
1、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卫生习惯教育上主要有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集体生活环境卫生教育;公共卫生规范教育等内容。
个人卫生习惯教育以养成教育方法为主,集体生活卫生教育以常规教育方法为主;公共卫生教育以规范影响方法为主。
2、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影响人的文明素质水平,一些家长也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这就需要幼儿园要为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补课教育。
幼儿的生活习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睡眠、进餐、宿舍规范和生活朴素教育及独立生活能力教育等方面。
如睡觉时不影响别人、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遵守宿舍规范、不乱花钱、节约用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
生活习惯教育一般以规范和制度影响的养成教育方法为主。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材料1:道德教育的期待_人之自我超越
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鲁 洁(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7)摘 要:自我超越是人的生存本性。
生活意义的超越是自我超越的基本涵义。
自我超越的可能存在于人的两重化结构之中。
引导人的自我超越是教育的根本使命。
我可能是什么 是教育要促使人永远向自己提出的问题。
良心的召回是当代教育所面对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自我超越;生活意义;人的两重化;可能的我;良心中图分类号:G40;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4203(2008)09 0001 06The expec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self transcendenceof human existenceLU Jie(Res ear ch I nstitute of M or al Education,N anj ing N or mal Univ er sity,N anj ing210097,China)Abstract:Self transcendence is the nature of hum an existence.T he transcendence o f meaning of life is the basic m eaning o f self transcendence.T he po ssibility o f self transcend ence lies in the dual structure o f man.T he fundamental mission of education is guiding the self transcendence of human beings. Who w ould I possibly be is the eternal question edu cation make people raise to themselves.T he historical r esponsibility of m odern educatio n is the recall of co nscience.Key words:self transcendence;m eaning of life;duality of man;possible me;co nscience自我超越:人之生存本性生活论意义上的自我超越,就是人在自我扬弃中,对于现存 我 的既定性之否定和改变。
道德与幸福
道德与幸福[摘要]:本文从"道德"这一范畴概念的阐述入手,探讨幸福的真实内涵,得出幸福的定义,并由此作为切入口,探讨道德对自己的幸福所能产生的影响和它对其他人的幸福所能产生的影响。
,[正文]:人类就一直在苦苦追寻着幸福的真谛。
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个问题早已成为一个现实的人终其一生不断思索的难题。
《道德生活论》在阐述幸福这一概念时指出:幸福是(至)善的主观体验。
追求(至)善即追求幸福。
(至)善的实现即是幸福的实现。
至善就是人生的圆满,善是通向圆满之路。
幸福对于个体而言就是人生的某种圆满,对于人类而言就是社会的某种至善。
人类在对幸福的永恒追求中进步。
人类的一部发展史就是这样一部对幸福的追求史,就是一部通过对幸福追求而不断探究人的存在意义、存在方式、存在内容的反思史。
这种现实的、活生生的探究史表现在理论形态上,就是幸福思想的发展史,这也即意味着幸福思想的发展史从一个特定侧面反映了人类自身的文明进化历程,揭示了人类自我批判、自我提升、趋向圆满的求索历程1而道德是人际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用于调节人们之间关系到一系列规则,它是一种社会秩序,是为人处事到底1高兆明《道德生活论》河海大学出版社线。
正是因为有了道德,我们人类才走到了今天;道德也因为历史到传承而形成了一种道义的力量,为我们的生活区别着善恶美丑。
2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其中,道德就是其宝贵的财富之一。
历史上,中国人讲“仁”、“诚”、“忠”、“孝”、“节”、“义”、“礼”、“信”、“和”、“智”,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今天看来,这些道德规范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与我们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有不相符合之处,即带有封建糟粕的沉渣,但是从总的方面看,正面的意义还是主要的,仍是绵延了几千年的一项宝贵资源。
中国人以个人“修身”为起点,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公德、私德一并来修,以做“君子”为人生的目标,从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位卑未敢忘忧国”,最终形成了礼仪之邦而闻名于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道德教育与“超越式幸福”道德教育作为培养德性、 完善人格以及追求更高价值的教育 方式,已经开始引领一种新的生活状态一一超越式幸福, 是道德教育的理想,更是一个人生活的终极价值追求。
、道德教育实现“超越式幸福”之内在可能 一)道德教育的含义1. “知性”德育的超越知性”德育指德育的知识化和思维化。
知识化即道德知识 的传授与习得 ; 思维化即对道德思维的训练。
知性德育观认为道 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道德知识的内化和思维的养成。
但是作为 道德教育主体的“人”, 是“理性存在与非理性存在、 与缄默存在的统一, 是饱含了肉体与灵魂、 情感与理智等各方面 的活生生的、完整的人。
”人不应当是被灌输的客体,而是追求 的主体。
因此对知性德育的超越,对生活德育的回归成为必然, 道德教育的本真就应当是追求人更高境界的完善。
2. “诗意”德育的转向诗意”是德育的新起点,是德育转向人的生活的重要方向。
“诗意”似乎带有了更多的文学色彩, 但更营造了德育审美 的、幸福的意境。
诗意德育是归真的, 即德育立足于真实的生活, 而非抽象的理论 ; 是求善的,即德育重在培养人的德性,而排挤 利己主义的倾向 ; 是至美的,即德育追求幸福生活,追求人的终这不仅 言说存在极目标,幸福也许是人生最美好的向往。
二)“超越式幸福”的意蕴人人渴望幸福,然而对待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亚里士多德从德性的角度说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 康德眼中的幸福是仅次于德行的,德行通向幸福; 功利主义伦理学的集大成者密尔把幸福作为唯一值得追求的目的。
笔者认为,幸福是内心的积极的、向善的、自由的体验,它不被任何异化的欲求所左右,不被任何伪装的利己主义所牵制,它是高尚的生活品质、积极的生活追求、纯粹的生活方式在内心的投射反应。
超越式幸福,是针对幸福的异化或者说是针对幸福的不完整性理解而提出的,是在世俗的“普通”幸福、短暂的“即时”幸福以及外在彰显的幸福基础上建设的一种具有延续性、内隐性、精神性的更高尚的幸福,即“超越式幸福”。
但这并非对于世俗幸福、即时幸福和外显幸福的否定,而是批判性的继承与创新。
二、道德教育实现“超越式幸福”之可能一)道德教育指向可能生活的建构在赵汀阳的《论可能生活》中指出:“可能生活是现实世界条件所允许人们进入的生活,但不完全等于现实生活,因为现实生活只是可能生活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可以进入的生活是能够创造出来但尚未创造出来的。
”[1] 道德教育是指向生活意义世界的,因为生活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也是道德教育的归宿。
鲁洁教授曾提出道德教育的根本是引领生活的建构,即突破以往把道德教育作为约束人的手段, 或在教育过程中把人抽象化的倾向。
德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引领一种幸福生活,正如克里夫 贝克认为的: “不应该把道德看成是目的本身, 而应看作是通向 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
这种美好的生活是对人格、 生命和幸福 的关注。
二)道德教育贯穿人文关怀的理念人文关怀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注重人文关怀理念首先体现在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注, 这种关注把人的物 质满足作为人之存在的基础性前提, 并没有把人抽象化、 空洞化。
其次体现在对人精神的关注, 即对人尊严和自由的肯定, 对人精 神自由、心灵解放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道德教育在帮助 人们减少物质欲望的同时,更强调实现人的精神的快乐和富足, 这正式超越式幸福实现的前提条件。
三、道德教育实现“超越式幸福”之维度爱因斯坦说: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风尚怎样, 人们总是 能够凭着高尚的品质,超越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 其实道德教育也是如此, 它所追求的幸福是拥有一定高度和境界 的幸福,这种幸福能引领一个人的生活,使之去努力超脱世俗, 寻求高贵。
一)延时幸福对即时幸福的超越即时幸福是短暂的幸福体验, 是偶然的外界刺激对自身需要的即时满足而产生的幸福体验。
这种快感是合理的, 因为幸福需 要物质的支撑,没有物质的满足,幸福其实也无从谈起,脱离了 物质的抽象也是空洞的概念化东西, 是没有实质意义的。
但是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满足同时存在才可称之为完整的幸福。
区别就在于,物质幸福是可以被侵占和剥夺的、不稳定的 ; 但是 在精神上的幸福体验是无法被外界所剥夺的, 它是稳定的、 持久 的、深刻的,超越了物质自身所带有的初级性和短暂感。
因此来 世幸福也可谓幸福在时间内的延伸, 它是永存不灭的。
幸福的真 谛就在于其持续的散发正能量,不断地增加生活中的美好体验。
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满足, 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道德教育的人 者的二)形上幸福对世俗幸福的超越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即强调道德教育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教育,这些必不可少的要素可能会成为未来在职场上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
但是教育的真谛并不是塑造职场人或经济人,回归教育的本真状态即回归教育的形上之形。
形上教育注重人格的完善,让人掌握追求发现幸福、获得幸福、拓展幸福的能力,引导道德教育敞开个体幸福的实现方向,因为人不仅是事实性的存在,更是精神性的存在,追求道德教育的终极追求,就是实现形上幸福的重要途径。
三)内隐幸福对外显幸福的超越幸福是内心的体验,但内心的幸福感受又可以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
外显的幸福是具象的、直观的、共通的,而内隐的幸福是抽象的、隐含的、独特的。
它不需要个体刻意地去体验或评价,而是自觉的,有韵味的。
道德教育所塑造的幸福应该是隐 藏于内心深处的幸福。
有人说内隐的幸福是向上的、 诗意的幸福, 外显幸福是向下的、肉体的幸福,无论这个观点正确与否,从侧 面反映出内隐幸福的高贵性。
因此, 道德教育作为引导人追求更 高生活的方式,必然会把内隐幸福的培育作为关注点。
四、道德教育实现“超越式幸福”之策略一)树立“希望”德育理念,展望幸福憧憬幸福是希望,是关于生活的美好论证 ; 幸福是追求,是关于 未来的美好期待。
希望本身蕴含着美好, 是因为我们无法认定幸 福在哪里, 是什么, 但是我们能够认定的是幸福生活是美好的生 活,是我们所希望得到的生活。
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仅指其本身, 而且饱含着对未来的想象,是对未来的企求。
可以说,没有希望的生活是没有色彩的。
存在的思想一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错误,或者一种简单的游荡,而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发现这一先于思想之存在一样不可避 未来是一种哲学,在未来的时间,即使未来充满的不确定 性,但其无限的可能会让一个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幸福 恰就是这样一种可能的生活。
道德教育以希望的理念作引导, 追求幸福为目标, 奠定在生活意义尺度之上, 不断将希望转化为 幸福的动力。
希望是美好,幸福也将成为超越既定存在的幸福。
二)挖掘美国“焦点解决”模式中的积极因子,传递幸福 勒维纳斯说过:寻求一种超验的人的概念, 寻求一种先于免。
”能量焦点解决模式是心理咨询中的短期心理治疗,是在不注重探求问题发生原因的情形下,助人者通过挖掘求助者的积极资源来达到心理咨询的目的。
它的特色在于关注正向的、积极的思考关注小改变带动大改变; 关注求助者主动探索; 最终实现求助者积极认知方式的形成。
焦点解决模式蕴藏着巨大的鼓舞与推动的功能,它使一个人从消极的情绪步入自我反省、自我挖掘、自我接纳的积极心态中,这种态度对于学生幸福感的获得有着重要的作用。
道德教育借鉴焦点解决模式,更有助于幸福感的传递和幸福的延伸,真正使一个人从内心深处向往幸福,追求幸福。
在道德教育中,传递出教育对人的尊重,表达了教育对人的充分信任和理解,建构了个体通向幸福的渠道,而且这种幸福是超越物质幸福的、存在于内心深处的、高尚的幸福。
三)充分发挥校园和网络的双重作用,多元幸福获得的途校园是教育的“第二环境”,它承载着教室之外的学生生活的空间,校园环境是人―自然―校园文化的有机统一。
道德教育秉承人本理念,把握幸福智慧的方向,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情景育人方面的功能。
校园人文情境内蕴着校园文化的伦理精髓和时代特色,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它本该如此的性情和美感。
它为学生提供了更人文化的环境,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陶冶内心,感受幸福。
网络教育是应承科技发展的新形式教育,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室课堂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接受教育的空间,提供了学生更加自主和灵活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的自觉性,更增加了教育内容的时效性。
道德教育通过网络环境构建了学生学习的完满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内容,通过网络中的哈佛幸福课,幸福成才教育等学习资源,实现幸福的内化,这种内化是学生自觉地行为,而非灌输式的教条内化,因此这种超越式幸福是自由的、自觉的、无约束的幸福。
四)提高教师的幸福自觉度,实现幸福渗透教师在道德教育中渗透幸福的前提条件是自己本身能够体验到幸福,能够关怀自己的生命,关心自己的幸福。
具体表现在教师具有体验幸福的愿望、教师具有实现幸福的能力、教师具有传递幸福的诚心。
只有自己拥有了正确的幸福观,才有条件和资格在道德教育中渗透幸福。
教师的幸福自觉度是实现“超越式幸福”的前提条件。
叶澜教授曾说,“教育是师生共度生命的历程”,师生关系并不是一味的教师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关系,在新的师生观中,教师是教育的引领者,引导着学生求真、求善、求美、求幸福。
然而,这个过程的实现得益于教师内在的幸福体验。
这个过程实质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既是幸福的创造者,也是幸福的体验者;学生既是幸福的享受者,也是幸福的创造者。
正是这个过程,使幸福得以延伸和传递。
幸福是道德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超越式幸福则是幸福的更咼层次,是幸福的去粗取精,是幸福的时代精进。
道德教育自始至终树立起人文关怀的理念,让超越式幸福的实现成为必然。